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狗不如

原來安西城北部宋朝皆沒有築堡砦。

禹藏花麻投靠宋朝,蠱惑宋朝出兵西夏,隨之大敗,禹藏花麻有些後悔了,在梁氏呼喚下,首鼠兩端。越是這樣,宋朝越不敢在定西城北部築堡砦,省怕激怒了禹藏花麻。

直到王巨回來,但開始王巨還是守勢的,專心內政,前年秋後,情況逐步轉好,王巨下令前線將士於定西城的北部二十幾裡處汝遮谷築了安西城,這個位置很重要,西面到原川子與龕谷堡等處只有一百餘里,再向北就是會寧關,順着一條溝谷向西南走六十幾裡便是秦州的西北角。隨着又在安西城北面三十幾裡處築了平西砦。去年春天,又於平西砦北面一處極險惡的所在,築了會寧關。

去年平夏城大捷,李憲又連繼築了勝如堡、得勝堡等七八個堡砦,生生從西夏人手中將南會州搶了下來。

不過這次李憲所築的這幾個堡砦,一起讓王巨勒令放棄掉了,就連會寧關頂在了前面,同樣放棄了。

但到平西砦這裡,已經不能再放了。

這一帶極其重要,史上沈兒峪口大會戰,徐達就在這一帶,大敗李思齊與王保保,從而拿下甘肅。

平西砦之戰即將打響。

但決定這一戰走向的卻有一個極重要的人物。

禹藏花麻打開手中的信,上面只有寥寥幾個字:某不日即赴陝西!

但就是這幾個字,禹藏花麻腦門上冒汗了。

感謝司馬光等人,他們竭力將王巨宣傳成了一個屠夫。然而對於這些蠻人胡人來說。屠夫才管用哪!

就象薛仁貴。生生在天山(北京東北內蒙的天山,非xj那個天山)坑殺了十幾萬鐵勒人,由此悲催。但到了七十幾歲用兵太原時,僅脫了一下面甲,十幾萬突厥人便望風而逃。可他在青海施行仁義政策,結果下場……

在這些個傳言中,說王巨在交趾弄死了幾百萬人,以使交趾寸草不生。血流成河。但由不得禹藏花麻不信,別的不說,就說在慶州吧,三十萬西夏大軍讓王巨殺得有多慘。

他嚅嚅道:“太保不是在朝爲宰相嗎?”

“我朝敗了兩回,陛下將太保從海外召回,太保承諾,爲相三年,三年後則來陝西,爲朝廷掃蕩賊寇,如今三年之期即將到了。太保快要來陝西了。”傳信的宋忠說道。

禹藏花麻嘴角直抽搐,說:“可我忠於大宋哪。”

“禹藏團練使。你能欺騙我們,但能欺編太保?”

禹藏花麻臉色發白,過了好一會兒耷拉起腦袋說:“我錯了,我錯了。”

“太保對我囑咐,你不認錯,讓我立即就走,由他來對付你。如果你認錯了,太保讓我帶幾句話給你。”

“請中使吩咐。”

“即便你與西夏人裡應外合,前面有兩道重關扼守,左有王文鬱與李憲,右則是章公,更有無數精兵猛將,後方則是苗將軍,你們能成功嗎?”

“就算你們搶在數路大軍未至之前,連破安西城與平西砦,但能不能佔據這裡?且看平夏城之戰!”

“其實連這一條,你們都不可能做到,就算你們能做到了,也不能做到佔據,況且某不日就會來陝西,到時候你只有一條路,帶着你的族人逃向西夏,但在這種情況下,你能帶走多少族人?”

“樑家人喜怒無常,連親生兒子都敢拘禁,況且你當初正是因爲這一點排斥樑家,投奔我朝,用你時,也許會甜言蜜語拉攏你,但不用你時,你手中又無什麼力量,並且又是党項人不喜的吐蕃人,還說不定會讓西夏再度慘敗,你去了西夏,會有什麼下場?”

