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幹部培訓學校

化龍確實是個聰明人,接到趙北的那封“便宜行事”報後,他壓根就沒去會晤南方談判代表團,而是徑直去了張園,投帖拜會了張園主人張叔和,又通過他約見了北方和談代表團的副大臣尹銘綬,試圖拋開同盟會和光復會,以南方革命勢力全權代表的身份與北方代表團單獨進行議和談判,因爲他知道,目前的南方革命勢力中,唯一有實力與北洋軍抗衡的只有共和軍,無論是同盟會的武裝還是光復會的武裝,都無法單獨與北洋軍正面對抗,即使是兩家聯合也做不到,這不僅是軍隊素質的問題,更是武器裝備的問題,共和軍手裡掌握着一座大型兵工廠,而其他的革命勢力不具備這一優勢,南方的大型兵工廠不是掌握在北洋軍手裡,就是被立憲派視爲禁臠,只有漢陽兵工廠纔是革命派的依靠。

得知湯化龍與北方代表團接觸的消息後,南方代表團立即召開會議,緊急磋商的結果,就是伍廷芳辭去南方和談全權代表之職,並由其提議湯化龍繼任。此時伍廷芳乘坐的郵船已經駛到日本,這位清廷委任的前任駐美、墨等國出使大臣立即發出通電,宣佈辭職,並推舉湯化龍繼任和談全權代表。

通電一出,世人盛讚伍廷芳高風亮節,但同盟會和光復會卻是有苦說不出,現在南方革命看上去雖然聲勢浩大,但那只是表面現象,革命軍的困難很多,缺兵、缺餉、缺械彈,各省的立憲派又不願合作,而且列強一力維護北方袁世凱,強行截留關稅餘額,使得革命軍政府財政極度困難,如果列強真的打算進行武力干涉,革命軍根本無力抵抗,遍觀南方革命勢力,唯一有較強實力的只有湖北地共和軍,不僅兵強馬壯,而且控制着全國最大的兵工廠,所以,共和軍實際上充當着革命急先鋒和頂樑柱地角色,也是南方革命的風向標,如果與共和軍發生,對於南方的革命是很不利的,萬一將共和軍逼到袁世凱一邊,則同盟會和光復會將失去一位最值得拉攏的戰友,如此分析,還真得把和談全權代表位置讓給共和軍的人不可!湯化龍是趙北推薦的南方和談代表,是共和軍地代言人,由他做南方全權代表,任何人都無話可說。

至於總司令提議的那個“四方會議”,同盟會和光復會卻是敬謝不敏了,與其坐在一邊給人當花瓶,還不如把全權交給這位湯代表呢。

但湯化龍是著名的君憲派,對於“共和”一向不感興趣,這一點同盟會和光復會也都知道,他們不明白趙北爲什麼要把這個君憲派人物派來充當和談代表,但有一點是清楚的,湯化龍絕不會看同盟會地臉色行事,他有自己的打算和目的。

爲了弄明白趙北派湯化龍充當和談代表的真正用意,同盟會和光復會派遣了劉~一等人立即乘船西行,到湖北去探個究竟,與此同時,一直密切關注局勢發展的清廷也被這一奇怪舉動弄糊塗了,他們也派出了自己的信使,想去湖北看看那位嘴上大叫“鐵血共和”地趙總司令到底打得什麼主意。

除此之外,趙北關於國際貸款一事的通電也讓袁世凱焦躁不安,爲了早日完成南北和談,早日將外國借款弄到手,袁世凱也派了他地幕僚阮忠樞去了湖北,試圖與趙北建立直接聯繫。

當各方密使、信使星夜兼程向武漢趕去的時候,以湯化龍爲首地南方和談代表團與以唐紹儀爲首的北方和談代表團正式開始了談判,雙方脣槍舌劍,引經據典,似乎都在堅持自己一方地立場,但讓人們覺得奇怪的是,無論是堅持“君憲”的一方,還是堅持“共和”的一方,都在談判中有意無意的提到了清室退位讓國的話題。

