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舅舅們(下)

趙頊腦門子上血,大半天才清醒過來,問:“韓司使,何至於如此?”

韓絳指着這些賬冊說道:“實際從仁宗末年財政開始崩壞,先帝時更加嚴重。”

但他立即又說道:“陛下,此時越不可聲張,恐敵國乘,恐天下民心不安,恐朝堂亂……”

其實財政敗壞,趙曙趙禎都犯了錯誤,趙曙天天在鬧濮儀,那個大臣有心思做事?趙禎晚年也不大行了,不問政事,富弼與韓琦只想做和事佬。

做和事佬,國家財政還能完好嗎?

還有趙曙即位後多地澇災,加上兩個皇帝先後駕崩,不僅山陵錢哪,一死一登基,要賞賜天下羣臣與軍士,這個錢才叫多,於是使得原本就不良的財政更加雪上加霜。

但主要失誤卻是宰執失誤,特別是韓琦之失。可是趙頊才繼位,如何處理?一處理,馬上朝堂就亂了。並且這件事也不能公開聲張,無論國內,或國外,都不能讓他們知道。

趙頊又說道:“如何積來?”

“有的是提前支取得了多年稅賦,有的是和買和糴的欠積。”

“如何得救?”

“故臣與張學士共同上書,請陛下以理財爲國家要政首位,好在以前朝廷明文規訂,京師不預,先由各地官府頂着。陛下再選撥良臣,小心經營,積欠自除。”

“這麼多積欠,如何自除?”

“陛下,請於此時。倍加從容。”

韓絳說得有道理啊。趙頊怒力剋制着怒氣。韓絳又說道:“國家這幾年來多災多難,先帝時兩場大澇災害,去年陝西又因旱略薄欠收,兩位陛下短短三四年間大行。這是第一難。陛下於此多災多難面前即位,一些大臣又不得力,這是第二難。因此多事之秋時,陛下唯今之計,必須一短一長計議。”

“何爲一短一長?”

“短便是讓國家平穩過渡。讓陛下得到天下人認可,再立即派使向西夏告哀。雖然西夏國主也於去年年底駕崩,但時至今天,西夏已經平穩交接,因此大勢上比我朝有利,請陛下在派要告喪時,另外再補償去年扣壓的時服。”

“何如此?”

“陛下,小不忍則大亂,實際臣聞聽前線大捷,也恨不能投筆從戎。立赴前線,但這是爲了國家平穩計。當如此。”韓絳說道,事實他也屬於激進派,並且還是盲目激進派……

趙頊來回踱着。

“長則選用良臣,立即商議,國家財政困弊如此,不可不醫。”

應當韓絳說得還是不錯的,趙頊立即採納。

於是回去後詔賜宰執:“國家連遭大喪,公私困竭,宜減節冗費。仁宗之喪,先帝避嫌不敢裁減,朕則不用避嫌也。”

這個黑窟窿,幾個宰執都有些心虛,於是都唯唯唯諾諾。

隨後賜宗室近臣,又說:“仁宗御天下四十餘年,宮中內藏庫富饒,故遺留優厚,先帝御天下才四年,難比仁宗,然不可無也,故所賜減嘉佑三分之二。”

有,只有原來的三分之一了。實際國庫虧損,與內藏庫關係不大,兩個系統,然而這個錢不能亂花。

隨後又讓一個舅舅去了西夏。

準確說是趙曙的舅舅,高滔滔的叔父,高遵裕。

與想保住自家地位的另一個舅舅曹佾相比,高遵裕可爭氣多了。但正是他這次出使的表現,以及後面的一些表現,卻真正將趙頊坑苦了。

高滔滔做了天下之母后,高遵裕一直呆在鎮戎軍做都監,一呆就是數年之久。

趙頊下詔讓內殿崇班魏璪補賜治平三年冬服,高遵裕爲告哀使,並且帶了一道詔書過去,大意就是你們原來那個西夏國主不是一個東西,先帝好心好意,與你們西夏修好,重開互市歲賜,但你們那個國主卻屢屢興兵,侵犯我大宋。先皇帝心存寬恕,大順一戰過後,只派使詰問,沒有派兵討伐。今天你們小國主已立,朕也剛剛即位,包荒在念,希望與你們西夏復修堅好,既往不咎。

高遵裕到達宥州。

梁氏以孤兒寡母爲名,沒有迎接,派了王盥爲受命使,並且有意穿着吉服來相迎。

無他,以往宋朝使者表現太不給力了,甚至醜態百出,回去後有許多人還主動替西夏隱瞞。

不過這次高遵裕表現很給力,立即責問。

大順城一戰,西夏終是大敗的,宋朝雖然死了一個皇帝,可新皇帝登基了,西夏也害怕萬一,況且新皇帝一即位,立即重給歲賜,這纔是西夏眼巴巴最渴望的。

李盥迫不得己,只好易服跪迎。

然後替高遵裕設宴款待,就談到了大順城之戰,李盥答道:“他們是一羣剽掠之輩,非是我國官兵。”

高遵裕氣樂了,問:“汝國能有多少百姓?居然有十萬剽掠之徒?”

