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僭越之舉

燕北難得看在劉虞的面子上爲劉氏皇帝慷慨激昂了一把,劉虞只是輕飄飄地讓他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押千石糧草送往烏桓,保護他們渡過冬雪不要再被馬匪搶奪了。樂+文+小說.しwxs.

燕二爺是要南下橫掃六州的英雄豪傑啊!你竟讓我找馬匪!

挾平定冀州大勝之威的燕北坐在回還遼東的車駕邊上晃着一雙長腿,百無聊賴地緩緩拍着車轅,氣焰全消。

燕北心裡苦哇!

“其實劉公是很好很好的人。”燕北斜倚着車轅,搖頭長嘆口氣,“就是太過仁慈了些……”

他很失望,劉虞恪守本心職責,對除了本職之外的任何事情沒有一點貪圖,是大漢之下絕對的賢臣名士。但劉伯安並非雄主,就燕北對朝廷北方官員的感受上,無論袁紹還是韓馥,這些封疆大吏的心思都在悄然間浮動。

這樣下去能行嗎?

別說是一州牧守,就連區區太守都開始將自己從地方長吏向天下諸侯間轉變心態。

我的劉幽州,卻還恪守着漢官的儀態。

這事有悖於燕北思想的,在他看來人與人的交往本就像極了遼東的深林中那些豺狼虎豹,弱小的動物就會死於兇猛走獸之口,成爲旁人案几上一道美食。

“將軍有些操之過急了。”太史慈看着燕北這副模樣暗自感到好笑,駿馬踱步間馬鑾鈴清脆作響,開口說道:“如果不是將軍開口,我們都不知曉將軍居然去劉公府上勸興大兵討北六州,將軍真是膽識過人。”

張頜在車駕另一邊並馬而行,聞言也笑道:“不愧是將軍啊!”

兩個人言不由衷的讚許在燕北看來就像是嘲笑他的不自量力一般,令他臉頰通紅。

天知道劉虞拒絕他的究竟是什麼!

他想要用自己的方式來報答劉虞接納自己的恩情,他要送給劉虞一個問鼎天下的機會。

“你們不懂,這大約是幽州唯一一次能夠強取北方六州的機會了。”燕北搖頭,垂頭喪氣地轉臉對張頜問道:“趙子龍在哪裡?”

“昨日傳信,他帶着盧子乾的家眷先行趕往遼東,等安頓了盧子乾的家人就來迎接將軍。”張頜提起趙雲滿不在乎地隨口回答,隨後轉頭驚詫地問道:“將軍不會認爲您真能助劉公掃平六州吧?”

燕北看着張頜笑了,盤着腿坐在車駕坐榻上,張開五指說道:“我知道,你們都覺得這一次我好高騖遠了,但就像我說的,這或許是劉公和幽州唯一的機會。如果明年春天,不,就在今年冬天出兵冀州,我們能橫掃大河長江!”

這是唯一的機會。

“我不知道董卓進京給你們帶來了什麼,但是對我,他用兵馬進洛陽,讓我看見所謂的天下士人,朝中元老有多麼膽怯。洛陽不再神秘,南北二軍也一樣會懦弱到不敢言戰。他提醒了我,人是會害怕的……董卓用三千兵馬把洛陽通了個窟窿!”燕北按下一指對左右太史慈、張頜問道:“劉公有多少人馬?單單遼東便有兩萬之餘!”

“論兵事,冀州如今只有韓文節與袁本初,袁本初麾下顏良文丑的兵馬你們見過了,那些人今後或許會成爲強兵,但是眼下?新募之卒比之黑山賊寇尚且不如,張儁義,燕某若教你領一支三千人馬之偏師,帶着我們橫行漠北的兄弟難道在野戰無法擊潰他們嗎?”

張頜原本對燕北說的大話是並不認可的,橫掃六州的野望無論怎麼看都太兒戲了,但是此時聽燕北對比袁紹的兵馬,他也不禁笑出聲來,揚着馬鞭朗聲道:“若非擔心袁本初天下名士,攻擊他們會給將軍惹上麻煩,在安國時叫上峭王聯手便能將他們擊潰!”

他的兵少,卻皆是精卒勁卒,顏良文丑兵雖多,卻都是新卒,張頜本部打上一場正面硬戰,烏桓騎包抄襲擾之下就能將新卒擊潰。這種戰術對張頜來說太簡單了!

