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節 清華

人潮涌動中,端方斜靠在一側酒樓的窗口,遠遠望着步輦之上的汪兆銘,見那張臉上逐漸自矜而有得色,不禁長嘆一聲,站起身來,也不招呼方孝孺,自顧自便向樓梯口行去。

方孝孺見狀,知道端方意盡,輕輕一笑,便從袖中取出幾塊碎銀,扔在桌上,起身便跟了出去。

兩人一前一後,也不說話,突然間,端方驀然一聲長嘯,縱身狂奔起來,轉街過巷,一直瘋奔了幾袋煙的功夫,忽然來到一處荒廢的園子裡。方孝孺跟進園子,略略看去,見這園子雖然已是荒野,再不復見當日景觀,但從那破敗的格局之中,依稀可以看出當年全勝時的浩浩王氣。

端方奔到園中一泓湖冰之旁,才忽然站住,衝着那枯樹冰雪,驀地又長聲嘯叫起來,隨聲盪出一股末路悲寒之氣,在這四野荒原,漸漸漾開。

方孝孺暗自嘆了口氣,知道端方是因看到汪兆銘豎子成名,心中痛憤,所以並不勸慰,只在一旁靜靜站着,等着。過了許久,端方方纔平復下來,忽然,他問道:“希古,你可知這裡是什麼地方嗎?”

“似乎是一片園林的舊址。”方孝孺回道。

“這裡是暢春園呀!”端方有幾分痛悔,“當年聖祖皇帝(康熙)常年在此,經營山河,開創盛世,揚我國威。如今,傳到我們這些不肖子孫手中,已經是殘山剩水,昔日的繁盛,竟是一點也不在了!”

“原來這裡便是暢春園!”方孝孺心中一驚,再仔細觀望四野,卻絲毫找不到什麼,能證明這裡曾是亞洲鼎盛的中樞所在。暢春園在有明一朝初建,那時叫做“清華園”。其後爲康熙重建,作爲離宮。只是後來因着清朝國勢衰敗,暢春園傳到道光手中時,便無理整修,破敗不堪,其後又屢經英法等夷人洗劫,到了如今,哪裡還有一絲一毫盛世園林的氣息?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端方嘆道:“只是想不到,卻是我輩遭逢這塌樓之苦!”

端方自在那裡嘆息,方孝孺卻忽然想起一事,不自禁打斷端方的興亡之慨,問道:“如今那清華園,可就在旁邊?遊美學務處,也應該就在旁邊吧?”

“你竟知道遊美學務處?”端方有些驚奇。

“我這些年在夏威夷,如何能不知道?”方孝孺笑道,“說起來,這遊美學務處也和我們大有淵源,今日既然到了附近,端先生不妨引我去看看如何?”

端方何等聰明,聞弦知意,略想想,也不說什麼,止住興亡之思,便引着方孝孺向清華園行去。

這清華園雖也曾遭英法等夷人洗劫,又曾有義和拳在此登壇作法,可自從歸了遊美學務處,便被主事的唐國安等人全力整修,但畢竟經費不足,只是將幾個關鍵之處略略修葺了一下。但即便如此,也要比方纔的暢春園遠勝許多。

端方與方孝孺行在清華園中,見許多地方仍是破敗不堪,那修葺好的幾處,卻也不見一絲人影,更是沒有應有讀書之聲,只是在園子深處,若有若無的傳出幾絲哭聲。

兩人對望一眼,心中均有些奇怪,不知究竟是誰,在這新舊夾疊的園林中痛哭。

又往深處行了幾步,過了一個月亮門,卻見一個白髮老者,坐在一個魚池旁,正在那邊放聲痛哭。

方孝孺定睛看去,不禁訝異的叫道:“安伯,竟然是你?”

原來這老人,正是遊美學務處的主事人唐國安。這唐國安乃是孫眉的同鄉,更是前文提到過的最早留**童中的一人。數年前,朱一舟暗中經營,促使美利堅退還庚子賠款,用來培養美利堅留學生,這唐國安,便是其在中華的主事人。因夏威夷乃是太平洋的中轉之地,唐國安護送第一批庚子賠款留學生時,便曾到過夏威夷,拜訪陳公館,因此與朱方几位少年,並不陌生。

唐國安聽到叫聲,擡頭一看,見是方孝孺,不禁一驚:“孝孺,你如何會到這京城來?”

話音未落,唐國安忽然瞥眼看到一旁的端方,更是吃驚,慌忙站起身來,對着端方拱手施禮,“原來端大人也在這裡。”

這禮施到半途,唐國安忽然想起兩人的身份,不由一擡頭,嘶聲問道:“你二人如何會在一起?”

