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君憲與共和(下)

見隆裕太后仍將希望寄託在蒙古王公身上,參加朝議的王公大臣均不以爲然。

沒人願意放棄權力,可也不能做白日夢啊。

奕劻說道:“太后,那王才走沒幾天,就算是出了口外就策馬飛弛,只怕現在也趕不回草原,就算回了草原,要召集王公會議,要徵集兵馬糧草,也得等上好一陣子,再等王爺們領着兵趕來,只怕是黃花菜都涼了。現在的情勢危急,朝廷得速定國體,再等的話,就怕南邊的叛軍殺到北邊來了。如今洋人發話了,若是朝廷不盡快決斷,他們就不幫忙了。”

“可是,洋人向來不跟朝廷一條心,你們可得多個心眼。”隆裕太后說道。

“太后勿憂。洋人的心思臣倒是能猜出一二。”軍機大臣鹿傳霖奏道。

“朝廷怕打仗,洋人也怕咱們大清國亂套,如果天下大亂,不惟掙不着銀子,便是在華洋商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當年庚子國變,義和拳到處擺壇殺大毛子、二毛子,那個亂勁啊,嘖嘖,洋人可是記憶猶新,所以啊,這洋人也巴望着早點太平下來,也好安心掙銀子。至於南方叛軍那邊,太后更不必憂心,若是他們不同意立憲,洋人絕不會給他們好臉色看,沒了洋人的支持,他們又能撐幾天?那孫逆、那陶逆,不都是洋人捧起來的?沒洋人支持,他們早就被朝廷滅了。前幾日臣去拜訪各國公使,他們大多以爲我國百姓缺乏教養,不懂什麼是‘共和’,與其亂糟糟的建共和,倒不如君主立憲更合國情。”

“鹿中堂所言極是。”

“還是鹿中堂看得清楚。”

養心殿裡衆人隨聲附和,百姓們固然不懂什麼是“共和”,這些大臣也未必懂的,但有一點是很清楚的,那就是,如果不盡快確立君主立憲國體,不惟南方革命軍會趁機煽動暴民,而且那些立憲派也不會答應,現在朝廷已沒多少盟友了,再失去立憲派的支持,到時候他們萬一去擁戴袁世凱做立憲皇帝,朝廷可就追悔莫及了。

“既然這是大夥兒的意思,哀家就準了。這個立憲詔書就由軍機處擬定,蓋了璽便明發天下,好叫百姓都知道,朝廷不是一根筋,皇上也不是昏君。”

隆裕太后嘆了口氣,頓了頓,又說道:“不過,袁世凱那邊也得派人去回信,叫他趕緊正了‘攝政大臣’的位置,免得一口一個‘山野布衣代天子御民’,不倫不類的,叫人看了發噱。”

奕劻說道:“這個好辦,詔書便由軍機處去擬,另外,當初御史彈劾袁世凱‘貪墨軍餉’、‘專橫擅殺’,這兩個罪名也得給袁世凱去了,不然名不正言不順,就當那個御史‘構陷忠良’,一來安撫袁世凱,二來也好給朝廷一個臺階下。至於給袁世凱回信,依奴才之見,不如就派阮忠樞和趙秉鈞一同趕去天津宣旨。不過,這倆人現在都還在牢裡,只怕吃了些苦頭,還得好好宣慰纔是。”

“他們怎麼也在牢裡?”隆裕太后看了眼一旁的載灃。

載灃沒敢說話,奕劻忙道:“還不是恭王他們乾的?自從組了‘宗社黨’,他們叫嚷着要把袁世凱的舊人趕盡殺絕,還說要盡殺城裡的漢民,搞得人心惶惶,阮忠樞本來是跑到奴才府上躲避的,後來叫恭王知道了,領着一班黃帶子旗人衝進王府,硬是把人打了一頓,又押到了順天府大牢,奴才想勸,也差點捱了揍。太后,不能任由他們這麼胡鬧下去,再鬧,怕是變起肘腋啊。”

“連王爺都敢打,反了他們了!”隆裕拍案而起,怒不可遏。“傳懿旨,恭王溥偉狂悖無禮,着宗人府派員訓斥,罰俸半年!”

