第56章 佔領通州

奪取直沽寨和海津鎮繳獲的戰利品還來不及清點,王大軍就率領自己的特種團出發了,他們的目標是蒙元首都大都附近的通州。

通州古稱潞州,位於大運河的最北端,歷史上是重要的漕運碼頭和倉儲重地。

蒙古的忽必烈在他哥哥蒙古大汗蒙哥死後奪取蒙古汗位平定蒙古的內亂,囚禁了和他爭奪汗位的阿里不哥以後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元世祖忽必烈建大都城,築土城六十里,聚集人口百萬,而";元都於燕,去江南極遠,而百司庶府之繁,衛士編民之衆,無不仰給於江南";,遂命萬戶張建造船海運江南米,至通州之南高麗莊之東潞河碼頭停泊,然後陸路運至大都,大都人口百萬所需巨大,海運數量有限不夠食用,還要大運河內河漕運。

元初,大都的糧食漕運是通過海路把南方的糧食運至渤海灣經海河入內陸經北運河轉運至通州的碼頭停泊,然後陸路運至大都。

忽必烈統治時期宋元交戰不息,盛產糧食的江南還在大宋手裡。這些糧食一部分是不法商人從南宋統治區走私販運,一部分是南下元軍從南宋統治區掠奪。

除了從南方走私掠奪,還要從蒙元統治區的漢人手裡搜刮糧食才能滿足大都城龐大的糧食需求。

大都所需糧食數量過於龐大,不儲備大批糧食,大都的糧食安全就沒有保障。忽必烈爲解決糧食儲運問題就在通州設立倉廒,晝夜撥運京師,於通州設有廣儲等十三倉儲備糧食供應大都。通州糧食儲備關係到元大都的命脈。

直沽寨距離通州,陸路只有三百里。王大軍的計劃是帶領一支部隊自直沽寨秘密行軍到通州,發動突然襲擊,奪取摧毀通州的糧倉碼頭,破壞運河河道,切斷運河水運,徹底打斷大都糧食的輸送通道,給蒙元在中國北方的統治以致命一擊。

金元時期,後世的北京天津所在的華北平原東部水系豐富,河流縱橫湖沼密佈道路難行,行軍是個挑戰。

蒙元統治者不善於治國,只熱衷於戰爭掠奪,在蒙元統治區,就算是首都附近也沒有像樣的道路。王大軍的部隊所走的道路,不過是荒野裡蘆葦和野草叢中勉強可以辨認的車轍痕跡,好在司天道的外事組早已經給王大軍準備了熟悉道路的嚮導,雖然一路上行進艱難,倒沒有迷路之虞。

王大軍帶領的這支部隊都是按照特種部隊標準組織和訓練的精銳。士兵們多是大宋農民出身,大宋人體質強悍,雖然是負重行軍,卻沒有太多的非戰鬥減員。王大軍派一個連和嚮導在前面開路,給後面的部隊標示道路,部隊主力走在中間,自己親自領一個連在後面收容掉隊士兵。按照現代模式組織的軍隊不會輕易被艱苦的行軍拖垮。

三百里路走了整整八天,第九天晚上,王大軍的隊伍才遠遠看到遠處通州碼頭上停泊着的糧船的帆影。

現在已經是秋季,山東河南各地的糧食已經開始收穫,蒙元統治區的糧食都向着大都城聚集,通州這個元大都的糧食儲運中心正是一年裡最繁忙的時候。

“這就是通州?到地方了。好吧,我們休息一天,偵察一下敵情,明天晚上去把他拿下來。”

偵察的結果和外事組此前提供的情報一致,通州及附近地區只有一個色目人千戶一千多防兵駐守,分兵看守碼頭和各個糧倉,這個時候,通州還沒有修起城牆,不過是個較大的市鎮。元朝廷在這裡設置了接運司倉場司管理漕運儲糧事宜。