方孝孺哈哈一笑,向唐國安解釋道:“大哥帶我們幾個來京城了結十年之約,如今恩怨已結,洪清一家,我們如何不能在一起?”

說完,方孝孺卻轉問道:“安伯在這裡哭什麼?可是遇到什麼難事了嗎?”

聽到十年之約已結,洪清一家,唐國安便心中安定許多,他嘆了口氣,“大公子可還在京城嗎?我原本打算去尋一舟先生的,大公子若在,倒是就不用麻煩一舟先生了。”

停了一會兒,唐國安便繼續說道:“本來這遊美學務處一直辦的順利,因爲是庚子退款,有美利堅人監督,各處衙門都不敢貪污經費,所以這兩年,我已將清華園各處修葺完畢,更名爲‘清華學堂’,正欲按一舟先生計劃,立學制開源流,不想武昌之事突生,學堂的經費被朝廷挪去發了軍餉,如今學堂無力爲繼,只要散了學生,準備閉校了!”

說罷,唐國安拿起手帕拭去眼角新淚,又說道:“我想到當日一舟先生對我的重託,如今事情卻成了這般模樣,實在有負所託,想到痛處,不由的……”

誰知端方聽完,冷哼了一聲,淡淡說道:“這種養奴之所,閉門就閉門吧,也不是什麼可惜之事。你以爲美利堅將這庚子賠款退還,用作留學之資,是什麼好心吧?不過是見如今英吉利侵我財制,德意志染我軍制,它便想奪我教制,要我中華士子,從此都是美利堅的思想,今後爲他美利堅做奴才!”

“時人謂端大人有學有術,想不到卻說出這等不智之言!”這清華學堂是唐國安近幾年的心血所寄,自然不能由人輕易見辱:“此刻國勢如此衰微,積貧積弱,只要有些資金,能運轉學堂,供將來青年開啓智慧之所,於國於民,便是幸事!蓮花清美,何怕出於淤泥之間?”

端方不意這唐國安竟敢當面駁斥自己,不禁大怒,頓時怒道:“唐國安,你好大的膽子!”

不想這時方孝孺悠悠說道:“眼看他樓塌了,眼看他起朱樓。不想這皇家園林的廢墟之上,重建而起的,不是園林,竟是繼往開來的智慧之地!”

這句話,正正擊在端方心中痛處,他猛回頭,看向方孝孺,“你說什麼?”

“當日紫禁之巔之論,端先生應該聽的明白。如今正是我中華道統生死存亡之秋,中學與西學之爭,恐怕未來百年之間都不會消解。”

“這清華園,本是皇家園林,中華道統維繫所在;如今卻做了培養中華少年留學之所,你不覺得,這其中,頗堪玩味嗎?”

端方聞言,略略一驚,問道:“你說這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今日這遊美留學,卻不是像當年安伯一般,選拔幾人就立即送去的。”方孝孺輕輕笑道:“也不瞞端先生,這清華學堂之事,其實是我姑父最早所謀劃,後來大哥又補上了許多,依他的設計,清華學堂如今再要派人遊美留學,當先在學堂預備八年,先固國學之根,再學西學之用,如此畢業後纔可申請遊美留學。”

“端先生想必也清楚的很,我中華文化之中,自有一股凝聚之力,國學之根愈是深厚,凝聚之力越強。所以只要將少年們的國學之根做好,便不用發愁什麼奴隸之事的!”

端方本是滿族之中少有的博學之人,聽到方孝孺這般說,心中仔細一思量,卻說道:“想不到,你們在美利堅竟有如此勢力,居然可以做到此事!”

方孝孺哈哈一笑,“實話與端先生說,不但美利堅的庚子賠款會用作留學,不出幾年,便是英法德俄等國的庚子賠款,也會用作留學之資。這便依舊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了!”

“可現在,這清華學堂已經難以維持了!”唐國安重重嘆道:“當日大公子曾言,民國創建之後,要在清華學堂設立漢留館,如今學堂都關閉了,更別說漢留館了!”

“安伯何須煩擾?”方孝孺勸慰道:“如今大哥就在京城,豈會沒有解決之道?”

唐國安一擊掌,“我倒忘了,大公子既然早有謀劃,想必這經費之事,也不會脫離他的掌控的!”

“安伯說的不錯,”方孝孺笑道:“實話說了,我們在美利堅這幾年倒是頗積累了一些資產,如今正在路上,等到了這月底,想必就能到的北京城了。這資產,正是用作教育之資的!”

“你們倒是這般自信!”端方聽的方孝孺之言,不禁有些堵心,“朱崇禎就這般相信,紫禁之戰,一定可勝?”

