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九章 經營秦川

三七九章 經營秦川

李四光接着詳細講解了陝甘寧,河南、陝西、山東水系的特點。

他說:“渭河,是黃河的一個關鍵河流。黃河從這裡,也就是潼關入黃河口,接受了渭河的大量泥沙。渭河流過陝西,纔開始變黃,寶雞峽以上,渭河水是清冽的。通過關中平原的時候,北岸,有幾個主要彙集的河流,比如徑河,它就帶來了大量的泥沙。涇渭分明,說的就是兩個水是有差異的。但是徑河水是渾的,渭河接受徑河水之前,是清的。我們後人似乎是搞顛倒了。當然也許歷史上記錄出錯的問題。”

李四光接着說:“你要把三門峽攔住,用300多米的高程!那麼會淹沒潼關了,我們現在都在水底了,你真是敢想。問題是泥沙在沒有一定速度的流速下,會迅速地沉下來的。慢慢擡高河牀,包括渭河的河牀!渭河南岸的河流,都是低海拔的進入渭河。如果渭河河牀擡高,南岸水系會無法進入渭河。那麼它們只有倒流回去,氾濫成災。大禹治水前,就是這個情況。山裡的水,沒有出口啊。”

強霖說:“你是專家,肯定會想出辦法的。我們要改造山河,就先要改造你們專家。要跟上我們漢族人的思路。”

李四光還是比較膽子小的。後世沒有治水,但是還是參與了知識分子改造運動,被“動員”成積極分子了。

他說:“當然能有辦法,但是爲什麼呢?這是使水反其道而行之。在我們蒙古,是大逆不道的。”

顯嶼大有興趣,還真有辦法麼?

左娜也問道:“還真的能夠有辦法,那就真的可以試試了。”

趙雅苑說:“不都說了大逆不道麼?要儘量少改上帝的設計,你看看你們,都是漢族基因,改變上帝的東西讓你們興奮?還能有什麼辦法,就是人工修補!犯一個錯誤,用上百個錯誤去彌補。”

強霖和李四光都點了點頭,確實是人工修補。李四光說:“說起來極其簡單,就是用人工重新開一個河道。比如渭河沉沙多了,在旁邊重新打開一個引河。等新引河的沉沙滿了,再回原來河道打開一個引河。30年河東,30年河西,不過是人工的。”

左娜問:“那更長時間的將來,會怎麼樣?”

李四光說:“這個問題不需要問專家了。這也是我們蒙古族不做這種事情的原因。”

看左娜還有疑問,趙雅苑說:“真是呆啊。那就看你能否即時改正錯誤了,否則上帝就會幫你的忙。這是自己頭上弄了一把劍,什麼時候掉下來再說了,上帝知道。”

強霖進一步解釋說:“這裡有一個問題,就是如果北邊的人少,沒有足夠的國防力量;但如果大量的人口繁衍,又會帶來土地的不足。所以,我們漢族爲什麼人口大量繁衍,而國防反而不行。自己總是在搞糧食。”

顯嶼說:“是你們漢族人太奢華了。不幹活的人口太多了,消耗又多,虛榮心最重了。一個一個二傻子一樣,還總想統治別的民族。”

強霖說:“那麼俄羅斯人不多,但是國防做的很好。張大帥現在也沒有打進綏芬河。”

李四光說:“效率,還有視野不同。其實蘇聯他們在外東北,沒有多少工業廠子,也沒有多少人口。但是效率很高。布里亞特共和國、遠東共和國等民族,教育水平很高。我們恰恰是文盲太多,所以差異實際很大。”

強霖說:“也就是說,我們差異不是人口數量,而是人口素質?”

李四光說:“是的。如果我們東北的蒙古族、滿族還有漢族,都有足夠的教育,我們的國防就很好了。不用擔心中國的人口影響國防。”

強霖下定決心道:“你以後掛靠在胡適的戰略所裡,專門研究國土和人口遷移戰略。用經濟的土地,養活必要的人口。河南的事情,還給那些左翼人士,讓他們與士大夫們鬥爭。最後才能找到平衡。原來的士大夫不鬥不行。”

“他們士大夫們從小訓練謀略,專門與人鬥。幾個世紀都是這樣,別的不行,搞拉攏腐蝕的經驗,十分豐富啊。”

