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章 奇怪戰爭與國際局勢(下)

隨着納粹德國入侵法國,以及中東戰局的急轉直下,英國正面臨着自從拿破崙戰爭之後最爲險惡的國際局勢。

面對困境,英國首相多次向國民發表電臺講話,鼓舞國民的士氣和鬥志,而且起到了一些效果,英國青年人願意報名參軍,但是他們缺乏訓練,也缺乏足夠的武器,能夠保衛英國本土不遭德國陸軍入侵已經非常不容易了,至於跋涉重洋去中東戰區與中國陸軍作戰,多數人並不抱着什麼希望,地中海現在已是德國和意大利的海軍、空軍的遊獵場了,在與中國海軍和空軍的較量中,英國皇家海軍的實力遭到嚴重削弱,已經無法保證地中海的制海權了,至於尚有足夠實力的法國海軍,目前則因爲法國政府的失敗主義情緒而消極對待戰爭,法國地中海艦隊的多數軍艦現在不是在海上游弋,而是停泊在港口,等待着法國政府的新命令,這進一步使英國政府憂心忡忡,如果法國投降,那麼英國的處境將更加艱難。

在英、法、蘇三國武裝集團中,目前戰略處境最好的就只剩下蘇聯了,雖然蘇聯在開戰之初就正式向德國、意大利宣戰,但是問題在於,既然波蘭不願意“借道”,那麼蘇聯陸軍也就不能跨越中歐、東歐平原去掃蕩德國陸軍,蘇聯唯一可以動用的是海軍和空軍,蘇聯空軍確實也出動了轟炸機對德國的東部領土進行了數次轟炸,但是戰果不佳,而且損失慘重,至於蘇聯海軍,基本上只能起到威懾作用,從戰爭開始到現在,蘇聯海軍基本上一炮未發。

除了蘇聯的表現之外,可圈可點的還是波蘭,作爲一個歐戰的直接產物,波蘭建國時間很短,爲了防止再次被強國瓜分,波蘭不僅在國內奉行軍國主義精神,而且也在國際上儘量尋找可靠的盟友,於是它找到了英國和法國,在《倫敦共同防禦條約》簽署之前,波蘭實際上就已是英國、法國的盟國了,所以,當德國軍隊開始進攻法國本土之後,波蘭政府就向德國政府發出了措辭強硬的外交照會,要求德國停止侵略,撤回軍隊,但是這一照會被德國政府扔進了垃圾堆,於是,波蘭政府也在1939年4月中旬正式向德國宣戰,並派遣了幾個騎兵旅掩護坦克和步兵越過德波邊境,向德國東部地區發動了進攻,試圖以此牽制法國戰場的德軍行動,併爲英國陸軍登陸法國贏得時間,這場德波戰爭被稱爲“六天戰爭”,因爲它只進行了六天。

毫不奇怪的,這支波蘭遠征軍只用了六天時間就迅速的戰敗了,並被趕回了波蘭境內,德國裝甲部隊長驅直入波蘭西部,而英國遠征軍卻遲遲不見登陸歐洲大陸,這種局面之下,波蘭政府驚慌失措,急忙求和,而正急於消滅法國的德國政府也適可而止,於是,隨之而來的是一份屈辱的停戰協定,波蘭政府被迫將其控制下的但澤地區及其鄰近海岸地區交給德國,而這一地區則是波蘭最重要的出海口,但澤自由市本是《凡爾賽和約》對戰敗國德國的羞辱,所以,但澤的迴歸對於德國人而言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通過這場僅僅只持續了六天的德波戰爭,德國納粹政府進一步鞏固了國內的統治,而波蘭政府則不得不面對國民的唾罵和質問,雖然當德軍進入波蘭領土之後有人建議波蘭與蘇聯結盟,但是考慮到二十年代的那場蘇波戰爭,多數波蘭人並不信任蘇聯,所以,這份屈辱的停戰協定最終還是付諸執行了,波蘭失去了所有的出海口,成了一個內陸國家。

