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天上(下)

仁多零丁在中軍大帳面如土色。自開戰以來,損失主要是二樑那邊的,仁多零丁部下損失並不重,無外乎就是強攻雪泥堡,折了不少兵馬,但拿下了雪泥堡,還擊斃了宋軍主將。

所以仁多零丁在軍中威信一時無兩,然而沒有想到該死的宋人,終於對他下手了。

這兩邊的消息簡直是兩個噩耗。

現在損失了多少兵馬,還無法統計。但相信會是一個讓人很肉痛的數字。

並且他還要阻止局勢的惡化。

萌門三岔那邊不要想了,宋朝派出一萬多兵馬,這個仁多零丁不大相信,大約是罔藏逋遮醜誇大了宋軍的數量。但相信兵力不會少,否則不會那麼快就擊潰了罔藏逋一萬五千名大軍,甚至逃跑時都不敢利用後方的那個小寨子擋一擋,連帶着小寨子與幾個哨所的將士,也一起逃向了西谷砦。

這個猜測離真相不遠了。

那麼多宋朝官兵,相信他們也抓了不少戰俘,這些戰俘也是勞力,況且周邊還有一些空虛的小寨子,寨子裡有百姓,他們也是勞力。等到自己發出大軍時,不要說那兩面冰牆,就是真正的城牆,也築得差不多。況且面臨着南面來的強敵,自己那可能分出大軍去進行第二次反攻?

通塞川道徹底中斷!

這是仁多零丁做出的第一個判斷。

第二個判斷,也是仁多零丁最擔心的。

據前方來報,說是宋朝不知派出多少軍隊。儘管業樂城夜襲戰術不是太成功。自己手下也及時組織起來。然而寡不敵衆,最後在宋軍裡應外合之下,三軍潰敗。

這也是誇張的說法。

估計宋朝派來的兵力不會比業樂城的兵力多,甚至還少一點,否則不用等城中宋軍殺出,更不可能僵持了一個多時辰後,三軍這才崩潰。

因此宋朝派來的兵力可能在一萬人左右,甚至一萬人多點。但不會多上多少。然而這支宋軍是從慶州城來的,這說明了昨天夜裡,宋吉那兩萬兵士已經被徹底擊敗了,甚至快接近了全軍覆沒。

然而宋軍此時又彙集了業樂城中的宋軍,實際兵力並沒有因爲傷亡而減少,而是在增加中,又是挾借大勝之威,並且又有那個古怪的滑板之速度,那麼草草地休息一會兒,吃一個早飯。說不定就會再次進攻五交鎮。

五交鎮自己佈置了兩萬大軍,然而五交鎮中還有一支宋軍。在五交鎮的後方便是環州城與安塞寨,哪裡又有種古的兵力,如果昨天晚上,他們從小道穿插過來,那麼宋人又能取得局部戰場上的絕對兵力優勢。到時三支軍隊一起出動,左右夾攻外加里應外合,五交鎮的夏軍危矣!

這還不算嚴重的後果,如果五交鎮戰役結束後,三支宋軍聚集,繼續撲向淮安鎮,與燕達再來一個裡應外合,自己這支軍隊都會凶多吉少。與兵力無關,自己兵力雖然到時可能略佔優勢,但士氣卻不同了。

業樂鎮敗了就敗了,但五交鎮不能失。否則幾十萬夏軍可能讓宋軍一口口就吃掉了……想到這裡,他不由地打了一個冷戰。

於是他立即派出五千兵馬支援業樂鎮。

實際打到這份上,加上西夏軍隊散開,兵力已經不那麼充足了。

五千兵馬立即火速趕向五交鎮。

仁多零丁又繼續思考。

現在整個兒讓他感到不對勁,慶州從哪兒多出近萬宋軍的,還有木瓜堡哪裡又從哪兒冒出來的那麼多宋軍的?往後去,宋朝還能冒出多少神兵天降?

