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算計

張鬆感激不盡,俯首垂淚:“屬下無能,讓公子被動了。”

曹衝擺擺手:“永年,你也不要太自責了,你手下就那些人手,又要收集軍情,又要注意襄陽的事,確實有些爲難你了。本來只有南郡事情還不是那麼多,如今多了益州這麼大一塊地方,也有必要增加一下你的人手了,你自己留點意,哪有合適的人,跟我講一聲。”

劉巴忽然笑道:“公子,有一批人正是合適,不知公子想過沒有。”

曹衝有些不解的看着劉巴,劉巴笑了笑,慢條斯理的說道:“公子可記得當初征募荊山軍的時候,曾經答應過他們服役只有三年。三年之後,去留自便,現在已經是兩年多了,三年之期眼即到,不知公子可曾想過如何安排他們?”

曹衝愣了一下,他當時如此許諾,並沒有太深遠的打算,之所以說三年,也是因爲前世記憶裡義務兵都是三年。沒想到轉眼之間兩年已經過來了。荊山軍裡有些人升了職,但大多數人還是普通士卒,當然會有人不想再當兵,要回鄉務農了。襄陽的土地包租是五年,到了明年還有兩年的租期,萬一要退役的人多,他還真拿不出那麼多的土地來。不過經劉巴這麼一提醒,他忽然明白過來,這些經過征戰的士卒如果大部分回家務農,實在是太可惜了。

“子初是想把他們招募到永年手下來?”

劉巴笑着點點頭:“公子,這些人大部分都是荊州本地人,還有一部分是山越,熟悉這裡的風土人情,又有沙場征戰的經驗,遇到突發情況,有一定的自保能力。特別是斥候屯裡的人,不光武技好,頭腦靈活,而且對跟蹤、摸查這些技能都有底子,比起新招的人來,幾乎不用訓練就可以派上用場。公子捨得讓他們回家做個農夫?”

張鬆一聽,也是恍然大悟,他是跟着軍隊打過仗的,知道那些斥候的精明強幹,如果真能調一部分到他的手下,那他做起事來可就順手多了。一想到這些,張鬆頓時兩眼放光,有些急不可耐的看着曹衝。曹衝略一思索,也覺得這是個好辦法,他笑了笑說道:“既然如此,就不用等到明年了,你儘快去找許正禮,從他手裡挑一些人手,現在起就轉到你的手下。”他想了想又說道:“暫時不用太多,先試試看效果如何再說。”

“諾!”張鬆欣喜若狂,連忙拜謝。

曹衝伸手扶起張鬆:“永年,你莫急,我還有事要問你。鄴城和許縣那邊可曾有消息傳來?天子、丞相是什麼反應?”

張鬆想了想說道:“鄴城那邊的消息還沒有傳過來,許縣那邊有些零星的消息,天子好象有些不快,連着幾天召見劉始宗、蒯異度等人,不過他們都是荊州人,在公子的新政裡都得到了不少好處,應該不會對公子不利的。”

曹衝點點頭,荊州這些人本來就不是什麼忠臣,當年依託劉表,就是因爲劉表維護了他們的利益,自己雖然不象劉表那樣任他們所爲,但因爲新政的實施,這幾家所得的好處並不比在劉表手下少,以他們的性格,恐怕不會因爲天子的幾句話就轉了風向。

“不過……”張鬆有些猶豫,他看了曹衝一眼,欲言又止。

“有話就說,何必吞吞吐吐的。”曹衝笑道。

“荀令君也在天子召見的人當中,不過,他……稱病了,一直閉府不出,態度很曖昧。”張鬆小心翼翼的說道:“目前還弄不清荀令君的想法,需要進一步觀察。”

曹沖默然,他沒有說什麼,只是點點頭,表示他知道了。張鬆見他不表態,知道他的難處,一時也不好再說什麼。坐了片刻,正準備告辭要走,曹衝又問道:“天子召我去許縣,丞相召我去鄴城,你們看我該如何處理纔好?”

