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朝暮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北宋 秦觀《鵲橋仙》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這次帶着別樣的心情慢慢品念這闕詞,感覺周圍又多起一陣些微的冷風來,在遙遠的吹拂,遙遠的放逐。有面鏡子叫做歲月,有些人在裡面看到自己的臉老了,有些人在裡面看到自己的心老了,而我在裡面看到的是自己的心和臉都變得越來越冷卻了,慢慢冰封起來。彷彿流光裡花樹交錯的時代,一切的愛與恨,全都與我無緣,全都與我無關了。那種以前擁有的遠遠守望,在這一刻顯得相當珍貴,我視若珍寶。這是漫漫人生路上每個人掌心裡的珍藏,不需要攤開手心給人看,自己一個人當個私藏品一般握在手心裡夠珍奇,不需要別人來認可,因爲完全沒有這個必要,還因爲是個特別的獨一無二。

一個千古不變的真理在每個迷途知返的有情衆生當前遮掩着心上的青紫色癩疤,越是在乎,表面越是顯示着那疤對你無足輕重。

他(她)在你腦中死掉,卻活在你心裡。他(她)在你眼前消失,卻存在於你記憶深處。

你不能想像,如果你不肯放手,自己會怎樣的自虐,可是你已經看到,你放手後,一切都歸於平靜。這是你的虔誠信仰:放下一片養蠶(眼饞)的桑(傷)葉,得到整棵菩提(智慧)樹。

我不能相信,上面這闕詞裡那兩個古老的人,留下讓人豔羨的相遇,記錄下一筆,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一份堅守與誠心,這世間真存在過兩兩相望,遙相呼應嗎?這樣深厚的感情,上天還會不會隨便給予我們這些缺乏信念的現代人,上天還會不會輕易相信我們一定會完全屬於那個山山水水阻隔起來的稀薄冷淡的影子?應該不會了,上天多數時候考驗起人來相當苛刻,只有極少數的是漏掉不給安排了,可他們自己又懶得堅持,所以同樣只能矚物傷心,不能觸景生情。

我們不會感慨那些跟自己沒有關係的紙片般薄弱的感情,或許突然間的想起.都是不成型的黑白片段,它們的不清晰,讓我們的眼睛下意識的避開來,形成一個空間,這個空間看似很小,其實不知道怎麼回事,兩顆原本相愛的心,距離卻拉得很遠,很龐大,大到失去方向感了。在現實世界裡面,我們的心需要有底線,這個底線就是信念和善良,不然就會被惡勢力的毒煙霧穿透,而且即使穿得遍體鱗傷,也還是隻有堅硬着腰板,繼續往前蹣跚而行。

我們多麼希望自己的情感生命裡只有陽光,沒有風雨,但我們又深深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我相信,許多人的心裡都藏着一點讓別人疑惑不解的秘密,這些秘密除自己以外的人誰都不會理解,因爲連我們自己也不能做出對的解釋。這秘密,無非是想着一個不能朝朝暮暮在一起的身在遠方的人,一個心裡的影子,他們或是同樣深愛自己的人,或是比自己愛得少的人,但無論怎樣,他們都是我們深愛的人。只是深愛着對方,卻沒有辦法在一起做想做的事情,肯定不會得到幸福的結果。往往這樣的愛,是最虛無飄渺的,幸福感一般都好少,甚至於沒有。

但我卻開始思考,爲什麼古人要寫下“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其中究竟有多少無法估量的勵志成分。情感色彩太多了於某些人有益無害,但是某些人卻經不起現實的誘惑,要知道沒有他(她)你可以活得精彩,沒有你,他(她)也學會做優秀的人。這樣你們的交往空間會趨向更廣大的曼妙中。或許一個人回到家,一個人打掃房間,一個人洗衣服,一個人鬧情緒,一個人笑,一個人哭,一個人在屋子裡翻箱倒櫃大鬧天宮,就爲找個耳環或者鈕釦,一個人收拾換季的衣物不解氣,把好兄弟好姐妹找來同甘共苦,順便分享一下心靈深處的願望,感受一下彼此照顧的美好氣氛,便是心裡有片恆久不散的祥瑞。在我們自己看來,那就是一尊飄在天上的神像。如果我們沒有找到可以託付終身的人,那就得特別積極地照顧自己,因爲心理上的孤獨一直都是很可怕的,不是誰都能夠忍受各種孤獨,如果你把孤獨感受說出來,有人就會勸你不要孤獨,甚至有人還會把你嘲笑一番,好像他們全都一致以爲孤獨比做人家大款的小三更加難以接受似的,更加難予理解似的。有時候能把一個思想健全的人搞得渾渾噩噩,也能把一個可愛的年輕人變得獨立,自己承受好多事。但是回到家裡面對自己父母,還是像個孩子。因爲他們兩位老人各自都有對子女操不完的心。但總有一天,他們會重新認識自己的孩子,並發現我們一天一天成長起來,我們的父母會開始佩服我們的思維方式,欣賞我們的人格魅力,因爲在他們看來,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可以說是處處都不比他們年輕時候差的。但正因爲我們在父母心裡永遠都那麼不可超越,我們才那麼渴望把我們在他們心中的優秀變成現實。父母老有所依,老有所養,他們有他們的朝朝暮暮,有他們自己的幸福生活。我們需要做的真不是言聽計從和盲目孝道。老人家需要的不再是孩子,而是也能把他們呵護起來的親人。