小小波蘭,居然如此勇敢,這讓一些在戰爭中保持中立的歐洲國家感到有些慚愧,不過也僅僅只是慚愧而已,當這些國家發現法國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裡就瀕臨軍事上的全面崩潰之後,它們立刻恢復了表面上的鎮定,並且重申了它們的中立立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希臘,它曾一度指責意大利對法國的侵略,但是當法國政府宣佈巴黎爲“不設防城市”之後,希臘的梅塔克薩斯政府就迅速改變了立場,再次重申中立,另一個有代表性的中立國家就是西班牙,雖然德國和意大利在內戰中支持西班牙國民軍政府,而且使它贏得了內戰的勝利,但是現在,西班牙新政府堅決中立,絕不參加對法國、英國的戰爭。

西班牙的中立換來的只是德國元首的一句唾罵,但是希臘的中立卻換來了一場侵略戰爭,由於地理上的關係,希臘很早就成爲意大利法西斯政府心目中的獵物,自從控制了阿爾巴尼亞之後,意大利就開始經常性的向希臘發起挑釁,這些挑釁帶有試探的意思,但是不是試探希臘政府的反映,而是試探英國、法國的反應,尤其是法國的反應,畢竟,法國就在意大利旁邊,而當時,德法戰爭尚未爆發,巴黎還可以虛張聲勢的嚇唬一下羅馬,但是當戰爭爆發之後,尤其是當法國暴露出它的虛弱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就在1939年5月初,當看到法國政府已經基本喪失繼續進行戰爭的信心之後,意大利的那位法西斯領袖墨索里尼終於決定動用他的陸軍部隊,於是,意大利陸軍開始沿着阿爾巴尼亞的羊腸小道向希臘北部地區發動進攻。

但是問題在於,意大利陸軍的戰鬥力與他們的領袖的野心似乎是成反比的,意大利陸軍進攻希臘的行動遭到了嚴重挫折,5月中旬,意大利陸軍前線司令甚至不得不向羅馬拍電報,要求通過外交渠道解決兩國之間的“糾紛”。

因爲得到了來自中國的技術支持,意大利空軍裝備的作戰飛機性能很好,但是在多山的希臘北部地區作戰,意大利陸軍不能很好的利用他們的空中優勢,而希臘人民爲了保衛祖國,士氣高漲,鬥志昂揚,在這種情況之下,意大利陸軍的進展不順也就可以理解了,或許是看到了意大利軍隊的表現,西班牙新政府再次堅定了它的中立決心,從而使納粹德國失去了任何控制直布羅陀海峽的可能,對此,德國元首非常惱火,當着外交部長的面痛罵意大利領袖是“飯桶”,而意大利陸軍顯然是“一羣飯桶”。

爲了證明自己不是元首嘴裡的“飯桶”,意大利法西斯分子們決定換一個戰場展示他們的強大戰鬥意志,於是,英國和法國位於亞丁灣和紅海沿岸的索馬里屬地迅速的成爲了意大利的新殖民地,雖然意大利法西斯分子們驕傲的宣稱,這是“新羅馬”強大戰鬥力的結果,但是幾乎所有的國際戰略評論家都認爲這實際上應該歸功於中國軍隊的強大攻擊力,自從伊拉克戰役結束之後,英國政府就將一切可以抽調的兵力都調去了埃及和巴勒斯坦,英屬索馬里基本上只剩下一些警察部隊,如果連這些沒有重型武器的治安部隊也打不過的話,意大利軍隊真的可以解散了。

墨索里尼拒絕解散他的軍隊,雖然希臘戰場形勢不利於意大利,但是他並不打算撤軍,結束了索馬里戰役之後,意大利軍隊進一步向希臘戰場增兵,試圖一口吃掉希臘,而在經過了最初的迷茫之後,意大利陸軍也從索馬里的勝利中看到了希望,於是,希臘的陷落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了,希臘政府向英國、法國甚至是蘇聯政府求援,但是隻得到了一些口頭承諾,實際的幫助幾乎沒有,只有蘇聯派來了一支志願航空隊,但是其所裝備的戰鬥機遠不是意大利那些“防獵鷹”式戰鬥機的對手,雅典城已經飽受轟炸之苦,而已掌握希臘最高權力已整整四年時間的僭主梅塔克薩斯將軍也不得不開始考慮改變外交策略的問題。

