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0章 新的戰爭

燦爛的陽光灑在平靜的海面上,反射着五顏六色的光,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奇異景象,主要是因爲那海面上漂浮着少許的油污,這些油污有的是岸邊的油田泄露到海里的,還有一些則是軍艦上泄露的潤滑油和燃料油,無論如何,這就是工業時代的別樣色彩,工業的喧囂中,出現的不僅是更加緊張的生活節奏,而且還有這無處不在的污染,好在污染不太重,海里還是可以看見魚的。

這裡是巴庫,裡海西岸最大的城市,同時也是蘇聯境內最重要的石油基地之一,這是一座位於高加索山脈腳下的工業城市,沒有這裡的石油,蘇聯的工廠就無法運轉,農田就要荒蕪,甚至連軍隊裡的坦克、飛機也將完全失去戰鬥力,而且,巴庫不僅是蘇聯的石油供應基地,還同時是重要的化工基地、煉油基地。

明白了這一點,也就可以理解爲什麼蘇聯政府會在巴庫駐紮重兵,實際上,經過整頓合併之後的高加索軍區的司令部駐地就在巴庫城裡,巴庫不僅是蘇聯南部邊境線上最重要的工業城市,同時也是蘇聯國防戰略中極爲重要的一個戰略要點,只要巴庫的蘇聯軍隊保持着強大,那麼西南方向的土耳其、東南方向的伊朗都會伏伏帖帖,而與高加索地區隔海相望的中亞數國也將被蘇聯武裝力量的這種殺氣震懾住,不敢輕舉妄動,哪怕中國站在它們身後。

在這種戰略形勢之下,蘇聯政府唯一需要擔心的只有一箇中國。

自從《塔夫利達——西總布條約》簽訂之後,蘇俄、蘇聯政府先後與中國又簽訂了幾份條約,就兩國之間的中亞邊疆進行了進一步的重新劃分,雖然蘇聯政府最終確保了裡海北部的烏拉爾河繼續以蘇聯內河的地位存在,但是卻無法阻止中國將西部邊疆最終延伸到裡海岸邊,雖然裡海岸邊屬於中國的海岸線只有不到一百公里寬,但是中國確實已經將它的戰略觸手伸到了裡海,不僅在那段海岸線上建立起了一座嶄新的邊疆城市“康居”,而且還在那座城市的海岸邊建立起了一座規模不大的海軍基地,並駐紮了一支“裡海艦隊”。

中國海軍裡海艦隊的規模並不大,只有一些小炮艇,以及一些水上飛機,但是蘇聯政府卻對這支小型艦隊非常警惕,爲了監視這支艦隊,蘇聯政府也在巴庫建立了一座海軍基地,併成立了蘇聯紅海軍裡海艦隊,該艦隊不僅擁有最先進的炮艇,而且甚至還擁有兩艘小型潛艇,以及相當多的魚雷艇,並有空軍部隊支援。

蘇聯政府的警惕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巴庫就在裡海的海岸邊,如果中隊攻擊這座城市的話,將引起極大的混亂,爲了保衛巴庫,蘇聯不得不組建一個龐大的高加索軍區,而這個軍區從規模上而言,僅次於蘇聯中亞軍區。

在納粹德國開始重整軍備之前,蘇聯政府一直將中國視爲最危險的對手,這不僅僅是因爲政治層面的考慮,更重要的是,雖然與蘇聯建立了外交關係,但是中國政府卻一直視遠東共和國爲沙俄政府的法定繼承者,而爲了在法律手續上做得更完美一些,中國政府不僅與蘇聯簽訂了《塔夫利達——西總布條約》,而且也與遠東共和國政府簽訂了類似的邊疆調整條約,對於中國中樞政府的這種做法,蘇聯政府一直相當不滿,尤其是當“貝加爾戰爭”遭到挫敗之後,蘇聯政府更是急於加強中亞軍區的實力,但是偏偏這個時候,納粹德國開始瘋狂的擴軍備戰,面對來自歐洲方向的巨大軍事壓力,蘇聯政府只能調整戰略重點,爲了對抗德國,蘇聯政府不僅抽調了中亞軍區的部分裝甲部隊,而且也開始加強與英國、法國的聯繫,並與兩國簽訂了《倫敦共同防禦條約》。