劉巴和張鬆相互看了一眼,然後端起茶來喝,杯子停在嘴邊半晌,這才淺淺的抿了一口,在嘴裡停了停,這才嚥下去說道:“許縣也好,鄴城也好,我以爲目前都不宜去,一來襄陽的博覽會就在這幾天,這是襄陽最近的最大的事情,不僅僅是和書院那幫書生打擂臺的事情,也不僅僅是多賣一些新鮮物件的事,而是一次向大漢人展現公子新政的卓越成效的大好時機。我們要藉着這次盛會,向那些趕到襄陽來的人展示襄陽的繁華,展示百姓的富足,展示民心的穩定,這一切,都是公子帶來的,如果公子不在襄陽,未免太過遺憾了。”

張鬆點點頭,接着說道:“丞相府一直在關注襄陽的新政,丞相大人雖然放手讓公子施爲,但他們對襄陽的新政也一直沒能直觀的印象,前兩年的賦稅雖然不少,但荊州這麼多年沒能上交賦稅了,他們也無從對比,未必能知道新政的作用有多大。這次襄陽盛會,丞相府一定會派人到襄陽來看,只有盛會之後,丞相纔會知道襄陽的新政究竟是什麼樣子,爲南郡帶來怎麼樣的變化。”

劉巴接着說道:“讓丞相府知道襄陽的實際情況,不僅是讓丞相大人對新政有個確切的瞭解,以便取得丞相大人進一步的支持,同時也要讓丞相看到我們的難處,新政雖然效果顯著,這兩年來基本做到了冬天沒有餓死人的事情,農夫忙碌了一年之後,還能有些積餘,但也不是富得流油,特別是我們直接掌握的錢財還有限,不能同時支持兩面開戰,免得關中那邊有些不好的言語傳到丞相耳中。”

曹衝凜然心驚,他這些天雖然一直在關注關中的戰事,但卻沒有想過曹丕在打仗之餘還會找他什麼碴,劉巴這麼說,顯然是擔心曹丕將上次兵敗的責任推到他的身上。而細想起來,曹丕那種性格,也許真的玩得出來。現在關中已經陷入膠着狀態,領軍將軍夏侯淵和馬超打起了拉鋸戰,未見勝負,河東一帶的賦稅基本都填進了關中戰場,而讓人奇怪的是,曹丕雖然多次派人來要求提供糧草,卻並不堅決,通常是這邊一找藉口,他們就順水推舟的回去了,給人感覺他們只是走走過場而已。

看來襄陽的這次博覽會不僅要報喜,也要適當的報一下憂。別讓丞相府以爲襄陽現在糧食堆在倉裡壞,就是不支持關中戰場,有意識的要看曹丕的笑話。這樣不僅曹操會心裡有意見,就是夏侯淵只怕也會不快。

“我們還是實事求是吧,不要虛誇,要相對的保守一點。”曹衝改變了要好好粉飾一下太平的想法,囑咐劉巴道。

劉巴點點頭:“劉巴明白。”

“天子那裡怎麼辦?”曹衝還有些不放心。

“天子那裡不妨事,大權在丞相府,只要丞相府不說什麼,天子也沒法說什麼。”劉巴搖搖頭說道:“公子如今取了益州,羽翼已成,不要與天子走得太近,以免丞相疑心,適當保持一點距離比較好一點。再說了,天子正當壯年,氣血甚旺,不能讓他太沖動了,一旦做出什麼傻事來,不管對哪一方都不是好事。”

曹衝撲哧笑了一聲,若有所思的看了看劉巴,劉巴說得入神,並沒有注意到他的眼神。他接着說道:“天子最近表現得太活躍了,公子稍後去見他的時候,要適當的提醒一下他。”

曹衝一愣,怔怔的看着劉巴,聽劉巴這意思,好象對天子不太感冒啊。這話如果在外人聽來,可就是大不敬,殺他的頭都是小意思。劉巴見曹衝這麼怪異的看着他,也愣了一下,很快就明白了曹衝的意思,他笑着說道:“公子,我的意思是說,天子雖然不象孝桓、孝靈二位先帝那樣糊塗,小時候也經歷過些磨難,但他畢竟是長於深宮婦人之手,董太后是個目光短淺的婦人,估計教不出什麼治國的大道理來。他雖然有一腔熱血,但只有熱血是辦不成事的。而且我大漢四百年的證明,皇帝熱血,通常不會是什麼好事,有時比平庸還要危險。”

