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裂車(下)

什麼後果,孫固懂的,彼岸從此分裂,什麼捐助稅賦統統消失。

孫固只好看着王存將吳楠等人放走了。

這肯定不行的。

於是孫固鬧到了趙頊面前。

趙頊同樣不悅,又將吳楠召到宮中責問。

吳楠說道:“少保對臣有再造之恩,但看到少保替大宋出生入死,落得如此下場,臣心中不服啊。”

這是事實,吳楠以前還真是一個海客,但因爲他手中的船隻出了事,欠下高債,一家人幾乎走投無路了。得虧王巨聽說後,出面替他償還了債務,纔有了今天。

然而不管王巨對你有什麼恩,國家自有國家的制度,聽任你一次次破壞嗎?

趙頊還沒有說出口呢,吳楠暴烈的從腰間撥下短匕,一個勁地往身上刺。趙頊連忙讓侍衛將他抱住,然而他身上也被自己扎出十幾個血窟窿。

遇到這樣暴烈不怕死兇悍的主,怎麼辦?

但奇怪的是吳楠如何將這把短匕帶進來的?於是查問下去,侍衛說這把短匕很小,都沒有注意,而且這傢伙,敢當街羞侮宰相,敢暴打知州,誰惹得起啊。

趙頊無語地搖頭。

先讓御醫替吳楠看病吧,別破壞了若大的海外。

然而這事兒又傳了出去,京城百姓可不管什麼制度不制度,只是一個勁地爲吳楠忠勇叫好。

更要命的是一羣人從南方回來了,也就是那幾十名“全國遊”的遊客。

在宋朝,象他們這樣全國遊,乃是破天荒的舉動。

於是許多人過去問,這幾十人也興趣勃勃地說了一路見聞,不停地讓大家感到驚歎。

說着說着,就說到了西北戰事。

有一名遊客就道,我在南方也聽到了,那些蠻子不懂禮度,竟然質問朝廷。說少保用兵如神,不就碰了一下大長公主殿下嗎?好了,落得這樣的下場。

邊上的人就說,少保將他們殺慘了。

這人答道。也不是啊,少保殺的只是原來的交趾人,但也不能怪少保,先是交趾人入侵我大宋的,他們之前做法同樣殘忍。少保不過是用彼之道,還彼之身罷了。但少保在廣南與雲南路做得很不錯。

說錯了吧,少保在這兩路也殺了很多人。

你們當真不知道這是有人故意抹黑少保的?別的不說,至少拿我們一路所見吧,那些蠻人聽聞是少保邀請我們過來遊玩的,恨不能立即宰牛殺羊招待我們。我們還看到許多村寨裡面都豎立着少保的雕像,還有不少村寨百姓自發地替少保立生祠。

怎麼會是這樣?

有人抹黑,你們不知道唉。

但確實他殺了很多人。

他是殺了一些人,只是少數不聽指揮,貪婪無厭的豪強罷了。但對百姓確實很用心的。少保爲什麼碰大長公主?唉,唉。

大家一起嘆惜。

又有說道,是啊,主將是如此的關健,朝廷派了郭公南下,結果死傷過半。朝廷派少保南下,幾乎未動用朝廷什麼力量,就拿下了兩國,降服了一國。

又有人說,不是少保碰大長公主。就是碰了,本來人家做得很好,偷偷去了南方生下孩子,然後故意抱在門口收養。此事也就過去了。再說。仁宗對百姓多關愛哪,他最心痛的就是大長公主殿下,難道你們願意大長公主殿下一生一個人落落寡歡嗎?

是啊,是啊。但這麼隱蔽,是怎麼知道的?

一時間,京城議論聲更多。

並且從京城開始。向全國蔓延。

而且最讓孫固等人氣惱的是,邊境斥候打探出一條情報,無論遼國,還是西夏,聞聽宋朝自毀城牆後,兩國君臣皆歡呼雀躍,就差一點舉行大典慶賀了。

有囂張的人譏笑宋朝君臣,如果王巨有反意,或者真的桀驁不馴,不聽從皇帝指揮,逼走就逼走吧。但爲了一個寡婦公主就將這等人才逼走,豈不是一羣傻鱉?

這條消息傳到朝堂上,趙頊不由陰冷起臉,難道朕做錯了嗎?

