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請權(下)

“孫公,王家寨一戰時我多大?”

“十三歲,十四歲。”

“十四歲,因爲歲數太小,當時寨中也有人不相信,也有人反對,但結果呢?不錯,我現在歲數還是很小,華池縣數千官兵,也不是我那個小寨子可相比的,但那時的我與現在的我能不能相比?逼反官兵,我也不敢哪。”

還真別說,幾年後那個王文諒來到慶州搶功,真引起了兵變。

孫長卿還在猶豫,王巨又說道:“此外,晚生還帶了幾樣好禮物送給孫公。”

“某不要禮物。”

“真不要?”

“不要。”

“不要後悔哦,它們說不定是國家利器哦。”

孫長卿被王巨氣樂了,說:“它們在哪兒。”

“孫公說不要的。”

“拿來,成何體統。你也不準笑,”孫長卿衝他的小婢喝道。小婢仍然站在邊上竊笑。

“在客棧,不過孫公想看,還得請幾個人來,張副總管,王鈐轄,種都監。”

也就是張玉,後來所謂的河北第一將,但確實有點本領。

王昭明,這個老太監久在軍旅,甚至多次衝鋒在第一線,也不可小視。

種診就更不用說了,種世衡八子,真正能打的不過種古、種診、種諤與種誼。

他們三人才是真正的慶州軍方大佬,沒有必要的情況下,王巨也想與他們打好關係,最好能換取他們支持,那麼明年那頓美味就吃定了!

不過孫長卿有些不大明白,王巨解釋道:“晚生稱它們乃是國家利器,得將三位明公請來,而且想試一試它的威力,最好出城,於一偏僻所在。”

“爲何?”

“威力有點大,我也擔心西夏那邊的耳目,例如火蒺藜,西夏便有了。”

說得有理,孫長卿也就不好再說什麼,喊來衙役,將張王種三人召來。

王巨先是拱手:“久聞三位大名,王巨這向有禮。”

“王知縣,莫要客氣,”三人同時說道。別看王巨現在官職小,但人家乃是進士出身,還是第八名進士出身,以後升起來會很快的。

“有請。”

幾個來到客棧,王巨找來一輛牛車,然後從客棧裡與全三長子他們搬出幾個箱子,道:“我們出城吧,孫知州,勿必要帶到一個偏僻的地方。”

孫長卿按納着好奇心,將王巨帶到城外,來到了一個小莊子。

王巨古怪地看着這個莊子:“孫公,爲何這個莊子一個人也沒有?”

“這裡本來是安家的莊子,後來連莊子包括耕地,一起賤賣給了邠州的什麼秦七郎,帶着家人與佃農一起搬到後方。但這個秦七郎乃是一個歹徒,用此莊誘來慶州城中藥賈李員外父子,將其殺害,然後這個秦七郎不知所終,其他人也不敢過來住,說是凶宅。”

“有這等事?”王巨輕聲道,但沒有再問這個案子,也無權過問,打開了第一個箱子。

“火蒺藜?”

“它可不是一般的火蒺藜,”王巨說了一聲,讓大家站在院牆後面,這纔將它點燃,狠狠地拋了出去。

外面傳出一聲巨響,隨着火蒺藜裡的鐵蒺藜與鐵釘等物一起飛濺出來,居然都撞擊到幾十米外的扉門與院牆上,深深地鑲了進去。

“利器,”張玉眼睛放起光。

這纔是真正的火蒺藜,又不解地看着王巨:“爲何它的威力如此之大?”

“稍等一下。”

王巨打開第二個箱子,一個很大的箱子,開始掏出許多物件,搭配着一塊大木板與槓樑,用這些奇怪的物件進行着組裝。

“石炮?”

“種將軍,算是石炮,但它有些不同。”

王巨終於組裝好了,從第一個箱子裡又取出一個火蒺藜,但是它更大,足足十幾斤重,王巨將它放在套索上點燃,開始與李三狗操作,火蒺藜被彈飛出去,足足飛出三四百米,落在地上,隨後爆炸,這才巨響,幾乎將幾個人耳朵都震聾了。孫長卿幾人不顧耳朵嗡嗡作響,迅速撲過去察看。

它的第一次殺傷仍很有限,終不是炸彈,不過第二次殺傷那就可觀了,巨大的爆炸力,將這種特大火蒺藜裡的鐵釘鐵蒺藜迅速拋出,甚至有的深深扎入粗樹中間。

幾個人看了好一會,張玉又返回頭看這種新式石炮。

石炮,又叫投石機。

宋朝軍中不少,幾人都不陌生。

可這種石炮不同,論射程不算太遠,軍中有的投石機拋射重量更大,也拋得更遠。但那需要幾十人甚至上百人操作用,正是這一點掣肘了它的發揮。這種石炮兩人便操作了,可以拆可以裝,張玉豈能不明白它的意義?

