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 邛杖

“你是劉季玉的小兒?”曹操隨意的斜倚着案,一邊就着身後高大的青銅燈臺看着手中曹衝寫來的信,一邊隨口問道。

“正是。“劉闡肅手站在他的面前,低着頭,恭聲應道。

“現在在倉舒手下任何職啊?”曹操揉了揉眼睛,有些失意的嘆着氣,曹衝雖然把字寫得很大,很工整,可是他還是覺得看起來很吃力。到底是年歲不饒人,五十五歲的他總覺得目力不濟,眼前的字總是虛影重重,看不到一會兒就覺得眼睛痠痛。還是年輕的時候看太累了留下的毛病,那時候爲了注孫兵法,他經常在燈下看到半夜,兵法是注成了,他的眼睛也看壞了。開始只是看不清遠處的東西,現在年紀大了些,連近處的東西也看不清了,實在是傷腦筋。曹衝這封信又寫得特別長,他在信裡詳細的介紹了取益州的經過,包括當時的策劃和後來的實施情況,一直說到剛剛結束的襄陽博覽會,他不厭其煩的用一種接近口語的直白文筆寫來,倒不象是信,而象是面對面的向曹操彙報一般。這封信有厚厚的一疊,比起蔡氏坊印出來的詩集不遑多讓。

曹操看得津津有味,有好多事情他其實早就知道,但他還是喜歡曹衝用這種很口語化的文字再給他講一遍。可惜眼睛實在不方便,纔看了幾頁紙,他的眼睛不舒服了。

“承蒙將軍大人錯愛,晚輩在將軍帳下任一從事。”劉闡見到曹操不住的揉眼睛,連忙上前半步:“丞相,我來之前,將軍關照過,如果丞相大人看目力有些困難的話,可以用他爲丞相準備的眼鏡試試,或許會有些幫助。”

“眼鏡?”曹操有些好奇的說道,他指着案前由劉闡帶來的一個大木箱:“你把這個什麼眼……鏡找出來。讓我試試看是不是有用。”

劉闡連忙打開木箱,從裡面取出一個裝飾考究的錦盒,“啪”的一聲打開鋥亮的小銅釦,露出裡面墊着地一層大紅絲布,絲布上靜靜的臥着兩片用金絲連在一起的兩隻亮晶晶的水晶片,水晶片在旁邊的燈光映射下,出柔和的光。

“這就是眼……鏡?”曹操笑了,接過錦盒,伸出兩根手指拈着中間的金絲。輕輕的將眼鏡舉到眼前,宛爾一笑:“做工沉樸,光華內斂。倉舒還真是用心。”

劉闡笑着說道:“將軍大人爲丞相籌辦禮物,自然要用心的。丞相,請將此物夾在鼻樑之上,再看此信,定能有意外之喜。”

曹操有些不信地“哦”了一聲,半信半疑的將眼鏡夾在鼻樑上,伸手拿起信再看了一眼。不禁“咦”了一聲,連忙伸手取下眼鏡,又看了一眼信,然後又戴上,重複了兩次,這才哈哈大笑:“好,好。好,此物果然神奇,老夫這下連蚊腿都能看到了。哈哈哈……不錯……不錯。”

劉闡見曹操心情大好,微微一笑,又打開一隻細長的錦盒,從中取出一支細長地竹杖,雙手捧着送到曹操的面前:“丞相,這是將軍親手做的邛杖。將軍說有一年多沒看到丞相了,心中十分掛念,接到丞相的命令後,他本想在盛會之後親自帶着這些東西回鄴城來。承歡於丞相膝下。奈何江南不安,只得拖延些時日。還請丞相體諒。這支邛杖,是將軍花了三天的時間做成,上面有將軍親手刻的字,是送給丞相以備將來見到將軍時用來責罰他的。”

曹操戴着眼鏡,接過削磨得極其光滑地邛杖看了一眼,只見邛杖上刻着兩行小字:“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他不禁一樂,剛要說話,卻見杖端有一點暗紅,與杖身的斑紋不似,頗爲顯目,他細看了看,覺得這好象是血滴,不免笑道:“這是邛杖中的名品血淚嗎?”

