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爲民請命(上)

楊度與趙北只顧說話,將另外幾人晾在一邊。

見兩人有越談越深的趨勢,黎元洪說道:“外頭風大,天冷,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不如上樓再說,等觀完了江景,咱們就在樓下吃飯。本來我是備了全羊宴的,可譚祖庵看不上眼,叫來他的家廚曹敬臣親自掌勺,湘鄉風味,什麼‘臘味合蒸’、‘走油豆豉扣肉’、‘洞庭金龜’、‘蝴蝶飄海’、‘湘西酸肉’、‘炒血鴨’,不是酸就是辣,在這隆冬時節倒也別有一番風味。”

說完,又將另外幾人引見給趙北,都是些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大人物沒幾個,這並不奇怪,前幾日袁世凱在天津又發了通電,號召立憲派人物北上“議政”,和袁世凱一比,黎元洪的那份通電就顯得渺小了許多,一些本已抵達武昌的立憲派人物又調頭北上,到天津去了,這讓黎元洪頗爲尷尬,可以想見,當“立憲奇才”楊度到來之後,他黎南陂是多麼的受寵若驚了。

黎元洪前頭領路,趙北帶着衛兵跟在後頭,一行人上了冷冷清清的黃鶴樓,在最頂層的小暖閣裡安坐,黎元洪叫來馬弁先上了些點心茶水,又吩咐馬弁將那窗戶撐開少許,方便衆人向長江眺望,可誰也沒心思去欣賞什麼江景,現在隆冬時節,又趕上戰亂,連鸚鵡洲竹木市場都歇了業,長江上冷冷清清,除了炮艦還是炮艦,能有什麼景色可供欣賞?

這暖閣很小,中間擺了兩隻炭盆,燒得暖洋洋的,但也佔了地方,一張茶几擺滿點心、茶水,就架在炭盆邊,幾張太師椅再往旁邊一放,暖閣裡愈發顯得狹窄起來,連轉個身都不容易。可就是這小小空間,兩名衛兵還是擠了進來,腰別“盒子炮”,佇立一旁,田勁夫帶人守在暖閣外頭的樓梯口。

趙北毫不客氣的坐了上首,將馬鞭擱在茶几上,也不拐彎抹角,把話挑明瞭,說道:“幾位請我過來,恐怕絕不是來欣賞江景、品嚐湘鄉名菜的吧?有話儘管講,現在革命尚未取得成功,不可懈怠,千頭萬絮,諸事繁忙,我可沒有多少閒工夫飲酒聊天。”

黎元洪等人互相望了望,最後都將目光投到楊度臉上。

楊度放下茶盞,站起身,向趙北拱了拱手,不卑不亢的說道:“既然總司令快人快語,楊某也不廢話。其實,楊某此次前來,一則是來與黎議長商議立憲事宜,二來則是爲天下百姓向總司令請命。”

“爲天下百姓請命?”趙北眉頭微微一皺,這種中國式傳統知識分子故作誇張的說辭讓他覺得有些彆扭,明明剛纔是“爲袁項城當說客”,現在又變成“爲民請命”了。

“正是!”楊度走前幾步,向趙北深深一稽。

“請總司令再發通電,贊成袁項城君主立憲倡議,收軍回鄂,息兵養民,如此,則天下大安,百姓大歡,若干年後,袁項城青史留名,總司令亦青史留名。”

“你叫我通電贊成‘君主立憲’?”趙北擡起手,指着自己鼻子,卻聽見門外傳來田勁夫的一聲乾笑。

經過趙北這些日子的“時政宣講”,共和軍上上下下只知“鐵血共和”,不知“君主立憲”,雖然士兵們未必懂得何謂“共和”,但“共和軍”這個稱呼已很清楚的表明了趙北的立場,也難怪田勁夫對楊度的“不識時務”感到可笑。

不過確實沒有幾個人能真正領會趙北的用意。“種族革命”拿來對付清廷合適,但卻不能用來對付袁世凱,所以,這“共和”的立場就不能動搖,“社會革命”必須緊緊跟上,得把這個“共和”的枷鎖戴在袁世凱的脖子上。

“楊某也知道,總司令對於這‘共和’二字深爲迷戀,但不知總司令想過沒有,如今的中國百姓,有多少人認得字?又有多少人懂得‘共和’是爲何物?”