但是一份共同防禦條約並不能給蘇聯政府多少安全感,當看到中隊在“亞洲解放之戰”中勢如破竹,一路橫掃英聯邦軍隊之後,蘇聯政府真正意識到了危險,如果說德國擊敗法國是沾了中英戰爭的光的話,那麼蘇聯政府絕對不會對此結論表示異議,蘇聯在中英戰爭中不僅看到了中隊的強大戰鬥力,也看到了歐洲盟友的虛弱,當英國政府決定不派遣陸軍登陸法國與德國陸軍作戰之後,蘇聯政府立即做出了一個新的選擇,那就是捨棄英國,與德國接近,於是,當法國戰敗投降之後,蘇聯政府很快就宣佈退出《倫敦共同防禦條約》,並與德隊東西夾擊,一舉消滅了波蘭,並將這個凡爾賽體系的直接產物瓜分,德國佔領了波蘭西部領土,蘇聯則控制了波蘭領土東部。

不僅如此,爲了換取德國的信任,蘇聯也與德國簽訂了一份《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雖然沒有結盟,但是依靠這個簽訂於1940年7月底的條約,蘇聯政府可以緩一口氣,將戰略關注的重點轉回中亞方向了。

實際上,在這份《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之前,蘇聯政府就已經開始將原本部署在烏克蘭、波羅的海方向的一些裝甲部隊調往以古裡耶夫城爲司令部所在地的中亞軍區了,與巴庫一樣,古裡耶夫城也是一座位於裡海岸邊的城市,這座城市位於裡海北部,在烏拉爾河的入海口附近,這座城市雖然也是蘇聯的石油基地之一,不過在工業體系中的地位遠不如巴庫,但是在國防戰略中的重要性卻比巴庫更爲重要,因爲蘇聯軍隊必須以這座城市爲樞紐,抗拒來自中亞方向的中國陸軍裝甲洪流,爲伏爾加河中游重要工業城市斯大林格勒的防禦部署爭取時間。

毫無疑問的一個事實就是,在中英戰爭中,蘇聯政府驚恐的發現中國陸軍的重型裝備已發展到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無論是中型坦克還是重型坦克,蘇聯軍隊裝備的相同產品都無法與中國產品相匹敵,在這種情況之下,蘇聯政府只能寄希望於最新式的中型坦克T34,這是一種結構簡單但卻擁有相當戰鬥力的新型坦克,在入侵波蘭的戰爭中表現出色,不僅給波蘭人留下深刻印象,同時也給德隊留下深刻印象,蘇聯政府高層認爲,依靠大量的T34坦克可以有效震懾住蠢蠢欲動的中隊,所以,現在的蘇聯所有工業城市,只要有拖拉機廠,就可以看見一批一批的T34坦克轔轔的碾過街道,駛向火車站,並最終被拉到古裡耶夫城,裝備蘇聯中亞軍區的坦克部隊。

僅僅依靠T34坦克組成的海洋還不足以讓蘇聯政府完全放心,現在,蘇聯的軍工企業和軍事技術研究部門正在按照最高領袖的命令日以繼夜的進行技術攻關,試圖找到剋制中國空軍“獵鷹”式戰鬥機的有效武器和戰術。

在中英戰爭期間,英隊想辦法弄到了幾架被擊落但是機體結構基本完整的中國“獵鷹”,並在停戰之後將之送給蘇聯方面,而蘇聯的軍事技術專家也正是依靠這幾架“獵鷹”殘骸進行研究的,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過程中,蘇聯政府也得到了來自美國政府的支持,實際上,就在蘇聯的兵工廠實驗室裡,可以看到美國技術專家的身影,他們也對中國的航空技術發展非常感興趣。

中國空軍在“亞洲解放之戰”中的出色表現確實讓蘇聯政府震驚不已,雖然早就知道遠東共和國裝備的中國製戰鬥機性能非常好,但是蘇聯政府認爲只要加把勁就可以研製出自己的好飛機,而且來自英國的技術援助也可以迅速提高蘇聯航空技術水平,但是直到英國在戰爭中慘敗,英國皇家空軍用極爲慘重的損失告訴了蘇聯政府一個殘酷的事實:即使是英國,其航空工業也遠不是中國對手。

蘇聯政府醒悟得比較及時,一聲令下,那些一度被關進勞動營的蘇聯技術專家被召集起來,與美國技術專家一起研究那些從英國手裡弄到的中國“獵鷹”,有他們的幫助,相信很快蘇聯空軍將擁有性能不比“獵鷹”差的先進戰鬥機。

