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9章 狹路相逢(上)

從地圖上看,眼前的這座小鎮叫作“納斯塔魯斯”,在當地語中,意爲“山谷的咽喉”,僅從這個鎮名就可以理解它的地形特點,小鎮位於山谷的底部,卡在山谷的交通要道上,實際上,一條低等級的公路就從小鎮中間穿過,連接着東部的城鎮和西部的那座鐵路橋,小鎮就是這條公路的咽喉所在。

在納斯塔魯斯小鎮的南北兩側,是高聳的山峰和山坡,人可以攀越,但是車輛是絕對無法從小鎮旁邊繞過去的,換句話說,誰控制住了小鎮,誰就控制住了東西方的交通,尤其是在戰爭時期,納斯塔魯斯小鎮的戰略意義相當重要,只要越過了這座只有幾千人口的小鎮,就可以抵達克澤爾河,而一旦越過克澤爾河,就可以直撲安卡拉了。

現在,德國軍隊佔領着納斯塔魯斯小鎮,這支德軍不僅裝備精良,而且訓練有素,如果想前往西部的那座鐵路橋,就必須先衝破這支德軍的阻擊。

收起了地圖,季良才又與參謀們商議了一下,確定了最終的戰術原則,然後,才帶着參謀班子從山頂上走了下去,即使是站在山頂上,也很難將納斯塔魯斯小鎮的全貌俯瞰到,必須承認,德軍選擇了一處非常理想的阻擊陣地,而且從附近的山峰和高地來看,季良才同時也認爲,空軍在這裡起的作用相當有限,因爲小鎮周圍的地形確實太複雜了,攻擊機實施低空突擊,容易遭到德軍地面防空火力殺傷,而就在剛纔站在山頂上觀察戰場時,僅僅在小鎮附近的高地上,季良才就發現了至少九座防空炮位,雖然攻擊機擁有較厚的裝甲保護,但是面對小口徑高射炮的攔截,誰也不敢保證空中攻擊的效果,而且,如此之多的防空炮,也足以說明,守衛這裡的德軍部隊即使不是黨衛軍,也應該是德軍中的精銳部隊,由於沒有發現土耳其軍隊,那麼這也說明,德軍也意識到了這座小鎮的重要性。

季良才認爲,這場即將爆發的戰鬥的主角只能是坦克,尤其是重型坦克,德國的“虎王”對中國的“野豬”,從坦克的噸位來看,“虎王”佔優,但是從數量來看,中國的“野豬”佔有明顯優勢,畢竟,季良才手頭擁有一個重型坦克營,而德軍的重型坦克,即使在偵察營報告的數字基礎上增加一倍,也只有一個坦克連,雖然不能排除德軍隱藏實力的可能,但是納斯塔魯斯畢竟只是一座小鎮,藏不下太多的坦克。

下山之後,季良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空軍前進指揮部報告當地的地形情況,建議空軍指揮部先將攻擊機和戰鬥機派往鐵路橋那邊,支援傘兵戰鬥,因爲那邊也有德軍的重型坦克在參與進攻,至於他這裡,他有信心在一個小時之內突破德軍防線,衝向橋頭堡,因爲他的目的並不是全殲小鎮裡的德軍,他的目的就是率領多數裝甲車輛衝過去,畢竟,跟在他後頭的還有增援部隊,而他的任務是趕在傘兵部隊被德軍消滅之前接防橋頭堡。

就在季良才拍發電報的時候,坦克團的炮兵已經做好了射擊準備,雖然是裝甲兵,但是在進攻之前也是需要火力準備的,這與剛纔的前導分隊試探性的進攻不同,這是一次正面進攻,火力準備是必不可少的。

執行炮擊任務的是最新式的自行榴彈炮,口徑爲一百五十毫米,射程遠,威力強,而且機動性非常好,是伴隨裝甲部隊和機械化部隊快速行軍的理想火力支援武器,而且相比火箭炮,自行榴彈炮的射擊精度更高,很適合裝甲兵發動突擊之前的火力準備任務。