劉闡聞言探過頭來看了看,搖了搖頭說道:“丞相,這不是什麼邛杖中的血淚斑紋,這血斑是將軍大人印上去的,他聽說爲親人做杖,滴血其上,邛杖方有靈性,如侍親旁,所以他用那柄百鍊神刀,刺破了手指,在這支邛杖上留下了這滴血斑。”

曹操一愣,手僵了片刻,臉沉了下來,啪的一聲將竹杖拍在案上:“胡鬧,這些鬼話他也信,倒是越活越笨了。”

一直在他身旁的曹植連忙湊了過來:“父親,這也是倉舒地一片心意,父親何必生氣,有張機大師在襄陽,他不會有事的。父親如果氣壞了身,倉舒知道了,豈不是難受不已。”

“哼,這孩……”曹操嘆了口氣,大手在竹杖上輕輕的撫摸着:“他地心意我豈有不知之理,只是這些虛妄之事,又何必去信,白白傷了自己。你給我寫封信給他,這種蠢事,下次再也不準做了,否則等他回來,我真要用這支邛杖敲他的小腿了。”

“諾,我一定寫信給他。”曹植和身勸道:“父親還是消消氣。”

曹操伸手將邛杖捏在手中,在地上輕輕的敲了兩下,邛杖出清脆如玉的聲音。曹操微微一笑,對劉闡說道:“邛杖果然是天下聞名,質堅而輕,聲如振玉,難怪能遠銷到大秦。怎麼樣,這次襄陽的這個博覽會,倉舒掙了多少錢?”

“回丞相,準確數字還在統計之中,下屬來時尚未能得知。不過聽將軍和劉大人估計說,總收入當在五十億左右。”劉闡略帶着些得意的笑道。

曹植一聽,驚得瞪圓了眼睛:“百億,有這麼多,頂得上我大漢朝一年的賦稅了。”

“這有什麼稀奇,不聞太史遷說農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繡文不如倚市門嗎?”曹操一點驚訝也沒有,白了曹植一眼說道:“你就是喜歡些詩文歌賦,一點經濟之道也不通,這就大驚小怪了。”

曹植有些尷尬的捏了捏鼻,嘿嘿一笑。曹操也不說他,回過頭對劉闡說道:“他送了五億錢給陛下。準備交多少到丞相府啊?”

劉闡回道:“這個下屬不知,不過將軍說了,這次雖然掙了不少錢,但一來江南還要打仗,二來襄陽諸事都要開銷,水師還在重建,都是要花錢的事情。此外將軍聽說關中戰事緊張,河東郡賦稅錢糧供應不上,他想請示一下丞相府。如果可以地話,他可以從襄陽、益州大族手中購些軍糧,直接運往關中。這樣可省得來轉運,省下來地錢可以多買些糧送去。”

“他購糧到關中?”曹操沉吟了一下:“他準備送多少糧到關中?”

“將軍說,現在江南要打仗,錢財消耗甚大,他一時也抽不出太多,能支援關中的最多也就是一千萬石左右。”

“一千萬石?”這次曹操都有些驚訝了。一千萬石,那可是能供關中五萬大軍地吃三年的糧食。按現在地數價算,這可是接近十億錢,他送天五億錢都心疼得要命,怎麼會捨得送十億錢給曹丕。他這是想什麼心思,他爲什麼要這麼做?曹操不免有些懷疑曹衝的用意所在。

“將軍說,他希望這些糧食能解大公燃眉之急,安心打仗。不急於求成,穩紮穩打,徹底平定關中。”劉闡不急不緩的接着說道。語氣平靜,一點邀功的成份也沒有。

“我知道了。”曹操向後倚在案上,摸着邛杖沉默了好久。

劉闡又回了一些話,悄悄的退了出去,他沒有看曹操的臉色,但他從曹操說話的語氣,感覺到了一種異常。出了門,他不爲人注意的擦了擦額頭的細汗,擡頭看了一眼耀眼地太陽。自我解嘲的說道:“這天真是熱得很。天威難測啊。”

“明。”曹植快步從裡面走了出來,對着劉闡拱了拱手:“丞相說明應答得體。賞明絹十匹,請明隨我去領。”

劉闡一聽,連忙回禮:“謝丞相大人賞賜,有勞公帶路。”

曹植笑了笑,領着劉闡向前走,一邊走一邊說道:“明年紀輕輕,應對有節,實在是不容易啊,跟明一比,我真是無地自容。”

劉闡笑道:“公何必如此自謙,將軍說過,公是百年難得一遇的文豪,我大漢地文章,要靠着公的才氣樹立一座能傳千年的豐碑呢。闡和公比起來,不過是螢蟲之光罷了,不用百年,身死名即滅,何足掛齒。公的銅雀臺賦,如今襄陽的三歲小兒都能背上幾句呢。”

