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劣勢守軍

與擔負主攻任務的第6裝甲集團軍羣相比,中路蘇軍的裝備較爲落後,但其指揮官極具指揮才能,在蘇軍中享有盛譽,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爲他的卓越的指揮才能,中路軍才重創中烏盟軍。對於毫無作戰經驗的烏拉爾聯邦軍第116步兵師和中華軍第28裝甲旅來說,這3個蘇軍步兵集團軍的到來,簡直是一場滅頂之災。

指揮官特魯布尼科夫上將與斯大林鐘愛的其他指揮官不同,他在這次進攻中被委以與其能力相當的重任。

與特魯布尼科夫上將衆不同,這並不是指他的身高只有1.61米,在軍官訓練時,他因爲身高不夠只能使用較短的佩劍,以免在行進時被絆倒,這可能是教官們所能發現的他的惟一劣勢。

對特魯布尼科夫上將於斯大林制定的計劃並不完全認同,對此表示了自己的顧慮,他曾經親臨前線進行調查,並且試圖根據所得出的結論說服斯大林。

他認爲,許多目標可以通過滲透戰術來實現,沒有必要在進攻剛一開始就實施大規模的轟炸。

特魯布尼科夫上將指出,對面中華軍軍第28裝甲旅的陣地防禦不是很嚴密,另外,烏拉爾聯邦部隊在夜間通常會從陣地撤回,而第116師的陣地之間存在着許多空隙。

鑑於這種情況,特魯布尼科夫上將認爲,他的部隊可以從守軍的間隙穿過,不需要藉助大規模的彈幕射擊進行掩護,以免引起守軍的警覺。

他希望他的部隊能在守軍覺察到威脅之前迂迴到其側翼,這樣一來,在前往守軍稱之爲地平線公路的山脊線的過程中,蘇軍人數衆多的步兵將擁有巨大的優勢。

制定所有這些計劃,都是爲了確保前鋒第15集團軍能夠佔領戰略要地維特,這個小鎮對於此次戰役來說,具有至關重要的戰略地位,如果蘇軍佔領了這個地方,就可以控制公路網,從而更加順利地向烏拉爾山脈前進。

蘇軍第15集團軍使用獨特創新的戰術取得了成功,雖然守軍陣地的防禦力量非常薄弱,但是在守軍的頑強抵抗下,蘇軍歷盡千辛萬苦纔將其攻下。

中華軍第28裝甲旅防線的薄弱情況與指揮官的粗心大意或缺乏基本的軍事邏輯無關,它主要是由人員損耗和物資匱乏引起的。

第28裝甲旅在中亞戰役遭受重大損失之後,被迫轉移到安全地帶進行休整,中路蘇軍將以10倍的優勢兵力向他們發起進攻。

第212機步營的陣地後方是一條河流,在面臨敵人正面進攻時很難撤退,而巡視第210機步營的裝甲旅參謀長發現,由於第213機步營隸屬於旅預備隊,因此他們在以第28裝甲旅指揮部陣地爲中心的24公里長的陣線上只有2個機步營的兵力。

迫於這種情況,參謀長富佳林上校在部署部隊時非常慎重,他明白全線防禦是不可能的,在整條河流上只部署了幾個崗哨,每個崗哨只配備了一個班的兵力。

他們白天防守陣地,晚上在地平線公路的山脊斜坡上巡邏,他們藉助地理優勢對山脊線進行防禦,在通往烏拉爾河河谷的5條路上部署了連級封鎖部隊。

第28裝甲旅擁有自己的炮兵支援部隊,能夠獲得一些炮火支援。但是,這些擔任炮火支援的營不得不分散火力改成排級,把它們聚集在一個地方是不可能的,否則前線一些區域就可能超出射程之外了。

分散火力雖然意味着前線一些區域的火力支援效果將會受到削弱,但總比沒有炮火支援要好。

中路蘇軍面對的不僅僅是中華軍,在中華軍的北面就是倫斯少將指揮的烏拉爾聯邦第116步兵師,第116步兵師是一支毫無戰鬥經驗的部隊,它於1953年10月20日組建完畢就離開新西伯利亞,剛到這裡就奔赴前線。

