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信仰

我有信仰,並且已經學會不執著於信仰,

我懂得,世間萬事萬物都不可以執着,什麼都不需要太在意,萬物萬事總是如流沙一樣,握得太緊,只會讓它消失得更快。如果想擁有,就必須學會珍惜,必須學會相信,必須學會愛,愛是真愛,是你在千年以前定下的感情,所以愛上一人很難,越有悟性的人,越難愛上。不是身邊的人不好,不是那個人,怎麼都不對。相信也是信仰,只是後者在人們心中,仰慕和信任,想必仰慕會比較多一些。珍惜,是珍重和惜緣。珍重對方的一切願望和選擇,緣來則惜,緣去則放。那不是隨波逐流,而是太依賴感情的人,不是擁有理性,就是擁有智慧。

這些是佛的教義,有信仰的我,自然要遵守奉行。雖然我做不到全部,但是吳坤在什麼時候,無論經歷什麼樣的挫折與逆境,無論遇到什麼樣的艱難與不順,病痛、折磨、傷患、失敗,這些名詞,都會讓我相信,不算什麼,根本不算什麼。跟沒有信仰相比,這就是個小問題而已,我們常常願意追隨自己覺得有情有義有本事有能力又有趣的人,我們對那個人的崇拜過程,帶有張揚和浮誇的情緒,他們的言談舉止,是我們模仿和借鑑的原版,可是連我們自己都不敢問最親密的朋友:“你覺得我有神似某某某的地方嗎?”就只是在無人問津的自家馬桶上坐着放屁時順便照照手機自拍:“都說我像某某某,人家一夜魔法變搖錢樹,我滿山遍野的找也得不到一棵金錢草……”舉了一大篇不像的例子,最後還是覺得自己跟崇拜的那個人,有着相似之處。好像除了崇拜他們的外貌,就是崇拜他們的錢了。

當然我知道,偶像崇拜和信仰是有很大的區別的。認清這一點很重要,不然遇到心靈和精神的區分時,一樣會有很多的模糊概念。“心靈”永遠比“精神”高一層次,但是隻限於在正式的教訓中。這樣的教訓並不常有,因爲我們的精神常常是簡單而又霸道的佔有着全部智慧和力量,已經成爲骨灰級的定數了,或者不可抗議的命令了,很難改變一路走來習慣了的軌跡。

有兩種宗教信仰的人,通常都不會執着於我們所信仰的宗教,我們只會習讀經典,我們對於經典中的智慧語言倒是堅信不疑,卻又很巧妙地把兩種宗教的教義區分開來學習和理解。但是都不是成天嘴裡心裡心心念念。我們懂得,再怎麼表現也無濟於事。其實任何宗教的本質不是形而上,而是心傳。由心而發,由內而外。佛教和基督教,說起來是很不一樣的信念,如果要放在一起,首先應該做到平衡取捨之間的心理落差。然後把自己的身體和意念放在天平上,看看更偏向那一邊。因爲兩種宗教信仰,肯定會有更好的教義浮現在心裡和眼前,記得年輕時候的自己,選讀書籍都是喜歡選外國古典,《巴黎聖母院》、《簡愛》、《茶花女》、《紅與黑》、《飄》、《安娜·卡列尼娜》、《紅字》、《悲慘世界》、《呼嘯山莊》,《哈姆雷特》它們出自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男人和女人,還有不同的愛與恨喜與悲樂與苦,卻都有一個共同的詞語,上帝。白人和黑人的嘴裡時常會蹦出來的口頭禪就是“啊!我的上帝啊!”“啊!我的主啊!”“啊!我的神啊!”讓我覺得,他們對神明之所以很有感情,只是認爲只有經過上帝的認可,他們的靈魂才能高貴起來,靈魂高貴,就是他們的終極善能量,而最有地位的上等人都被當選爲有這個善能量的人,他們實際上是很瞧不起真正有着善能量的底層人士的,他們也極其厭惡邪惡的魔鬼,包括童話裡的巫婆,他們有着旺盛的宗教熱情與炫耀精神,在寫他們的作者的生花妙筆下,展示着權勢、錢財、罪惡、陰暗、愚蠢、殘忍、報復、變異、欺壓、剝奪、瘋狂、病態。同時進行的另一面,也讓清寒、廉潔、堅強、善良、真誠、美麗、明朗、積極、愛、陽光、活力、智慧的故事發生在第一男女主角身上。我發現,那些書裡的正面人物都不怎麼熱愛他們的上帝。反倒是那些沒有必要要求上帝保佑什麼的貴婦達官們,自己興起的心靈安慰。這讓我想起了曹雪芹的那句“享福人福深還祈福”。

很小的時候,第一次跟着父母外婆等等一行人去北郊外的舅舅家,那裡有座寶光寺,不知是誰提起要去數羅漢,燒香拜菩薩,一見那些羅漢臉我就哇一聲哭了。當時我還太小,不明白爲什麼,後來我母親你抱着我說:“哦哦哦,乖不哭了,我們不怕不怕,羅漢爺

