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說客(上)

然,陳其美這幫人不是來刺殺總司令的,他們對總司來不及,哪裡敢來刺殺?

其實,他們是來當說客的,目的和楊度一樣,不過,他們顯然不是在爲袁世凱服務,而是黃興派他們來的。

現在南方革命如火如荼,北方袁世凱又在逼宮,清廷實際上已經走到了絕路,剩下的只有兩條道路,一條是被革命推翻,另一條是自己主動退位讓國,如此看來,清朝的滅亡已近在眼前,現在是該好好探討一下未來的共和政府組織辦法了,尤其是憲法的制定,這是立國之本,不可不慎重。

現在南方革命諸派中,最有實力的就是共和軍,在制定憲法的問題上共和軍最有發言權,要想制定出符合革命派要求的憲法,離不開共和軍的支持。

這正是陳其美和汪兆銘此行的主要任務,本來黃興是打算親自跑一趟的,但被衆人勸說留下主持東南軍事,於是陳其美和汪兆銘就被派了過來,至於陳璧君,根本就是跟着汪兆銘跑過來遊玩的。

幾人離開福建後,轉道上海,在那裡登上一艘英商客船,到了漢口租界下船,正好趕上楊度和阮忠樞上船東行,他們是回上海蔘加南北和談會議的,這阮忠樞倒還罷了,與同盟會素無瓜葛,可楊度在日本留過學,認識汪兆銘和陳其美,就連黃興也是他介紹給孫先生認識的,可以說,同盟會的成立也有他楊皙子的貢獻,楊度知道這兩人都是同盟會地幹部,於是主動上前套近乎,這一套就把兩人此行的目的給套了個大概,楊度和阮忠樞頓時急了,同盟會這擺明了是要挖袁世凱的牆腳嘛,兩人一合計,阮忠樞仍按原計劃乘船東進,楊度則留下,和陳其美等人一同去拜見趙北,共同“商討”未來的共和政府組織辦法。

幾人先跑到議院,沒找着趙北,向黎元洪一打聽,這才知道總司令今日要宴請熊成基,於是趕緊跑去怡然堂,站在黃鶴磯邊恭候。

得知幾人來的目的,趙北放下心來,和陳其美握了握手,笑道:“你真叫陳其美?怎麼和我地一位舊相識同名?剛纔失禮了,見諒見諒。”

陳其美一頭霧水,汪兆銘也被總司令剛纔的舉動弄糊塗了,一時竟是訥訥無語。

倒是陳璧君“咯咯”一笑,說道:“總司令真會開玩笑。若你真有一位舊相識也叫‘陳其美’,不如拉來叫我們瞧瞧,若是脾氣還不錯的話,與英士大哥換帖子拜把子總是可以地。”

聽了這話。陳其美和汪兆銘這纔回過神來。於是跟着笑了笑。但說句實話。兩人確實不怎麼相信總司令有一位舊相識也叫陳其美。只是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剛纔總司令爲何會短暫走神。

“呵呵。你們來之前也不拍個電報。我也好派人到碼頭去迎接你們麼。好歹咱們都是革命同志。一條戰壕裡地。雖然分屬不同地組織。可是這反清地目標是完全一致地。而且對於國體問題。我們也很有共同語言。”

趙北打着哈哈。揣摩着對方到武漢來地真實目地。

現在南方革命形勢發展得不錯。湖北是共和軍控制。河南有奮進會整合豫西、豫南地革命力量。湖南也已成爲共進會地根據地。江西有共和軍支持地閻錫山、李烈鈞武裝。如果再加上浙江地光復會力量和福建地同盟會力量。那麼可以說南方地半壁江山已落入革命者掌握。如果能夠把這些革命勢力統一起來地話。這就是一支相當強大地力量。足以與北方地北洋集團分庭抗禮。

但是想完成這個勢力地整合卻不是一件容易地事。先不說光復會與同盟會地。便是湖南地共進會與湖北地共和軍之間也存在域。所以說。如果陳、汪等人到武漢來是想把這些革命力量整合到一起地話。同盟會未免有些得隴望蜀了。

正琢磨着如何試探時。一邊地楊度卻替總司令解了惑。

楊度說道:“總司令,他們幾位來的目地很簡單,是叫你支持同盟會,支持他們的議會制和責任內閣制,支持他們同盟會掌握國家權力。前幾日你可當着度地面說過,你是支持袁公做總統的,通電也發過,天下人都知道你擁戴袁公。”