這一仗不能再打下去了。

梁氏發起這一戰的心情他能理解,一是想報私仇報國仇,私仇是夫仇,國仇是丟失綏州的恥辱,二是想樹立她的權威,三是以爲天寨地凍,宋朝無備,四是以爲有契丹人在後面支持。

契丹人如果真出兵,那也許真管用了。可是契丹人只是一個口頭上的承諾,也許會出兵吧,那也要看到宋朝大敗,他們才能出兵。不共同出兵,那麼宋朝就可以集中力量對付西夏。

這纔是問題所在。

但梁氏往好處上想,因此幾乎傾全國的力量發起這場戰役,如果這次大敗,後果簡直不堪設想。如今明智的做法便是立即撤退,至少保存了大部分主力,至於這一戰所帶來的損失,那以後慢慢恢復了。

可是仁多零丁不敢說,都哆臘訛被斬,讓許多將領心寒了。爲何?無外乎就是樑乙埋推卸責任。但這一戰自己有沒有責任?怎能沒有!

罔藏逋產生誤判,但這個誤判自己也認可的,這纔將罔藏逋的信交給樑乙埋,並且還是用快馬交的,說不定宋吉那邊失誤,也與這封信有關。

現在又折了那麼多兵馬,樑乙埋無法下臺了,自己再勸說他撤軍,樑乙埋會怎麼想?自己十成會落得都哆臘訛的下場。

想到這裡,他不敢說了,因此將情況稟報給了樑乙埋,但在一些有自己失誤關健之處,做了淡化處理。

自保吧!

…………

太陽居然出來了,這表明着天氣在轉好。

但這個無所謂了,除非來一個突然天氣,氣溫能平均升高到攝氏五度以上,那樣萌門三岔那邊纔會出現麻煩。否則無論未來天氣怎麼好,都不會對萌門三岔構成危險。

可是大家氣氛有些壓抑,王君萬直接就在喝斥:“李將軍,爲什麼耽擱了那麼久?”

李克忠在此戰中犯下了嚴重錯誤,最後出來了,可出來得太晚,雖然西夏人一直未能組織起一道完整的陣型,但許多局部戰場卻成功地集結起來。所以兩軍夾擊,生生殺了大半個時辰。才擊潰夏軍。但若是早上一刻鐘。夏軍便不會有那麼多人成功集結到一起。而且他們剛剛起來,睡眼惺忪,整個大腦還沒有清醒過來,那麼對宋軍更有利。

實際因爲李克忠的耽擱,整個戰場夜襲的奇效在中間只起了四分之一作用,餘下的等於是正面交鋒了。

李克忠道:“我未接到明公命令。”

“但你看不到嗎,聽不到嗎?”

“都給我少說幾句,”王巨喝止道。但心裡在想。這個李克忠真不行哪。此人十分勇猛,因此得李復圭賞識。所以去年鬧訛堡失敗後,李復圭報復西夏。第一次讓他與林廣反襲擊,若非林廣,那次宋軍又要慘敗。結果第二次李復圭又派他與趙餘慶襲擊金湯城,結果在洛河川被夏人真正擊敗,若非趙餘慶熟悉地形,都逃不回來了。第三次是韓絳的命令,那次是王文諒失約不行,倒也不能怪李克忠與趙餘慶。

所以主將光有勇猛。還是不夠的,除非勇猛到薛仁貴那地步。但可能嗎?

這也是一次血淋淋的教訓,就象趙國用趙括替代了廉頗,燕國用騎劫替換了樂毅,換了一將,馬上結果就截然不同。然而慶州諸將與官員,卻再三地推薦李克忠,而且下面有一些人議論自己任人唯親,王巨也聽到了一點兒。因此耳朵軟了軟,將李克忠頂在了業樂鎮。

現在因爲李克忠,宋軍最少多產生了近千傷亡,並且爲下一步計劃也帶來了一些難題。

可事已至此了,只能想辦法挽救,王巨說道:“曲珍、趙隆,你立即率領前行,抓捕戰俘,王君萬,你率領餘下的保捷軍,立即順着延慶水向五交鎮滑行,如是遇到大股逃兵,立即分兵上岸,將他們逼得向回逃跑,以讓曲珍趙隆抓捕,然後於五交鎮前吶喊,但切記,不能真向夏軍發起進攻。”

