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強渡恆水『求訂閱』

大雨傾盆,洗不淨陶升心頭的煩躁,反倒令他更感不安。天籟『小說www.』⒉3txt.com

他陶平漢可是縱兵中山的將軍啊!放眼整個冀州,據郡縣稱霸者不知凡幾,誰像他陶平漢有勇氣率軍對抗幽州軍?兩次不分勝負的交兵嚇得幽州軍不敢出州境,靠着上萬個兄弟作威作福,名副其實的中山王!

可是……自燕北率兵入中山,他的日子就沒好過!

先是蒲陰城大敗,日夜之間被打沒了三千餘兵馬、丟了兩千石糧草、兵甲輜重更是數不勝數。自那時起,恆水被側四縣之地拱手讓人,各地合兵一處擠在盧奴城裡,提心吊膽惶惶不可終日,就怕燕北率軍殺過來。

這還不算完!

不知道燕北從哪兒找來那麼一支人馬,提着削尖的木杆子便渡河襲殺他的斥候,晝伏夜出防不勝防,雖然死的總比他的斥候多,可這幫人好像死不完一樣,就算是找死也沒這麼不惜命的吧?

若僅僅如此,陶升不至於如此不安。

真正讓他羞憤的,是那日隔着恆水燕北對他的喝罵。

燕北什麼東西,也像當老子的阿父?你還未成名我陶升就是大賢良師座下的小方渠帥,領着萬衆與漢朝名將盧植在湡水對峙過,那時候你是什麼東西?到現在倒騎到陶翁頭上了!

可是這形勢比人強啊!

燕北觀陶升兵馬衆多,不願與其正面交鋒。難道陶升看着燕趙武士明亮的衣甲就願意硬碰硬地去打了嗎?

若說排兵佈陣,陶升絕不認爲自己若於燕北。左右排兵佈陣本來就難分出個高下,可這士卒戰力呢?單單兵甲,陶升就比燕北差了四百年!

黑山軍的衣甲,就是比較先秦時武備尚有不足。人家燕北身邊的武士那衣甲明晃晃的,全是鐵大鎧……陶升沒見過羽林軍穿什麼,但幾年前平定黃巾時中郎將盧植帶着的那些洛陽北軍,他是親眼見過的,到處是扎甲、鐵鎧,也就燕北身邊那支精銳的模樣。

這個遼東窮小子從哪裡弄來這麼多的鐵甲!

燕北是不願打,可陶升是實打實的不敢。

他當然不敢了,儘管他不信自己打不贏燕北……他手底下現在可有中山境內集結而來的足足一萬三千名黑山勇士,就是拼命也能拼死燕北!

可就算他勝過燕北,自己不還是元氣大傷。到時候常山的於毒、河間的丈八,甚至盤踞在鉅鹿的五鹿,那些個王八蛋現在誰都不念過往的兄弟情分,眨眼就能把他宰了收編人馬。

不得不防啊!

瓢潑大雨劈頭蓋臉地砸在屋瓦上,令陶升心煩意亂,披上心愛的鐵鎧提着刀便往外走,他要去城頭上看看,這大雨來的不是時候啊……若天時未變,他穩坐城中便與燕北拖下去,早晚會有作戰的契機,可這大雨傾盆,他心裡便沒來由地一突突。

燕北可千萬別在這會兒給乃翁生出事端!

黑山軍不像燕北的兵馬在城內紮下營地,他們人數太多,城中大營擠不下,索性陶升便叫部下在城外河畔紮了兩座大營,正好據守河岸。

不多時,陶升冒着雨登上城樓,看着不遠處的恆水在昏暗的天空下像一條黑線便覺得心裡不舒服,喊過士卒指着恆水問道:“那河水,這幾日還沒見漲麼?”

恆水連着幾日打不出魚來,陶升心裡便直犯嘀咕,按道理這會河水正是該漲的時候啊?

“漲了將軍!今日雨水太足,眨眼便漲了半寸!”被叫到的士卒連忙答道:“剛纔城外還有人回來說呢,河岸一切照常,敵軍沒有異動,河水漲高半寸,等過幾日雨水一停,一準能撈出大魚!”

“哦,漲了,漲了。”陶升心裡的石頭算落在地上,這才帶着笑意拍拍精壯黝黑的士卒道:“讓弟兄們在城門洞裡頭躲躲,這雨大的,嚯!”