這便是王巨在王家寨與延州搗鼓出來的物事,還向程勘討要了火藥,與一些火蒺藜樣品,又不計工本地鍛打了一套五金工具,扳手,啓子,鉗子,以及螺絲螺帽。

宋朝開始出現一些火藥武器,民間也開始大量生產鞭炮。

只是火藥配方不標準,王巨矯正了比例。不過王巨還是不大滿意,可能硝與硫磺純度不夠吧,因此這個威力在王巨眼中還不是很大。當然,比宋朝的武藥厲害多了。

王巨又利用力學原理,對宋朝的投石機技術進行改造,畢竟對於後世的人來說,只要懂它,這個技術不是很難,並且還安裝了兩組彈簧組與一組滑輪組,不是回回炮,但它比回回炮設計更合理。

王巨嘴中稱之爲國家利器,在心中卻不大看重的,即便有了回回炮,有了火炮,自己有能力將宋朝的**武器提到明朝地步,那又如何?看看韃靼人手中是什麼武器?

但想搶功勞了,手中有一樣東西比沒有的強。

張玉說道:“王知縣,一定要將它們推廣。”

“張總管,莫急,再給你們看一樣東西。”

王巨打開最後一個箱子,乃是一套鎧甲,王巨說道:“它的重量不足三十斤,還請張總管試一試。”

兩種試法,一是用弓箭射,看它的防禦力,二是用刀砍。這兩關通過了,它就是合格的鎧甲。

張玉試了試,臉上再度大喜:“它造價如何?”

“不比普通鎧甲便宜,應當相彷彿,但張總管,有沒有想過它的重量?”

它是反覆鍛打出來的,重量減少,損耗卻增加了,也廢工,但重量輕啊。宋軍不是每一個兵士都能穿戴鐵製鎧甲,然而皮甲布甲與紙甲防禦力很低,鐵製步人甲防禦力有了,但是太重,重者能達到五十多斤,手中還要提着兵器,若是行軍,後面還要揹着輜重,這也是古代人,若是後來的人,不用作戰了,就這麼揹着走一天,也會被累得活活趴下。

這麼沉重的步人甲雖有了防禦力,但上了戰場如何發揮戰鬥力?就是跑也跑不動了,所以勝只能是小勝,追不上!敗卻是全軍覆沒,逃不了!

減輕了二十斤重量,會產生什麼意義?

“王巨,將它的方法說出來吧,”孫長卿道。

“張總管,你用你的刀與我的劍對砍一下。”王巨抽出佩劍說道。

張玉聽從王巨意義,來了一個對砍,生生將張玉的刀蹦出一個小口子,但張玉的佩刀那是好刀啊:“桃溪劍?”

“正是桃溪劍,這個技術很早以前我就獻給了朝廷,不知朝廷如何處理的,但我從未看到用這種法子冶鍛出來的武器。你再看這些構件,它就是用了桃溪劍的一些技術鍛打出來的。這僅是一個模型,小型石炮,兩人便可以操作,利於野戰時發揮作用。還可以增大……那是攻城用的。”

張玉與孫長卿都聽明白了,這個技術得保密,否則讓西夏人得到,再搭配這種特大的火蒺藜,那將是宋朝的惡夢。

“桃溪劍那種生產方法很慢,因此我想,必須請孫公通知朝廷,讓朝廷派可靠的京城匠人到慶州來,進一步研發,一是爲了保密,二是爲了能大規模生產。不僅是石炮,還有鎧甲,刀槍弓箭等武器,都能改良。”

“王巨,說得有理。”

“孫公,桃溪劍與這種石炮,是晚生想出來的,晚生可以交給朝廷。不過這種火藥與晚生無關,而是他,”王巨朝李三狗努了努嘴:“晚生乃是國家官員,必然交出。三狗叔卻是一個平民百姓,朝廷想要他交出,多少給一點賞賜吧。”

“你想要什麼賞賜?”孫長卿問李三狗。

王巨代答道:“蕃落軍指使。”