奕劻暗暗搖頭,才罰俸半年,這算得什麼懲戒?恭王他們,說到底是太后和攝政王慣的,若非如此,又怎會如此大膽?當然,他說的也不盡不實,阮忠樞確實是在慶王府門前拿下的,但壓根就沒進王府的門,恭王再大膽,也是不敢去揍他奕劻的,萬一打死,把自己的王爵給打飛了,那就得不償失了。

當然,如果現在小恭王在現場聽到奕劻這些說辭的話,或許他可能真的不再顧忌自己的鐵帽子也說不定呢。

……

公元1909年1月9日,清廷發佈詔書,再次重申立憲決心,同時委任袁世凱爲“全權攝政大臣”,領班軍機,封一等侯,代替朝廷處理所有政務,不僅有組織議院、內閣之責,也有任免官吏之權,凡四品以下官員,不需報朝廷許可,即可任免,四品以上則交由軍機處議定,由太后懿旨定奪。

詔書一出,立憲派歡呼雀躍,各省立憲分會紛紛掛牌,各地“君憲先鋒”粉墨登場,英法美德四國駐華公使隨即向清廷遞交聯合照會,對此詔書大加讚賞,英法兩國更是立即組建聯合銀行團,爲袁世凱提供一筆五十萬英鎊的緊急貸款,同時敦促南方革命軍迅速解除武裝,或接受北洋軍改編,並立即停止一切針對北方的軍事行動,否則,列強將聯合出兵干涉,“幫助”中國穩定國內局勢,同時勸告其它國家,不要試圖採取任何單獨干涉行動,否則將被視爲對遠東秩序的嚴重破壞。日本和沙皇俄國並未參與該項聯合照會,只是單獨發表政府公報,對清廷立憲舉動表示關注,同時保留各自在華勢力範圍內的行動自由。

至於勤王派大臣,則反應不一,有的安靜下來,宣佈服從詔書,並立即組建憲政會,但有的人仍在上躥下跳,稱詔書乃是“亂命”,拒不奉詔,尤以署理兩江總督長庚和雲貴總督錫良爲甚,不僅拒絕開讀詔書,而且加緊時間厲兵秣馬,與四川總督趙爾巽的聯繫也日益密切,妄圖與“亂黨叛臣”決一死戰。

作爲反擊,袁世凱立即以“全權攝政大臣”名義下令討伐兩江,不僅從黃州東進的北洋第五鎮殺到了兩江地面,就連安徽巡撫朱家保和毅軍統領薑桂題也率軍參加了討伐,而原本被他們圍困在廬州城的熊成基部起義軍則趁機撤走,向東開進,試圖由運河南下前往浙江。

與此同時,回到蒙古草原的那彥圖以蒙古全體王公名義在俄國領事館發出通電,宣稱已召集蒙古健兒五十萬,擇日便可南下勤王,聲言擊破北洋軍,活捉袁世凱。

戰火重燃,狼煙再起。一時之間海內鼎沸,各種通電、宣言滿天飛,讓中國百姓大開了一回眼界,連鄉下的老農也是開口閉口的“×電×電”。

等衆人冷靜下來,才發現南方革命黨人靜得出奇,沒有立即對這一事件做出反應,同盟會沒有說話,光復會也沒有說話……好象他們都被列強的那個照會嚇住了。

沉默幾天之後,平地一聲驚雷。

“共和一日不立,我軍一日不停止前進!”

這則通電是由共和軍總司令趙北於1月12日發出的,故此稱“震電”。

驚雷之後,又是兩聲驚雷。

次日,湖南共進會發出通電,宣佈組建“革命聯軍”,宣稱“我軍爲共和而生,亦不諱言爲共和而死!”