其實他錯的不是當時沒有阻攔王巨,誰讓宋朝禮法多呢。而是錯在不該搞什麼異論相攪。

一條條不好的消息繼續傳來。

李憲寫了一道奏章,反映了軍中一些將士的想法。

這一敗使許多將士自己在反思,再加上全國上下烏七八糟的傳言,因此越想越邪乎,特別是一種謠傳,幾乎得到軍中所有將士的認可。

那就是宋朝防武將防武功就象防賊一般。

因此做爲三軍將士,得做到最重要的一條,不能輸,可以平可以小勝,但也不能大勝。爲什麼不能輸,這是宋朝最古怪的一幕,明明戰鬥力比漢唐差遠了,卻輸不起,只要一敗,各種輿論與彈劾一起來了。但爲什麼又不能大勝呢?大勝了,士大夫就立即看不慣了,種種打壓也就來了。那怕進士出身的張亢、王韶與王巨。

所以這個仗沒辦法打下去了。

這道謠傳在軍中普遍的流傳,對士氣影響有多大?

趙頊能說不是嗎,王韶與王巨可是他手底下大臣,如今呢?

他被逼得沒有辦法,喊來孫固。孫固不傻,關健是王巨跑到海外去了,他與文彥博等人有再多的力量,也影響不到海外。於是說,陛下,將老臣外放吧。

趙頊默然半晌,如果原來貶放到外地也就算了,但發生了這麼多事,外放也不能平民怨了。他半天后才說:“孫卿,你年數也高了。”

孫固懂了,趙頊再說出來,那就不好了。

於是他自己兒請求致仕。

就在孫固回鄭州養老的那天,京城無數人家點起鞭炮,放個不停。

這個鞭炮聲也將高滔滔炸醒了,問趙頊發生了什麼事。趙頊一五一十將情況說了出來。高滔滔愣了半晌道:“這樣也好,至少王巨在軍事上遠勝過高

遵裕。他回到西府後,你戒令大家勿要再議論奴兒了。”

她想得美好。

送神容易,再請回來,那就難了。

章全忠與黃和被帶了進來。

趙頊問:“章卿,黃卿,大海之上。可否辛苦?”

黃和說道:“陛下,去的時候遇到一次大颶風,奴婢差一點就見不到陛下了。”

兩人南下時,還有一批船沒有走。不過那些船不是去澳州的,而是去臨近宋朝的呂宋等島嶼上。

然而王巨去了豐市。

豐市在什麼地方呢,就在王巨前世的皮里港。

這也沒有辦法,如今所開發的地區看似面積廣大,但許多是熱帶地區。除了南方的百姓,北方的百姓上去幾乎都無法生存。因此必然要開發南澳地區。可是澳州看似很大,但缺少大的河流。稍大一點的河流不過就是墨累河了。因此墨累河成了移民開發的重心所在。

這一繞繞得多遠啦。

不過張行觀也不錯,立即找來一艘質量最好的護衛船,讓他們立即去彼岸。隨船隊肯定不行了,必然會錯過季風。

但沒想到在半途遇到了一次大型颱風。

護衛船是以護衛與戰鬥爲目標的,因此必須要求船隻靈活,一般船隻不大,而且船形狹長,但無疑抗浪性要稍差一點。

颱風捲起如山一般的海浪。這艘護衛船就象一隻皮球一般拋來拋去。

好在船上舵手與水手經驗足,沉着冷靜的將這艘船駛離風暴區。

“駛離風暴區?”趙頊好奇地問。

“陛下,無論多大的颶風,都有一定範圍的。遇到這種情況,必須立即放下風帆,否則風浪鼓催,再鼓着風帆迅速移動,船隻就會失事。但放下風帆依然不夠,必須將船舵控制好,破浪而行。然而也不能只顧着破浪。那麼颶風仍催着船隻向後或向前移動,船隻就會久久地陷入颶風巨浪裡。因此在破浪的同時,必須藉助風浪,緩緩脫離這個風暴。船隻才能安全。”

其實就是大海航行靠舵手。

王巨纔開始去泉州時,船隻數量還沒有那麼多,然而每年都會有好幾艘船出事故。王巨十分不悅,雖然看似比例不是太高,然而每一個水手正常來說,得在海上飄上三十年辰光。如果乘以三十,則意味着三分之一的水手早晚得葬身大海。