“蕃落軍指揮使,難怪你要揀兵權,”孫長卿驚訝地說,又道:“王知縣,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第115章 四告(上)第449章 十將-血衣第469章 旅(下)第518章 死亡樂章(七)第420章 美好時代第631章 不過第668章 第二國(下)第261章 家第249章 九屍迎客(三)第35章 關學第641章 文臣第589章 兩個蠢貨(下)第185章 子午山剿匪記(中)第530章 跑吧第306章 愛護第331章 寬厚第110章 怎麼刺的第69章 泄密者第606章 冒泡(中)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106章 捉他第33章 愚者第69章 泄密者第835章 同意第745章 古怪的制度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185章 子午山剿匪記(中)第625章 有過第202章 不明白第254章 早晨的故事第170章 大功績(下)第672章 南帝第67章 逆天西夏第100章 見龍在田(上)第848章 誘餌第294章 倚仗第508章 逆轉(中)第663章 老朋友第150章 葬花第333章 決戰時候第813章 青唐第一名將第200章 動手第276章 威名(下)第235章 秋碩第380章 桑弘羊第506章 飛天(下)第340章 悟空第130章 吻合第260章 屹立(下)第158章 請權(下)第155章 文臣(上)第596章 市易市易(下)第295章 四駕馬車第430章 大鬧宣德門第229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下)第269章 那一公第425章 侵利第99章 王巨的妙計第859章 落幕第163章 蕃騎(上)第571章 貴人第28章 高人第594章 長子第369章 雪別第177章 買撲第567章 資本的開始(下)第704章 殺母(上)第633章 南國山河第159章 錢哪(上)第280章 不早死第214章 故人第103章 公主怎麼辦(上)第465章 四樣物事(下)第299章 舅舅們(下)第591章 良臣第186章 子午山剿匪記(下)第454章 膽大包天(下)第302章 永垂不朽第174章 有條魚第422章 楹聯第568章 隱患第435章 嚇一跳第643章 原來是虎(下)第389章 那個名字第363章 霸道第239章 都有手段第344章 天下第一女(上)第828章 青丹谷第483章 誤打誤撞第154章 小知縣(下)第811章 未來第313章 後臺第327章 錦囊第65章 拜節第345章 天下第一女(下)第16章 人情第101章 見龍在田(下)第387章 天下第一武藝第83章 鬧大吧(二)第275章 威名(上)
第115章 四告(上)第449章 十將-血衣第469章 旅(下)第518章 死亡樂章(七)第420章 美好時代第631章 不過第668章 第二國(下)第261章 家第249章 九屍迎客(三)第35章 關學第641章 文臣第589章 兩個蠢貨(下)第185章 子午山剿匪記(中)第530章 跑吧第306章 愛護第331章 寬厚第110章 怎麼刺的第69章 泄密者第606章 冒泡(中)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106章 捉他第33章 愚者第69章 泄密者第835章 同意第745章 古怪的制度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185章 子午山剿匪記(中)第625章 有過第202章 不明白第254章 早晨的故事第170章 大功績(下)第672章 南帝第67章 逆天西夏第100章 見龍在田(上)第848章 誘餌第294章 倚仗第508章 逆轉(中)第663章 老朋友第150章 葬花第333章 決戰時候第813章 青唐第一名將第200章 動手第276章 威名(下)第235章 秋碩第380章 桑弘羊第506章 飛天(下)第340章 悟空第130章 吻合第260章 屹立(下)第158章 請權(下)第155章 文臣(上)第596章 市易市易(下)第295章 四駕馬車第430章 大鬧宣德門第229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下)第269章 那一公第425章 侵利第99章 王巨的妙計第859章 落幕第163章 蕃騎(上)第571章 貴人第28章 高人第594章 長子第369章 雪別第177章 買撲第567章 資本的開始(下)第704章 殺母(上)第633章 南國山河第159章 錢哪(上)第280章 不早死第214章 故人第103章 公主怎麼辦(上)第465章 四樣物事(下)第299章 舅舅們(下)第591章 良臣第186章 子午山剿匪記(下)第454章 膽大包天(下)第302章 永垂不朽第174章 有條魚第422章 楹聯第568章 隱患第435章 嚇一跳第643章 原來是虎(下)第389章 那個名字第363章 霸道第239章 都有手段第344章 天下第一女(上)第828章 青丹谷第483章 誤打誤撞第154章 小知縣(下)第811章 未來第313章 後臺第327章 錦囊第65章 拜節第345章 天下第一女(下)第16章 人情第101章 見龍在田(下)第387章 天下第一武藝第83章 鬧大吧(二)第275章 威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