……

上海租界的南北議和會議正式召開,與此同時,華中地區的革命事業也在向深入發展,在共和軍總司令趙振華的親自關心下,一所革命幹部培訓學校正式掛牌成立。

這所學校面向社會公開招考學員。通過考試地學員按照成績被分爲中級與高級兩個班。高級班培訓期半年。中級班培訓期一年半。培訓合格之後可以直接分配到各個政府部門工作。

由於招考公平。工作待遇好。第一期學員地招考僅用了半個月地時間就已完成。鑑於鄰省應考者仍在絡繹前來。而基層幹部又嚴重不足。所以這第一期培訓班在春節過後就立即開班授課了。至於那些沒有趕上考試地應考者。則在補考合格後統一編入見習公務員行列。先在政府部門熟悉工作。等第一期培訓班結業之後再入校深造。

在第一期幹部培訓班開學典禮上。湖北都督、共和軍總司令趙振華不僅親自出席了典禮。而且發表了一番演講。除了鼓勵學員認真學習之外。還就最近地國際國內形勢做了一番深入淺出地分析。在講話地最後。還對歐洲巴爾幹地區地“波斯尼亞危機”進行了評論。

“……衆所周知。歐洲正處於戰爭地陰霾之下。由於巴爾幹地區地‘波斯尼

’遲遲得不到解決。歐洲人民仍將繼續在戰爭地威s:兢。……其實在我看來。‘波斯尼亞危機’完全是奧斯曼帝國腐朽、黑暗、愚昧統治地必然結果。只要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仍舊處在奧斯曼帝國地野蠻統治之下。歐洲就不可能有和平。

現在地世界是一個分化地世界。一條叫做‘文明’地分隔線將不同國家分成了兩類。一類叫做‘文明國家’。一類叫做‘野蠻國家’。很遺憾。奧斯曼帝國就屬於後者。

無論是在歐洲還是在亞洲,或者非洲,所有的現實都表明,奧斯曼帝國在每一個地區的統治都伴隨着經濟衰退和文化落後,奧斯曼帝國所征服的每一個地區,除了滿目瘡痍之外,什麼都不會留下。

所以,我個人認爲,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如果想走向文明世界,就必須向歐洲國家靠攏,這纔是明智的選擇,只有文明地歐洲才能將兩國帶向繁榮與和平,而歐洲諸國之中,最有文明氣息的是德國和法國,這兩個國家是維護歐洲和平地堅強柱石。

雖然戰爭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但毫無問的是,沒有人願意選擇戰爭。和平,永遠是最珍貴的,野蠻世界需要和平,文明世界也同樣需要和平。我衷心的希望此次‘波斯尼亞危機’能夠得到和平解決。在此,我以個人名義祝德國與法國和平共處,同時也祝歐洲永久和平!”

這番講話只是總司令“開學演講”中地一小段,雖然篇幅不長,對於國人的觸動也遠遠比不上袁世凱的“新年通電”,但毫無問,當它被以通電地形式拍發出去,並刊登在報紙上後,“趙振華”的名字被更多的外國人記住了。

畢竟,這個古老的東方國家很少關心國外地事情,更別提發表自己的意見了。

這個通電因爲滿篇的“文明”,也就被人稱爲“文明通電”。

……

“文明的德意志帝國必將拯救歐洲,拯救世界!這不僅是我們的信念,更是我們的追求!但遺憾地是,有人在阻礙我們實現這一信念,他們就是德意志的敵人,這個敵人不僅來自於國內,更來自於國外!……我們必須承認,目前地帝國,其國際地位無論如何與德意志民族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利益不相稱。拉策爾先生曾經明確指出,德意志地擴張不是一個簡單的經濟要求,更是一個地理上地要求!德意志需要陽光下的土地!”—————德國御用報紙《泛德意志報》狂妄的叫囂着,這是歐洲第一份對“文明通電”做出反應的報紙。

