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人事(下)

城,內務府慎刑司衙門。

朝廷邸報下來,董殿邦就被各種“道賀”的聲音給圍住。他心裡雖是歡喜,但是面上並不敢太得意。

內務府的水深着,又是天子家臣,錦上添花的不少,等着落井下石的也大有人在。

薰殿邦是慎刑司郎中外,手頭上繁雜的差事也不少。

這其中涉及的書目賬目多,董殿邦整理了半晌,也才弄完一小半,就見有筆帖式進來回話,道是赫奕赫大人來了。

薰殿邦聽了,連忙整了整領子袖子,親自出迎。

赫奕並不是有城府之人,臉上陰沉着,沒有半點笑模樣。身後跟着兩個筆帖式,手中各捧了一個漆木匣子。

薰殿邦心裡嘆了口氣,面上仍是恭敬着,執了個下屬之禮。

赫奕的神色有些複雜,點了點頭,算是回禮,道:“想必董大人也曉得旨意了,本官是給董大人送引信鑰匙的。”說着,他轉過身,指了指,那兩個筆帖式手中木匣,道:“這個是內務府總管印信鑰匙,那個是奉宸苑總理大臣印信鑰匙,還請董大人收好。”

薰殿邦躬身應了,伸手請赫奕進廳上吃茶,叫人將送來的印信鑰匙收妥當。

赫奕見董殿邦將自己讓到上座,自己個兒則是下首相陪,面上神情緩和許多。

吃了兩口茶。他擡頭說道:“董大人。你我同僚多年。也算相得。有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赫奕聽了。忙道:“大人有什麼教導。還請直說。在下定當洗耳恭聽。”

赫奕點點頭。道:“十六阿哥正查昔日舊賬。不曉得能鬧出什麼風雨來。我雖已革職。畢竟在任上多年。到時候出事。也摘不乾淨。薰大人也是內務府老人。想來也不願意見內務府風波不斷。十六阿哥那邊。還請董大人想法子規勸。”說到最後。已經是帶了幾分乏色。

不過片刻功夫。他像是抽乾了力氣似地。面上露出幾分羞慚之色。低頭輕飄飄地走了。

薰殿邦將赫奕送到門外。看着他地背影遠處。心裡亦是唏噓不已。

身處內務府這個大染缸裡。誰還能幹淨呢?

赫奕是滿人中的才子,並不像其他官員那些就想着撈銀子。饒是如此,身在內務府多年,身上也說不清楚。

如今,他工部尚書與內務府總管都革了,連兒子廕生都革了。若是再弄出什麼罪名來,就該入獄了。

除了心灰意冷,剩下的也帶了幾許畏懼。官場上,最不缺的就是攀高踩低、落井下石之人。

要是瞧着他復職無望,還不曉得有多少人要跳出來,給他添頂帽子。若是那樣的話,到時候怕是想要囫圇個兒出來也難。

赫奕還是出身滿洲大姓,換做董殿邦包衣出身,若是有半點把柄叫人抓住,還不曉得下場如何。

想到此處,董殿邦心裡頗爲沉重。

在內務府當差半輩子,兄弟子侄多在內務府當差,要是十六阿哥真查到底,怕是這衙門裡就沒有幾個能當差的人。

鬧將起來,他這個剛剛到手的內務府總管,就要成爲南柯一夢。

薰殿邦不由撫額,回到衙門,也沒有心情再料理他事。

如今,得想着給康熙上摺子。康熙在邸報裡的旨意,只提了讓董殿邦署理內務府總管,並沒有提奉宸苑之事。

奉宸苑管轄的事務多,景山、三海、南苑等地的修繕,還有暢春園、熱河行宮、湯泉行宮等處的管理與修繕等。

因此,董殿邦靜下心神,拿了上摺子的紙,提筆寫下“署理內務府總管薰殿邦奏請將印信鑰匙交付何人折”,內容如下:

奴才董殿邦謹奏:

