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雲的小名叫桃桃,生長在司家樓村。
司家樓村是一個地處偏遠的村子,距離開化鄉駐地以及高中學校,有四十多里路,是一個不起眼的,說小不小,說大也不大的普普通通的村莊。雖然村子的名字叫司家樓,可是,司家樓村子裡的人,現在卻沒有一戶姓司的。據說,在明朝天啓年間,這個村子裡有一個姓司的人家,出了一個大官,好像是一個正五品的州官,在老家蓋了一個大院,其中還有一座高大氣派的兩層大樓。在那個朝代,樓房是非常罕見的,別說在普通的鄉村,就是在縣衙,在州府所在地,也不一定會有樓房。正是因爲有了這個兩層大樓,這個村莊的名字,就被人們悄悄地叫成了司家樓,而以前這個村子叫什麼名字,早已經被人忘到九霄雲外。司家樓的名字,就是這樣來的。那個姓司的五品大官,葉落歸根,據說,他自己要求退休之後,就從外地回到村裡,死後,就被埋在司家樓北邊司家的墳地裡。時間過去了幾百年,司家樓姓司的那些人,外出做官的,後代不願意回來,出門經商的,也都遷居外地。非官非商的司姓人家,遷出的有,外走的有,兵荒馬亂的年月,逃荒要飯走失他鄉的也不少。還有的,就是人丁不旺,絕了戶。總而言之,這麼多年過去,現在的司家樓,根本就沒有一戶姓司的人家。不知道是這個村子的人,有情有義,不忘司家樓司姓人家的好處還是什麼,要麼就是根本不想管這種閒事,不管什麼原因,雖然司家樓沒有一戶姓司的人家,但是,這個村子現在的名字還是叫着司家樓。這實際上已經起到了紀念司家的效果。
在司家樓村,現在的康姓,是第一大姓。全村六十幾戶人家,姓康的有近五十戶。剩下的有九戶姓何的,據說是同一個人的後代,祖先是民國初期北伐戰爭時期的一個傷兵,是不是逃兵,沒有人知道。三戶姓汪的,他們之間卻沒有任何血緣關係。據說一戶是從遙遠的四川西部大山裡面逃難過來的,一戶是西鄉過來的倒插門女婿,女婿的兒子,在姥爺姥姥死後,恢復了祖姓。還有一戶好像是本地的老戶,在清朝道光年間就落戶到司家樓村。只是不知道,兩百多年過去,爲什麼一直是這樣,只有一戶人家。可能是多少代都是單傳吧。還好,他們家保留到現在,家裡有三個半大小子,看樣子,將來有可能會像莊稼分枝分孽,會成爲好幾戶人家。還有四戶姓胡的,據說,也是人丁不旺,儘管早已經出了五服,但他們還是像一家人那樣親近。
司家樓村四十多戶的第一大姓康姓,也不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據說,他們的祖上也是從外地遷來的。以前,聽說還有家譜,在村子東頭還有一個面積不小的康家祠堂,後來,這些東西都沒有了。
康鱉蛋,就是康美雲也就是桃桃的父親,已經五十多歲,是一個有些彎腰駝背的老農。其實,鱉蛋還有一個大名,叫康士華,只是村子裡很少有人知道。鱉蛋,鱉蛋哥,鱉蛋叔,鱉蛋大爺,鱉蛋爺,這是村子裡人們的叫法,根據自己的輩分不同,每個人都能找到合適的稱謂。康鱉蛋,在農村的莊稼地裡,做活了幾十年,憨厚老實,平日裡少言寡語。幹活踏實,農活做得非常好。每年的收成,他們家都是數一數二的。所以,平時也比較受淳樸厚道的村裡人的尊重。再加上他們是一個大家子,鱉蛋弟兄四個,他是老大,老二老三老四,一個個都是種莊稼的好把式。他們弟兄們幾個在鱉蛋的帶領下,地裡的活計都不錯,老四還是生產隊的會計。最小的兄弟老四比鱉蛋的大兒子大胖還小一歲。鱉蛋的媳婦,也就是桃桃的媽,大名叫方小枝。不過,這個大名恐怕連康鱉蛋現在也忘得一乾二淨。這個名字,只是當初聽媒人說過一次,他這一輩子也沒有叫過。估計桃桃的母親是不是記得起她這個名字,都說不好。農村剛剛娶過來的媳婦,一般是沒有名字的。長輩或者年齡大的,都叫她鱉蛋家的,後來,有了孩子,叫她大胖媽,至於以後,就是鱉蛋嫂子,鱉蛋嬸子,鱉蛋大娘,鱉蛋奶,各人根據自己的輩分,這樣叫着。就是以前生產隊記工分需要記名的時候,記的也不是方小枝,而是鱉蛋家的。在特別正規的場合,她叫康方氏。鱉蛋家的也是一口氣連着生了三個兒子,現在是三個生龍活虎的壯小夥子,看着就讓人喜歡,幹起活來,真的能讓人羨慕死。他們家纔是真正的人丁興旺,多子多福。不知道什麼原因,一連好幾代,康鱉蛋他們這一家子人,好像只會生男孩,女孩很少,鱉蛋的媳婦,接二連三地生了好幾個男孩以後,才勉強生出了一個女孩。所以,他們家只有桃桃一個閨女。
在農村,自古以來都是重男輕女,這不是沒有原因的。以前的傳統思想就是,養閨女,是給別人養的,閨女長大了都要嫁人,給外姓人家生兒育女,根本就不是自家的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孩出嫁以後,就和孃家沒有了多大關係。就是寫家譜,女孩的名字也是根本不計在內的。還有一個最爲現實的原因,就是,女孩的體力較弱。農村的活計,有很多都是重體力活,再強悍、再能幹的女人,在體力上也趕不上身強力壯的棒小夥子。像鱉蛋家那樣,無論是他結婚前還是現在,自己家裡的農活,都比別人乾的快,幹得好。因爲他們家歷來就有一幫壯勞力嘛!幹起農活來,一個棒小夥子,有時候能抵得上兩三個大閨女。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家裡有幾個壯男人,就不會受欺負。在農村,爲了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磕磕碰碰的,也是避免不了的,吵架打架的事情,也時有發生。可是誰敢欺負家裡有幾個壯男人的家庭呢?那不是找打嗎?幾個原因加起來,在農村,重男輕女這樣的事情,幾乎是無法避免的。
