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節 雷銅

廬江舒城,太守府。

夏侯稱坐在府中伏在案上仔細的看着地圖,門口響起一陣輕快的腳步聲,主記焦仲卿手裡捧着一份文喜滋滋的走了進來:“大人。”

夏侯稱聞聲擡起頭,看了一眼笑容滿面的焦仲卿,不禁笑道:“仲卿,夫人要生了,你這麼開心?”

“大人說笑了,內人剛剛有了一個月,怎麼可能這麼快就生啊。”焦仲卿一邊笑着一邊撩起了衣襬跪坐在夏侯稱面前,將文遞到夏侯稱手中:“大人,是雷家要降了。”

“是嗎?”夏侯稱笑了笑,接過文看了看,長出一口氣:“我正愁着這事呢,這雷家幾萬口人躲在山裡,總之是個隱患,本想着等新軍練好就去剿滅他們,沒想到他們倒識相,主動歸降了。嗯,是個好事,值得開心一下。是誰來談的?”

“雷公義(雷緒)的弟弟雷公方(雷銅)。”焦仲卿笑道:“大人借用荊山軍,一個月之間就掃清了江東的人馬,也算是給他們解除了威脅,如今又從襄陽請來了農學生,丈量土地,他們再不出來,只怕就沒他們的機會了,他們當然要搶着出山了。”

“雷公方?”夏侯稱擡起眼皮想了想:“聽說他挺能打的,跟蔣欽交過幾次手,互有勝負?”

“對,在雷家也只有他能和雷薄相提並論。”焦仲卿點點頭道,他看了看夏侯稱的臉色,試探的說道:“大人,雷家以及附庸有數萬口。勝兵者三四千人。足以和大人抗衡,他們出降是大功,可一旦有了異心,也足以惹出大亂子啊。”

夏侯稱沉思了片刻,點頭應道:“仲卿,你說得有理,我也有些擔心這個問題。關中戰事將起,京畿附近的兵力都轉向了關中,丞相府已經命令合肥地張蕩寇回長社駐防,只留下了李破虜地三千人。我廬江因爲新定,又與江東隔江相對。這纔沒有抽調人馬,可我手中的兵力也有限。這雷家又不是個安份之人,如何安排他們,確實是個大問題。你可有什麼好辦法嗎?”夏侯稱說着,擡起頭看着焦仲卿。

焦仲卿猶豫了一下,再次看了看夏侯稱的臉色:“大人。屬下是有一計,只是不知當說不當說。”

夏侯稱撲哧一聲笑了,一拍案上的文:“仲卿,以前你說話總是直來直去,現在怎麼也拐彎抹角的,當真是和夫人破鏡重圓,又將爲人父。有了牽掛不成?”

“大人說笑。”焦仲卿臉一紅:“屬下以爲。雷家讓大人心憂者,不在其人多。而在其兵多,如果把他的兵力分散了,則不足爲患。丞相府將襄陽附近的兵力抽調出一萬多人,鎮南將軍又要攻取益州,兵力必然不夠,何不將雷家最精銳的兵力調往襄陽,由鎮南將軍管轄,這樣又能幫上鎮南將軍,又能解大人的心腹之憂。”

夏侯稱哈哈一笑,眉毛挑了兩下,欠身一拍焦仲卿的肩膀:“仲卿,果然好計,一舉兩得地好計。這樣,如果雷家先歸降我再調往襄陽,只要有些麻煩,將來丞相府可能問我一個私自調兵之罪。不如讓他們自已到襄陽請降,這樣就沒有把柄抓在人手中了。我不太方便去說,你去和雷家說,就讓這個雷銅去。”

