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八章 何需法治

六五八章 何需法治

蔣中正說:“你要出國再當律師,或者當律師再出國,都不合適。你還是爲國府做些事情,以後再說學問的事情。”

閻錫山說:“我是有義務給國府服務。我回來教書就是因爲暫時加固一下所學的東西。”

蔣中正說:“你可以到軍委會負責軍人的文化訓練工作,提升我們軍人的通識水平。目前只是基層的士兵和官兵。你制定計劃並在新軍中迅速執行。”

吳經熊沒有想到讓他參與軍隊的事情,說道:“我對軍隊向來不是很熟悉,所以是否理解的合適,沒有把握。”

蔣中正說:“沒有關係。效果不是你所考慮的,你主要是把他們的知識體系弄均衡了,不要總是願意參與社會的事情,對社會的未來,也要有一個合理的推斷,放給社會自己發展。軍人總是參乎社會,弄得不軍不民的。”

吳經熊說:“就是忍得住,耐得住寂寞,對社會的情況持認同態度。”

蔣中正說:“是的。不知道你是否感興趣?”

吳經熊卻表示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興趣,但可以推薦感興趣且合適的人替代他。

閻錫山看到事情談不下去了,轉圜到:既然你願意推薦人,也是爲國着想,你自己的打算是什麼?”

吳經熊說:“法律哲學和法官這一塊我已經入得門徑,但是黨義與法律這一塊,似乎還是需要思考。三民主義和訓政,如何能夠與法律達成共識?”

蔣中正搖搖頭,這是一個法哲學專家,而不是一個人-權法律專家。也就是說,在他眼裡,法律從頭到尾,都是因爲文化而異的。但是哪個文化背景的法律纔是好的?或者說知道某個法律好,但是中國的文化不配合,怎麼辦?

大家都在思考。但是無解。

比如,三民主義和訓政自然也可以有法律,法律也可以支持主義和訓政。問題在於這一套也不是被中國文化接受,還可能激發出各種反對派!

好的主義,好的法律,卻能夠走到對面去。

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吳教授卻不明白。要研究?研究去吧。梁啓超這個天才,研究和實踐了一輩子。今年才結束了自己的研究,因爲耗盡了能量。腎不行了,也就是無能量了。

閻錫山倒是奇怪:“你在租界實行的可是國際法律,西方通用的法律,怎麼還欣賞以治理爲標的的訓政呢?訓政是不承認完全民權的。”

吳經熊說:“絕對的民權法律根本就沒有。美國和西方法律,不過是幾次革命之後弄得契約法,不是絕對民意。只是保護個人自由而已。我們沒有形成寬容的法律,自然有其道理。我們中國的道德律,要求法律從屬道德,比如立春和立秋之間是不能執行死刑的,要秋後問斬,這也是有它的思想的。因爲這個時候是天意是放生養生的季節,不是收割和肅殺的時候。”

蔣中正說:“所以有什麼哲學,就有什麼法律?”

吳經熊說:“是的。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法律。既然訓政時期,就應該有該時期的法律。法律本身是次生,不是哲學本身。法律是哲學的婢女。但是我執行的就是這個婢女的身份的法律。”

閻錫山說:“你這種說法,是很實際的,所以,你很尊敬法律本身?”

吳經熊說:“當然。執行人雖然是婢女,但是法律本身也是來源社會的哲學信仰的,所以不可因爲人的具體變化而變化,要仔細體會立法本意,執行之。”

張羣問:“你推薦哪個人,替換你?”

吳經熊:“陳序經陳懷民,把他召回來。他應該願意幫助軍方,他抓住一切機會西化,西化一切機會。不到30歲,也願意與一般人辯論。”

張羣說:“爲什麼這麼願意推行西化呢?”

吳經熊說:“他是仔細研究民族起源的,認爲中國的模棱兩可的說法,根本限制了邏輯和科學的進展,實際上他比胡適更徹底。胡適只是要求按照西方的體制建立自由制度;而他是要求人的思想也要轉換邏輯纔有前途。”

張羣說:“所以,你認爲,現代軍隊,或許徹底地邏輯科學化,纔有戰鬥力?”

