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場務

“我們就是一過路人……”那人顯然不想回答,卻又問:“翁翁,你兒子犧牲後,朝廷給了多少撫卹?”

“我家那小子就一土兵,能有多少撫卹。”

巴蜀地區在趙匡胤趙匡義時發生了數場大型戰事,但到了宋真宗時漸漸平定。

原先駐紮的禁兵很多,現在只有數營禁兵了,一般是成都府有一營,成都府東邊的梓州與遂州又各有一營,畢竟這裡是巴蜀地區的核心地區,三營官兵真的不多。

然後就是雅州有一營,這也說明了在宋朝時,巴蜀西部地區各個蕃部還是比較安份守己的。

餘下的就在南部地區了,嘉州與瀘州一般各駐一營,但在戎州卻往往駐紮了三營禁兵。

這點禁兵肯定不能應發突然戰事的,因此巴蜀地區以前往往還有兩種戰鬥軍隊。

一是戰鬥型的廂兵,包括罪犯充配的廂軍,就象水滸傳裡所寫的林沖押解滄州的牢城軍,這個牢城軍就是廂兵的一種。

其作用主要是屯田與治河,這個待遇很差的,每年只有四匹絹,每月只有一石五斗的糙米,連溫飽都不能維持。不過其中一些表現良好,身強力壯者,又有三個作用,鎮守地方,如緝賊防盜,編爲禁兵,或者直接用來準備參加戰鬥,待遇也會稍稍提高,除了上面的待遇,每月還有點月錢。

另外就是李老漢所說的土兵,其中廣南最多,其次是荊湖地區,然後就是巴蜀地區。

畢竟多數地區天氣炎熱,或者山高水遠,來自北方的禁兵多不適應。另外就是可以替朝廷節約費用。但這幾個地區設備土兵是很早的事了,與王巨無關,只是王巨將它們明確化與擴大化。也建議要稍稍提高待遇。

不僅是土兵,還有北方的弓箭手。西北的蕃兵,以及這幾年在王巨提議下,漸漸成立的各支正式邊兵,都是戰鬥型兵種,土兵待遇最差,就那麼一點待遇兒,誰願意上戰場奮勇殺敵哉?

看來李老漢的孩子就是前一種士兵了。

作爲土兵,哪裡會有多少撫卹?

那人卻擰起了眉頭。換了一個話題問:“翁翁,你這孫子幾歲啦?”

“五歲。”

“五歲,未來很難啊。”

“可不是,”李老漢的老妻在邊上開始擦眼淚。

這時後面一人騎馬過來,低聲說了一句。

那人騎馬回到後面的馬車旁,隔着車簾子,與車裡面的人也說了幾句,然後拿出一個金鐲子,重新來到李老漢身邊說道:“這是我家娘子的一片心意,給你孫子的。”

如是一般人。也許不認識,還以爲是銅的,但李老漢卻認識。這麼一個大金鐲子得多少錢啦,他連忙搖手。

“翁翁,我不缺錢用,能在這路上相遇,也是一種緣份,收下吧。”

“這是什麼緣份,小的不收。”

“你就不要與我們家大郎客氣了,”邊上一大漢道。

李老漢哪裡拉得過這些人,只好又惶恐又莫明地看着那人將鐲子戴在他孫子的手腕上。

不過那人卻好象有着心事一般。雖然騎在馬上,繼續與他一行象縣城出發。卻一直擰着眉頭,似乎象是遇到了很爲難的事情。一直默默地看着遠處。

大道不遠處是兩個土山,土山上植被蓊蔥茂密,邊上則是縣城前的場務,但這裡離縣城很近了,只要眼睛稍稍擡一擡,就能看到土山後面不遠處的城門。

還未到場務,就過來幾名如狼似虎的胥吏,將李老漢的驢車粗暴的掀起,數着車內絲帛的數量。

因爲說的是當地正宗的方言,那大漢聽不懂,只好看着李老漢在與他們爭辨。

忽然李老漢就跪了下來。

那人努了努嘴,他身邊叫師陀的人走上前,問:“翁翁,發生了什麼事?”

“大郎,請你評評理,我們已經交了往稅與過稅,我這還有朱鈔作證,他們又要我們交往稅與過稅。”

實際李老漢這個生意也有些囤積居奇的意味,但賺的只是兩地形成的差價,這個差價會有多少?

