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章 1933年(上)

昭年。口月,日。上海黃浦港。招商局碼???? …

一艘客輪在港口之外的主航道一側拋錨停機,等待着拖輪將客輪拖上碼頭停靠,趁着等待拖輪靠過來的時候,乘客們走上甲板,眺望黃浦江兩岸的風景,其中有一位皿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他是從南洋過來的。他的名字叫熊成基。

站在甲板上,眺望黃浦江,熊成基感慨萬分,站在他身邊的那些隨員也都是同樣心情,去國多年,這次回國,他們才終於明白一個道理,無論他們護照上寫的國籍是哪一國,至少有一樣東西是不變的,那就是那顆奔騰在他們胸腔中的中國心小無論走到哪裡,他們還是中國人。

“那就是黃浦招商局碼頭了小當年“戊申革命,之後,陶先生就是在乖裡登岸的,當時我還在武漢協助趙振華主持軍事,沒有前來迎接陶先生,不過當時黃克強先生倒是在碼頭主持歡迎儀式,如今已過去二十多年,陶先生和黃先生都已謝世,中國的面貌也大變樣了,當年,這招商局碼頭還是南市管轄,現在卻已併入黃崩區了,世事如斯,讓人感慨啊。”

熊成基向隨員中幾位從來沒有來過上海的青年人介紹了一番 然後沉默下去,心潮起伏,他想起了陶成章,想起了黃興、孫文,也想起了蔡鋒、宋教仁,這些人現在都已不在人世,他們沒有看到憲政的實現,但是熊成基卻看到了。

只是,這眼前的一切,是真實的麼?還是短暫的幻影?憲政制度是否已經穩固了呢?這一切,目前來看,都不能做肯定的答覆,歷史已經證明,憲政制度的真正建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間或許會出現反覆,意大利就是最好的證明,而德國現在似乎也有這個趨勢。

丟開煩惱,熊成基注視着眼前的黃浦江兩岸,注視着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故土。

黃浦江還是那條黃浦江,但是城市早已不是當年的那座城市 江岸東邊是浦東,西邊則是當年號稱“十里洋場”的租界舊址,過去,租界那邊就是國中之國,化外之區,法國租界、英美公共租界就在那裡,共和之後,鑑於上海港的特殊經濟地位,中樞政府決定在浦東地區建立起工業新區,從那之後,浦東的風貌就開始迅速改變,過去,那裡基本上就是鄉村,但是幾年之後小浦東地區已成輕工業重點發展區,上海租界被收回之後,整個上海地區的工業與商業佈局基本上就確定下來,浦東、閘北就是工業區,原來的租界區和南市就扮演着商業中心的角色,這裡沒有工廠,但是卻能通過金融手段控制工廠的生產和銷售,這一地區被統稱爲“黃浦區”雖然後來,該區又被劃分爲幾個小區,但是通常來講,本地人仍將這一商業區稱之爲黃浦。????站在輪船的甲板上,那黃浦江兩岸的風景是截然不同的,一邊煙白林立,另一邊高樓大廈,如果在經濟繁榮時期,煙白林立的那一邊通常是看不見藍天的,煙白中冒出的滾滾黑煙遮天蔽日,那是工廠在加緊生產緊俏工業品,而高樓大廈的那一邊則是車水馬龍,紙醉金迷,每當夜幕降臨,那沿江大道上燈火璀璨,號稱“東方巴黎”

上海,以其無與倫比的地理優勢成爲整個遠東地區規模最大、商業最繁榮的城市。爲了供養這座城市中生活的市民,並方便對外貿縣,中樞政府特意擴充了市區範圍,整個上海面積極廣,就連位於長江口的崇明島也歸上海市政府管轄,因此,“大上海”的稱呼是極其合適的。

在經濟繁榮時期,上海就是所有實業家心目中的聖地,前往上海淘金的人絡繹不絕,似乎每一個敢於打拼的商人都在上海找到了發財的捷徑,誠然,在激烈的商業與工業競爭中,失敗者黯然退場,但是人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勝利者的狂歡,經濟繁榮時期的上海,就是冒險家的樂園,在世界經濟危機爆發之前的 喲年,僅僅一年之內,在本地依靠股票和期貨投機買賣而成爲百萬富翁、千萬富翁的人就有數十位。

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浦東的工廠煙白雖然還可以看到黑煙,但是已不能遮天蔽日,黃浦的商業街雖然仍可以看到人們摩肩接踵的景象,但是那已不是參加舞會的舞客在爭搶舞廳門票,而是爲了爭搶幾個。打字員或者看門人的工作職位而進行着激烈的求職競爭。

