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合電

幾艘軍艦駛向上游,艦尾飄着的那幾面旭日旗格外刺眼。

打頭的兩艘軍艦模樣古怪,與其說是炮艦,不如說是客船更合適些。前頭的是“隅田”號,跟在後頭的是“伏見”號,屬同級艦,船體由英國船廠建造,運到上海組裝,隸屬於日本第三艦隊。

日本第三艦隊由駐華警備艦隊改編而成,這支艦隊常駐華中、華南,是日本攫取在華特權的急先鋒。甲午戰爭結束之後,日本就開始向中國派遣常駐艦隊,庚子年後,隨着中日貿易的增加,日本急欲擴張在華勢力,但由於當時的駐華艦隊多是老式軍艦,大艦吃水深,小艦馬力小,既無法保證枯水期航行,也無法上駛重慶日租界,日本軍方遂決定新造一級淺水炮艦,專門在長江流域巡弋,於是“隅田”、“伏見”就編入了警備艦隊,而且作爲“流動領事館”,這級軍艦艦長的軍銜均是少佐,與驅逐艦艦長級別相同。

這兩艘新式炮艦是專門針對長江航道情況定製的,爲了在枯水期航行到長江中上游,這級炮艦的佈局相當怪異,爲了降低吃水深度,它的大量艙室被佈置在甲板之上,上下兩層,如同旅館一般,這使它看上去很像一艘客船,而不大像軍艦,也正因此,它的滿載吃水深度還不到一米,這種淺吃水的優勢可以讓它在長江上任意航行,而且爲了通過三峽上駛重慶,這級軍艦的馬力相當強勁。

不過這樣小軍艦也有缺點,沒有裝甲,而且火力不強,僅有兩門60毫米炮和幾挺機關槍,不要說與“楚觀”號那樣的炮艦對抗,便是野戰炮也能很輕鬆的對付它。

但它們還是能夠在長江上耀武揚威,仗得當然不是那些小炮,而是那雄厚的國力和那持續膨脹的野心。

五艘日本軍艦在漢口江面成縱隊上駛,靠近英國租界時,“隅田”號脫離編隊,在租界水域停機下錨,另外那四艘軍艦則繼續向長江上游駛去。

不久之後,一條懸掛英法兩國國旗的小火輪從英租界駛了過去,靠上了“隅田”號,幾個金髮碧眼的西方人登上了軍艦。

最先登艦的是英國駐漢口領事法磊斯,跟在後面的幾人則是法國領事館的參贊和翻譯,作爲漢口領事團的代表,他們的任務是與日本艦隊接觸,探聽日本艦隊來意,並向日本方面轉達英法兩國政府的意見,避免日本捲入中國革命。

長江是英國的禁臠,不容他國染指,日本雖然是英國盟友,但它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東北亞的均勢戰略上,英國絕不會容忍它將觸手伸到長江流域,至於法國,也不願意看到日本進一步擴張在華優勢,畢竟,日本離中國太近了,日本多吃一口,法國就少吃一口。

九江金雞坡的戰事表明,日本政府似乎有插手革命的企圖,不然的話,很難解釋爲什麼日本艦隊會掩護清軍艦隊衝過九江封鎖線,現在共和軍方面已經將日本艦隊視作威脅,很難保證雙方不會擦槍走火。

如果日本艦隊在武漢與革命軍發生武裝衝突,只會使本已撲朔迷離的遠東局勢更加混亂,而且也會分散日本在滿州方面的注意力,破壞東北亞的勢力均衡,這既不是英國政客願意看到的,也不是法國政客願意看到的,他們需要日本在滿州擋住俄國人南下的道路,以便迫使俄國將注意力放在歐洲,繼續作爲棋子看住越來越放肆的德國。

英法的根本利益在歐洲,爲了歐洲的均勢,有必要將俄羅斯綁上英法戰車,對於那個瘋狂擴張了二百餘年的斯拉夫帝國來說,要想將它留在歐洲,不僅需要一塊香餌,而且需要一把利劍抵住它的後背,逼着它轉過身去,正面直視德意志帝國那兇狠的目光——————巴爾幹是那塊香餌,日本就是那把利劍。