雜稅多了,哪裡能賺到錢。

“師陀”便說了一句:“這個往稅不用交吧。”

“你們這些蠻子知道什麼事!”一名胥吏不滿地喝道。

不是他們怕大理人,而是看這一行,人多,個個騎着馬,身上還佩着刀劍,似乎不好惹,不敢太過份。

說完了,又將怒火發泄在李老漢身上,一下子將李老漢推倒在地上,強行從車裡搬出絲帛。

師陀於是又問:“差哥子,我們帶着一些銀兩,進城要不要交稅。”

“要交的,要交的,”幾名胥吏立即來了精神。

師陀吹了一聲口哨,後面兩個大漢牽來一匹馬,馬上有一個背囊,兩人將背囊解開,露出兩個廂子,又打開廂子,裡面裝的全部是白花花的錠銀,看上去成色還不錯。

幾名胥吏立即貪婪地走過去,將這兩廂銀子擡到場務邊。至於先前的大漢下馬在扶李老漢,幾個人那還會看會管哦。

他們又開始稱重量,按理說在宋朝金銀在貨幣中作用很小,多數時候還是商品,所以場務也會徵稅。這才形成了差價,如在京城銀價每兩相當於兩千文錢,但在廣南的一些產銀區,只相當於一千文錢。

然而因爲它們昂貴,又便於攜帶與隱藏,就象這行人,若是將這些銀子放在那個馬車車座下面,難道這些胥吏還會將馬車上的婦人推下來,強行翻看車座?

所以在宋朝金銀所納的稅務比率很少很少,幾乎微乎不計,就是有,也多數進了胥吏的口袋。

並且這行人連李老漢都看出不簡單,那有傻呼呼主動交納銀子“進城費”的?

可幾名胥吏都讓銀子的光芒亮瞎了眼睛,根本就沒有想到這裡細節。

幾人在稱銀子。忽然一人拿出一個上鎖的小盒子問“師陀”,“這個盒子裡裝的什麼物事?”

“這個盒子裡面的物事很貴重,我勸你們最好不要打開去看。”

按理說幾人也有權利強行讓師陀打開的。可幾人皆對視了一眼,什麼比銀子更貴重?

金子哪!

金子也要交進城稅的。但幾人對視一眼後,又默契地將那個小盒子放回箱子。

其中領首的對另一人低語一番,另一人迅速騎上驢子向後面縣城跑去。領首的轉過對師陀說:“請大郎稍等一下哉,我們對銀子不懂,怕出差錯,所以派人進城請人辨認去了,幾位,委屈一下。”

“好。我們就等等。”

領首的略覺得有些不對,可這行人表情一直很平靜,只有兩人在那老漢身邊說着話,又讓他放下心來。

一行人繼續等,幾名胥吏也在繼續徵稅。

原先那人則在繼續問李老漢:“傷着沒有?”

李老漢扶着腰,說:“這裡痛。”

“我扶你上車,一會兒我會給你一個公道,”那人眼中終於出現怒火,剛纔那一下,他可是親眼目睹的。那不叫推搡,等於是揍人了,看來傷了這個老人的腰。

兩人將老人扶上驢車。這時馬車車簾終於掀開,走出一個亮麗無比的少婦,只是臉色蒼白,帶着病容。

那人走過去關切地問:“瓊娘,你怎麼也下來了。”

不錯,這行人正是王巨與他的侍衛門客一行。

本來王巨還打算去眉州看一看峨眉山,這次回來用不着那麼急,並且朝廷讓他擔任參知政事,雖然讓他很開心。卻也讓他感到不解,因此得讓人先在京城打聽一下來龍去脈。所以慢一點不要緊,卻用不着太快。

可是瓊娘在雅州生病了。病得不輕,王巨提快了速度,打算趕到成都府請高明的大夫,替瓊娘看病,

於是直接從邛州向成都出發,正好碰到這一出。

那個叫師陀的人名叫張難陀,字師陀,是王巨從大理帶回來的三個門客之一。

瓊娘說道:“官人,妾身只是下來看一看。”

兩人說的都是正宗的官話,但聲音很小,幾名胥吏沒有聽見,相反的看着瓊孃的俏麗模樣,幾人調戲一般地吹着口哨。

“回去吧。”王巨眼中再次閃出怒氣,又將瓊娘扶回車中。

那幾個胥吏不知道他們即將到來悲催的命運,看到瓊娘上車,依然在用方言說着話,說什麼,離得稍有些遠,王巨聽得不清楚,不過就是離得近,也未必聽明白,但看其神態,也能知道他們說的是污言穢語。

野龍咩勝氣憤地握着刀柄。

王巨輕聲道:“咩勝,勿要衝動。”

“少保,他們一定派人回去喊官兵了。”

“這個倒無妨,雖然依政這個知縣什麼來歷,某不大清楚,但整個邛州兵力的分佈我還是知道的,主要駐紮在臨邛縣一帶,其次在火井,蒲江還有一營廂兵,至於依政縣,就是有官兵,也不會多,並且只是普通的廂兵。”

“那就好。”野龍咩勝鬆了一口氣,接着又說道:“這幾個龜兒子大約不是在說好話。”

“嗯,有可能,也許在說我那盒子裡有多少黃金,或者有多少貴重的珠寶首飾……另外我們每匹馬上,都有一個行囊,有沒有其他的財物,說不定還盤算着瓊娘身上首飾的價值,甚至瓊娘能賣多少錢。”

“他們敢!”

