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 立威

曹衝聽了,放下手中的茶杯,似乎沒有聽出于靖話中的憤怒和嫉妒,彷彿于靖就是誠心向他請教一番,以一種你說他胖他立刻就喘的博大胸懷謙虛了一下:“於先生過獎了,小子不才,能有幾位高才相助,純屬是小子一片至誠之心。小子雖然才能低劣,卻真心想爲國爲民做一點實事,故而這幾位高才纔會鼎力相助。既然先生如此誠心,那小子就爲先生介紹一番。”

說着,他還若有其事的露出一種不好意思的笑容,直氣得於靖胸口堵,嗓子眼甜,然後才指了指龐統說道:“這位蔣幹蔣子翼和文厚文子淳,先生已經認識了,我就不多說了。這位是鳳雛先生龐統龐士元,和先生是同鄉,都是襄陽人氏,想來先生是聽說過的。這位乃是川中才子張鬆張永年,有過目不忘之才,機謀百出,也是位高才。這位樂樂玄玉,乃是折衝將軍樂文謙的長子,文武全才,果敢勇烈,頗有折衝將軍的風範,將來也是位大才……”

他一個個的指着說下去,于靖的臉色越聽越難看,折衝將軍的兒子做文,荊州名將文聘的侄子做嚮導,神手鄧展、武衛校尉許的兒子作侍衛,日,這豎子手下還真是藏龍臥虎,能人不少啊,難怪這麼少年得志,意氣風。與他一比,自己帶來的這個鐵家堡的年青高手鐵勒果然是替人家提鞋都不配的。

曹衝對於靖難看的臉色恍若未見,一個個的介紹完了,這才笑了笑道:“說來慚愧,小子才疏學淺,委屈他們了,如果是在丞相帳下,他們只怕用不了多久就能揚名天下。當然了。象鳳雛先生這樣的,早就是揚名天下了。”

于靖心中暗罵,狗屁的臥龍鳳雛,都是龐德公吹出來的,我在襄陽多年,也沒聽說過他有什麼驚人地事蹟,不過這個豎子手下確實不可小視。他如此推崇龐士元,難道龐士元真的有才?

他想了半刻,眼珠一轉,心道:“管他有才沒才,反正我纔是這五千人馬的智囊,不能滿足我的條件,管你什麼臥龍鳳雛。想進房陵縣城。門都沒有。”他笑了笑道:“公子帳下果然是人才濟濟,于靖今天算是開了眼了。本當與諸位高才討教討教以有寸益,不過可惜啊,這裡畢竟不是踏青的場所,咱們還是談談這眼下的戰事。”

曹衝心中冷笑一聲:“你丫的終於熬不住了,好,讓你先談,看你有什麼鬼主意。”他面帶微笑地點點頭道:“先生有什麼話,不妨直說。蒯元吉有什麼做的不對的地方,小子一定還諸位一個公道。”

于靖哼了一聲。大大咧咧的將杯中茶一飲而盡。擲杯於地,手扶着大腿昂然說道:“蒯元吉仰仗着蒯家的家世,得了這房陵長,卻不知房陵雖小,卻是數千大漢子民安生立命之所。他到任之後,不思爲民造福,只知搜刮這山中的土物。整船整船的運往襄陽。渾不顧這些山民缺衣少食,生存無以爲繼。故而我家寨主才爲創義。帶領山民圍了這房陵,要替朝庭去了這貪官污吏,爲百姓申張正義,還山中一個安定和平地世界。”

曹衝看了一眼面色倉惶地蒯景,對於靖的話不置可否,也不點頭也不搖頭,不贊同也不加以反駁,他當然知道這不過是講價錢之前的場面話,戲肉還沒有開始。他淡然的笑着,垂下眼簾看着冒着熱氣和茶香的耳杯,隨口對停下來看他態度的于靖說道:“先生請繼續說。”

于靖看到蒯景的神色緊張,以爲蒯景已經被曹衝收拾過了,不免看着蒯景撇了撇嘴,掩着嘴虛咳了一聲,藉機瞅了瞅曹沖和他身邊的數人,見曹衝面色淡然,臉上看不出一絲態度的傾向,而龐統等人更是專注於眼前的茶,似乎沉浸在了茶香之中,根本沒有聽到他地話似地。