“諾”焦仲卿連聲答應,起身退了出來。

雷銅站在門外等得正心急,忐忑不安。他受兄長雷緒之命前來議降,想着儘快出山,一來可以回到老宅過個舒服些的冬天,二來是憑仗着手中地實力和新任太守夏侯大人好好商磋一下,好多佔些田地。他們已經知道這位新任的夏侯太守從襄陽請來了不少農學生,還要依照襄陽地新政授田。廬江自從建安四年孫策擊破劉勳之後,就一直在江東的治下,地方豪族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的,和孫家都有些來往,這次蔣欽被擊破,廬江重回朝庭治下,有些家族跟着撤到了江東,有些則因爲和孫家的來往被殺了頭,廬江也空出不少良田來。廬江地熟,比起襄陽來不遑多讓,一旦有人打理,收成很是可觀,雷家豈能放過這個好機會。何況他們和江東一直不和,就憑着這一點,夏侯太守應該也不會太爲難他們雷家。基於這個考慮,雷緒很快就決定向朝庭請降,向夏侯太守請降。

雷銅沒想到自己到了太守府並沒有受到太守大人的熱烈歡迎,反倒讓他在門口站了老半天,這讓他實在有些不爽,只是考慮到自己來地目的,這才忍住了心頭的不快。他正在來回踱步,焦仲卿大步從裡面走了出來,老遠就拱手笑道:“公方兄,別來無恙啊。”

雷銅擡眼仔細打量了他半天,直到焦仲卿趕到他的面前,這才恍然大悟,一面還禮一面笑道:“仲卿啊,你可是大變了模樣,我都認不出來了。唉呀呀,看你這身衣服,現在在太守府任職了?功曹還是長史?”

“慚愧慚愧,我焦家哪有資格做功曹啊,功曹得有尊兄這樣的人來做纔是名至實歸。我只是蒙大人看重,做個主記罷了。”焦仲卿一邊笑着,一邊挽着雷銅向裡走:“來來來,大人正忙,要略等一會纔有空接待公方兄,他生怕怠慢了公方兄,着我先接待一下,我也正好有些話要跟公方兄一敘。”

雷銅一聽焦仲卿做了新太守的主記,不由得有些吃驚,焦家是廬江的小族,雖然也是歷代都有做官地,但都不是什麼大官,如今地主記雖然不是什麼大官,但他掌管所有的記錄文,而且和太守接近地機會很多,是個很重要的位置,可見焦仲卿頗受夏侯太守的看重。太守雖然沒有及時出來迎他,但讓焦仲卿出來先和他說話。並沒有輕視他地意思在裡面。

想到這裡。雷銅露出笑容:“與仲卿相別數年,我也有些話要和仲卿相敘。”

焦仲卿笑着,將雷銅拉到自己地辦公處,讓人上了茶,和雷銅分賓主落座,聊了幾句閒話,然後看着雷銅說道:“公方兄,你們雷家願意出山,太守大人很高興,說你們雷家是廬江各家都應該效仿的榜樣。將來還要多多倚仗雷家的支持。”

“豈敢豈敢。”雷銅連忙笑着搖搖手:“廬江重歸朝庭治下,我雷家這些年苦苦支撐的努力也算是沒有白費。支持夏侯太守重建廬江,正是我雷家義不容辭的責任。夏侯太守太客氣了。”

焦仲卿看着雷銅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暗暗笑了:“雷家人才輩出,夏侯大人求賢若渴,雷家重現當年的盛況是指日可待。不過公方兄,恐怕你的機會不多啊。”

雷銅一愣。有些不解的問道:“仲卿此話怎麼講?”

焦仲卿讓了讓茶,思索了一會說道:“公方兄可能也聽說關中戰事將起,朝庭正在向關中調集大軍,可惜廬江新取,又與江東隔江相對,所以夏侯大人雖然善戰,卻不在召集之列。要不然以公方兄的用兵能力。到了關中戰場只怕很快就能拜將封侯。如今在廬江,不過是安撫境內。戰事不多,雷家雖有三千之衆,卻沒有公方兄地用武之地啊。”

雷銅一下子就聽出了焦仲卿的意思,搞了半天是新任太守在擔心雷家地忠誠度,擔心雷家強悍的實力,這本是雷家談判地資本,卻因爲資本太厚實,讓對方有些忌憚了。他低着頭沉默了片刻,緩緩說道:“仲卿可有妙計?”