這次連張鬆都覺得意外了,他看了看劉巴,又看了看旁邊一直靜靜坐着的王肅,很奇怪的是,王肅面色平靜,似乎沒有聽到,或者根本不覺得劉巴的話是對皇權的一種污辱,他的面色平靜中甚至帶了一絲欣賞。張鬆實在有些佩服曹衝,這個熟讀經書的小子應該是個保守派的,怎麼就被公子給洗了腦呢,還洗得這麼徹底,這麼幹淨。

“等這次博覽會完了,公子帶上一批稀奇物件到許縣去,表示一下公子對他的忠心,他就什麼話也沒有了。”劉巴說道:“說到底,他現在要的也只能是個面子而已。”

曹衝撇嘴一笑,這劉巴真是不可貌相,這些話也能說得這麼赤祼祼的,當真是不把皇權放在心上了,說不定他心裡也在贊同五等分封制。只是這些話曹衝不好直接問他,只得換了話題說道:“既然如此,我就等到博覽會之後再去。還有另外一件事要和你們商量一下,涪陵那邊的戰事,斷斷續續的已經打了三四個月,你們看要不要加派人手,把剩下的一千白虎軍調過去,解決了武陵蠻再說?時間拖長了,對我們可不是件好事,越雋、牂柯那邊最近可不太穩,那些蠻人好象覺得我們比劉季玉還不如,一個個的蠢蠢欲動啊。”

“不可。”劉巴搖了搖頭:“龐士元和法孝直兩個人都不是什麼心善的人,他們對公子的忠心也無可挑剔,有他們兩個坐鎮益州,公子大可放心。要解決武陵蠻並不難,鎮南將軍府除了白虎軍還有近兩萬大軍,士元要想解決武陵蠻,只怕早就動手了,那個馬幼常雖然聰明,卻根本不可能是士元、孝直的對手,他們安然不動,必然有他們的道理,我估計再過些天,他們就有消息到了。”

曹衝沉吟不語,他倒不是對龐統和法正有什麼疑心,而是對他們的用意不太明白。龐統家在襄陽,一族上百人,兄弟龐林現在又被他推薦到了徐州刺史臧霸的手下,做了臧霸的親信。這時候龐統不可能會有什麼其他的想法。至於法正,他雖然代理着益州牧府的事情,但他手中沒有兵權,就是有什麼想法,也做不成事。再說法正跟他這麼久,一直很忠心,不象歷史上那個賣主求榮的小人行徑,要說他有什麼想法,也難以說服人。

只是,他們倆在搞什麼鬼呢?幾個月了一直在和馬謖帶領的武陵蠻纏鬥,雖然打了幾個小勝仗,卻都不足掛齒,倒是把個紙上談兵的馬謖越打越精了,前些天就傳來消息,鬱井本地的豪族徐家長子立功心切,帶着一支五百人的私兵去找武陵蠻的晦氣,結果被馬謖給伏擊了,徐家長子被困在其中。徐家族長一下子慌了神,哭哭啼啼的找到樸敢和彭羕請他們出兵相救。結果徐家長子雖然救了出來,五百兵卻只出來二十來個,徐家一蹶不振,徹底的軟了。

難道他們搞的就是這種驅虎吞狼之計?曹衝不禁有些猜疑。

“士元,你說將軍會不會心生疑惑?”法正臉色微紅,放下手中的酒杯,得意的看着龐統。

龐統嘿嘿一笑:“你跟了將軍那麼久,還不瞭解將軍的稟性?看來你法家的相人之術,確實是失傳了。”

法正哈哈一笑:“士元莫要笑話,我確實沒學到家祖的相人之術,但我看得出來孟子敬、許正禮他們幾個都有些不解,樸新守在涪陵打了幾個月了,還沒有解決沙摩柯,你不怕他們說你用人不當?”

