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徐徐徐

王巨可沒有他那麼多心情。%

司馬光啊,論難纏度,那可以排前中華五千年前五十位的超級牛人,儘管自己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自己也不能不小心,於是又說道:“臣再說一件事,那個豪宅。微臣當初到了鄭白渠,一心只想着建渠的難度,就是修渠本身也不容易。”

趙頊點頭。

別的不說,那個牢得可怕的渠首牙塘,幾撥下去的太監都說王巨太奢侈了。現在木蘭陂事件出來了,不奢侈能行嗎?就是奢侈,也要懂,然也不知道錢往哪裡花了。

“微臣當時也不知道圈田,因此臨行前與陛下也議論過,陛下說國家賣地不成體統,以安頓軍士爲主吧。微臣再度去陝西,這一回地方豪強們已經確信朝廷是百分之百,大修鄭白渠了,於是醜陋的圈田開始。陛下,說來你都不能相信。因爲微臣與侯知縣他們再三勘探,將渠首稍稍擡高,灌溉區域也更廣,甚至延伸了一部分真正古秦國的鄭國渠,也就是大家所說的鄭渠。但是水土破壞太嚴重了,這纔是唐朝渠首雖牢固,因爲水位淺,渠首無法引水,而使整個河渠荒廢的由來。所以重新選擇了引水渠首,仍因爲水位的問題,不能打通整個鄭渠,包括北部廣大地區乃不能灌溉。但就是這些地區,都開始有人圈田了,某某家麻地一十五頃,某某家粟地三十五頃。幾位中使下去,同樣也看到了。”

“陛下讓臣儘量安頓軍士,馬上田都圈光了。連百姓都無法安頓。哪裡還有軍士可以安頓。無奈之下臣立即派軍士去各縣立即將田冊收繳上來。以此爲準繩。但怎麼做,真的沒有想好,這個太麻煩了,而且這些鄉紳多是有錢有勢之人,弄不好就會捅馬蜂窩,甚至朝堂上有大臣不顧國家,不顧大體,替他們說話。”

“不過渠工不能耽擱。於是微臣以渠工爲主,然後發現了胥吏剋扣一案。然而這也與豪紳圈田無關。可這些豪紳反而對微臣展開反擊,蠱惑人心,微臣將他們笞杖了一遭,隨後釋放。但不久,他們又出了新招,逼迫微臣的房東,將微臣生生攆出涇陽城,微臣不得不在渠工上蓋了茅屋居住。司馬公,捫心自問。那時下官做了什麼?臣是陝西營田使啊,好歹也是朝廷的官員。”

在這件事上。一些豪強確實是失手了。

若大的朝廷命官,居然逼得他住茅屋,這已經很藐視朝廷了。

司馬光悶哼一聲,也不答話,他腦海裡正想着對策。

“但就是那時,微臣還在觀望。然後利用手下傔客父親,讓他來牽線,放出風聲,一是微臣雖收繳了田冊,但已暗中派了許多人在查隱田,能確定的,只要他們安份守己,秋後分田時一律歸還。當然不能確認的,與那些胡亂圈出來的耕地,微臣不會歸還了。另外又讓他放出風聲,整個鄭白渠若建好後,會新增兩萬頃良田,能使上萬頃劣田也變成良田。那麼耕種的軍士與民夫,以及其他行業謀生的,僅是這個鄭白渠就可以多養活十萬以上的戶數百姓。而且一旦建成,它將是關中的一個最重要的糧食基地,以及一處豢養與訓練保捷軍的基地。那麼以後這裡會有許多行商的機會,賺這個錢比從土地扣出來那點辛苦錢更容易,也更多。用此來與豪紳們苟和。”

