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籠絡侍衛

聽到這話,那個年紀大一些的孩子停下腳步,轉過頭來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就見到一個年紀大約二十五六歲的男子正衝自己微笑着說“你可是名叫陳永華”,身邊還簇擁着幾個精裝大漢。

聽到這話,這孩子露出一副疑惑的神情,問道:“這位大人,爲何會知道我的名字?”衛裡的武將他都認得,這人一看就不平常定然是勳貴人家的子弟,爲何會知道自己的名字?他們家和其它衛所的武將世家沒有來往啊。

‘果然是他。’允熥心中暗道:‘面前這人果然是陳興的兒子陳永華。’

剛纔那個小一些的孩子叫他‘永華大哥’,這也罷了,沒準是同名之人;但他之前又叫那小孩子‘克城’,恰巧他知道楊峰的兒子叫做楊克城,與陳永華也是親戚,若一個人的名字是巧合,兩個人的名字都能對上就不是巧合了吧?所以出言詢問,得知他果然是陳永華。

允熥走到他跟前,細細打量他幾眼,見他眉宇間有些陳興的樣子,不禁想到了那個爲自己斷後而死的人,伸手摸了摸他的頭頂,笑道:“你已經這麼大了,上次我見到你的時候你才三歲多一點兒。”

也不知怎的,陳永華在允熥走過來的時候彷彿中了定身術一般一動不動,任由他打量,直到允熥說話的時候才反應過來,心中覺得頗爲驚訝,出言問道:“大人您認得先父或祖父?”

“我當然認得你父親,當年我和你父親十分要好。我姓朱,你叫我朱叔叔就好。”允熥這麼說了一句,問道:“你現在日子過得可好?”

陳永華也不知怎的,非常實誠的說道:“家裡還好,聽我爺爺說我身上有一個世襲指揮使的前程,每個月都有俸祿入帳;爺爺自己也在衛裡有官職,也有一份錢糧;當初據說皇上賞賜了我們家很多東西還有土地,這些土地每年也有產出,所以家裡日子過得很不錯。”

陳家的日子過得確實還不錯。大家都知道他父親是爲了保護皇帝而死,雖然已經過去六七年了,但指不定哪一天就想起來問問,再說還有親戚家照看,也沒有人欺負他們家。

允熥瞧着他的面相應該是沒有說謊,心下稍寬,又細細問了幾句,陳永華一一作答。

允熥正要再問,忽然從身後傳來童稚的聲音道:“爹,這人是誰?”文圻本來和那幾個小孩一起說話,見允熥拉着陳永華一直在問話,心下好奇,於是走過來詢問。

“圻兒,這是當年父親十分要好的人的兒子,來叫永華大哥。”允熥對他說道。

周圍的侍衛馬上倒抽了一口冷氣!一個皇子叫侍衛的兒子大哥,就算這個侍衛當年爲允熥犧牲過性命,這也太過了。不過他們馬上又露出高興的神情:陳興也是他們的前輩,他爲了皇上戰死,皇上對他的後人如此照看,足以見得皇上十分念舊,絕非薄情寡義之人。

文圻雖然剛纔被允熥教育了一番,但對於身份地位還是沒有多深的概念,所以聽了這話說道:“永華大哥。”

陳永華此時終於從允熥的氣勢中擺脫出來,就聽到文圻叫他大哥,也就答應道:“這位弟弟好。”

不過話音剛落,他就感覺渾身涼颼颼的。‘現在也沒有風啊,爲什麼感覺這麼冷?’他有些奇怪。

答應過這句話,他忽然想起了自己這次過來的目的,忙說道:“朱叔叔,侄兒還要帶着表弟回去,叔叔是去我家坐一坐還是?”

“叔叔也還有事,就不去你家了。不過叔叔送你個東西。”允熥說着,從腰間拿出一個玉佩遞給他說道:“這個玉佩給你,叔叔好不容易見你一次,這個就當給你的見面禮。”陳永華稱謝接過。

他又轉過頭看向楊克城,問道:“你應該就是楊峰的兒子吧?”

“你也認識我爹?”楊克城用稚嫩的聲音問道。

“我不僅認識你爹,還很熟悉呢。”允熥笑道,隨即又問了他幾句話,仔細打量他幾眼,又讓文圻與陳永華互相答禮,方讓他們走了。

之後允熥在金吾前衛的坊裡也沒什麼好逛的了,從大門走出去坐上馬車,要返回皇宮。

馬車上,允熥對文垣他們三個問道:“你們今日出宮來到市井間,可有什麼體會?文垚,你先說。”

“爹,兒子這次出宮來在大街上走着,見到普通百姓每天都忙忙碌碌的,日子過得雖然有衣有食,但也不富裕,朝廷應當對普通百姓更好些。”文垚說道。

文垚的回答中規中矩,沒什麼出彩的地方,但也不錯,允熥點點頭,正要問文垣,忽然想起他在大街上的時候一直用鉛筆在小本本上寫着什麼,又問道:“文垚,父親見你在街上轉的時候手裡一直拿着一個本子,都記下了什麼?”

