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王遍天下

在宋朝是無法執行了。但宋朝之外呢?彼岸就有了治理的依據。

雖在宋朝無法執行,但宋朝之後呢?

這兩條纔是王巨所需要的,只是張載都沒有想那麼遠……

…………

“這個市易法早就應當廢除了,”韓韞說道。

“立難,廢更難,看吧。”王巨說道。

王巨到中書有一個來月了,很安靜,安靜得趙頊都覺得奇怪。

你在軍器監還有一個安靜地說法,但到了中書,是參知政事,位極人臣,怎麼也安靜了?

但真不安靜了,馬上吵吧。現在這個消息已經傳了出去,雖然朝堂沒什麼動靜,其實都在等三司的統計呢。如果李承之統計出來,王巨說法是錯誤的,那就不能廢除市易法了,吵也沒有什麼用。一旦統計出來,王巨說法是正確的,那才熱鬧呢。

最後歪樓還不知道歪到法蘭西,還是英格蘭去了……

“先當是放一個風吧。”王巨說道,在他心中,不但市易法,保馬法、青苗法、寬剩錢、手實法,一起得廢掉。也就是去掉熙寧變法中不好的一面,保留其精華。

那麼就算以後還是高滔滔上臺,司馬光重新上位,都不易再搞什麼激進的動作。

但是想要實現,真的很難。

兩人正說着話,門房進來稟報:“少保,中書禮房檢正王震王子發要拜見少保。”

“王震來幹嘛?”

王巨略有些不滿地說。

他不滿的非是王震本人,而是他的家世……好大一片王。

宋朝論滿門權貴,無疑是一呂二韓,後來還要加一個範,李家不算,李承之兄弟雖然皆是一代良臣,但無一人擔任過兩府宰執。

然而還有一個盛極一時的頂級門閥。

宋朝有三條祖宗家法,不殺士大夫,永不加賦,善待柴家後人。別當真……看看柴榮的幾個兒子遭遇吧。

柴宗訓死得不明不白。但還有一個人礙着趙匡胤的事了,那就是柴榮與趙匡義的岳父符彥卿,因此讓趙普授意王祜知大名府,許以便宜行事。用心就是除掉符彥卿,事成許以相位。但王祜以全家性命擔保,符彥卿並無反意,當然王祜的相位也落空了,被貶知襄州。臨行前。他於其宅院內植槐樹三棵,說吾子孫必有爲三公者。

真說中了,其子王旦擔任了十餘年首相!

這便是宋朝有名的三槐王世。但不止是王旦,還有王懿、王旭,一個知過袁州,一個知過應天府。若此,也不會讓王巨驚訝。這是第二代,第三代來了,從三人變成了九人,包括鼎鼎大名的王素。

到了第四代。膨脹成二十八人,第五代變成了六十八人,包括這個王震。第二代沒有人在人世了,但第三代還有極個別人活着,第四代第五代活着的人更多。

要命的是王家這些後人,一大半成了官員。更要命的是更加龐大的第六代又上來了,有的已經踏上仕途。

僅是一個王家,就產生了上百名官員。王巨聽後嘆惜一聲,這樣發展下去,是想王遍天下啊……

這樣壯觀的場面。讓宋朝百姓感到萬分豔羨,但王巨聽到後,卻不知說什麼是好。

然後他又立即查了一下官員數量。

熙寧初他就建議過裁控官員數量,包括縮小恩蔭名額。減少科舉進士名額。

但在中書這一查,熙寧初恩蔭與科舉名額確實在減少,一度造成進士更貴。然而僅是過了幾年,從他到泉州,無論科舉名額還是恩蔭名額,又重新放開。特別是這次秋祭。一下子就恩蔭了一千多人。

爲什麼王家有那麼多官員,不是所有人都因爲考中進士爲官的,正是這個苦逼的恩蔭制度。一個首相弄不好就能恩蔭十幾個後人……所以王家的官員數量才變得無比的嚇人。

然後王巨再對比,與熙寧初相比,宋朝官員未減反增,又增加了兩千多人。

王巨看後,放下卷宗,久久無語,能說什麼?話說三遍如爛草,再說下去,未必起作用,而且會更招人恨,奪人前程,如殺人父母!

正是這個王遍天下,連帶着王巨對王震都略略產生了排斥。

王巨又說道:“田翁翁,你對他說,我身爲朝廷副執,不便私下見客,再說,同爲中書官員,有什麼不能在中書說的。”

“好來,”老門房走出去,但一會又回來了:“少保,他說有要事,必須見到你。”

王巨沒好氣地說:“讓他進來。”

王震帶了進來。

“王子長,這就不好了吧。”王巨未等他見禮,便不客氣道。

“王公,下官也知道不好,但這件事真的必須在私下裡通知王公。”

“什麼事?”