四問,問得禹藏花麻腦門上的汗珠更多……

過了好一會,禹藏花麻才小心地說:“請太保放心,我一定會出兵相助中國。”

中國這一詞很早就出現了,但不是後世中國那個意思,它代表着中原,或者指世界中心,最強大的國家,所以黑汗往往將契丹稱爲中國,之所以如此,乃是他們認爲遼國最強大。

不過一般來說,中國一詞是專指漢人的中原國家,現在就代表着宋朝了。

宋忠卻說道:“禹藏團練使,太保也說過了,你若說出兵相助,他說勿用,敬請做壁上觀。吾雖然在京城,西北遠在數千裡之外,但一切皆在吾掌控之中。”

禹藏花麻汗水更多了。

不是王巨裝神弄鬼,好好地與這些人講道理,往往是講不通的,真不如對他們裝神弄鬼。

況且禹藏花麻就是一個勁的出兵,他也不放心哪,高仙芝是如何敗於大食的,正是葛邏祿這個盟友臨陣反叛所致,否則高仙芝也不會敗得那麼慘。

宋忠回京覆命。

樑乙逋到達。

先前進攻的就是平西砦。

一個它相對比較小,但也不算小了,能容納五六千官兵,不過相對於安西城,它確實是比較小。

第二個它頂在了最前線。

但是樑乙逋表示頭痛了。

當天紮營,從紮營時就讓樑乙逋噁心了,因爲那個火炮射程太遠,不得不扎得遠遠的,但自古以來,有過這麼遠紮營攻城嗎?

更噁心的是第二天。

第二天三軍準備攻城,果然離得遠遠的,就傳出大炮的轟鳴聲。

仁多零丁那次慘敗是出忽意料,但早先就經過了宋軍用虎踞炮與大霹靂彈的洗禮,平夏城之慘敗後,西夏也做了認真的思考。因此聽到炮聲,樑乙逋立即用號角下令,三軍伏下。

確實這樣,是減少了傷亡。

但樑乙逋疏忽了一點,這是火炮。爲何用它替代虎踞炮。不是射程的問題。實際有的大型虎踞炮射程同樣可觀的,主要原因就是它的發射速度。

鳴沙城那邊,宋軍並沒有帶去多少火炮,倒是帶過去許多攻城器械,包括大批真正的雲梯,塔車,撞車。

不僅如此,從去年起。宋朝又陸續地製造了好幾百門火炮,但也就這麼多了,再多,經濟吃不消,這玩意兒現在製造,成本高得可怕。

因此西北火炮數量不少了,也撥了一百多門放在了這幾個堡砦,其中平西砦就有五十多門,其中還有二十幾門大炮。

對於一箇中型堡砦,這麼多火炮。數量也算得上頗爲可觀了。

不僅炮發射的速度快,並且還在輪流依次發射的。看上去就象沒有停止過一般。

但幾萬兵馬不能就這麼一直趴着吧。

就是趴着,依然還不斷地有士兵產生着傷亡,人數太多了,怎麼趴,也會有炮彈擊中了夏兵。

樑乙逋傻眼了,愣了好一會兒,終於吹響了繼續進攻的號角聲。

死就死吧,最少得衝到平西砦城牆下吧。

其實本就應當如此的,趴是事嗎?最少得挖壕溝,然後伏下,纔會真正的減少傷亡。然後一邊挖壕溝一邊接近城牆,近處了,火炮威力作用也就不大了。

然而它纔出來,誰懂?

付出了許多犧牲,夏軍終於衝到平西砦前,還有任務呢,一道城壕攔住了去路。不過好在這裡四面環山少水,壕溝不深,填塞它比較容易。

但第二個殺着出來。

看到夏軍大部殺到了眼下,有一部分人開始填壕溝了,郭景修下令,三軍於城頭上放箭。

非是普通的桑木弓,而是清一色的神臂弓,經過再三改進,射程略略縮短了一些,不過對臂力要求已經下降到了一石五,只要稍壯的士兵基本都可以拉開它。實際這時的神臂弓已經接近了宋末時的麻黃弓,雖然射程略略縮短,但臂力要求下降,並且速度更快。

