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一路向北(中)

韓絳有些猶豫不決,當然章楶也不敢逼,換了說法:“如果不妥,韓公請下令。”

這是大好時機,最少金湯城得收回來。

如果郭逵不收,說不定王巨會強行代郭逵收金湯城。不然不好佔據那一片橫山,厚度太薄了,能佔還是不易守!所以王巨才蠱惑韓絳佔領金湯城與長城嶺路。然後那邊稍稍控制歸德川,再將通寨川拿下,這樣才能在未來守住這個橫山凸角,只要守住了它,北就可以隨時威脅鹽州,南又可控靈武大道。

甚至往大里說,只要能守住,未來整個扭轉了宋朝在西北地形不利的局面,再加上綏州,整個西北軍事形勢會立即不會落入下風。

當然,如果郭逵出兵那是最好不過。

這是第一件事,第二件事就是讓整個撤到後方的環慶二州軍的百姓回家!

有的百姓離開的時間長,身在異地他鄉,雖然安派了棚屋、取暖的木炭石炭以及糧食,可總是呆得不舒服,而且也給各地地方官吏帶來了許多麻煩。

現在可以回來了!

至於永和寨那邊,章楶不知道仁多零丁只打算進攻一天。但就是不進攻一天,當他得知樑乙埋大軍大敗的消息,也保證逃得比誰都要快。況且他與王巨也安排了對付仁多零丁的策略。

等到百姓回來,環州早就安定下來了。

“這是正事。”韓絳立即說道,然後寫下露布。這道露布不僅命令環慶百姓回來,同時也是向後方報捷。

之前幾十萬敵人壓境。後方謠傳四起。百姓不知真假。往往都能一日三驚。

也不能怪老百姓,當初李元昊才十萬兵馬呢,就成功地躍馬長安城外,況且這是三十萬兵馬。

有了這份韓絳親草的露布文告,就能安定民心。

而且對那些義勇與其他民夫,也有了一個交待,雖然你們在後方辛苦了,但前面的將士更辛苦。並且連續大捷,以少敵多,生生將三十萬大軍殺敗,那麼這份血與汗的付出,也就有了值得。而非是象以前,後方百姓付出了辛苦,前面將士卻是屢屢打敗仗。

最後一件事,還要通告整個環慶二州境內諸堡砦內所有的百姓,也包括慶州城,甚至包括敵人。

慶州城中立即響起鞭炮聲。整個城中百姓歡鼓雀躍,就象過年一般。

胥吏在抄露布。韓絳還要寫文書,但這一回寫的卻是獻給趙頊的奏報。

以前王巨是每天一份奏報,可乾巴巴地沒有多少字,只有那天讓宋吉送議和信的那份奏報寫得很詳細,隨後又幹巴巴的了。直到韓絳到來,奏報才“豐富”起來,整個兒地長篇大奏。

伶兒也匆匆地跑回家,對瓊娘說道:“娘子,娘子,大郎在柔遠寨大捷了,並且大敗夏軍主力軍隊,連白豹城也拿下了。”

“勝了就好。”瓊娘撫胸道。

“娘子,官人這一回又要殺好多人啊。”

“你在胡說什麼?”

伶兒吐了吐舌頭,但西夏人遇到了王巨,確實也倒了八輩子黴,幾次都是慘敗回去。以前還好一點,可這一次才叫真正的悽慘。

但戰爭並沒有結束。

在永和寨那邊還有一股強大的夏軍,並且率領者是仁多零丁,而非是樑乙埋。

其實不用宋軍喊話,仁多零丁就得知了消息。

這就是宋軍兵力少的缺陷。

因爲兵力少,王巨必須將手中的兵力集結起來,以便發起一次次強力的痛擊。

不過這樣一來,抓俘就不能給力了。其實只要西夏逃兵逃離戰場二十里遠,便可躲過宋軍的抓捕。而且在兩條主戰場之外,其他堡砦留守的只有少量強人,也不可能分出兵力出城抓捕。