與第106師一樣,第116步兵師也被部署到一個戰事較爲平緩的地方,這樣一來,在與蘇軍展開大規模作戰以前,他們可以通過巡邏和小型戰鬥積累作戰經驗。

在蘇軍發起進攻一星期以前,第116師開赴前線,駐防第28裝甲旅左側,由於完全沒有料到蘇軍會發起一場大規模進攻,因此,他們一開始就陷入了完全被動之中。

這時,倫斯少將和他的參謀們剛剛開始對防禦需求進行評估,尚未調整部隊的部署,甚至還沒有機會制定與友鄰部隊的協防計劃。

除了這些問題以外,第116師的供給也出現了問題,不但缺乏火箭彈,就連步兵所需的子彈也嚴重不足。雖然他們可以從彈藥儲備倉庫領取彈藥,但最近的彈藥倉庫距離第116師在維特鎮的師部也有64公里,如此漫長的供給線,意味着想要快速補充供給是不可能的。

雖然倫斯少將沒有足夠的時間制定出一個全面防禦計劃,但爲了加強防禦能力,他充分考慮了反坦克地雷的供給問題,5天后,這一問題才得以解決,因此,第116師在蘇軍發起進攻時還沒有獲得所需的地雷。由於缺乏戰鬥經驗,他們擁有的自動化武器的數量很少。

實踐表明,自動武器在進攻和防禦中都能發揮很大的作用,很多富有戰鬥經驗的步兵師都趁機獲得了更多的衝鋒槍和輕機槍,如果按照軍事條令的規定,這種做法無疑違反了武器供給的數量標準,但在此類事情上,人們似乎更看重於實際經驗。

不幸的是,第116師還沒有意識到,在特殊情況下,靈活使用理論知識是極其必要的,於是依然保持步槍和自動化武器的標準比例。

他們的防禦正面達34公里,在如此長的戰線上抵禦敵人將非常困難,通常情況下,與步槍射擊相比,自動化武器掃射的效率要高得多,因此,缺少自動化武器就成了第116師最大的缺陷。

第116師可能擁有的惟一優勢就是:所在防區的地形易守難攻。

守軍最後一支防禦兵力是馬克-迪瓦恩上校指揮的烏拉爾聯邦第1獨立旅,不幸的是,這支部隊的防區被蘇軍中路和南路攔腰斬斷,因此和第116步兵師的防區離得很近。

我們已經知道,第106師的部分兵力,也就是萊爾-鮑克中尉的情報偵察排正在第1獨立旅第1團的防區作戰,於是當人們在回顧這段戰鬥歷史時就產生了這樣一種疑惑:這支部隊究竟在和哪個蘇聯集團軍作戰?

對於守軍來說,他們面對的到底是哪支蘇軍的問題應當留給歷史學家去研究——他們當時面臨着嚴峻的形勢,這對他們來說是更爲重要的問題。

在迪瓦恩上校的指揮下,第2團防守洛斯海姆缺口,這支部隊僅剩下800多人,爲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兵力,他們集中精力進行防禦。