曹植一聽劉闡這麼說,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他臉有些微紅,呵呵的笑着,搖了搖手道:“明過獎,文章不過是末技罷了,哪裡能有這麼大地作用,不過是倉舒爲他這個不成器的兄長臉上貼金罷了,明不必掛在嘴上,羞殺人了。”

劉闡微微一笑,隨口說些曹衝在襄陽的事情給曹植聽,曹植聽他說起來曹衝在襄陽院講述渾天儀,演說天象,將精研易經的周羣等人震得目瞪口呆的事情,也不禁大爲讚歎:“倉舒真是出人意料,也沒怎麼看他讀易,怎麼對天象也如此精通?”

“公是天才,可以舉一而知十的。”劉闡笑道。

“是啊,他真是天才,我自詡小有心計,可跟他比起來,就差得遠了。”曹植嘆惜道:“我有時都懷疑,他不寫文章,是不是怕寫了文章,我這個做兄長的就無立身之技了。明,倉舒最近在打江南,準備可充分啊?有沒有什麼需要丞相府幫忙地,我可以代他轉告丞相。”

劉闡笑着拱拱手:“公,將軍是韓信將兵,多多益善。兩萬兵有兩萬兵的打法,十萬兵有十萬兵的打法,能得到丞相大人地支援,自然是好事。可如果丞相大人這裡實在不趁手,公也不敢強求,只是要多費些時間罷了。”

曹植點點頭,擡起頭看着天空飄浮的白雲自言自語道:“他現在該到了江南了?”

曹操站在房裡,拄着手中的邛杖,挺立在巨大的地圖前,他緊緊的盯着和涪陵相鄰的武陵郡,用手中的邛杖點了點:“武陵,宜將餘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就是武陵,終於可以雄師百萬過大江了,劉玄德,這次看你還能跑到哪裡去。”

馬謖微皺着眉頭,緊握着手中的長刀,坐在一塊大石上悶聲不語,兩個親衛將一張帛制地圖鋪在他面前的平地上。小心地用手壓着地圖地四角,生怕地圖被強勁的山風吹起,擾亂了馬謖地思路。沙摩柯一臉的不解。高大的身軀就是蹲在地上,也比馬謖矮不了多少,他一會兒看着地圖。一會兒看看馬謖,實在不明白這麼簡單的幾條線有什麼好看的,爲什麼馬謖這個聰明人會看半天還不動身。

馬謖到了沙摩柯寨中之後,帶着武陵蠻軍深入涪陵郡界,和現在主掌涪陵軍事的樸敢打了幾仗,互有勝負。但他卻越打越覺得可疑,對面地樸敢象是冤魂一般。纏着他不放,但又很少跟他硬碰,經常是他帶着人繞了好多彎終於把對方堵在山溝裡了,卻現堵住的只是那些涪陵大族的私兵,而樸敢地白虎軍卻已經逃之夭夭。當他要全力擊殺那些私軍時,白虎軍又不時的會從他的側翼或背後衝出來,騷擾一下。然後又消失在羣山之中。幾次仗打下來,他雖然取得了一些勝果,卻現白虎軍其實傷亡有限。殺傷最多的還是那些私軍,最顯著的一次就是幾乎全殲了徐家的私軍五百人,險些連徐家的下任族長都給幹掉。

他覺得很可疑,經過分析之後,他認爲這是樸敢和彭利用他們在剷除涪陵地豪強,所以改變了策略,他派人去跟那些大族聯繫,勸說他們和自己合作,剿殺白虎軍。這樣他有戰功。而那些豪強也可以保住他們的利益。那些豪強果然被他說動了心,前幾天謝家就派來了人和他接觸。透露了白虎軍的行動佈置。

馬謖決定將計就計,他決定象上次包圍徐傢俬軍一樣,這次把和樸敢一起來的謝傢俬軍圍住,誘騙樸敢來救,等樸敢進了包圍圈,他再和謝傢俬軍一起,反過來吃掉白虎軍。現在他正在考慮的,就是在哪裡設伏,又不讓樸敢生疑,又方便謝家到時候反撲樸敢。

“精夫,白虎軍現在到了哪裡?離我們還有多遠?”馬謖轉向沙摩柯,探詢的問道。

沙摩柯伸出粗大的手指,在地圖上指了指:“在這裡,離我們大概還有十五里,謝家地軍隊在前面,留我們大概十里。”

“那好,精夫馬上帶兩千人就在前方五里的沙道溝埋伏,我帶剩下的五百多人迎上去,和謝家打一仗,然後把他們引到沙道溝。精夫到時候衝出來,將謝家合圍。不過你要記住,打謝家是假,打後面地白虎軍是真。一旦白虎軍到了,你就放開口袋,從兩翼包抄過去,截斷白虎軍的後路,將他們逼到溝裡來。”

沙摩柯有些不解的說道:“馬軍師怎麼知道他們一定會前進,而不是立刻回頭殺出去?”

