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大佬(下)

趙北這幾句話說得雖然輕飄飄的,可是在黎元洪聽來就像是炸雷一般,驚得他心驚肉跳,好在畢竟從政多年,這臉皮上的功夫到底是練出來了,雖然心中惶恐,可是這嘴上講出來的卻是一番道理。

“這是宓僧的建議,前天那些退伍軍人的行動着實嚇壞了一批國會議員,爲了安撫議員,宓僧建議我多調遣一些部隊進京,用這個行動向國會證明政府控制局勢的能力,不使議員人心惶惶,同時也是鍛鍊一下總參謀部的指揮能力,畢竟國家承平了一段日子,馬放南山,刀槍入庫,多少有些懈怠,因此利用這個機會檢驗一下部隊的機動能力和指揮能力。”

這番道理卻不是黎元洪熱門出來的,而是早就跟饒漢祥商量好的,現在講出來,倒也是有些道理,不過趙北和藍天蔚顯然沒有將這個說辭當真。

趙北扭過頭去,看了眼饒漢祥,見他連連點頭,顯然願意與黎元洪共同承擔責任,而且一副忠心護主的表情也讓人非常感慨。

過去,這饒漢祥一直表現的非常低調,對趙北是唯命是從,但是現在看來,他也像黎元洪一樣變了,變得有些陌生了,也有些隔閡了,對趙北已不是過去那種唯總司令馬首是瞻了。

這也可以理解,黎元洪現在是總統,大權在握,饒漢祥不僅是交通總長,同時也是總統的幕僚長,總統府中炙手可熱的人物,而人一旦權力在握,要讓他再放棄這個權力,那是難之又難,畢竟,這其中牽扯的利益太廣泛,也太複雜。

憲政是好東西,選票也是好東西,不過它們都只是手段,利用它們達到的目的就是掌握這個遊戲規則的制訂權,也就是掌握權力。

所以,真正的好東西是權力,權力可以帶來榮耀,也可以帶來財富。

趙北不願意放棄手中的權力,黎元洪也同樣不願意放棄這個權力,雖然黎元洪參加下屆總統競選取得連任的可能性不高,可是隻要使些手段,未必就不能連任,而一旦趙北高調宣佈參加下屆總統選舉,那麼黎元洪就完全沒有希望贏得總統連任了,甚至都不可能取得聯合陣線推舉擔任本黨候選人。

明白了這一點,也就明白了黎元洪爲什麼會與趙北之間出現隔閡,而饒漢祥是黎元洪的親信,那麼饒漢祥的立場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說到底,這是一場鬥爭,隨着下屆總統大選的臨近,這個鬥爭必將趨於激烈,而此次退伍軍人大進軍行動無疑加速了這一斗爭的到來。

黎元洪聽從饒漢祥的建議,從山西、遼寧、山東、安徽等省調遣這麼多的國防軍部隊進京駐紮,表面上看是爲了安撫國會議員,維持京畿地區秩序,但是深一層的意思則是爲了“防範於未然”。

“防範於未然”,這是委婉的說法,其實說白了,就是防範趙北有什麼“出格”的行動,說句實話,對於趙北在退伍軍人大進軍中的表演,黎元洪非常擔心。

沒辦法不擔心,趙北要威望有威望,要民心有民心,再加上他在軍隊中的巨大影響力,黎元洪只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保住總統的位子還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保住黎大總統的身家性命,當年聯合陣線的重要人物宋教仁死得不明不白,雖然主流說法是滿清餘孽策劃了刺殺事件,但是作爲現任聯合陣線的委員長,黎元洪不能不多留個心眼,跟隨趙北這麼些年,對於趙北做事的果決作風黎元洪是深有體會,對於阻擋他前進的障礙,趙北都會毫不猶豫的清除,而不會顧忌對方的身份和地位。

這是一位“狂人”,跟狂人作對還是需要一些膽量的,黎元洪的這個膽量不是幕僚長饒漢祥給的,而是財閥給的,由於非常反感趙北關於“遺產稅法案”的提議,許多財閥現在已經表明了立場,他們願意站在黎元洪一邊,全力支持他競選下一任民國總統。