爲請旨事。

竊於本月十九日邸報內奉旨:著奴才董殿邦署理內務府總管事務。欽此欽遵。由赫奕送來內務府總管印信鑰匙一把、奉宸苑印信要是一把。奴才除承接內務府總管印信鑰匙外,奉宸苑印信要是交付何人之處,請旨。爲此謹奏。

撂下筆,董殿邦想起數日前訂下的與曹家聯姻之事,不由鬆了口氣

薰曹兩家聯姻,實是再恰當不過……

世上最不缺的,就是趨炎附勢之人。

薰殿邦這邊剛接掌內務府,上董家說親的就要踩破了門檻。

薰殿邦七子數孫,還幾個到了說親的年級。連董家的孫女,也立時成了香餑餑。

長孫女素芯,卻鮮少被人問津。

素芯之父有些着急,還專程跟父親說起。就算真要說給曹家,也不好這樣不清不楚的拖着,是不是該將女兒接回來待嫁。

薰殿邦卻不動如山,沒有點頭叫兒子接人。

雖說是將孫女許給曹家二房,但是他老人家看重的曹家長房的關係,自然希望孫女與長房的關係越親近越好。

“什麼,董家姑娘說給小五?”兆佳氏聽了兒子曹頌的話,驚詫出聲,站起身來,皺眉,道:“這叫什麼話?不是已經分家了麼,爲何你大伯還要插手二房的事兒?小五的媳婦,自然要我親自來挑,怎麼就越過我去?”

“母親,大伯走裡,曾提過一遭。因老四的事尚未定下來,兒子以爲不急,就沒跟母親稟告。昨兒收到大伯的信,才曉得已經差不多了。”曹頌回道:“母親先前不是也贊過董姑娘麼,可見是滿意的。”

“董家那丫頭屬牛的,跟你媳婦一般大,比小五大五、六歲呢,如何能做配?”兆佳氏橫眉立目道:“再說她祖父纔是五品,父親還在六品任上。就算在侍衛裡尋個做親家,也比同他們家結親體面。”

“母親,董殿邦已升任內務府總管,與哥哥平級,是正三品京堂了。”曹頌說道。

“內務府總管?”兆佳氏聽了,稍感意外,側身炕上坐了,帶了幾分狐疑道:“這是啥時候的事?不是說董家老頭子鬍子一把了麼?見過沒有,看着可還硬實?”

“見過兩遭,硬實得很,手裡常拿着兩個大核桃,最喜歡養哥,老爺子是個心寬之人。”曹頌笑着回道。

兆佳氏心裡跟長了草似的,已經坐不住了,高聲喚道:“紅梅,叫人打熱水來,我要出門。”

“母親,這是要…

頌疑惑不解。

“我得親自過西府相看相看,要不然這心裡沒底。要是有不妥當的地方,就算撕破老臉,這門親事也不能應。”兆佳氏振振有詞道。

曹頌聽了,不由皺眉,道:“母親,既然大伯已經定了,咱們準備小定之禮就是,還鬧騰什麼?”

兆佳氏橫了曹頌一眼,道:“你纔是二房的當家人,難道往後還都要聽長房的安排不成?要是妥當,這親事使得;若是瞧着不妥當,爲啥要委屈小五啊?”

“母親不是贊過董姑娘麼?又是大伯、伯母看上的,想來是好的。

”曹頌規勸道。

“又不是長房的媳婦,你大伯、伯母自然不會精心。平素瞧着好,因爲那是外人,咱們也挑不到人傢什麼毛病;既要做媳婦,自然要看仔細了,才能點頭。”兆佳氏哪裡是聽得勸的,自然一意孤行。

曹頌還要再勸,有丫鬟送來熱水,兆佳氏要更衣,就將兒子給攆了出去。

曹頌悵悵地回到東院,心裡也有些鬱悶。

對於這門親事,他心裡也不算看好,年紀相差太大不說,而且董素芯與小五兩個性子差別也大,一個沉默穩重,一個活潑輕佻。

再說還是這個時候,不曉得的,還以爲曹家攀着新貴董家似的。

靜惠坐在炕邊做針線,見丈夫回來,起身相迎,道:“爺都跟太太說了?太太應沒應?”