三將領兵退下。

“李克忠,你立即派人打掃戰場。”

“喏。”

不過王巨從此人眼中看到一些不服氣與失落。

“真不行,就拿掉此人旅將之職,將他的軍隊打散了編入其他各旅吧。”王巨心想到。

犯錯誤不怕,況且這也與各人的軍事天賦有關。就怕犯錯誤卻不改正錯誤,甚至犯了錯誤,心中反而不平。若是這樣,王巨很不喜的。就象種諤那麼能打,但休想指望王巨去用種諤,此人太獨,不要說王巨,就是蔡挺都未必能用好。

仁多零丁的五千兵馬正在向五交鎮趕,王君萬的兵馬也在向五交鎮趕。

在路上遇到了許多戰俘,這是必然,慶州以樑峁地形爲主,因此延慶水兩側平川無疑會成爲主要大道。不順着大道向五交鎮逃跑,難道還要越過延慶水,再攀山越野,向柔遠寨逃跑?

然而看到宋軍呼嘯而來,這些人不得不向西面山區逃跑了,但向哪裡逃跑也未必安全,首先曲珍在後面馬上就過來了。就是逃進了深山,後面順着馬嶺水便是府城寨、馬嶺鎮、方渠寨,這裡兵力空虛,三個重寨外加一些戍所,只駐紮着顧永平手中可憐的數營兵馬。但是用來抓這些逃散的戰俘也足矣了。

所以王君萬也不管,只是遇到大股西夏敗軍,這才讓三軍上岸,將其衝散,逼其重新逃回去,或者逃向南邊的大山。因此速度很快地趕到了五交鎮下。這時仁多零丁的援軍還未到,看到大股宋軍從河面上滑行過來,整個夏軍如臨大敵。

其實換不着如此,王君萬此行來也只是嚇一嚇,好給後方的官兵更多抓捕戰俘的時間。

戰俘就是錢哪!

況且這些戰俘中還有宋朝渴望的戰馬。

時間飛速地過去,仁多零丁派出的五千援兵到了,可他們也不敢異動。然後是樑乙埋,此時只有他手中兵力最充足,聽到後立即也發出一萬兵馬趕向五交鎮。

五交鎮離淮安鎮只有三十里,離柔遠寨還不足三十里,但後者的三十里,那可是真正的羊腸小道。因此這一萬夏軍象是蝸牛一般,向五交鎮緩慢的行軍着。

眼看還有不到十里的山路,王君萬這才下達撤退的命令,甚至還耀武揚威地上了岸。進行了一些抓俘戰鬥。這才與後面的曲珍趙隆所部會合。押着大批戰俘返回業樂鎮。

看着宋軍如此囂張,夏軍因爲數次大敗,一個個士氣低落,都不敢追擊,省怕又中了宋軍的詭計。

這兩天來的第三場戰役也至此拉下了帷幕,雖然是戰前王巨最不重視的戰役,可實際戰果同樣輝煌,擊斃了近萬名夏兵。同時抓俘了九千多名戰俘,並且隨着後面的僵持,又陸續抓捕了近千名逃散的戰俘。三場會戰下來,生生咬掉了近五萬五千名夏軍。

三場戰役,無疑便是三場死亡樂章。

甚至王巨都懷疑大會戰時,也未必能殺傷這麼多夏軍。

並且隨着楊文廣的援兵即將到來,這使得雙方的兵力對比,從一開始的近四比一,生生拉到了六比十。再加上士氣與地形等有利之處,宋軍已經能真正發起會戰了。

王巨讓人將戰俘押送到後方。大順城那邊的戰俘暫時還沒有辦法帶出來,不過萌門三岔那邊的戰俘在築好那個冰堡後。在這天傍晚,也隨着戰馬一起押向木瓜堡,隨後也自環州城押向了後方。

