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小動作(上)

蒸汽機的轟鳴聲中,一艘拖船噴着黑煙駛出港口,向一艘山杜蒼口外減速的客船駛去,兩艘輪船上都懸掛着五色旗。

這裡是天津大沽,直隸乃至整個中國北方最重要的商港,每天進出港口的船隻衆多,就靠幾艘拖船引水、領航,港口的工作效率並不高。

拖船靠上了那艘客船,在拖船的協助下,這艘客船終於駛進港口,並在一個碼頭上靠了岸,乘客們還沒開始下船,就聽到了碼頭上傳來的軍樂聲。

乘客們站在船舷邊向碼頭上眺望。看見了一些列隊的士兵,也看見了一支軍樂隊,而且,在碼頭棧橋上還扎着一座牌樓,上頭掛着一條橫幅。橫幅上寫着幾個金光大家:

Wшw ▪ttκΛ n ▪¢Ο

“歡迎國會議員蒞臨京津!”

乘客們互相打聽,這才得知,跟他們同乘一船的乘客裡頭,有數十名國會議員,他們是應民國大總統趙北的邀請到京津地區的,主要任務是爲即將搬遷到北京的國會打前站。聽說那座國會大廈正在興建之中。這些國會議員的任務之一,就是在國會大廈正式完工之前挑選一處合適的地點,作爲國會開會、辦公之所。

在乘客們好奇的目光之下,國會衆議院議長湯化龍率領數十名國會議員,跟着一名輪船的二副從貴賓通道走上棧橋,向碼頭上行去。

負責迎接他們的是幾名從北京派過來的中樞代表,其中以薩鎮冰職務最高,地個也最顯赫,他現在不僅是海軍部的高級顧問,而且也是海軍部總長湯鄉銘的知交好友,而湯鄉銘則是湯化龍的弟弟。

薩鎮冰與湯化龍等人家暄之後,就將一封湯鄉銘的親筆信交給了湯

“湯鑄新正忙着海軍部的事情。無法分身前來,故此手書一封,讓我轉交湯議長。”薩鎮冰指着湯鄉銘的那封信說道。

湯化龍拆了信,匆匆掃了幾眼。擡起頭向薩鎮冰淡淡一笑,說道:“鑄新閱歷不足,涉事未深,蒙大總統信任,身居高個,恐難服衆,以後這海軍部的事情,還要多多仰仗鼎銘兄協助,鼎銘兄還需提攜後進晚輩纔是啊。”

薩鎮冰也是一笑,說道:“湯鑄新辦事穩妥,海軍部的事情他還是能夠勝任的,若論閱歷,他去外國學過海軍,那也是足夠的,至於威望麼。慢慢培養就走了。現在咱們民國的大總統也不過才區區二十七歲麼。卻將北洋玩弄於股掌之間,後生可畏啊

見薩鎮冰似乎有些落寞,湯化龍很識趣的轉移了話題。

“鼎銘兄,國會議員北上議政,中樞派幾個司員過來迎接就行了,怎麼勞您大駕過來接咱們?”

“本來中樞確實是這麼安排的。不過正好趕上我也到大沽公幹,索性乾脆就委了我一個“歡迎大使,的名頭,叫我來接你們。”

“哦?鼎銘兄到這大沽公幹,只怕也是海軍部的差事吧。”

“是啊,海軍部打算整頓海軍,要建立一所最好的海軍學校,就派我過來選校址。另外,過段日子我還要去一趟青烏。不過那件事涉及機密,卻是不便相告了。”

薩鎮冰說話點到即止,湯化龍也沒追問,兩人攜手步下棧橋,在軍隊的護送下乘坐馬車前往火車站。

與薩鎮冰、湯化龍同乘一輛馬車的還有饒漢祥,他現在不僅是國會衆議員,而且作爲國會參議院議長黎元洪的全權代表協助湯化龍,饒漢祥與薩鎮冰也不算是陌生人,“戊申革命”中,薩鎮冰率領清軍江防艦隊到武漢威懾革命力量時,饒漢祥就作爲黎元洪的說客前往薩鎮冰削旗艦,並帶去了黎元洪的一封親筆信。雖然薩鎮冰沒收那封信,不過也就此認識了饒漢祥,對於此人能夠如此迅速的平步青雲,薩鎮冰是非常的驚訝,所以,坐在馬車裡就一直與饒漢祥攀談,兜着圈套話,看看饒漢祥到底走得是誰的路子。