曹頌往炕上一坐,悶悶地說道:“開始是不願意的,聽說董殿邦升了內務府總管,臉色兒纔好些。現下正更衣,說是要過西府相看相看,才能定。”

見丈夫不快,靜惠勸慰道:“爺別擔心,董姑娘是宮裡出來的人,那份穩重勁兒,就是十個太太去了,也跳不出錯處來。這門親事,應是成了。”

曹頌往炕上一倒,伸手算了算日子,道:“老四初六出發,京城到河南府一千多里路,得找大半個月。算算日子,現下走了大半程了。瞧着朝廷邸報,五月後補的缺都要由禮部使人領着到熱河陛見。老四沒趕上,要是然見了大伯、大哥他們,也能團聚團聚。”

“四叔年歲不大,卻是穩重人,爺不必太過擔心。眼前,若是與董家的親事真成了,有一件事太太同爺倒是要費心。”靜惠說道。

“哦?啥事兒?”曹頌坐起身來,問道。

“太太與爺這邊不是尋思,等四叔任滿回京,再給四叔操辦婚事麼?五叔在四叔下邊,自然沒有越過兄長的道理。這樣一來,難道還要讓薰姑娘等三年麼?”靜惠說道。

曹頌還沒想過這個問題,有些懵懂,道:“那這可怎麼好?董姑娘現下都算老姑娘了,要是再等三年,就越發晚了。”

“倒是聽說過有人家送嫁的,只是千里迢迢的,也不曉得到時候說親的人家舍不捨得姑娘吃苦。”靜惠說道。

“送嫁也得有人家啊?看來害的跟太太說說,老四那邊的親事也得上心。早些定下來,倒是該如何,也能好生籌劃籌劃。”曹頌想着這些家務之事,不由覺得頭疼,對靜惠道:“對了,不是說天護他姨娘這幾日身子不爽利麼,請了大夫沒有?”

靜惠猶豫了一下,道:“早稟過太太,太太攔着不讓請,說添香是裝病捉妖。我已經叫春兒送了些補藥過去,這兩日也是每日見春兒過去探視一遭。病確實病了,幸好這兩日已經見好,再養幾日差不多。”

曹頌聽了,眉頭皺得死死的,搖搖頭,道:“太太也真是的,不看僧面看佛面,天護還這麼小。沒了父親與嫡母,再沒有親孃看顧,多可憐。往後再有這樣的事,你不好勸太太的,就同我說,我跟太太說去。”

靜惠點頭應了,夫妻兩個正說着話,就有正房的小丫鬟過來傳話,道:“二爺,二奶奶,太太從西府回來了,請二爺、二奶奶過去說話。”

“這麼快?”曹頌看了妻子一眼,夫妻兩個起身跟着小丫鬟出去,到了兆佳氏的屋子。

兆佳氏穿着八成新的青色旗裝,坐在炕沿上,神情有些黯淡,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見兒子、媳婦來了,兆佳氏點了點頭,叫他們坐了,臉上已經沒有方纔的焦躁。

“容貌長相,坐臥談吐,真真是沒得挑了。”兆佳氏說到這裡,嘆了口氣,道:“別說是做咱們家小兒媳婦,就是做高門大戶的長媳,也是當得的。”

“即是如此,太太當歡喜纔是,怎麼還嘆氣?”曹頌瞅着兆佳氏不像開心的樣子,不解地問道。

兆佳氏已經紅了眼圈,拿着帕子擦了擦眼睛,道:“我是想起老三來,要是當初老三能說個這樣的媳婦,也不至於年輕輕的就想不開,讓我這白髮人送黑髮人。”說到最後,已經是哽咽失聲。

曹頌與靜惠聽了也不好受,忙出言相勸。

勸了好一會兒,兆佳氏的情緒纔好些,吩咐靜惠預備小定之禮……

西府,葵院。

薰素芯看着紫晶,已經駭白了一張臉,忍着羞怯,低聲問道:“姐姐,二太太方纔那‘一家人’的話是何意?”