有的西夏士兵在這個不熟悉的山區裡轉來轉去,迷失了回家的路。但還有一部分機靈的士兵能辨認出大約的方向。

因此有少量騎兵僥倖逃了出來,並且逃向了西谷砦方向,到了西谷砦,便有了仁多零丁的一部在駐紮,他們主要監注西谷砦的宋軍,防止他們從背後來上一刀。

這些逃兵帶來的只是柔遠寨的消息,不過仁多零丁已經猜到大約的結局。

因此傍晚時分,他命令三軍發起了一次強力進攻,最終沒有得逞,不過藉助這次進攻,向圍困在宋軍裡面的罔藏逋手下傳令,讓他們明天投降,但他們手中還有許多兵力可用,還有大量宋朝渴望的戰馬,因此讓他們與宋軍談條件,不過無論如何,必須堅持到明天中午,才談判投降。

其實這是仁多零丁爲以後西夏在做準備了。

這一戰必然產生嚴重傷亡,但危機並不是這一戰,而是在這一戰結束之後。

爲了發起這一戰,幾乎舉全國財力,但隨着這一戰失敗,整個兒打了水漂。

並且這一戰過後,說不定西夏政局都爲之改變。一個大敗後,政局又不穩定的西夏,那會很危險。

還有丁壯,整個西夏丁壯不過一百餘萬,然而僅是這一戰,就葬送了多少丁壯?而且這些丁壯乃是真正的丁壯。難不成以後用麻魁軍做主力軍隊?以後西夏會什麼都缺,經濟,戰馬,特別是丁壯!

所以註定的結局,仁多零丁才讓罔藏逋他們投降,也許談不好,就被迫投降了。但只要活下來,以後說不定就會有希望營救回來。反正宋朝那一羣求和的士大夫,什麼傻事兒都能做出來。

接着仁多零丁讓三軍休息,準備明天早上起營。這事兒瞞不住了,不如早點說撤退,三軍士氣還能稍稍穩定一點。

然後又派出斥候去前方探路。

天不知不覺黑下來,仁多零丁又接到一條很不好的消息。說是一支龐大的宋軍從東邊趕向了淮安鎮。進入淮安鎮休息。

這讓仁多零丁感到毛骨悚然。並且這讓他看到了一點李元昊用兵的影子。

是有點兒相似,兩者都是大規模的運動戰術,到了晚年,李元昊將這個戰術運用得爐火純青,所以才取得了河曲之戰的輝煌。

但不同之處仍是很多,畢竟宋軍速度慢,因此它只能放在特定的環境下,比如現在的慶州。山多,地形複雜,宋朝熟悉西夏陌生。

所以兩者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不過好在淮安鎮離永和寨足足有五十餘里路,宋軍騎兵少,步兵多,如果明天一早撤退,還能擺脫掉敵人。但仁多零丁心中冰冰涼,既然宋軍都分兵來了淮安鎮,樑乙埋那邊肯定敗得無比的悽慘。

因此他又下了一道命令。明天天一亮,三軍立即撤離。

就在此刻。幾名官兵將和斌帶到了肅遠寨。

種古遠遠迎了出來,說道:“見過和將軍。”

蔡挺也在注意着慶州戰局,昨天晚上仁多零丁撤退到了西谷砦,蔡挺早上得知消息後,知道王巨馬上就要動手了,因此讓和斌率領着襲擊天都山的近萬軍隊匆匆趕到環州,看能不能派上用場。

這支軍隊剛剛抵達環州城,但種古不在環州城,而是帶着手下來到肅遠寨。

和斌的近萬宋軍到來,這是一個意外之喜。因爲襲擊天都山,得到一筆不小的財富,這批宋軍士氣正是旺盛時刻。

種古立即將和斌迎進寨中,但這近萬宋軍如何安頓,他也不敢做主,於是立即派快馬向淮安鎮通報。

一個時辰後,快馬氣喘吁吁地來到淮安鎮城下,劉昌祚得知消息,同樣感到是意外之喜,因爲自始至終,王巨並沒有想到蔡挺還會增兵來援。不過現在通知王巨顯然來不及了,氣球還沒有落下,但這一回不是爲了通信,而是爲了抓俘。