“爹,兒子只是記下了這條街上店鋪裡的人穿的怎麼樣,氣色如何。因爲昨天學堂裡歷史課的先生講到《三國志》,說起東吳的第三個皇帝在位的時候派出一個姓薛的大臣出使蜀漢,這個大臣回去後告訴東吳的皇帝,因爲‘經其野民皆有菜色’,所以覺得蜀漢朝廷問題很大,所以兒子就看看他們的氣色如何。”

文垚這話其實是有問題的。你舉一個當時已經快要完蛋的朝廷來與現在的大明相比,若是在朝堂上這就是居心叵測,一定被無數文臣的吐沫星子給淹沒了,允熥就是當場將他罷官都合情合理。不過一個七八歲的孩子,還是自己的兒子,允熥反而誇讚了一番。

接着是文垣說道:“爹,對百姓的日子這裡兒子與大哥的看法一樣,朝廷應當對百姓更好些。”

“此外,兒子看書鋪裡的生意還好,就在街上轉的這點時間就有幾個人前來買書,這裡又是衛所將士們較多的地方,可見現在京城文風之鼎盛,這是大明之福。”

“不錯不錯。”允熥笑道。文垣不僅在看書,也記下了當時進出店鋪的人,可以說也很不錯了。

“爹,兒子看那些孩子竟然連那麼便宜的玩意兒都買不起,可見普通百姓還是比較窮,朝廷應當對百姓更好些。”文圻說道。

不過文圻這番話剛剛說完就被允熥打了一下頭。“你這話,是仿照大哥、二哥的話吧?我看你剛纔在街上只顧着玩了,可不像你兩個兄長這樣認真觀察着普通百姓的日子。”

文圻嘿嘿傻笑了兩聲,不說話。允熥又說了他幾句,見他這樣,也只能停下不說。畢竟現在文圻才六歲,其實像他這樣的反應纔是正常情況,文垚和文垣的做法其實都不是正常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只不過他們一個是長子,成天被抱琴也不知怎麼教導的,另外一個是太子,衆人下意識的對他的要求就會更高、教導就會超出一般水平,所以比較超常;而文圻即非長子也非太子,也沒什麼壓力,雖然和文垣同歲,但這種表現也正常。

文圻嘿嘿笑了幾聲,見允熥將他的事情略了過去,又問道:“爹,剛纔在金吾前衛的坊裡,讓我叫永華大哥的人是什麼身份?我叫過了大哥,爲什麼侍衛都發出抽氣的聲音?”

“他的父親當年是父親身邊的侍衛,在洪武二十八年,也就是文垚你出生前一年,你們兩個出生前三年,父親帶兵北巡,在長城沿線被蒙古人偷襲,他父親爲了保護你們的父親戰死。”

“爹,讓三弟對一個侍衛的孩子叫大哥,兒子以爲不太妥當。”年紀較大的文垚說道:“就算是保護爹爹而死的侍衛,也只是侍衛,與皇家畢竟身份有別,讓三弟叫他兒子大哥有些逾越。”

“依照常理,你的話是對的,但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依照常理來說。”允熥馬上說道:“侍衛是什麼?是在外出有危險的時候用性命保護你們的人。在宮裡,你們最貼心的人除了父母兄弟姐妹,是從小一起長大、常使喚的下人;在宮外就應該是你們的下人。”

“對於這樣貼心的人,是怎麼籠絡也不爲過的。父親剛纔讓文圻給陳永華行禮,幾個侍衛都看在眼裡,回去以後也會與其它的侍衛分說,這樣一來所有的侍衛都知道父親顧念舊情,對爲父親犧牲的人十分優待,他們以後也必然會願意爲父親效死命。”

說道這裡,他緩緩掃視文垚三人:“等將來你們年紀大了也有自己的侍衛後,也要如此籠絡自己的侍衛,讓他們忠心耿耿的跟隨你們。”

文垚與文垣馬上躬身答應,雖然他們未必理解允熥的話;文圻慢了半拍,才仿效着他的兩個哥哥也答應着。

很快,馬車回到皇宮門口直接行駛進皇城,一直到乾清門停下,允熥先下來,又抱着文垚他們幾個一一下來。

允熥吩咐侍衛將馬車送回去,又對李波說道:“你們下午又服侍了朕半日,比平日裡忙碌多了,明日朕也不會出門,朕就放你們幾個一日的假,過會兒下值明日也不必來,後日一早前來上值。”

“陛下出宮,臣等隨侍與陛下身邊就是臣等的職責,豈敢說忙碌?”李波馬上推辭。允熥再三要求,李波等人方纔應了,又跪下謝恩。

待這些侍衛都退下後,允熥對文垚說道:“你是這就回承乾宮,還是如何?”