“你看這道奏疏。”

這更不好了,地方上遞到中書的文奏能隨隨便便帶出來嗎?王巨要發作,不過想了一想,還是打開來看。

是海南島同送來的奏摺。

海南島在宋朝算是最苦逼的地方,因此每每遷派官員都讓朝廷頭痛萬分。如果派出的官員沒有能力,弄不好就會出亂子。派出的官員有能力,則不願意前往。

因此前任瓊州知州俞鹼生生在瓊州擔任了六年知州,朝廷無人替代,直到今年春天,老俞去世了。朝廷沒辦法,只好將朱初平派往海南擔任瓊管體量安撫使兼瓊州知州。

然而朱初平到了海南島後,看到了許多惡習,忍不住上書,也就是王巨手中的這篇奏疏。

海南島也有鹽場,可民少鹽多,經常鹽賣不掉,於是上面下令讓各州軍強行攤派,負責的典吏沒辦法,只好賠本出售,然而賬目虧空了,只好讓各個典吏來補償。這讓典吏們還活不活了?

海南四州薄書不整,多是黎蠻,也沒辦法整,可朝廷要攤派青苗貸,於是各州官員亂書一氣,或書手妄增稅苗,或以誤稅撥入書手戶下,或代納之弊未去,或戶名二三,然後催科的胥吏拿着這份名單下去放貸收貸,好了,又開始亂套了。

海南黎峒本來是共產主義,共耕分收,但隨着宋朝對廣南的治理,許多漢人百姓遷徙到海南生活,然後這些漢人就想着法子侵佔黎蠻的田地。黎人也不樂意,因此便打官司,但官府是向着漢人的(能徵到稅……),往往反過來會以生事爲名抓捕黎人,黎人更不高興了,俺們講道理講不清楚,就撥刀子拼命吧。朱初平便請求朝廷派官員來專門處理各州田地糾紛,再從漢人移民中挑選少壯之人,籍成保甲,用此來震懾黎蠻,恩威兼治,好使海南安靜。

海南四州在海外,道路不通,百姓貧苦,朝廷讓百姓出役錢,百姓拿不出來,於是有許多人逃向黎峒避役錢。對此朱初平也沒有好辦法,只好說,四州還有七千二百餘貫寬剩錢,請朝廷恩准不用上交這個寬剩錢,而是留下來充當四州軍官員接送費用(公使錢),用此來節約海南的支出,稍稍減輕百姓負擔……

鹽多民少,鹽場不管,依然役使着大量亭戶,可鹽場是虧空的,因此亭戶也苦逼了,因此朱初平希望朝廷覈實銷量,適度的減少,那麼也減少了亭戶負擔。

朱崖軍地窄人少,稅米不足,但官府強行讓百姓納稅米,百姓只好從昌化軍購買,然而道路遙遠,又往往被黎人打劫。於是胥吏就讓百姓每鬥算錢三四百補稅,百姓苦之。但朱崖軍的蠻人則用他們的特產,與海北客舟換米,不缺糧食。所以希望朝廷也用此策換糧,滿足當地駐兵與官吏的糧食需要,減少百姓的負擔。

海南島出產沉香木,但省司每年科配數量太多了,又每兩隻給一百三十文錢。於是沉香木嚴重不足,到納稅時,往往一兩價值一貫,這中間的差價百姓只好掏腰包了。因此民間又稱爲殺人香!

還有徵稅時的度時衡不標準,變相加稅百姓,高利貸等等。

王巨看後,喃喃道:“這麼嚴重?”

又問:“爲何私下遞給我這道奏疏?”

“王公,實際朱知州向中書不是遞這一道奏文,在這之前,已經遞了兩道。”

“爲何我未曾聽聞……?”因爲就在前段時間王巨在中書有意說了一句,只要是兩廣、交趾、雲南與福建這五路的事務,全部交給我處理。

“這兩道是在王公到中書之前,便遞到了中書。”

“那我爲何沒有看到?”這也不對,如果沒有處理,那麼還積壓在中書,王巨應當能看到的。

“乃是王相公認朱知州大驚小怪,於是存檔不發。”

王巨皺了皺眉頭,朱初平說得很嚴重,實際還真是一些瑣碎小事。如果吹毛求疵地挑剔,那一州沒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但真是瑣碎小事?

“那你爲何私下前來?”

“王公欲革市易之苦,下官聞之大快。然而不易啊……特別在此時,千萬不能出什麼變故。雖不合制度,然爲了天下百姓!”

