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溫水之戰(上)

“瓊娘,你還記得去年我是如何對付自杞的?”王巨問。

王巨現在可以說是家大業大,但他有時候不在家,瓊娘是一個有想法的人,並且隨着時間推移,前世對他的影響也淡了,因此轉變了對瓊孃的態度。有時候刻意教一教,那麼自己不在時,瓊娘便能替自己主持一些小事情。

還記得武則天是如何上位的?

或者將時光推移,唐高宗李治會不會後悔,估計多半還不會後悔。

不過相比於武則天,瓊娘肯定趕不上的,野心同樣也小了很多。

王巨只是提示了一下,瓊娘就會意了,不過她又問了一句:“妾身聽說那邊山多林茂。”

“不錯,但那邊還有一個地形,叫喀斯特……”王巨說着,便去了自杞。

跨過溫水,便是自杞。

自杞與大理那邊的石城郡溫水北部地形很彷彿,那就是西北高,多山多林,東南低,多坡地。

這個坡地與黃土高原的坡地不同,那是千山萬壑。這裡的坡地卻是很平坦,平坦得象平原一般。

不過它又不是平原,又有許多石林。石林最有名的便是昆明邊上的石林,西南嘛,有名的喀斯特地貌。但自杞的這些石林與昆明那個鼎鼎大名大名的石林不同,那邊石林更密集,多是光禿禿的真正石峰。這裡的石林要稍稍疏闊一些,平坦的坡地多佔據了七成地表面積,石林不足三成,稀疏之處不足一成。並且因爲有數條大江經過。水系發達。石林本身因爲稀疏。多被風化,因此一個個石林上多長着密集的植物與樹木,於是成了一個個美麗的“秀峰”,形成一處風景優美的景觀。

王巨來可不是看景色的,馬不停蹄,繼續向西北駛去。

不過王巨也有意地看了一下各村寨,看上去,應當很安定。他們一路經過,有做農活的百姓停下手中活計,盯着他們看,眼中只有好奇,並沒有其他什麼負面的情緒。

王巨心中點了點頭。

想要治理一個地區,必須得有一些震懾的手段,但更要以懷柔爲主。爲什麼宋朝會失敗了呢?難道施恩百姓錯了嗎?

若是施恩百姓,百姓不感謝,那纔是天擼了。

宋朝懷柔政策也不能說做錯了,錯的不是懷柔本身。而是懷柔的對象。

這個對象不是民,而是各個蠻首。也就是後來所說的各個土司。

它又涉及到另一個問題,爲什麼官做得越高,或者越有錢,就越不容易愛國,反而越是窮屌絲越是愛國?

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制度不健全,真正德才兼備的人很難上位,無論經商或者從政。而上位的人,都是有心機的人,爲了上位,只好用種種不法手段,這種人豈能將國家利益凌駕於自己利益之上,也就是說越是上位的人,愛國比例反而越低。

宋朝的蠻人政策失誤也是如此。

能讓宋朝出手拉攏的蠻首,都是桀驁不馴的大部族蠻首,他們手中又有了足夠的力量,這樣的人豈會懂得感恩,宋朝越是偏軟,反而越是助長了他們的野心。

王巨也不說,他只會做。

這纔有後面的“打土豪,均財富”,但一個寨子還要一個領手之人,由他們來協助官府完成稅賦,以及傳達各種政令。於是王巨讓人將一些囂張的蠻首處死後,讓各寨百姓自己選擇一個有德操的長者,不過做了兩個限制,第一最好能認幾個字,這才能看懂官府下達的牒文,第二家中情況不能太好,否則又會演變成第二個蠻首。不過新寨長將會免掉官府的身丁錢,另外每年還享有十來貫財貨的補貼,實際就是納入了免役法的體系。

這個身丁錢,也是後世磚家怦擊的對象。

之所以有這個身丁錢,乃是因爲許多蠻人地區刀耕火種,無法用耕地面積來徵兩稅,因此換了一個辦法,用唐朝的一部分稅制,不以田計稅,而是以丁計稅的辦法去徵稅,男子二十爲丁,六十爲老。二十歲以前不徵身丁錢,六十歲以後不徵身丁錢。因此徵身丁錢的地區僅是兩浙、福建、荊湖與廣南南方六路。兩浙路那個身丁錢不是純粹的身丁錢,還包括丁鹽錢等等在內。至於福建路那同樣非是針對蠻人去的,主要是這裡地少山多,許多百姓經商或者打漁,以地計稅徵賦的話,徵得多對種田的百姓會產生壓力,徵得少稅賦數量少,對其他地區不公,因此配合身丁錢與兩稅一道徵收。荊湖與廣南則就是針對熟蠻去的了。

而且數量也不是很大,宋真宗曾經罷免過一年身丁錢,四十幾萬貫,現在比宋真宗時多一點,但也不足一百萬貫,若大地區,分攤幾十萬貫,能說多嗎?