再次日,已在豫南建立根據地的羣治學社由楊王鵬牽頭,發表聲明,宣佈羣治學社正式改組爲“奮進會”,誓言“清室不退,戰鬥不息!”

很快,同盟會和光復會也發出通電,指責清廷的立憲是假立憲,是旗人立憲,除非實行政黨政治與責任內閣制,並且內閣中必須要有一半的成員來自南方革命勢力,否則,革命黨人絕不承認這種“立憲”。

與此同時,正坐船前往歐洲準備尋求外交、財政幫助的同盟會領袖孫文也發出通電,號召國民與帝制戰鬥到底,帝制一日不推翻,便一日不停止戰鬥,在通電裡,特別提到了湖北的共和軍,對於他們的“堅強革命立場”大加讚賞,總司令趙北也被讚譽爲“共和先鋒”、“革命旗手”。

1月15日,福建全省光復,同盟會主政福建,宋教仁趕到福州,發表宣言,宣佈組建“中華建國革命軍”,任命許崇智爲總司令,誓師南征廣東。次日,浙江全省光復,光復會會長陶成章正式就任浙江都督,隨即派人前往安徽,試圖聯繫熊成基部,將他們帶往湖北休整。

1月17日,英法美德四國公使再次發表聯合聲明,重申各國立場,同時增調軍艦五艘在華南沿海遊弋,威懾革命力量,並截留關稅餘額,從經濟上迫使革命黨人屈服。

“難道又是一場庚子國變?‘震電’的威力竟是如此驚人?”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他們並不知道,“震電”的始作俑者卻在思考另一個問題。

“君主立憲?列強支持清朝立憲?……開什麼國際玩笑?……袁世凱的命還真是大啊,這樣都玩不死他。袁世凱不立即篡了清朝,偏偏要把自己打扮成忠臣,這恐怕是他犯下的第一個錯誤,或許,他還在做着驅虎吞狼、左右逢源的迷夢吧,可惜啊,老子是穿越的,不吃這一套。如果袁世凱現在立即通電響應共和國體的話,那倒不好對付了,他自己放棄了這個提高人望的機會,卻也怨不得旁人了。”

趙北敲着桌子,放下那張華文報紙,若有所思的端起茶盞,吹了吹茶葉沫。

“一通大棒下去,將滿清朝廷打得昏天黑地……現在,或許可以給他們吃顆抹了蜜的毒藥了。”