大量戰俘到來,終於緩解了後方勞役的困難。

這時王巨與章楶也得知了萌門三岔那邊的消息,兩人皆長舒了一口氣,這一戰風險最大的地方就是萌門三岔。但現在沒有問題了,有足夠的武器,並且還從敵人哪裡繳獲了大量武器糧草,又將冰堡全部修好了,再加上週永清的五千官兵進駐,萌門三岔徹底無憂了。

得到了萌門三岔的消息,還有王巨對李克忠的擔憂,章楶終於想好了最終的作戰方案。

王巨聞訊後,立即騎馬返回慶州城。

慶州城中幾乎所有百姓一起出來歡迎。

不僅有了主心骨,還有這兩場暢快淋漓的勝利,讓城中百姓激動不己。

王巨揮了揮手,迅速鑽進了州衙。決戰將要開始了,得馬上制訂出詳細的作戰方案。

許久,王巨才與章楶商議完畢。

這時天色也臨近黃昏,王巨命人將宋吉帶上來。

宋吉嚇得臉兒發白,小腿兒打顫,他與王巨之間不僅有國仇,還有家恨,就不知道王巨知不知道是自己出的主意。

王巨倒是很客氣,說:“不用擔心,兩國交戰,各爲其主,野利族既然投奔了我朝,那就要忠於我朝。你投奔了西夏,就要忠於西夏。某不怪你。”

宋吉神色這才變得緩和,還是很小心地說:“謝過王公。”

“勿用,我喊你來,首先是問你幾個問題,爲何你們西夏此次出兵慶州。某想,原因有三,兵力多,出其不意,遼國的支持。某先說說兵力,環慶路的兵力是不多,況且後方還要留守兵力。即便將強人包括在內,也不過能動用三萬來兵馬,況且還有一部分慕容桀驁不馴。但我們兵力真的少嗎?延州有韓公與郭公坐鎮,韓公纔是陝西路第一負責軍事的官員,渭州有蔡公坐鎮,他與我的關係,勿用我多講了。所以蔡公派出一萬大軍支持,韓公也派出一萬大軍支持。這又多了兩萬兵馬,還有呢,我主持鄭白渠,一爲水利,二就是成立安扎一支強大的保捷軍,這次我又帶來了近八十營保捷,並且有部分保捷軍投入到前線。不是三萬來兵馬了,而是九萬餘兵馬。又有地利之勢,這個兵力還少嗎?”

難怪,宋吉心想到。

一直在算着宋朝的兵力,可怎麼算都算不對,原來誤差在這近四萬保捷上了。

但宋吉掉到坑裡了,實際這次王巨投入的兵力不是九萬多,隨着永興軍三路的支持,包括強人在內,達到了近十二萬兵馬。可這裡王巨有意將八十六營滿編的保捷軍變成了八十營,又刻意略去永興軍支持的三十七營官兵。整誤差了兩萬多人。

這個誤差以後可能會很致命。

而且王巨說投放了九萬多兵馬,也符合西夏人偵查後所得到的數字。

“這是兵力,這麼多兵馬投放,能打則打,不能打我們守城,你們夏國豈能奈何?我再說出其不意。你們西夏人將主意打到了慕容身上。但你們可知道有多少貴族與我們宋朝商賈做着私鹽或其他買賣?實際我們早得到你們的行軍計劃。你們談何出其不意?”

王巨心眼多。宋吉心眼更多,但王巨可放在宋朝朝堂上磨了很長一段時光,那纔是各種權術的天堂,在那種環境下成長,如今宋吉哪裡能趕得上王巨?

於是他又明白了,難怪這次夏軍打得如此憋悶,實際上宋朝早讓王巨替代了李復圭,這些計謀全是出自這個可怕的青年人之手。

當初他只是一個少年。便將自己坑慘了,如今權高位重,自己那可能是他的對手。敗得不冤哪。

在這裡,宋吉又忽視了一個問題,西夏從事私鹽生意的人不少,多是党項貴族。梁氏是漢人,但她就是奧巴馬,黑人總統怎的,還不是最終維護白人的利益?現在是私鹽商人走漏的消息,梁氏查不查。一查就會得罪無數個党項貴族。她敢不敢?特別是在慘敗之後。但不查,這就會成爲她心頭的一根刺。