自元朝定都北京之後,經北運河運至北京的漕糧都是經過通州樞紐,然後轉入其他運輸方式抵達京師。所以,元和金代一樣也是在京城內外和通州兩地分設倉羣儲備糧食。

通州由於京杭大運河的開通,漕運異常繁榮,歷史上曾有“十三倉喂肥北京城”之說,漕糧養肥了通州和大都,漕商富甲天下,北運河河邊碼頭舳艫蔽水,沿岸茶樓、酒肆、商亭、作坊鱗次櫛比。

王大軍到來的時候,通惠河還沒開始修建,幾乎所有漕糧都需在通州運河碼頭卸載入倉,日後再裝車轉運大都。

王大軍隨口問行軍參謀:“這裡離大都城還有多遠?”行軍參謀回答:“通州運河碼頭距離大都城齊化門距離是五十里。”

“很好,馬上召集連以上軍官開會。”

進攻通州的行動計劃是先隔斷通州與大都之間聯繫再對通州的各個糧倉衙門逐個發動進攻,各個擊破。

王大軍要求,參戰部隊所有官兵一律換上大宋官軍的服裝,紅色戰襖,范陽笠大紅帽纓,並要求,在登陸期間黑龍寨特譴軍要一直以大宋官軍的名義行事。

進攻發起的時間是在凌晨,黑龍寨特譴軍用炸藥炸開通州碼頭附近一座最大的糧倉的大門,以雷霆萬鈞之勢端着雪亮的刺刀衝殺進去。守倉軍官還在被窩裡摟着女人睡覺,就被活捉了。一整天的時間,王大軍都在接到“我部已經攻佔xx倉庫……”“我部已經攻佔xx官廳……”的報告聲中渡過。沒有像樣的戰鬥,通州十三倉和各個官廳就全部陷落了。

根據蒙古人的《成吉思汗法典》,蒙古人的軍制是全民皆兵,實行以狩獵爲基礎的軍事訓練制度,平時以狩獵的形式代替訓練,除了大汗的怯薜(護衛軍)不設常備軍,守備通州各個倉庫的不過是一些漢人治安部隊,沒有什麼戰鬥力。

蒙古人進入中原以後紛紛圈佔漢人的土地變耕地爲牧場掠奪漢人做奴隸給他們放牧勞作分散在各處做奴隸主,生產方式實行奴隸制;管理地方採用千戶制。因此,通州雖然鬧翻了天,卻沒有軍隊來救援。

“控制好運河碼頭上的所有船隻,船員水手全部扣留;接管各處倉庫官廳。給司天道發電,讓他派船來通州接運糧食。”王大軍命令。

通州的百姓不明所以,怎麼昨天還聽說大元和大宋在兩淮交兵,好端端的一天功夫,大宋的官軍就打到大都了?

繳獲了一大批糧食,運不走的話就只能燒掉,如果全部分給通州附近的老百姓,蒙古人殺回來還是會給他們搶回去。漢人百姓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白白燒掉又太浪費,必須想方設法運走一部分。

司天道的船隊就停泊在渤海灣,吃水淺的船隻走海河入內陸經過海河和北運河交匯的三叉口進入北運河,可以一直到通州碼頭,這樣就可以通過水路運走一批糧食。

當初王大軍不走水路來通州而是選擇難走的陸路,主要是爲了行軍的隱蔽性,現在通州拿下來了,沒有必要再藏着掖着了。

司天道得到王大軍閥拿下通州的電報,就把在海津鎮繳獲的所有能在北運河航行的船隻都派出來到通州接運糧食。船不夠,連海船上的小艇舢板能用的也全部用上,能用的人也全部派出去,接糧船隊浩浩蕩蕩遮蔽了海河和北運河的河面。

王大軍也沒有閒着,拿下通州的第二天,就派出部隊在通州通知通州百姓到各個倉庫領取糧食。通州的漢人百姓只要能背的動,一個人一石糧食。全城的百姓都轟動了紛紛去倉庫領糧食,不要白不要,白得糧食這樣的事情誰願意放過?