“相比袁世凱將軍,這位趙北將軍的手未免伸得太長了點,而且,在批評奧斯曼帝國的同時,他顯然忘記了一個重要事實:他的祖國也正處於矇昧的野蠻狀態。”——————法國《費加羅報》特約評論員如是評價這份通電。

“可笑的是,這個造反者竟然將文明的法國與野蠻的德國相提並論,威脅歐洲和平的恰恰就是德國。雖然這個自封的總司令妄圖對歐洲事務指手畫腳,可遺憾的是,他的狂妄與實力顯然成反比。”—————英國《泰晤士報》記者尖刻的挖苦道。

“對於這個無知的遠東軍閥,我無話可說。我國外交界和法律界一致認爲,《柏林條約》依舊有效,奧匈帝國皇帝和保加利亞大公的行動不僅違反了《柏林條約》,而且也是對歐洲和平的挑戰!我們期望德國和英國主持公道,也期望國際正義。”——————奧斯曼帝國攝政官“大維齊”如此看待“文明通電”。

“某些歐洲國家的政客顯然不知道什麼叫‘文明時代’!這幫自詡爲‘文明人’的傢伙的見識甚至還不如一箇中國人!巴爾幹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正是因爲這幫愚蠢的政客。或許,歐洲人的血統需要淨化了,斯拉夫人、猶太人正在使整個歐洲走向衰落!猶太人現在不僅控制着歐洲的金融,也控制着歐洲的藝術領域!自從文藝復興以來,歐洲的藝術和思想從來沒有這麼危險過!而藝術和思想纔是這個世界的文明象徵。……”——————維也納的一本頗有影響的雜誌刊登了一位讀者的來信,不過由於言辭過於激烈,反猶傾向嚴重,引起維也納金融界的不滿,在壓力下,奧匈帝國保安部門不得不介入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那名讀者名叫“阿道夫特勒”,是個鄉下來的十九歲青年,自稱畫家,但報考藝術學院失敗,目前正在一所救濟院接受救濟,心情壓抑,憤世嫉俗,是個毫不起眼的小人物,跟街上的乞丐沒什麼區別,不值得大動干戈,因此,此事就不了了之。