爺長得嚇人,我們乖乖被嚇壞了……”其實那時的我在祖父的飯桌上聽他講聊齋故事比吃飯都津津有味的呢,又怎麼會害怕這些羅漢爺爺,顯然是我母親誤會了。不是因爲害怕而哭,那是因爲看見什麼奇異現象了。天哪!別把自己說得像神童似的,小時候是有些異於常人,但我這一生都是這樣的,和神奇無關。

至於我母親說的數羅漢,是以一個人的虛歲爲依據,你多少歲數,就按排列的羅漢世尊像,逐一數到現在的年齡數。看你老今後的樣子,我母親先給外婆數,外婆本來就已經老了,但他面容慈祥,是個很好看的老人,和顏悅色,溫和恬淡。我那時候認爲如果外婆的背不是駝的,該是多麼完美的老人家啊!可是許多年以後再想起那時的想法,又無法原諒自己的無知了,因爲,我終於懂得,外婆的背其實很美,她在我心裡永遠毫無缺陷。

都知道十八羅漢是佛祖留在人間的十八尊者,他們在佛祖面前立下誓言,人間苦不盡,誓不歸西天,他們是留在世間度化人生疾苦的使者。但是小孩子哪裡懂得這些,無非是在暗中爲自己數羅漢了,發現輸了好幾遍也數不清楚自己的羅漢臉到低是怎樣,一會兒數到個很醜的,不行,我怎麼能像這個樣子呢?重來,1、2、3、4、5,還是個兇的。持續了好多次,都非醜即兇。“哇!”的一聲,放聲大哭起來!

這裡面其實沒有對羅漢相貌的不滿,而是一種小女孩改變心意的速度確實很快。小女孩們從小都是聽着讚美和浮誇長大的。一個女孩子如果聽慣了讚美的語言,即使在私下裡爲自己數羅漢數到個凶神惡煞的外貌,而且不管正數倒數從中間數都數不到慈眉善目的那個羅漢的模樣,她不來點小抓狂纔怪呢!所以乾脆哭了,有時候眼淚用途不是宣泄悲傷。而是張揚個性!

但是隻在那些羅漢面前哭了10秒鐘,我就被外婆那溫暖的胳膊擁在懷裡,聽着那我最愛聽的溫和聲音說;“乖乖我們不哭了,再哭你看羅漢爺爺都在笑你呢,這小姑娘怎麼不害羞,當着舅舅舅媽表哥表姐的面躺在外婆懷裡哭!都在笑她不乖呢!”這時我擡頭一看,一下子止住了哭,抽抽嗒嗒的離開外婆的懷抱,自己走到母親身邊,然後舅舅他們又和外婆去看羅漢了,母親抱着我追了上去。走了幾步路,父親怕母親抱我累,便從母親手裡接過我,抱着走在最後面,他走路步伐拖沓,但我喜歡這漫不經心的感覺,這表示我的父親是個穩重實際細水長流的人,當然那時候我還不知道原來父親的感覺可以用這些文字來形容,只是覺得爸爸的懷抱比媽媽的懷抱更舒服,因爲爸爸很慢,而媽媽走路很快,常常都能聽到她的心臟撲通撲通的跳動聲,卻還是要逞強,常常抱着我走得像風一樣迅疾。母親做什麼都比較快,但是我小時候理解不了,她一直希望我也能跟她一樣把動作搞快點,可是幾十年過去了,我的動作還是不快,不是要故意違逆母親的意思,而是有一種人他們沒有辦法適應雷厲風行的快節奏,什麼事都做得儘量快,相反的,他們的動作不管什麼時候都慢得出奇,但是在做的事情,雖然看起來很慢很慢,但你能看到他們的進度和準確度其實不比其他人的差。原來又快又好這個名詞只是在不被什麼東西阻礙前方道路的前提下,才能行得通,像我這樣沒有東西阻擋也覺得步履艱難的人,就只有靠着自身的毅力把慢節奏進行到底了。

其實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會更想成爲慢節奏的人,可是現實世界的人和事都在很快的發展,很快的在運作,很快的在實踐深奧難懂的高速技能。就像我們看電視,看到一些令人眩暈的閃爍畫面,快到讓人必須反應敏捷的年輕人才能看得懂的過場,就像電腦清理掉的垃圾爲文件,快得讓人摸不着頭腦。你會說,管那些垃圾文件做什麼?我們又不信仰垃圾。我們是不信仰垃圾,但垃圾裡也有道理,值得讓人信仰的道理。垃圾本身不讓人信仰,但是它之所以讓人覺得它是廢物,應該丟棄、應該回收、應該銷燬、應該掩埋、應該磨滅。是因爲它擁有很多道理,如此這般,有資有色,輪廓曲線應有盡有。怎麼不讓人信仰得道非垃圾莫屬的抽象道理。遠古時代的莊周在他的經典中就提出了這樣一個低級的道理。只是信仰他的道理的人始終很少,不是他說的不對,而是如果我們接受了這個說法,我們的世界將無法進步。莊周只適合做心靈淨化者,他的那套理論多半不能實現在生活中,如果有天世界真的