希臘梅塔克薩斯政府首先向南斯拉夫王國求助,但是此時的南斯拉夫王國也正陷入一場政治危機之中,一方面是國王彼得與攝政王保羅之間的互相猜忌,另一方面則是南斯拉夫王國境內各民族之間的猜忌,這不僅給了納粹德國插手南斯拉夫內政的機會,而且也使南斯拉夫王國政府根本無暇顧及國際事務,實際上,自從德法戰爭爆發之後,南斯拉夫王國的王位之爭就日趨白熱化了,德國政府希望用王位拉攏保羅親王,以便將南斯拉夫王國也拉進軸心國集團,而國王彼得也在進行着王位保衛戰,他希望得到所有支持他的國家政府的幫助,哪怕這個幫助來自於法西斯意大利。

所以,當希臘政府向南斯拉夫王國政府尋求合作的時候,遭到了彼得國王的託詞回絕,因爲意大利政府已經先一步給了國王承諾,只要南斯拉夫在意希戰爭中保持中立,意大利政府將支持彼得國王,同時敵視德國政府支持的保羅親王,這件事也可以看出德國與意大利的明顯分歧,兩國都希望將東南歐地區劃進自己的勢力範圍,在這方面,勾心鬥角是免不了的。

既然南斯拉夫已經指望不上,那麼希臘政府只能轉而尋求另外三個東南歐國家的支持,這三個國家分別是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但是問題在於,當德法戰爭爆發之後,這三個國家也陷入了危機之中,這個危機既有來自蘇聯的威脅,也有來自三國之間的歷史糾紛,比如說多布羅加南部領土糾紛,比如說特蘭西瓦尼亞的歸屬問題,實際上,匈牙利當時已經做好了入侵羅馬尼亞的軍事準備,兩國的空軍也發生過小規模的戰鬥,而與此同時,保加利亞也打算渾水摸魚,通過戰爭手段解決它與羅馬尼亞之間的領土爭端,所以,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已經自顧不暇,無法幫助希臘。

希臘政府環顧四周,驚訝的發現,它已成了意大利法西斯政府嘴裡的食物,隨時都可能被嚥下去,這個時候,到底誰能幫助希臘人呢?最終,希臘梅塔克薩斯政府將目光盯向了東方,當然不是蘇聯,而是另一個東方大國,這個國家距離希臘是如此的遙遠,但是它的觸手現在已經伸到了中東,這個國家就是中國。

1939年5月底,當歐洲正陷入一片混亂中時,當中國陸軍裝甲部隊的履帶碾上約旦河西岸的乾燥沙土地的時候,一架希臘空軍的轟炸機悄然在土耳其東南部的一座空軍機場降落,一名希臘政府的外交代表走下飛機,搭上一輛土耳其外交部門的轎車,在土耳其外交秘書的陪同下通過連接土耳其與伊拉克的公路進入了伊拉克,並受到了伊拉克王國新國王費撒爾二世的秘密接見,然後,這名希臘外交特使就在伊拉克外交部安排的一間很不起眼的旅館裡下榻,並焦慮的等待着一名神秘客人,這位客人來自中國。