紫晶這邊,也是因方纔兆佳氏過來,才曉得些隱情。

見素芯如此,她倒是有些不忍心,笑着說道:“總之是好事罷了,太太最喜歡姑娘,原還唸叨着捨不得將姑娘嫁出去,這下算是達成心願了。”

薰素芯滿臉通紅,雖然心裡驚詫不已,但是關係到自己終身,也不好隨口說出,只好低下頭來,已經是心亂如麻……

熱河,行宮衙門,

十六阿哥興致勃勃,找了四月間的摺子出來,給曹顒瞧上面的貓膩。聖旨已經加了恩典,內務府衙門所屬糧谷、糙米、錢糧、漁獵,交納錢糧者都要沾聖恩,正賦中,減半的減半,減三成的減三成。

其他的不看,只看上面詳細列出的錢糧正賦。

對比這個詳細到米幾合(十合爲一升)、草幾捆的單子,在對比內務府皇莊的墾田數,就會發現這中間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這幾十年來,隨着皇子分府,賜了不少皇莊下去,但是冊上的皇莊總數仍是有增無減,這其中就是墾田的緣故。

土地數額雖多,但是每處莊子需要交納的銀錢費用,T7,仍是幾十年前的定製。

而內務府入庫的這些,往往不夠宮廷開支,差額部分,就要交給內務府各衙門採買。如此一來,又是大筆的銀錢支出。

他們採買之物,多數又是從這無本的皇莊裡取得。

爲了撈得更多,這差額的部分就逐年增加。內務府皇莊那邊,因各種藉口,交納入庫的錢糧貢品就越來越少。

這是無本的買賣,怨不得內務府一年要支出數百萬兩銀錢,多數都是落了這些人的腰包。

“以前的事不說,追究不追究要看皇阿瑪的意思。這以後麼?要是咱們能想出法子,制定好規矩,想這處漏洞堵住,那一年到頭,節流的銀子也是數百萬兩。”十六阿哥笑得有些開懷,挑了挑眉毛,道:“這纔是動真格的,叫那些人肉疼。”

曹顒聽了,不禁跟着點頭,道:“這倒是個好主意。只是山海關外、古北口、口內、直隸等地皇莊無數,想要清查覈實,也是一番工程。”

“工程就工程吧,左右咱們兩個也閒着。”十六阿哥說道這裡,臉上多了幾分鄭重,看着曹顒道:“曹顒,朝廷的病根再何處,這個我不說,你也曉得。吏治敗壞如斯,實在是令人堪憂。若是憑你我二人之力,使得內務府內恢復清明,說不定能在大清官場帶來一股清流。”

曹顒頗爲意外,看着十六阿哥道:“十六爺不是曾說過,這個碰不得麼?怎麼勤快起來?”

“王爺的帽子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十六阿哥苦笑道:“我也不能老裝幼童,整日裡儘想着在皇阿瑪跟前逗燜子。若是我像三哥、四哥他們那樣有權,那些小人也不敢隨意打十五哥的主意。再說,我一直在皇阿瑪跟前,怕是哥哥們心裡對我也有忌憚,這樣攪和一把,弄成孤家寡人,也省得他們忌憚我。”

說到這裡,他看了看曹顒,道:“我曉得你不是愛麻煩的,若是你不樂意,我就想個法子,讓皇阿瑪調你去戶部。左右皇阿瑪是惦記你給他賺銀子,在什麼衙門,又有什麼干係?”

豈止十六阿哥需要避嫌疑,連曹家也當避嫌疑。

姻親故舊,錯綜複雜,也是不小的勢力。加上四阿哥又是厭棄貪官的,自己只當提前給那位未來帝王表忠心。

曹顒心裡想着,搖了搖頭,道:“十六爺還是別折騰卑職了,還是讓卑職任滿吧。這些年,算下來,在什麼缺上,我都沒熬過三年。曉得的,知道是皇上青睞提拔;不曉得的,還當我是個不安分的,好高騖遠。”

十六阿哥聽了,不由失笑,捶了曹顒的肩膀一下,道:“這什麼時候,你還在意別人的說辭了?爺怎麼不曉得,你是愛這個虛名的?”

