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讓(下)

王巨一邊想着心思,一邊看着沈括。

沈括也很有意思,當時彼岸爲了配合醃製的肉食,在王巨提示下,發明了簡易壓力鍋。效果不及後世的高壓鍋,但原理差不多吧,別看這種粗製濫造的簡易高壓鍋,如果放在宋朝,那就是黑科技了。

一隻小小的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學問。

其實它用途很多,不僅是利於煮鹹牛肉,還能做飯,煮骨頭湯……

現在這隻小鍋不僅在宋朝暢銷,還暢銷到其他國家。

沈括到了利民監,利民監現在利潤漸漸提高了一點,但收益比仍很差,於是沈括利用在利民監學來的知識,帶着工匠,終於也搗鼓出來壓力鍋。

做出來了,與彼岸搶佔市場了。

王巨得知後,啼笑皆非。

然而前面壓力鍋做出來了,後面彼岸又冒出來許多好東西了。

那便是甘油。

不是丙烯爲原料合成的工業甘油,還是以天然油脂爲原料的原始甘油。

爲什麼要研究甘油,硝酸甘油哪!只有黃火藥取代了黑火藥,才能大範圍的推出大量熱武器。如果有了熱武器,遊牧民族還會不會是中原農耕民族的惡夢?

但想工業化生產出來硫酸、硝酸等,太困難了。

不過現在能正式生產甘油了,儘管這個甘油略有些落後。

甘油出來了,無疑,各種肥皂也出來了,還能方便加工醃臘製品與果哺,這兩條對於彼岸來說也很重要的,它們同樣是彼岸重要的出口物資。

還有呢。因爲是天然油脂甘油,危害性極低,又可以加工成各種香脂與護膚產品。

這就是技術研發的好處。雖然黃火藥遙遙無期,但在這個研發過程。只要王巨能記住的,每出現一項技術,都能化爲生產力。

比如想製造硫酸,就必須改進相關的蒸餾技術,雖然硫酸同樣遙遙無期,可這些改進的蒸餾技術,卻用在造酒與製造香水行業了,最少使得這兩項產業節約了大量成本。提高了產品質量。

因此各種肥皂與化妝品,又開始在宋朝傾銷。

沒辦法,誰讓宋朝市場最大。

但彼岸並沒有傷害到宋朝的經濟市場,相反的,因爲彼岸船隊大規模的中轉,進口額一直超出了出口額,特別是杭州與泉州,在彼岸貿易帶動下,商稅漸漸超出鄂州,冠於全國之首。當然。京城的那不能算了。

沈括一看這物事似乎更賺錢,於是一頭鑽了進去,但他哪裡能搞得懂?

不過此人在科學天賦上確實很牛逼。在他帶領下,蒸汽機技術連續的改進了好幾回,雖然還不能放在三門峽做運輸工具,不過想放在各坑礦上,製造幾個小機車頭,拉拉礦石,大約不會太遙遠了。

但讓王巨無語的是,這個人明明善長於這方面,卻一直瞧不起這方面的知識。而是一直想將利民監當成他再度出山的工具。

王巨也無輒了,只好說了一句。如果有一天,你真發明了大型蒸汽機車頭。改善三門漕運的困難,某就會象皇上推薦你的功勞,讓你擔任工部侍郎。

沈括不滿地說,還工部啊。

六部侍郎唉,王巨重重說了一句,如今六部只有兩部置了尚書,工部沒有尚書,只有熊本一個侍郎,想一想熊本立下的功勞吧。這是公了,私下兩人關係還是很不錯的。不然沈括也不會說出這句話。

“存中,你隨我來。”

王巨低聲說了一句。

他將沈括帶到趙頊面前,趙頊正在與老王的老妻說話。

王巨來到他面前說:“陛下,臣少年時十分辛苦,所以性格有些偏激。”

這也不是妄言,但不是王巨少年時十分辛苦,實際在延州,他吃苦的辰光並不多,如果說吃苦,那是原來那個王巨吃的苦。

主要吃苦,是他前世吃了很多的苦。

總體而言,王巨心地不算壞,比如他心中一直有這個國,有這個民族,甚至民族過了頭,對窮苦百姓同樣充滿了慈悲之心。

但正因爲這種經歷,讓他性格變得十分地強硬,手段狠辣。

比如刺相案,如果真相揭開,準會讓宋朝鬧得天翻地覆,比如他與趙念奴的曖昧關係,當真是文彥博打探出來的?