“做得不錯,先禮後兵,先仁後罰,儒家之道也。”趙頊說道。

事實不是這樣,可表面上確實是這樣。

這纔是讓司馬光無語的地方。

他哪裡知道,從王巨一聽到圈田後,王巨頭皮就麻了,會很麻煩的,不在地方,而在朝堂,防的就是他們這些人。

不然秋後分田時,還不知道得掉多少腦袋。

“不敢,大部分鄉紳也妥協了,然而有一部分鄉紳仍然賊心不死。然後纔有了燒縣衙的膽大行爲。實際朝廷是以寬厚爲本,微臣也考慮位大臣會以寬厚爲本,否則這個行爲實等於是謀反了。不過臣爲了妥協,說了商業。又想到涌來這麼多百姓,又會有很多保捷軍與廂軍在此屯田,因此選擇交通發方的七處地點,劃出一些空地,建了一些房屋,以後在此成立草市或小集鎮。未來還有幾處。以後各縣便會有一些額外的收入,不會剝苛百姓。”

“然而前段時間,微臣看到許多寡孤貧弱,這些人很可憐,於是與侯知縣商議了一下,順便在三原的一處未來草市上,選擇了一個地點,建了一些房屋,成立居養院,用草市的租賃費用,將寡孤貧弱的人,收留於居養院,由官府來贍養,以全朝廷寬厚之美。這就是司馬公與某人彈劾微臣的那個宅子。或者說微臣能有天大的本領,在京城都能與侯可串通一氣。但可以派中使再去察看,那是贍養之所,房屋裡是有些佈置,是微臣想出來的火炕與壁爐,這些人多是老人,冬天冷,因此有了這些佈置。但相信贍養的佈置,與新婚婚房的佈置會是兩樣吧。中使一看便知。如果能將居養院顛倒黑白,說成臣貪墨挪建的婚房,臣無所謂了,恐怕此舉傳將出去,天下大臣心寒,再也沒有人敢做事了。”

大家都看着司馬光。

事情經過很清楚了,不過他們也發生誤會。

司馬光既然知道這件事,那麼是派家中的門人下去看了。

不過王巨這種種做法,導致這些鄉紳無論圈田佔地,心中痛恨,因此放出風聲,將居養院誣衊成王巨挪用的婚房。

不相信是居養院都不成,這個太容易甄別了,王巨不敢撒謊。況且人家剛纔說得很清楚,在哪兒結婚還沒有想清楚呢,圈成什麼婚房。

這纔是最兇狠的一擊。

實際前面有兩擊。同樣很重。

第一是讓黃公公帶回去的。一個簡單的問題。爲什麼韓琦在,司馬光不問,韓琦一下,馬上就對王巨下手?要知道,他在倒韓過程裡,那是撈了大大的好處。

相信既便高滔滔聽了,多少也會排斥吧,就算高滔滔保守。她喜歡的是一個被吹出來無比高高在上的道德君子,而不是僞君子。

第二再次將輕泥懷側的事捅開,這個嫌疑,司馬光洗不掉了!

但這與王巨本身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最後這個坑纔是真正的反擊。

連居養院都顛倒成了婚房,前面的說法,還能讓人信服嗎?

王巨最後又說道:“陛下,微臣原來年幼之時,爲了生計開墾出來的十幾畝地分給諸鄉親了。真正的財產,一是手頭的一千來貫錢帛,二就是延州城中的那個價值一百貫的小宅子。要麼就是一頭奶羊,小妹喜歡。養了很久。請陛下明察。”

“陛下,春天時不經州府同意,將數人處死,這是做對了嗎?王巨以渠功自誇,口訴忠厚仁義,實則膽大妄爲,不遵天時,不重朝律,陛下以渠功而替其隱飾,日後其他官員必紛紛佼仿,還望陛下嚴懲此子,以正朝綱。”司馬光說道。

總之,這個春天殺人是錯誤的。

因此司馬光咬定不放。

“司馬公,你說下官乃是大奸似忠之輩,王莽之流。我只想說一句,王莽未暴露野心之前,是什麼人物?看看我所做的,一身都是把柄,這就是王莽?”

“王巨,你休想狡辨,未來你必是我大宋的國賊!”

趙頊真惱了,他問了一句:“司馬卿,王巨春天時殺了幾個爲非作歹的胥吏,他們還不及焦用吧。當年韓琦殺焦用,又稟報了誰?又考慮了什麼天時?司馬卿,你爲何不彈劾?你是國家重臣,爲何欺凌一個小功的小官,此乃儒家之道也?”