“妙計談不上。”焦仲卿笑道:“不過我倒是爲公方兄想好一個去處,還請公方兄參詳。說起來廬江雖然屬揚州郡,但因爲和荊州接壤的原因,夏侯太守也歸屬鎮南將軍節制,而鎮南將軍準備西進益州,正爲兵力不足愁,如果公方兄到了鎮南將軍手下,立功的機會多的是,也許升遷得更快一些。”

雷銅眉頭一皺,想了想又笑了,這樣好,雷家的實力雖然分開了,卻沒有受損。而且他也聽說曹衝用兵很有一套,手下地降將也很受重用,象黃忠已經鎮守江陵,魏延鎮守夷陵,儼然是襄陽的兩座門將,而投降之前魏延不過是個看城門的假司馬,黃忠也不過是個中郎將,一年不到的時候,都做了將軍,以自己的本事,估計也不會差到哪兒去,與其在這裡被人防着,不如到那邊去立功了。他拱手謝道:“仲卿果然妙計,受教受教,我回去和兄長商議一下,屆時再來與大人商榷。”

“好說好說。”焦仲卿微笑着拱手回禮。

雷銅回山中大寨和雷緒一商量,很快就接受了焦仲卿的建議,領着一千最精銳的部曲出了山,向江夏郡地文聘遞要求到襄陽去向曹衝請降。文聘聞訊不敢怠慢,一面將雷銅迎進西陵城,一面快馬報與曹衝,半個月之後,曹衝回了信,着文聘派兵將雷銅送往襄陽,同時派劉磐帶着人馬在漢水之上迎接。

雷銅見到曹衝地時候,曹衝正恭恭敬敬的坐在一位老者面前受教,一見雷銅進來,躬身向老者告罪道:“先生辛苦了,今日就講到這裡,等過兩天仲豫先生來了,我再請先生來。”

那老者笑着站起身來:“將軍太客氣了,老朽受先生禮遇,衣食無憂,安心在裡著課徒,爲將軍講幾句哪裡算得上辛苦,更何況將軍思慮慎密,老朽也是頗受啓呢,所謂教學相長,便是如此。將軍事務繁忙,老朽還是等仲豫先生來了,再來叨擾。”曹衝客客氣氣地將老者送了出去,站在門口看着老者上了車遠去,這纔回過身來看着雷銅:“廬江雷公方?”

“稟將軍,正是屬下。”雷銅見曹衝面色溫和,心裡的緊張去了些,連忙應道。

“好一條漢子。”曹衝讚了一句,揮手請他坐下,向旁邊一擺手笑道:“子巨將軍你是知道的,我就不饒舌了。我爲你介紹其他諸位。這位是九江蔣幹蔣子翼,這位是襄陽龐統龐士元……”

曹衝一邊說着,一邊向雷銅介紹,雷銅客氣的和第一個人見禮,當介紹到襲肅時,雷銅有些吃驚,不是說要打益州的嗎,怎麼益州地將領倒坐在這裡?而且這個傢伙看樣子還挺受優遇地,難道益州已經降了,那自己想立功的想法豈不是又落了空?

曹衝見雷銅有些詫異。便笑道:“公方遠來辛苦,先休息兩日。熟悉一下襄陽的情況。再做安排。”

“諾”雷銅不敢多說什麼,他本來覺得自己帶了一千精銳部曲。就算不能獨當一面,至少也能有點實力,可一看到在漢水邊來迎他的劉磐的人馬,立刻涼了半截,自己這一千人如果稍有異動。只怕不消半個時辰,就會被劉磐擊殺。而聽劉磐的話,好象他這些人馬在曹衝部下都不算最強的,曹衝手下戰鬥力最強悍的先是二百虎士,然後是八百鐵甲軍和兩千鐵騎,他這些人只能算第三流的,和荊山軍、新來的益州軍一個檔次。