於是下令,嚴格訓練舵手水手,改進船隻技術,加大船隻噸位,同時在船上設立嚴格的管理制度。

這些年漸漸將事故率控制在千分之二左右,再加上設制了相關的營救措施,基本上將不能善始善終的比例下降到了百分之五。

這個犧牲率還稍稍能讓人接收的。

畢竟這是大海,不是大運河,想不出事,那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章黃二人這一行,雖然有危險,但這個危險率只有五百分之一,還是順着海岸線跑的,因此就是有了危險,只要及時上了皮筏,套上救生圈,就有三分之一的機率被援救回來。

然而兩人不知道啊,那次颱風將他們嚇壞了。

不過最後兩人還是平安地抵達了豐市,一個美麗的港口,地形優越,適宜種植,氣溫更是與中原相差無幾。

但這不是兩人關心的。

他們立即找到王巨,然後傳旨。

“王卿怎麼說的?”趙頊立即問,他有點很不好的感覺,畢竟兩人進京城了,王巨未出現。

“王公看到詔書後,呵呵一樂,隨後就走了。那邊的人說是王公去了大山東邊的溫市,離豐市有近千里路,直到一個月後,我們纔看到王公。奴婢就說,王公,你有什麼想法,請說出來,我們還要給官家一個回話呢。王公便說,那好,我就說說我想法,但你們回去後,將我的話傳遞給官家的同時,必須請太后到場。”

“行,”趙頊略略有些不悅,但還是去了後宮,一會兒太監出來隔起簾子,高滔滔從後宮也走了過來,坐在簾後。

兩人連忙參見,高滔滔在簾後說:“哀家來了,你們說吧。”

章全忠還是沒有作聲,繼續由黃和轉述。

王巨就說,當年大長公主殿下在家中屢屢受婆婆的氣,正好她的外公在延州供職,於是私自去了延州,主要是想去外公哪裡散散心。但沒有想到她外公調遷了,又遇到了歹人。最後王巨將趙念奴護送回來。後來王巨來到京城,趙念奴一直不願意嫁人,甚至王巨還私下裡主動勸她嫁人。

反正章全忠苦着臉,這種隱秘的事,不應當是他所知道的。

不過大多數高滔滔與趙頊清楚,包括趙念奴對王巨的情愫。

然而王巨估計西北有可能會出事,那麼十之八九,他可能會被趙頊調到西北,再加上看到趙念奴孤單一人,於是產生一個想法,兩人不可能有結果的,那麼給她留一個孩子吧,全當是陪她做伴的。這就是趙天賜的來龍去脈。

但王巨表示不解,就算有錯吧,難道這是十惡不赦的錯嗎?那麼錯在哪兒?

自己不應當碰殿下,殿下太尊貴了。但爲什麼當初趙念奴受那個市井老婦的欺凌,滿朝大臣沒有一個支持殿下,反而個個都將趙念奴往死裡逼?

就算自己荒唐吧,但也比那些不顧家中妻子兒女,整天在外面花天酒地,狎妓作樂的士大夫強吧。

但爲什麼這些人都沒有錯,自己錯了?

然後王巨說到自己。

先帝時,僥倖與陛下幾次交遊,相談甚歡,也以爲陛下頗有抱負,因此陛下即位,臣以爲能夠大展宏圖,於是數次出生入死,也不惜之。並且藉助竹紙,交好高家。爲何,不僅要得到陛下的信任,也要得到太后的信任。兩位聖人相信,纔會給臣發揮才能的空間。

黃和在邊上說,陛下是有抱負啊。

王巨說,那麼你們隨我來。

說着,將二人帶到城外好幾十裡處。

在哪裡王巨準備了一輛破舊的馬車,王巨指着東邊說道:“那邊有一個小鎮子,離這裡有二十里路,但想進城,得有四十里路。在那個小鎮子上有一個修車子的邸店,雖然近,但規模小。在城外有一個修理邸店,雖然離得遠,規模大,能立即將這輛馬車翻新。現在宋朝看似繁花似錦,如火烹油,實際弊病越來越多,這纔是陛下讓介甫公發起變法的原因。”

“陛下這番作爲,就如這輛馬車,陛下想要將它修好,不但將它修好,而且還要想使它更大更新。因此只有去城外那家邸店翻修。然而天色來不及了,因此必須得用烈馬拉到城外,否則天色漸黑,我們爲了這輛車子,全部得在野外過夜。”

王巨說完,吩咐下人牽來一匹良馬套上繩子。

兩人不明所以時,王巨又自言自語道:“不對,做爲陛下的心態,會不會認爲這匹馬會將車子拉錯方向,或者這匹馬不聽話,危害朝廷安全。所以呢,最好還來個平衡吧,來一個異論相攪吧。”

