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琢磨不透

天已經黑了下來,外務部裡卻依舊燈火通明,包括代理外務總長顏惠慶在內,多數外務部工作人員仍在辦公。

這是在加班,自從這場中日之戰開始之後,整個國家的所有政府部門中,除了軍事部門之外,就屬這外務部的工作最爲繁忙,偏偏現在又趕上歐洲那邊開戰,需要處理的公務更多,也難怪前任外務總長伍廷芳吃不消了,將這付重擔交給了顏惠慶。

但是顏惠慶只是以次長身份代理外務總長,他不是正牌的總長,而且只要“代理”這兩個字還掛在帽子上,那麼也就別指望能夠在這人際關係複雜的官場上頤指氣使,現在,顏惠慶就在苦惱這個人事的安排,自己信任的人提拔不起來,前任總長培植的親信也不肯主動讓賢,這種局面之下還必須處理好與各國之間的關係,顏惠慶的這個代理外務總長確實做得艱辛。

由於內閣沒有設置總理,外務總長實際上就是各部總長之首,這更增加了工作強度。

其實說起來,顏惠慶這個人並不是專業外交人員出身,他雖然畢業於美國大學,但是拿得卻是文學學士學位,回國之後也長期從事印刷業編輯工作,因爲英語說得好,這才被人舉薦,參加歐美留學生考試,被清廷授予譯科進士的頭銜,然後跟着伍廷芳出使美國、墨西哥等國,任二等參贊,從此之後纔算是半路出家,開始了他的外交官生涯,爲了做好外交官,他甚至再次進入美國大學,專攻國際法。

顏惠慶並不是一個革命派,他是一個傾向於改良的人,也正因此,在聯合陣線最初與北洋集團進行政治交易的時候,北洋集團看好他,讓他做了外務部次長,這個位子一坐就是好幾年,直到伍廷芳辭職,顏惠慶終於成了外務部一把手。

可以說,顏惠慶的總長位子是撿來的。

既然是撿來的,這坐着就不是非常舒服,顏惠慶心裡也很清楚,他在總統的心目中只是一個過渡人物,其實總統真正看好的外務總長人選還是那個遠在俄羅斯的唐紹儀,只不過現在唐紹儀還沒有接到回國述職的命令,因此,這個外務部總長的位子還得由顏惠慶暫時坐着,至於什麼時候讓賢,這得看總統什麼時候打算將唐紹儀調回國。

雖然如此,但是顏惠慶還是決定好好表現表現,過去,他還可以指望與國民同盟搞好關係來取得盟友的支持,但是現在,隨着總統訓政可能性的增加,顏惠慶理智的與國民同盟疏遠了關係,並且刻意的與總統跟前的幾位紅人套近乎,黎元洪、湯化龍,這都是顏惠慶這些日子裡酒桌上的常客,顏惠慶的如意算盤就是,緊靠大樹,維持局面,至少將這外務部次長的位子保住。

要想保住目前的地位,僅靠同僚的提攜是不夠的,還必須讓總統看到自己的才幹,這一點纔是最重要的,顏惠慶現在所做的也正在於此,他帶頭在外務部里加班,這就是要讓總統看看,就算沒有功勞,他顏某人對於國家的外交事業也是有苦勞的。

這也是在給下屬做表率,以身作則,讓所有人都明白,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得到上司的賞識,不然的話,就靠顏惠慶一個人忙前忙後,卻也不能爲中樞分憂。

現在,顏惠慶正在處理的公務就是與英國的一件交涉案。

自從歐洲開戰之後,英國藉口防備德國攻擊,加強了香港地區的警戒,對華人進出香港做出種種歧視性的規定,表面上看此舉似乎只與歐洲形勢相關,但是實際上,根據目前的情報來看,英國此舉就是在向中國中樞政府施加壓力,試圖使中國儘快與日本進行和談,結束東北亞地區的戰爭。

對此,中樞政府的立場很明確,既不能向英國示弱,也不能使英國認爲中國不肯結束戰爭,這個交涉任務就交給了顏惠慶去辦理。

顏惠慶已經在今天上午就此問題約見了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闡明瞭中方在此問題上的立場,並暗示英方,在中日和談問題上,設置障礙的不是中國,而是日本國內一幫政客,中國並不想攻擊日本本土,中國之所以對日開戰,就是爲了收回國家主權,保障國民利益,一旦日本軍隊撤離中國領土,中國可以立即宣佈停戰。