“國家困窘,剽掠之徒自然凡多。”

“你主寇邊,扶傷而逃,難道這又是虛妄之言?官家仁慈,刻意將汝主之手帶來,若是剽掠之輩吾當扔於野外喂於野犬!”

高遵裕說着,將那隻龍手拿了出來。

小子,敢不敢說這不是李諒祚的小手!

李盥十分尷尬,最後蠻橫地說道:“王人蔑視下國,敝邑雖小,也有控弦十數萬,亦能以之與君周旋。”

高遵裕大怒,這個人同樣是一個激進派,他喝叱道:“我主天縱神武,勿得狂傲,否則必然派大軍誅伐西夷。”

奶奶的,都是一羣什麼人哪,敗得這麼慘,還不知悔改。

梁氏在屏風後悄悄觀聽着,聽到這裡,派人暗中搖了一下手。

宋朝要時間實現政權平穩交替。西夏也要時間來恢復。

實際有一條消息已放在宋朝案頭。李秉常即位以後。梁氏垂簾聽政,派使向契丹告喪,卻沒有派使向宋朝告喪。這也罷了,梁氏書臨朝,書御殿,書稱制。這不是國主,而是太后與皇帝禮了。

但趙頊也無奈,不是他做了皇帝。就實現了平穩交接。

國家如此,乃是宰執不堪用之故,但是韓琦執政十載,樹大根深,想要換掉,十分不易,因此這時趙頊需要一個很好的環境,所以先行忍受着這股氣了。

李諒祚身死,一辱,受高遵裕之氣。二辱。

梁氏也忍了,又派出使者薛宗道前來告喪。撈點好處吧。給歲賜還不行哪,必須重開互市。

…………

就在大家將注意力吸引到趙頊登基之事上,王巨返回了陝西。

鄭白渠實際是兩渠,一爲鄭渠,一爲白渠,鄭渠就是以秦國鄭國渠爲主的灌溉系統。

西起仲山西麓谷口,也就是涇陽縣西北開始,在西麓谷作石堰壩,利用西北微高的地形,攔載涇水入渠,向東伸展,又將沿途的治水、清水、濁水與石川水收入渠中,一直注入北洛河,乾渠總長三百華里。

這個真不容易,特別是在秦國那個落後的年代,僅是這個海撥的測量,那就需要大智慧了。

就是現在王巨帶着前世的知識,測量各河段海撥高度,仍是一個艱難的課題。特別是這樣的要渠,那怕相隔幾百裡,高度誤差也不能超過一米,否則就會出現大問題。

這條渠現在不能開發了,地形變了,可以重修,但難度進一步提高,所用經費更是不可想像。

因此工程主要是南邊的白渠。

白渠又分成三個部分,北面的太白渠,灌溉三原與富平。

中白渠,但到了高陵縣分爲三支渠,中白渠,南限渠,北限渠,灌溉三原、高陵、櫟陽。

南白渠,灌溉三原,納清水與治水入渠,設陡門,三分入中白渠,二分入清渠,再於三限口設陡門,用以控制清水與中白渠,若水雨過多,利用上下用水的縣差,相繼開放,還水於清水,用以調節南白渠,清水與中白渠。

宋朝即將要修的就是這個三白渠。

因此名稱有些亂,鄭國渠,鄭白渠,白渠,三白渠。

後來索性改成了豐利渠。

涇陽位於三白渠上游,受益面積不大,但位於上游,幾乎掌握着三白渠的主要源頭,所以王巨推薦了侯可爲涇陽知縣。

這個總部也設在涇陽縣。

王巨風塵樸樸地來到涇陽。

見面說道:“見過楊勾使,程庫使,侯知縣。”

幾人不大熟悉,而且大多數比他大了很多,相互稱字,王巨樂意,人家還不樂意呢。

楊蟠沒好氣地說道:“王勾使,韓公有令,讓你回到陝西后,立即去京城述職。”

韓琦讓王巨擔任副使,王巨不樂意,直接去成都看都江堰了。楊蟠脾氣不算太壞,可楊蟠同樣也不高興,你不想幹,俺想幹哪?這麼大的工程,錢帛又不足,如何重修得起來?而且你小小的年齡,擺臉色給誰看哪?

“哦,我馬上就去京城,不過白渠可有什麼計劃?”

侯可無所謂,他是涇陽新知縣,以涇陽事務爲主,三白渠爲輔。因此在邊上說道:“原來石門水位落差大,已不可用。若想重修白渠,須於石門北面開鑿一條新渠,與南涇水自西合一,復引南涇水入新渠,可灌田約兩萬頃,如果再開渠至三限口合入白渠,獲利會更多。”

“也就是完全開一條新渠,將原三條白渠全部推翻重建?”