但爲何產生了一些問題,非是身丁錢多,而是在身丁錢之外,還有各個蠻首的剝削,現在又添加了一個身丁錢,無疑就成了壓死駱駝的一根稻草。實際壓死駱駝的不是最後一根稻草,而是前面那些稻草,這纔是主因。可能爲了照顧少數民族,磚家看不到這一點了。

王巨既然想直接控制這些地區,必然會產生管理成本,身丁錢是免不了的,除了身丁外,雖然不能實施榷酒,但榷鹽政策也推了出來,除了榷鹽,還有商稅,以及其他的一些當地百姓能接受的稅收。

爲了徵身丁錢,王巨將打擊的蠻首對象分成兩種,第一種就是很囂張的,第二種就是對普通蠻民剝削嚴重的,並且將打擊地區從橫山寨推到了自杞一線。

沒有了這些蠻首殘酷剝削,身丁錢還能加重百姓負擔嗎?

爲了增加商稅,不僅是齊稅。還要推動商貿發展。

另外還有一些懷柔政策。

比如替他們興修道路。水利。開設學堂等等。

除了這些政策外,還有一些小的活動,比如這些玩偶。

王巨在邕州設置了幾個作坊,製作各種玩偶,陶瓷玩偶,用棉花與羊毛製成的毛絨玩偶,木玩偶,除此之外。還製作了一些皮球或其他可愛的玩具,印刷了十幾套連環畫,再讓野龍咩勝帶着管事,派發給各村寨的兒童們。爲什麼是野龍咩勝,一個是蕃人,一個是蠻人,皆不是漢人,這纔有更好的說服力。

雖然用了不少錢,但整個廣南西路還是地廣人稀之所,每名少年兒童一人一份禮物。少年與兒童數量不過只有三四十萬,因此用費是王巨能承受的範圍。

不過這樣一來。大多數蠻民就會感到開心了,王巨推廣新政所帶來的騷動也就自然而然地平息。

這種穩定,便爲接下來一戰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王巨來到自杞州州城,就着商道上的一個寨子擴建的州城,不比夜苴部那個寨城好到哪兒去,只能說城牆更正規一點。

城中諸官員迎將出來,王巨只是略略寒喧幾句,便去了前線。

燕達正在備戰。

王巨問:“情況如何?”

“他們派了使者過來,但被我聽從少保指示,強硬拒絕了。不過我有意地讓他們看到了軍隊。。

這還是王巨的主意。

原來給各個土著人武裝的武器,以及從交趾繳獲的武器,大部分當成了友誼的禮物,送給了占城人。

不過有少量從交趾繳獲的武器質量還是不錯的,王巨將它們也保留下來,以後這些武器還有用場。至於王巨在廣南組織的大軍,王巨則不惜重金,全面武裝,清一色的新式鎖子甲,新式提刀,複合弓與少量神臂弓,已經用不着這些武器了。但王巨又派人將這些武器與糧草,又提前送到了自杞。

烏蠻派使來求和,燕達按照王巨指示去安排,刻意讓前來的宋軍將原來的鎧甲武器一起藏起來,換上了交趾的鎧甲武器,或者多不穿鎧甲,僅是持着當地蠻人粗製濫造的竹弓,標牌,以讓烏蠻人產生誤會。

王巨又看了看軍營,多數士兵仍穿着這種破爛的鎧甲,或者不穿鎧甲,繼續迷惑敵人。不過軍營秩序井然,王巨點了點頭,道:“去看看烏蠻人的軍營。”

“呵呵,”姚雄古怪地笑起來。

“姚雄,你笑什麼?”