英國公使顯然對這個回答比較滿意,並答應立即與英國政府有關方面進行溝通,儘快解決中英兩國在某些問題上的看法分歧。

雖然是外交辭令,但是顏惠慶還是聽明白了英國公使的意思,確實如中樞所料,英國政府的表演就是爲了結束中日戰爭,以便使日本能夠騰出手來,利用它的海軍協助英國維持遠東海上秩序。

既然中樞的揣測是正確的,那麼顏惠慶就有必要書寫一份報告,就此問題進言中樞,分析一下目前的英日關係和國際形勢,爲中樞制訂政策出謀劃策。

這份報告也不長,顏惠慶利用加班的兩個小時將報告全部完成,然後看了眼辦公桌上的鬧鐘,已是晚上九點,確實該下班了。

於是顏總長一聲令下,外務部的下班鈴聲終於響了起來,外務部的工作人員這才鬆了口氣,暗自慶幸今天不必加班到深夜。

但是沒等工作人員往外頭走,一輛轎車已駛進了外務部,就在辦公樓前停住,從車上走下來三個人,其中一人正是總統府督政處處長陳鐵山,至於另外兩人,卻是陌生面孔。

陳鐵山領着那兩名陌生人直接就去了顏惠慶的辦公室,並說明來意。

“顏總長,這位是高麗獨立國的外務總長申桂直先生,那位是他的翻譯,總統叫我帶他們過來,與你協商兩國建交事宜。”

“建交?”

顏惠慶很是驚訝,那個所謂的“高麗獨立國”是在天津德國租界宣佈成立的,到目前爲止,尚無一國予以公開承認。

“是這樣的,現在南洋那邊的朝鮮僑民鬧騰得厲害,由於朝鮮目前的地位未定,所以這交涉起來就很是麻煩,雖然目前可以由中國代爲與英國交涉,可是朝鮮僑民要求朝鮮獨立,這不,總統就叫你們外務部幫忙想想辦法。”

“地位未定?”

顏惠慶淡淡一笑,他很清楚那位總統先生在琢磨什麼,實際上,那個所謂的“高麗獨立國”的成立本來就是總統策劃的,而在其中,外務部也參與其事,爲總統提供相關的法律諮詢,並協助那幫朝鮮獨立派組建一個外交部門,不過當時,那個外交部門的負責人可不是眼前這位申桂直。

所謂“朝鮮地位未定”論其實就是總統先生的主張,他不承認朝鮮是日本的殖民地,堅持要將這一點寫進中日和談紀要,而英國公使對於這一點卻非常的不贊同,日本政府更是堅決反對這一論調,也正因此,中日之間的和談遲遲不能舉行。

“這是總統先生的手令,你收下,我這就回去覆命了。”

陳鐵山說走就走,拿出總統的手令,然後就迅速離開了外務部。

拿着總統的那份手令,顏惠慶擰着眉頭琢磨了半天。

如果與這個“高麗獨立國”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無疑就是在告訴日本人,中國中樞政府不承認日本對朝鮮的殖民統治,在中國中樞政府看來,朝鮮依然是一個獨立國家,即使無法實現國家真正的獨立,那麼也可以在中國境內組建流亡政府,其政府成員可以公開在中國境內活動。

這個事情有些棘手,一邊,中樞催促着儘快展開對日和談,另一邊,中樞又叫外務部協商與朝鮮獨立派建立外交關係的事情,這兩件事可不能湊到一起辦,只能先辦其中一件,而在顏惠慶看來,第一件事是目前最要緊的。

但是第二件事也是總統親自吩咐下來的,顏惠慶就算是有一百個膽子也不敢推委,於是琢磨來琢磨去,他決定還是跟總統說一聲,看看能不能先把建交的事情拖一拖,等中日和談開始進行之後,再協商也不遲。