另一件讓迪瓦恩上校擔心的事情是,他的力量已經只剩下2/3,其他1/3的一個團的兵力被派往艾費高原的對面,對該處防線進行支援。

另一方面,第1獨立旅也得到了來自第820坦克殲擊營的12門76mm口徑拖曳式反坦克火炮和其下屬的2個偵察排以及一些來自第275裝甲團的自行火炮的支援。

但就總體而言,與和自己對峙的蘇軍相比,守軍力量處於劣勢,在一些地方甚至面臨被圍殲的危險。

第865章 需要清晰的改革第456章 橫掃中亞第228章 也是戰鬥力第488章 西南之千年恩怨一第535章 後勤之戰爭不是碰運氣第149章 四處點火第127章 日本暗殺團第433章 條約第742章 天空戰記一百二十三第681章 不同的分析第365章 美國國會演講二第707章 天空戰記七十八第589章 時事評論第330章 全方位準備第677章 痛擊印度一第510章 西南的最終方案第743章 天空戰記一百二十四第853章 開始有了爭論第387章 要改變方針第290章 體制有問題第235章 九山頂基地第382章 烏蘭烏德第191章 國家需要鐵與血第729章 天空戰記一百第498章 對蘇最後一戰之雙方第753章 天空戰記一百三十四第164章 天津大水第491章 西南之雙方準備第11章 軍火專家第275章 特別的要求第68章 收服忍着四第603章 蘇拉威西第55章 毒品工廠的下場第262章 慘烈陣地戰第189章 人圈解救隊第414章 旅部警衛第444章 混亂纔有機會第525章 後勤之不成功的開始第469章 八大支柱第363章 美國之行第834章 同樣艱難第455章 狙擊手孤狼第491章 西南之雙方準備第563章 安南政策之依據第123章 文化事業第470章 偉大的工作第243章 新裝第862章 決策權在文職領導人第376章 從伯力開始第811章 開始的着眼點不同第429章 新規劃第248章 首席談判代表第675章 天空戰記六十二第674章 天空戰記六十一第432章 軍力準備第49章 只是開始第480章 北方四島第56章 世外桃源第74章 血洗計劃第677章 痛擊印度一第155章 總結會二第202章 還有多用途第384章 非常規戰術第827章 不同的理念第299章 理想的代理人第791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六第835章 對面的中華軍第41章 市外武裝第468章 談判代表第433章 條約第137章 戴奧特事件一第855章 最低限發展第779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第36章 婚禮籌備第402章 中亞目標第173章 信仰論一第573章 中尉日記四第289章 一片混亂第625章 天空戰記二十一第333章 這些土地上有兩個字第281章 女性的視角第307章 多點準備第599章 停戰協議三第483章 中日條約第637章 最後的問題第324章 日本投降第746章 天空戰記一百二十七第349章 阿欽斯克的人們第192章 閉門會議第743章 天空戰記一百二十四第370章 無後顧之憂第616章 天空戰記十二第713章 天空戰記八十四第657章 天空戰記四十四第411章 感懷第253章 協議第106章 達到目的第358章 世界觀第386章 蘇聯英雄第524章 後勤之舊時代即將結束
第865章 需要清晰的改革第456章 橫掃中亞第228章 也是戰鬥力第488章 西南之千年恩怨一第535章 後勤之戰爭不是碰運氣第149章 四處點火第127章 日本暗殺團第433章 條約第742章 天空戰記一百二十三第681章 不同的分析第365章 美國國會演講二第707章 天空戰記七十八第589章 時事評論第330章 全方位準備第677章 痛擊印度一第510章 西南的最終方案第743章 天空戰記一百二十四第853章 開始有了爭論第387章 要改變方針第290章 體制有問題第235章 九山頂基地第382章 烏蘭烏德第191章 國家需要鐵與血第729章 天空戰記一百第498章 對蘇最後一戰之雙方第753章 天空戰記一百三十四第164章 天津大水第491章 西南之雙方準備第11章 軍火專家第275章 特別的要求第68章 收服忍着四第603章 蘇拉威西第55章 毒品工廠的下場第262章 慘烈陣地戰第189章 人圈解救隊第414章 旅部警衛第444章 混亂纔有機會第525章 後勤之不成功的開始第469章 八大支柱第363章 美國之行第834章 同樣艱難第455章 狙擊手孤狼第491章 西南之雙方準備第563章 安南政策之依據第123章 文化事業第470章 偉大的工作第243章 新裝第862章 決策權在文職領導人第376章 從伯力開始第811章 開始的着眼點不同第429章 新規劃第248章 首席談判代表第675章 天空戰記六十二第674章 天空戰記六十一第432章 軍力準備第49章 只是開始第480章 北方四島第56章 世外桃源第74章 血洗計劃第677章 痛擊印度一第155章 總結會二第202章 還有多用途第384章 非常規戰術第827章 不同的理念第299章 理想的代理人第791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六第835章 對面的中華軍第41章 市外武裝第468章 談判代表第433章 條約第137章 戴奧特事件一第855章 最低限發展第779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第36章 婚禮籌備第402章 中亞目標第173章 信仰論一第573章 中尉日記四第289章 一片混亂第625章 天空戰記二十一第333章 這些土地上有兩個字第281章 女性的視角第307章 多點準備第599章 停戰協議三第483章 中日條約第637章 最後的問題第324章 日本投降第746章 天空戰記一百二十七第349章 阿欽斯克的人們第192章 閉門會議第743章 天空戰記一百二十四第370章 無後顧之憂第616章 天空戰記十二第713章 天空戰記八十四第657章 天空戰記四十四第411章 感懷第253章 協議第106章 達到目的第358章 世界觀第386章 蘇聯英雄第524章 後勤之舊時代即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