“舌頭能殺人啊,十六爺。”曹顒臉上沒有絲毫笑意,鄭重說道:“就算有的是空穴來風,到了緊要時刻,也能化成刀子傷人。”

十六阿哥聽他這般感慨,道:“這是爲赫奕抱不平麼?那般御史們的嘴臉你又不是不曉得,一向如此,何必同他們置這個氣?”

“不是置氣,是覺得可笑又可悲,明明是督察百官的機構,卻成了聽命各自主子的瘋狗咬人。要是真混吃等死尚好,聽他們叫喚幾聲就聽了;明明是幹正經活的,還要隨時提防着別被他們咬上一口,這實是令人心煩。”

“誰不煩呢?”十六阿哥嘆了一口氣,道:“煩也沒法子,御史是做什麼的?就是賣弄口舌的,煩也只能受着。”

就算不喜歡赫奕,可曹顒也談不上厭惡。然後這幾日,聽到御史那邊給赫奕添的各種罪名,連他這個素來不對別人閒事操心的,都覺得憤怒了。

那已經不是簡單的“落井下石”,已經是非要置之死地而後快。

曹顒上京這幾年,六部堂官被革職罷官的大有人在,不是一個兩個。

就是才復職的戶部尚書穆和倫,就是前幾年在張伯行與噶禮互訐案中偏袒噶禮,受到康熙申斥,沒法子只好“以老病乞休”。

當時有傳言,說是穆和倫受了噶禮重金賄賂,所以纔會在御前顛倒是非曲直,將過錯都推到張伯行身上。

這些話也不是空穴來風,穆和倫是康熙四十九年從禮部侍郎升戶部尚書的,當時正好曹顒在戶部當差,過後也影影綽綽地也聽到過一些穆和倫貪財的傳聞。

貪官都有人脈,落井下石的反而少;像赫奕這樣平素孤介的,才越發惹眼。

世道就是如此,人人都在泥潭中,就見不得別人清高。逮住機會,非要將其拉到泥潭裡滾兩遭,大家瞅着都髒了,心裡才舒坦。

“熬吧,等過些年孚若熬夠了資歷,就去都察院衙門裡混混,好好調教調教那些御史,讓他們看看什麼纔是御史之責。”十六阿哥拍了拍曹顒的肩膀,道。

曹顒聽了,笑着說道:“算了,想着那些‘鐵骨錚錚’、‘公正不阿’的大人們,我就覺得眼暈。讓他們清高去,只盼着他們真乾淨,要不然說不定什麼時候報應就到。”

是啊,等到四阿哥登基,可不管你是御史,還是六部官員,只要是貪墨的,一個不拉,誰都別想跑。

想到此處,曹顒不禁有些興奮,竟盼着日子過得快些,早些到雍正朝。

想要康熙放下“仁君”體面,出手整頓吏治,那是白日做夢。

熱河,三阿哥王園,書房。

三阿哥撂下筆,已經是無心作畫。他皺眉,擡頭問道:“好好的,皇阿瑪怎麼想着召他過來?還沒有別人,單單他一個?”

他對面,穿着常服,手裡拿着摺扇的,正是十五阿哥。

“不知道,不只三哥意外,弟弟這邊,也是好生不解……”十五阿哥搖了搖頭,回道。

三阿哥使勁跺了跺腳,道:“先不管他,反正我這邊已經收拾差不多,就等着祈雨事畢後恭請皇父聖駕……”