“正是,而且其主渠就長達五十里,並且多有石渠,開渠難度無比限巨。因此我還提出另一條建議,回洪口處,至駱駝項與白渠合,只行十餘里,雖然水位較低,不能灌溉高處,然用工不多,也很省錢帛,若是錢帛再充足,從駱駝項再開渠,水行二十五里,至臨涇鎮城東,就高入白渠,灌溉面積也不小。並且石路少,也會比第一條建議省去大量勞力與錢帛。”

“讓我看看地圖。”

侯可拿來地圖。

王巨看,也未看出所以然,當真看看地圖就知道哪?

侯可又說道:“並且我們對火藥都不瞭解,不知道它的威力,也不知道它的成本,因此三條建議久之未決。”

“沿途是什麼石質?”

“多是青巖。”

不過王巨問過後也後悔,估計兩人交談石頭種類,多半是對牛彈琴,侯可說的,王巨未必會懂,王巨說的,侯可未必會懂。但王巨琢磨一下,估計多半是堅硬的青麻巖。

“縣庫裡有沒有火藥?”

“運來了一部分。”

“走,我們去炸上一回。”

硬不硬,先炸一炸再說。(……)

第644章 長城(上)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621章 膽子大第119章 三個規則第528章 開胃菜(中)第453章 膽大包天(上)第741章 裂車(下)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354章 驕傲(上)第284章 應戰(下)第231章 迷惑第367章 變化第107章 盜版第212章 行歌第284章 應戰(下)第504章 放棄第610章 小道第303章 改良第388章 交好他第384章 《感事》詩第95章 第一躍(五)第197章 大捷第364章 十萬火急第488章 泄露第499章 清洗第820章 屍車第270章 縣學第674章 惡婚(下)第488章 泄露第838章 願望第777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下)第427章 擔心第370章 楊家將第1章 背騾子第202章 不明白第717章 那個人第618章 大錢第115章 四告(上)第852章 粗暴狂野第71章 天塌了第739章 裂車(上)第169章 大功績(上)第475章 鼓聲(中)第220章 三次點集(上)第453章 一路向北(中)第767章 控訴第558章 替死鬼(上)第254章 早晨的故事第750章 張睦(下)第807章 肺腑之言第621章 膽子大第213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457章 拿捏(下)第717章 那個人第753章 找骨頭(下)第17章 有點少第654章 不會吧第42章 爲難第364章 十萬火急第141章 沽名釣譽第608章 下馬第5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46章 相約第283章 應戰(上)第676章 藉口第603章 幾振(上)第858章 樂極生悲第55章 後悔的趙禎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648章 海盜(上)第727章 鬧劇第161章 立威(上)第314章 錦袍第317章 坐臥者第255章 分裂第174章 有條魚第121章 省試第386章 謠傳第670章 我是第三第584章 東明縣(上)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181章 神文字第205章 禁馬第385章 鬱悶唐三少第482章 八個換一個第438章 求親第813章 青唐第一名將第51章 想法第608章 下馬第481章 李秉常的種第269章 那一公第127章 好高第125章 有點難第30章 以直報怨第189章 不能言第722章 殺人的礦藏第492章 夜襲第452章 爭標第526章 開胃菜(上)第795章 讓(下)
第644章 長城(上)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621章 膽子大第119章 三個規則第528章 開胃菜(中)第453章 膽大包天(上)第741章 裂車(下)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354章 驕傲(上)第284章 應戰(下)第231章 迷惑第367章 變化第107章 盜版第212章 行歌第284章 應戰(下)第504章 放棄第610章 小道第303章 改良第388章 交好他第384章 《感事》詩第95章 第一躍(五)第197章 大捷第364章 十萬火急第488章 泄露第499章 清洗第820章 屍車第270章 縣學第674章 惡婚(下)第488章 泄露第838章 願望第777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下)第427章 擔心第370章 楊家將第1章 背騾子第202章 不明白第717章 那個人第618章 大錢第115章 四告(上)第852章 粗暴狂野第71章 天塌了第739章 裂車(上)第169章 大功績(上)第475章 鼓聲(中)第220章 三次點集(上)第453章 一路向北(中)第767章 控訴第558章 替死鬼(上)第254章 早晨的故事第750章 張睦(下)第807章 肺腑之言第621章 膽子大第213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457章 拿捏(下)第717章 那個人第753章 找骨頭(下)第17章 有點少第654章 不會吧第42章 爲難第364章 十萬火急第141章 沽名釣譽第608章 下馬第5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46章 相約第283章 應戰(上)第676章 藉口第603章 幾振(上)第858章 樂極生悲第55章 後悔的趙禎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648章 海盜(上)第727章 鬧劇第161章 立威(上)第314章 錦袍第317章 坐臥者第255章 分裂第174章 有條魚第121章 省試第386章 謠傳第670章 我是第三第584章 東明縣(上)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181章 神文字第205章 禁馬第385章 鬱悶唐三少第482章 八個換一個第438章 求親第813章 青唐第一名將第51章 想法第608章 下馬第481章 李秉常的種第269章 那一公第127章 好高第125章 有點難第30章 以直報怨第189章 不能言第722章 殺人的礦藏第492章 夜襲第452章 爭標第526章 開胃菜(上)第795章 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