就是它射程變短了,一般射程也達到了兩百步,有效殺傷的射程超過了一百五十步,遠遠勝過了黑漆弓等原來的複合弓。

壕溝對城牆不是很遠,壕溝對面的敵人正好位於神臂弓的射程之內,數千官兵一氣亂射,立即又有數百名夏兵倒在血泊中。

“上盾牌。”樑乙逋急切地吼道。

上盾牌也不行,寨中還有一些虎踞炮呢,反正也不遠了,將一個個特大的火藥包放在虎踞炮上擲於城外,要命的是這些火藥包裡面還有許多鐵蒺藜與鐵釘子。

一時間城外慘叫聲不斷。

結果一天攻下來,平西砦的城牆毛都沒有動一下,反而西夏人丟掉了近兩千官兵的性命。

傍晚來臨,樑乙甫垂頭喪氣地下令收兵。

到了三更時分,忽然大營外傳來一片喊殺聲,樑乙逋被這喊殺聲驚醒,匆匆忙忙披衣鑽出帳篷,看到一支宋朝騎兵將外營衝得七零八落後,已經大大咧咧返回平西砦了。

其實王巨調來這幾將皆是萬里挑一的虎將,不過郭景修年齡最長,富有經驗,特別是隨種諤於米脂寨一戰,那一戰他表現十分亮眼,僅次於折可適,因此王巨讓郭景修頂在最前面了。

其實這次夜襲,西夏人的傷亡並不大,但將樑乙逋嚇壞掉了,這使得他想到了慶州戰役王巨指使的幾場夜襲戰,於是立即下令,三軍夜裡也要警戒,防止宋軍再次襲營。

而且他第二天也改變了計劃,暗中派了使者前去定西城,聯絡禹藏花麻,裡應外合,才能得逞。

同時廣派斥候,於四下打探,攻城不是西夏所長,但出了城,宋軍不是西夏對手了吧。實際他真想錯了,西夏動不動就是出動十萬以上的兵力,以多打少。實際在兵力相齊的情況下,現在也不是宋軍對手了,那怕宋軍步兵多。

不過現在宋朝雖然步兵仍是佔據多數,可騎兵也不少了,王巨弄來的馬,從騰衝府以及熙河吐蕃人手中,又陸續置辦了大量戰馬,去年又從西夏人手中繳獲了許多戰馬,使得騎兵數量又恢復到伐夏之前甚至還超過了伐夏之前的數量。不要問時間短。這些戰馬多由王巨交給了蕃落軍。只要他們手有了馬,就已經是一個合格的騎兵,況且去年冬天還做了一些配合性的集訓。

但現在宋朝的重心仍在鳴沙城那邊,至於這裡,暫且先拖着吧……

當然,這一切樑乙逋不知道了。

將這兩條命令下完,樑乙逋想了想,又派使去青唐傳話。我們已向宋朝動手了,冒着箭林彈雨,血戰了一天,犧牲了近兩千將士,你那邊有沒有動手?

到了這裡,離青唐城更近了。

麻煩的就是隔着一個蘭州,好在宋朝提前放出會寧關,雖然是山路,繞得不太遠,即可到達河西(黃河西邊)。

然後樑乙逋就開始做樣子了。

但不久他就接到了兩條很不好的消息。首先是吐蕃,鬼章之所以用兵洮州。還有一個原因,他早先就與洮州一些蕃部暗中往來,此次用兵,派人用印信對這些蕃部下令,裡應外合,迅速攻破洮州。

速度快的怕人,連在附近的岷州知州種誼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洮州就被阿里骨拿下,並且生擒了趙醇忠。

趙醇忠不是洮州官員,洮州的一些漢官見吐蕃來勢不對,全部逃走了。

至於這個趙醇忠則是一個大有來頭的人物,他名字叫巴氈角,也就是木徵的弟弟。

其實宋朝拿下木徵後,對木徵一直很不錯,一度官拜太尉,木徵有三字,長子隴拶,漢名趙懷德。次子邦闢勿丁,漢名趙懷義,三子蓋咓,漢名趙秉義,木徵死後,以隴拶世襲太尉,又用趙秉義留守洮河二州。