有時候我們想到自己的父母那一輩的人。那真的是幾十年風風雨雨,幾十年悲悲喜喜,他們有的不甘心從一而終的平淡無奇,但這起因也是出於想讓家人們過得好一點,結果誘惑太多的世界,讓他們的理想變成癡妄,變成一種沒有盡頭的慾望:有的覺得還是應該跟隨主流,一生規矩,從來不敢碰觸自己腦子裡出現的一切創想,一直守着不過分的吵吵鬧鬧的坎坷不平走完他們今生今世的愛情道路。

第一種生活方式我們不應該有半點責備或怨恨的心思,因爲誰都有選擇自己生命模式的權利。父母那一輩既然選擇走上這條不尋常的道路,其實也沒有礙着我們下一輩的前程。因爲孩子們如果有真正的善良本性,不會被那些品質敗類的身邊人所帶壞,不單不會被帶壞,而且還會教孩子們早早的瞭解這個世界的兇險面,早早的瞭解善惡本在一起的普遍規律,向着良性智慧發展。

第二種生活方式我們都應該爲之感到欣賞。這樣的父母組織的家庭,培養出的孩子一般都會有着高貴的人品和旺盛的自我挑戰的心理,因爲父母中庸的對事態度,讓很多志同道合的外人爲之讚賞。可是這些人的讚賞,又

不起任何實際作用,往往只能夠讓人覺得這些人的讚賞方式太過直率,又大顯凌亂,實在沒有可取之處。當面誇大其實好話連篇的一頓猛誇,背後一定會損人不利己的放肆詆譭,以抵消當面贈予的讚許。這是平凡人的品質問題,也是大多數人的共同面對的心理爭執。面對這些,我們的父母不偏不倚的寬恕容忍,但又傾向以眼還眼、易結不易解的態度。

富人嫌他們迂腐,窮人笑他們奇怪,彷彿自己的父母走過他們的幾十年光陰似箭,都是刻在石碑上的感情,朝朝暮暮的課題,他們是一個接一個的做出來了,不管是什麼樣的天體題目,他們沒有推辭過,也沒有躲避過,一直一直的在吵鬧聲中把自己整個的暴露在對方面前,毫無虛掩的,毫不讓步的,毫不退縮的。

而如今太多人的朝朝暮暮,卻只屬於自己一個人的。

有些人有時候感覺自己就像一隻貓,永遠有一種讓人想親近但又不得如願的狐媚姿態,始終讓人在有愛、但是沒有實際的幸福意圖中失魂落魄着。貓的一生就應該是孤獨的,不是因爲它有屬於它自己的獨立,而是因爲它有這份自信,覺得自己可以不靠別人的餵養,就能生活的極好。當然它自己是知道的,沒有人餵它吃煮好的魚或豬肝,它便只能逮着生耗子將就吃了。

孤獨的時候,我們或許會期待“朝朝暮暮”,我們也會恐懼“朝朝暮暮”,這兩種表現方式都會讓人心生敬畏,誠惶誠恐,累。感覺現在好多人都是不在一起時是不怕朝朝暮暮,就怕朝三暮四,但是後來在一起了卻又不怕朝三暮四,就怕朝朝暮暮了。爲什麼會這樣呢?也許因爲我們對自己的人生途徑不太有想法,也許因爲我們對自己的人生途徑又有太多想法。也許因爲我們對另一半的期望過高,也許因爲另一半對我們的要求太多,還有,也許彼此之間只是爲了能夠刺激興奮快樂,而根本沒有履行過對感情的執着堅持。要知道,多數任意踐踏良知惡意揮霍青春的人,在那個五花八門、沒有信仰的圈子裡,扮演的是舉足輕重的角色。