通州十三倉儲存的糧食堆積如山,一百萬石擋不住,通州也不過十來萬常住人口,百姓能揹走的糧食有限,大批運糧還要等司天道的船隊到來。

第一天是放糧,第二天還是放糧,第三天,王大軍貼出告示,招募運輸隊,凡是在十天內能把糧食運到海津鎮的,一律可以得到一半的糧食做報酬。

通州是水旱碼頭,城裡以運輸爲業養有騾馬車輛的人家很多,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如此優厚的報酬自然有人願意應徵去運糧,這些“大宋官軍“態度和氣秋毫無犯,打下通州就開倉放糧,不愧是傳說中的“大宋王師”。一時間應徵運糧的百姓紛紛擾擾從者如雲。

當然也一些人對這些從天而降的大宋官軍不信任,不肯應徵,話說賊過如梳兵過如蓖,沒聽說過官軍徵用民夫還給報酬的?這裡面一定有詐!

王大軍把運糧百姓編了隊派遣一個營的部隊護送上路,從陸路前往海津鎮。

雖然黑龍寨派遣軍一再做工作,願意運糧去海津鎮的通州百姓還是不多,幾天過去了通州漕運米倉裡的糧食也不見少,這讓王大軍有些鬱悶焦躁。話說慈不掌兵,遼金蒙元的韃子統治北方數百年,北方漢人已經習慣了做奴隸,被鞭打和逼迫着做事情了。

看來,對這些當慣了奴隸的老百姓必須使用強制手段了……

不管願意不願意,王大軍命令,通州百姓凡是有騾馬車輛的一律徵用,通州城裡的青壯年也一律徵用,隨運輸隊前往海津鎮,能動的老人小孩也一律帶走,十天內,通州城裡要搬遷個雞犬不留。

雖然不情願,通州百姓在刺刀的逼迫下,還是磨磨蹭蹭的收拾東西拖兒帶女開始上路,王大軍只能又派出去一個營沿途護送。王大軍下令,帶上糧食,罈罈罐罐笨重物品一律不許帶,十五天之內走不到海津鎮的一律活埋!當然黑龍寨派遣軍是不會活埋漢人百姓的,這樣的恐嚇不過是爲了加快搬遷的速度而已。

這邊通州百姓開始上路,另一邊,司天道派來接運糧食的船隻也陸續到達,王大軍就命令把米倉裡的糧食裝船,連同在通州碼頭扣留的船隻一起編隊起航,船隻不夠用,就拆毀通州的倉庫和官廳,把木料紮成木排,能運走的糧食一律運走。