說着,又讓下人在相反的方向套上一匹良馬。

兩個下人同時翻身上馬,一個向東拉,一個向西拉,結果拉着拉着,馬車呯的一聲響,生生裂成兩半了。(~^~)

第48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上)第414章 粗人第299章 舅舅們(下)第80章 磨練第285章 還不會吵架第174章 有條魚第174章 有條魚第411章 第一天第533章 天都天都!第17章 有點少第824章 遲了第234章 喜上加喜第220章 三次點集(上)第704章 殺母(上)第839章 小馬過河第59章 離去第291章 一扇窗第318章 資格第140章 明妃曲第800章 點將第637章 一念之間(上)第423章 畫花第778章 瘋了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678章 溫水之戰(下)第748章 六個大禮(中)第274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534章 小孩子第677章 溫水之戰(上)第229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下)第638章 一念之間(下)第29章 畫皮第478 鼓聲(續下)第482章 八個換一個第283章 應戰(上)第211章 成事在天第88章 提前第772章 不殺第129章 吹三秦第768章 反轉(上)第399章 二王(上)第608章 下馬第785章 動手了(上)第228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上)第710章 山匪第155章 文臣(上)第451章 聖斷第674章 惡婚(下)第216章 報復第600章 我們幫助你第204章 空頭支票第179章 兄弟第750章 周小魚第589章 兩個蠢貨(下)第534章 小孩子第379章 不可行第278章 述職第682章 嚇一嚇第108章 姐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134章 古怪的字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243章 虎踞炮第500章 大殺器第652章 宋朝特色(下)第407章 真正的老師第177章 買撲第106章 捉他第262章 斬龍(上)第847章 上海務(下)第101章 見龍在田(下)第20章 講道理第484章 墨菲定律第25章 寶藏(下)第826章 紙老虎(上)第639章 八櫓船第434章 羞侮第425章 侵利第660章 漁翁第801章 後手第137章 快意恩仇(下)第742章 抵消第96章 放榜(上)第672章 南帝第671章 新的開始第248章 九屍迎客(二)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423章 畫花第464章 四樣物事(上)第171章 貴人第510章 雪祭第520章 天上(下)第66章 長大啦第297章 胡鬧(下)第152章 弟仇(下)第452章 十將·真實的西軍第753章 找骨頭(下)第486章 買安第39章 勞動吧
第48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上)第414章 粗人第299章 舅舅們(下)第80章 磨練第285章 還不會吵架第174章 有條魚第174章 有條魚第411章 第一天第533章 天都天都!第17章 有點少第824章 遲了第234章 喜上加喜第220章 三次點集(上)第704章 殺母(上)第839章 小馬過河第59章 離去第291章 一扇窗第318章 資格第140章 明妃曲第800章 點將第637章 一念之間(上)第423章 畫花第778章 瘋了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678章 溫水之戰(下)第748章 六個大禮(中)第274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534章 小孩子第677章 溫水之戰(上)第229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下)第638章 一念之間(下)第29章 畫皮第478 鼓聲(續下)第482章 八個換一個第283章 應戰(上)第211章 成事在天第88章 提前第772章 不殺第129章 吹三秦第768章 反轉(上)第399章 二王(上)第608章 下馬第785章 動手了(上)第228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上)第710章 山匪第155章 文臣(上)第451章 聖斷第674章 惡婚(下)第216章 報復第600章 我們幫助你第204章 空頭支票第179章 兄弟第750章 周小魚第589章 兩個蠢貨(下)第534章 小孩子第379章 不可行第278章 述職第682章 嚇一嚇第108章 姐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134章 古怪的字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243章 虎踞炮第500章 大殺器第652章 宋朝特色(下)第407章 真正的老師第177章 買撲第106章 捉他第262章 斬龍(上)第847章 上海務(下)第101章 見龍在田(下)第20章 講道理第484章 墨菲定律第25章 寶藏(下)第826章 紙老虎(上)第639章 八櫓船第434章 羞侮第425章 侵利第660章 漁翁第801章 後手第137章 快意恩仇(下)第742章 抵消第96章 放榜(上)第672章 南帝第671章 新的開始第248章 九屍迎客(二)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423章 畫花第464章 四樣物事(上)第171章 貴人第510章 雪祭第520章 天上(下)第66章 長大啦第297章 胡鬧(下)第152章 弟仇(下)第452章 十將·真實的西軍第753章 找骨頭(下)第486章 買安第39章 勞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