士卒應下,剛想跑去讓弟兄下城,便見城下老遠奔來一夥人,兜頭便朝着城上喊話,大雨裡卻什麼都聽不到,只能見到他們張牙舞爪好似十分急切。

“將軍你看,像是咱的兄弟,聽不清在說什麼。”士卒看了一眼連忙回報給陶升,陶升一看心頭不禁大跳,預感便知道出事了!快步走向城頭扶着城垛喊道:“近點,你們說什麼,是不是出事了!”

言語間,那夥黑山斥候也跑近了,上氣不接下氣地喊道:“將,將軍,敵人,敵人有船渡河了,哪兒都是人,朝營地攻過去了!”

“這個豎子,混賬!”

陶升聞言就罵出了聲,揚着刀在城頭喊道:“會喘氣的都給我出城,迎敵,迎敵!”

……

渡河的是麴義。

燕北升帳議事的時候他就猜到,這一次的誘敵之將的任務肯定又落到自己頭上了。

他已經習慣做燕北的誘敵之將了,青石橋是如此、蒲陰東是如此,這次,還是如此。麴義也樂得如此,自打高覽鎮守遼東,他麴義便是隨燕北西進的頭號大將。

攻堅索敵,戰用他!

能打仗,纔有功勳。

麴義已經是校尉了,等冀州平定後,他的功勳一定在諸將最上頭,到時候他能做什麼?再往上升,就該做偏將了!

麴將軍!這名號聽着就威風!

說實話跟着燕北很有盼頭,要田有田,要錢有錢……麴義不在乎讓他賣命打仗,他有的是這本領,他就喜歡跟燕北對話的方式,能聽進去他說話,什麼事都能做的很好。

尤其這次處理饑民,麴義簡直是無話可說,燕北做的事算是做到他心坎兒上了。

什麼朝廷、劉公,他誰都不服,可這個燕將軍,他服。

豆大的雨點墜在恆水河面上,激得到處都是撲朔的水花,陰沉的天空下,士卒成羣結隊渡過恆水。儘管有些熟悉水性的士卒泅渡,但大多數士卒還是乘船裝載着他們的兵甲衝向彼岸。

河岸最寬處也才兩裡多遠,乘船不過片刻即反,數十艘走軻不過三趟便將士卒運回。

這些日子燕北一直在儲備這場決戰所需的物資,走軻已經被他徵募了足有百艘,但唯獨遺憾的是沒有大船……如果有遼東水寨所用的那種能乘百人的戰船,麴義兵馬的後撤回還將沒有一點憂慮。

是的,這場仗他們都在冒險。

作爲引誘敵軍渡河的餌食,誰也說不準在假意潰逃時會生什麼,河岸上的船隻並不能讓他們一次撤回來,到時候會有數以千計的士卒只能依靠泅渡來穿越恆水……己方最大的傷亡,會生在這個時候。

這也是燕北一定要在等待這場暴雨才動襲擊。

這種程度的大雨,弓手的射程與準度都會受到最大限度的影響,甚至兵馬之間的號令都會變得尤爲困難。

軍士的膽識與能力優勢,會在最大程度上顯示。

留下百餘軍士守備船隻,麴義親率兩千餘人向着不遠處的黑山營寨徒步進。

四個曲的軍卒在原野上散開,像個潦倒的醉漢,直插黑山兩座軍寨正中間。這個位置,兩個軍寨的守軍會在同時現他們,只要兩方軍寨出兵,便會對麴義的兩翼展開攻擊……稍有不慎,連跑都跑不回去。

麴義在冒險。

他們都在冒險。

沉默地走了數裡,麴義回過頭看了一眼雨幕中的恆水,那裡在今日將是他部下兩千餘人的生命線。

跑過去,就是生。過不去,便是死!

喊殺聲,驟起。

兩個軍寨駐紮着足有過八千名黑山軍士,在見到這小股敵人之後第一時間便敲響戰鼓,寨門大開之下那些舞着兵器的黑山軍魚貫而出,冒着大雨向麴義部衝鋒而來。

這種時候,誰會懷疑敵軍還有伏兵呢?整個恆水河畔荒野視野無比開闊,一眼便能望到河畔,只有這寥寥兩千兵馬。這種時候,只有集中優勢兵力一舉擊潰敵軍纔是正途。

“穩住陣腳,舉盾防備衝擊……緩緩後撤!”