趙北笑着說道:“皙子,你不必如此緊張,男子漢大丈夫說話算數,我既然說過要支持袁項城做共和大統領,就絕不會食言,不然,以後靠什麼取信於人?而且,當着你和阮忠樞的面,我明確表示支持總統制,我在議院的演說你或許還不知道,其實在我看來,中國積弱已久,歐洲的那一套不能生搬硬套到中國,中國還是應該由強人來主導,軍政、訓政、憲政,這三步就是中國的道路,現在軍政尚未結束,自然還談不上憲政,憲法當然要確立,但必須考慮到國情。皙子,你回去告訴袁項城,只要清室一退位,他就是共和中華的第一任大總統了。”

楊度臉色明顯好看了許多,雖然他一直主張君主立憲,但由於得不到趙北的支持,南方革命派也不理會,再加上袁世凱本來就不打算讓清室繼續霸佔着龍椅,所以他只能退而求其次,主張學習美國,實行完全的總統制,由袁世凱掌控國家的大政。

但同盟會卻不這樣看,他們主張學習法國,實行議會制和完全責任內閣制,總統只是一個擺設,實際權力應該掌握在內閣手裡,內閣的各級主官由國會任免。

聽了總司令的話,陳其美等人的臉色難看起來,幾人交換了一下眼色,陳其美說道:“總司令明鑑,袁世凱乃是滿清舊臣,滿腦子舊觀念,這種人若是掌握大權,恐非國家之福。”

楊度反駁道:“英士,你太年輕,有些事情不是看上去那麼簡單的。袁公主持新政不過短短數年,政績已是人所共睹,中國積弱太久,方方面面的事情牽絆太多,你當改良就那麼簡單麼?換了你去,換了你們同盟會的孫先生去,恐怕做得還不如袁公。”

陳其美嗤道:“皙子,我們乾地是革命,不是改良,改良,救不了這個國家!縱然這個國家需要一個強人來主導,也絕不應該是袁世凱那樣的僞君子!當年,若非是他出賣維新派,中國何至落到如今地步?”

“你們被康有爲和梁啓超騙了!他們編的那《戌戌政變記》根本就是一面之辭!當年維新派的那一套,太過激進,根本就行不通的。再說,袁公若是反對維新,又怎會主持新政?”楊度忿忿道。

趙北暗歎一聲,這個楊度確實是太過迂腐了,袁世

麼人?他是個政客!政客,就是以自己利益爲唯一目他出賣維新派是爲了一己私利,前幾年主持新政,還是爲了一己私利,同樣的,另一個時空位面地“洪憲帝制”也是爲了他袁氏一族的私利。當然,這些事情或許只有穿越者看得最清楚,在歷史上,袁世凱在稱帝之前確實也着實迷惑了一大批人。

“我是什麼?政客?軍閥?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趙北在心裡問自己。爲了實現他的理想,他已玩弄了不少手腕,雖然有個大義地名分擋在面前,可是,這能改變什麼?對於世人來說,他不也正在向政客、軍閥那一邊滑去麼?

穿越者可以看清歷史發展的方向,可這也註定了他必然是孤獨的。

英雄寂寞啊。

不過話又說回來,從陳其美的話來看,現在同盟會對袁世凱的看法與歷史上有很大不同,這或許正是趙北干預歷史進程的結果,或許在同盟會看來,袁世凱的反清並非是出自本心,而是被他趙振華地那封“迥電”給逼的,袁世凱是逼上梁山,所以,沒必要再給他更多好處,一個虛位總統已經足夠了。

當然,在另一個位面的歷史上,同盟會也不願意把全部權力交到袁世凱手裡,所以同盟會纔會被宋教仁改組成國民黨,用擴大議員人數的辦法在國會中佔據主動,通過控制國會來約束袁世凱的行動,正因如此,史學界通常認爲宋教仁的遇刺身亡與袁世凱有密切關係,因爲袁世凱從中得到的好處最多,隨着宋的去世,國會裡地反袁勢力迅速煙消雲散,袁世凱不僅掌握了內閣,還控制了國會,真正做到了大權獨攬。

現在看來,同盟會依舊不願意將全部權力交給袁世凱,不過他們現在採取的辦法似乎是拉攏南方實力派,直接在立憲問題上給袁世凱下絆子,用責任內閣將總統的權力限制住。

不過這只是同盟會的打算,總司令另有謀劃。

就在趙北走神的時候,一直沉默不語地汪兆銘說話了,他拉了拉陳其美的衣角,說道:“英士,總司令說得沒錯,咱們中國是需要一位強人來主導,咱們同盟會派別衆多,人心不齊,有時候爲了一件小事可以爭論幾天,沒有戰鬥力啊。袁世凱手握重兵,威望又高,放眼天下,中國第一強人非他莫屬。當年美國開國總統華盛頓一開始不也是大權在握嗎?可是後來不也放棄了權位回鄉伺候莊稼去了?焉知袁世凱成不了世界第二華盛頓、中華第一華盛頓?”

“他成不了華盛頓!”陳其美不屑地哼道。“他最多,能成拿破崙,還是滑鐵盧的拿破崙!”