“我怕什麼,只要將軍不說我用人不當,我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龐統傲然一笑:“許正禮久經沙場,就不用說了。孟子敬在將軍手下呆過不少日子,在房陵訓練的時候,都受過將軍的指點,又在漢中打過幾仗,手下的益州兵早就是精銳了,派他們去打武陵蠻,那還不是一鼓而下的事情?關鍵問題不在武陵蠻,而是在涪陵那些大族和零陵的孔明。”

“孔明?”法正有些疑惑的問道。他對諸葛亮並不熟悉,雖然在襄陽的時候就聽說過這個人,但也僅僅是聽說而已,並不知道諸葛亮究竟有多大能耐。他甚至覺得,諸葛亮在劉備手下受重用,不過是劉備手下沒有能人而已,如果到了曹衝這邊,他還能比劉巴更聰明嗎,還能比龐統更善於心計嗎,還能比自己更精於軍謀戰陣嗎?恐怕不見得,最多也就是伯仲之間罷了。

“孝直,你不知道孔明這個人。”龐統見法正有些不太當回事,便笑道:“孔明和我是莫逆之交,他是個全才,也許某一方面並不比你我強,甚至還弱一點,但他的綜合能力並不比我們哪一個弱。而且這個人有一點和將軍很象,他不拘一格,心思謹慎而不守成規,是個標準的務實派。你看他在零陵搞的屯田,幾乎就是襄陽的翻版,襄陽的新政是多少人的勞動成果?可是零陵就是他一個人搞出來的,最多加上他那巧思的夫人。就算是他參考了襄陽的新政,但一個人就能做到這些,也確實是不容易的事情。”

法正細細一想,也覺得有些託大了。龐統說得對,他們三人各有長處,在曹衝手下各得其所,所以才配合默契,成果顯著。而諸葛亮一個人搞的零陵屯田,雖然規模上不如襄陽,但效果卻是不差,有模有樣。這才搞了一年,劉備軍的軍糧問題就得到了很大的解決,武陵蠻打到涪陵來,雖然是以搗亂爲目的,但也說明,劉備已經能自保,並有餘力挑起事端了。

“不過情勢逼人,他再有能耐,終究只有一個人,終究只有江南四郡,他爲什麼只在零陵屯田?就是因爲劉備的軍力不足以保護屯田成果,所以他只能在最安全的零陵屯田。如果他佔了涪陵,掃清了武陵周邊的不安定因素,他就會在武陵也開始屯田了。”

“你是說,他是在試探我們的實力?”法正有些明白了。

“當然,他一定以爲我們新得益州,民心未附,一定會有好多事情要處理,這個時候未必有閒心和他較勁,所以他要來試探一下。如果我們退縮,他就可以進一步擴大規模,儘快解決劉備的軍糧問題,在四郡站穩腳跟,並且向益州滲透。”龐統奸詐的笑了,“孝直,你信不信,武陵現在已經開始屯田了,他一定會趕在今年春耕之前,派出大量軍士開荒墾田,把莊稼種下去。”

法正看着龐統一臉奸詐的笑容,立刻明白了龐統的險惡用心,他哈哈大笑,一手端着杯子,一手指着龐統笑道:“士元,你竟是在利用劉備軍屯田,等到了秋天再去收割嗎?”

龐統得意的一笑:“呵呵,好說好說,所以說現在動手還早了點,怎麼也得等到秋收的時候,我再去打他的秋風,讓他白忙一場。”

“你太狡詐了,這種餿主意也想得出來,樸新守如果知道你是這麼想的,一定會罵翻了天。”法正差點笑嗆了,他一邊笑着一邊想,這臥龍鳳雛果真是齊名的英才,想出的這點子都和別人不一樣,要說政務,顯然臥龍要勝一籌,不過要論奸詐,臥龍顯然不是這個鳳雛的對手。

“也不盡然,不讓那些土財主吃點苦頭,他們還真以爲可以在涪陵一手遮天呢。”龐統不以爲然的笑道:“徐家前兩天已經服軟了,藺、謝幾家也該收拾了。不過我還要等一等,這個時機很重要,時機拿捏得不好,影響差得太大,我還得看看襄陽那邊的準備情況,等將軍搞的那個什麼博覽會開完了,我也該動手了。”

法正點頭稱是,他考慮了一下又說道:“儘管如此,你還是將想法彙報給將軍吧,他知道了你的打算,也好安排人員配合,你雖然掌着鎮南將軍府,可要指揮樂文謙那樣的重將,還是由將軍親自下令的好,免得人家有閒言碎語的。”

龐統呵呵一笑,莫衷一是,舉杯相邀:“孝直,喝酒。”

兩人舉杯一飲而盡,放下杯子法正還沒說話,龐統搶先說道:“將軍在襄陽搞博覽會,你這裡可曾準備一些新鮮物事前去參加?益州是天府之國,奇珍異寶向來不少,天竺等地的商人也多,如果錯過這次機會,可就錯過了大批的錢財,到時候將軍可饒不了你。”