不過這些真相,外人永遠無法得知了。

但不僅這兩件事,關健是他通過西北的情報,已經判斷出歷史將會重新上演,可能細節略有所不同,但大方向不會產生多大的變動,在這種情況下,暗中派人泄露了他與趙念奴的關係,因此遠走彼岸。

當然,如果看現在銀行司與齊商稅帶來的變化,這六十萬軍民犧牲也值得了。

王巨自己內心也十分愧疚,可也說明了他手段的暗黑毒辣程度。

不過可沒有幾個人真的認爲王巨性格偏激,隨着銀行司效果越來越明顯,各種惠民政策的實施,對王巨尊敬的大臣也越來越多。

王巨繼續說道:“隨後臣擔任華池知縣,大半辰光就與軍事有關了,因此讓許多士大夫不屑之,朋友也很少,有時候臣想一想,臣就彷彿是荒野一隻受傷的狼,既孤獨又迷茫。”

“王卿,”趙頊聽到這裡,眼睛有些溼潤了,別以爲王巨在中書這兩年過得幸福,實際每天每夜都在操勞,同樣也不容易。至於以前的,更是南征北戰,幾乎罕有舒服的辰光。

但這句話說得就不大妥當了,看上去,王巨至交好友確實不多,但隨着這兩年的變化,許多官員對王巨仰慕萬分,包括王安石的女婿蔡卞、兵部侍郎許將、戶部侍郎陳安石,至於下面更有許多中青年官員,成爲了王巨的粉絲。

就算王巨許多地方不完美吧,但在他的治理下,宋朝真的似乎做到了民不加賦而國用自足了。別說完美,有幾人能做到完美的,憑藉這個民不加賦而國用自足。那就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了。

更讓他們敬仰嘆息的是。王巨在中書只會呆上三年,恐怕現在已經不足一年辰光,然後又要去陝西拼命,拼完命,乘舟遠處海外,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就算他與大長公主有曖昧關係,就算他脾氣很不好。那又怎麼着了!

但王巨也不算是煽情,確實,在這樣政局下,想做一點事真的很困難,幾度讓他迷茫與灰心喪氣。

而且別以爲太平無事了,只能說在這幾年,大約不再會發生太大的問題。

王巨又說道:“至於臣的長輩,父親很早時就被西夏人殺死,母親迫於生活,改嫁到保安軍城姜家。不過幸好有兩個長輩,一直關心着我,故此。臣想請幾天假,替王公主持喪禮。”

“準,準,”這樣有情有義的做法,趙頊豈能不準?

“還有,王公薨逝,似乎臣成了第一首相,然而臣一直不清不楚的,如何能擔任第一首相。因此臣提議請蔡公擔任中書令。”

原來中書是王珪、王巨與張璪,不過老王一病。重擔一起壓在王巨與張璪身上,而且因爲銀行司。事務也多,不過難就難在這一兩年,一旦銀行司完全穩定下來,各種惠民政策全部落實,中書又會清閒許多了。但眼下還不行,老張累得不行,要求致仕,因此趙頊將張璪與蔡確調換了一下,老張去了門下,蔡確來到中書。

但無論蔡確還是張璪,都位於王巨班下的。

“這……”趙頊有些蒙……

蔡確更蒙。

“陛下,臣犯下了嚴重錯誤,承蒙陛下恩寵,將臣破格再度重用,這已經是壞了許多規矩,如果擔任頭號宰相,在臣手中沒有大問題,但後人佼仿之,會產生什麼樣惡劣的後果。”