左娜不禁笑了起來。強霖這個人有意思就在於年紀輕輕,什麼都知道。

顯嶼說:“那麼你在陝西的打算是怎麼樣的。”

強霖對着河流圖說:“徑河兩岸各50裡,培育成百里森林區域;渭河北岸,至少30裡森林覆蓋。其他在渭北的分支河流,都要引水修渠,灌溉成現代農場,牧場。這樣整個秦川,就是森林覆蓋和農、牧場並存。漢中的陝南地區,也要修一些水利,但都是引流,不要修壩,好保持水中生物的習慣。並要發展節水農業。如果我們上游水用的多,下游就會少水。”

李四光說:“好吧。陝甘寧、內蒙的水利我還要再研究一下。那裡的水系也被人爲的改過,所以沙漠化比較厲害。儘量恢復沙漠用水,建立防沙的林帶。一切都得先恢復水源。”

顯嶼說:“保護水源,你最好還是靠我們滿族和蒙族,漢族人總是偷偷地改變水利爲自己所用。我們不會的,因爲我們相信神靈會懲罰的。”

強霖說:“可以。你去找蒙古族人,在河邊的森林地帶,我們包給蒙古族人,允許你們放牧,不許漢族人進行屯墾。樹木如果你們種植的話,樹木的收益也歸你們。”

顯嶼說:“我去找塞北察哈爾族人和科爾沁族人,他們也餓的要死了。我給他們糧食,讓他們在河邊百里種樹,收益歸他們,放牧也歸他們。大概需要兩個旗,一萬人左右。”

強霖說:“是的。你們自己看人口的容量吧。糧食將來由秦川供應,你們生產牛奶、羊奶和牛羊肉。估計應該夠生活的。在你們的區域也可以投資一些皮毛工廠,紡織工廠,還有服裝、箱包、皮鞋廠之類的。這樣兩個旗的人生活會很不錯了。”

左娜說:“漢族人的土地,如果不出讓怎麼辦?”

強霖說:“我會在這個時間把土地收購過來。另外將來用法律規定,黃土高原河邊,禁止屯墾,只能種樹和放牧。漢族原來的地主願意做,自然也是有優先權的。但這種地主不會太多,他們還是對種地有興趣。對放羊,種樹不會熱心的。”

強霖要留下李四光,規劃第一批樹林的區域。

李四光說:“我在河南的水利改造,差不都設計完成了,由我的學生們去做也可以了。都是引水渠,不是建壩的水庫,那樣太絕了。我認爲陝西河西,800裡秦川地區的主要樹種,應該是楊樹,因爲這地方現在乾旱,只能先種一些易存活的樹種了。以後再引進一些商業樹種。”

