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共誅國賊

第37章 共誅國賊

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初十,天元皇帝宇文贇暴崩,因臨終之際不能言語,未能留下遺命,小御正劉昉、內史鄭譯於是矯詔以楊堅總知中外兵馬事,付之以軍政大權。

天元皇帝病故時,御正中大夫顏之儀在旁,知曉其中內幕,不願再詔書上署名,無論劉昉等人如何威逼利誘,始終不願就範,劉昉於是仿造其筆跡,代爲簽字。

僞詔下達府兵十二衛,長安兵馬皆受楊堅節度,楊堅又向顏之儀索要玉璽,顏之儀斷然拒絕:

“此天子之物,自有其主,隨公何故索之。”

楊堅大怒,卻因顏之儀素有人望,不敢殺之以惹民怨,於是將其貶出長安,外任西疆郡(甘肅迭部)太守,也如願以償將玉璽攬入懷中。

當天即爲天元皇帝發喪,以女兒楊麗華爲皇太后,尊小皇帝生母朱滿月爲帝太后,其餘三後,如陳月儀、元樂尚、尉遲熾繁皆令削髮爲尼,便是要從根子上斷了尉遲迥等人以外戚身份干政的可能。

爲了掩人耳目,楊堅又以天元皇帝同母弟漢王宇文贊爲右大丞相,尊以虛名,卻不予實權,自己則領左大丞相,假黃鉞,控制朝堂。

楊堅有劉昉、鄭譯等人襄助,假託以天子遺命,得以順利奪權。

陳月儀之父陳山提、元樂尚之父元晟自知大禍將近,相繼逃離長安,不知所終。

得益於齊王宇文憲、小冢宰宇文孝伯等人先後被天元皇帝除去,楊堅在朝堂上的威脅只剩了小皇帝的親叔父,漢王宇文贊。

然而宇文贊着實沒有什麼才能,否則周武帝早就廢黜了天元皇帝的太子之位,劉昉僅以美妓相誘便將宇文贊騙出宮城,幽於漢王府。

自此,楊堅徹底掌握朝堂大權,長安城中再無威脅。

但他也不敢掉以輕心,真正的考驗從來不在朝堂,元晟不過是前朝宗室餘孽,陳山提雖出自武川,卻是北齊降臣,宇文贊等人更是才識庸碌,更大的危險還在地方。

天元皇帝曾以其五位叔父出藩,楊堅便以赴喪爲名,催促趙、陳、越、代,滕五王入朝,五王受天元皇帝猜忌,並未掌握地方實權。

如陳王宇文純坐鎮齊州,楊堅只是派遣門正上士崔彭帶了兩名騎士,崔彭來到齊州便大喊‘陳王有罪,詔徵入朝’,便輕易將其捉往長安。

五王先後入朝,即與雍州刺史畢王宇文賢合謀誅殺楊堅,事敗後,宇文賢滿門被殺,五王卻得以赦免,更授予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殊禮。

楊堅之所以隱忍,不過是要對付自己真正的敵人,那些在地方上手握實權的總管。

其中最令他忌憚的便是相州總管尉遲迥。

楊堅矯詔奪權時,爲了取信尉遲迥,派尉遲迥留在長安的質子尉遲惇東行,召尉遲迥回京奔喪。

又令韋孝寬代替尉遲迥,爲相州總管,以叱列長義爲相州刺史,特意命令叱列長義先行,韋孝寬隨後出發。

尉遲惇得到的任務是召還其父,可到了鄴城,父子倆一見面,尉遲惇便勸說道:

“普六茹矯詔攝政,擅專獨斷,威福自用,熾繁亦爲先帝皇后,卻受他逼迫,削髮爲尼,其意在於父親。

“父親若輕車簡從以入朝,則人爲刀俎,我爲魚肉,生死繫於他人一念之間。

“若以燕趙之勇銳,齊地之富庶,併力西向,以討不臣,憑父親之威名,官民自當簞食壺漿以迎義師,如此,何愁大事不成!”

其餘諸子也紛紛附和,苦勸尉遲迥莫要輕信了楊堅。

尉遲迥當然不會上當,他將尉遲惇留在鄴城,拒不奉詔,暗中與其侄兒青州總管尉遲勤聯絡,準備起兵。

鄴城之中,暗流洶涌,楊堅派來的第二位使者破六汗裒與尉遲迥僚屬晉昶密有圖謀,被尉遲迥察覺,爲其所殺,二人正式決裂。

“普六茹堅才智平庸,不過是藉助外戚身份,欺凌幼主,覬覦神器。

“先帝任我以相州總管,鎮撫河北,便是寄託了安危大計,以防朝堂奸佞弄權。

“我尉遲迥召集義士,非爲個人,只求匡扶社稷,以全臣節。

“今日建義,若僥倖功成,願與諸位共享富貴,諸君以爲如何!”

崔澈仰起頭,望着北面城樓上振臂高呼的尉遲迥,以及城樓上懸吊着的兩顆首級,心有餘悸的摸了摸自己的脖子,對周圍人的振奮聲響充耳不聞。

那兩顆還在晃盪的腦袋便是楊堅使者破六汗裒,以及隱藏在尉遲迥幕府的另一名細作晉昶。

晉昶早就漏了馬腳,尉遲迥遲遲沒有發難,不過是擔心除掉一個晉昶,楊堅又派來一個崔昶,便將他留了下來。

故而晉昶才收到楊堅的密信,正要動手,卻被尉遲迥搶先發難。

不過尉遲迥終究是大意了,沒有崔昶,卻有一個崔澈。

崔澈藏得很深,回相州的第一個月,就是在堂兄崔達拏吃住,習練騎射,不問別的事情。

五月下旬,天元皇帝駕崩的消息傳到河北,得知楊堅主政,更是回到定州老家,散盡家財,招募部曲,購買駿馬甲仗。

旁人問他原由,也說是自己得罪了楊堅之子,欲投奔營州高寶寧,或是逃往草原,以求生計。

如果不是尉遲迥從崔達拏處得知消息,趕緊讓他將崔澈喚回,或許澈哥兒已經帶了他招募來的三千部曲往草原上當馬賊去了。

演戲演到這個份上,由不得尉遲迥不信。

張武輕輕碰了下崔澈後腰,崔澈立即回過神來,高舉右臂,與衆人同聲吶喊:

“願與尉遲總管共誅國賊!”