當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農村的重男輕女儘管非常嚴重,非常普遍,但也不是沒有例外。這種例外不是說重女輕男,至少是不輕女,或者是重視女孩。康鱉蛋家就是,他們家好幾輩人都缺少女孩。從康鱉蛋的爺爺輩,就沒有女孩,只有弟兄兩個。當然,他爺爺的父母,也就是桃桃的老爺老奶,一輩子也是生了十來個孩子,好像也有女孩。只是,活下來長大成人的就兩個男孩。康鱉蛋的父輩,長大成人的弟兄三個,獨獨就缺一個女孩。到了康鱉蛋這一輩,弟兄四個,還是沒有姐妹。現在,他們一大家子十幾個半大小子,就桃桃和四叔家的一個妹妹兩個女孩。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任何地方,都是物以稀爲貴,所以,雖然是在重男輕女思想非常嚴重,非常普遍的農村,桃桃還有她四叔家的妹妹,也是爹媽還有叔叔們的掌上明珠。她們兩個從小被嬌生慣養就不是什麼讓人奇怪的事情。
實際上,世上的人們也是很奇怪的,尤其是在農村。如果一個孩子,在自己家裡地位很高,被人捧着,慣着,愛着,敬着,那麼在村子裡其他人的眼中,自然就會被高看。同樣的道理,如果一個孩子在自己的家裡沒有地位,不被看重,不被待見,在村子裡其他人的眼中同樣沒有地位,經常被人看不起,被人欺負,就稀鬆平常。因爲在自己家裡都沒有地位的孩子,在別人眼裡,自然也會低人一等。
桃桃從小就是家裡的寶貝,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要啥給啥,不僅僅是父母,就是三個哥哥,都把她當做寶貝。自然,桃桃從小到大,在村子裡的地位就高人一等。加上她從小就長的好看,而且聰明伶俐,更有父母叔輩的疼愛和幾個哥哥的呵護,身份自然比一般人要優越得多。即使這樣,善良懂事的桃桃,也沒有因此而趾高氣揚,也沒有因此而飛揚跋扈,平時見了村子裡的人,都是面帶笑容,首先給人打招呼,非常懂禮貌。所以,村子裡大部分的人都很喜歡她。
桃桃在家裡的地位,是一般農村家庭出生的女孩子沒有辦法相比的。她從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一大家子人都順着她,寵着她,慣着她。在寒暑假和星期天,不上學的時候,農村的孩子不是下地幫大人幹活,就是割草放牛放羊。小小年紀就是得爲父母分憂,就得挑起生活的一部分擔子,十四五歲,就成爲家庭的一個整勞力。桃桃的爹媽是捨不得讓她下地幹活的,要說幹活,最多也就是幫幫媽媽做點家務活。她平時喜歡看書,也愛學習,在家的時候,父母都是讓她在家裡看書,學習。桃桃雖然出生在農村,但幾乎所有的農活她都不會做。正因爲這樣,桃桃的皮膚一直是細皮嫩肉,白白淨淨,桃桃的身材,也是婀娜多姿,不僅僅如此,她的個子也很高,穿上鞋子,幾乎能達到一米七。她也根本不像一般農村裡長大的女孩子,皮膚粗粗糙糙,腰身粗粗壯壯。
桃桃被人喜歡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她的學習成績非常好。她從小學一年級起,一直到小學畢業,她的學習成績在班上,都是數一數二的。有不少人說,女孩小時候學習成績好,並不奇怪,但隨着年齡的增長,心事多起來,她們的學習成績就會下降。但這個事情在桃桃身上同樣是個例外。她上初中學習成績也是名列前茅,現在,她即將高中畢業,學習成績一直穩定在全年級前三名。學習好的同學,什麼時候,都受老師待見,都受同學羨慕,當然,家長臉上也有光。
常言道,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那是指長相一般的女孩子,到了十八歲,就出落得亭亭玉立,面容姣好,越來越漂亮,越來越好看。桃桃從小就天生麗質,美若天仙,好多人都說,每一次看見桃桃,都像是剛剛從畫上走下來的。雖然她現在才十六歲,就已經出落得非常靚麗。貌美如花、天生麗質、如花似玉、國色天香、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等等,那些形容古往今來大美女的詞語,用在桃桃身上,一點都不過分。
桃桃不僅是學校裡最漂亮的女學生,恐怕也是他們鄉,不,是他們縣最漂亮的女孩。最漂亮的女孩又是學習最好的學生,所以,她幾乎被所有人都要高看,甚至說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也是順理成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