有了財閥的支持,黎元洪贏得大選的可能性迅速增加,他完全可以放手一搏,但是在搏之前,他也必須做好必要的防備,畢竟,權力鬥爭總是伴隨着刀光劍影,小心駛得萬年船。

也正是在這些財閥的鼎力支持下,黎元洪和饒漢祥才策劃了這次增兵行動,考慮到趙北在國防軍裡的巨大影響力,他們不得不非常謹慎的挑選進京部隊,不敢成建制的調遣大股部隊,都是從某縣、某市調遣的小部隊,這裡調來一個連,那裡調來一個營,挑選的帶隊軍官也基本上是“值得信任”的,其中的許多軍官都是當年北洋一系出身,現在也都是中校、上校甚至准將之類的軍銜了,所以在進京的這些新部隊裡,中校指揮連、准將指揮營都是正常現象,這些部隊進京之後,再重新進行編組,然後建立起新的臨時部隊,編爲“暫編某團”、“暫編某旅”,幾乎是一夜之間,國防軍部隊裡出現了許多新番號。

這兩天裡,藍天蔚就一直在關注這些出現在國防軍序列中的新番號,也正是他通過特殊渠道將此事反應到了趙北這裡,但是在藍天蔚的消息傳達到宅廬之前,趙北其實就已經知道黎元洪和饒漢祥的小伎倆了,實際上,當第一批增援部隊登上軍列之後,趙北就已經收到了可靠的情報。

也正因此,當趙北突然問起藍天蔚在忙什麼時,藍天蔚才能迅速領悟趙北的意思,並順着這個意思將話題展開,迫使黎元洪站到前臺,面對總司令的直接質問。

“饒總長,你的這個增兵京畿的建議可不怎麼高明啊。先不說地方上的人心惶惶,光是這些部隊的抵達就足以讓那些退伍軍人心生疑慮了。不瞞你們,昨天就有人來跟我說,退伍軍人對於火車站陸續抵達的軍列非常敵視,他們懷疑,政府方面是不是打算採取進一步的武力行動,驅趕請願國民離開京畿地區,對此,不知饒總長如何跟那些請願國民交代呢?如果因此而導致好不容易平靜下來的局勢又出現劇烈動盪,誰能承擔這個責任呢?”

趙北一番質問,讓饒漢祥張口結舌,雖然他與黎元洪早就商量好了說辭,但是當趙北真的問起這個話題的時候,饒漢祥才突然發現以前商量好的那些說辭統統無用,因爲趙北這是揣着明白裝糊塗,那些商量好的說辭、藉口只能增加他的憤怒,而不是消除他的疑慮。

見饒漢祥居然臨陣退縮,黎元洪頓時有些氣惱,這一次,他可是衝在了手下前頭,沒人給他充當擋箭牌,而前頭就是趙北刺過來的槍頭,眼看着就要撞上去了。

看到民國總統和總統幕僚長吃癟,坐在一旁的藍天蔚暗自好笑,在他看來,黎元洪和饒漢祥增兵進京的舉動簡直愚蠢之極,既不能削弱趙北的力量,也不能增強他們的力量,那些從各個地方抽調進京的小部隊根本不能起到任何關鍵作用,實際上,因爲部隊官兵來自不同的部隊,相互之間很陌生,配合起來就有些問題,更爲重要的是,只要京畿衛戍部隊還掌握在總參謀部手裡,那些外地部隊就不可能有所作爲。

黎元洪不是沒想過控制總參謀部,可是問題在於,總參謀部內部抱團,水潑不進,針插不進,黎元洪當了四年總統,只在總參謀部裡安插了區區幾個親信,而且一直遭到藍天蔚、蔣方震、張孝準等人刻意壓制,根本就沒有掌握實際權力。

總參謀部一直都是趙北的忠實追隨者,原因是兩方面的,一方面是趙北在戰爭期間贏得的巨大聲譽與威望,另一方面則是軍界大佬們對黎元洪政府的強烈不滿,這兩方面的原因綜合起來,決定了總參謀部在局勢關鍵時刻會採取的立場。

藍天蔚、蔣方震、張孝準、周道剛、季雨霖……這些國防軍的方面大員都是趙北當年一手提拔起來的,他們能取得現在的這個地位與權勢,都是依靠趙北的栽培和提攜,沒有趙北,這國防軍的人才選拔機制就不會這麼公道,那麼現在的國防軍裡或許依舊是北洋的天下,輪不到他們這些在北洋裡幾乎毫無根基的人出頭,無論是情還是理,這些人都對趙北感激至極,這是私人感情,二十多年的友誼不是區區四年憲政時代可以抹去的。