但沒有人是傻子,有人立即意會,王巨放過這個大好機會,無非就是站班不能站在第一位罷了,但做事是一樣的。

而且蔡確與王巨合作了好一段時間,至少蔡確不會掣肘王巨做事情。

王巨以前的政敵,再加上推出銀行司與齊商稅,對王巨推崇欣賞的大臣有不少,但敵人同樣很多,只不過這些人隱藏在暗處,找不到機會發作罷了。因此王巨高風亮節,一直不擔任第一首相,那麼無形中會減少許多攻擊。

道理很簡單,只要稍稍聰明的人都能想得出來,問題是有幾人能放得下?這可是一號首相唉!

想當年,韓琦爲了將一號宰相富弼弄下去,做了多少齷齪的事?

但隨後的,卻讓大家想不到了。

趙頊從王府回去,將範純仁召到延和殿,說道:“朕曾與王巨討論過朝堂大臣之才幹,王卿說,論首相之才,當爲章惇第一。又說到了你,說你在重臣當中操守無人能及之。但無論是操守或者才幹,你又不及你父親也。因此一個右丞足矣,擔任首相才情卻是不足。”

說的中的,有好評價也有不好的評價,範純仁無言。

“但是王公病重,王巨忽然意識到王公之作用,那便是調節之功,在王公調節下,朝堂矛盾一直沒有激化,儘管銀行司與齊商稅產生了諸多爭議,但也沒有象熙寧時那般。明年王巨就要去陝西了,因此還需調一名幹臣去中書。王卿沒有推薦章惇,而是推薦了你。知道爲何嗎?”

範純仁不解了,前面說自己才能不適合擔任宰相,後面又爲何將自己推薦到中書擔任宰相。

“因爲銀行司已日見效果,國家再也不用爲財政擔心,到了清靜之時,只有朝堂清靜,士大夫們就不會產生爭議,以至分岐,讓國家不和睦不團結。章惇雖有才幹,可性格過於剛烈,於是王巨向朕推薦了你,卻又怕你才能不足。”

“臣不敢勝任哪。”

“那也無妨,中書還有蔡卿,王卿在中書還會留上近一年之久,你們還可以磨合,不過朕將你召來,只說一件事。王巨向朕推薦了你,然後說了一句,做爲國家的宰相。應當將合適的人才放在合適的位置上,以前他也說過。能對事,不能對人,公事在私事之前……”

王巨推薦範純仁,擔心的就是才能。

不過趙頊卻想了很多,範純仁性格確實很溫和,頗似老王。其次若說新舊兩黨,範純仁是舊黨,不提製衡術的什麼。如果範純仁與蔡確合作愉快,兩個首相做了表率,那麼下面矛盾就會減少很多了。

王巨說了好幾次國家黨同伐異,士大夫嚴重不和,同樣引起了趙頊警覺。

但趙頊擔心的就是範純仁,他確實是王巨政敵,如果範純仁放不下這個新舊之爭,調到中書後,還繼續對王巨反對之,那這個人選選得就是嚴重錯誤了。

所以將範純仁召來。也將內幕說清楚,別要繼續抱着小家子心態了,人家整天說自己性格不好。偏激,但做的事,比你這個溫和君子卻大氣得多!

“臣有愧啊。”

“愧就不要說了,不在其職,不謀其事,在其職,就要謀其事,王卿推薦你,朕也破格錄用你。那就要好好替大宋效勞。”

範純仁迷迷糊糊地離開延和殿,他同樣茫然了。心中一個勁地想,這小子怎麼推薦了我。怎麼是這小子推薦我的?