“我家寨主一心爲民,對這山中情況熟悉,和各族各寨都很交好,這次蒙各位看得起,舉爲盟主,也就豁出去了,要把這事做到底。我們幾十個寨子商議已定,一致要求朝庭嚴懲貪官蒯祺,回蒯祺搜刮的財物,同時體貼民心,施恩於民,免房陵西城三年賦稅……”于靖見曹衝一直不置可否,嘴越說越順,一會兒功夫提了十幾條要求,直覺得有些口乾了,纔拿起鄧艾給他續好的茶水呷了一口,停下來看看曹衝的臉色。

曹衝沉吟了半晌,見他不說話了,這才說道:“於先生和申寨主一心爲民,這些要求大體都不過份。不過小子一時還不能全部答應,有些事要覈查一下方可作答,有些事則非小子所能決定,要照會益州和漢中郡,再上報朝庭方可。至於蒯祺,他既然已經到了這一步,不用上報到丞相府,只怕漢中太守張公祺(張魯)和益州牧劉季玉(劉璋)就不會輕饒了他。他貪墨搜刮的財物,一經覈查,只要確有其事的,一定如數還,已經損壞的,自然也會如價抵償。蒯家有人在這裡,我想這點是沒有問題地。”

蒯景聽了,汗如漿出,連連點頭:“一切全聽公子吩咐。”

曹衝點了點頭:“於先生所說,大多都合情合理,不過這一切,都要在我先看到房陵長蒯祺之後再說,一來有些事情需要對質,雙方照面說個清楚,方可把事情查個水落實出,既不能便宜了壞人,也不能委屈了好人。更何況蒯祺再有錯,這圍攻縣城……”曹衝停住了話語,語氣一下子變得嚴肅起來:“也是我大漢律不容地。諸位圍城已經有大半個月,看樣子也曾經攻擊過房陵縣城,這蒯祺是生是死,我等一無所知。如果蒯祺無恙,他自然難逃律法的嚴懲,可如果萬一蒯祺有什麼三長兩短,這事情可就複雜了。屆時本公子想大事化小也做不到了。”

于靖不屑地一笑:“蒯元吉膽小如鼠,從圍城那天起,就沒有在城頭看過他,想來這種鼠輩是不容易死的。”他橫了一眼又羞又氣的蒯景,繼續說道:“就算城中只剩下一個人,想必也一定會是這位蒯家的大才。”

“於安平,你不要欺人太甚。”蒯景實在忍受不住這種被人當面指着鼻子罵的滋味了。霍地一聲站了起來,拔出半截長刀怒聲大罵。于靖面色不屑,仰起臉用鼻孔對着蒯景,重重的哼了一聲。蒯景大怒,本待上前一刀斬了這姓於的,可一看橫刀怒視的鐵勒,再看看面色不豫的曹衝。只得強忍着胸中的悶氣。重重的坐了下來,拿起茶杯就往口中倒去,一小半茶水入了口,一大半茶水卻灑在胸前,滴滴嗒嗒地到處都是。

于靖輕蔑的一笑,轉過頭對曹衝說道:“公子美意,我等心領。不過公子要入城,只怕還沒到時候,我的話還沒有說完。”

曹衝嘴角露出一絲微笑:“既如此,先生何妨一次將話說完。”

于靖沉吟了半晌:“我家寨主覺得。雖然說蒯祺難逃律法嚴懲。只怕再來一個,也未必比蒯祺強。他們既不熟悉山中的情況,又只想着三年任期一到,仗着家中勢力再換個地方繼續搜刮,只當到這山中游玩了一趟。因此……”他收住了話,凝視着曹衝,慢慢的說道:“我家寨主和各位頭人覺得。最好能由熟悉這山中情況的人自治。方能確保一方平安。”

曹衝輕輕的放下了手中地茶杯,略有深意地看了一眼于靖:“不知申寨主和各位頭人覺得。什麼樣的人才適合當這房陵長?可有合適人選?”