作爲軍人,當然希望麾下的部隊戰鬥力越強越好,現在不是古代,現在是立體戰爭時代,光講究訓練是不夠的,這武器的更新換代也是非常現實的,可是問題是,自從黎元洪上臺執政之後,這個中樞政府一直在想着怎麼從軍費裡摳出更多的錢,然後用在其它地方,於是,國防軍的許多軍備發展項目都被毫不留情的砍了,現在,新式戰鬥機還停留在圖紙上,新式轟炸機只製造了幾架樣機之後就被鎖進倉庫,航空母艦居然沒錢裝備戰鬥機和轟炸機,只能裝幾架偵察機充門面,就連軍隊已裝備的較先進戰鬥機居然也被黎元洪政府看中了,藉口經濟危機、軍費不足,許多戰鬥機部隊被取消番號,然後該部隊裝備的那些戰鬥機就被政府轉手賣給了巴拉圭,並在南美洲的查科戰爭中一顯身手,與玻利維亞裝備的美國戰鬥機較量,一時成爲國際新聞關注的重點,國際輿論界在譴責美國不顧國聯武器禁運決議向交戰國家出售軍火的卑劣行徑的同時,也給予了中方相同的“關注”,面對輿論指責,黎元洪政府則把無辜的軍方推到前臺充當擋箭牌,也就是在那時,國防部武將派遭到打壓,國防部的控制權也就此在表面上落進文官派手裡。

黎元洪政府對於國防事業所表現出來的“摳門”讓總參謀部的幾位大佬都非常惱火,可是又毫無辦法,他們不是沒有抗議過,可是換來的卻是更進一步的打壓,甚至連總參謀部負責管理的火箭實驗基地也差點人走樓空,如果不是最後趙北自己籌集了一筆資金維持火箭基地的人員工資開銷和基礎研究項目的話,恐怕那些“虛耗光陰”的火箭專家們已經在街上賣雞蛋了。

“虛耗光陰”,這是黎元洪的原話,在這位總統先生看來,火箭這玩意除了能用來扮演科幻小說的配角之外毫無用處,因此也就沒有必要耗費國帑去研究,這也是總統府多數幕僚的一致意見。

只有軍人才能領悟火箭這種“玩意”的巨大軍事潛力,所以,也就別指望總參謀部能對黎元洪政府有什麼好感,能夠在退伍軍人請願行動中保持中立,這已經是夠給黎元洪面子的了。

此次退伍軍人大進軍行動,總參謀部一開始就打算置身事外,可是不久之後,幾位軍界大佬突然發現趙總司令居然衝到了前頭,於是立刻醒悟過來,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因此幾位大佬一商量,決定派人去探探趙北的打算,如果趙北決定發動“兵諫”的話,總參謀部將堅決的站在總司令一邊,總司令說炮轟國會,那麼就炮轟國會,總司令說炮轟總統府,那麼就炮轟總統府。

軍人才不去管什麼訓政、憲政,軍人只知道,這槍桿子裡出軍費,當年跟着趙大總統,雖然苦着海軍,可是陸軍、空軍的日子是相當愜意的,要新飛機有新飛機,要新大炮有新大炮,哪像現在,連軍事演習,那炮彈也得一顆一顆數着打,就連這,政府特派員還不滿意,要讓軍隊將真炮換成假炮,好象在他們看來,只要能聽見響聲就萬事大吉一樣,卻絲毫也沒考慮到,軍隊不是用來擺樣子嚇唬鄰國的,軍隊就是用來打仗的。

無論如何,這種日子不能再過下去了,再這麼委屈軍隊,只怕國防軍連現在的這五十個陸軍師也保不住了,現在有傳聞,說黎元洪政府打算進一步裁減陸軍,以換取美國、英國的市場開放承諾,而這個裁軍數字達到了驚人的十五個陸軍師,這簡直是豈有此理。

此次藍天蔚來到宅廬,一方面是來給總司令的老丈人拜壽,另一方面就是來向總司令表表忠心,讓總司令率領一幫老部下將這局面給翻過來。

也正因此,一到東廂坐下,藍天蔚就非常識趣的配合起了總司令的表演,而且對黎元洪和饒漢祥的尷尬表情非常高興,他的直覺告訴他,一場好戲還在後頭,唱戲的主角就是總司令,而總參謀部將演好配角的角色。