敢情他真以爲王巨是小雞腸腸。

王巨是有點小雞腸腸,不過只要不將他逼到極點,王巨也不會反擊的。

…………

另一個人更迷糊。

王巨抱着兒媳婦,別誤會,雖差不多就是他兒媳婦,可這個兒媳婦太小了,纔剛剛滿一週歲。

不過小人兒看上去很清秀。

王巨也喜歡。

讓王巨喜歡的,不僅是她的才情,還有她的骨氣,在史上她晚年很悽慘,但就是淪落到如此地步,也沒有向富貴到極點的表妹夫秦檜求救。

生當做人傑,死亦爲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如果不看作者,誰能想到這首詩是出自一個女子之手。就不知道自己將她的命運嚴重篡改,以後還能不能寫出那些婉麗到極點的小令?

王巨將小女孩交到她母親手中。

這個婦人就是當初老王想要將她嫁給王巨的那個女兒,不過老王去世不久,這個小王氏不久也去世了,因此李格非又娶了王拱辰的孫女,大才子嘛,何患無妻。

這個王巨就不知道了。

可能因此,李格非對王巨很不滿。

王巨說道:“這是王公臨終前,我與他搭成的親事,當然,你們纔是她的親生父母,要徵得你們同意。如果你們同意,那麼我派人將妻子與小兒子接回中原,速度快明年夏初就可以來到京城,那時我大約還沒有去陝西路,我們兩家將親事談好。”

“外父他同意了嗎?”王氏問。

“他很開心,含笑而去,不過也未必有他想的那麼好,如果我們將親事談好了,到了此女二九之年,我則會派人將她接到彼岸。雖然彼岸不是大家所想像的那樣,許多城市繁榮,不亞於我朝的一些中等州縣,但終是在海外,所以你們想清楚了。”

其實就是在海外,那也是好的。

不說王巨的地位吧,即便以後去了海外,王巨也是一個逍遙王。關健是到了那時候,真的王巨去了彼岸,那麼整個大宋都會覺得虧欠王巨了,那時,只要能沾上王巨一點兒腥氣,前程也會無量。

“外父他正在喪期……”

“那是,王公就是下葬了,暫時也不宜商議這門親事,所以我說到明年,我們只是草議一下。”

“你們可以慢慢想,”王巨說了一句,返回家中。

韓韞說:“太保,我要去西北了。”

前線開戰,韓韞撤了回來,不是怕死,而是雙方在激戰,沒辦法交易了,只好先行停下,另外韓韞也要回來與王鉅商議一下下一步怎麼辦。

王巨點點頭,說:“但不要太急,章質夫正在築各堡砦,前線仍十分緊張,等到稍緩一緩,就可以進入一步了。”

原來王巨將底透給了趙頊,趙頊下令章楶與劉昌祚利用官府的力量,暗中進行配合。這就厲害了,短短几個月,賀蘭石就被炒成了天價。幾乎與端硯價格相彷彿。

其他宋朝商賈感到茫然,他們承認賀蘭硯確實很不錯。以前低估了這種硯石,但終不如端硯之精美。但問題是他們不出高價,有神經病在出高價,於是只好一點一滴地將價格往上漲。

然而西夏的商賈們不樂意了,並且漲得太快,西夏有許多權貴豪強以爲是商機,正式開始有人囤積居奇。因此韓韞回西北後要做的事,就是將手中囤積的大量賀蘭石反過來秘密運回西夏。換取他們的牲畜、皮毛以及銀子玉石。

不過能起多少作用,就得看有多少西夏權貴豪強,以及百姓參與這個瘋狂的囤石了。

韓韞又問:“太保,你打算什麼時候去陝西?”