宋吉沒有想到。但這樣就解釋了自開戰以來的種種,包括知州的變動,以及慕容族投奔西夏,卻讓宋朝及時鎮壓的原因。

慕容族背叛讓王巨得知,那可不是私鹽商人泄露的,他這樣想,會坑苦很多人的。

王巨繼續說道:“至於遼國那邊,不錯,他們是集結了一些大漠上的兵力,壓向山後,可他們出兵同樣要糧草要物資支持,這個天氣,無論大漠或山後更冷,你認爲他們當真會爲了你們西夏,出兵我們大宋的河東或者府麟路?這只是做一個姿態罷了。”

可能遼國是有了一些兵力調動,不然馮京也不敢空穴來風放在朝堂上說,但就是有,也如王巨所說,頂多做一個姿態,豈能當真?

況且王巨根本就不知道啊,純粹是在瞎說八道。

但宋吉聽了眼睛卻亮了起來,不對,如果這是真的,那無疑是一個大好的消息。

其實王巨心中是很想很想將這個漢奸大卸八塊,不過爲了大局,忍了下去,讓這個漢奸繼續坑他的乾爹去吧。

王巨又說道:“兩國和好,難道不好嗎?現在某還給你們西夏一個機會,只要你們於明後天兩天內退兵,我不會派出任何軍隊追擊,還會勸官家既往不咎,兩國重歸和好,並且重新開放鎮戎軍與保安軍的互市,也會重新給你們西夏歲賜。你意下如何?”

有門,自己不會死了,宋吉心中狂喜,不過臉上努力保持着平靜,說:“王公,這件事我不能做主。”

“你是樑乙埋的重要智囊,樑乙埋是你國太后的弟弟,你不能做主,但樑乙埋能做主。因此爲了兩國百姓的幸福,能否替你們西夏,替我們大宋勸說樑乙埋。”

“這個成,但我不能保證能成功。”

“只要你勸說了,就有成功的希望,況且戰到今天,你們西夏損失慘重,如同漢中之戰,楊修說雞肋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曹操怒斬楊修,但最終呢,不得不撤兵回去。”王巨一邊說,一邊寫信,寫了兩封信,一封是寫給樑乙埋的,一封是寫給朝廷的,意思與剛纔對宋吉所說的差不多。

一邊勸說樑乙埋,一說向趙頊稟報這件事,寫完後蓋上他的官印,然後說道:“有請宋學士簽名畫押。”

王巨態度一直很客氣,但就是不客氣,宋吉敢不簽名畫押?不過宋吉畫這的押只是一個證明,王巨蓋的這個官章卻能當成未來的證據。如果未來兩天內西夏撤軍,王巨派兵追擊,那麼以後宋朝就失去道義了,在慶州,王巨就是代表着宋朝!

宋吉簽名畫押,王巨送來戰馬,還包括幾名被抓捕的宋吉親兵,讓他揣着王巨寫給樑乙埋的信,將幾人釋放回去。

看着他的背影,章楶搖頭苦笑:“這種貨色,西夏人也能重用之。”

“半壇醋才能搖得響,更能得半壇醋的信任,但誰能說自己能做到識人善用呢?”王巨說道。如果自己沒有金手指,能不能做到準確地任重每一員重將?還是不能!說不定也與韓絳一樣,將種諤當成了最大的寶貝。或者象自己耳目軟,將李克忠頂在了業樂鎮。

王小麻不服氣地問:“大郎,爲什麼將此人放走?”

“放心吧,不久他會死得很慘……”王巨說,然後道:“開始吧。”

從現在起,就要正式拉開會戰的帷幕了,那麼整個宋軍就要串聯起來。

開始了,一些士兵在秘密準備着。

太陽還沒有落山,百姓正在準備做晚餐,忽然有人?大聲地叫道:“你們看啦,看天上……”