木徵的幾個弟弟或被宋軍抓獲,或被勸降,包括這個巴氈角,趙頊親自賜名爲趙繼忠、趙濟忠、趙紹忠、趙醇忠、趙存忠,俱有官職,並且官職不小。

而且也到了這份上,因此後來這幾個兄弟們,雖沒有替宋朝出過大力,但也算安份守己,至少因爲他們,宋朝治理熙河沒有出現太大的困難。

甚至宋朝大大方方地讓一些人,繼續統治着他們的地盤,只要不稱王稱霸就行了。

這一條比王巨對大理段氏兄弟做得還要仁厚,當然,段氏兄弟那種辰光,也不能與木徵兄弟好相比的。

但這一回巴氈角成了阿里骨的俘虜,他是不好殺的,不過對於忠於宋朝的當地吐蕃與羌人大首領就不客氣,經斡穆等數千首領或部下,全部被阿里骨殺死。

隨後又讓鬼章駐兵洮州城外的常家山,阿里骨自己則派人將情況立即快馬通知了樑乙逋,我們也動手了,而且已經拿下洮州,不久我們合兵一處,攻打河州吧。

樑乙逋氣結,原來是這樣約定的嗎?

原來的約定,是吐蕃出兵河州,西夏出兵定西城,再由禹藏花麻裡應外合,那麼宋朝四面楚歌,就能迅速將河州蘭州定西城拿下了。但敢情現在我在這邊用兵,你們已經撈到好處了。

難怪平西砦宋朝官兵穩如泰山呢,吐蕃在洮州用兵,如何能威脅到這一帶的安危?

然而他也找不到什麼把柄,雖然有盟誓,但規訂雙方是如何用兵的嗎?

而且他自己同樣動機不純,大家都在玩心眼,就看誰玩得高明瞭。

第二條消息,就是宋朝涇原路官兵忽然出兵鳴沙城,因爲樑乙逋抽調大量官兵走了,鳴沙城中的兵力不足,加上城牆又不象靈州那麼高大堅固,僅僅堅持了不到兩天,就被宋軍攻入城中,鳴沙城失守。

按照道理,樑乙逋要救鳴沙城的,而且鳴沙城四周很快就到了夏麥收穫時季。

但他讓吐蕃人坑了,現在抽兵回去,毫無疑問,吐蕃不會用兵河州了,那麼自己整成了一個小丑,爲吐蕃人做嫁衣。

不過他心中也在慶幸,不是慶幸將吐蕃終於拖下水,而是慶幸除了第一天外,餘下這十餘天,整是在做樣子,沒有付出多大的犧牲。

他想了想,鳴沙城就鳴沙城吧,那是孤城在外,又位於平坦地帶,無險可守,他不相信宋朝能拿下但還能佔領住。

於是下了一道命令,進一步剿滅親近宋朝的蕃民,實際就是分出軍隊四下抄掠。不然每耽擱一天。則會消耗大量糧草。

平西城繼續在僵持着……

…………

王巨哈哈大笑。

韓縝與許將皆莫明其妙。

說老實話。鬼章這麼做,確實出忽了王巨意料之外。在他預想當中,要麼吐蕃與西夏聯手對蘭州與定西城夾擊,因此提前讓五位勇將率領五將官兵前往最重要的五個堡砦。到關健時候,無論從熙河路,或者從秦鳳路,甚至從德順軍皆能抽出一些兵力支援。

只要挺過去就行了,關健的大戲還在鳴沙城那邊。

要麼西夏用兵定西城。吐蕃用兵河州,那樣河州兵力終是弱了一點,畢竟以防禦爲主,精銳的軍隊又在西夏前線,因此到處都是漏洞,並且德順軍的兵力也無法支援了,不過還能從秦鳳路抽調一些兵力,同樣,只要挺過去就行了,關健還是在鳴沙城那邊。

但就沒有想到阿里骨用兵洮州。

然而就是想到了也沒有多大作用。兵力就那麼多,又是以防禦爲主。哪裡夠用,除非能斷定吐蕃一定用兵洮州,但那有這麼靈通的消息與高超的智慧?

不過阿里骨與鬼章這麼幹,看似得了便宜,實際犯下了嚴重的錯誤。

韓縝問王巨笑什麼。

王巨說道:“自古以來,數國聯手,最難的就是信任與配合,不要說國與國之間了,就是本國若是出動數路人馬,配合都十分地困難,比如我朝曹彬北伐,或者前幾年的五路伐夏。真正成功的很少很少,本國之內的則是李靖等人滅吐谷渾,但李靖是何人?還有孫劉與曹孟德的赤壁之戰。”

孫權與劉備於赤壁之戰時,那個配合確實是交心了,也不得不如此,生死存亡之戰了。

但隨後呢,特別是呂蒙破荊州,以王巨眼光來看,呂蒙根本不是名將,而是一個傻鱉!