“少保,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王巨帶着一行人納悶地來到西面一個山坡上,前面就是烏蠻聚集大軍的地方。

姚雄又說:“少保,你看看。”

王巨舉起望遠鏡向西看去。

有不少蠻人士兵在陸續集結,還有一部分蠻人押運着糧草牲畜源源不斷地過來,卸下糧草後又離開軍營返回。

大戰來臨,宋軍要準備糧草,烏蠻也要準備糧草。

區別就是宋軍的糧草早在幾個月前,就隨着興修道路水利時押運各種物資,秘密集結到了自杞州城中。烏蠻則是立即集結,不然怎麼辦呢?這麼多兵士來了,僅是吃喝,十幾天下去,也將夜苴部吃空了。因此他們向烏蠻其他各部求援時,不僅是求援士兵,也求援他們支持糧草。

這不是姚雄感到好笑鄙視的地方,讓他好笑地是一個字:亂!

來到了不少蠻兵,不過現在他們的軍營整是亂蓬蓬的一團,加上後面兵士不停地集結,又不時有物資押運過來卸載,已經亂得不能再亂。

姚雄說:“少保,給我五千騎兵,我馬上還少保一個大勝。”

王巨笑笑,扭頭看着燕達,燕達略有些慚愧地說:“我明白少保爲何取大理了。”

可能大理單體的兵士,比宋軍強大。至少烏蠻各族兵士比廣南西路大部分兵士剽野。但結合起來就不行了,亂得根本不象一個軍隊。

所以姚雄輕視地恥笑,但燕達卻想到了王巨以前所說的話。

大理是大理,南詔是南詔,蒙氏能擊敗唐軍,固然是楊國忠指揮無方,但那時蒙氏南詔正是擴張之時,戰爭不休,軍隊戰鬥力強大,士氣旺盛,而且經過大規模的戰爭,各軍配合有素,相反的,楊國忠是急匆匆組織的新軍,所以唐軍這才大敗,非是兩國真實實力的寫照。

到了大理時,就連段氏取代楊氏,幾乎都沒有爆發慘烈的戰爭,要麼就是那次進攻交趾,被打得抱頭鼠竄地逃了回來。

可能各部族仇殺不斷,戰鬥不休,導致許多兵士比較剽悍,不過結合起來則就不行了。

一支沒有軍紀沒有配合的大軍,還能打好仗麼?

因此被交趾打得慘敗。

正是這種情況,攻打交趾,不會花費太大的代價,包括士兵的傷亡。

“燕將軍,來了多少部?”王巨問。這個比較容易觀察,因爲各部各自成軍,不過王巨僅是來看一看,換不着自己去降低身份做斥候了。

“眼下來了十五部,估計後面還有一些部族參戰,但必然有一些烏蠻部不會來了。”

“看來這個烏蠻這個鬆散的聯盟越來越鬆散了……大理有沒有派出軍隊參戰?”

“有,斥候打探到大理那邊也在集結軍隊,還沒有集結完畢,不知道能派來多少兵力。”

姚麟說道:“少保,要不要我們發起一次進攻,將他們擊敗,好吸引更多的兵力到來。”

爲什麼王巨讓劉開說那番話。

其實原因很簡單,這些部族分散在各處,有的部族所在的地形十分複雜,因此最好讓他們將兵力一起集結到自杞邊境處一舉殲滅。而且在這裡用兵,成本會很低。

那來的僵持哦!

但站在大理的角度去看,難道劉開說得不對嗎?難道大理軍隊真的那麼弱嗎?俺們烏蠻子弟,遇戰鬥,可是視死如歸的……

好了,目標達到。

就象胡廣林一樣,將兵馬駐紮在那個比較平緩的孤山四周,不出擊,只堅守,將自杞蠻的各部蠻兵一起吸引過來,王巨帶着騎兵趕到,一起擊斃或被俘了。自杞蠻平!