第486章 強國與權欲第1132章 戴着腳鐐跳舞的戰鬥第1135章 1940年(上)第1260章 猙獰巨人(下)第356章 曼佗羅與籠中鳥第1021章 信與不信(上)第808章 僑民轉移安置計劃(下)第1189章 別墅協定第885章 歐洲的血第337章 戰勝之後(上)第120章 幹部培訓學校第615章 游擊戰專家第737章 逆勢而行(上)第361章 順應軍心第1193章 蒼穹焦點第1151章 佯攻(上)第1002章 軍心可用第1134章 1939年夏秋第911章 混亂第160章 愣頭青(上)第781章 跳板第527章 辦案第667章 噬血鯊魚第962章 填鴨行動(下)第785章 外交辭令第314章 誘敵(上)第459章 投機第1255章 末日武器(上)第628章 閃電(下)第910章 鐵錘第779章 建功立業第784章 隱居療養(下)第78章 天心洲第752章 奇兵(下)第877章 西原計劃第490章 統帥堂第230章 華陽(下)第469章 北巡山海關(上)第275形勢微妙上第89章 釣翁漁叟第572章 南洋攻略(下)第601章 鬥牛士行動第153章 銅梁(下)第443章 改訂商約第1056章 在基地(下)第259章 武穴(上)第971章 變數(上)第1176章 演戲(下)第843章 醒獅第440章 事有蹊蹺第1240章 狹路相逢(下)第613章 僅此而已第828章 政客與楷模第879章 爪哇號事件第584章 少壯派第152章 銅梁(上)第528章 政變第696章 衝向風車的騎士(下)第1182章 全體會議第319章 各爲其主第138章 赳赳武夫第858章 去殖民化與新殖民者第1252章 毛遂自薦第1090章 戰爭販子第960章 陰謀第582章 重要任務第132章 交易第928章 干涉(下)第883章 英國方案(上)第767章 混亂與憤怒第788章 競爭者第145章 袍哥人家第497章 特別調查員(上)第1260章 猙獰巨人(下)第640章 捷報(下)第945章 戰鬥在巴黎(上)第773章 戰無不勝第505章 不可接受的條件第1149章 陽山(上)第221章 孤軍(下)第504章 戰與不戰(下)第125章 第一功臣第564章 一筆交易第854章 亂中取勝第116章 張園(上)第497章 特別調查員(上)第431章 真真假假與虛虛實實(上)第1156章 總統巡邊(下)第19章 革命軍的秘密第992章 宅廬主人(下)第675章 沉重一擊第968章 西山莊園(下)第303章 南國破曉第438章 左膀右臂(下)第371章 收網第866章 虎與狼第1038章 平叛(下)第900章 亞洲的覺醒(下)第705章 敵人與朋友(上)第548章 毀舊立新
第486章 強國與權欲第1132章 戴着腳鐐跳舞的戰鬥第1135章 1940年(上)第1260章 猙獰巨人(下)第356章 曼佗羅與籠中鳥第1021章 信與不信(上)第808章 僑民轉移安置計劃(下)第1189章 別墅協定第885章 歐洲的血第337章 戰勝之後(上)第120章 幹部培訓學校第615章 游擊戰專家第737章 逆勢而行(上)第361章 順應軍心第1193章 蒼穹焦點第1151章 佯攻(上)第1002章 軍心可用第1134章 1939年夏秋第911章 混亂第160章 愣頭青(上)第781章 跳板第527章 辦案第667章 噬血鯊魚第962章 填鴨行動(下)第785章 外交辭令第314章 誘敵(上)第459章 投機第1255章 末日武器(上)第628章 閃電(下)第910章 鐵錘第779章 建功立業第784章 隱居療養(下)第78章 天心洲第752章 奇兵(下)第877章 西原計劃第490章 統帥堂第230章 華陽(下)第469章 北巡山海關(上)第275形勢微妙上第89章 釣翁漁叟第572章 南洋攻略(下)第601章 鬥牛士行動第153章 銅梁(下)第443章 改訂商約第1056章 在基地(下)第259章 武穴(上)第971章 變數(上)第1176章 演戲(下)第843章 醒獅第440章 事有蹊蹺第1240章 狹路相逢(下)第613章 僅此而已第828章 政客與楷模第879章 爪哇號事件第584章 少壯派第152章 銅梁(上)第528章 政變第696章 衝向風車的騎士(下)第1182章 全體會議第319章 各爲其主第138章 赳赳武夫第858章 去殖民化與新殖民者第1252章 毛遂自薦第1090章 戰爭販子第960章 陰謀第582章 重要任務第132章 交易第928章 干涉(下)第883章 英國方案(上)第767章 混亂與憤怒第788章 競爭者第145章 袍哥人家第497章 特別調查員(上)第1260章 猙獰巨人(下)第640章 捷報(下)第945章 戰鬥在巴黎(上)第773章 戰無不勝第505章 不可接受的條件第1149章 陽山(上)第221章 孤軍(下)第504章 戰與不戰(下)第125章 第一功臣第564章 一筆交易第854章 亂中取勝第116章 張園(上)第497章 特別調查員(上)第431章 真真假假與虛虛實實(上)第1156章 總統巡邊(下)第19章 革命軍的秘密第992章 宅廬主人(下)第675章 沉重一擊第968章 西山莊園(下)第303章 南國破曉第438章 左膀右臂(下)第371章 收網第866章 虎與狼第1038章 平叛(下)第900章 亞洲的覺醒(下)第705章 敵人與朋友(上)第548章 毀舊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