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諸位先生,能體諒我的苦心嗎?
督辦處總辦鄭洛開口道:“殿下剛纔有句話說得極是,治國施政,體恤百姓最好的辦法就是提高效率。
大明朝上下運作,包括漕運,一粒糧,一文錢,所有支出的錢糧,都是百姓承擔。我們把效率提高了,減少度支,百姓們的負擔,就極大地減輕了。
漕運改海運,應該能提高不少效率。”
李贄這時答道:“範溪先生,改海運肯定能提高不少效率。比如把湖廣、江西、南直隸兩淮,這些路途遙遠,運輸不便的田賦,全部改成金花銀折算,如一條鞭法。
再用這些銀子在江南、安南等產糧地,採辦糧食,用海船運送至大沽,再通過衛河、潞河,運至通州和京師。如此一來,可以省上百萬兩銀子運費。”
蕭大亨搖頭道:“確實省了銀子,提高了效率。可是對於湖廣、江西和南直隸百姓來說,不是什麼好事。朝廷不徵糧食,改納金花銀,百姓們從哪裡換銀兩?
還不是賣糧,賣絲繭才能換取銀兩,然後再受商賈盤剝一手。當初桂文襄公(桂萼)推行一條鞭法,不少州縣百姓無銀可交,偏偏衙役稅吏催得又急,只好去借高利貸,結果田地盡失,淪爲佃戶。
楊文襄公(楊一清)等人就是抓住這點,彈劾桂公,使其黯然致仕。”
吳兌捋着鬍鬚說道:“嶽峰(蕭大亨)說的極是。某出任地方親民官時,知道百姓終日辛勞,一年所得,僅糧食數石,麻布線十數團。需要去買鹽買鐵,或是賣糧,或是賣雞鴨,能得幾十文錢,已經實屬不易。
行一條鞭法,以金花銀折賦納稅,百姓還是多受盤剝,苦不堪言。”
衆人啞然。
朱翊鈞也無語。
這跟生產力低下有關,跟貨幣沒有任何關係。
你不管用銅錢、銀子,還是寶鈔、紙幣爲貨幣,百姓們掙不到錢就是掙不到,他們手裡的財富只有糧食。
朝廷推一條鞭法,用貨幣作爲統計和繳納賦稅的工具,是簡便很多,也省了不少成本,可是百姓們手裡沒錢,還得把糧食變賣了換錢,還得受一茬盤剝。
徐渭看了一圈衆人,開口道:“一條鞭法,有利也有弊。但是至少在東南等地,我相信是有利的。
東南百姓富庶,商貿發達,百姓有糧食,有絲繭,得錢相比湖廣、江西、兩淮要便利得多。
以金花銀折賦納稅,肯定能減少諸多弊端,予百姓便利。正如太孫殿下此前所言,天下沒有萬全之法,關鍵在於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不能僵化,不能一根筋。”
朱翊鈞笑道:“文長先生所言極是。千言萬語,不如實踐一回。只要利國益民,兩相皆便,就是好法。否則的話,我們改過就是。”
“對。”
衆人含笑稱是。
“好,我們轉回到海運法,諸位先生,能否看出本殿推海運之法,有何用意?”
一個團隊,最重要的就是思想一致,才能團結一致。
劉燾捋着鬍鬚說道:“老夫年長,先拋磚引玉。”
“帶川公請!”