現在的戰術還是一樣,就是想辦法將烏蠻各部的兵力吸引到這裡,一舉殲滅。

在這裡作戰,天時那不大好說了。即便有突發天氣,大家皆一樣。反正王巨手中同樣多是蠻兵,不會對這裡的天氣產生排斥。

地利大家還是一樣,大理熟悉,宋軍也熟悉。

人和也一樣,在兩國交界處,誰都談不上什麼百姓的支持。

那麼就比拼軍隊的強大弱小了……

第717章 那個人第718章 拯救第155章 文臣(上)第417章 請求第414章 粗人第698章 第三個(下)第679章 黃雀(上)第338章 小人第23章 香玉第494章 會戰開始(上)第347章 徐徐徐第634章 足跡第127章 先帝第165章 推官(上)第309章 帶頭第98章 祭父第18章 折服第414章 粗人第300章 一箭第8章 懷疑第362章 竊賊第4章 伏擊(下)第681章 給我一把傘第703章 大事(下)第586章 值得第53章 賀禮第357章 坑的就是兄弟第853章 囚籠(上)第307章 南方第770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331章 寬厚第809章 沒完沒了第175 新私商(上)第250章 九屍迎客(四)第793章 大捷(下)第313章 後臺第808章 好消息第655章 一線之間第11章 圍殺第341章 釣魚第540章 春雷第777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下)第848章 誘餌第854章 囚籠(中)第96章 放榜(上)第433章 默契第609章 兇狠第355章 驕傲(下)第136章 快意恩仇(上)第710章 山匪第16章 人情第340章 悟空第717章 那個人第716章 睜眼說瞎話第148章 東華唱名(中)第666章 入彀第297章 胡鬧(下)第624章 縮影第75章 對子第385章 鬱悶唐三少第228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上)第756章 第一步第750章 周小魚第40章 空前危機第452章 十將·真實的西軍第61章 六拜(上)第802章 有了第225章 礦奴第330章 餿主意第800章 點將第848章 誘餌第329章 送神容易請神難第720章 王遍天下第370章 楊家將第257章 吾願往第38章 垂涎第580章 遙思第359章 聰明人第528章 開胃菜(中)第538章 會戰(三)第136章 快意恩仇(上)第794章 讓(上)第130章 吻合第156章 文臣(下)第455章 韓公,賜教第673章 惡婚(上)第122章 賭第357章 坑的就是兄弟第539章 會戰(四)第44章 奇蹟之戰(一)第78章 不合格第71章 天塌了第664章 預熱第339章 國賊第661章 自曝第487章 歪樓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810章 黑白顛倒第168章 坦白第366章 誣奏
第717章 那個人第718章 拯救第155章 文臣(上)第417章 請求第414章 粗人第698章 第三個(下)第679章 黃雀(上)第338章 小人第23章 香玉第494章 會戰開始(上)第347章 徐徐徐第634章 足跡第127章 先帝第165章 推官(上)第309章 帶頭第98章 祭父第18章 折服第414章 粗人第300章 一箭第8章 懷疑第362章 竊賊第4章 伏擊(下)第681章 給我一把傘第703章 大事(下)第586章 值得第53章 賀禮第357章 坑的就是兄弟第853章 囚籠(上)第307章 南方第770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331章 寬厚第809章 沒完沒了第175 新私商(上)第250章 九屍迎客(四)第793章 大捷(下)第313章 後臺第808章 好消息第655章 一線之間第11章 圍殺第341章 釣魚第540章 春雷第777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下)第848章 誘餌第854章 囚籠(中)第96章 放榜(上)第433章 默契第609章 兇狠第355章 驕傲(下)第136章 快意恩仇(上)第710章 山匪第16章 人情第340章 悟空第717章 那個人第716章 睜眼說瞎話第148章 東華唱名(中)第666章 入彀第297章 胡鬧(下)第624章 縮影第75章 對子第385章 鬱悶唐三少第228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上)第756章 第一步第750章 周小魚第40章 空前危機第452章 十將·真實的西軍第61章 六拜(上)第802章 有了第225章 礦奴第330章 餿主意第800章 點將第848章 誘餌第329章 送神容易請神難第720章 王遍天下第370章 楊家將第257章 吾願往第38章 垂涎第580章 遙思第359章 聰明人第528章 開胃菜(中)第538章 會戰(三)第136章 快意恩仇(上)第794章 讓(上)第130章 吻合第156章 文臣(下)第455章 韓公,賜教第673章 惡婚(上)第122章 賭第357章 坑的就是兄弟第539章 會戰(四)第44章 奇蹟之戰(一)第78章 不合格第71章 天塌了第664章 預熱第339章 國賊第661章 自曝第487章 歪樓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810章 黑白顛倒第168章 坦白第366章 誣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