雷銅聽到這句話。不免有些喪氣。劉磐是第三流地,估計自己就是第四流了。他沒想到曹衝手下居然這麼強悍,怪不得他人雖不多,卻戰無不勝。他收起了當初的傲氣,老老實實地聽從了曹衝的安排,歸到劉磐屬下做了一個校尉,和那個襲肅做了同僚,每天隨着劉磐一起在大營裡訓練,等待出征。

他奇怪地是,襄陽正在緊張的秋收,農田裡忙成了一片,可襄陽的軍隊卻沒有出去幫忙的意思,連大營都不準出去,每天的任務就是操練,一副大戰即將來臨地樣子。在和劉磐熟悉了之後,他找機會問過劉磐,劉磐笑着說道:“鎮南將軍吩咐,我們不是農夫,我們只是保護農夫的,所以收莊稼不是我們的事,不讓人來搶他們的莊稼纔是我們的事。”

雷銅半懂半不懂,茫然的點了點頭。

一輛馬車緩緩的在漢水北岸停了下來,身體瘦弱地荀悅在侍女地挽扶下,緩慢的下了車,踏上了堅實地土地。他捏起拳頭,輕輕的捶了捶有些酸脹的腰,慢慢的直起身來,眯着眼睛看着川流不息的漢水,輕輕的吁了一聲:“終於到了。”

“大人,你看,那邊船來了。”左邊一個侍女指着遠處一隻大船輕聲叫道。

荀悅擡起一隻手遮住刺眼的陽光向遠處看去,一隻大船正起滿了帆飛駛來,一個女子被衆人簇擁着站在船頭,向着這邊連連揮手。荀悅笑了,他回頭招呼道:“好了,走,準備上船。”

大船很快就靠了岸,荀文倩在僕人的攙扶下,跳上岸來,急步迎了上來,在荀悅面前款款拜倒:“侄女迎接來遲,還請從伯恕罪。夫君本當要親自來迎,奈何秋收正緊,事務繁忙,只能在城中相候了。”

Wωω▪tt kan▪¢ O

荀悅哈哈一笑,擺了擺手:“起來,我一路上都看到了,整個南陽郡都在忙着秋收,襄陽豈能例外,來來來,我們上船再敘。”

荀文倩連忙安排人將荀悅接上了船,到船艙中坐定。荀文倩親手端上一杯茶來放在荀悅面前,掀開杯蓋,一股藥香撲鼻而來。荀悅有些不解的問道:“這是什麼茶,味道怎麼如此怪異?”

荀文倩笑了笑:“夫君聞說從伯身體有恙,就特請張大師配了一副藥茶,裡面加了些補氣提神的藥材,對從伯的身體大有好處。他還怕從伯遠途勞頓,特地讓張大師安排了一個弟子隨身侍候。小青,去請吉醫匠過來給從伯診診脈。”

荀小青應了一聲,出艙叫進一箇中年來人。那個中年人行了禮,坐在荀悅面前,微笑着說道:“吉平見過大人,爲大人診脈。”

荀悅撫着鬍鬚笑了,他滿意的看了一眼荀文倩,伸手端起藥茶呷了一口,這才伸出左手,荀小青連忙將他的衣袖向上了,露出他瘦得皮包骨的手臂。吉平伸手三指,搭上他的脈門,閉上眼睛,過了近三十息,才睜開眼睛鬆開手,又讓荀悅張開嘴,看了舌苔,好好的檢查了一番,這才笑道:“夫人放心,荀大人只是略有虛弱而已,有我吉平在,再加上將軍爲大人準備的五禽戲,別的不敢多說,大人再健健康健的活十年是沒有問題的。”

荀悅哈哈一笑:“五十亡而不爲夭,我已經六十二歲了,不敢奢望再活十年,能有個一年半載的,和鎮南將軍討論完了我的那些,我就是沒有遺憾了。”