楊度淡淡一笑,甩了甩窄袖,將雙手背在身後,轉過身走了幾步,倚窗眺望那滔滔江水,喟然長嘆。

“楊某昨日到的漢口,在街上看見許多百姓舉着共和的標語在遊街,喊口號,楊某斗膽拉住幾人,問他們‘何謂共和?’,你道他們如何回答?”

楊度轉過身,掃了眼暖閣裡的所有人,無奈的搖了搖頭,說道:“那些百姓回答,‘共和便是白麪饅頭!’這豈非讓人發噱?”

聽了楊度的話,在場每一個人都忍俊不禁,就連站在門外的田勁夫也忍不住把頭探到門裡,又望了楊度幾眼,暗中衝他挑了挑大拇指。其實,對於趙北販賣“共和饅頭”的事衆人多不以爲然,認爲用辮子換饅頭,未免有些划不來,況且把“共和”與饅頭聯繫到一塊去,確實有些讓人發噱。

趙北也是淡淡一笑,隨即收斂笑容,正色道:“皙子先生,此言謬矣!別看饅頭毫不起眼,但如今的百姓眼裡,共和就代表饅頭,他們明白,帝制時代他們沒有白麪饅頭吃,共和時代就有了饅頭吃,以後若是哪個再談帝制的好處,只怕也得先拿饅頭出來叫大家吃飽了再說了。這饅頭雖然只有幾個,但吃在嘴裡滋味美妙,對於那些從來沒有吃過白麪饅頭的窮苦人來說,這一頓饅頭可以讓他們回味許多年,也能讓他們惦念許多年,對於他們來說,饅頭就是共和,共和就是饅頭。什麼是‘信念’?這就是。”

衆人愕然,原以爲這“共和饅頭”是用來引誘百姓剪辮子的花招而已,但卻沒想到趙北的用意竟是如此深遠。

仔細一琢磨,這一手確實高明,百姓不懂共和,但卻懂得饅頭比野菜好的道理,如此簡單直白的將“共和”理念滲進人心,確實比空談要好得多,只是這手法確實粗鄙了些,而且這番說辭有些強詞奪理的味道。

“如此,楊某便叫人也來賣饅頭,上面也用紅糖蜂蜜寫上‘君主立憲’字樣,豈不是也可以將君憲理念深入人心了?”楊度不緊不慢的說道。

趙北擡頭看了一眼,搖頭說道:“難啊,現在武漢附近的辮子都快剪光了,你的饅頭怕是賣不出去,若是讓百姓用錢來買,似乎又證明了帝制不如共和。”

“撲哧”,站在一旁伺候的那兩個黎元洪的馬弁忍不住笑了起來,衆人這才真正見識了這位趙總司令顧左右而言它的本事。

不過,若是“君憲饅頭”是免費派送,百姓又該如何理解呢?

楊度爲之語塞,他顯然沒有想到免費派送饅頭的主意,只是將話題轉開,說道:“總司令,你在‘震電’裡說,如果不能共和,你就要領兵北伐,用大炮炸出一個共和國體。但不知你算過沒有,以你目前實力,何時才能打到京城?供養共和軍需要多少糧餉?若是項城堅持君主立憲,不肯退讓,到時南北干戈不休,百姓困頓,洋商止步,商貿斷絕,捐稅收不上來,洋人不給你借款,你的共和軍又能支撐多久?打仗就是打錢,沒有銀子,什麼仗都打不起來。”