當然,這只是英國人與法國人自己的盤算,遠東格局到底會如何發展似乎不在他們的完全控制之下,隨着共和軍勢力的崛起,遠東格局中又加入了一個不確定因素,那位趙總司令的一言一行,似乎都在挑戰這種遠東均勢。

……

當西方列強的外交官與日本外交特使在軍艦上謀劃遠東格局的時候,在距離他們不遠的地方,一箇中國的年輕人也在以自己的視角審視着這場遠東變局。

通過望遠鏡,趙北看見了那熟悉的旭日旗,心裡一股無名烈火熊熊燃燒起來,強忍着沒有下達開炮命令。

那些日本炮艦全都是小軍艦,比“楚觀”號小得多,可就是這些小炮艦卻敢在中國的領土領水上肆意橫行,分明是目中無人。

這裡是漢陽龜山晴川閣,與長江對岸的黃鶴樓夾江而立,站在閣上,可眺望長江,是漢陽的制高點。

在晴川閣後的山坡上,共和軍已構築了兩處炮兵陣地,挖好了防炮掩體,所有野戰炮和山炮都分散佈置,而且通過試射已掌握了大炮的彈道特徵,幾處預設的集火打擊地域也在地圖上標明瞭,一旦趙北下令開火,炮兵便能以最猛烈的火力覆蓋長江航道,與武昌蛇山上的炮兵夾擊江面上的軍艦。爲了迷惑敵艦,趙北還命部隊修建了許多假炮壘,裡頭架上木頭大炮,掩護真正的炮壘。

放下望遠鏡,趙北仰起頭看了眼天空中懸浮着的那具氫氣球。

由於缺少無線電臺,現在的武昌、漢陽、漢口三城的軍事聯絡全靠那個氣球,幾個畢業於武備學堂的軍官和海軍旗語官聯手編寫了一套旗語密碼,城裡的旗語兵在城頭打旗語,由氣球上的旗語兵轉述旗語,如此一來,三城的共和軍就能相互聯絡了。

本來,長江和漢江上鋪設有電線的,但革命軍佔領武昌城後,清軍就將那些電線全都抽走,現在租界又宣佈“武裝中立”,想買電話和電線都很困難,原本有十幾部野戰電話,但都用在了炮兵陣地和司令部,剩下的電線則用在了那些水雷上,目前革命軍只能依靠這種土辦法進行聯絡。

清軍艦隊已經在天心洲遊弋,現在江面上又出現了飽含敵意的日本炮艦,過江的道路雖已不安全,但氣球懸浮在天空,除非出現敵方飛機或高射炮,否則不大可能被擊落。考慮到敵方艦隊過於強大,爲了保存實力,共和軍的三艘代用炮艦和五艘小火輪已奉命開往漢江上游水淺處戒備,只留下一艘“楚觀”號在漢江浮橋附近遊弋,與兩岸的炮兵一道保護那兩座脆弱的浮橋。

此時,那氣球上的旗語兵正朝漢陽方向打旗語,兩名坐在閣頂的旗語官拿着密碼本將那旗語很快譯出,寫在紙上,掀起瓦片,將紙扔給藍天蔚。

藍天蔚走到趙北身後,說道:“武昌方面詢問,日艦已進入蛇山炮火覆蓋區,再往前走就是第五水雷佈設區,是否搶先攻擊?”

那些水雷是兵工廠趕製出來的,由海軍官兵在夜間敷設,用錨鏈固定在主航道江底,以浮筒增加浮力,隱藏在江面之下兩米深處,雷殼裡裝填的是硝棉火yao,由岸上電雷軍官以電線目視起爆,由於雷殼碩大,裝藥多,威力相當驚人,對付這種小炮艦綽綽有餘。這種電發火土水雷最早出現於美國內戰時期,曾取得過不錯的戰績,作戰效能勿需質疑,但問題在於,這不僅僅只是作戰問題,它牽涉到整個戰略佈局和革命前途。

自從日本艦隊掩護清軍炮艦轟擊金雞坡要塞的消息傳出,共和軍上上下下戰意高漲,不少人還寫了請戰書,要求與日本艦隊決一死戰,軍心可用。

趙北猶豫了片刻,說道:“通知炮兵,儘量剋制。如果日艦不開火,我們也不要先開火,我們的炮彈不多,炮廠還未復工,炮彈要省着用,而且必須避免列強幹涉革命。再問問漢口方面,有什麼新消息沒有?”