至於顏良文丑二將在體態上顯現出高超的戰鬥力,張頜根本沒放在眼裡。武藝再高,就他們窮的那副德行,兩個將領只能穿着扎甲,能防住強弩嗎?

“所以袁本初不足爲慮,何況我若驅兩萬大軍南下,渤海的那些人敢不望風而降?韓文節如今更被麴義部扼住喉嚨,只需要劉公開口下令,冀州就是囊中之物了!”燕北咬着牙,緊緊攥着拳頭說道:“跨過大河之南就在須臾之間,眼下伯圭在青,他那人最爲功利,若知曉劉公要行如此大事,會不鼎力相助?至於兗豫二州,若有爲敵者便將他們放到河北,我等世代生活在這邊早習慣了寒冷,可他們敢在冬天的河北與我等交兵嗎?”

太史慈和張頜都被燕北的豪言壯語所吸引,儘管這等狂想有些驚世駭俗,可細細一想確實是燕北所想象的模樣啊!如今韓馥只需傳信麴義一封便可使冀州府陷入癱瘓,袁本初的兵尚爲新卒,這簡直就與黑山進冀州是一般模樣,黃河以北根本沒人能夠與他們爲敵。

“如果現在興兵,便是我等佔盡了先機。中原久不經兵事,我等卻日夜枕戈,以勁卒敵其輕兵,誰有能擋?”燕北先指向北再指向南說道:“劉公只要開口,就坐鎮薊縣就可以,所有事情燕某都能爲他辦妥!鮮卑的素利、烏桓丘力居、黑山張燕,哪一個不是燕某能說動的,哪一個又沒有兇悍的兵員?有幽州豐年大收的糧食支撐,舉起兵馬二十萬都輕而易舉,便是豎子癡兒將兵,硬推都能推到大江之北!”

“董仲穎一介武夫尚能雄踞洛陽,教羣雄束手天下敢怒而不敢言。劉公之人望德行皆世間少有,莫不必說有兵勢爲輔無人敢亂,就算沒有兵勢,四方亦能傳檄而定!唉!”燕北攤手,錘擊車轅喪氣道:“現在說什麼都沒用,過些時日,如果中原真打起來,咱們什麼先機都沒有啦,只能遠遠看着百姓因兵患流離失所,咱們就在遼東坐觀成敗吧。”

太史慈明白了,燕北之所以心急,是他心底裡篤定中原會發生關東士人與關西武人的強大戰爭。如果一切判斷奠定在這場仗一定會爆發之下,那麼現在看來,此時確實是幽州兵南下定中原的大好時機。

如今天下各地尚平靜,除了中原與西涼董卓的兵馬比較多之外,各地基本上還都是老樣子,即便有人想要與燕北抗衡,新募的兵也比不上燕北麾下這些經歷過最近三年北方強烈軍事對抗的勁卒。此時幽州兵南下,燕北以劉虞的聲望及重兵插手即將崩亂的天下局勢……對這一點太史慈是持懷疑態度的。