被超了好幾位,淚。。

第1330章 不放心第242章 二廢第1112章 簡親王的六格格(下)第574章 異象第189章 詰問第1396章 藏金第633章 奇聞(下)第248章 親家第136章 父母心八百四十九章 賀壽下第1067章 贈奴第228章 瘦馬第261章 無妄第424章 聽聞第292章 念頭第1108章 突如其來第54章 毆鬥第286章 相逢第190章 補缺第1401章 察覺第547章 暖心第647章 舒心第859章 南下第1017章 嘆君恩第287章 疑生第211章 寒食第1375章 烏恩其第466章 團聚(上)第314章 出差第474章 君恩(中)第六百二十章第39章 風來第1038章 宮婢第1306章 風邪第477章 子孫第1355章 喬遷(中)第1141章 欽差第165章 傷逝第721章 上壽(下)第1225章 洪門再現(上)第525章 談棋第126章 新路第328 抵京第122章 珍珠會(上)第1321章 訓導第1029章 春雷(下)第906章 呼聲第618章 鬼域(上)第317章 春末第619章 鬼域(下)第228章 瘦馬第26章 又一年第579章 病症第1097章 甘爲孺子牛第406章 和諧一千零九十九章 跪第58章 前奏第237章 秋來第1061章 喜相逢(上)第464章 如意(上)第1339章 花褪殘紅第820章 局(下)第1102章 爲臣難第1288章 道之爭第355章 章程(上)第591章 同鄉第464章 如意(上)第847章 幾番思量七百四十一章 財色第97章 韻事(下)第762章 怯懦第1006章 弟歸第157章 查賬第406章 和諧第984章 五福第178章 危機(二)第1392章 變動第254章 所第1142章 小七第1153章 失望第255章 桃園第342章 煙鍋第782章 妖孽(下)第634章 援手第1203章 庶子、孽子、世子第211章 寒食第1240章 史筆如刀第12章 歸途第869章 悄然第386章 相托第104章 出京第1220章 滄海遺珠(上)第95章 家法第1152章 善心第1321章 訓導第316章 牧場第748章 子孫計第119章 佛誕第462章 朔日(下)第718章 雷聲
第1330章 不放心第242章 二廢第1112章 簡親王的六格格(下)第574章 異象第189章 詰問第1396章 藏金第633章 奇聞(下)第248章 親家第136章 父母心八百四十九章 賀壽下第1067章 贈奴第228章 瘦馬第261章 無妄第424章 聽聞第292章 念頭第1108章 突如其來第54章 毆鬥第286章 相逢第190章 補缺第1401章 察覺第547章 暖心第647章 舒心第859章 南下第1017章 嘆君恩第287章 疑生第211章 寒食第1375章 烏恩其第466章 團聚(上)第314章 出差第474章 君恩(中)第六百二十章第39章 風來第1038章 宮婢第1306章 風邪第477章 子孫第1355章 喬遷(中)第1141章 欽差第165章 傷逝第721章 上壽(下)第1225章 洪門再現(上)第525章 談棋第126章 新路第328 抵京第122章 珍珠會(上)第1321章 訓導第1029章 春雷(下)第906章 呼聲第618章 鬼域(上)第317章 春末第619章 鬼域(下)第228章 瘦馬第26章 又一年第579章 病症第1097章 甘爲孺子牛第406章 和諧一千零九十九章 跪第58章 前奏第237章 秋來第1061章 喜相逢(上)第464章 如意(上)第1339章 花褪殘紅第820章 局(下)第1102章 爲臣難第1288章 道之爭第355章 章程(上)第591章 同鄉第464章 如意(上)第847章 幾番思量七百四十一章 財色第97章 韻事(下)第762章 怯懦第1006章 弟歸第157章 查賬第406章 和諧第984章 五福第178章 危機(二)第1392章 變動第254章 所第1142章 小七第1153章 失望第255章 桃園第342章 煙鍋第782章 妖孽(下)第634章 援手第1203章 庶子、孽子、世子第211章 寒食第1240章 史筆如刀第12章 歸途第869章 悄然第386章 相托第104章 出京第1220章 滄海遺珠(上)第95章 家法第1152章 善心第1321章 訓導第316章 牧場第748章 子孫計第119章 佛誕第462章 朔日(下)第718章 雷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