如果不是孫吳抽後梯子,兩國繼續配合,那麼一鼓作氣,說不定劉蜀就以秦嶺、桐柏山,孫吳以淮河與曹魏劃分疆界了。結果暫時得了便宜,但兩國交恨,加上西陵之戰,兩國再無真正北伐的實力了。雖然說滅掉兩國的是*,但實際上根源還是在呂蒙破掉荊州就種下了。其實呂蒙這麼幹,與宋朝聯金抗遼聯元抗金一樣愚蠢。

現在道理一個樣,看似阿里骨與鬼章佔了便宜,實際上更加嚴重地破壞了他們兩國之間盟約的信任。

如果兩國能團結一致,王巨還真有點頭痛。

但現在兩國各懷鬼胎,王巨也不懼了。

“這樣啊……”韓縝不知說什麼好了。

“如果我沒有猜錯,阿里骨一定以爲我朝爲了救援定西城,說不定同樣也得知了我朝涇原路的兵力反攻鳴沙城,那麼必從秦鳳路或者熙河路抽調官兵支援定西城,本來兩路兵力就不多了,現在抽調了一部分兵力,兵力會更加空虛,所以他們多半又想撿便宜,出兵攻打河州,順便正好給樑乙逋一個交待。”

不過王巨這一回思考得更加小心。

一個判斷失誤,弄不好就導致戰爭走向徹底改變。

“還有一個證明,樑乙逋現在多半也得知我們拿下鳴沙城的消息,但他一直沒有撤兵,只是在平西砦前故做佯攻。這分明是等吐蕃大軍到來。”

“那河州?”

“韓公,勿要擔心,河州兵力雖不多,但有劉昌祚坐鎮,不會出現大的失誤。繼續將他們拖着,真不行,我立即下令,從秦州調撥一批兵馬趕赴河州。”

要調現在就要調,這不是消息相互傳遞,用特腳遞的方式,換人換馬,一日能行七八百里,甚至近千里,大軍出發,又有不少山路,一天能達到兩程就不錯了。不過吐蕃將兵力從洮州抽回來,也要一段時間。時間上還來得及。

“河州仍繼續拖着,功夫不在河州,也不在平西砦,而是在洮州與鳴沙城。”

“洮州?”鳴沙城知道的,但洮州又讓韓縝不解了。

“種家八子,個個是豪傑,但最駿者非是種諤,而是種誼。阿里骨手下得力大將者則正是留在洮州的阿里骨。並且只有兩萬兵馬。如果將此人拿下。則是等於斷掉了阿里骨一條胳膊。我想讓種誼試一試……”

岷州官兵同樣不是很多。但有一些誠服於宋朝的蕃部與羌部,本來這些蕃部羌部也未必管用,不過阿里骨爲了立威,殺掉了數千人,無疑會激怒了這些部族酋領,爲了自保,他們也會主動配合種誼了。

但爲了支援種誼,王巨也從秦州撥出兩將官兵前往岷州。

至於鳴沙城那邊。王巨也就沒有下令了,現在樑乙逋以爲鳴沙城孤城難守,不管不問,但當真能坐得住?

不怕敵人陰謀詭計,就怕計不知從何而出。

如今兩個敵人的軍事行動基本明瞭化,王巨反而不擔心了。

一道道命令下達。

但就在這時,司馬光忽然上書。

書中說,自元豐三年起,西夏已經化干戈爲玉帛,是有這麼一回事。但背景是打了那麼多年,西夏一直沒有取得重大勝利。相反國家疲憊,正好王巨挾南方大勝之威,返回京城,兩者結合,西夏不敢用兵了。

但司馬光只撿一面說,然後說誰知道朝廷窮兵黜武,五路大軍伐夏,結果導致六十萬軍民犧牲,如今朝廷不知悔改,仍在不斷地用兵,結果只得些許之地,卻讓會州與洮州無數生靈塗炭。

洮州勉強算是王巨失誤,至少軍事決策是由他一手承負的。

可會州管王巨屁的事。

要麼李憲圈了幾個堡砦,但別當真,西夏在這裡統治了許久,使得王文鬱與李憲都不敢執行朝廷的稅賦政策了,無論是什一稅,或者出助強人與壯馬免賦役,即便修建幾個中小堡砦關卡,還出了錢帛,僱募當地百姓與士兵共同興建的。

樑乙逋殺害的就是參與修建這些堡砦的各部族百姓,不過到後來性質演變了,爲了供給,甚至都不甄別,就派大軍過去燒殺擄掠。

可能是有一些部族嚮往宋朝,但宋朝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對這些百姓負責嗎?