這就是世界經濟危機給人的最直觀的印象,自從 蚓年紐約證券市場股價崩盤之後,世界經濟就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落,舊的國際市場秩序已不復存在,各國都在以鄰爲壑,爲了保護本國商業市場而建立起嚴密的國際貿易壁壘,整個國際市場已經面目全非,“出口”已經變成一個極爲敏感的字眼,過去一直被人所羨慕的出口貿易商現在已經成了破產商人的代名詞,從,嘔,年到,愣年,這幾年裡,世界各國的出口貿易遭到致命一擊,在這場國際市場爭奪戰中,處境最慘的有兩個國家,一個在歐洲,德國,另一個在亞洲,日本,這兩個國家雖然在歷史、政治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但是在世界經濟危機面前,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國內市場狹根本無法滿足那巨大的工業生產所帶來的堆積如讓,的工業品的銷售。

相比德國、日本,中國作爲一個擁有充足人口、遼闊疆域的亞洲大國,由於國內市場的存在,以及關稅壁壘的保護,現在的經濟處境要好得多,經濟上的困境雖然也帶來了社會與政治上的動盪,但是畢竟沒有危及到社會的整體安定,國家仍然是和平的,國民也保持着一份脆弱的鎮定,至少部分國民是堅信國家最終會走出困境的。

雖然中國的國民還是鎮定爲主,但是面對日益困苦的生活,以及失業所帶來的焦慮情緒,在某些時候還是會表現出一些劇烈的反應,罷工、罷市、罷課、示威”這些自發的行動已經不是新聞,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現在的中國,雖然農業人口仍佔國民的多數,但是依靠工業和商業謀生的國民數量已經佔到了國民總數的十分之一,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這個數字代表着一個嶄新階層的迅速崛起,這些國民元一二靠,業和商業繁榮維持生計,當,業和商業蕭條!後地 月的生計就會成爲問題,他們沒有土地,所擁有的不過是一雙勤勞的手以及一顆吃苦耐勞的心,工作對於他們而言非常重要。

這場世界經濟危機中,首先遭到衝擊的就是工業和商業,由於出口貿易急劇萎縮,工業品價格暴跌,這引起了連鎖反應,於是,工廠倒閉,工人失業,店鋪關門,店員失業,隨之而來的就是社會的動盪,犯罪率高漲,國民脾氣暴躁,往往因爲一點口角之爭而發展爲肢體衝突,甚至刀槍相向,相應的,中樞政府和地方政府不得不採用更爲嚴苛的法律,震懾犯罪。

遭到經濟危機衝擊的不僅有工業與商業部門,農業也在這場席捲世界的經濟危機中遭到沉重打擊,具體表現就是農業豐收,但是農民收入卻迅速下降,甚至破產,因爲農產品的價格比工業品的價格跌得更猛,將一車農產品裝上火車、汽車,然後運送到城市銷售之後,農場主們突然發現,他們每做一筆這種交易,就會虧損一筆金錢,汽油費、人工費、交易稅、劫掠者的洗劫、小工的盜竊、饑民的哄搶,”這都是潛在的風險,也是實實在在的成本,經過計算之後,於是,農場主們做出了相同的選擇,那就是不再出售農產品,上好的稻米小麥寧可爛在穀倉裡也不運到城市去銷售,甚至根本就不從地裡收割上來,因爲請人收割也是需要成本的,哪怕是自己用收割機進行收割,也是需要計算柴油成本的。

相比之下,反倒是小農過得比農場主“愜意”一些,因爲他們基本上採用人力耕種農田,不需要承擔農業機械購買與維護的成本,而且更爲重要的是,只要土地再積不超過納稅線,他們完全不必操心田賦問題,雖然農產品價格下跌也使小農生活變得清貧,但是相比失業工人,他們的生活至少還是安定的。

不過佃戶和農業工人就慘了,由於沒有自己的土地,佃戶只能租種地主土地,雖然有《地租率限制法》的保護,地主不可能提高地租,但是這部法律並不能保證農產品的價格不發動劇烈波動,因此,當全世界的農產品價格都開始暴跌之後,佃戶也不得不跟着農場主一起承受農業蕭條所帶來的困苦生活,至於農業工人,比佃戶更慘,至少佃戶受相關租佃法律保護,地主不可能隨便解除土地租佃契約,但是農業工人卻因爲農場主降低成本的目的而失去工作,只能進入城市,跳蹋在濟貧站,等待着每日兩餐的政府救濟小或者排隊領取政府發放的舊衣物,以度過那寒冷的嚴冬。