潮水般的黑山軍涌上來,宛若奔馬撞擊在人身一般,與麴義安排在左右的兩曲撞在一起,軍陣霎時間便是一片混亂。

士仰卒翻之間,麴義部下兵馬守備數倍於己的敵軍卻牢牢地穩住陣腳,與敵軍展開廝殺。

與黑山軍的氣勢如虹不同,麴義部穩紮穩打緩緩後退,一列士卒後撤、一列士卒挺矛迎上,軍陣快地向後且戰且退。

即便麴義調度得當,左右兩曲也出現龐大數量的死傷,畢竟他們所需面對的敵人數目太多了。

在黑山軍尚未現的情況下,廝殺場已向河畔轉移了二里,眼看着,麴義部撤得最快的便已經登上走軻或撲下恆水逃往彼岸。

燕北軍被他們殺得潰退!

看着麴義的兵馬沿河岸據守,自盧奴城中親率三千兵馬追趕而來的陶升緊皺着眉頭,眼看部下已有不少率先衝入不斷上漲的恆水當中不由得感到擔心,可此時他又怎能止住大敗燕北的誘惑?

他沿途趕來可是看得清楚,路上零散的屍大多都是燕北的士卒,被殺者至少四百之衆,就算讓他們逃過河岸也大多沒什麼戰力,到時候燕北手裡只剩四五千人馬,拿什麼來與他對抗?

中山之北,我陶升收下了!

“全軍聽令,強渡恆水!”

陶升咬着牙嘶吼出這聲將令,下定決心。

————————以下不算訂閱字數————————

更改了加更細則,現別的作者都是每打賞一萬加一更,所以我也暫時這樣吧。否則僅僅就加更一次有些少,不地道了。以後書的成績更好了再改變,暫定前三十個打賞一萬加一更吧,畢竟加更多了也寫不過來,希望大家能理解。

另外呢,就是訂閱和打賞的事情,希望大家喜歡這本書的能來主站訂閱一下,這個就不多說了,訂閱是本分嘛。我想說的是打賞,我不鼓勵還是學生的讀者朋友打賞,如果真的喜歡這本書,訂閱就可以了,沒事個評論什麼的已經很好,即便說這一章或者這幾章寫的不錯,打賞五塊十塊,大家都很開心。如果是學生,千萬不要五十一百的打賞,沒有必要。

我也是從學生過來的,明白學生多數沒有生活來源,我雖然是個財迷,但也不希望喜歡我作品的朋友用爸爸媽媽給的生活費來打賞,所以我絕對不鼓勵學生朋友打賞。

如果學生朋友真的喜歡這本書,想支持我,我希望你們好讀書、讀好書,努力增加自己的能力與才華,將來擁有很好的工作,更好的人生,再來打賞我也不遲(財迷樣兒)。

我等得起,你們的支持也值得去等。

當然啦,已經參加工作的朋友,喜歡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打賞,我是非常支持的,並且會笑眯眯地裝進自己口袋……畢竟大家知道嘛,我是財迷來着。

好啦,就說這麼多,今天晚上還要再給舵主‘韓卻’加一更,勤勞的去寫故事啦,最後希望大家在各自的崗位上都能通過努力得到自己應得的一切,加油!