小時候跟祖父祖母在一起待的時間很長,常常覺得受到良好的和諧氛圍所暈染,感受盡了細水長流的人間樂趣,隨時隨刻心存感激的坐在一旁觀看着祖父祖母在自己生活的舞臺上,真誠演繹着獨一無二的情感大戲。祖父祖母這一生的朝朝暮暮,能夠讓人想起“相濡以沫”四個非常珍貴溫暖的大字來。正是它的稀有品質,總讓人不禁要望而卻步。它在我們心裡就像一個雷池,有的人越過去以後,就被時間的巫術變得焦頭爛額,原本只想簡單快樂生活的人彷彿一夜之間怨鬼附身了似的,開始了不開心,麻木不仁,莫名窩火的漫漫長旅。甚至從清純可愛的知性隨意,激進爲處處張牙舞爪的市儈德性,毫無道理的大聲喧譁,對他們來說真是易如反掌,就像家常便飯一樣,隨心所欲而又變化多端,有時候不禁讓我頗感震撼,是人本多變還是原本就是那樣不堪?也許是他們太會掩護,以致很多惡劣習性連自己也被矇蔽了,沒有覺察到。有時候他們吃的可能是最可怕也是最可笑的家常便飯。而他們又輾轉萬千的成爲我們的前車之鑑。所以對於本就膽小的我們而言,婚姻似乎是個不能兩個人獨立完成的艱鉅項目,只是在觀賞中歡喜,只是在觀賞中滿足。但是單單是觀賞,都讓我們覺得從中獲得了鼓勵。於是僅僅在走馬觀花似的欣賞着,也都讓我們在心裡發誓,往後的路,定要走得比現在更平穩,也定要活得比以前更有深度。好像只有這樣,纔不會對自己失望,纔不會讓自己的難過。心裡餘留一絲絲隱痛,纔不會被孤單擾亂思緒。纔不會讓自己寶貴的感情世界遭到侵害。

我知道我這個含糊不清的想法,有些刁鑽古怪,會使很多人沒心情去理解,我從不奢望別人的智慧會用在對我想法的理解上,微塵般的道理,微塵般的人,不被理解也不是可悲的,可是如果要把微塵的道理全弄清楚,便需要大量的去閱讀對於普通人來說心裡直發毛的天體文獻。因爲他們一致通過的認爲人類是偉大的,哪怕這個人是個沒有品德的無賴,哪怕這個人是個專使下三濫手段的小人,哪怕這個人還是個愛衝動的魔鬼,也不會影響他在某個人心中的偉大形象。儘管我們懂得,他的正面是非常渺小的,可誰又能阻止他成爲負面的偉大?但他要保全自己的朝朝暮暮,也許也就是這朝朝暮暮,才能夠使他忘記一切的恐懼,忘記一切的壓力,甚至忘記一切的迫使他走上邪路的毒魔,罌粟般美麗的毒魔。它們用帶着銅腥氣味的利誘拴住這些昏了頭的感情白癡,以爲只要兩個人其中一個會賺錢,就會有白首不相離的幸運。其實錯了,雖然我不能讓其他人也認爲他們是錯誤的,但這種觀念確實讓人不愉快,而且不夠人性化。我不重複對方有錢不如自己有錢的普遍道理,經典的語句總是太直接太理智,大凡人都能很深的透徹理解。我只是很清楚,沒有人能夠不對香車豪宅動心,認爲那是人生在世最高品質的生活。真有了這種思想模式,將很難再讓晴空萬里出現在心裡了,因爲我們既然能看上眼前的那棟豪宅,就要成爲豪宅裡的主人,就要把自己賣給溫室裡的朝朝暮暮,就永遠認爲自己應該得到世上最好的一切!