沒人能夠忘記 嘔,年的冬天,那是一個真正的嚴冬,街頭不僅出現了大批流浪者,而且也凍死了許多無家可歸的人,也正是在那一年的冬天,大總統黎元洪在社會的憤怒與壓力之下接受前任大總統趙北的建議,提請國會通過了一部《濟貧法》,規定地方政薦必須建立起專門的濟貧站,爲無家可歸者和城市失業者提供食物、衣物、住處,同時,繼續推行移民實邊政策,從城市疏散過多的人口,讓這些人到邊疆務農,進行“逆工業化”

與世界各國一樣,對於現在的中國人而言,生存是第一位的,至於發財,已不在多數人的未來生活計劃中。

經過幾年努力,現在的國內經濟已經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雖然世界經濟的復甦尚未開始,不過人們已經從最初的極度恐慌中鎮定下來,天還沒有塌,明天太陽依舊升起小照耀大地,給人溫暖,給人希望,何況,在這場經濟危機中,政府也不是毫無件爲,“經濟新政”確實起到了一些作用,公共工程的開展、某些大型企業的國營化、來自政府和軍隊的官方訂貨、移民實邊政策的繼續推行、延長兵役期……至少 許多失業工人找到了工作,雖然收入微薄,而且工作艱苦,但是至少不必去濟貧站排隊領取救濟品了。

“經濟新政”雖然是現任大總統黎元洪批准實施的,但是如果沒有前任大總統趙北制訂出這份詳盡的經濟拯救方案的話,或許現在的失業者更多,社會也會更加動盪,甚至爆發革命,就像歐洲某些國家所爆發的革命一樣,推翻無能的民選政府,推舉一位英明睿智的領袖實行強人政治,用鐵碗恢復秩序和經濟,用軍事手段擴大國際市場,而不是跟那些歐美強國與虎謀皮的進行毫無意義的外交磋商。

現在的許多中國平民都開始懷念當年“狂人總統”執政時期的美好生活,那個。時候,或許在政治權力上缺少活力,但是至少不必操心明天的飯碗在哪裡??????或許,如果“狂人總統”不是在 咽年結束政並下野爲民的話,或許,今天的中國經濟會更好一些吧。

對於部分國民對“狂人總統”時代的留戀,一些經濟學家和政治家也明確告訴國民,這場經濟危機不是人力可以阻止的,這是經濟規律導演的一場對資本貪婪本性的懲罰,即使趙北將政體制維持到 蚓年,也絕對不能在這場世界經濟大蕭條中獨善其身,反而可能因爲強人政治的本能而像意大利一樣強化軍事機器,對內實施高壓統治,對外實施軍事冒險,最終將國家帶上戰爭道路,所以,對於國民留戀“狂人總統”時代的想法,許多憲政人士都在報紙上進行了批判。????批判歸批判,國民有自己的思想,誰好誰孬,國民也看得清楚,如今這個黎大總統,雖然號稱清廉、親民,但是就憑他治理國家的這種無能,下一屆總統選舉,他是休想贏得連任了。

掰着手指算算,明年就是大選年了,到時候鹿死誰手,就看誰更能盅惑民心了,雖然多數平民因爲財產權的緣故與選票無緣,但是隻要能夠看到這位無能的黎元洪大總統滾出總統府,那麼小民也能出口惡氣,畢竟,在經濟危機時代,吃苦受窮的可不止是窮人,那些企業主、中產階級,哪個不對這個糟糕的危機時代滿腹怨言?他們完全可以利用手裡的選票選出一位更適合領導這個國家的總統。(未完待續