“後年就要伐夏了,不可能再象上前那樣,拖到夏末纔出兵,那麼頂多春末就要出兵,因此越早去越好。可還有兩件重要的事,我脫不離身哪,故此。差不多要到明年夏天時,才能去西北了。”

這兩件事韓韞是知道的,一件事王巨可能馬上就要實施。這件事做好了,會進一步改善許多赤貧百姓的命運,或者用王巨一句深奧的話來說,讓更多百姓手中有閒錢,以便利於經濟進一步發展。

但這件事爭議聲也不小的……

還有一件事,章楶與王巨協商平夏城之戰時,說了三步,第一步就是利用平夏城的重要性,將西夏軍隊吸引過來。一舉而殲滅之。這一步已經實現了。第二步就是連築十幾個堡砦,將戰線推移到蕭關下。爲將來出兵西夏鋪下最堅實的基礎。

但還有第三步呢,那更是充滿想像力的一次戰役。但就看情況了,然而這一戰打得如此順利,第三步戰役也必將拉響帷幕。

問題是如此,涇原路則要動用更多的錢帛,不僅是這個錢帛,一旦平夏戰爭打響,那可謂是真正的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所以王巨只能用一些非常規手段去斂財了。

然而韓韞擔心地說:“會不會讓人產生懷疑啊?”

“就是產生懷疑又如何,我朝終不是以前朝代,西夏事了,我拂衣而去,難道朝廷不讓我去彼岸,而將我斬之?”但王巨說這話時,臉色微微一變。趙頊繼續活着,那問題不大的。

其實趙頊活着,其意義不可想像。

只要趙頊繼續活着,相信沒有人敢虐待趙煦,更不會發生趙煦生了病,高滔滔也不讓醫生看的故事。

並且王巨還打算着,如何將小程在未來也弄到彼岸,但記住了,那是真弄到彼岸,去了,就不讓小程再回來了。沒有這個傢伙爲虎作倀,相信高滔滔縱然“嚴格要求”趙煦,也不會做得太過份。

否則,不要說別的,最少趙煦別指望未來在宮中能鍛鍊身體了。

趙頊活得越久,對趙煦的身體就越有利,那怕趙煦多活上四五年,將向皇后熬垮下去,那麼宋朝再怎麼輪,也輪不到趙佶做皇帝了。沒有趙佶,宋朝還能滅國嗎?況且他在女真那邊也有了一些安排……

不過王巨真的很擔心,這可是中風啊,說發作就會發作的,而現在的醫療條件十分落後,只要發作嚴重,就無藥可醫了。自己在前線拼命呢,後方傳來皇上駕崩的消息,那纔是叫人慾仙欲死……

想到這裡,王巨喃喃說了一句:“看來得提前了,也要放手給蔡公。”

得早,就是王巨所說的兩件事中的第一件事,原本王巨打算等穩一穩,到年底一看到銀行司收益了,二正好戶部將新的戶數統計上來,乘勢推出這個舉措。

不過那樣,明年還會爭議許久,甚至自己走後,蔡確與範純仁必然要分擔其爭議。

其次就是從現在起,漸漸將事務向蔡確手中轉移,不是畏懼蔡確,而是讓蔡確將中書正式領手起來。

這兩件事是合在一起的,也就是在他未離開京城前,將所有大的麻煩一起解決掉,在離開時,中書能順利過渡到蔡確手中。

那麼趙頊就沒必要再操神了。

真的不能操神哪……現在元豐八年,元豐八年趙頊在史上還活着嗎?王巨記不清楚,但肯定沒有元豐十年的神馬,所以王巨一想到此節,心中就有些毛毛的。(。)