“師陀上去交涉的,他們以爲我們是大理過來的,大理又被我拿下,有何不敢!”

“少保……”

“所以這次儘量鬧大一點……不然繼續發展下去,就會壞我的大事。”

王巨所說的大事不僅指對他的污衊,還有大理的人心。

當然,這是這幾名胥吏的貪婪,但若是傳出去,被有心人利用,那纔是大事了。

就是王巨去了東府又如何?這裡畢竟是天高皇帝遠的地方。

太陽漸漸偏西,人就來了。

一大羣人,足足有四十多人,遠遠地看去,果然是廂兵的打扮,但個個手上持着武器……()

第817章 一波波第169章 大功績(上)第26章 送禮第734章 愛國人士(下)第816章 驚喜第768章 反轉(上)第21章 朱鈔第754章 養豬第818章 致命之旅第197章 大捷第495章 會戰開始(下)第271章 可憐的李諒祚第8章 懷疑第383章 王八之氣第239章 都有手段第725章 斷錯了第241章 大順大順(上)第478 鼓聲(續下)第407章 真正的老師第610章 小道第810章 黑白顛倒第416章 潑(下)第318章 資格第620章 威名(下)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102章 蛋痛了第95章 第一躍(五)第187章 三清在上第131章 簡單的妙策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463章 喜相逢第266章 龍手(上)第717章 那個人第94章 第一躍(四)第428章 七兩銀子第324章 逼死皇帝的事物第778章 瘋了第161章 立威(上)第523章 兵力不足了第316章 直臣第140章 明妃曲第587章 燕歸來第599章 白衣(下)第572章 提醒第270章 縣學第793章 大捷(下)第166章 推官(下)第453章 一路向北(中)第753章 找骨頭(下)第475章 鼓聲(中)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154章 小知縣(下)第270章 縣學第65章 拜節第785章 動手了(上)第187章 三清在上第297章 胡鬧(下)第694章 一天第717章 那個人第20章 講道理第799章 不敢碰第397章 名額第754章 養豬第59章 離去第313章 後臺第755章 你不懂第289章 水中壩第131章 簡單的妙策第569章 戲耍(上)第504章 放棄第564章 退一步第529章 開胃菜(下)第480 勸說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863章 遺臭萬年第766章 天機第3章 伏擊(上)第197章 大捷第645章 長城(中)第381章 五分心第297章 胡鬧(下)第463章 喜相逢第519章 天上(上)第337章 白衣女子第7章 路窄第675章 茶馬古道第101章 見龍在田(下)第653 披着狼皮的羊第449章 十將-血衣第763章 牛鬼蛇神第432章 宋燦第177章 買撲第382章 掏心窩第106章 捉他第195章 **(上)第600章 我們幫助你第71章 天塌了第839章 小馬過河第200章 動手第234章 喜上加喜
第817章 一波波第169章 大功績(上)第26章 送禮第734章 愛國人士(下)第816章 驚喜第768章 反轉(上)第21章 朱鈔第754章 養豬第818章 致命之旅第197章 大捷第495章 會戰開始(下)第271章 可憐的李諒祚第8章 懷疑第383章 王八之氣第239章 都有手段第725章 斷錯了第241章 大順大順(上)第478 鼓聲(續下)第407章 真正的老師第610章 小道第810章 黑白顛倒第416章 潑(下)第318章 資格第620章 威名(下)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102章 蛋痛了第95章 第一躍(五)第187章 三清在上第131章 簡單的妙策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463章 喜相逢第266章 龍手(上)第717章 那個人第94章 第一躍(四)第428章 七兩銀子第324章 逼死皇帝的事物第778章 瘋了第161章 立威(上)第523章 兵力不足了第316章 直臣第140章 明妃曲第587章 燕歸來第599章 白衣(下)第572章 提醒第270章 縣學第793章 大捷(下)第166章 推官(下)第453章 一路向北(中)第753章 找骨頭(下)第475章 鼓聲(中)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154章 小知縣(下)第270章 縣學第65章 拜節第785章 動手了(上)第187章 三清在上第297章 胡鬧(下)第694章 一天第717章 那個人第20章 講道理第799章 不敢碰第397章 名額第754章 養豬第59章 離去第313章 後臺第755章 你不懂第289章 水中壩第131章 簡單的妙策第569章 戲耍(上)第504章 放棄第564章 退一步第529章 開胃菜(下)第480 勸說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863章 遺臭萬年第766章 天機第3章 伏擊(上)第197章 大捷第645章 長城(中)第381章 五分心第297章 胡鬧(下)第463章 喜相逢第519章 天上(上)第337章 白衣女子第7章 路窄第675章 茶馬古道第101章 見龍在田(下)第653 披着狼皮的羊第449章 十將-血衣第763章 牛鬼蛇神第432章 宋燦第177章 買撲第382章 掏心窩第106章 捉他第195章 **(上)第600章 我們幫助你第71章 天塌了第839章 小馬過河第200章 動手第234章 喜上加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