……

“文明通電”僅僅只在歐洲引起了一些小小的躁動,隨後一切恢復了平靜,畢竟,那個古老東方國家的影響力在目前來說是微不足道的。

那隻蝴蝶的翅膀還不足以引起一場風暴。

第993章 畿輔紛亂(上)第1174章 主持公道第1214章 敵人的陰影 丹丘第650章 清川江畔(上)第1215章 阿拉斯第1162章 諜戰近東(下)第487章 內閣總理撤消案(上)第440章 事有蹊蹺第254章 東湖之上(下)第472章 一個人的力量第1156章 總統巡邊(下)第1020章 贏者通吃(下)第1117章 奇怪戰爭與國際局勢(上)第856章 國際較量第1269章 飛兵亞平寧(上)第600章 兩個選擇第1178章 把握先機第755章 展示力量第391章 利用第50章 陰謀第229章 華陽(上)第613章 僅此而已第113章 文明戲與電影第1220章 古姆(下)第164章 遠東變局第198章 架秧子第377章 各施奇謀(上)第337章 戰勝之後(上)第509章 打倒列強第893章 夜戰勿裡洋(上)第273章 吳師長(上)第860章 護僑第1154章 反擊與防守(下)第92章 撤退第939章 M先生第1039章 謝幕(上)第3章 省垣激戰第1203章 絕對制空權第82章 伐大樹(上)第265章 決裂邊緣第436章 廣東事變(下)第709章 心腹親信(上)第847章 模糊立場第807章 僑民轉移安置計劃(上)第1055章 在基地(上)第1200章 前進基地第803章 勝利之師第1004章 各有心思(下)第794章 巴達維亞(下)第353章 四面楚歌(上)第727章 關鍵時刻第206章 聯合拔刀隊第912章 轟炸第91章 先遣司令第873章 國際角力(上)第824章 友好的背後第900章 亞洲的覺醒(下)第275形勢微妙上第1032章 夜雨(下)第745章 拿破崙的崇拜者第1204章 艱難時代第419章 小動作(上)第632章 混亂(下)第225章 防區與獨立師第891章 最後的調停努力第603章 時代的選擇第1182章 全體會議第1272章 柏林的“小紅帽”(下)第967章 西山莊園(上)第1275章 關於“超人”第402章 日落西山第264章 湘黔事變(下)第999章 信心與希望(上)第1133章 前線停火線第1218章 準備打仗(下)第685章 博羅堡第788章 競爭者第529章 各有所第28章 大廈將傾(下)第822章 戰略武器第388章 內閣總理(下)第348章 唯一的出路第178章 遠東狂人第1181章 冰海之上第452章 戲劇性的落幕第1011章 口是心非(上)第497章 特別調查員(上)第257章 黨魁之爭(上)第1151章 佯攻(上)第582章 重要任務第1176章 演戲(下)第846章 利用第1061章 亞洲解放運動第809章 置身事外第539章 意氣之爭第493章 聯合軍事演習第591章 陸戰之王第14章 兵變黃泥港(上)第342章 補救措施(下)第638章 鬥智鬥勇
第993章 畿輔紛亂(上)第1174章 主持公道第1214章 敵人的陰影 丹丘第650章 清川江畔(上)第1215章 阿拉斯第1162章 諜戰近東(下)第487章 內閣總理撤消案(上)第440章 事有蹊蹺第254章 東湖之上(下)第472章 一個人的力量第1156章 總統巡邊(下)第1020章 贏者通吃(下)第1117章 奇怪戰爭與國際局勢(上)第856章 國際較量第1269章 飛兵亞平寧(上)第600章 兩個選擇第1178章 把握先機第755章 展示力量第391章 利用第50章 陰謀第229章 華陽(上)第613章 僅此而已第113章 文明戲與電影第1220章 古姆(下)第164章 遠東變局第198章 架秧子第377章 各施奇謀(上)第337章 戰勝之後(上)第509章 打倒列強第893章 夜戰勿裡洋(上)第273章 吳師長(上)第860章 護僑第1154章 反擊與防守(下)第92章 撤退第939章 M先生第1039章 謝幕(上)第3章 省垣激戰第1203章 絕對制空權第82章 伐大樹(上)第265章 決裂邊緣第436章 廣東事變(下)第709章 心腹親信(上)第847章 模糊立場第807章 僑民轉移安置計劃(上)第1055章 在基地(上)第1200章 前進基地第803章 勝利之師第1004章 各有心思(下)第794章 巴達維亞(下)第353章 四面楚歌(上)第727章 關鍵時刻第206章 聯合拔刀隊第912章 轟炸第91章 先遣司令第873章 國際角力(上)第824章 友好的背後第900章 亞洲的覺醒(下)第275形勢微妙上第1032章 夜雨(下)第745章 拿破崙的崇拜者第1204章 艱難時代第419章 小動作(上)第632章 混亂(下)第225章 防區與獨立師第891章 最後的調停努力第603章 時代的選擇第1182章 全體會議第1272章 柏林的“小紅帽”(下)第967章 西山莊園(上)第1275章 關於“超人”第402章 日落西山第264章 湘黔事變(下)第999章 信心與希望(上)第1133章 前線停火線第1218章 準備打仗(下)第685章 博羅堡第788章 競爭者第529章 各有所第28章 大廈將傾(下)第822章 戰略武器第388章 內閣總理(下)第348章 唯一的出路第178章 遠東狂人第1181章 冰海之上第452章 戲劇性的落幕第1011章 口是心非(上)第497章 特別調查員(上)第257章 黨魁之爭(上)第1151章 佯攻(上)第582章 重要任務第1176章 演戲(下)第846章 利用第1061章 亞洲解放運動第809章 置身事外第539章 意氣之爭第493章 聯合軍事演習第591章 陸戰之王第14章 兵變黃泥港(上)第342章 補救措施(下)第638章 鬥智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