由於他的干預,歷史已經發生了變化,日本是否會直接對這場革命進行武力干涉?對此,趙北心裡沒有底,畢竟現在是1908年,國際局勢與1911年不完全一樣,沒有歷史可以參照。但無論如何,既然已經被對方的大炮指住了鼻子,卻也不能臨陣退縮。

旗語打出去了,很快傳回消息,藍天蔚匆匆走回趙北身邊,小聲說道:“漢口方面傳來消息,有壞消息也有好消息。壞消息是,根據洋人報館的消息,清軍第一軍已經離開九江,正向蘄州撲來,進軍速度很快,肯定比北方的第二軍最先趕到武漢,而且,天心洲的清軍艦隊已經調頭駛向下游,只留下一艘炮艦保護擱淺的‘海琛’號,看起來應該是去爲清軍第一軍護航去了。好消息是,從租界電報局得知,施南府、襄陽府、宜昌府、隕陽府全部光復,當地會黨武裝已攻佔官衙和電報局,發出通電,歸附咱們共和軍,有的會黨首領還推舉總司令做‘大漢將軍’。”

“大漢將軍?虧他們想得出來。”趙北接過地圖研究片刻。“今早荊州的楊王鵬也發了光復通電,這麼看來,湖北幾乎已全部光復。”說完,調頭就走向樓梯。

“總司令去哪裡?”藍天蔚跟上幾步。

“發通電!”趙北頭也不回的走下晴川閣。“我要讓全中國人都知道,湖北已經全部光復!這裡已經不是滿清王朝的地方了!讓所有人都知道,滿清王朝的統治根基是多麼的脆弱!此時不反,更待何時?”

……

公元1908年12月15日,趙北通電全國,宣佈湖北脫離清廷統治,成立軍政府,自任湖北都督,廢除僞清一切弊政,廢除旗人一切特權,並於全省各地設立軍政分府,切實保護華洋商人合法權益,同時以湖北全省紳商名義再次擁戴袁世凱爲共和大統領,以個人名義向全國所有革命者、海外華人華僑發出呼籲,請他們儘快想辦法支援湖北革命軍,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齊集武漢支援革命,與滿清王朝戰鬥到底!

這個通電史稱“合電”。

……

湖北全省的光復猶如一劑強心針,使得整個南中國爲之一振,革命的烈火越燒越旺,短短半個月內,南方數省紛紛叛亂,清軍顧此失彼,疲於奔命:

12月17日,已在湖南扯旗造反的共進會聯合當地會黨,襲佔湖南北部的湘陰、常德,隨即兵鋒南下,迅速攻佔了省垣長沙附近州縣,在得到湖北支援的槍彈之後進攻長沙,但由於城防堅固,爲守城清軍擊敗,起義軍退守常德,隨即擁戴共進會幹部孫武爲湖南都督,拍發通電,宣佈湖南脫離清廷統治。

12月19日,安徽起義軍在熊成基的率領下,牽着清軍鼻子繞了個圈之後,一舉奪佔安徽北部重鎮廬州,隨即發出通電,宣佈安徽全省光復。

同一日,撤離九江的共和軍一部在第一梯隊司令吳振漢的率領下攻克江西省垣南昌,發出通電,宣佈江西脫離清廷統治,次日撤離南昌,揮師西進,兵鋒直指湖南長沙。

12月20日,同盟會理事長黃興在香港組建起義指揮部,次日,廣東將軍增祺被革命黨的炸彈炸死,當天下午,廣東新軍一部於燕塘譁變,拖炮進攻廣州,但因缺乏炮彈半路折返,隨即被兩廣總督張人駿派兵擊敗,起義軍潰兵撤向石牌,於廣九鐵路攔截一列火車,乘車南下,直抵香港邊界,在大鵬灣登上一艘沒有任何標誌的貨船,駛向公海,隨後在一艘日本巡洋艦的護送下航向福建。