一方面,劉虞和燕北或許能定下

第一百五十四章 歸途第三十六章 進擊鉅鹿第一百零三章 沙汰官吏第二十四章 改變天下第四十九章 萬分危急第一百四十六章 益州之亂第六章 鎮關中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抗敵第五十七章 九天九地第二百七十三章 三封戰報第九十一章 扶漢覆漢第七十二章 吾有虎將第八十四章 人口銳減第一百一十三章 混亂開篇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二十九章 裁撤五校第十二章 漢軍武備第九十六章 黑山之亂第一百三十八章 譙縣之戰 一第四十一章 虛僞與真第三十一章 一言而決第六十四章 慾壑難填 七夕快樂第八章 將軍麴義第四十二章 私信王芬第五十四章 破軍之策第五十三章 將帥成長第五十一章 呼嘯而來第九十五章 聞風變節第一百三十三章 興和三年第一百三十九章 譙縣之戰 二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一百一十一章 稱心順意 端午節快樂第一百八十六章 CD圍第二百一十八章 八萬第一百零二章 夜宿青澤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第一百一十章 一月四遷第二百二十四章 地道第一百零一章 武鋼強弩第四十三章 句麗變局第六十九章 熊熊烈火第七章 馬首是瞻第四十五章 拉攏鮮卑第六十三章 恆水滔滔『求訂閱』第二百七十四章 差一點第一百四十八章 寺衆郎第二十五章 託付甄氏第七十六章 劉備借兵第十六章 錯馬之交第五十五章 後路未知第二百七十章 過不去的第四十三章 膽大包天第二百四十三章 靜待天命第二百八十五章 刀俎第七十一章 一飲一啄第二十六章 董卓進京第九十章 兩部精騎第五章 明珠蒙塵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七十四章 天人交戰第一百零七章 南渡預感第一百三十八章 譙縣之戰 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飲若鳩酒第八十章 將帥不和第十八章 田豫勸北海第三百三十三章 體面第一百一十四章 二克王侯第九十八章 關防要政第二十六章 邊境得勝第三百三十五章 感同身受第二十二章 燕北贈驢第二十一章 鄴都修太學第五十三章 舍北求南第三十一章 大河水戰第十七章 平難中郎將第六十八章 更待何時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二百零一章 會水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船第一百零八章 烏桓退走第一百零五章 送瘟神第七十九章 出類拔萃第九十二章 乃翁有氣第二十一章 分官認主第七十章 狼窩虎穴第十二章 燕三不知第五章 明珠蒙塵第四十二章 縱情聲色第三十章 度遼戰敗第三十四章 一片天第二百六十八章 患得患失第二十章 斥候受困第三十七章 金樽與共第二百五十六章 響鼻第一百八十三章 驢騾第八十章 匈奴王者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部鮮卑第五十九章 長命百歲第三十一章 中平五年第一百一十六章 事真事假
第一百五十四章 歸途第三十六章 進擊鉅鹿第一百零三章 沙汰官吏第二十四章 改變天下第四十九章 萬分危急第一百四十六章 益州之亂第六章 鎮關中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抗敵第五十七章 九天九地第二百七十三章 三封戰報第九十一章 扶漢覆漢第七十二章 吾有虎將第八十四章 人口銳減第一百一十三章 混亂開篇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二十九章 裁撤五校第十二章 漢軍武備第九十六章 黑山之亂第一百三十八章 譙縣之戰 一第四十一章 虛僞與真第三十一章 一言而決第六十四章 慾壑難填 七夕快樂第八章 將軍麴義第四十二章 私信王芬第五十四章 破軍之策第五十三章 將帥成長第五十一章 呼嘯而來第九十五章 聞風變節第一百三十三章 興和三年第一百三十九章 譙縣之戰 二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一百一十一章 稱心順意 端午節快樂第一百八十六章 CD圍第二百一十八章 八萬第一百零二章 夜宿青澤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第一百一十章 一月四遷第二百二十四章 地道第一百零一章 武鋼強弩第四十三章 句麗變局第六十九章 熊熊烈火第七章 馬首是瞻第四十五章 拉攏鮮卑第六十三章 恆水滔滔『求訂閱』第二百七十四章 差一點第一百四十八章 寺衆郎第二十五章 託付甄氏第七十六章 劉備借兵第十六章 錯馬之交第五十五章 後路未知第二百七十章 過不去的第四十三章 膽大包天第二百四十三章 靜待天命第二百八十五章 刀俎第七十一章 一飲一啄第二十六章 董卓進京第九十章 兩部精騎第五章 明珠蒙塵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七十四章 天人交戰第一百零七章 南渡預感第一百三十八章 譙縣之戰 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飲若鳩酒第八十章 將帥不和第十八章 田豫勸北海第三百三十三章 體面第一百一十四章 二克王侯第九十八章 關防要政第二十六章 邊境得勝第三百三十五章 感同身受第二十二章 燕北贈驢第二十一章 鄴都修太學第五十三章 舍北求南第三十一章 大河水戰第十七章 平難中郎將第六十八章 更待何時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二百零一章 會水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船第一百零八章 烏桓退走第一百零五章 送瘟神第七十九章 出類拔萃第九十二章 乃翁有氣第二十一章 分官認主第七十章 狼窩虎穴第十二章 燕三不知第五章 明珠蒙塵第四十二章 縱情聲色第三十章 度遼戰敗第三十四章 一片天第二百六十八章 患得患失第二十章 斥候受困第三十七章 金樽與共第二百五十六章 響鼻第一百八十三章 驢騾第八十章 匈奴王者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部鮮卑第五十九章 長命百歲第三十一章 中平五年第一百一十六章 事真事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