吳經熊說:“至少沒有什麼壞處。輸贏事先就算清楚,不要爲了正義、護法、革命等等弄糊塗了頭腦。”

張羣問:“那你怎麼不願意去講這些呢?”

吳經熊說:“我現在困惑,名聲太大了。但是中國不往前走,還是亂成一團,究竟什麼法律適合中國呢?法律還有作用麼?中國人爲什麼都不把法律當回事?到底是什麼哲學在後面提供支撐?”

蔣中正、張羣無語了。這件事他們是清楚的,但是又能如何呢?撲滅這裡的問題,那裡又出來了。

閻錫山涵養好,說道:“德生啊,你說的中國人後面的哲學,還能有什麼呢?不就是家族嗎,還有功德、德治,千古留名。所以,即使法治,你也不能擋住他們的路。”

吳經熊說:“法治,並不是擋住他們的路。實際上中國人不是德治,而是有德之人退隱,無德之人而治。”

閻錫山振奮精神,說道:“你說的對。有德之人退隱,這是中國的一個特色。那麼無德之人怎麼上臺的?”

吳經熊說:“不靠法治,自然是無德之人的武治。無德之人怎麼上臺的?好像都是農民起義的士大夫。”

閻錫山說道:“你的中國政治思想還是差太多了。你只能研究法治後面的哲學,但你無法改變它。”

吳經熊嘆到:“百川兄是大家,你這是說到點子上了。我就是無法改變,做的多好,也無法改變這個趨勢。好像梁啓超梁任公他們也無法改變。”

閻錫山說:“當然。梁任公是大家,我們也都明白。但是他的思想也是漸進的。”

吳經熊說:“是啊。我就是弄不明白。我很佩服你們這些人,怎麼就乾的津津有味呢!”

閻錫山尷尬地說:“中國難得有你們這些認真的學者啊!你的說辭是對的,其實我們也是勉爲其難。只要內外環境沒有大的變化,經過幾代人還是有辦法的。你也不要再研究什麼法律了,我看你還是幹些實際的,幫助一下這個老大的中華。”

吳經熊說:“給軍人講法律?我還是做些能夠勝任的事情吧。”

閻錫山沉靜一下說:“你可以西行,看看雲南那裡發生什麼?現在西南的幾個都督,用軍法代替民法,法統還是要儘快恢復纔好。”

吳經熊說:“好吧。我出國前,再看看,有什麼有意義的工作。”

張羣帶着吳經熊走了,蔣介石被吳經熊弄的無精打采的。

閻錫山帶着自己的軍事條例的答案走了,臨走告訴告訴他:你見見那個陳序經陳懷民或許好些,畢竟全面西化也是一個辦法。

張羣再次帶着人,教授陳懷民來看蔣介石的時候,已經幾天後了。

吳經熊已經出發到昆明去了。

強鄰也在昆明,他在幹什麼呢?