趙北摸了摸下巴,這筆帳他算過。

共和軍的維持確實需要大筆金錢,一個齊裝滿員的步兵師,如果是甲種師的話,每年所需軍費在一百萬銀圓至一百五十萬銀圓之間,這還是和平時期,若是戰爭時期,這個軍費還得翻番。打仗就是打錢,這個道理他當然懂的,不過,至於楊度的擔心也確實是杞人憂天,因爲,趙北現在根本就沒打算真的北伐,他的那則“震電”只不過是敲山震虎、虛晃一槍而已,目的很簡單,一是爲了鼓勵南方革命黨人繼續揭竿而起,並迫使他們也附和共和倡議,二是爲了嚇唬一下清廷和袁世凱,同時也使自己的威望進一步提高,除此之外,試探一下列強的底線也是他的目的。

現在的共和軍確實很困難,不僅軍費捉襟見肘,而且部隊沒有完成整編,人員良莠不齊,戰鬥力無法保證,況且湖北剛剛光復沒多久,各地仍有頑固勢力的零星反抗,至於鄂西那邊,楊王鵬一走,當地本已收斂的會黨武裝又開始上躥下跳,打着共和軍的旗幟幹着打家劫舍的勾當,對於這些武裝也必須儘快消化完畢,整編的整編,消滅的消滅,這就需要動用共和軍正規部隊和革命衛隊的力量,如此一來,軍力更形分散,無法形成拳頭對北方頑固勢力實施致命一擊,再加上四川的趙爾巽聲稱要大舉東征,剿滅共和軍,這也讓人有些擔心,雖然川軍的戰鬥力不強,但也不可不防,要是湖北這塊根據地不穩,北伐就是空中樓臺,偏偏這個時候洋人也來湊熱鬧,聲稱要武力干涉革命,還截留了關稅,對此,趙北也不能不有所顧慮。

當然,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武器彈藥的極度匱乏,按照趙北的整編計劃,共和軍將組建五個步兵師,其中至少應該編練兩個甲種師,配備最先進的輕重武器,每個師官兵合計一萬二千餘人,共需步槍六萬餘杆,可是現在,東拼西湊也只弄到七萬餘杆後裝槍,其中不少還是使用黑火yao的單發槍,戰爭中步槍的損耗是相當大的,六萬人的部隊,再怎麼說也得準備至少十萬杆步槍,至於機關槍、管退炮,更是奢侈品,只裝備最精銳的甲種師。