第700章 另一個世界(下)第754章 養豬第434章 羞侮第54章 插釵第818章 致命之旅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226章 底氣第262章 斬龍(上)第575章 錦衣晝行(上)第51章 想法第809章 沒完沒了第728章 黃河第712章 兩個半第859章 落幕第416章 潑(下)第314章 錦袍第151章 弟仇(上)第798章 風雪定天都第677章 溫水之戰(上)第565章 資本的開始(上)第427章 擔心第333章 決戰時候第562章 人是吃人的第593章 東施效顰第817章 一波波第446章 下江南第145章 衙內第151章 弟仇(上)第739章 裂車(上)第23章 香玉第73章 自作孽第494章 會戰開始(上)第494章 會戰開始(上)第770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745章 古怪的制度第312章 屠刀(下)第23章 香玉第445章 二王(中)第133章 春回第267章 龍手(中)第212章 行歌第415章 潑(上)第518章 死亡樂章(七)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161章 立威(上)第253章 更上一層樓第176章 新私商(下)第592章 修房子第322章 小痛痛第22章 禍福第725章 斷錯了第666章 入彀第725章 斷錯了第540章 春雷第744章 擔擾第234章 喜上加喜第185章 子午山剿匪記(中)第420章 美好時代第379章 不可行第801章 後手第627章 動心第176章 新私商(下)第262章 斬龍(上)第423章 畫花第239章 都有手段第202章 不明白第234章 喜上加喜第841章 一土蓋天第692章 聲東擊西計第679章 黃雀(上)第682章 嚇一嚇第539章 會戰(四)第368章 文韓富,呂韓範第100章 見龍在田(上)第743章 逼第119章 三個規則第313章 後臺第649章 海盜(中)第305章 獻舞(下)第381章 五分心第588章 兩個蠢貨(上)第451章 十將·雪城第451章 十將·雪城第372章 欣喜若狂第568章 隱患第211章 成事在天第284章 應戰(下)第532章 南來風第101章 見龍在田(下)第420章 美好時代第110章 怎麼刺的第828章 青丹谷第770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452章 爭標第278章 述職第430章 大鬧宣德門第562章 人是吃人的第584章 東明縣(上)第474章 鼓聲(上)第183章 賽跑
第700章 另一個世界(下)第754章 養豬第434章 羞侮第54章 插釵第818章 致命之旅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226章 底氣第262章 斬龍(上)第575章 錦衣晝行(上)第51章 想法第809章 沒完沒了第728章 黃河第712章 兩個半第859章 落幕第416章 潑(下)第314章 錦袍第151章 弟仇(上)第798章 風雪定天都第677章 溫水之戰(上)第565章 資本的開始(上)第427章 擔心第333章 決戰時候第562章 人是吃人的第593章 東施效顰第817章 一波波第446章 下江南第145章 衙內第151章 弟仇(上)第739章 裂車(上)第23章 香玉第73章 自作孽第494章 會戰開始(上)第494章 會戰開始(上)第770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745章 古怪的制度第312章 屠刀(下)第23章 香玉第445章 二王(中)第133章 春回第267章 龍手(中)第212章 行歌第415章 潑(上)第518章 死亡樂章(七)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161章 立威(上)第253章 更上一層樓第176章 新私商(下)第592章 修房子第322章 小痛痛第22章 禍福第725章 斷錯了第666章 入彀第725章 斷錯了第540章 春雷第744章 擔擾第234章 喜上加喜第185章 子午山剿匪記(中)第420章 美好時代第379章 不可行第801章 後手第627章 動心第176章 新私商(下)第262章 斬龍(上)第423章 畫花第239章 都有手段第202章 不明白第234章 喜上加喜第841章 一土蓋天第692章 聲東擊西計第679章 黃雀(上)第682章 嚇一嚇第539章 會戰(四)第368章 文韓富,呂韓範第100章 見龍在田(上)第743章 逼第119章 三個規則第313章 後臺第649章 海盜(中)第305章 獻舞(下)第381章 五分心第588章 兩個蠢貨(上)第451章 十將·雪城第451章 十將·雪城第372章 欣喜若狂第568章 隱患第211章 成事在天第284章 應戰(下)第532章 南來風第101章 見龍在田(下)第420章 美好時代第110章 怎麼刺的第828章 青丹谷第770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452章 爭標第278章 述職第430章 大鬧宣德門第562章 人是吃人的第584章 東明縣(上)第474章 鼓聲(上)第183章 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