然而安疆堡那邊可沒有氣球,消息還會往王巨手中送的,但這時自己就必須做出判斷。於是想了想,寫了一道密令,又讓快馬自惠丁堡返回肅遠寨。

種古看到消息後說道:“和將軍,那就麻煩你手下將士吃點辛苦。”

現在種氏兄弟已經在開始佈置了,和斌當然看出他們的用意,也明白劉昌祚的用意。笑了笑說:“權當是襲擊了一回天都山。”

各自在佈置,各自在安排。

天色漸漸明亮起來,仁多零丁開始撤軍。

被圍在裡面的夏軍看到他撤軍走了,一個個悲痛失望。

“這一戰敗得太慘了,”仁多零丁站在遠處的一個山頂上看着下面,心中想到。可能他會想出什麼,那麼會加快他的成長。可能他什麼也想不出,那麼以後看到宋軍,心神膽寒,再無鬥志。

默立良久後,仁多零丁說道:“走。”

走得也不快,宋軍將這裡堵上了,只能繞路,而且他帳下有六萬多將士,那麼意味着對道路格外的挑剔,普通的小道都要一一捨棄。

於是轉了一個大圈子,終於轉出這片山峁,來到平闊的馬嶺川地帶。

剛出來,前面探路的斥候就回來稟報:“仁多將軍,宋軍在肅遠寨置下營柵。”

“繼續前進,”仁多零丁喝道,早上他在繞路,淮安鎮的宋軍也起程,在後面追過來。

雖然兩相離得很遠,但到了下午時分,說不定宋軍就能追趕上來。

他下完令後,立即騎馬衝向了前方,昨天斥候也來此打探過的。可能這道柵牆大約是黎明宋軍緊急築立起來的。

非是冰牆,天氣也暖和了,冰牆戰術失去了作用。而是一道真正的柵牆,整個兒將馬嶺川堵死了。柵牆後面站立着許多戒備森嚴的宋軍。

“那小子手中怎麼有這麼多兵力?”仁多零丁想到。

宋吉回來說是九萬多宋軍,那些釋放的戰俘回來還是說,宋朝有九萬多兵馬,從以前各個情報分析,王巨手中確實有這麼多兵馬。

但現在不對,若是有九萬多兵馬,戰到現在,宋軍同樣也出現了沉重傷亡,昨天王巨又在柔遠寨出動了那麼多宋軍,按理說現在環州兵力不多。

可現在這裡又出現了七八千兵馬。

難道是萌門三岔那邊的宋軍?

他猜對了一半,萌門三岔那邊的宋軍,以及惠丁堡、木瓜堡少量宋軍,也正在向這邊靠擾,但還沒有到達。這裡僅是種誼與種古的部下。

仁多零丁又繼續看去,可能因爲時間緊,正面馬嶺川柵牆堅固,側面通向駱駝坪的那條寬闊山溝的柵牆稍稍弱一點。

此時有一些宋軍繼續在加固着這道柵牆。

仁多零丁要的就是撤回去,不管是歸德川路,還是白馬川路,只要能離開宋境就好了,那怕是稍小一點的大落乾川路。

看了一會,他立即騎馬回去,下令三軍強行攻打肅遠寨下的這道山溝溝牆。

此時苗授也在分兵,讓周永清繼續將罔藏逋的兵馬困住,他帶着手下尾隨過來,但他手中的兵馬本來就不多,加上昨天慘烈的攻防戰,現在手中兵力更少了,於是苗授只是尾隨在後面,並沒有殺過去。