法正一笑:“這個自然要辦,我不僅通知了成都的商人、大族,還給將軍準備了一個特殊禮物,到時候一定能讓他高興。”

“什麼禮物這麼神秘?”龐統斜着眼睛看着法正。法正神秘的笑了笑:“天機不可泄漏,士元屆時便知。”

“你這個法孝直,當真是和張永年臭味相投,連說話神態都差不多,就喜歡搞得神秘兮兮的。”龐統指着法正哈哈一笑,舉起酒杯,長吸一口,酒水順着他的鬍鬚,滴滴答答的流到胸前,一片狼籍。

第9節 勸降第8節 魯肅第5節 吐血第32節 挑撥第23節 孫匡第36節 訛詐第20節 甘寧第2節 天國第12節 閻溫第3節 懷春第30節 大喬第7節 許儀第34節 馬忠第9節 疑點第5節 蔣幹第38節 嚴顏第19節 去卑第24節 胡商第40節 功成第31節 面子第30節 逼降第39節 去留第7節 女衛第8節 魯肅第39節 張任第36節 殞陣第32節 慷慨第3節 援兵第14節 議事第37節 託孤第8節 未來第25節 分兵第13節 託孤第21節 小勝第19節 變計第28節 藏書第32節 轉機第4節 馬鐙第31節 縱虎第40節 長鎩第17節 鄧展第21節 小勝第40節 封王第17節 太子第40節 功成第32節 方圓第4節 馬鐙第38節 斬首第36節 生擒第10節 謠言第14節 神手第5節 屠城第22節 鮮卑第16節 試探第40節 虞翻第22節 及時第11節 算計第21節 遼東第27節 來降第27節 談藝第35節 內憂第9節 洛陽第36節 堵截第33節 賀齊第28節 張合第32節 雨來第16節 劫營第23節 孫匡第37節 妙人第31節 搶親第22節 問計第11節 命相第36節 堵截第18節 分化第21節 小勝第24節 緩兵第25節 封禪第4節 風波第25節 鄧芝第3節 援兵第18節 折將第40節 封賞第9節 工商第40節 功成第27節 談判第33節 宏願第24節 夷陵第20節 呂蒙第35節 活捉第18節 郝昭第6節 玉佩第30節 攪局第5節 搗鬼第21節 小勝第30節 徐母第23節 夜話第36節 且蘭第36節 徐庶第8節 馬謖第23節 姜維
第9節 勸降第8節 魯肅第5節 吐血第32節 挑撥第23節 孫匡第36節 訛詐第20節 甘寧第2節 天國第12節 閻溫第3節 懷春第30節 大喬第7節 許儀第34節 馬忠第9節 疑點第5節 蔣幹第38節 嚴顏第19節 去卑第24節 胡商第40節 功成第31節 面子第30節 逼降第39節 去留第7節 女衛第8節 魯肅第39節 張任第36節 殞陣第32節 慷慨第3節 援兵第14節 議事第37節 託孤第8節 未來第25節 分兵第13節 託孤第21節 小勝第19節 變計第28節 藏書第32節 轉機第4節 馬鐙第31節 縱虎第40節 長鎩第17節 鄧展第21節 小勝第40節 封王第17節 太子第40節 功成第32節 方圓第4節 馬鐙第38節 斬首第36節 生擒第10節 謠言第14節 神手第5節 屠城第22節 鮮卑第16節 試探第40節 虞翻第22節 及時第11節 算計第21節 遼東第27節 來降第27節 談藝第35節 內憂第9節 洛陽第36節 堵截第33節 賀齊第28節 張合第32節 雨來第16節 劫營第23節 孫匡第37節 妙人第31節 搶親第22節 問計第11節 命相第36節 堵截第18節 分化第21節 小勝第24節 緩兵第25節 封禪第4節 風波第25節 鄧芝第3節 援兵第18節 折將第40節 封賞第9節 工商第40節 功成第27節 談判第33節 宏願第24節 夷陵第20節 呂蒙第35節 活捉第18節 郝昭第6節 玉佩第30節 攪局第5節 搗鬼第21節 小勝第30節 徐母第23節 夜話第36節 且蘭第36節 徐庶第8節 馬謖第23節 姜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