於是顏惠慶搖電話去侍從室,一問,總統壓根就不在總統府,去了哪裡?南苑。

再一問那位申桂直,他卻不是從總統那邊過來的,實際上他是從上海過來的,至於那份總統手令,卻是前幾天得到的。

顏惠慶琢磨了一下,決定還是領着這位“高麗獨立國外務總長”去一趟南苑,仔細問問總統,看看總統到底打得是什麼主意,不過沒等他的轎車發動,一輛打着英國公使館徽記的外交馬車就駛進了外務部大門,等車停穩,車上走下一人,正是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

顏惠慶急忙下了車,吩咐司機先拉着那位“高麗獨立國外務總長”去南苑,而他本人則匆匆走回辦公室。

不多時,英國公使跟着一名外交秘書走進顏惠慶的辦公室。

“顏先生,今天我過來是奉了英國政府的命令,主要是就新加坡華人社團的不理智行動向貴國提出交涉,希望貴國政府能夠勸說新加坡華人社團,結束與英國殖民當局的對抗,恢復正常的社會秩序。”

顏惠慶一愣,仔細詢問,這才弄清楚事情原委,卻原來是因爲新加坡的華人社團掀起了一場罷市、罷工的“非暴力不合作反英運動”,整個新加坡港已變成了一座死港。

顏惠慶沒急着分辯,這事得找總統先問個明白,以免觸了黴頭,對於總統的民族主義立場,顏惠慶是深有體會的,他不會蠢到在這件事情上站到什麼“國際秩序”上去。

交涉完畢,朱爾典倒是與顏惠慶攀談起來,工作歸工作,交情歸交情,朱爾典在華多年,當然知道,中國的官場文化與英國官場文化的差異所在,在這個國家,人情往往非常重要,伍廷芳退休了,那麼,這就非常有必要與新任外務總長套套交情了。

不過沒等朱爾典與顏惠慶談到晚上的應酬活動,一名英國公使館的外交秘書匆匆走進辦公室,在朱爾典耳邊小聲嘀咕了幾句。

朱爾典臉色大變,急忙站起,收起了原來的那副笑容,板着臉對顏惠慶說了一段話。

“顏先生,非常遺憾。就在剛纔,公使館接到英國外交大臣的電報,外交大臣授權我向貴國中樞政府提出嚴正交涉,並要求我面見總統,就貴國兩艘遠洋襲擊艦出現在新加坡近海一事向總統先生問個明白!如果總統先生的回答不能令英國政府滿意的話,英國政府將不得不重新考慮在遠東的立場。”

一聽英國公使這話,顏惠慶臉色也是一變。

“總統啊總統,您老人家到底在策劃什麼買賣呢?”

顏惠慶心裡琢磨着,但是琢磨不透,他突然覺得他的這個“外務總長”的位子恐怕坐不穩。

可是現在顏惠慶考慮不了那麼多,現在最要緊的是拉着這位英國公使先生去南苑,好歹讓英國人弄明白,中國的總統先生從來就沒有打算與英國作戰,中國軍艦出現在新加坡近海,這肯定是一個誤會。