第37章 發展的發端四一三章 鎮務運轉二一二章 路過新軍營地一三三章 盤活兩個鋼鐵廠四七一章 分散的力量五八四章 科學範式第36章 軍隊改編三八五章 山西土皇帝問題六一三章 種田與尊嚴四九五章 民族問題一九七章 慈善和家庭三六五章 秦晉苦難七〇六章 武力較量三一八章 雙十曹錕憲法再現八十二章 上海警備區五七〇章 大計算時代五三七章 是否重整五九八章 西南困境四五六章 離開上海四五四章 放鬆才能生活五七一章 打通隧道三七五章 關學二三二章 天堂有路走不走七〇二章 不識曾國藩六四九章 複員軍人二零六章 校長和哲學家六六一章 增東方農民六九八章 空中騎士一七五章 彭楊是誰六八六章 現實力學四六五章 資源保護五八五章 留學生二代羣四零五章 寬恕纔是未來二零六章 校長和哲學家三七一章 文明的節點四一九章 權之主四八二章 居延海的槍聲二二二章 這也能猜出來三二九章 女強人和軍隊六五七章 盤活第60章 突破傳統二五八章 民國的財政危機四四三章 好男人三三一章 科學如何推進第10章 下南洋第26章 贛局穩定七〇五章 征戰克魯倫河六七二章 增北上七一五章 相持六十八章 觀點衝突六七四章 波瀾不驚五四七章 民國多思想六六三章 新軍新一四九章 適應二一五章 大學是國之大事百一六章 凱茜弄新聞三八一章 聰明人的責任三六七章 革命的陝西二五零章 圈地反圈地三零八章 日滿如何提攜六四二章 盤龍伏虎第25章 參加蔣總司令婚禮八十五章 大別山視察之二五五五章 軍官之路八十五章 大別山視察之二二零三章 姐弟相依二五六章 去蒙邊五六七章 破繭而出三四四章 社會主流要清明六七七章 自由聚散三三九章 數字後勤一四三章 繼續二二七章 蒙滿漢雜居百一五章 收留孩子惹風波三二零章 議會就是戲曲三零七章 滿蒙女學增七十章葉挺安定重工七〇八章 鳳凰涅盤第17章 滬上日子三六五章 秦晉苦難增七十二章思潮不變政潮又起七〇〇章 文明與否八十二章 上海警備區二二八章 皇家討論二七五章 清算公費生五四九章 世界的民國五四九章 世界的民國四四九章 東亞不能學德國三二四章 行動力增強一三零章 南洋工運四六〇章 多一種選擇三八四章 國民通識教育八十六章 到六安一五零章 邀請四三六章 體驗康德百二零章 回南洋七十章 王明迴歸四一八章 山林私有三零七章 滿蒙女學二一六章 滿蒙和左翼文人
第37章 發展的發端四一三章 鎮務運轉二一二章 路過新軍營地一三三章 盤活兩個鋼鐵廠四七一章 分散的力量五八四章 科學範式第36章 軍隊改編三八五章 山西土皇帝問題六一三章 種田與尊嚴四九五章 民族問題一九七章 慈善和家庭三六五章 秦晉苦難七〇六章 武力較量三一八章 雙十曹錕憲法再現八十二章 上海警備區五七〇章 大計算時代五三七章 是否重整五九八章 西南困境四五六章 離開上海四五四章 放鬆才能生活五七一章 打通隧道三七五章 關學二三二章 天堂有路走不走七〇二章 不識曾國藩六四九章 複員軍人二零六章 校長和哲學家六六一章 增東方農民六九八章 空中騎士一七五章 彭楊是誰六八六章 現實力學四六五章 資源保護五八五章 留學生二代羣四零五章 寬恕纔是未來二零六章 校長和哲學家三七一章 文明的節點四一九章 權之主四八二章 居延海的槍聲二二二章 這也能猜出來三二九章 女強人和軍隊六五七章 盤活第60章 突破傳統二五八章 民國的財政危機四四三章 好男人三三一章 科學如何推進第10章 下南洋第26章 贛局穩定七〇五章 征戰克魯倫河六七二章 增北上七一五章 相持六十八章 觀點衝突六七四章 波瀾不驚五四七章 民國多思想六六三章 新軍新一四九章 適應二一五章 大學是國之大事百一六章 凱茜弄新聞三八一章 聰明人的責任三六七章 革命的陝西二五零章 圈地反圈地三零八章 日滿如何提攜六四二章 盤龍伏虎第25章 參加蔣總司令婚禮八十五章 大別山視察之二五五五章 軍官之路八十五章 大別山視察之二二零三章 姐弟相依二五六章 去蒙邊五六七章 破繭而出三四四章 社會主流要清明六七七章 自由聚散三三九章 數字後勤一四三章 繼續二二七章 蒙滿漢雜居百一五章 收留孩子惹風波三二零章 議會就是戲曲三零七章 滿蒙女學增七十章葉挺安定重工七〇八章 鳳凰涅盤第17章 滬上日子三六五章 秦晉苦難增七十二章思潮不變政潮又起七〇〇章 文明與否八十二章 上海警備區二二八章 皇家討論二七五章 清算公費生五四九章 世界的民國五四九章 世界的民國四四九章 東亞不能學德國三二四章 行動力增強一三零章 南洋工運四六〇章 多一種選擇三八四章 國民通識教育八十六章 到六安一五零章 邀請四三六章 體驗康德百二零章 回南洋七十章 王明迴歸四一八章 山林私有三零七章 滿蒙女學二一六章 滿蒙和左翼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