“爹,兒子自然要去拜見母后。”文垚拿起裝着自己買回來的小玩意的包裹,輕聲說道。

允熥一時間竟然有些不忍,但也不能說什麼,只是將他抱起來,帶着文垣與文圻一起向後宮走去。又有乾清宮的宦官迎了上來,從文垣等人手裡接過包裹,跟在後面前往坤寧宮。

不一會兒來到坤寧宮,熙瑤早已經迎上來,與文垚答禮完畢後看着小宦官拿着的包裹笑道:“夫君怎麼出宮買這麼多東西?”

“這你可說錯了,這不是夫君買回來的,是他們幾個買回來的。”允熥一邊說一邊走着,待回到坤寧宮主殿裡後,對文垣、文圻說道:“還不趕快拿出來?”

“拿出什麼來?”熙瑤說完這話,就見到文垣和文圻從小宦官手裡接過小包裹,翻開來拿出一件首飾,用童稚的聲音說道:“娘/大娘,這是兒子出宮回來給娘買的禮物。”

熙瑤用手捂住嘴,眼睛瞬間就閃爍起淚光,似乎有眼淚要流下來。她還沒有想過會收到孩子的禮物。

文圻說過這句話還等着她的誇讚呢,卻見到熙瑤似乎要哭的樣子,馬上說道:“大娘,你怎麼哭了?是我與兄長做的不對麼?”

“不,不是你們做的不對,是娘太激動了,高興的。”愣了一會兒,熙瑤從宮女手中接過手絹,蹲下身子,從他們兩個手中接過首飾,用手絹擦了擦臉,笑道:“娘就收下了。”

“娘,你不看看喜不喜歡?”文垣問道。

“娘剛纔已經看過了,新鮮花樣的首飾,娘很喜歡。”熙瑤笑道。

“大娘你剛纔只是掃了一眼,怎麼能夠看清樣子?”文圻指出了這個事實。

“大娘的眼睛可是很尖的,餘光一掃就能看出什麼樣子。”熙瑤又笑道。

文圻還是小孩子,聽到這話就接受了她的解釋,嘟囔道:“要是我也有這樣尖的眼睛就好了。”

“將來圻兒的眼睛肯定比大娘還尖。”熙瑤說了一句,又想起什麼,問道:“可有給你們二孃的禮物?”

“當然有給孃的禮物。”文圻從包裹裡又拿出一件首飾,說道:“這就是給孃親的禮物。”文垣也掏出一件首飾來。

“真是好孩子。”熙瑤眼睛裡又閃出淚光,她忙又擦了擦眼睛,說道:“二孃正在側殿休息,你們過去將禮物親手送給她。”

