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三月,正是草長鶯飛之際,揚州知府陳學楊三年任期已滿,帶着闔府家眷一路北上回京述職。
陳學楊時任揚州知府以來,在揚州也做出了一番功績,踏踏實實爲老百姓幹了幾件好事兒,所以離開揚州之時,纔有了百姓夾道送行,淚灑揚州城的場景。
陳學楊心裡明白,老百姓除了捨不得自己這個爲民請願的揚州知府外,更多的是害怕上頭再派來一個貪官污吏,弄得民不聊生。
都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陳學楊雖然爲官清廉,在離開揚州的時候,傢什器皿也裝了六艘大船,剩餘的兩艘船則是載着楊府的家眷和下人。
一行八艘船浩浩蕩蕩的駛入了運河,遠遠看去,像是一條彎彎曲曲的水蛇,載着在江南山水裡沉澱了三年的人和物,漸行漸遠。
船隻在運河上航行了三天,三天裡風平浪靜,沒有任何事情發生。其中一艘船上,挨着船頭的房間內傳來孩童稚嫩的聲音。
“娘,我們真的要回京城了嗎,京城好玩嗎?”
抱着他的馬氏笑了笑,柔聲道:“京城呀比揚州熱鬧多了,琰兒一定會喜歡的。”
馬氏約莫二十六七歲,穿着一身家常衣衫,薄粉敷面,看起來端莊秀麗,她懷中抱着的是陳家孫輩排行十二的陳仕琰,七歲大的樣子,胸前掛着一副長命富貴鎖,額上繫着紅色抹額,抹額中鑲嵌着一顆綠色的瑪瑙,這樣的裝扮顯得他更加粉嫩可愛。
“娘,京城的祖父祖母呢,他們會喜歡琰兒嗎?”陳仕琰繼續問道。
馬氏怔了怔,然後笑道:“他們會喜歡琰兒的,你祖母最疼的就是琰兒了。”
當年,兒子剛一出生,就被抱到老太太膝下撫養,要不是當時跟着夫君外放揚州,馬氏也不能借口孩子還小,不能離開爹孃,不顧老侯爺和老太太的阻攔,硬是帶着孩子跟着夫君下了揚州。
三年已過,每當想起在侯府的那些糟心日子,馬氏就恨不得在揚州待上一輩子,永遠也不回去。
她身後站在的奶孃宋嬤嬤也明白自家小姐心裡的苦楚,作爲下人,她除了安慰她,也不能替她決定什麼。
“娘,弟弟。”這時候,簾子被掀開了,一個十歲左右的女孩走了進來,身後跟着一大一小兩個丫鬟。
小的丫鬟年紀和那個女孩差不多,大的那個有十五歲左右,手裡端着一個托盤,托盤裡是一疊精緻的糕點。
“姐姐,你今天做了什麼好吃的,琰兒想吃。”陳仕琰從母親懷裡下來,邁着小步子走到女孩面前,眼睛卻盯着大丫鬟手裡的托盤。
“你個小饞貓,一天就知道吃,要是哪天變成小胖貓了,姐姐就不喜歡你了。”寧瀅點了點弟弟的鼻頭,打趣道。
陳仕琰一聽,撅着小嘴不開心,“那我不吃了,我不要變成小胖貓。”
馬氏在一旁含笑看着一雙兒女,視線一直停留在女兒身上,轉眼間當年巴掌大的嬰兒也長這麼大了,再過幾年,就要成爲別人家的媳婦。
“瀅兒,到娘身邊來。”她朝着女兒招了招手。
寧瀅從身後大丫鬟的手裡接過托盤,小心翼翼的朝着馬氏走去。
“娘,這是方嬤嬤新教我做的點心,您嚐嚐。”說完,用筷子夾起一塊,慢慢送到馬氏面前。
馬氏張嘴咬了一口,笑着稱讚,“瀅兒真能幹,這白玉糕比方嬤嬤做的還要好吃。”
寧瀅有些不好意思,“我比方嬤嬤差遠了。”
“纔不是,我覺得姐姐做的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陳仕琰不知道什麼時候爬上了桌子,嘴裡塞滿了糕點,含糊不清的反駁。
馬氏見狀,連忙給他倒了一杯水,“琰兒,慢點吃,別噎着了。”
真是說什麼來什麼,馬氏的話音剛落,陳仕琰就被糕點噎住了,馬氏趕緊上前拍了怕他的後背,一旁的寧瀅又遞了水給他。
一雙兒女是馬氏的心肝寶貝,就連丈夫陳學楊在她心裡的地位也趕不上寧瀅和陳仕琰姐弟倆,只要有關兒女的事情,馬氏必定是親力親爲。
傍晚的時候,船隻航行到了惠州口岸,陳學楊吩咐管家去城裡採買一些物資,自己則去了妻兒所在的船上。
“爹。”已經有三天未見父親,這會兒一見到陳學楊,陳仕琰別提有多開心了。
“爹。”寧瀅也跟着喊道。
陳學楊點了點頭,微笑的牽着一雙兒女進了艙內。
“夫君。”馬氏放下手中的賬簿,含笑迎了上來。
陳學楊看着妻子端莊秀麗的容顏和婷婷嫋嫋的身姿,心裡越發的柔軟,輕聲道:“清婉,惠州有天下著名的夜市,不如我們帶着兩個孩子去見識一下吧。”
馬氏聽了有些猶豫,“夫君,夜市上魚龍混雜,我有些擔心。”
陳學楊搖了搖頭,“別想那麼多,我們讓瀅兒和琰兒的奶孃跟着,再帶上幾個家丁,不會有事的,再說了,兩個孩子在船上悶了幾天,也該上岸透透氣。”
“是啊,娘,我想去夜市。”陳仕琰立刻附和。
馬氏看了兒子一眼,又去看女兒,只見她的眼中也滿含期待,於是便不再猶豫。
夫妻倆簡單的收拾了一下,帶着兒女上了岸,身後跟着奶孃和家丁。
夕陽西下,血紅的落日倒映在水面,微風拂過,水面上蕩起一層層紅色的波光,漸漸的太陽消失不見,水面歸於寧靜。
寧瀅跟着父母下船後,看到街道上來來往往的人羣,她有些驚訝的合不攏嘴。和揚州不一樣,惠州城內晚間人來人往,各種各樣的小吃攤佔滿了整條街,再往前走,就是售賣其他一些小玩意兒的攤子。
此時天還未完全黑透,小攤上已經掛起了燈籠,街頭至街尾,一排排的燈籠連在一起像是一條發光的火龍。
那些小販見陳學楊一行人穿着打扮似富貴人家,紛紛熱情的朝他們招攬生意。最後,陳仕琰吵着要吃餛燉,一家人才找了一家餛燉攤子坐下來。
混沌攤子的老闆娘是一位三十左右的婦人,看到顧客上門,熱情的招呼着,而店老闆則一聲不吭的往鍋裡下餛飩。
這家雖然只是小本生意,可是餛燉卻是皮薄餡多,餛燉的香味傳出老遠,怪不得連一向挑嘴的陳仕琰也吵着要吃。
陳學楊對此很滿意,一家四口一人要了一碗。
在餛燉上桌之前的空檔,寧瀅眼尖的瞧見了混沌攤子旁認真看書書的少年,她扯了扯父親的衣袖,讓他順着自己指着的方向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