“老夫奉聖諭,執掌水師,深知其中利弊。水師有大好處,但是耗費巨大。揚帆出海,需要錢糧;修葺船舶,需要錢糧;如太孫曾經戲稱,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打出去的都是銀子。
統籌局東南辦楊公公苦心經營,左支右拙,勉強維持着,但不是長久之事。
後來太孫殿下調戚元敬北上,練新軍,老夫有所感悟。這兵在精不在多,水師也在精不在多。
殿下分設三海水師,每海水師設一營主力,其餘一兩營爲輔,是非常英明的。好鋼用在刀刃上。”
劉燾聲音厚重,略帶嘶啞。
“但是水師跟陸師不同。陸師步卒,只需招錄有力青壯者,訓練個半年,見見血,不膽怯就是好兵。
水師操帆弄舟,放炮水戰,不是一年半載能練出來的,少者三五年才能看到成效。
老夫奉諭與盧提督、俞提督和陳提督組建三海水師,幾乎把能用的水手收刮一空,引得海商民船怨聲載道,差點耽誤了海外商貿。”
說到這裡,劉燾目光一閃,“太孫殿下現在提議開海運,實乃英明之舉。從東南乃至嶺南海運糧食貨品至京師,需要千餘艘海船,每艘船少則百餘人。
一下子就有十餘萬水手。三五年後,這些水手可擇優選入水師,三海水師,兵源無虞。”
徐渭在旁邊附和道:“帶川公所言,正說到點子上了。統籌局正在籌謀,在開平大興工業,屆時所需人口、糧食、物資,海量無計,可能就不止千餘艘海船。
且開平工業大興,大量出產各種工具、機器,運至各地,海運肯定是最便利的,屆時又需要更多的海船,可輕鬆儲備數十萬水手,數千艘海船。”
說得都有道理,但朱翊鈞還期待聽到更多,目光轉了一圈,落在李贄身上。
不知道他能不能再給自己帶來驚喜。
李贄似乎感受到朱翊鈞的目光,遲疑一下說道:“殿下,諸位,李某出自泉州,那個地方山多地少,幾分薄田,勉強填飽肚子。
海風一來,就得餓肚子。但是泉州自前唐,就以富庶聞名。爲何?就是通海商。通了海商,各地的瓷器、絲綢、茶葉就會彙集在泉州,賣給海商,再買來糧食布帛,衣食無憂,富足一時。
太孫殿下時常對臣等說道,農爲國本,工可強國,商可富國。臣是深有體會。
現在太孫提議改海運,一旦北路海運興起,那麼南直隸以北各處,如海州、膠州、威海、大沽、樂亭,甚至遼東的金州,有機會如南直隸的上海、江陰,浙江的寧波、溫州,福建的泉州、福州、月港,廣東的廣州一樣,以商貿而興盛。”
衆人駭然,忍不住轉頭,盯着李贄。
此前大家對太孫殿下特意點了名不見經傳的此人入理藩院,不明就裡,現在知道,此人有大才!
朱翊鈞十分高興和欣慰。
李贄被同時代的人罵作瘋子,大部分書籍被焚,因爲他超越了這個時代。
但是對於自己來說,卻是剛剛好。
蕭大亨提了一個很慎重的問題:“漕運關係甚大,要推改非常困難,殿下,我們當如何行事?”
朱翊鈞揮揮手,“我們不逼它,也不正面對陣,我們迂迴着來。
現在,吳淞口的船廠能造四五千料以上的海船,甚至在仿造佛郎機人卡瑞克帆船的過程中,結合了卡瑞克帆船和福船的各自優點,設計出一款四千料以上的閘船。
其餘寧波,樂亭,登州,都能造四千料以上的海船。推動北路海運,我們有船可用。
可讓楊金水出面,牽動商賈,組建民辦海運社,購置海船,招募船首水手,開通上海、寧波、泉州經海州、登州到大沽的北路海運線路。
然後持牌商號的貨物,凡是運至京師、山東或淮東的,必須分出部分份額,交由海運社海運。
新軍營、勇士營,薊遼鎮,督辦處管得着的邊軍軍營,所需糧餉軍械,也分出部分份額,交由海運。
等北路海運暢通,份額逐漸增加。
海運運費便宜,運期快,只要是明白人,都會知道怎麼選,我們不改漕運,我們只是搶他們的生意!”
搶生意?
那就沒話說。
這天底下搶生意最厲害的就是楊金水,幕後東家是太孫和皇上。
李贄問道:“殿下,要是商家顧忌海運顛覆之險怎麼辦?”
好你個李贄,一下子又問到關鍵了。
“援匯金銀行例,成立保險社。每筆運費加一定比例的保費,給到保險社。船順利到達,保費歸保險社。船顛覆了,保險社按約定份額賠償!”
什麼!
還可以這麼做嗎?
朱翊鈞的話震驚了衆人,他們隱約感覺到,以前的認識可能有誤。
天下最會做生意的不是楊金水,而是太孫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