顯嶼和李四光先走了。他們要準備一些前期工作,要把這個通知給蒙古族人。

強霖給強安強如逸一個電報,讓他把事情放一放,過來經營陝西。強安知道這個大少爺弟弟沒有什麼好事,又有苦差事等着自己。

強如逸讓張芸英董事長再聘一個銀行總經理,自己慢慢淡出銀行業務,先做一個顧問。他自己先把業務交給了助理宋子安,就跟着宋美齡等人,直接奔太原。

三七四章 全國移民潮四八四章 還是要統一六六一章 增東方農民五九七章 挑戰智商二四四章 皇帝看財寶六七八章 長老自治會五八一章 平實才有力二九六章 調兵保衛京津三六六章 鼎之輕重五六二章 時間是永恆的第16章 遍地農聯會六七二章 族國主義三四零章 各領使命而去一三七章 南島野風六三三章 軍內壓迫一四五章 消解三八四章 國民通識教育四七〇章 力量聚合三六八章 河洛傳統六九二章 大都市六七七章 自由聚散第56章 川沙開發五五五章 軍官之路四九三章 甘肅中心地位四八六章 看看再說四一零章 不要發展四一三章 鎮務運轉一六九章 女特勤六七七章 自由聚散一六零章 戰略湘西三三九章 數字後勤五一三章 莊嚴的家族第20章 南昌藥廠三七零章 不能放棄三四九章 大清的五大將軍轄區三八五章 山西土皇帝問題六一〇章 誰來主導六二三章 怎麼辦三六五章 秦晉苦難第12章 贛南工會危機一六六章 石油和衝浪二八零章 約翰沈的秩序五一七章 封建堡壘九十九章 張學良督魯第40章 葉挺在南洋二三八章 首義者家族五三七章 是否重整百一七章 北方公開化六四二章 盤龍伏虎四零六章 西行漫漫六八七章 大多數原則二三五章 正宗民國的後人二二九章 大世界娛樂場七十八章 如何定西北六一二章 原生態交流三七五章 關學百一九章 謀劃西北體制五二〇章 人品好過了五五八章 戰略產業六十七章 網球比賽一四三章 繼續二七八章 懸浮與秩序一五零章 邀請七〇三章 理性到綱常五一四章 殖民開發百二零章 回南洋第16章 遍地農聯會四五二章 調理金融三三七章 談笑說兵三零三章 誰更知道共和五一二章 民粹的清除三九八章 地盤交換三六九章 強家張家宋家四一六章 強權自由的體制五一五章 裡甲戍邊四二二章 確定目標五二三章 直面競爭五四三章 恢復七〇三章 理性到綱常七〇三章 理性到綱常三八二章 點滴教育六七八章 長老自治會四七八章 議會九十六章 野性的動力八十九章 廬江深山裡第54章 強藍水青的聲音三四九章 大清的五大將軍轄區四四九章 東亞不能學德國第9章 贛北風雲五〇四章 現代大儒二零一章 楊宇霆出任塞北四省總長官三九八章 地盤交換二七二章 奉系的發動機三零三章 誰更知道共和三四七章 歷史轉向第54章 強藍水青的聲音第28章 葉挺去南洋二四一章 擔憂祖宗七一二章 堅持國家倫理二五八章 民國的財政危機
三七四章 全國移民潮四八四章 還是要統一六六一章 增東方農民五九七章 挑戰智商二四四章 皇帝看財寶六七八章 長老自治會五八一章 平實才有力二九六章 調兵保衛京津三六六章 鼎之輕重五六二章 時間是永恆的第16章 遍地農聯會六七二章 族國主義三四零章 各領使命而去一三七章 南島野風六三三章 軍內壓迫一四五章 消解三八四章 國民通識教育四七〇章 力量聚合三六八章 河洛傳統六九二章 大都市六七七章 自由聚散第56章 川沙開發五五五章 軍官之路四九三章 甘肅中心地位四八六章 看看再說四一零章 不要發展四一三章 鎮務運轉一六九章 女特勤六七七章 自由聚散一六零章 戰略湘西三三九章 數字後勤五一三章 莊嚴的家族第20章 南昌藥廠三七零章 不能放棄三四九章 大清的五大將軍轄區三八五章 山西土皇帝問題六一〇章 誰來主導六二三章 怎麼辦三六五章 秦晉苦難第12章 贛南工會危機一六六章 石油和衝浪二八零章 約翰沈的秩序五一七章 封建堡壘九十九章 張學良督魯第40章 葉挺在南洋二三八章 首義者家族五三七章 是否重整百一七章 北方公開化六四二章 盤龍伏虎四零六章 西行漫漫六八七章 大多數原則二三五章 正宗民國的後人二二九章 大世界娛樂場七十八章 如何定西北六一二章 原生態交流三七五章 關學百一九章 謀劃西北體制五二〇章 人品好過了五五八章 戰略產業六十七章 網球比賽一四三章 繼續二七八章 懸浮與秩序一五零章 邀請七〇三章 理性到綱常五一四章 殖民開發百二零章 回南洋第16章 遍地農聯會四五二章 調理金融三三七章 談笑說兵三零三章 誰更知道共和五一二章 民粹的清除三九八章 地盤交換三六九章 強家張家宋家四一六章 強權自由的體制五一五章 裡甲戍邊四二二章 確定目標五二三章 直面競爭五四三章 恢復七〇三章 理性到綱常七〇三章 理性到綱常三八二章 點滴教育六七八章 長老自治會四七八章 議會九十六章 野性的動力八十九章 廬江深山裡第54章 強藍水青的聲音三四九章 大清的五大將軍轄區四四九章 東亞不能學德國第9章 贛北風雲五〇四章 現代大儒二零一章 楊宇霆出任塞北四省總長官三九八章 地盤交換二七二章 奉系的發動機三零三章 誰更知道共和三四七章 歷史轉向第54章 強藍水青的聲音第28章 葉挺去南洋二四一章 擔憂祖宗七一二章 堅持國家倫理二五八章 民國的財政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