第142章 見好就收第300章 一箭第708章 聖儒(上)第762章 咬死第816章 驚喜第173章 攏心第800章 點將第852章 粗暴狂野第158章 請權(下)第836章 多畫了尾巴第617章 呵呵第851章 雙保險第160章 錢哪(下)第162章 立威(下)第381章 五分心第305章 獻舞(下)第510章 雪祭第531章 斬第170章 大功績(下)第502章 驚喜第105章 空穴有風第148章 東華唱名(中)第283章 應戰(上)第669章 改土歸流與某人跑了第65章 拜節第234章 喜上加喜第280章 不早死第771章 軟第756章 第一步第92章 第一躍(二)第509章 逆轉(下)第297章 胡鬧(下)第700章 另一個世界(下)第632章 右孫吳第5章 斬首第742章 抵消第485章 人樣子第701章 場務第761章 誰有心機第86章 鬧大吧(五)第114章 請教第692章 聲東擊西計第200章 動手第563章 羞侮第396章 井田第811章 未來第585章 東明縣(下)第814章 狗不如第64章 買馬社第304章 獻舞(上)第307章 南方第654章 不會吧第318章 資格第352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上)第628章 苦澀的勝利第816章 驚喜第750章 張睦(下)第343章 贖人第297章 胡鬧(下)第521章 蔣幹第555章 和平派第478 鼓聲(續下)第114章 請教第137章 快意恩仇(下)第806章 三國第110章 怎麼刺的第306章 愛護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481章 李秉常的種第365章 鞭屍第571章 貴人第469章 旅(下)第337章 白衣女子第259章 屹立(中)第173章 攏心第264章 朱序(上)第160章 錢哪(下)第300章 一箭第612章 北部灣海盜第762章 咬死第775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上)第561章 扯皮第1章 背騾子第767章 控訴第126章 捉婿第62章 六拜(下)第563章 羞侮第296章 胡鬧(上)第454章 美麗的物事第140章 明妃曲第437章 大人物第263章 斬龍(下)第571章 貴人第673章 惡婚(上)第703章 大事(下)第50章 滿意第687章 飛錢司第447章 一頃第466章 笑話第689章 待發
第142章 見好就收第300章 一箭第708章 聖儒(上)第762章 咬死第816章 驚喜第173章 攏心第800章 點將第852章 粗暴狂野第158章 請權(下)第836章 多畫了尾巴第617章 呵呵第851章 雙保險第160章 錢哪(下)第162章 立威(下)第381章 五分心第305章 獻舞(下)第510章 雪祭第531章 斬第170章 大功績(下)第502章 驚喜第105章 空穴有風第148章 東華唱名(中)第283章 應戰(上)第669章 改土歸流與某人跑了第65章 拜節第234章 喜上加喜第280章 不早死第771章 軟第756章 第一步第92章 第一躍(二)第509章 逆轉(下)第297章 胡鬧(下)第700章 另一個世界(下)第632章 右孫吳第5章 斬首第742章 抵消第485章 人樣子第701章 場務第761章 誰有心機第86章 鬧大吧(五)第114章 請教第692章 聲東擊西計第200章 動手第563章 羞侮第396章 井田第811章 未來第585章 東明縣(下)第814章 狗不如第64章 買馬社第304章 獻舞(上)第307章 南方第654章 不會吧第318章 資格第352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上)第628章 苦澀的勝利第816章 驚喜第750章 張睦(下)第343章 贖人第297章 胡鬧(下)第521章 蔣幹第555章 和平派第478 鼓聲(續下)第114章 請教第137章 快意恩仇(下)第806章 三國第110章 怎麼刺的第306章 愛護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481章 李秉常的種第365章 鞭屍第571章 貴人第469章 旅(下)第337章 白衣女子第259章 屹立(中)第173章 攏心第264章 朱序(上)第160章 錢哪(下)第300章 一箭第612章 北部灣海盜第762章 咬死第775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上)第561章 扯皮第1章 背騾子第767章 控訴第126章 捉婿第62章 六拜(下)第563章 羞侮第296章 胡鬧(上)第454章 美麗的物事第140章 明妃曲第437章 大人物第263章 斬龍(下)第571章 貴人第673章 惡婚(上)第703章 大事(下)第50章 滿意第687章 飛錢司第447章 一頃第466章 笑話第689章 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