“是,大娘。”文圻答應一聲,就拿着玩意兒向後殿跑了過去,文垣趕忙追上。

他們兩個人都走了,熙瑤不再抑制自己的激動之情,張開手掌看着他們剛纔送給她的禮物,喃喃說着什麼。

感謝所有訂閱的書友。

第589章 湘王第1287章 西方課先生第467章 幕後臺前第1311章 張家議論第1475章 恭賀第1459章 爵位改革——降等襲爵第216章 梅殷夫婦第1496章 蘇州驚變——發現第662章 攻緬——那羅塔第685章 對蒙第253章 第一堂課第664章 攻緬——火器的勝利第140章 戰——死戰第523章 南洋西域第417章 前世第1327章 漢洲攻略(二)第1523章 朕之想法與諸位愛卿均不同第1668章 還是讓你們人精的腦袋去想吧第1176章 出乎預料的任用第74章 拜訪常家第972章 又畢業一批第366章 收攏第601章 競買第1000章 撒馬爾罕城的謀劃——最大的問題第482章 鎮守臺灣第19章 重陽節——一逛京城第534章 多方的關注番外18:一分兩半的拂菻第108章 新一屆學生第306章 元宵第1761章 蘇伊士截殺第1490章 如何對付傳教士第804章 改名海南弟669章 攻緬——被襲第629章 檢閱第572章 進剿女真第1694章 朝鮮更換世子預備式第408章 德州之戰(四)第1753章 一個人的日記——面對奧斯曼帝國的海軍第190章 外國的反應和朱元璋時代的終結第932章 科學的開端第1009章 出發前的準備——視察第1199章 爲什麼一盤散沙第755章 南巡——不要色目人!(五千字章節)第857章 南定——目標是哪?第537章 盤算與算數番外22:女朋友與警察第1460章 爵位改革——對勳貴第637章 相模國第1055章 最終決戰——常繼宗第445章 又一年的臘月二十九第748章 雲南的兩個反應(五千字章節送給大家)第1290章 誰中了舉人第1339章 漢洲攻略(八)第222章 軍醫系統第516章 稅清氓第1680章 崩塌第521章 如何治理永明第1193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決定第663章 攻緬——明吉斯伐修第295章 重新思考第262章 醫學進步第494章 對番國與會試放榜第810章 戰安南——出發前第1105章 伊吾慶功宴——開始賞賜第814章 雷州第172章 投奔第1253章 農業改革——從單位土地最高產量到單位個人最高產量第1177章 演戲第188章 喪第1179章 又是回京第1741章 偉大的航行——終於驗證第1290章 誰中了舉人第1546章 印度之戰——軍械第263章 酒與子弟第1383章 事情第1054章 最終決戰——猛獸夜襲第1029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危急的局勢第803章 還是瓊州第527章 習武與禮第1090章 血色——不忍言第1395章 結果第377章 兩地的變故(三)第1797章 強調科學的重要與倒數第二次改革第715章 攀登新高峰第1680章 崩塌第1284章 好在哪裡第1436章 你是皇太子第307章 祖宗們第94章 講武堂——第一堂課第1171章 繼續調查第1676章 哪裡來的援兵?第541章 繼續召見第288章 追捕第1284章 好在哪裡第850章 總之效仿就對了第521章 如何治理永明第158章 李芳遠第1235章 沒有時間只能快說了第1773章 對崑崙奴的緣故與文坻一二三事
第589章 湘王第1287章 西方課先生第467章 幕後臺前第1311章 張家議論第1475章 恭賀第1459章 爵位改革——降等襲爵第216章 梅殷夫婦第1496章 蘇州驚變——發現第662章 攻緬——那羅塔第685章 對蒙第253章 第一堂課第664章 攻緬——火器的勝利第140章 戰——死戰第523章 南洋西域第417章 前世第1327章 漢洲攻略(二)第1523章 朕之想法與諸位愛卿均不同第1668章 還是讓你們人精的腦袋去想吧第1176章 出乎預料的任用第74章 拜訪常家第972章 又畢業一批第366章 收攏第601章 競買第1000章 撒馬爾罕城的謀劃——最大的問題第482章 鎮守臺灣第19章 重陽節——一逛京城第534章 多方的關注番外18:一分兩半的拂菻第108章 新一屆學生第306章 元宵第1761章 蘇伊士截殺第1490章 如何對付傳教士第804章 改名海南弟669章 攻緬——被襲第629章 檢閱第572章 進剿女真第1694章 朝鮮更換世子預備式第408章 德州之戰(四)第1753章 一個人的日記——面對奧斯曼帝國的海軍第190章 外國的反應和朱元璋時代的終結第932章 科學的開端第1009章 出發前的準備——視察第1199章 爲什麼一盤散沙第755章 南巡——不要色目人!(五千字章節)第857章 南定——目標是哪?第537章 盤算與算數番外22:女朋友與警察第1460章 爵位改革——對勳貴第637章 相模國第1055章 最終決戰——常繼宗第445章 又一年的臘月二十九第748章 雲南的兩個反應(五千字章節送給大家)第1290章 誰中了舉人第1339章 漢洲攻略(八)第222章 軍醫系統第516章 稅清氓第1680章 崩塌第521章 如何治理永明第1193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決定第663章 攻緬——明吉斯伐修第295章 重新思考第262章 醫學進步第494章 對番國與會試放榜第810章 戰安南——出發前第1105章 伊吾慶功宴——開始賞賜第814章 雷州第172章 投奔第1253章 農業改革——從單位土地最高產量到單位個人最高產量第1177章 演戲第188章 喪第1179章 又是回京第1741章 偉大的航行——終於驗證第1290章 誰中了舉人第1546章 印度之戰——軍械第263章 酒與子弟第1383章 事情第1054章 最終決戰——猛獸夜襲第1029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危急的局勢第803章 還是瓊州第527章 習武與禮第1090章 血色——不忍言第1395章 結果第377章 兩地的變故(三)第1797章 強調科學的重要與倒數第二次改革第715章 攀登新高峰第1680章 崩塌第1284章 好在哪裡第1436章 你是皇太子第307章 祖宗們第94章 講武堂——第一堂課第1171章 繼續調查第1676章 哪裡來的援兵?第541章 繼續召見第288章 追捕第1284章 好在哪裡第850章 總之效仿就對了第521章 如何治理永明第158章 李芳遠第1235章 沒有時間只能快說了第1773章 對崑崙奴的緣故與文坻一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