“陛下……”

“就不要再說了,朕什麼也不聽,朕看到的只有這雙手。司馬卿,你素以忠厚君子自居,勿要失了操守,讓天下正人君子都感到心寒。”

韓絳在邊上也乘機說道:“司馬公,王巨雖有錯,但念在有大功份上,還有年青,在你我眼中,他只能算是一個孩子,就給他一個改正機會吧。”

“韓相公所言極是,”滕甫在邊上說道。

王巨說得容易,但可以想到的,渠工難度不提了,那麼多的糾紛,那能讓人人滿意?你司馬光是若大的兩制官,帝師,爲難一個小孩子,算什麼君子?

主要王巨挖的這個坑太深了,居養院能讓司馬光說成婚房,就是呂公著想替司馬光說說好話,都不能了。

司馬光噎得臉青黑一片。

“王巨,你坐下吧。”

王巨退到最後,在最後面坐下。

當然,這事兒沒完,讓司馬光盯上了,哪裡還有好事?不過王巨也不在乎。無妨,馬上王安石就要進京了。俺對付不了你,王安石能對付你。

況且還有韓琦呢。

就是韓琦下了,你敢不敢惹!

趙頊看着大家說道:“朕讓諸卿來,一是問一問王卿的情況,二也是有一些事要與大家商議。薛向反映陝西有部分地區仍有霜旱之災。王巨,你從陝西來,可有聽聞?”

“有一點,但不是很嚴重。”

“那也不行,陝西本來因爲西寇之壓,兵役勞役沉重,豈能再讓他們受委屈。不過朝廷財政確實很困難了,也撥不出錢款救災。因此薛向請求朝廷給陝西轉運司度僧牒,令糴谷賑霜旱州縣,諸位意下如何?”

“國家連這個錢帛都沒有了?”王巨詫異地問。

“王巨,朕不想說了,寢食不安,寢食不安哪。”

後世爲了抹黑王安石,替韓琦、司馬光等人掩飾,將這段歷史屢次竄改,但實際治平四年的財政危機已經到了讓國家快崩潰的邊緣。

還好,大順城之戰,西夏人沒有獲勝,否則連番挾勝入侵,宋朝說不定就會出現嚴重的危機。直接在趙頊手中。就面臨着改朝換代的可能。

大夥沒有一個人吭聲。

當然。經過王安石拼命斂財後,國家財政危機稍緩過來,許多人再度理直氣壯,這條提議則是很難通過了。

王巨有些訝然,原來這個度僧牒不是王安石先弄出來的。

不過他細細一想,立即明白其中的道理。

wωw ●ttka n ●c○

僧牒,就是和尚的合法證明。

度是好聽的說法,實際就是賣。

許多人不明白。連僧牒也要賣,這個斂財斂得太厲害了吧。

實際真弄錯了,這纔不是斂財呢。

這中間涉及到一個比較沉重的問題,那就是宋朝的和尚道士太多了。他們佔有着大量的寺觀田不納稅不說,反正隱田的豪紳們做得不比他們差。

然而這麼多和尚有幾個人勞動的,這些人明爲和尚,實際就是國家的寄生蟲。少養一點,權當是教化。但若養得很多呢,比如天禧年間僅統計出來的和尚道士就接近五十萬人。養就養吧,有的和尚公開喊出錢如蜜。因此他們也做生意,也放高利貸。也變着法子斂財,僞造田券,侵佔民田,剝削百姓,魚肉鄉里。就連少林寺也不例外,將少室山周邊山林用手一畫,這是俺們的籍產,一些小老百姓來砍柴,一羣武僧提着棍子,少林武術使出來,將百姓打得頭破血流,哭爹叫媽,鼠竄而逃。

這還不算,這些和尚道士還有僮隸呢。許多百姓租他們的寺田,又不交租子。於是國家稅務越畸形就越畸形。

所以乾興時下詔,禁止寺觀市田。

去年韓琦無奈之下,在中書也下了一道詔令,所有寺觀不及三十間者,並行拆除。大寺觀惹不起,小寺觀一起拆掉。但就是這樣,現在還有接近三十萬和尚道士,加上僮隸,以及替他們種田的佃農們,牽連的百姓多達一百多萬戶。