還能是誰的路子呢?饒漢祥一直是黎元洪的幕僚長,而黎元洪又是民國大總統趙北的親信,趙北提拔黎元洪,黎元洪提拔饒漢樣,權力的金字塔就是這麼建立起來的。

作爲黎元洪的立憲“同志湯化龍之所以能夠擔任國會衆議院議長。也與黎元洪的鼎力相助分不開,但是如果沒有趙北的點頭,湯化龍也是當不了議長的,對於這一點,湯化龍非常清楚,所以,當張寒那幫立憲會的國會議員反對把國會遷到北京的時候,作爲衆議院議長,湯化龍堅決反對,也正是在黎元洪和湯化龍的支持下,國會才得以遷往北京。

正因如此,現在的黎元洪和湯化龍已經被一部分國會議員視爲趙北的“哼哈二將”立憲會的那卑國會議員更是將他們稱作趙北的“走狗。”

對於部分國會議員的指責,黎元洪並不介意,不過爲了穩妥起見,黎元洪還是讓湯化龍率領議員到北京打前站,而黎議長則繼續留在上海。彈壓國會,免得橫生枝節。

在薩鎮冰的陪同下,湯化龍率領議員們趕到火車站,那列從北京派過來的專列已經到站,就在這列火車上。湯化龍遇見了兩位熟人,卻是張振武和蒲殿俊,兩人也是搭乘這列專列返回北京的。

張振武倒也罷”歷什龍只是相識。與他沒什麼交是蒲殿俊就不懈”湯化龍與蒲殿俊都是清末立憲黨人的健將。兩人不僅相識很早,而且革命之後也曾在一起共過事,國會成立之後。蒲殿俊一度有擔任衆議院副議長的可能,但是後來因爲日本政客伊藤博文遇刺案的爆發,然殿俊又被中樞調走,與張振武一同審理此案。

“二位,這是從何而來啊?伊藤博文遇刺一案,現在還沒審理完畢吧?”湯化龍在蒲殿俊身邊坐下,探聽兩人爲何會在天津。

蒲殿俊苦笑,指了指那亂糟糟的頭髮,說道:“我們網從旅順回到大沽,正要搭車返回北京。這不,這頭髮已是多日未梳洗,今天乘船到大沽,本來打算在大沽小住幾日休息休息的,可是網一下船,還沒來的及喘口氣,趙大總統一封電報就把我們喊上了火車,卻未想到竟與濟武兄在這火車上碰面。”

“旅順?你們不在京裡審案。跑去旅順做什麼?難道是去按集證據?”

湯化龍的好奇心提了起來,於是開始刨根問底,想弄個究竟。

刺殺伊藤博文的是朝鮮人安重根,此人在行刺時就被北洋軍抓住,這件政治刺殺案可以說是證據確鑿。按說早就應該審理完畢的,可是問題在於,由於被刺殺的人是日本政界元老,地位非同小可,所以這件刺殺案的審理就變得相當棘手,一直拖到現在也沒結案,與當初蒲殿俊和張振武審理“川漢路款虧空案”時的高效率形成鮮明對比。

蒲殿俊嘆了口氣,說道:“證據到是不必再蒐集了,刺客當場被拿獲。行兇所用的那支手槍也在內政部存着,至於人證更是不缺,這件柬殺案本來就沒什麼懸念,刺客也供認不諱,可是問題在於,日本人就是不願意讓咱們中國法庭來審,後來英國公使出面,好不容易讓日本人點了頭,答應組織一箇中日聯合法庭來審理此案,審判地點就設在東交民巷,可是前段日子國內局勢突變,袁項城病故,徐菊人下野,聯合陣線上臺執政,如此一來,日本人擔心這件案子恐怕審理不下去了,所以。他們要把這個法庭設在旅順,此次我們去旅順,就是與日本人商議此事的。”