第249章 釜底抽薪第31章 袁府第457章 南北商幫(上)第630章 第一場戰鬥(下)第540章 指點江山第1127章 德國來客第348章 唯一的出路第317章 戰西平(下)第619章 貿易制裁第682章 國戰(上)第721章 普蘭店第239章 上校營長第487章 內閣總理撤消案(上)第719章 阻擊第370章 低效與高效(下)第195章 路款虧空案(上)第706章 敵人與朋友(下)第839章 人在異國第382章 別無選擇第269章 特殊戰場(上)第548章 毀舊立新第819章 難得糊塗第483章 這個總統不好當第456章 中秋密謀(下)第1069章 推進第153章 銅梁(下)第777章 理想第840章 遠東貴族第326章 新女性與追星族第884章 英國方案(下)第237章 厚此薄彼(上)第1149章 陽山(上)第884章 英國方案(下)第1187章 極光之下第984章 1920年代(下)第1063章 家事與國事第133章 青黃不接第1250章 代號“沙暴”(下)第1237章 高原上的逃亡者第188章 不識好歹(上)第605章 脆弱的和平第241章 飛行基地(上)第957章 遊戲規則(上)第1185章 瘋狂的世界第164章 遠東變局第752章 奇兵(下)第160章 愣頭青(上)第1038章 平叛(下)第250章 平衡第405章 妥協第330章 鐵甲鏗鏘(下)第1084章 夜戰第311章 捨我其誰第1113章 國際局勢的變化(上)第1071章 逐鹿南洋(上)第1040章 謝幕(下)第498章 特別調查員(下)第1264章 談判第165章 將軍與士兵第313章 西平前哨(下)第748章 戰前第1211章 柏林局外人第241章 飛行基地(上)第105章 投機客(上)第81章 合電第694章 勝利與榮譽第546章 雛鷹展翅第1176章 演戲(下)第975章 海洋野心第27章 大廈將傾(上)第461章 防守(上)第199章 復國大計第223章 匈奴未滅第935章 總統的1919(上)第364章 正定(上)第20章 撲朔迷離(上)第2章 選鋒軍令第357章 蘆臺(上)第480章 黨同伐異第572章 南洋攻略(下)第348章 唯一的出路第194章 聯名通電第822章 戰略武器第11章 同仇敵愾第105章 投機客(上)第496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860章 護僑第1101章 獵人(上)第406章 背叛第1092章 另一個戰略重點第1127章 德國來客第1239章 狹路相逢(上)第955章 坦克戰第994章 畿輔紛亂(下)第856章 國際較量第1012章 口是心非(下)第530章 強勢人物的反擊第266章 師出有名第283章 剋制爲上..第10章 舌頭
第249章 釜底抽薪第31章 袁府第457章 南北商幫(上)第630章 第一場戰鬥(下)第540章 指點江山第1127章 德國來客第348章 唯一的出路第317章 戰西平(下)第619章 貿易制裁第682章 國戰(上)第721章 普蘭店第239章 上校營長第487章 內閣總理撤消案(上)第719章 阻擊第370章 低效與高效(下)第195章 路款虧空案(上)第706章 敵人與朋友(下)第839章 人在異國第382章 別無選擇第269章 特殊戰場(上)第548章 毀舊立新第819章 難得糊塗第483章 這個總統不好當第456章 中秋密謀(下)第1069章 推進第153章 銅梁(下)第777章 理想第840章 遠東貴族第326章 新女性與追星族第884章 英國方案(下)第237章 厚此薄彼(上)第1149章 陽山(上)第884章 英國方案(下)第1187章 極光之下第984章 1920年代(下)第1063章 家事與國事第133章 青黃不接第1250章 代號“沙暴”(下)第1237章 高原上的逃亡者第188章 不識好歹(上)第605章 脆弱的和平第241章 飛行基地(上)第957章 遊戲規則(上)第1185章 瘋狂的世界第164章 遠東變局第752章 奇兵(下)第160章 愣頭青(上)第1038章 平叛(下)第250章 平衡第405章 妥協第330章 鐵甲鏗鏘(下)第1084章 夜戰第311章 捨我其誰第1113章 國際局勢的變化(上)第1071章 逐鹿南洋(上)第1040章 謝幕(下)第498章 特別調查員(下)第1264章 談判第165章 將軍與士兵第313章 西平前哨(下)第748章 戰前第1211章 柏林局外人第241章 飛行基地(上)第105章 投機客(上)第81章 合電第694章 勝利與榮譽第546章 雛鷹展翅第1176章 演戲(下)第975章 海洋野心第27章 大廈將傾(上)第461章 防守(上)第199章 復國大計第223章 匈奴未滅第935章 總統的1919(上)第364章 正定(上)第20章 撲朔迷離(上)第2章 選鋒軍令第357章 蘆臺(上)第480章 黨同伐異第572章 南洋攻略(下)第348章 唯一的出路第194章 聯名通電第822章 戰略武器第11章 同仇敵愾第105章 投機客(上)第496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860章 護僑第1101章 獵人(上)第406章 背叛第1092章 另一個戰略重點第1127章 德國來客第1239章 狹路相逢(上)第955章 坦克戰第994章 畿輔紛亂(下)第856章 國際較量第1012章 口是心非(下)第530章 強勢人物的反擊第266章 師出有名第283章 剋制爲上..第10章 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