第721章 普蘭店第878章 低調回京第718章 逆耳忠言第990章 告御狀(下)第627章 閃電(上)第212章 宣慰使第872章 小心翼翼第1201章 亞洲決心(上)第103章 爲民請命(上)第577章 壯志豪情第967章 西山莊園(上)第1028章 籌備行動(下)第297章 放權與收權第431章 真真假假與虛虛實實(上)第466章 局勢與應對第1104章 迎擊(下)第202章 民意第1081章 克拉地峽第1012章 口是心非(下)第205章 託忒克氏第1157章 顫慄中的世界第1257章 原子能委員會第352章 北巡(下)第901章 快速戰爭第1140章 新的戰爭第851章 戈壁灘上第800章 泛亞細亞主義第98章 自動槍第106章 投機客(下)第394章 修補匠第1025章 南洋來客第981章 瘋狂的年代第32章 君憲旗手(上)第51章 忠奸難辨(上)第996章 幕後之人第854章 亂中取勝第335章 騎兵(上)第885章 歐洲的血第945章 戰鬥在巴黎(上)第663章 進京(下)第845章 牽制策略第56章 氣球隊第313章 西平前哨(下)第671章 杯弓蛇影第211章 小才大用第1155章 總統巡邊(上)第1109章 鏖戰第574章 臥薪嚐膽第16章 戰略轉向第37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260章 武穴(下)第1196章 01號決議第1126章 陣地前沿(下)第1080章 前線(下)第875章 矛盾心態第387章 內閣總理(上)第58章 戰漢陽(上)第184章 空襲第541章 青島(上)第392章 日薄西山第579章 國魂第1223章 炮戰第560章 南苑會議(下)第353章 四面楚歌(上)第482章 局(下)第582章 重要任務第1068章 曼德勒的天空(下)第626章 夜鷹(下)第978章 新的時代(下)第1131章 不公平的戰鬥第913章 南洋試驗田(上)第860章 護僑第412章 進京(下)第230章 華陽(下)第742章 風起南洋(下)第510章 鐵青團第1182章 全體會議第198章 架秧子第986章 1933年(下)第22章 誓師第679章 二十一條第356章 曼佗羅與籠中鳥第67章 拉肥豬第841章 龍行南洋(上)第254章 東湖之上(下)第605章 脆弱的和平第758章 戰場妖霧第854章 亂中取勝第206章 聯合拔刀隊第906章 傀儡第845章 牽制策略第224章 功臣與地頭蛇第493章 聯合軍事演習第276章 形勢微妙(下)第277章 軍政學院第1200章 前進基地第82章 伐大樹(上)第617章 關山飛渡第791章 “拖”字訣
第721章 普蘭店第878章 低調回京第718章 逆耳忠言第990章 告御狀(下)第627章 閃電(上)第212章 宣慰使第872章 小心翼翼第1201章 亞洲決心(上)第103章 爲民請命(上)第577章 壯志豪情第967章 西山莊園(上)第1028章 籌備行動(下)第297章 放權與收權第431章 真真假假與虛虛實實(上)第466章 局勢與應對第1104章 迎擊(下)第202章 民意第1081章 克拉地峽第1012章 口是心非(下)第205章 託忒克氏第1157章 顫慄中的世界第1257章 原子能委員會第352章 北巡(下)第901章 快速戰爭第1140章 新的戰爭第851章 戈壁灘上第800章 泛亞細亞主義第98章 自動槍第106章 投機客(下)第394章 修補匠第1025章 南洋來客第981章 瘋狂的年代第32章 君憲旗手(上)第51章 忠奸難辨(上)第996章 幕後之人第854章 亂中取勝第335章 騎兵(上)第885章 歐洲的血第945章 戰鬥在巴黎(上)第663章 進京(下)第845章 牽制策略第56章 氣球隊第313章 西平前哨(下)第671章 杯弓蛇影第211章 小才大用第1155章 總統巡邊(上)第1109章 鏖戰第574章 臥薪嚐膽第16章 戰略轉向第37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260章 武穴(下)第1196章 01號決議第1126章 陣地前沿(下)第1080章 前線(下)第875章 矛盾心態第387章 內閣總理(上)第58章 戰漢陽(上)第184章 空襲第541章 青島(上)第392章 日薄西山第579章 國魂第1223章 炮戰第560章 南苑會議(下)第353章 四面楚歌(上)第482章 局(下)第582章 重要任務第1068章 曼德勒的天空(下)第626章 夜鷹(下)第978章 新的時代(下)第1131章 不公平的戰鬥第913章 南洋試驗田(上)第860章 護僑第412章 進京(下)第230章 華陽(下)第742章 風起南洋(下)第510章 鐵青團第1182章 全體會議第198章 架秧子第986章 1933年(下)第22章 誓師第679章 二十一條第356章 曼佗羅與籠中鳥第67章 拉肥豬第841章 龍行南洋(上)第254章 東湖之上(下)第605章 脆弱的和平第758章 戰場妖霧第854章 亂中取勝第206章 聯合拔刀隊第906章 傀儡第845章 牽制策略第224章 功臣與地頭蛇第493章 聯合軍事演習第276章 形勢微妙(下)第277章 軍政學院第1200章 前進基地第82章 伐大樹(上)第617章 關山飛渡第791章 “拖”字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