第167章 租界(上)第62章 破舊立新(下)第321章 口袋陣與扎口袋(上)第965章 德意志的歷史之迷第1170章 特使第242章 飛行基地(下)第1271章 柏林的“小紅帽”(上)第902章 戰爭之後第1011章 口是心非(上)第376章 局勢詭異(下)第506章 異想天開的條件第723章 危險的海域第556章 彷徨第525章 刺汪第738章 逆勢而行(下)第1249章 代號“沙暴”(上)第1258章 混亂背後第31章 袁府第549章 有利必有弊第531章 洗心革面第557章 狼窩(上)第353章 四面楚歌(上)第1201章 亞洲決心(上)第1275章 關於“超人”第158章 事變第1199章 海上對峙第847章 模糊立場第301章 山海關前第302章 諾克斯計劃第243章 美國大腿(上)第1062章 提前佈局第514章 威海衛前(下)第521章 團結一切第583章 忘戰必危第482章 局(下)第707章 遭遇戰第537章 決定性勝利第951章 攻擊(上)第131章 雞犬升天第893章 夜戰勿裡洋(上)第891章 最後的調停努力第1172章 總統手裡的棋子第882章 各有打算(下)第972章 變數(下)第822章 戰略武器第22章 誓師第536章 替罪羊第1236章 安納托利亞的天空(下)第157章 師長第1184章 全球衝突(下)第975章 海洋野心第683章 國戰(下)第964章 第一次面對面第1103章 迎擊(上)第634章 海軍軍官的煩惱第385章 重逢鄭州(下)第910章 鐵錘第990章 告御狀(下)第712章 田臺莊(下)第1155章 總統巡邊(上)第268章 五湖貿易公司第1036章 進軍(下)第943章 鄂木斯克(上)第47章 漢口車站第692章 側翼縱隊第274章 吳師長(下)第323章 南北之間(上)第101章 被服廠第21章 撲朔迷離(下)第643章 前哨戰第385章 重逢鄭州(下)第802章 激進分子第573章 裝甲兵第284章 天牛分隊第1173章 同仇敵愾第911章 混亂第966章 難忘1919第679章 二十一條第521章 團結一切第969章 逐鹿(上)第76章 兩個特殊士兵第244章 美國大腿(下)第111章 各有打算第686章 訓政促進會(上)第49章 束手無策第656章 防禦(上)第1201章 亞洲決心(上)第410章 唯我獨尊第1160章 逢場作戲第189章 不識好歹(下)第1228章 “第二戰場”(下)第277章 軍政學院第1022章 信與不信(下)第183章 心火第925章 安加拉1號站(上)第424章 當務之急第131章 雞犬升天第682章 國戰(上)第1031章 夜雨(上)第524章 人盡其才
第167章 租界(上)第62章 破舊立新(下)第321章 口袋陣與扎口袋(上)第965章 德意志的歷史之迷第1170章 特使第242章 飛行基地(下)第1271章 柏林的“小紅帽”(上)第902章 戰爭之後第1011章 口是心非(上)第376章 局勢詭異(下)第506章 異想天開的條件第723章 危險的海域第556章 彷徨第525章 刺汪第738章 逆勢而行(下)第1249章 代號“沙暴”(上)第1258章 混亂背後第31章 袁府第549章 有利必有弊第531章 洗心革面第557章 狼窩(上)第353章 四面楚歌(上)第1201章 亞洲決心(上)第1275章 關於“超人”第158章 事變第1199章 海上對峙第847章 模糊立場第301章 山海關前第302章 諾克斯計劃第243章 美國大腿(上)第1062章 提前佈局第514章 威海衛前(下)第521章 團結一切第583章 忘戰必危第482章 局(下)第707章 遭遇戰第537章 決定性勝利第951章 攻擊(上)第131章 雞犬升天第893章 夜戰勿裡洋(上)第891章 最後的調停努力第1172章 總統手裡的棋子第882章 各有打算(下)第972章 變數(下)第822章 戰略武器第22章 誓師第536章 替罪羊第1236章 安納托利亞的天空(下)第157章 師長第1184章 全球衝突(下)第975章 海洋野心第683章 國戰(下)第964章 第一次面對面第1103章 迎擊(上)第634章 海軍軍官的煩惱第385章 重逢鄭州(下)第910章 鐵錘第990章 告御狀(下)第712章 田臺莊(下)第1155章 總統巡邊(上)第268章 五湖貿易公司第1036章 進軍(下)第943章 鄂木斯克(上)第47章 漢口車站第692章 側翼縱隊第274章 吳師長(下)第323章 南北之間(上)第101章 被服廠第21章 撲朔迷離(下)第643章 前哨戰第385章 重逢鄭州(下)第802章 激進分子第573章 裝甲兵第284章 天牛分隊第1173章 同仇敵愾第911章 混亂第966章 難忘1919第679章 二十一條第521章 團結一切第969章 逐鹿(上)第76章 兩個特殊士兵第244章 美國大腿(下)第111章 各有打算第686章 訓政促進會(上)第49章 束手無策第656章 防禦(上)第1201章 亞洲決心(上)第410章 唯我獨尊第1160章 逢場作戲第189章 不識好歹(下)第1228章 “第二戰場”(下)第277章 軍政學院第1022章 信與不信(下)第183章 心火第925章 安加拉1號站(上)第424章 當務之急第131章 雞犬升天第682章 國戰(上)第1031章 夜雨(上)第524章 人盡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