在漢陽兵工廠全面復工並取得足夠的原料之前,大舉北伐確實是不現實的。

有鑑於此,趙北才虛張聲勢,故意做出大舉北伐的姿態,又利用楊王鵬部北伐軍開進豫南的機會發出了“震電”,對頑固勢力進行震懾。

這是一種心理戰,就看哪一方堅持到最後了。

第727章 關鍵時刻第831章 有所擔當第605章 脆弱的和平第1007章 收買人心(上)第572章 南洋攻略(下)第106章 投機客(下)第390章 升官發財(下)第355章 託孤第493章 聯合軍事演習第215章 養肥豬與殺肥豬(上)第815章 “伏特加”(上)第880章 挑戰與反擊第1008章 收買人心(下)第411章 進京(上)第98章 自動槍第983章 1920年代(上)第258章 黨魁之爭(下)第312章 西平前哨(上)第348章 唯一的出路第355章 託孤第934章 1918年第595章 原則問題第763章 哀兵難勝第599章 單刀赴會第788章 競爭者第683章 國戰(下)第1024章 圖窮匕見(下)第895章 海戰(上)第1206章 秋風1944第11章 同仇敵愾第700章 再次接觸第1021章 信與不信(上)第569章 第一閒人第612章 戒備森嚴(下)第759章 捏柿子第535章 國會大廈前的熱鬧第436章 廣東事變(下)第958章 遊戲規則(下)第892章 打仗第790章 命令第1027章 籌備行動(上)第676章 南下第567章 遠東困局第444章 虛張聲勢第799章 良好開端第904 口蜜腹劍(下)第384章 重逢鄭州(上)第1086章 叢林軍刀(下)第206章 聯合拔刀隊第904 口蜜腹劍(下)第506章 異想天開的條件第554章 無聲的啞劇第1052章 獵鷹第580章 無聲的警告第836章 傘兵第168章 租界(下)第442章 以退爲進第340章 人心向背第346章 海軍與黨務第167章 租界(上)第1258章 混亂背後第498章 特別調查員(下)第1111章 日落(上)第538章 局中人第77章 茶園第467章 旅順第218章 拆豬圈(下)第1150章 陽山(下)第775章 和談第15章 兵變黃泥港(下)第881章 各有打算(上)第716章 當仁不讓第612章 戒備森嚴(下)第755章 展示力量第140章 革命軍隊第1215章 阿拉斯第333章 主角與配角第297章 放權與收權第775章 和談第712章 田臺莊(下)第203章 國事與社團第167章 租界(上)第983章 1920年代(上)第211章 小才大用第828章 政客與楷模第1049章 不沉的航空母艦第266章 師出有名第681章 野鴨部隊第535章 國會大廈前的熱鬧第828章 政客與楷模第1072章 逐鹿南洋(下)第1171章 來自總統的“厚禮”第767章 混亂與憤怒第935章 總統的1919(上)第1087章 “颱風”登陸(上)第176章 宴會(上)第1220章 古姆(下)第974章 怒海之上第832章 虎口奪食第1094章 南亞方案
第727章 關鍵時刻第831章 有所擔當第605章 脆弱的和平第1007章 收買人心(上)第572章 南洋攻略(下)第106章 投機客(下)第390章 升官發財(下)第355章 託孤第493章 聯合軍事演習第215章 養肥豬與殺肥豬(上)第815章 “伏特加”(上)第880章 挑戰與反擊第1008章 收買人心(下)第411章 進京(上)第98章 自動槍第983章 1920年代(上)第258章 黨魁之爭(下)第312章 西平前哨(上)第348章 唯一的出路第355章 託孤第934章 1918年第595章 原則問題第763章 哀兵難勝第599章 單刀赴會第788章 競爭者第683章 國戰(下)第1024章 圖窮匕見(下)第895章 海戰(上)第1206章 秋風1944第11章 同仇敵愾第700章 再次接觸第1021章 信與不信(上)第569章 第一閒人第612章 戒備森嚴(下)第759章 捏柿子第535章 國會大廈前的熱鬧第436章 廣東事變(下)第958章 遊戲規則(下)第892章 打仗第790章 命令第1027章 籌備行動(上)第676章 南下第567章 遠東困局第444章 虛張聲勢第799章 良好開端第904 口蜜腹劍(下)第384章 重逢鄭州(上)第1086章 叢林軍刀(下)第206章 聯合拔刀隊第904 口蜜腹劍(下)第506章 異想天開的條件第554章 無聲的啞劇第1052章 獵鷹第580章 無聲的警告第836章 傘兵第168章 租界(下)第442章 以退爲進第340章 人心向背第346章 海軍與黨務第167章 租界(上)第1258章 混亂背後第498章 特別調查員(下)第1111章 日落(上)第538章 局中人第77章 茶園第467章 旅順第218章 拆豬圈(下)第1150章 陽山(下)第775章 和談第15章 兵變黃泥港(下)第881章 各有打算(上)第716章 當仁不讓第612章 戒備森嚴(下)第755章 展示力量第140章 革命軍隊第1215章 阿拉斯第333章 主角與配角第297章 放權與收權第775章 和談第712章 田臺莊(下)第203章 國事與社團第167章 租界(上)第983章 1920年代(上)第211章 小才大用第828章 政客與楷模第1049章 不沉的航空母艦第266章 師出有名第681章 野鴨部隊第535章 國會大廈前的熱鬧第828章 政客與楷模第1072章 逐鹿南洋(下)第1171章 來自總統的“厚禮”第767章 混亂與憤怒第935章 總統的1919(上)第1087章 “颱風”登陸(上)第176章 宴會(上)第1220章 古姆(下)第974章 怒海之上第832章 虎口奪食第1094章 南亞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