而且何謂慈不掌兵?

然後又說,朝廷兵戈四起,先與西夏樹敵,再與吐蕃交戰,接下來遼國南下,以宋朝的兵力,如何抵擋?那時國家危矣。因此望朝廷不要聽信豎子挑唆,立派使者,與吐蕃西夏議和,這纔是利國利民的舉措。

如果遼國與吐蕃西夏聯起手,並且團結一致,宋朝很可能會危險了,即便最後勝利,也會是慘勝。

因此這份奏章似是非是的,也能蠱惑一部分軟弱大臣的心。

王巨看到這份奏章後,氣得無語了。

你個老小子,都跑到涑水去了,還繼續使陰招哪!

王巨氣極,正好第二是朝會,王巨索性將這篇奏章帶到朝會上,當着文武羣臣的面大聲讀了一遍,然後說道:“好一篇仁義道德的文章。”

“仁宗之時,司馬光巡查豐州,挑起忽裡堆之戰,結果郭恩慘敗犧牲,司馬光歸罪於郭恩黃道元,甚至他的恩公龐公,沒想到西夏將黃道元釋放回來,好一個仁義道德!”

“先帝之時,德順軍之西同家堡蕃人意欲附我朝,我朝爲了和平,沒有同意,結果讓西夏人將數千戶嚮往我朝的蕃戶全部殺害,司馬光一聲不吭,這就是仁義道德。”

“陛下即位之初,河北大旱,正是司馬光的建議,朝廷不顧飢腸轆轆的災民生死,強行遣返各自州縣,好一個仁義道德!”

“熙年七年,國家遭遇前所未有的特大旱災,全國上下在救災,司馬光不顧災民死活,卻乘機攻擊新法,好一個仁義道德!”

“董氈去逝,阿里骨接位,吐蕃有許多部族不服,我朝卻一直耐心等待,他前面報喪,朝廷後面便賜予他太保之職,以便給他正名,鞏固其統治權。然而現在西夏出動大軍侵犯我朝,阿里骨卻乘機攻佔洮州。前線將士爲了保衛大宋,浴血奮戰,司馬光卻提議前線將士放棄武器,派使議和。難道在我朝領土上作戰,是錯了嗎?”

“熙寧之時,西夏舉國來犯,臣立即去了慶州,僥倖擊敗西夏,誰知不但無功,反而有過,以致臣逃離北方,去了泉州。又於南方僥倖建功,陛下賜我爲參知政事,本想回京替大宋效勞,但半途之上,先是極個別官員與一羣無恥的說唱先生聯手將我抹黑。去了成都府,沒有一個官員迎接,相反的卻被王安禮恫嚇了一番。再到洛陽,立即遇刺。這番回來,先是帶着一羣高利貸商賈誣衊我,後是小小案,又有程熙遇刺案。這等手段,即便晚唐時,也未曾有過。”

“作爲國家,最好是以和爲貴,做爲小家,隆重款待賓客,也是當嘉獎之舉。但一個家長不顧一家老小溫飽,將家中的錢糧贈送給當地的地痞無賴,難道也是對的嗎?”

王巨又舉起了這篇奏章說:“爲了打壓異己,不顧國,不顧民,正是這道奏章也!”