12月21日,章太炎由日本抵達上海公共租界,在張園發表聲明,宣佈退出同盟會,隨後與實際主持光復會事務的陶成章聯名拍發通電,宣佈正式重組光復會,併成立光復政府,同日,浙江新軍起義,聯合會党進攻省垣杭州,次日杭州光復,“中華光復軍”正式宣告建立,陶成章就任光復軍總司令兼浙江都督。

同一日,共和軍留守部隊主動撤離蘄州,清軍“討賊第一軍”兵不血刃佔領蘄州,第一軍總統官良弼隨即拍發電報,向清廷“報捷”,並派北洋騎兵由江北包抄,窺伺黃州。

12月25日,河南蹚將、綠林頭面人物齊聚豫西嵩縣羊山,推舉同盟會員王天縱爲“老架子”,正式扯旗造反,自稱“豫西復漢軍”,裹挾萬餘之衆越過伏牛山,向南陽府挺進,一路連克數縣,聲勢浩大,直逼豫南重鎮南陽。同一日,陝西哥老會策動巡防營於陝南商州發動起義,聯合會黨武裝組建“豫陝聯軍”,推舉同盟會員劉鎮華爲司令,隨即揮師東進,進入豫西。

就在河南會黨扯旗造反的同一天,清軍第二軍統帥、欽差大臣升允於豫南信陽發佈討賊檄文,正式誓師南征。

12月26日,沙皇俄國駐華公使拜會清廷領班軍機大臣奕劻,就俄國商人在蒙古、北滿地區的“特殊利益”提出二十五條要求,並限期答覆。次日,美國政府就此向俄國政府遞交照會,要求俄國政府對《二十五條要求》做出“令人滿意的解釋”。同日,日本政府特使拜會了清廷攝政王載灃,就“東三省交涉各案”問題遞交備忘錄,要求儘快結束談判,確立日本商人在南滿地區的“特殊地位”。

12月27日,英國駐華公使聯合法國、美國、德國、意大利、奧匈帝國駐華公使,向清廷遞交聯合照會,宣稱:鑑於中國南方局勢已嚴重失控,爲保護在華洋商安全和各國權益,並維持北方的平靜,各國陸軍將聯合增兵租界,同時“強烈建議”清廷儘快採取措施穩定人心,任命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出面主持政治刷新,否則,各國將停止所有對華貸款談判。