炮兵指揮官的命令很快傳達到了各個炮位上,而炮兵們也麻利的給大炮裝上了炮彈,雖然炮車採用的是半敞式車體設計,無法爲炮兵們提供全面的防護,但是這種設計的優點也是顯而易見的,炮車內部的空間更寬敞,炮兵們操作時的動作更流暢,裝填炮彈的速度更快。

“轟轟”

“轟轟”

伴隨部隊前進的六門自行火炮很快開始向小鎮的德軍陣地傾泄火力,根據偵察分隊的報告來看,小鎮裡的德軍雖然也擁有大炮,但是似乎沒有榴彈炮,火炮的射角受到很大限制,因此,中國裝甲兵炮兵部隊將陣地設在了山腳下,德軍的炮火反擊不大可能直接擊中炮兵陣地,而中國炮兵則可以利用自行火炮較大的仰角自由的發揚火力。

炮彈飛過山脊,很快就砸在了小鎮裡,設在山頂上的炮兵觀察哨不時報來修正座標,炮兵們則根據這些座標按部就班的修正彈着點,一切就像是演習一樣,從容不迫,每個人都完成自己的工作,引信手調整並安裝炮彈的引信,裝填手負責將炮彈和藥筒送進炮膛,炮長則根據連長的指揮適時的決定開火時機。

季良才率領部隊出發的時候,也攜帶了幾門輕型多管火箭炮,但是他現在並不打算使用這些多管火箭炮,因爲炮彈有限,必須用在守衛鐵路橋的戰鬥中,這一路之上,長途行軍,最需要的就是燃料,輜重部隊爲了多帶燃料,不得不少帶一些炮彈。

遭到中國炮兵的猛烈射擊,納斯塔魯斯小鎮頓時陷入一片硝煙之中,但是季良纔得到的山頂觀察哨的報告卻說,小鎮裡的情況“非常平靜”,德軍並沒有驚慌失措的到處奔跑,也沒有盲目還擊。

顯然,偵察分隊的指揮官的分析是正確的,守衛小鎮的德軍部隊是一支精銳部隊。

沒有必要再浪費炮彈了,現在或許就是裝甲兵突擊的時刻了,而機械化步兵也將伴隨坦克一同向納斯塔魯斯進行突擊,在突擊部隊後頭,還跟着輜重部隊,他們將拖着火箭炮跟着前頭的突擊部隊橫穿小鎮。

“上車”

隨着季良才的一聲令下,所有參加正面突擊任務的官兵都已做好了戰鬥準備,並再一次檢查了武器。

爲了確保突擊的順利,並降低己方部隊傷亡,季良纔將“野豬”式重型坦克擺在了突擊部隊的正前方,它們將是第一批突入小鎮的中國坦克,利用“野豬”那厚重的正面裝甲抵擋德軍的反坦克炮以及坦克炮的直接攻擊,或許“野豬”的正面裝甲也抵擋不住近距離打過來的德軍穿甲彈,但是至少可以在趴窩之前多向前方推進那麼一段距離,以便爲跟在後頭的中型坦克縱隊和機械化步兵縱隊爭取突擊時間。

“前進”

季良才的命令很乾脆,而且他的座車就在第一突擊梯隊裡,雖然參謀們建議季良纔跟在第二突擊梯隊裡進攻,但是季良才卻堅持率領第一突擊梯隊衝進小鎮,在許多時候,指揮官的勇氣往往可以使部隊的戰鬥力增強,這絕對不是理論,這是實踐得出的經驗,對此,季良才很有經驗,而且果敢突擊也一向是他的作風。

“轟————轟————”

“轟————轟————”

山谷裡立刻迴盪着重型坦克那沉重而有力的發動機轟鳴聲,柴油機排出的廢氣瀰漫在山谷和公路上,整個山谷的地面也好象跟着震動起來,在關上炮塔車長艙蓋之前,所有的突擊坦克指揮官都將上半身探出坦克,他們想親眼看着第一突擊梯隊向前衝擊的那一刻,而不止是通過電臺聽到團長的命令。