“撲哧”,陳璧君忍不住笑了起來。

趙北和熊成基等人也不禁莞爾,這個比喻很貼切,但只有趙北知道,這絕不僅僅只是比喻,袁世凱確實成不了華盛頓,甚至也成不了拿破崙,這不僅是歷史已經證明了地,更重要的是,現在他趙北穿越過來了,這“中華第一拿破崙”或“中華第一華盛頓”地頭銜無論如何也不能戴到別人頭上去!

“所以說國情決定一切。華盛頓之所以出現在美國,拿破崙之所以出現在法國,都是由這兩國的國情決定的,法國不可能出現華盛頓,美國也可能出現拿破崙,這與道德和素質無關,只與國情有關。

趙北收斂笑容,一本正經的做了總結,這幾話看上去像繞口令的話一說,衆人便是一陣沉默。

“那麼中國呢?中國會出現華盛頓還是拿破崙?”楊度自言自語道,像是在問他自己,也像是在問別人,但沒人回答。

“可能是拿破崙吧。”趙北在心裡回答。

不過他到底是沒有說出來,所以這話題自然而然的轉移了。

“振華,這位陳英士先生說得不錯,袁世凱確實是指望不上的。”熊成基拍了拍趙北的肩膀,打斷了他“世界第二拿破崙”的美夢。

“這位是?”楊度看了眼熊成基,雖然熊成基這兩天暴光率很高,但並沒有引起楊度的興趣。

“他就是安慶首義功臣,熊成基熊大都督,字味根。”趙北說道。雖然他纔是安慶破城第一功臣,但現在光復會和同盟會在拼命宣揚的卻是熊成基,至於趙北,似乎已經被有意無意的遺忘了,如果不是共和軍聲勢浩大,並在實際上起着革命頂樑柱的作用的話,恐怕趙北已經被人踢到一邊去了。

這讓趙北有些受傷,好歹他也是光復會幹部啊,介紹人還是熊成基呢。

這就是革命,既是革舊勢力的命,有時候也不得不革一下同志的命,以便實現自己的理想,革命者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只不過,最後能夠實現理想的人只有一個,那個勝利者的獎賞就是整個天下。

現在的問題在於,趙北不是同盟會員,自然不會被同盟會高看一眼,而光復會卻又山頭林立,自從併入同盟會後,不少有威望的光復會員都加入了同盟會,光復會後來之所以得以重建,只是因爲同盟會在領導權問題上發生分裂,一部分反對孫文的人由於相同的目的走到一起,這才重組了光復會,但是重組後的光復會缺少一個真正有能力統率會員的領袖,陶成章威望不足,章太炎過於張揚,會中與他們資歷相差不遠的人不少,兩人都不能很好的整合光復會裡的那些山頭。

若論革命功績,趙北倒是有資格在光復會立起自己的山頭,可他並不想過早的捲入這種內部鬥爭,而且也沒有信心壓服那些老資格的會員。

所以啊,還是把注意力放在軍隊裡比較明智,實力決定一切。

“熊成基?沒聽說過。”楊度的話倒是讓總司令那顆受傷的心得到了一點安慰。

“只聽說安慶新軍譁變的時候,若沒趙總司令的那顆大炸彈,此次‘戊申革命’或許根本就挑不起來。”

光復會和同盟會在努力宣揚熊成基事蹟的時候,趙北也沒閒着,利用時政宣講隊,將自己的光輝事蹟也傳播到每一個角落,現在,不僅湖北、湖南知道了他那顆“威力巨大之炸彈”的關鍵作用,就連遠在河南、江西的百姓也都在傳誦着“趙振華孤膽破堅城”的英雄事蹟,除此之外,在袁世凱“反正”上趙振華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容置的,連茶館裡的說書先生都在說“一封通電定乾坤”的故事,說得就是趙北的那封“迥電”。