“這事應該是外務部的事情吧?怎麼你們兩位去辦呢?”湯化龍又

道。

“這事外務部早就甩手不管了。他們嫌兩頭受氣,一邊日本人,一邊革命黨,他們哪頭都不願開罪。索性把這燙手讓。芋扔給司法部了,司法部也是不願擔干係,乾脆就交給我們兩人全權處理了。”

蒲殿俊說到這裡,指了指坐在對面的張振武。

“本來,日本人的立場強硬。我是打算見好就收的,只要中日聯合法庭不解散,日本人想在哪裡審理這件刺殺案都可以,但是張竹山不同意。他堅持要在咱們中國的地方審理。結果啊,此次旅順之行,我們與日本人是不歡而散。其實,旅順難道就不是咱們中國的地方麼?那雖然是日本的租借地,可終究不是日本領土,在旅順審理刺殺案,有什麼不可以呢?竹山啊,咱們應該變通一下麼。”

張振武眉頭倒豎,說道:“伯英,你這話可說得不對!旅順確實是咱們中國的地方,可是咱們中國的法律卻不能在旅順行使,這關係到司法主權,怎麼能變通呢?變通,變通,如果事事都這樣變通,我們革命黨人又何必推翻滿清朝廷呢?當年。滿清朝廷不就是這樣跟洋人變通的麼?可是換來的卻是國家主權的淪喪。以及“東亞病夫。的蔑稱。現在共和建立了,咱們不僅要寸土不讓,更要奪回司法主權。”

“你看,你看,又來這一套。又來這一套!國家的強盛、國民的覺醒,這都非一日之功,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現在,國際局勢微妙,在涉及外交的事情上,我們還是應該謹慎從事。”

蒲殿俊望着張振武苦笑,一副無可奈何的模樣。

“兩位不必爭論。依我之見。伊藤博文刺殺案到底該如何辦理,這卓日本人說了不算,得民國大總統說了算。??”湯化龍點了點頭。望向兩人,見他們也是連連點頭。

“不錯。還是讓趙大總統定奪吧。”蒲殿俊說道。

“那麼,咱們回京之後,就着手法庭籌備事宜吧。”張振武一本正經的說道。“所謂“司法主權。的提法,本來就是趙振華的主張,他肯定不會允許在旅順設立法庭審理此案,甚至不一定會同意在東交民巷審理伊藤博文遇刺案。”

湯化龍和蒲殿俊交換了一個眼色,兩人眉頭都是皺起,他們知道,張振武的話很有道理,想讓趙北同意在司法主權之外審理伊藤博文遇刺案。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趙北,有他自己的原則和立場,以前,他不能干涉中樞事務,但是現在,他有充足的實力和理由干涉中樞事務。

而且,參照趙北處理“薪州事件”時的高姿態,誰也不敢保證這個民國的大總統不會在這件刺殺案上搞些小動作,畢竟,他是“遠東狂人”!~!

..