馬謖眼中閃過一絲不屑:“白虎軍只有一千人,後面的範家跟他們一直面和心不和,如果見他們被圍,一定不會來支援,樸新守也不會指望他們來支援。而謝家也被包圍在裡面,只能死路求生,努力作戰,反而更可以信任,所以他一定會來會合謝家向前殺,他們合兵一處有一千八百人,要殺過我這五百人的堵截,相對來說要容易得多,所以他一定會向前。”

“哦。”沙摩柯有些明白的點了點頭,想了想又問道:“那他一定會來救嗎?”

“這就要看精夫的仗打得怎麼樣了。”馬謖吩咐道:“精夫一定要打得猛,打得真,不能讓人看出破綻,要讓後面的白虎軍覺得,他們再晚來一步,謝家就要全軍覆滅了。他們雖然想滅了謝家,卻不會做得太明顯,一定會來意思一下的。到時候精夫帶人抵抗一陣,就放他們進來,不要貽誤了戰機。”

“行,就聽你地。”沙摩柯扔到嘴裡地樹枝,拍拍大手站了起來,呵呵的笑道:“這次要逮着白虎軍,我一定要把樸敢那小抓起來打他十幾鞭,讓他以前看我不上眼。”

馬謖皺了皺眉:“精夫不可意氣用事,有什麼事等抓住他再說。”

沙摩柯有些不耐煩地應了一聲,轉頭就走。他覺得馬謖聰明,打仗有一套,就是有些太嗦,什麼都要說得很細,好象他什麼也不懂,都要他來教似的。他雖然不認識幾個字,也沒聽說過什麼孫、兒的兵法,可他到底是一方豪強,在武陵的寨裡,那也是響噹噹的人物,手下四五千人,在這武陵蠻裡,那可是最強的,還要聽他一個胡還沒長齊的小哩巴索嗎,再說了,馬謖剛來的時候啥也不懂,打了個大敗仗,損失了他上百人,就連馬謖的命,還是他救的呢。

“軍師,我先去埋伏了,到時候看我的暗號,你再跟上去。”沙摩柯的大嗓門在山谷裡迴響,震得馬謖的耳朵嗡嗡直響,馬謖苦笑着揮了揮手,回頭命令剩下的五百多人準備。他又看了一眼地圖,這才命人將地圖收起來,雙手抱膝坐在大石上,眯起眼睛將作戰步驟又回想了一遍。

他剛到涪陵來的時候,看着沙摩柯的人十分開心,一心想着建功立業。這些蠻人都很精壯,比起主公手下的親軍也不差,而且更讓他開心的是這些蠻人頭腦簡單,你說讓他向前衝,他連爲什麼都不問,就嗷嗷的向前衝,聽話得讓你不敢相信,有這樣一支軍隊,想不建功都難。可是他很快就現了一個問題,這些蠻人是聽話,可也分聽誰的話,沙摩柯說一句,他們屁都不放一個就去執行了,可他馬謖說一句話,他們也是屁都不放一個,可是他們也不動,就象沒聽到一樣,就連沙摩柯本人都有些不理不睬的。

他很惱火,甚至想用軍令斬幾個立威,可後來一想,還是壓下了怒火。他和沙摩柯仔細分析了情況,誘之以利,曉之以理,總算勉強說服了沙摩柯,然後和樸敢打了幾仗。第一次和樸敢對陣,號令一起,那些蠻兵雖然嗷嗷的衝了上去,卻被嚴陣以待的白虎軍一陣弩箭射倒大幾十個,然後再衝,又是幾十個,這時候蠻兵們亂了,沙摩柯慌了,拽着他問怎麼辦。就在他搜腸刮肚的想兵上怎麼說的時候,樸敢指揮着人衝了上來,十人一個小陣,很快就衝破了阻擊陣形,幾乎將他陣斬,虧得沙摩柯身高力大,挾着他匆匆走脫。夜晚,他在蠻人的懷疑的眼光中,躲在草窩裡總結自己失敗的苦酒,這時他才現自己在兵上學的那些東西和實際的作戰差得太遠,具體的問題在兵上根本沒有講解決辦法,只能靠自己去悟,去學,在勝利和失敗之間總結用兵的真正心法。