終於,第一輛“野豬”式重型坦克開始旋轉它的主動輪,那沉重而堅硬的履帶板被這主動輪強大的旋轉力帶動,也跟着移動起來,依靠着那潤滑良好、擁有先進懸掛緩衝系統的負重輪的支撐,以一種碾碎一切障礙的囂張滾滾向前,履帶板碾過破碎路面時發出的聲響以及發動機低沉的轟鳴聲就是這架戰車衝鋒時發出的吼叫。

季良才指揮的重型坦克並不是衝在第一位置,畢竟他是指揮官,沒有必要冒那樣的風險,衝在第一的重型坦克實際上是由重型坦克營的營長指揮的,與季良才一樣,重型坦克營的營長也是一名擁有豐富實戰經驗的老兵,也參加過“亞洲解放之戰”和“高加索戰爭”,而且更重要的是,此人也是季良才當年的一名手下車長,兩人的配合是相當默契。

很快,季良才的視野中出現了一輛癱在路中間的“灰狼”式中型坦克,這是前導分隊在之前的戰鬥中損失的,從坦克目前的狀態來看,這輛“灰狼”式坦克已經完全報廢了,萬幸的是,坦克內部的彈藥並未殉爆,所以坦克車組乘員並未全部陣亡。

顯然,在之前的戰鬥中,德國的重型坦克一直追擊到了這個位置,然後才撤回小鎮休整。

季良才立即將艙蓋關閉,同時提醒其它坦克也注意,這裡或許就是德軍指揮官設定的火力區範圍的邊界,必須警惕德軍的突然攻擊。

前頭的重型坦克將那輛報廢的“灰狼”從路中間拱到了路邊,然後繼續轟轟向前推進。

公路並不是直的,而是隨着山谷底部的走向彎彎曲曲,納斯塔魯斯小鎮裡的德國守軍目前還無法直接看到衝向小鎮的中國坦克,但是德軍設在山腰上的觀察哨還是及時的向小鎮裡的指揮部發出了警告。

“中國人已經開始行動了,重型坦克衝在前頭,而且數量衆多,目前,距離我方陣地前沿不到兩公里。”

消息很快傳到了德軍指揮部,於是,在炮擊中保持着“平靜”的小鎮立刻變得“混亂”起來,那些身穿迷彩作戰服的德軍士兵不知道從什麼地方紛紛奔了出來,前往距離防炮掩體最近的工事,雖然中國炮兵的炮擊仍在繼續,小鎮裡到處都是炮彈炸起的硝煙和磚石碎片,但是德軍還是很快完成了戰鬥部署,等着中國坦克的出現,而且,透過那炮彈的爆炸聲,他們也很快聽到了中國重型坦克發動機那巨大的轟鳴聲。