荀文倩微笑着嗔道:“從伯這是哪裡話來,我大老遠的將從伯請來,豈是討論幾本就行的,你呀,一定要好好的活着。”她說着,向吉平點頭示意,吉平行了禮,退了出去,緊跟着荀小青帶着其他人也退了出去,艙中只剩下荀悅和荀文倩兩個人。

荀悅一邊呷着茶,一邊看着荀文倩,冷靜的眼神中透出一股迷茫:“文倩,你把你在信中言有未盡之處,細細道來,有什麼樣的機會可以讓我的夢實現。”

第9節 洛陽第33節 血戰第5節 搗鬼第21節 小勝第28節 枹罕第32節 慷慨第11節 水師第8節 魯肅第26節 鍾繇第14節 白骨第36節 合圍第7節 人蔘第27節 談藝第6節 漢羌第29節 重圍第17節 恩威第17節 太子第11節 算計第36節 徐庶第13節 說降第14節 神手第36節 且蘭第35節 狡兔第4節 故縱第17節 借力第38節 決戰第30節 蒲元第15節 周瑜第27節 來降第29節 南海第20節 郗慮第26節 大勝第13節 比武第5節 天意第39節 張任第21節 取捨第31節 劉璋第2節 王侯第29節 棋子第15節 襲肅第1節 狼顧第39 血口第10節 定計第15節 立威第24節 方案第16節 試探第25節 勸降第21節 取捨第29節 棋子第11節 鳳雛第39節 去留第29節 王粲第11節 鳳雛第9節 交鋒第37節 託孤第28節 攻戰第35節 程普第3節 欲擒第10節 女婿第4節 故縱第30節 女兒第29節 王粲第1節 狼顧第12節 激動第12節 耿紀第23節 夜話第28節 攻戰第33節 王異第39節 反攻第6節 風氣第35節 妙用第27節 斬將第21節 要價第14節 算計第8節 洋妞第6節 黃老第5節 支持第12節 殺機第18節 漢紀第37節 閻行第19節 劉磐第29節 馬超第29節 和親第29節 閱兵第10節 開戰第19節 刺蝟第27節 空城第25節 困獸第6節 青囊第12節 殺機第38章 女衛第11節 父子第21節 圍攻第31節 趙雲第31節 搶親第4節 木匠第11節 糧食第38節 黃雀第5節 屠城第29節 馬超
第9節 洛陽第33節 血戰第5節 搗鬼第21節 小勝第28節 枹罕第32節 慷慨第11節 水師第8節 魯肅第26節 鍾繇第14節 白骨第36節 合圍第7節 人蔘第27節 談藝第6節 漢羌第29節 重圍第17節 恩威第17節 太子第11節 算計第36節 徐庶第13節 說降第14節 神手第36節 且蘭第35節 狡兔第4節 故縱第17節 借力第38節 決戰第30節 蒲元第15節 周瑜第27節 來降第29節 南海第20節 郗慮第26節 大勝第13節 比武第5節 天意第39節 張任第21節 取捨第31節 劉璋第2節 王侯第29節 棋子第15節 襲肅第1節 狼顧第39 血口第10節 定計第15節 立威第24節 方案第16節 試探第25節 勸降第21節 取捨第29節 棋子第11節 鳳雛第39節 去留第29節 王粲第11節 鳳雛第9節 交鋒第37節 託孤第28節 攻戰第35節 程普第3節 欲擒第10節 女婿第4節 故縱第30節 女兒第29節 王粲第1節 狼顧第12節 激動第12節 耿紀第23節 夜話第28節 攻戰第33節 王異第39節 反攻第6節 風氣第35節 妙用第27節 斬將第21節 要價第14節 算計第8節 洋妞第6節 黃老第5節 支持第12節 殺機第18節 漢紀第37節 閻行第19節 劉磐第29節 馬超第29節 和親第29節 閱兵第10節 開戰第19節 刺蝟第27節 空城第25節 困獸第6節 青囊第12節 殺機第38章 女衛第11節 父子第21節 圍攻第31節 趙雲第31節 搶親第4節 木匠第11節 糧食第38節 黃雀第5節 屠城第29節 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