但是可能有人還是不明白,我寫這麼多離題跑調的文字要幹什麼,不是要寫溫柔和順的文字嗎?不是要寫最美麗的話題嗎?怎麼扯上潛在的粗魯問題了?不是的,其實我並沒有準備把這個話題寫得美輪美奐,而是想要讓朝朝暮暮迴歸真實。想要站在每天的日出日落一朝一暮裡把現實看清楚,最終再於現實世界裡尋求最平實的迴應。

兩個平凡人最最真實的幸福是,有個眼裡只容得下彼此毛病的人,一直在身邊,就算你們兩個人的毛病有時候連當事人自己都不想忍受,也不能讓他不相信自己會有用愛去感化你的能力,並用上一生的時間去細細地改造你,細細地幫你成爲最優秀的人,細細地讓周圍所有人都覺得你很有魅力,還有,細細地你們共同互換優點,細細地你們把彼此變成了自己。就算時間流逝的痕跡會帶着傷害與痛苦,像刀子划過去,在你們所鍾愛的那張面孔上留下一道一道無法平復的深深淺淺的皺紋,那是代表年輪,不優待任何人的年輪,面對彼此,你們永遠毫無怨言,也不會感到煩悶,你們沒有想過離開對方,就連吵架也不會說“要離開你”。能夠和你共處每一個朝朝暮暮的人,在你們眼裡看上去總是最尋常的,而不是驚鴻一瞥的美豔與瞬間的錯愕。

有天我們會經歷一場短暫的朝朝暮暮,但我們還是很珍惜。遇到無法消受的神話了,是最豐碩的遺憾。只是因爲在這個充滿危機感的人世間,到處都是無常的體驗,到處都有黑白顛倒的是非。又只是因爲生活平靜

的我們運氣很好,總是處處都能過關,處處都有驚心動魄的場面,又處處都很奇特地得到能者的幫助,僥倖地脫離苦悶。只要我們還活着,也許就是會免不了幹些違背本心的蠢事,這些像魔咒一樣的複雜事物,不理解的人們永遠都以爲它們是壞事,是無可救藥的放肆和放縱。或許,我們應該互換角色體驗一下對方的處境,假如我們在他的位置上都能做到善良與真誠,那他的確是個奇怪的物種了,不光他奇怪,我們也很與衆不同。平常人都稱作不正常,但那是隨波逐流的現象。我們可以理解隨喜安分,但面對隨波逐流的意義,也許還欠些妥善的考量。

把最短的時間利用到永恆的有限空間裡去,是最不合實際規律的,可是我們爲什麼非要讓自己去和別人走在同一條擁擠的道路上去呢?別人認爲長長久久在一起的兩個人,不管人生給予他們的是怎樣的三天兩頭打架吵鬧的過場,都是生活必須的經歷,彷彿愛的本質就是打打鬧鬧的熱辣和不慌不忙的自虐與虐愛,這便是爲了不讓我們覺得彼此生疏!

不管怎樣,我認爲,兩個人,走到一起,朝暮相對,雖說避免不了各種羈絆與溝壑,但是彼此互相傷害的時候,還是應該適度一點。要能像江德福們和安傑們那樣,油鹽柴米家長裡短過日子的時候都在吵吵鬧鬧中談戀愛,而且幾十年漫長歲月裡不厭其煩的樂在其中。他們在一起愛到把彼此改造成了自己。這樣的愛,纔是朝朝暮暮的天堂,纔是我認爲可以效仿的朝朝暮暮。

但那是《父母愛情》,是電視劇,不易企及的理想。

當你遇到一個想要去真心守護的人,最讓人感到歡喜的是,他也同樣只想守護你,同樣對你好,他在自己的夢境里加上你的時候,你不曾察覺,但是他還是用實際行動證明他的心。不管時代如何變遷,不管你出身好壞,不管在你身邊出現着怎樣的奇怪的災難和無端的波折,不管你以後會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不得已就會犯傻,不得已就會犯錯、不得已就會犯糊塗。但他認爲可以有長長的時間,讓自己幫助你,讓你擺脫桎梏,重豎信心,重獲力量,去加倍努力,去加強實踐,去真心實意的完成自己想要做到的一切事情。這樣就很好了,也會擁有最真實的永恆在身邊包圍,也會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有所悟道;原來朝朝暮暮不是結果,而是開始與過程,就好像有生之年都不會厭倦的花間小路,延長到盡收眼底的盡頭。

在我們真正的愛情世界裡,朝朝暮暮的開始和結果都不是童話,有王子公主的結合,但是王子公主的幸福能不能持續永恆呢?因爲那是童話,21世紀的孩子們已經不懂得安徒生和格林了,童話幾乎要停留在20世紀7、80年代,它們已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孩子們願意看,我們這些大人也覺得太古老了,不會給他們買這類讀物。只是成爲從小讀過它們的我們這些老娃娃的心靈慰藉。