一旦僧牒需要花很多錢買,就能限制百姓出家的數量,這會對國家產生積極的影響。

“韓維,草詔。”趙頊說道。

和尚少養幾個沒事,可百姓得要救。

韓維寫草詔書。

趙頊又說道:“以前祖制,自發運使下到知州,政績歸考課院覈實,副以採訪,仍此策漸廢,朕翻閱了一下考課院,凡是官員政績,無論優劣,都書中等。於是官員皆不作爲,以資遷升,以至國政漸廢,朕實爲痛心。司馬卿也多次提到重獎罰。朕打算讓滕甫領手考諸路監司課績,若是課達不到中等者,展年降資。治狀優異者,增秩賜金帛獎勵。至於監司以上的官員,則由御史中丞與侍御史親自主持考校。諸卿意下如何?”

大家默然。

確實這個不作爲,將宋朝坑苦了。

政績再好升不起來,反而賣弄文筆大嘴巴倒是升得快。

“大家不反對,韓維,你再寫草詔吧。”

王巨坐在下面不說話,實際缺少相關的措施,依然還是糊塗的考課法。但是張居正的考功法……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況且司馬光正對自己虎視眈眈。

趙頊又說道:“前些時間,韓絳上書,說害農之弊,無過於差役之法。重者衙前,多致破產。次則州役,亦須重費。他聽聞了一件慘不忍睹的事,京東有父子二人,按律當抽一丁爲衙前,其父對其子說,吾當求死,使汝免凍餒。說完自盡而死。又聽到江南百姓爲了逃避差役,強迫其祖母與母親改嫁,以求分家。朕實爲痛心。”

“司馬光也說到此事,諸鄉貧富不均,如東鄉有富戶家產千貫,當役里正,西鄉有戶百貫,也役里正。然西鄉戶必難受其重。役者勞煩,以至他遇一農民,其民說不敢植桑,不敢養牛,不敢蓄糧,否則多種一桑,多置一牛,蓄二年之糧,藏十匹之綿,鄰里目爲富室,立指爲衙前。”

“百姓不植桑,那來的衣帛?百姓不養牛,如何耕種?百姓不蓄糧帛,如何應對荒年?王巨,你斬殺了胥吏,可胥吏也有胥吏之苦。”

“是,陛下。”王巨隨意答道,心中又在想,原來這時已經議論差役之苦了。

“還有朕聽聞你在華池,爲了鼓勵百姓養牛,刻意頒發露布,讓胥吏不得將牛馬等大牲畜計入財產。這也是治標不治本之策。當然,朕也不能怪你。自朕聽聞後,立下詔書,天下官吏有能知差役利害,可以寬減者,實封條析以聞,然而到現在,卻無一人想出良策。”

“陛下,倒有一良策,但微臣想問一問司馬公能否同意?”

“說。”

“差役確實是害民之舉,例如一個商賈,他善長行商之道,十年之內便可獲利萬貫。然而因爲其富,立即應差,不久便會破家蕩產。然後第二戶接着來。”

“司馬卿也說過類似之語。”

“但是陛下若讓他一年按其家產,出一百貫,募民應差,那會如何?”

“咦,這倒是良策。”

“陛下,但那樣,必須按其家產付免役錢,否則無法募役錢帛必然不足。微臣只是抄了兩個不法劣紳的家產,便讓朝中某一人與司馬光恨臣之入肉,若那樣,還不知會興發多少騷動。因此以微臣之見,當緩執行。國家積病沉重,徐徐徐!”

“徐徐徐?”趙頊這時無比的苦澀。

司馬光眼中卻露出了一道鋒利的光芒,他感到這道策略的“危險性”了。

趙頊卻是做夢也想不到司馬光危險性的,他繼續說道:“那麼此事稍緩,再議鄭白渠增兵之舉。”

這纔是大事,這纔是真正要做正事了!