目前,蘇聯已得到了來自英國、法國、美國的先進戰鬥機,雖然這些戰鬥機的性能還是不如“獵鷹”,但是總比蘇聯的舊式戰鬥機好一些,而爲了發揮這些戰鬥機的效力,在與德國簽訂和平條約之後,蘇聯政府立即將這些戰鬥機全部部署到了高加索軍區和中亞軍區方向,以與來自東方的精銳中國空軍對峙。

除了來自盟國的先進飛機之外,蘇聯還得到了另外一樣對空戰模式影響至爲深遠的先進武器,這種武器不能直接用於戰鬥,但是卻可以指揮空軍戰鬥部隊攔截敵方來襲空軍,這種先進武器就是雷達。

蘇聯的雷達來自於英國,本來,英國政府是將雷達列爲“絕密武器”的,但是當中英戰爭打響之後,英國人才驚訝的發現,中隊同樣裝備有雷達,而且據推測,中國人的雷達在性能上比英國雷達更先進,更爲重要的是,德國人得到了中國的雷達,這也是英國皇家空軍無法在不列顛空戰中壓制德國空軍的主要原因。

在這種情況之下,英國政府立即改變策略,將雷達分別送給蘇聯、美國,以供盟友研究,而送給蘇聯的雷達樣機是在蘇聯宣佈退出《倫敦共同防禦條約》之前抵達蘇聯北方港口的,雖然只有兩部樣機,但是蘇聯的工業體系還是保證了蘇聯人弄明白了雷達的工作原理,並加以仿製,而現在,在巴庫、古裡耶夫都建有蘇聯空軍的雷達站,它們可以有效監視天空中的動靜。

1940年8月19日,這是一個很普通的日子,中午一點鐘,巴庫的市民正在享受午休時間,蘇聯紅海軍裡海艦隊的官兵們也在進行午餐後的休息,陽光燦爛,灑在漂着少許油污的海面上,一些頑皮的小孩在港口的碼頭邊玩耍,他們的家長則在海邊心不在焉的釣着魚、喝着伏特加。

一切看上去都是那樣的寧靜,這是一個再也普通不過的午後,如果非要找出什麼讓人心神不寧的事情的話,或許有線廣播的喇叭里正在播送的關於土庫曼蘇維埃共和國發生騷亂的消息多少影響了市民們的好心情,廣播裡的播音員正在用咒罵式的語氣播送這條新聞,而且像往常一樣,在瘋狂的批判着全世界敵對國家對蘇聯事業的破壞。

下午兩點整,當巴庫工廠的上班汽笛聲響起之後,一陣淒厲的防空警報聲也同時響了起來,這讓市民們驚訝之極,紛紛走出屋,向天空張望,但是什麼也看不見,雖然前段日子中蘇兩國關係因爲“伊朗危機”而陷入危機,蘇聯政府爲此在某些城市進行過防空演習,巴庫也進行過幾次防空演習,不過,今天並沒有通知要舉行防空演習啊。

市民們、街坊們互相打聽着,低聲議論着,但是誰也說不清楚防空警報聲到底意味着什麼,直到一些人看見那些塗着軍徽的蘇聯空軍戰鬥機呼嘯着從頭頂掠過,他們才意識到發生了什麼。