“諸位,朝廷待大臣之厚,特別是高級官員之厚,自古未曾有過。祖宗之意,本是想善養士大夫,望士大夫加倍替朝廷效力。但這是養士呢,還是養蠱呢?就是養幾個條犬吧,看到主人也會搖搖尾巴表示一下親熱吧。一羣連犬都不如的人!”(。)

第613章 虯髯客第676章 藉口第661章 自曝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32章 山那邊的人第481章 李秉常的種第649章 海盜(中)第234章 喜上加喜第806章 三國第48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上)第39章 勞動吧第820章 屍車第301章 等機會第406章 來巧了第150章 葬花第73章 自作孽第二○七章 立學稱子第251章 地獄(上)第828章 青丹谷第792章 大捷(上)第412章 掣天大樹第852章 粗暴狂野第413章 總向愁中白第268章 龍手(下)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316章 直臣第77章 意境第386章 謠傳第452章 十將·真實的西軍第275章 威名(上)第726章 微調第500章 大殺器第43章 大哥第480 勸說第177章 買撲第847章 上海務(下)第559章 替死鬼(下)第330章 餿主意第362章 竊賊第235章 秋碩第47章 奇蹟之戰(四)第516章 死亡樂章(五)第816章 響第317章 坐臥者第432章 宋燦第315章 青澀第56章 苦逼的丁家(上)第740章 裂車(中)第149章 東華唱名(下)第756章 第一步第743章 逼第738章 哭第133章 春回第347章 徐徐徐第243章 虎踞炮第225章 礦奴第329章 送神容易請神難第266章 龍手(上)第451章 十將·雪城第187章 三清在上第769章 反轉(下)第852章 粗暴狂野第405章 頂替第667章 第二國(上)第55章 後悔的趙禎第100章 見龍在田(上)第139章 投名狀第762章 咬死第646章 長城(下)第600章 我們幫助你第165章 推官(上)第677章 溫水之戰(上)第605章 冒泡(上)第150章 葬花第556章 生疑第820章 屍車第444章 二王(上)第422章 楹聯第449章 十將-血衣第346章 潑污第58章 苦逼的丁家(下)第455章 韓公,賜教第606章 冒泡(中)第789章 宿命之傭第790章 五天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772章 不殺第762章 咬死第448章 十將-春行第71章 天塌了第86章 鬧大吧(五)第837章 三明第749章 六個禮物(下)第142章 見好就收第722章 殺人的礦藏第129章 吹三秦第158章 請權(下)第744章 擔擾第267章 龍手(中)第865章 黑暗之劍,光明之心(上)
第613章 虯髯客第676章 藉口第661章 自曝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32章 山那邊的人第481章 李秉常的種第649章 海盜(中)第234章 喜上加喜第806章 三國第48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上)第39章 勞動吧第820章 屍車第301章 等機會第406章 來巧了第150章 葬花第73章 自作孽第二○七章 立學稱子第251章 地獄(上)第828章 青丹谷第792章 大捷(上)第412章 掣天大樹第852章 粗暴狂野第413章 總向愁中白第268章 龍手(下)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316章 直臣第77章 意境第386章 謠傳第452章 十將·真實的西軍第275章 威名(上)第726章 微調第500章 大殺器第43章 大哥第480 勸說第177章 買撲第847章 上海務(下)第559章 替死鬼(下)第330章 餿主意第362章 竊賊第235章 秋碩第47章 奇蹟之戰(四)第516章 死亡樂章(五)第816章 響第317章 坐臥者第432章 宋燦第315章 青澀第56章 苦逼的丁家(上)第740章 裂車(中)第149章 東華唱名(下)第756章 第一步第743章 逼第738章 哭第133章 春回第347章 徐徐徐第243章 虎踞炮第225章 礦奴第329章 送神容易請神難第266章 龍手(上)第451章 十將·雪城第187章 三清在上第769章 反轉(下)第852章 粗暴狂野第405章 頂替第667章 第二國(上)第55章 後悔的趙禎第100章 見龍在田(上)第139章 投名狀第762章 咬死第646章 長城(下)第600章 我們幫助你第165章 推官(上)第677章 溫水之戰(上)第605章 冒泡(上)第150章 葬花第556章 生疑第820章 屍車第444章 二王(上)第422章 楹聯第449章 十將-血衣第346章 潑污第58章 苦逼的丁家(下)第455章 韓公,賜教第606章 冒泡(中)第789章 宿命之傭第790章 五天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772章 不殺第762章 咬死第448章 十將-春行第71章 天塌了第86章 鬧大吧(五)第837章 三明第749章 六個禮物(下)第142章 見好就收第722章 殺人的礦藏第129章 吹三秦第158章 請權(下)第744章 擔擾第267章 龍手(中)第865章 黑暗之劍,光明之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