第224章 功臣與地頭蛇第1082章 颱風第544章 膠州灣裡第774章 豪情萬丈第842章 龍行南洋(下)第913章 南洋試驗田(上)第857章 火藥桶第347章 戰俘第698章 有條件的寬容第169章 中樞與地方(上)第152章 銅梁(上)第1225章 彈射第844章 帝國獠牙第790章 命令第843章 醒獅第209章 跨國案件第355章 託孤第671章 杯弓蛇影第613章 僅此而已第924章 一面旗幟(下)第197章 玄機第931章 滿洲里第1099章 激戰(上)第443章 改訂商約第20章 撲朔迷離(上)第825章 機遇與危機第1248章 開羅來客(下)第1072章 逐鹿南洋(下)第526章 內政部一號專案第999章 信心與希望(上)第395章 變起京城(上)第1227章 “第二戰場”(上)第591章 陸戰之王第672章 前途未卜第183章 心火第555章 試探第1069章 推進第87章 卸磨殺驢(下)第325章 英雄與勝利者 ..第394章 修補匠第734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246章 新女性與新武器(上)第353章 四面楚歌(上)第330章 鐵甲鏗鏘(下)第47章 漢口車站第382章 別無選擇第877章 西原計劃第982章 以退爲進第384章 重逢鄭州(上)第340章 人心向背第309章 藉口與政治第1074章 海空戰(下)第371章 收網第835章 秩序第425章 改換門庭第1177章 燈泡盒子第19章 革命軍的秘密第18章 氣數與時勢第738章 逆勢而行(下)第735章 總統回京第1135章 1940年(上)第783章 隱居療養(上)第767章 混亂與憤怒第886章 亞洲的軍靴第43章 東京第407章 夢醒時分第848章 國際志願兵第495章 新式武器第343章 倒袁(上)第600章 兩個選擇第526章 內政部一號專案第398章 行動迅速(下)第826章 進步第66章 英雄的時代第1204章 艱難時代第476章 終身大事第256章 利字當頭第1010章 赴宴西山(下)第490章 統帥堂第476章 終身大事第1106章 誘敵(下)第710章 心腹親信(下)第879章 爪哇號事件第169章 中樞與地方(上)第1014章 大佬(下)第125章 第一功臣第654章 拉攏(上)第746章 友誼與背叛第903章 口蜜腹劍(上)第466章 局勢與應對第858章 去殖民化與新殖民者第969章 逐鹿(上)第1155章 總統巡邊(上)第1262章 核訛詐第25章 風雨九江城(下)第608章 戰爭準備(下)第643章 前哨戰第1158章 分歧第880章 挑戰與反擊第666章 夜色追擊
第224章 功臣與地頭蛇第1082章 颱風第544章 膠州灣裡第774章 豪情萬丈第842章 龍行南洋(下)第913章 南洋試驗田(上)第857章 火藥桶第347章 戰俘第698章 有條件的寬容第169章 中樞與地方(上)第152章 銅梁(上)第1225章 彈射第844章 帝國獠牙第790章 命令第843章 醒獅第209章 跨國案件第355章 託孤第671章 杯弓蛇影第613章 僅此而已第924章 一面旗幟(下)第197章 玄機第931章 滿洲里第1099章 激戰(上)第443章 改訂商約第20章 撲朔迷離(上)第825章 機遇與危機第1248章 開羅來客(下)第1072章 逐鹿南洋(下)第526章 內政部一號專案第999章 信心與希望(上)第395章 變起京城(上)第1227章 “第二戰場”(上)第591章 陸戰之王第672章 前途未卜第183章 心火第555章 試探第1069章 推進第87章 卸磨殺驢(下)第325章 英雄與勝利者 ..第394章 修補匠第734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246章 新女性與新武器(上)第353章 四面楚歌(上)第330章 鐵甲鏗鏘(下)第47章 漢口車站第382章 別無選擇第877章 西原計劃第982章 以退爲進第384章 重逢鄭州(上)第340章 人心向背第309章 藉口與政治第1074章 海空戰(下)第371章 收網第835章 秩序第425章 改換門庭第1177章 燈泡盒子第19章 革命軍的秘密第18章 氣數與時勢第738章 逆勢而行(下)第735章 總統回京第1135章 1940年(上)第783章 隱居療養(上)第767章 混亂與憤怒第886章 亞洲的軍靴第43章 東京第407章 夢醒時分第848章 國際志願兵第495章 新式武器第343章 倒袁(上)第600章 兩個選擇第526章 內政部一號專案第398章 行動迅速(下)第826章 進步第66章 英雄的時代第1204章 艱難時代第476章 終身大事第256章 利字當頭第1010章 赴宴西山(下)第490章 統帥堂第476章 終身大事第1106章 誘敵(下)第710章 心腹親信(下)第879章 爪哇號事件第169章 中樞與地方(上)第1014章 大佬(下)第125章 第一功臣第654章 拉攏(上)第746章 友誼與背叛第903章 口蜜腹劍(上)第466章 局勢與應對第858章 去殖民化與新殖民者第969章 逐鹿(上)第1155章 總統巡邊(上)第1262章 核訛詐第25章 風雨九江城(下)第608章 戰爭準備(下)第643章 前哨戰第1158章 分歧第880章 挑戰與反擊第666章 夜色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