第一百零九章 請君入甕第三十八章 平鄉圍城第八章 將軍麴義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月氏貴霜帝國第一百章 良山大勝第九十七章 西州泯滅第六十章 求仁得仁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留餘力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思飛轉第四十五章 守城之志第三百一十三章 孟德勿憂第十八章 慷慨解囊第一百八十章 毫無益處第四十五章 各有所長第二十章 懾人心魄第八十五章 黑山黑山第一百二十章 不惜一戰第四十二章 千萬生民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一百七十四章 你們第一百二十三章 以武立命第八十三章 天下博弈第九十五章 大河之變第二百五十二章 雪山旅行團第二百零二章 船隊第四章 立輯校寺第四十三章 圍困邯鄲第七十七章 潁川郭嘉第一百零六章 戰則必勝第二百二十一章 別回頭第三十三章 止戈爲武第八十六章 夜戰五阮第三十二章 丸都山城第二百七十四章 差一點第一百一十一章 稱心順意 端午節快樂第一百二十三章 向大王賀喜第一百一十五章 破敵之策第九十六章 勇猛精進第十六章 徐榮華雄第二百六十八章 患得患失第二百六十七章 江夏水戰第一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五十三章 蒲陰休整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域大都護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擊第五十四章 好大喜功第一百一十一章 冬夜寂寒第一百零八章 滅頂之災第三百一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十章 酸棗會盟第一百零六章 姜晉在此第一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路兵馬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四章 襲擾腹背第三十八章 獻於將軍第三十六章 一夫當關第一百零一章 反賊出身第二十二章 燕北贈驢第四十一章 南方戰雲第四十章 瘋犬與狼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域大都護第十章 剷除異己第五十六章 閻柔閻志第四十章 不世之功第三十八章 驕陽正烈第四十章 雲中疫病第八十五章 顏良躍馬第二百一十一章 次室亭之戰第八十一章 顏良文丑第一百一十八章 軍中校尉第二十二章 烏桓突襲第五十七章 九天九地第四十二章 流離之人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九十三章 定計哄騙第九十九章 兵形勢家第二百四十三章 靜待天命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一百六十三章 陣前邀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汝南之戰 終第二百九十七章 羊骨頭第四十一章 調兵遣責第一百一十八章 軍中校尉第八十二章 聽天由命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山火第九十章 蟄伏於野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七十二章 夜襲拔寨『訂閱最帥了』第四十五章 守城之志第六十九章 拜見閣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次室亭之戰第四十章 瘋犬與狼第九十六章 黑山之亂第九十六章 樂浪噩耗
第一百零九章 請君入甕第三十八章 平鄉圍城第八章 將軍麴義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月氏貴霜帝國第一百章 良山大勝第九十七章 西州泯滅第六十章 求仁得仁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留餘力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思飛轉第四十五章 守城之志第三百一十三章 孟德勿憂第十八章 慷慨解囊第一百八十章 毫無益處第四十五章 各有所長第二十章 懾人心魄第八十五章 黑山黑山第一百二十章 不惜一戰第四十二章 千萬生民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一百七十四章 你們第一百二十三章 以武立命第八十三章 天下博弈第九十五章 大河之變第二百五十二章 雪山旅行團第二百零二章 船隊第四章 立輯校寺第四十三章 圍困邯鄲第七十七章 潁川郭嘉第一百零六章 戰則必勝第二百二十一章 別回頭第三十三章 止戈爲武第八十六章 夜戰五阮第三十二章 丸都山城第二百七十四章 差一點第一百一十一章 稱心順意 端午節快樂第一百二十三章 向大王賀喜第一百一十五章 破敵之策第九十六章 勇猛精進第十六章 徐榮華雄第二百六十八章 患得患失第二百六十七章 江夏水戰第一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五十三章 蒲陰休整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域大都護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擊第五十四章 好大喜功第一百一十一章 冬夜寂寒第一百零八章 滅頂之災第三百一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十章 酸棗會盟第一百零六章 姜晉在此第一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路兵馬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四章 襲擾腹背第三十八章 獻於將軍第三十六章 一夫當關第一百零一章 反賊出身第二十二章 燕北贈驢第四十一章 南方戰雲第四十章 瘋犬與狼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域大都護第十章 剷除異己第五十六章 閻柔閻志第四十章 不世之功第三十八章 驕陽正烈第四十章 雲中疫病第八十五章 顏良躍馬第二百一十一章 次室亭之戰第八十一章 顏良文丑第一百一十八章 軍中校尉第二十二章 烏桓突襲第五十七章 九天九地第四十二章 流離之人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九十三章 定計哄騙第九十九章 兵形勢家第二百四十三章 靜待天命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一百六十三章 陣前邀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汝南之戰 終第二百九十七章 羊骨頭第四十一章 調兵遣責第一百一十八章 軍中校尉第八十二章 聽天由命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山火第九十章 蟄伏於野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七十二章 夜襲拔寨『訂閱最帥了』第四十五章 守城之志第六十九章 拜見閣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次室亭之戰第四十章 瘋犬與狼第九十六章 黑山之亂第九十六章 樂浪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