“難道端大人還不明白嗎?勝與不勝,民國都是一樣當立,不同的,勝是共和,敗是立憲!”

這話將端方說的一愣,可還沒等他醒過神來,卻忽聽遠處有長嘯高飛,方孝孺聽到嘯聲,忽然神色一變,匆匆對唐國安說了一句:“安伯且稍安,學堂之事自有我們襄助,我有些事,須立刻前去。”

說罷,一縱身便向長嘯處躍去,奔騰中又朗聲說道:“端先生,一塊去吧!只怕是清門有人生事了!”

第十八節 匕見第十五節 黃白第十九節 火烹第二十四節 結業第三十九節 景山第八節 翻雲第十八節 匕見第十四節 日俄第六節 燒圖第三十六節 趁虛第一節 故地第二十三節 首鼠第四節 內禍第三十八節 盛名第四十七節 清華第四十四節 殉國第十四節 日俄第三十八節 盛名第四節 賭劍第四節 解惑第三十五節 救死第十二節 書院第四十九節 遷族第八節 翻雲第四節 流血第三十二節 爭功第五十五節 誅陳第十五節 黃白第六十二節 聚飲第十四節 日俄第二節 祭烈第二節 衣冠第四十一節 決戰第五十五節 誅陳第三節 後繼第二節 陳詞第二節 湛盧第七節 厲兵第十七節 民變第四節 解惑第五十節 國史第四十節 技擊第十一節 踏歌第四十七節 清華第二十二節 不爭第十九節 螻蟻第一節 禍至第十四節 截江第十四節 日俄第五十四節 歸葬第十九節 火烹第二十八節 洪清第十八節 變亂第九節 傳訊第一節 故地第四十三節 之巔第十六節 雪色第十二節 書院第四節 死活第四十二節 紫禁第四節 死活第一節 聆訊第二十二節 仇讎第二十一節 赴會第三十六節 趁虛第四十九節 遷族第四十四節 殉國第一節 故地第七節 許諾第四十六節 塞翁第六節 棉鐵第四節 死活第六十四節 去國第十五節 黃白第八節 功罪第二十四節 宿命第二十節 雲緒第四十二節 紫禁第十一節 踏歌第二十一節 銅爐第十六節 雪色第六節 棉鐵第十六節 雪色第二十節 園遊第四節 內禍第十三節 出草第三十九節 景山第六十節 憲成第五十九節 斬黃第十二節 國士第十三節 送葬第六節 燒圖第三十節 芥蒂第四十節 技擊第二十二節 漢留第六節 棉鐵第十七節 民變第四十四節 殉國第十一節 踏歌第一節 故地
第十八節 匕見第十五節 黃白第十九節 火烹第二十四節 結業第三十九節 景山第八節 翻雲第十八節 匕見第十四節 日俄第六節 燒圖第三十六節 趁虛第一節 故地第二十三節 首鼠第四節 內禍第三十八節 盛名第四十七節 清華第四十四節 殉國第十四節 日俄第三十八節 盛名第四節 賭劍第四節 解惑第三十五節 救死第十二節 書院第四十九節 遷族第八節 翻雲第四節 流血第三十二節 爭功第五十五節 誅陳第十五節 黃白第六十二節 聚飲第十四節 日俄第二節 祭烈第二節 衣冠第四十一節 決戰第五十五節 誅陳第三節 後繼第二節 陳詞第二節 湛盧第七節 厲兵第十七節 民變第四節 解惑第五十節 國史第四十節 技擊第十一節 踏歌第四十七節 清華第二十二節 不爭第十九節 螻蟻第一節 禍至第十四節 截江第十四節 日俄第五十四節 歸葬第十九節 火烹第二十八節 洪清第十八節 變亂第九節 傳訊第一節 故地第四十三節 之巔第十六節 雪色第十二節 書院第四節 死活第四十二節 紫禁第四節 死活第一節 聆訊第二十二節 仇讎第二十一節 赴會第三十六節 趁虛第四十九節 遷族第四十四節 殉國第一節 故地第七節 許諾第四十六節 塞翁第六節 棉鐵第四節 死活第六十四節 去國第十五節 黃白第八節 功罪第二十四節 宿命第二十節 雲緒第四十二節 紫禁第十一節 踏歌第二十一節 銅爐第十六節 雪色第六節 棉鐵第十六節 雪色第二十節 園遊第四節 內禍第十三節 出草第三十九節 景山第六十節 憲成第五十九節 斬黃第十二節 國士第十三節 送葬第六節 燒圖第三十節 芥蒂第四十節 技擊第二十二節 漢留第六節 棉鐵第十七節 民變第四十四節 殉國第十一節 踏歌第一節 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