“我明白你意思了,難怪三槐王遍……”天下二字王巨未說出來。(~^~)

第857章 割土(下)第222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上)第382章 掏心窩第556章 生疑第388章 交好他第843章 朔正第113章 侍讀第452章 十將·真實的西軍第289章 水中壩第72章 悲情第294章 倚仗第304章 獻舞(上)第72章 悲情第244章 蕃奸第1章 背騾子第680章 黃雀(下)第745章 古怪的制度第374章 奢侈品第8章 懷疑第314章 錦袍第421章 新世紀第437章 大人物第455章 韓公,賜教第575章 錦衣晝行(上)第687章 飛錢司第762章 咬死第782章 捨得第754章 養豬第296章 胡鬧(上)第385章 鬱悶唐三少第467章 兵臨第622章 都在變第601章 保馬第192章 初戰(下)第295章 四駕馬車第134章 古怪的字第798章 風雪定天都第792章 大捷(上)第202章 不明白第269章 那一公第655章 一線之間第804章 小小懷孕案第407章 真正的老師第804章 小小懷孕案第409章 各自找朋友(下)第575章 錦衣晝行(上)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703章 大事(下)第500章 大殺器第273章 撈好處第610章 小道第398章 困惑第124章 觀燈第59章 離去第774章 腥氣第19章 天翻地覆第448章 以牙還牙第75章 對子第501章 好牌第638章 一念之間(下)第48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上)第138章 鄉黨第861章 堯舜(下)第729章 考驗第1章 背騾子第57章 苦逼的丁家(中)第59章 離去第558章 替死鬼(上)第673章 惡婚(上)第299章 舅舅們(下)第501章 好牌第30章 以直報怨第529章 開胃菜(下)第357章 坑的就是兄弟第224章 心驚肉跳第51章 想法第478 鼓聲(續下)第96章 放榜(上)第88章 提前第485章 人樣子第526章 開胃菜(上)第518章 死亡樂章(七)第674章 惡婚(下)第454章 膽大包天(下)第228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上)第754章 養豬第819章 孤獨的背影第514章 死亡樂章(三)第79章 人選第507章 逆轉(上)第734章 愛國人士(下)第215章 希望第232章 又打臉了第250章 九屍迎客(四)第360章 一句話第668章 第二國(下)第52章 不能得罪的人第50章 滿意第72章 悲情第351章 共妾
第857章 割土(下)第222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上)第382章 掏心窩第556章 生疑第388章 交好他第843章 朔正第113章 侍讀第452章 十將·真實的西軍第289章 水中壩第72章 悲情第294章 倚仗第304章 獻舞(上)第72章 悲情第244章 蕃奸第1章 背騾子第680章 黃雀(下)第745章 古怪的制度第374章 奢侈品第8章 懷疑第314章 錦袍第421章 新世紀第437章 大人物第455章 韓公,賜教第575章 錦衣晝行(上)第687章 飛錢司第762章 咬死第782章 捨得第754章 養豬第296章 胡鬧(上)第385章 鬱悶唐三少第467章 兵臨第622章 都在變第601章 保馬第192章 初戰(下)第295章 四駕馬車第134章 古怪的字第798章 風雪定天都第792章 大捷(上)第202章 不明白第269章 那一公第655章 一線之間第804章 小小懷孕案第407章 真正的老師第804章 小小懷孕案第409章 各自找朋友(下)第575章 錦衣晝行(上)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703章 大事(下)第500章 大殺器第273章 撈好處第610章 小道第398章 困惑第124章 觀燈第59章 離去第774章 腥氣第19章 天翻地覆第448章 以牙還牙第75章 對子第501章 好牌第638章 一念之間(下)第48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上)第138章 鄉黨第861章 堯舜(下)第729章 考驗第1章 背騾子第57章 苦逼的丁家(中)第59章 離去第558章 替死鬼(上)第673章 惡婚(上)第299章 舅舅們(下)第501章 好牌第30章 以直報怨第529章 開胃菜(下)第357章 坑的就是兄弟第224章 心驚肉跳第51章 想法第478 鼓聲(續下)第96章 放榜(上)第88章 提前第485章 人樣子第526章 開胃菜(上)第518章 死亡樂章(七)第674章 惡婚(下)第454章 膽大包天(下)第228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上)第754章 養豬第819章 孤獨的背影第514章 死亡樂章(三)第79章 人選第507章 逆轉(上)第734章 愛國人士(下)第215章 希望第232章 又打臉了第250章 九屍迎客(四)第360章 一句話第668章 第二國(下)第52章 不能得罪的人第50章 滿意第72章 悲情第351章 共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