雖然王大軍想盡一切辦法,一次性還是不能運走通州米倉全部的糧食,其餘的糧食就只能是最後撤退時放火燒掉了。

支持修真世界請到首發站或書店購買蒸汽大宋VIP。

第49章 泉州蒲家二第73章 得勝第40章 手榴彈第6章 爲什麼富人也麻煩不斷第100章 驅逐韃虜肅清流毒第92章 江西變局第87章 驚聞噩耗完本宣示第71章 司天道的婚事三第92章 江西變局第100章 驅逐韃虜肅清流毒第57章 炮打大都城第78章 高調撞騙第38章 鍊鋼和連鑄第94章 殺入廣西第53章 海上航行第54章 旗開得勝第89章 獨鬆關大捷第90章 兄弟分道第83章 佈局第13章 野豬皮你會剝嗎第96章 兵進潮州第54章 旗開得勝第57章 炮打大都城第22章 水庫修建第31章 事情沒完第64章 兵取膠州灣第49章 泉州蒲家二第92章 江西變局第52章 泉州一夜第59章 忽必烈親征第13章 野豬皮你會剝嗎第39章 兩種新產品第16章 溝通第69章 司天道的婚事一第33章 食鹽精製第94章 殺入廣西第44章 暴人暴兵暴糧食第30章 焦化廠第73章 得勝第25章 準備打仗第56章 佔領通州第84章 大宋危急第56章 佔領通州第8章 咱回家了第84章 大宋危急第34章 情報網絡第50章 大宋泉州完本宣示第99章 崖山以後中華依舊第63章 劉島基地第82章 焦山解圍第57章 炮打大都城第92章 江西變局第3章 咱是宋瓷倒爺第43章 火槍威力第23章 建設展開第85章 常州大捷第64章 兵取膠州灣第48章 泉州蒲家第93章 韶州基地第76章 守淮第58章 蒙古人的追擊第99章 崖山以後中華依舊第35章 殘酷真相第13章 野豬皮你會剝嗎第70章 司天道的婚事二第一o一章 迴歸大結局第6章 爲什麼富人也麻煩不斷第21章 籌建水庫第5章 學習與物資採購第93章 韶州基地第11章 襄陽危機第40章 手榴彈第54章 旗開得勝第78章 高調撞騙第19章 惡性自殘事件第5章 學習與物資採購第10章 初到大宋第14章 命名黑龍寨第67章 竊據海南島第75章 章招親第56章 登陸大直沽第28章 開發煤礦完本宣示第56章 佔領通州第47章 開花炮彈第10章 初到大宋第75章 章招親第40章 手榴彈第78章 高調撞騙第81章 焦山攪局第45章 佛郎機火炮第16章 溝通第5章 學習與物資採購第2章 里正大爺孫二伯第46章 風帆戰艦第98章 封王第99章 崖山以後中華依舊第33章 食鹽精製
第49章 泉州蒲家二第73章 得勝第40章 手榴彈第6章 爲什麼富人也麻煩不斷第100章 驅逐韃虜肅清流毒第92章 江西變局第87章 驚聞噩耗完本宣示第71章 司天道的婚事三第92章 江西變局第100章 驅逐韃虜肅清流毒第57章 炮打大都城第78章 高調撞騙第38章 鍊鋼和連鑄第94章 殺入廣西第53章 海上航行第54章 旗開得勝第89章 獨鬆關大捷第90章 兄弟分道第83章 佈局第13章 野豬皮你會剝嗎第96章 兵進潮州第54章 旗開得勝第57章 炮打大都城第22章 水庫修建第31章 事情沒完第64章 兵取膠州灣第49章 泉州蒲家二第92章 江西變局第52章 泉州一夜第59章 忽必烈親征第13章 野豬皮你會剝嗎第39章 兩種新產品第16章 溝通第69章 司天道的婚事一第33章 食鹽精製第94章 殺入廣西第44章 暴人暴兵暴糧食第30章 焦化廠第73章 得勝第25章 準備打仗第56章 佔領通州第84章 大宋危急第56章 佔領通州第8章 咱回家了第84章 大宋危急第34章 情報網絡第50章 大宋泉州完本宣示第99章 崖山以後中華依舊第63章 劉島基地第82章 焦山解圍第57章 炮打大都城第92章 江西變局第3章 咱是宋瓷倒爺第43章 火槍威力第23章 建設展開第85章 常州大捷第64章 兵取膠州灣第48章 泉州蒲家第93章 韶州基地第76章 守淮第58章 蒙古人的追擊第99章 崖山以後中華依舊第35章 殘酷真相第13章 野豬皮你會剝嗎第70章 司天道的婚事二第一o一章 迴歸大結局第6章 爲什麼富人也麻煩不斷第21章 籌建水庫第5章 學習與物資採購第93章 韶州基地第11章 襄陽危機第40章 手榴彈第54章 旗開得勝第78章 高調撞騙第19章 惡性自殘事件第5章 學習與物資採購第10章 初到大宋第14章 命名黑龍寨第67章 竊據海南島第75章 章招親第56章 登陸大直沽第28章 開發煤礦完本宣示第56章 佔領通州第47章 開花炮彈第10章 初到大宋第75章 章招親第40章 手榴彈第78章 高調撞騙第81章 焦山攪局第45章 佛郎機火炮第16章 溝通第5章 學習與物資採購第2章 里正大爺孫二伯第46章 風帆戰艦第98章 封王第99章 崖山以後中華依舊第33章 食鹽精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