……

在一片紛紛擾擾中,公曆新年快到了。

第1176章 演戲(下)第476章 終身大事第1061章 亞洲解放運動第656章 防禦(上)第691章 蝸牛戰術第862章 自衛行動第710章 心腹親信(下)第850章 中國速度第1169章 “四海”“四山”第931章 滿洲里第301章 山海關前第972章 變數(下)第682章 國戰(上)第1006章 挑釁(下)第111章 各有打算第1133章 前線停火線第833章 把握分寸第419章 小動作(上)第1157章 顫慄中的世界第772章 新的戰場第352章 北巡(下)第552章 西康(下)第371章 收網第905章 一筆交易第1189章 別墅協定第596章 政策分歧第314章 誘敵(上)第1220章 古姆(下)第1088章 “颱風”登陸(下)第577章 壯志豪情第447章 下馬威(上)第1231章 斯米爾基通道戰鬥(上)第843章 醒獅第486章 強國與權欲第1006章 挑釁(下)第922章 越過國境第872章 小心翼翼第267章 逃犯第1111章 日落(上)第681章 野鴨部隊第111章 各有打算第1157章 顫慄中的世界第1252章 毛遂自薦第887章 中國的戰列艦(上)第175章 赴宴第392章 日薄西山第1133章 前線停火線第1138章 消化不良第1063章 家事與國事第513章 威海衛前(上)第494章 軍政強人的奮鬥第1045章 戰爭的腳步(上)第208章 蟊賊第1026章 網第733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277章 軍政學院第290章 刺客橫行(下)第648章 經濟戰(上)第926章 安加拉1號站(下)第189章 不識好歹(下)第984章 1920年代(下)第419章 小動作(上)第112章 文戲武唱第793章 巴達維亞(上)第651章 清川江畔(下)第74章 陰雨綿綿(上)第876章 實業集團第120章 幹部培訓學校第964章 第一次面對面第61章 破舊立新(上)第667章 噬血鯊魚第918章 總統鈞裁第177章 宴會(下)第133章 青黃不接第145章 袍哥人家第1072章 逐鹿南洋(下)第727章 關鍵時刻第1013章 大佬(上)第1254章 開羅會議(下)第964章 第一次面對面第952章 攻擊(下)第1136章 1940年(下)第41章 東進與西進(上)第935章 總統的1919(上)第998章 歸來(下)第185章 擅自行動第124章 最後通牒第1247章 開羅來客(上)第968章 西山莊園(下)第596章 政策分歧第313章 西平前哨(下)第925章 安加拉1號站(上)第613章 僅此而已第1014章 大佬(下)第762章 歷史再次改變第649章 經濟戰(下)第510章 鐵青團第925章 安加拉1號站(上)第287章 形勢有變(上)第989章 告御狀(上)
第1176章 演戲(下)第476章 終身大事第1061章 亞洲解放運動第656章 防禦(上)第691章 蝸牛戰術第862章 自衛行動第710章 心腹親信(下)第850章 中國速度第1169章 “四海”“四山”第931章 滿洲里第301章 山海關前第972章 變數(下)第682章 國戰(上)第1006章 挑釁(下)第111章 各有打算第1133章 前線停火線第833章 把握分寸第419章 小動作(上)第1157章 顫慄中的世界第772章 新的戰場第352章 北巡(下)第552章 西康(下)第371章 收網第905章 一筆交易第1189章 別墅協定第596章 政策分歧第314章 誘敵(上)第1220章 古姆(下)第1088章 “颱風”登陸(下)第577章 壯志豪情第447章 下馬威(上)第1231章 斯米爾基通道戰鬥(上)第843章 醒獅第486章 強國與權欲第1006章 挑釁(下)第922章 越過國境第872章 小心翼翼第267章 逃犯第1111章 日落(上)第681章 野鴨部隊第111章 各有打算第1157章 顫慄中的世界第1252章 毛遂自薦第887章 中國的戰列艦(上)第175章 赴宴第392章 日薄西山第1133章 前線停火線第1138章 消化不良第1063章 家事與國事第513章 威海衛前(上)第494章 軍政強人的奮鬥第1045章 戰爭的腳步(上)第208章 蟊賊第1026章 網第733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277章 軍政學院第290章 刺客橫行(下)第648章 經濟戰(上)第926章 安加拉1號站(下)第189章 不識好歹(下)第984章 1920年代(下)第419章 小動作(上)第112章 文戲武唱第793章 巴達維亞(上)第651章 清川江畔(下)第74章 陰雨綿綿(上)第876章 實業集團第120章 幹部培訓學校第964章 第一次面對面第61章 破舊立新(上)第667章 噬血鯊魚第918章 總統鈞裁第177章 宴會(下)第133章 青黃不接第145章 袍哥人家第1072章 逐鹿南洋(下)第727章 關鍵時刻第1013章 大佬(上)第1254章 開羅會議(下)第964章 第一次面對面第952章 攻擊(下)第1136章 1940年(下)第41章 東進與西進(上)第935章 總統的1919(上)第998章 歸來(下)第185章 擅自行動第124章 最後通牒第1247章 開羅來客(上)第968章 西山莊園(下)第596章 政策分歧第313章 西平前哨(下)第925章 安加拉1號站(上)第613章 僅此而已第1014章 大佬(下)第762章 歷史再次改變第649章 經濟戰(下)第510章 鐵青團第925章 安加拉1號站(上)第287章 形勢有變(上)第989章 告御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