第1016章 政治的延伸(下)第458章 南北商幫(下)第306章 武勝關(上)第922章 越過國境第1248章 開羅來客(下)第196章 路款虧空案(下)第945章 戰鬥在巴黎(上)第1019章 贏者通吃(上)第755章 展示力量第58章 戰漢陽(上)第1146章 越過邊境(下)第753章 持續混亂第199章 復國大計第414章 大十字計劃(下)第735章 總統回京第933章 赤色黎明第1025章 南洋來客第433章 孤注一擲的冒險第557章 狼窩(上)第501章 關東軍第369章 低效與高效(上)第1139章 無法完成的任務第1177章 燈泡盒子第565章 結盟風波第227章 山中無老虎第482章 局(下)第921章 草原軍團第799章 良好開端第961章 填鴨行動(上)第718章 逆耳忠言第745章 拿破崙的崇拜者第791章 “拖”字訣第610章 事變(下)第1006章 挑釁(下)第219章 奴販第539章 意氣之爭第598章 此地無銀三百兩第1180章 共識(下)第642章 錦州(下)第480章 黨同伐異第1266章 曼斯坦因防線的危機第975章 海洋野心第58章 戰漢陽(上)第1138章 消化不良第154章 戰局第700章 再次接觸第669章 特混艦隊(下)第1088章 “颱風”登陸(下)第1030章 總司令的準備(下)第637章 海面之下(下)第296章 聯合陣線第704章 挑釁第228章 另有任用第813章 1917年第825章 機遇與危機第297章 放權與收權第486章 強國與權欲第609章 事變(上)第62章 破舊立新(下)第731章 佈局北滿(下)第359章 軍閥與政客(上)第631章 混亂(上)第714章 一號方案第966章 難忘1919第450章 義不容辭第738章 逆勢而行(下)第510章 鐵青團第481章 局(上)第294章 風口浪尖第1016章 政治的延伸(下)第900章 亞洲的覺醒(下)第1107章 伏擊(上)第946章 戰鬥在巴黎(下)第1086章 叢林軍刀(下)第341章 補救措施(上)第773章 戰無不勝第142章 老熟人與地頭蛇(上)第8章 危局第630章 第一場戰鬥(下)第113章 文明戲與電影第1116章 “打蛋器”行動第648章 經濟戰(上)第670章 旅順咽喉第771章 訓政籌備委員會第301章 山海關前第1057章 通古斯計劃第764章 琢磨不透第761章 交涉(下)第760章 交涉(上)第807章 僑民轉移安置計劃(上)第1092章 另一個戰略重點第1235章 安納托利亞的天空(上)第907章 財政整理(上)第1187章 極光之下第718章 逆耳忠言第1252章 毛遂自薦第557章 狼窩(上)第773章 戰無不勝第695章 衝向風車的騎士(上)第130章 說客(下)
第1016章 政治的延伸(下)第458章 南北商幫(下)第306章 武勝關(上)第922章 越過國境第1248章 開羅來客(下)第196章 路款虧空案(下)第945章 戰鬥在巴黎(上)第1019章 贏者通吃(上)第755章 展示力量第58章 戰漢陽(上)第1146章 越過邊境(下)第753章 持續混亂第199章 復國大計第414章 大十字計劃(下)第735章 總統回京第933章 赤色黎明第1025章 南洋來客第433章 孤注一擲的冒險第557章 狼窩(上)第501章 關東軍第369章 低效與高效(上)第1139章 無法完成的任務第1177章 燈泡盒子第565章 結盟風波第227章 山中無老虎第482章 局(下)第921章 草原軍團第799章 良好開端第961章 填鴨行動(上)第718章 逆耳忠言第745章 拿破崙的崇拜者第791章 “拖”字訣第610章 事變(下)第1006章 挑釁(下)第219章 奴販第539章 意氣之爭第598章 此地無銀三百兩第1180章 共識(下)第642章 錦州(下)第480章 黨同伐異第1266章 曼斯坦因防線的危機第975章 海洋野心第58章 戰漢陽(上)第1138章 消化不良第154章 戰局第700章 再次接觸第669章 特混艦隊(下)第1088章 “颱風”登陸(下)第1030章 總司令的準備(下)第637章 海面之下(下)第296章 聯合陣線第704章 挑釁第228章 另有任用第813章 1917年第825章 機遇與危機第297章 放權與收權第486章 強國與權欲第609章 事變(上)第62章 破舊立新(下)第731章 佈局北滿(下)第359章 軍閥與政客(上)第631章 混亂(上)第714章 一號方案第966章 難忘1919第450章 義不容辭第738章 逆勢而行(下)第510章 鐵青團第481章 局(上)第294章 風口浪尖第1016章 政治的延伸(下)第900章 亞洲的覺醒(下)第1107章 伏擊(上)第946章 戰鬥在巴黎(下)第1086章 叢林軍刀(下)第341章 補救措施(上)第773章 戰無不勝第142章 老熟人與地頭蛇(上)第8章 危局第630章 第一場戰鬥(下)第113章 文明戲與電影第1116章 “打蛋器”行動第648章 經濟戰(上)第670章 旅順咽喉第771章 訓政籌備委員會第301章 山海關前第1057章 通古斯計劃第764章 琢磨不透第761章 交涉(下)第760章 交涉(上)第807章 僑民轉移安置計劃(上)第1092章 另一個戰略重點第1235章 安納托利亞的天空(上)第907章 財政整理(上)第1187章 極光之下第718章 逆耳忠言第1252章 毛遂自薦第557章 狼窩(上)第773章 戰無不勝第695章 衝向風車的騎士(上)第130章 說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