隨後的幾戰中,他慢慢摸到了點門路,從對面的白虎軍戰陣中體會到了用兵的基本方法,仗越打越好,後來居然能和白虎軍過上兩招了,甚至有的時候還能佔點便宜,而幾乎全殲徐傢俬軍的那一仗更讓他信心大增,整天如癡如醉的沉浸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探索之中。

今天這一仗,是他用外交手段配合軍事手段的初次嘗試,目的就是要把樸敢這隻白虎給逮住,消滅了白虎軍,他就可以正式給孔明兄寫信,報告他的更大的勝利了。

第31節 劉璋第34節 緩兵第1節 除夕第4節 風起第22節 楊阜第16節 荀彧第31節 縱虎第29節 閱兵第20節 甘寧第21節 圍攻第17節 亂陣第32節 張飛第9節 交鋒第30節 徐母第12節 閻溫第33節 脫鉤第26節 劉封第19節 劉磐第4節 解圍第29節 許靖第17節 恩威第7節 女衛第1節 坐忘第37節 惡鬥第9節 勸降第24節 方案第4節 王肅第38節 下套第26節 劉封第17節 恩威第35節 機會第36節 合圍第6節 風氣第15節 周瑜第12節 新茶第35節 激將第27節 破城第28節 藏書第21節 遼東第23節 奇兵第28節 見駕第31節 趙雲第27節 談判第30節 權衡第34節 低頭引子第39節 去留第10節 女婿第3節 外戚第7節 人蔘第32節 朱鑠第28節 藏書第21節 賈詡第16節 初戰第33節 血戰第1節 坐忘第21節 取捨第29節 閱兵第32節 西行第24節 緩兵第13節 救援第6節 風氣引子第9節 洛陽第8節 要案第3節 外戚第12節 盜版第4節 木匠第36節 且蘭第6節 青囊第23節 關羽第31節 趙雲第15節 襲肅第23節 試探第25節 勸降第5節 屠城第16節 陳到第3節 擂臺第19節 訣別第18節 分化第7節 南巡第40節 長鎩第3節 奇襲第16節 初戰第9節 交鋒第14節 換血第37節 白帝第26節 閻圃第27節 斬將第8節 馬謖第28節 枹罕引子第12節 盜版第23節 關羽第36節 訛詐第16節 談判第39節 巡陣第4節 王肅第3節 奇襲
第31節 劉璋第34節 緩兵第1節 除夕第4節 風起第22節 楊阜第16節 荀彧第31節 縱虎第29節 閱兵第20節 甘寧第21節 圍攻第17節 亂陣第32節 張飛第9節 交鋒第30節 徐母第12節 閻溫第33節 脫鉤第26節 劉封第19節 劉磐第4節 解圍第29節 許靖第17節 恩威第7節 女衛第1節 坐忘第37節 惡鬥第9節 勸降第24節 方案第4節 王肅第38節 下套第26節 劉封第17節 恩威第35節 機會第36節 合圍第6節 風氣第15節 周瑜第12節 新茶第35節 激將第27節 破城第28節 藏書第21節 遼東第23節 奇兵第28節 見駕第31節 趙雲第27節 談判第30節 權衡第34節 低頭引子第39節 去留第10節 女婿第3節 外戚第7節 人蔘第32節 朱鑠第28節 藏書第21節 賈詡第16節 初戰第33節 血戰第1節 坐忘第21節 取捨第29節 閱兵第32節 西行第24節 緩兵第13節 救援第6節 風氣引子第9節 洛陽第8節 要案第3節 外戚第12節 盜版第4節 木匠第36節 且蘭第6節 青囊第23節 關羽第31節 趙雲第15節 襲肅第23節 試探第25節 勸降第5節 屠城第16節 陳到第3節 擂臺第19節 訣別第18節 分化第7節 南巡第40節 長鎩第3節 奇襲第16節 初戰第9節 交鋒第14節 換血第37節 白帝第26節 閻圃第27節 斬將第8節 馬謖第28節 枹罕引子第12節 盜版第23節 關羽第36節 訛詐第16節 談判第39節 巡陣第4節 王肅第3節 奇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