變成那樣,或許人就乾淨了,但是人的智能和體能都會因此而下降。所以莊周的心靈是後無來者的強大,但要說無爲而爲,我們普通老百姓是絕對理解不了的。

那些慢節奏的音樂,始終要比節拍快的音樂更深得人心,是因爲我們在現實世界中把快節奏的生活過到了極限,淋漓盡致,通體透徹,無一例外的侵擾着我們的每根神經。一直以來,我們的現實世界都是以“快、準、狠”爲標準的,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事實,也是需要我們這些相信軟實力的斯文脆弱動不動就淚眼相向的弱勢羣體深度思考的問題。

天、陽光、雲雨、雷電、空氣、光明、夜晚、黑白更新、四季更迭、地球轉動,我們知道,所有這些真正不會拋棄我們的這些,它們也是對我們最重要的東西,但是我們越是重要的東西,好像就越不會去信仰,我們只是很自然,相當自然,極其自然的知道事情的原始因素。所有這些,誰的信仰中有所包含呢?

我想,我是一個無知無德的普通人,之所以也有信仰,並能相信一切神聖理想中的智慧和善良,都是那個我所見到的真金塑像賜予我的。佛祖是我心中的神明,神明都是看着人們只管微笑卻不言語的,沒有辦法與你真正的解釋和告知。所以如果你真的悟見到什麼真理,你會感恩佛祖,而佛祖也不會妄自尊大的向你發號施令,而是你只要見到佛祖就會提醒自己,要用你的智慧你的方式自覺去做自己願意做的善舉。回頭你再看祂,依然安詳的坐在你前面,拈花微笑。

屬於上帝的信仰者,都是很愛這個世界的,這些人太懂得愛,又太懂得不愛。

愛所有人,信任少數人,咱們中國人民,不用跟宗教學習,自己天性中就能會意,但是中國人民不會愛所有人,他們只會把自己家裡有血親的人圍得很牢靠。在正常的情況下,也就是相互之間的家人從來不曾發生過大的矛盾的情況下,一奶同胞的兄弟姐妹,無論他們是否各自成家立業,有沒有自己的家人,都會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是中國人民自己的信仰,也是自古就有的親情因果。那是一種代代傳承的文明。我們經常會言不由衷,會話裡有話,所以常常會說很多違背誠實的話,甚至會編造各種各樣讓人同情的謊言來獲取一種正當的福利,執着於宗教信仰的人,很難理解這是爲什麼,也許,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爲什麼非要繼續編造下去不可。既然是正當的,完全合理的,那麼爲什麼人們不相信直接會使世界變得更簡單更美好呢?非要走上沒有信仰的道路才稱得上正常呢?非要這樣無知無德才算圓通呢?

關於信仰,自古以來我們的學術專家有太多的實踐和論據,他們推波助瀾,他們總是想把這個美好精神發揚光大,但無論怎麼大擺道場,大費周章,大張旗鼓,甚至於大動干戈的宣揚善法,也不能改變我們有些人心裡的偏見。因爲我們總是不肯動搖地把信仰真理當做迷信神鬼。並非我們愚昧,也不是我們缺少智慧,而是我們從小看到或經歷到的要麼都是在奮鬥中你死我活,要麼就是在無知無覺的狀態中銷聲斂跡,意識和態度都表現得平庸而茫然,智慧應該說是從來沒有開發出來過珍藏品。整天忙於生計的人生,都是違背了宗教意願的。不是說我們被宗教拋棄了,而是我們自始至終都沒有思考過這些問題,我們也從不認爲自己的心靈有任何問題。即使有人知道自己在品德上有問題,但是我們的心靈,始終不會有問題,因爲我們從未有過,也從未想過要查看自己的心靈內部到底有沒有存在問題,所以就信仰本身而言, 這又就是個問題,就是個對於心靈來說的大問題,但對於形骸來說,那隻不過是希望解脫生命煩憂的人的藉口,把追求善法的智者都稱作“自私”,認定他們是逃避人生疾苦的弱者。

無論怎樣,我都知道自己是個有信仰的人,可以不去管別的,只是信仰我心中的釋迦牟尼佛祖和耶穌上帝。也信仰菩提達摩和六祖慧能。

信仰父母家人和我心永恆的那個人。最信仰的,還是我自己。

以前,不懂得信仰的我,只信仰執着,那是不對的,信仰是用來學習釋放善良的,不是用來讓我執着的。

以後,依然還是原來的我,可是少了執念,多了快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