第271章 籠中之鳥(上)第1141章 激戰巴庫第411章 進京(上)第1201章 亞洲決心(上)第39章 洋投名狀第1187章 極光之下第354章 四面楚歌(下)第250章 平衡第830章 使命與“蒼蠅”第994章 畿輔紛亂(下)第189章 不識好歹(下)第570章 煙幕彈第447章 下馬威(上)第503章 戰與不戰(上)第689章 收攏兵力第482章 局(下)第511章 四萬萬(上)第996章 幕後之人第868章 新局面第78章 天心洲第407章 夢醒時分第574章 臥薪嚐膽第139章 歸來第162章 消炎藥第1211章 柏林局外人第374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657章 防禦(下)第125章 第一功臣第865章 朝三暮四第1183章 全球衝突(上)第467章 旅順第1221章 抵住世界咽喉的尖刀第849章 新規範第737章 逆勢而行(上)第593章 國民田產調查案第1139章 無法完成的任務第1223章 炮戰第870章 舊瓶裝新酒第783章 隱居療養(上)第1265章 戰爭機器的小小零件第785章 外交辭令第1209章 空中騎士第1085章 叢林軍刀(上)第842章 龍行南洋(下)第657章 防禦(下)第623章 戰爭已經爆發(上)第1205章 走在世界的前列第139章 歸來第627章 閃電(上)第708章 鐵軍第886章 亞洲的軍靴第476章 終身大事第22章 誓師第155章 掮客(上)第1002章 軍心可用第824章 友好的背後第827章 金鷹第886章 亞洲的軍靴第371章 收網第384章 重逢鄭州(上)第21章 撲朔迷離(下)第930章 伯力第76章 兩個特殊士兵第766章 予取予求第937章 原子時代的序幕第548章 毀舊立新第968章 西山莊園(下)第1060章 走向戰爭(下)第382章 別無選擇第688章 達子營第337章 戰勝之後(上)第1103章 迎擊(上)第907章 財政整理(上)第820章 中東問題第914章 南洋試驗田(下)第1078章 製造戰爭(下)第348章 唯一的出路第657章 防禦(下)第124章 最後通牒第894章 夜戰勿裡洋(下)第27章 大廈將傾(上)第23章 大時代第22章 誓師第385章 重逢鄭州(下)第352章 北巡(下)第486章 強國與權欲第753章 持續混亂第276章 形勢微妙(下)第893章 夜戰勿裡洋(上)第879章 爪哇號事件第1129章 古怪打法(上)第964章 第一次面對面第192章 棋子第137章 毀舊立新第463章 四兩搏千斤(上)第1080章 前線(下)第976章 動盪與希望第407章 夢醒時分第1171章 來自總統的“厚禮”第610章 事變(下)
第271章 籠中之鳥(上)第1141章 激戰巴庫第411章 進京(上)第1201章 亞洲決心(上)第39章 洋投名狀第1187章 極光之下第354章 四面楚歌(下)第250章 平衡第830章 使命與“蒼蠅”第994章 畿輔紛亂(下)第189章 不識好歹(下)第570章 煙幕彈第447章 下馬威(上)第503章 戰與不戰(上)第689章 收攏兵力第482章 局(下)第511章 四萬萬(上)第996章 幕後之人第868章 新局面第78章 天心洲第407章 夢醒時分第574章 臥薪嚐膽第139章 歸來第162章 消炎藥第1211章 柏林局外人第374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657章 防禦(下)第125章 第一功臣第865章 朝三暮四第1183章 全球衝突(上)第467章 旅順第1221章 抵住世界咽喉的尖刀第849章 新規範第737章 逆勢而行(上)第593章 國民田產調查案第1139章 無法完成的任務第1223章 炮戰第870章 舊瓶裝新酒第783章 隱居療養(上)第1265章 戰爭機器的小小零件第785章 外交辭令第1209章 空中騎士第1085章 叢林軍刀(上)第842章 龍行南洋(下)第657章 防禦(下)第623章 戰爭已經爆發(上)第1205章 走在世界的前列第139章 歸來第627章 閃電(上)第708章 鐵軍第886章 亞洲的軍靴第476章 終身大事第22章 誓師第155章 掮客(上)第1002章 軍心可用第824章 友好的背後第827章 金鷹第886章 亞洲的軍靴第371章 收網第384章 重逢鄭州(上)第21章 撲朔迷離(下)第930章 伯力第76章 兩個特殊士兵第766章 予取予求第937章 原子時代的序幕第548章 毀舊立新第968章 西山莊園(下)第1060章 走向戰爭(下)第382章 別無選擇第688章 達子營第337章 戰勝之後(上)第1103章 迎擊(上)第907章 財政整理(上)第820章 中東問題第914章 南洋試驗田(下)第1078章 製造戰爭(下)第348章 唯一的出路第657章 防禦(下)第124章 最後通牒第894章 夜戰勿裡洋(下)第27章 大廈將傾(上)第23章 大時代第22章 誓師第385章 重逢鄭州(下)第352章 北巡(下)第486章 強國與權欲第753章 持續混亂第276章 形勢微妙(下)第893章 夜戰勿裡洋(上)第879章 爪哇號事件第1129章 古怪打法(上)第964章 第一次面對面第192章 棋子第137章 毀舊立新第463章 四兩搏千斤(上)第1080章 前線(下)第976章 動盪與希望第407章 夢醒時分第1171章 來自總統的“厚禮”第610章 事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