血腥的攻防戰再度開始。

進行了一個時辰,高敏率領着幾千宋軍趕過來馳援。

仁多零丁看到天色臨近正午,更加焦急了,不惜成本地幾乎將全軍投放過去,進行強攻。

這只是柵牆,而且那邊柵牆還沒有完全立好,苦攻了一個時辰,種古看到傷亡慘重,只好下令撤退,你們想逃,讓你們逃吧。

第131章 簡單的妙策第412章 掣天大樹第131章 簡單的妙策第562章 人是吃人的第807章 肺腑之言第638章 一念之間(下)第440章 天知道呢第8章 懷疑第455章 韓公,賜教第782章 捨得第214章 故人第567章 資本的開始(下)第684章 文豪的產生(下)第272章 來了第252章 地獄(下)第540章 春雷第248章 九屍迎客(二)第818章 致命之旅第112章 省錢第730章 兩顆心第328章 一個門客,一個太監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388章 交好他第327章 錦囊第491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下)第459章 空談嗎?第86章 鬧大吧(五)第65章 拜節第770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214章 故人第33章 愚者第65章 拜節第652章 宋朝特色(下)第764章 進京第717章 那個人第113章 侍讀第520章 天上(下)第39章 勞動吧第720章 王遍天下第305章 獻舞(下)第737章 最暗黑(下)第282章 用第181章 神文字第720章 王遍天下第13章 殿下(下)第645章 長城(中)第417章 請求第744章 擔擾第378章 新語第231章 迷惑第177章 買撲第415章 潑(上)第498章 後方第369章 雪別第702章 大事(上)第810章 黑白顛倒第66章 長大啦第161章 立威(上)第39章 勞動吧第185章 子午山剿匪記(中)第276章 威名(下)第437章 大人物第121章 省試第712章 兩個半第615章 威名(上)第215章 希望第533章 天都天都!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484章 墨菲定律第293章 一個訪客第518章 死亡樂章(七)第309章 帶頭第834章 浴火重生第402章 在等着第293章 一個訪客第21章 朱鈔第645章 長城(中)第606章 冒泡(中)第34章 美人的煉成第853章 囚籠(上)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497章 二十五里第314章 錦袍第167章 鐵門第453章 膽大包天(上)第408章 各自找朋友(上)第663章 老朋友第446章 下江南第795章 讓(下)第846章 上海務(上)第623章 自保第417章 請求第595章 市易市易(上)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656章 龍臀第769章 反轉(下)第144章 巧遇第697章 芒種第148章 東華唱名(中)第347章 徐徐徐
第131章 簡單的妙策第412章 掣天大樹第131章 簡單的妙策第562章 人是吃人的第807章 肺腑之言第638章 一念之間(下)第440章 天知道呢第8章 懷疑第455章 韓公,賜教第782章 捨得第214章 故人第567章 資本的開始(下)第684章 文豪的產生(下)第272章 來了第252章 地獄(下)第540章 春雷第248章 九屍迎客(二)第818章 致命之旅第112章 省錢第730章 兩顆心第328章 一個門客,一個太監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388章 交好他第327章 錦囊第491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下)第459章 空談嗎?第86章 鬧大吧(五)第65章 拜節第770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214章 故人第33章 愚者第65章 拜節第652章 宋朝特色(下)第764章 進京第717章 那個人第113章 侍讀第520章 天上(下)第39章 勞動吧第720章 王遍天下第305章 獻舞(下)第737章 最暗黑(下)第282章 用第181章 神文字第720章 王遍天下第13章 殿下(下)第645章 長城(中)第417章 請求第744章 擔擾第378章 新語第231章 迷惑第177章 買撲第415章 潑(上)第498章 後方第369章 雪別第702章 大事(上)第810章 黑白顛倒第66章 長大啦第161章 立威(上)第39章 勞動吧第185章 子午山剿匪記(中)第276章 威名(下)第437章 大人物第121章 省試第712章 兩個半第615章 威名(上)第215章 希望第533章 天都天都!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484章 墨菲定律第293章 一個訪客第518章 死亡樂章(七)第309章 帶頭第834章 浴火重生第402章 在等着第293章 一個訪客第21章 朱鈔第645章 長城(中)第606章 冒泡(中)第34章 美人的煉成第853章 囚籠(上)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497章 二十五里第314章 錦袍第167章 鐵門第453章 膽大包天(上)第408章 各自找朋友(上)第663章 老朋友第446章 下江南第795章 讓(下)第846章 上海務(上)第623章 自保第417章 請求第595章 市易市易(上)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656章 龍臀第769章 反轉(下)第144章 巧遇第697章 芒種第148章 東華唱名(中)第347章 徐徐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