第215章 希望第658章 海戰(中)第129章 吹三秦第184章 子午山剿匪記(上)第107章 盜版第758章 大家都動手吧第162章 立威(下)第703章 大事(下)第566章 資本的開始(中)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640章 前世第342章 羣龍無首第120章 上眼藥第452章 爭標第650章 海盜(下)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283章 應戰(上)第338章 小人第626章 不是不想第669章 改土歸流與某人跑了第849章 冷處理第130章 吻合第235章 孩子氣第195章 **(上)第508章 逆轉(中)第25章 寶藏(下)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852章 粗暴狂野第73章 自作孽第574章 維穩第695章 第三個(上)第424章 軍監司第843章 朔正第241章 大順大順(上)第852章 粗暴狂野第450章 門客第445章 二王(中)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776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中)第860章 堯舜(上)第788章 酒語第826章 紙老虎(上)第463章 喜相逢第778章 瘋了第123章 妹夫生猛第656章 龍臀第861章 堯舜(下)第272章 來了第334章 翻盤第306章 愛護第677章 溫水之戰(上)第118章 舅家第136章 快意恩仇(上)第524章 夜聲第5章 斬首第797章 獻書第514章 死亡樂章(三)第150章 葬花第390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430章 大鬧宣德門第196章 破\處(下)第6章 上岸第820章 屍車第621章 膽子大第186章 子午山剿匪記(下)第439章 房杜李王第450章 十將-躍馬第650章 海盜(下)第811章 未來第305章 獻舞(下)第858章 樂極生悲第801章 後手第536章 會戰(一)第632章 右孫吳第424章 軍監司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318章 資格第666章 入彀第84章 鬧大吧(三)第450章 十將-躍馬第475章 鼓聲(中)第865章 黑暗之劍,光明之心(上)第593章 東施效顰第768章 反轉(上)第175 新私商(上)第147章 東華唱名(上)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2章 黑蜂盜第695章 第三個(上)第847章 上海務(下)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575章 錦衣晝行(上)第518章 死亡樂章(七)第404章 私軍(下)第745章 古怪的制度第116章 四告(下)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188章 玩於股掌第454章 膽大包天(下)第241章 大順大順(上)
第215章 希望第658章 海戰(中)第129章 吹三秦第184章 子午山剿匪記(上)第107章 盜版第758章 大家都動手吧第162章 立威(下)第703章 大事(下)第566章 資本的開始(中)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640章 前世第342章 羣龍無首第120章 上眼藥第452章 爭標第650章 海盜(下)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283章 應戰(上)第338章 小人第626章 不是不想第669章 改土歸流與某人跑了第849章 冷處理第130章 吻合第235章 孩子氣第195章 **(上)第508章 逆轉(中)第25章 寶藏(下)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852章 粗暴狂野第73章 自作孽第574章 維穩第695章 第三個(上)第424章 軍監司第843章 朔正第241章 大順大順(上)第852章 粗暴狂野第450章 門客第445章 二王(中)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776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中)第860章 堯舜(上)第788章 酒語第826章 紙老虎(上)第463章 喜相逢第778章 瘋了第123章 妹夫生猛第656章 龍臀第861章 堯舜(下)第272章 來了第334章 翻盤第306章 愛護第677章 溫水之戰(上)第118章 舅家第136章 快意恩仇(上)第524章 夜聲第5章 斬首第797章 獻書第514章 死亡樂章(三)第150章 葬花第390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430章 大鬧宣德門第196章 破\處(下)第6章 上岸第820章 屍車第621章 膽子大第186章 子午山剿匪記(下)第439章 房杜李王第450章 十將-躍馬第650章 海盜(下)第811章 未來第305章 獻舞(下)第858章 樂極生悲第801章 後手第536章 會戰(一)第632章 右孫吳第424章 軍監司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318章 資格第666章 入彀第84章 鬧大吧(三)第450章 十將-躍馬第475章 鼓聲(中)第865章 黑暗之劍,光明之心(上)第593章 東施效顰第768章 反轉(上)第175 新私商(上)第147章 東華唱名(上)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2章 黑蜂盜第695章 第三個(上)第847章 上海務(下)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575章 錦衣晝行(上)第518章 死亡樂章(七)第404章 私軍(下)第745章 古怪的制度第116章 四告(下)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188章 玩於股掌第454章 膽大包天(下)第241章 大順大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