與此同時,正往鄴城而來,準備上任相州總管的韋孝寬也是遭遇一番驚險,好不容易纔逃過了尉遲迥黨羽的追捕,趕緊向長安通報消息。

而尉遲迥卻已經舉兵,其相州總管府下轄的相、衛、黎、毛、貝、趙、冀、瀛、滄等河北各州紛紛響應,其侄尉遲勤所領青、齊、膠、光、莒等州也隨之反叛,尉遲氏一時間擁衆數十萬,其中也包含了澈哥兒的三千部曲。

(本章完)

第404章 消耗矢石第586章 以詩明志第77章 南陳奪嫡第304章 重組騎兵還要晚一點第153章 揮師西進第325章 欲求連任第375章 全取毛州第482章 寬赦爲民第618章 父子合謀第179章 雙姝同名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359章 相約同行第406章 將士譁變第552章 水淹陽平第198章 計劃出巡(第六更)第19章 感傷離別(4000)第424章 虛虛實實第40章 孝寬之疾第9章 巡視田宅第86章 佳人邀見今天沒有,大家不要等。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483章 發放撫卹第379章 呼喚家人第184章 不知前路第112章 總管人選第190章 越府尋人第379章 呼喚家人請假第11章 近春雅會第121章 刺史韋藝第84章 涼亭桂樹第32章 天子禪位第124章 食鹽入關第193章 再往長安第73章 如魚得水第349章 事後處置第418章 擄人東出第338章 陰差陽錯第348章 奪取遼東第543章 鳳縣生變第179章 雙姝同名請假第14章 妙容訪親第458章 綁送晉陽第472章 出兵準備第602章 九江太守第164章 重回書院第284章 圍魏救趙第298章 震懾北疆第53章 記事參軍第158章 威望之隆第107章 相互攻訐第565章 地方分權第117章 爲民解惑第469章 長遠之計新章節被屏蔽了第539章 李淵爲將第151章 援軍將至第612章 收縮兵力第547章 開解心結第150章 突厥東征第488章 展現財富第305章 江東二陳第507章 受驚失眠第528章 兵出隴關第4章 初入崔府第426章 老將夜登第523章 其人性情第12章 少年詠鵝第248章 妄人妄語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46章 鋃鐺入獄第332章 心懷憂慮第246章 重回河北第63章 楊堅建隋第187章 初見藥師第381章 兩軍列陣第375章 全取毛州第74章 懲治罪惡第454章 開誠佈公第169章 行軍長史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318章 契丹歸附第375章 全取毛州第337章 平壤婦人(水)第487章 彥卿爲使(3000)第56章 太后楊氏第63章 楊堅建隋第314章 與敵僵持第375章 全取毛州第232章 分兵討賊第272章 一場好戲第242章 冬至朝見第172章 南下襄陽第459章 汾水之魚第489章 契丹之行第621章 歪曲事實
第404章 消耗矢石第586章 以詩明志第77章 南陳奪嫡第304章 重組騎兵還要晚一點第153章 揮師西進第325章 欲求連任第375章 全取毛州第482章 寬赦爲民第618章 父子合謀第179章 雙姝同名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359章 相約同行第406章 將士譁變第552章 水淹陽平第198章 計劃出巡(第六更)第19章 感傷離別(4000)第424章 虛虛實實第40章 孝寬之疾第9章 巡視田宅第86章 佳人邀見今天沒有,大家不要等。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483章 發放撫卹第379章 呼喚家人第184章 不知前路第112章 總管人選第190章 越府尋人第379章 呼喚家人請假第11章 近春雅會第121章 刺史韋藝第84章 涼亭桂樹第32章 天子禪位第124章 食鹽入關第193章 再往長安第73章 如魚得水第349章 事後處置第418章 擄人東出第338章 陰差陽錯第348章 奪取遼東第543章 鳳縣生變第179章 雙姝同名請假第14章 妙容訪親第458章 綁送晉陽第472章 出兵準備第602章 九江太守第164章 重回書院第284章 圍魏救趙第298章 震懾北疆第53章 記事參軍第158章 威望之隆第107章 相互攻訐第565章 地方分權第117章 爲民解惑第469章 長遠之計新章節被屏蔽了第539章 李淵爲將第151章 援軍將至第612章 收縮兵力第547章 開解心結第150章 突厥東征第488章 展現財富第305章 江東二陳第507章 受驚失眠第528章 兵出隴關第4章 初入崔府第426章 老將夜登第523章 其人性情第12章 少年詠鵝第248章 妄人妄語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46章 鋃鐺入獄第332章 心懷憂慮第246章 重回河北第63章 楊堅建隋第187章 初見藥師第381章 兩軍列陣第375章 全取毛州第74章 懲治罪惡第454章 開誠佈公第169章 行軍長史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318章 契丹歸附第375章 全取毛州第337章 平壤婦人(水)第487章 彥卿爲使(3000)第56章 太后楊氏第63章 楊堅建隋第314章 與敵僵持第375章 全取毛州第232章 分兵討賊第272章 一場好戲第242章 冬至朝見第172章 南下襄陽第459章 汾水之魚第489章 契丹之行第621章 歪曲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