每當遇到煩惱的事情,我都會躲在無人的房間裡,關上房門,聽上一會舒伯特或海頓的小夜曲,讀上一篇短小精煉的童話故事,像要在故事裡面找尋幸福的源頭。但是我知道,人們在閱讀童話的時候,應該有着兩種相反的心理準備。從來沒有童話故事會變成現實,我們只會帶着真心實意去歎服作者把自己的親身體驗刻畫得如此美妙,他們的生活充滿着不盡人意的過往,想要借文字來向孩子們講述,講述作者想要講述的過去,只是他們會在故事中添加神奇的力量,讓美麗善良的故事人物得到神明或仙女的協助,讓迫害囚禁她們的醜陋惡毒的巫婆得到應當的自取滅亡。孩子們看見的王子公主最終都能共同度過一生美好的朝朝暮暮,看不見其實作者表達的並非僅僅是這些簡單的意思,他們是在爲所有歷經苦難的人禱告,並告訴孩子們如果希望遇到好的另一半,必須自己就要真誠善良美好,並與虛假惡毒又醜陋的人劃清界限。他們在用自己的童話告訴孩子,上帝在乎的是人們都能互助互愛互惠互敬,有了這些品質的人,上帝就會來幫助我們在茫茫人海中找到我們的最真實的幸福。

但是那隻對接受歐洲式教育的孩子奏效,或許這孩子天生具有超乎常理的理解力,自己在書本上讀出了悟性,感到人生在一切不順和困難中,不應該把自身的安危和自己的意識放在第一位。拯救一羣人的生命,是英雄,拯救一羣人的靈魂,則是偉人。我非常高興自己能想到這幾個字,雖然似乎曾經有人說過這樣的話,但那已經不重要了。這就像一個涉嫌抄襲的人,始終保持清醒的說自己只是借用一樣。其實不管抄襲也好,借用也罷,文字這東西,就像一桌尊貴的酒席,在不同的中式餐廳裡,雷同的菜品多的是,但味道卻千差萬別,都是中餐,那麼多的菜品,難道你說廚師們也都是抄襲不成?當然,我知道我們還是有資格說那是我們自己的文字,是代表我們自己思想的整個,但我們有時候被現實的繩索捆綁着道德,正道的英雄主義或偉人,始終沒有真正的征服過我們,反而讓很多接觸過“偉人”的人縮小了很多對他們正面的評價範圍,也縮小了看得見的正面事實,放大的實情全都是他們的表像,他們很樂意把自己的現象僞裝得如此天衣無縫,以至於小氣的隱現着他們自己的貪婪與怯弱,自以爲是,過分自我。他們爲了能夠給自己朝朝暮暮的美好生活,或者說他們是有着不被人明白的心理動態,願意從平易近人做到驕奢無度。崇尚虛榮的品質和居高臨下的華麗。

兩個愛得太深的人,在一起時間久了,文化差異思惟方式生活習慣懸殊太大,就會變成有形的殺手,當你與它正面交鋒的時候,就會開始厭惡和渴望離棄那個人,無論那個人是個何等樣的美人。於是擲毛巾擲衣服到甩椅子甩水杯,劈頭蓋臉,毫不留情,此時男人已顧不了面前這個女人的臉是他的掌上明珠,女人也不記得男人的身體曾是她最依賴的港灣。更有甚者飛刀伺候。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傷害,只要兩個人在一起度過了新鮮期,接踵而來的總會是無休止的折磨與無休止的爭執,這給不希望朝朝暮暮之愛情變成市井無賴之樣板的我們,提了個蛋疼的醒。

總是不期望把自己的朝朝暮暮渲染得太過濃郁。一切淡淡的來了,又淡淡的去就好。我想要堅持自己獨自一人的朝朝暮暮,儘管孤獨的餓肚子,孤獨的跌倒,孤獨的聽着樓上不客氣的傢俱挪動聲,孤獨的不經意間忽然感到的涼薄,孤獨的猛一驚,再猛一乍,恍如一語點醒夢中人似的。要堅持,要堅持自己的一切意願,要堅持,要堅持自己的一慣誠實,要堅持,要堅持,要堅持……

我覺得人生的朝朝暮暮,本身就是自己一個人的,只是我們也要相信緣分,緣分到了,自然會有人分享他們和我們的朝朝暮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