難道戰爭就這樣開始了麼?巴庫市民驚惶的仰起頭,向東方的天空張望,那裡,一些小黑點已經可以在望遠鏡裡看見了。

第106章 投機客(下)第327章 藍牆(上)第1167章 掌握主動(上)第962章 填鴨行動(下)第840章 遠東貴族第815章 “伏特加”(上)第251章 漁人得利第184章 空襲第735章 總統回京第916章 陸軍總動員(下)第651章 清川江畔(下)第806章 臺前幕後(下)第1046章 戰爭的腳步(下)第86章 卸磨殺驢(上)第784章 隱居療養(下)第327章 藍牆(上)第165章 將軍與士兵第661章 犧牲(下)第551章 西康(上)第318章 空戰第61章 破舊立新(上)第52章 忠奸難辨(下)第1135章 1940年(上)第597章 訓政五君子第1160章 逢場作戲第514章 威海衛前(下)第9章 軍心第780章 初步進展第1185章 瘋狂的世界第820章 中東問題第542章 青島(下)第529章 各有所第342章 補救措施(下)第1158章 分歧第1030章 總司令的準備(下)第385章 重逢鄭州(下)第888章 中國的戰列艦(下)第797章 友誼與利益第410章 唯我獨尊第141章 徵川之戰第813章 1917年第1153章 反擊與防守(上)第82章 伐大樹(上)第297章 放權與收權第348章 唯一的出路第762章 歷史再次改變第1224章 關注噴氣機的人第652章 鐵拳部隊(上)第114章 定向雷第1166章 命令:停火第1075章 宅廬陰謀(上)第1086章 叢林軍刀(下)第697章 孤掌難鳴第902章 戰爭之後第227章 山中無老虎第496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330章 鐵甲鏗鏘(下)第377章 各施奇謀(上)第303章 南國破曉第106章 投機客(下)第177章 宴會(下)第1053章 旁觀者清第802章 激進分子第621章 戰爭不可避免(上)第963章 君子協定第392章 日薄西山第418章 整軍(下)第600章 兩個選擇第1083章 安達曼海第536章 替罪羊第135章 灰色勢力第1081章 克拉地峽第1242章 王牌對王牌(下)第59章 戰漢陽(下)第460章 歸化第618章 迷一樣的人物第1260章 猙獰巨人(下)第193章 公債第261章 時局紛亂(上)第529章 各有所第930章 伯力第975章 海洋野心第413章 大十字計劃(上)第14章 兵變黃泥港(上)第1256章 末日武器(下)第55章 炮兵第914章 南洋試驗田(下)第1135章 1940年(上)第205章 託忒克氏第534章 鴻門宴第178章 遠東狂人第208章 蟊賊第40章 共和饅頭第86章 卸磨殺驢(上)第1272章 柏林的“小紅帽”(下)第678章 接觸第486章 強國與權欲第235章 軍人設計師第394章 修補匠第736章 世事人心
第106章 投機客(下)第327章 藍牆(上)第1167章 掌握主動(上)第962章 填鴨行動(下)第840章 遠東貴族第815章 “伏特加”(上)第251章 漁人得利第184章 空襲第735章 總統回京第916章 陸軍總動員(下)第651章 清川江畔(下)第806章 臺前幕後(下)第1046章 戰爭的腳步(下)第86章 卸磨殺驢(上)第784章 隱居療養(下)第327章 藍牆(上)第165章 將軍與士兵第661章 犧牲(下)第551章 西康(上)第318章 空戰第61章 破舊立新(上)第52章 忠奸難辨(下)第1135章 1940年(上)第597章 訓政五君子第1160章 逢場作戲第514章 威海衛前(下)第9章 軍心第780章 初步進展第1185章 瘋狂的世界第820章 中東問題第542章 青島(下)第529章 各有所第342章 補救措施(下)第1158章 分歧第1030章 總司令的準備(下)第385章 重逢鄭州(下)第888章 中國的戰列艦(下)第797章 友誼與利益第410章 唯我獨尊第141章 徵川之戰第813章 1917年第1153章 反擊與防守(上)第82章 伐大樹(上)第297章 放權與收權第348章 唯一的出路第762章 歷史再次改變第1224章 關注噴氣機的人第652章 鐵拳部隊(上)第114章 定向雷第1166章 命令:停火第1075章 宅廬陰謀(上)第1086章 叢林軍刀(下)第697章 孤掌難鳴第902章 戰爭之後第227章 山中無老虎第496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330章 鐵甲鏗鏘(下)第377章 各施奇謀(上)第303章 南國破曉第106章 投機客(下)第177章 宴會(下)第1053章 旁觀者清第802章 激進分子第621章 戰爭不可避免(上)第963章 君子協定第392章 日薄西山第418章 整軍(下)第600章 兩個選擇第1083章 安達曼海第536章 替罪羊第135章 灰色勢力第1081章 克拉地峽第1242章 王牌對王牌(下)第59章 戰漢陽(下)第460章 歸化第618章 迷一樣的人物第1260章 猙獰巨人(下)第193章 公債第261章 時局紛亂(上)第529章 各有所第930章 伯力第975章 海洋野心第413章 大十字計劃(上)第14章 兵變黃泥港(上)第1256章 末日武器(下)第55章 炮兵第914章 南洋試驗田(下)第1135章 1940年(上)第205章 託忒克氏第534章 鴻門宴第178章 遠東狂人第208章 蟊賊第40章 共和饅頭第86章 卸磨殺驢(上)第1272章 柏林的“小紅帽”(下)第678章 接觸第486章 強國與權欲第235章 軍人設計師第394章 修補匠第736章 世事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