第1170章 特使第196章 路款虧空案(下)第246章 新女性與新武器(上)第814章 保護人第454章 革命者的城府第512章 四萬萬(下)第721章 普蘭店第669章 特混艦隊(下)第1108章 伏擊(下)第791章 “拖”字訣第249章 釜底抽薪第605章 脆弱的和平第1182章 全體會議第948章 遠東太平洋體系第1254章 開羅會議(下)第1077章 製造戰爭(上)第1081章 克拉地峽第6章 先鋒官第1182章 全體會議第105章 投機客(上)第591章 陸戰之王第904 口蜜腹劍(下)第206章 聯合拔刀隊第682章 國戰(上)第754章 幕後策劃者第111章 各有打算第1209章 空中騎士第833章 把握分寸第82章 伐大樹(上)第1090章 戰爭販子第1254章 開羅會議(下)第589章 練兵(上)第768章 不可捉摸第585章 海軍還是海盜第1253章 開羅會議(上)第242章 飛行基地(下)第1040章 謝幕(下)第86章 卸磨殺驢(上)第191章 公道與法律第294章 風口浪尖第643章 前哨戰第572章 南洋攻略(下)第1183章 全球衝突(上)第323章 南北之間(上)第498章 特別調查員(下)第860章 護僑第576章 一個假設(下)第1269章 飛兵亞平寧(上)第294章 風口浪尖第69章 一念之間第574章 臥薪嚐膽第1205章 走在世界的前列第180章 戰略劣勢第1240章 狹路相逢(下)第988章 狂人請客(下)第433章 孤注一擲的冒險第671章 杯弓蛇影第466章 局勢與應對第324章 南北之間(下)第847章 模糊立場第962章 填鴨行動(下)第102章 黃鶴磯第1016章 政治的延伸(下)第1165章 對決第483章 這個總統不好當第253章 東湖之上(上)第274章 吳師長(下)第171章 內外交困第889章 求戰心切第853章 西進天山第68章 龜山腳下第980章 吾道不孤第846章 利用第833章 把握分寸第875章 矛盾心態第987章 狂人請客(上)第151章 戰重慶第1155章 總統巡邊(上)第1253章 開羅會議(上)第160章 愣頭青(上)第968章 西山莊園(下)第482章 局(下)第172章 磁鐵與熔爐第1138章 消化不良第369章 低效與高效(上)第701章 炮火硝煙第267章 逃犯第331章 孤注一擲第27章 大廈將傾(上)第1161章 諜戰近東(上)第883章 英國方案(上)第1013章 大佬(上)第211章 小才大用第357章 蘆臺(上)第46章 向西第395章 變起京城(上)第351章 北巡(上)第53章 貳臣(上)第596章 政策分歧
第1170章 特使第196章 路款虧空案(下)第246章 新女性與新武器(上)第814章 保護人第454章 革命者的城府第512章 四萬萬(下)第721章 普蘭店第669章 特混艦隊(下)第1108章 伏擊(下)第791章 “拖”字訣第249章 釜底抽薪第605章 脆弱的和平第1182章 全體會議第948章 遠東太平洋體系第1254章 開羅會議(下)第1077章 製造戰爭(上)第1081章 克拉地峽第6章 先鋒官第1182章 全體會議第105章 投機客(上)第591章 陸戰之王第904 口蜜腹劍(下)第206章 聯合拔刀隊第682章 國戰(上)第754章 幕後策劃者第111章 各有打算第1209章 空中騎士第833章 把握分寸第82章 伐大樹(上)第1090章 戰爭販子第1254章 開羅會議(下)第589章 練兵(上)第768章 不可捉摸第585章 海軍還是海盜第1253章 開羅會議(上)第242章 飛行基地(下)第1040章 謝幕(下)第86章 卸磨殺驢(上)第191章 公道與法律第294章 風口浪尖第643章 前哨戰第572章 南洋攻略(下)第1183章 全球衝突(上)第323章 南北之間(上)第498章 特別調查員(下)第860章 護僑第576章 一個假設(下)第1269章 飛兵亞平寧(上)第294章 風口浪尖第69章 一念之間第574章 臥薪嚐膽第1205章 走在世界的前列第180章 戰略劣勢第1240章 狹路相逢(下)第988章 狂人請客(下)第433章 孤注一擲的冒險第671章 杯弓蛇影第466章 局勢與應對第324章 南北之間(下)第847章 模糊立場第962章 填鴨行動(下)第102章 黃鶴磯第1016章 政治的延伸(下)第1165章 對決第483章 這個總統不好當第253章 東湖之上(上)第274章 吳師長(下)第171章 內外交困第889章 求戰心切第853章 西進天山第68章 龜山腳下第980章 吾道不孤第846章 利用第833章 把握分寸第875章 矛盾心態第987章 狂人請客(上)第151章 戰重慶第1155章 總統巡邊(上)第1253章 開羅會議(上)第160章 愣頭青(上)第968章 西山莊園(下)第482章 局(下)第172章 磁鐵與熔爐第1138章 消化不良第369章 低效與高效(上)第701章 炮火硝煙第267章 逃犯第331章 孤注一擲第27章 大廈將傾(上)第1161章 諜戰近東(上)第883章 英國方案(上)第1013章 大佬(上)第211章 小才大用第357章 蘆臺(上)第46章 向西第395章 變起京城(上)第351章 北巡(上)第53章 貳臣(上)第596章 政策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