于靖見曹衝沒有怒,反倒問起了人選,心中大定。他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沒有立刻回答曹衝的話,反倒拿起了茶杯,悠然自得的拿起了茶杯伸向鄧艾。曹衝看着鄧艾提着茶壺往他杯中續水,略一思索笑道:“莫非於先生說的是你自己?”

于靖搖了搖頭:“于靖雖有小才,卻不敢枉自尊大。要說熟悉這山中的情況,自然非我申家二位寨主莫屬。二位寨主久居山中,與各位頭人關係默契,一向交好。如果能由大寨主任房陵長,由我家二寨主任上庸長,則山中自然太平,於朝庭有利,于山中百姓也有利。”

曹衝哈哈一笑,放下手中的茶杯坐直了身子,直視着于靖說道:“先生建議雖好,卻略有不妥之處。先生讀過,應該略知我大漢律法。這當官的先得要有人推薦,然後由丞相府考覈,再行依能授任。申家二位寨主雖然有才,但從未任過地方官,又未經人推薦,只怕一時還不適合當這房陵長和上庸長,只怕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啊。我曹衝不才,想見一見二位寨主,如若真如先生所說,願作推薦之人,先生你看如何啊?”

于靖一聽就沉下了臉:“公子此言妄矣,這大漢律雖有此等規定,但不實行已經多年,如今這大漢的官員,有多少是經過這個途徑爲官地?公子欺我不知嗎?遠地不說,這益州牧劉季玉可是朝庭任命的?這漢中太守張公祺可是官府任命的?還不是憑着手中有兵有錢,自已佔了地方,自行任命官員。公子既然奉丞相命鎮守襄陽,難道這點權利還沒有嗎?既然如此,那就請公子先回襄陽,等我家寨主取了房陵和上庸,屆時再去拜會公子,也免得公子爲難。”

“原來申家也想割據一方啊。”龐統笑道:“既然如此,爲何不連西城也取了,由先生任這西城長,豈不是更方便了。”

“你以爲我們不能嗎?非不能也,乃不爲也。”于靖哼然冷笑,斜眼掃了一眼龐統,又看了一眼曹衝:“公子以爲于靖的建議可好?這樣也免得公子難向丞相大人交待,等我家寨主取了房陵,將這房陵治理得風調雨順,到時候也好給公子面子上添光啊。”

曹衝撇了撇嘴:“看來於先生真是入山多年,好多事情不太清楚了。如今中原已定,雖不敢說天下一統,卻也不是十幾年前有幾千人就可以稱霸一方的時候了。申家有多少人馬,比袁本初強?比袁公路強?是比縱橫無前的呂奉先強?還是比席捲天下的黃巾軍強?居然還想着這等美事,真是貽笑大方。先生這個智囊,做得不到位啊。只怕會給申家帶來禍事。小子奉勸先生,爲人謀當慎重啊,不要一不小心,壞了申家地上下幾百口性命。”

于靖臉色一下子變得鐵青,他愣了片刻,呵呵一笑道:“原來公子根本沒把申家放在眼裡,申家勢力是沒有那幾個人強。可公子別忘了,這裡是大山,這裡面全是山民,就算丞相大人地十幾萬大軍放到山中,也是九牛一毛,無奈我何。申家人不多,只有數千雄兵。山寨一座。也算不是固若金湯,只不過十萬兵圍攻一年,也未必能破寨而已。公子不信,不妨試試。于靖不才,就不奉陪了,告辭”

他走了兩步,見曹衝也沒有如他所願的起身留他,還是那麼不以爲然地笑着,想到自己滿懷希望而來,卻是空手而歸。不由得又是失望。又是忿怒,他回身戟指着曹衝說道:“久聞公子少有才名,如今一見之下,不過如此,孔文舉所謂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大概就是如此模樣了。公子太年輕了,還是回到丞相大人膝下比較安全,莫不要丟了性命都不知是何原因。”

曹衝心中大喜。你丫的終於惱羞成怒。口不擇言了。他沉下臉一句也不說,龐統卻心領神會。長身而起,戟指于靖大聲喝道:“大膽,無知鯫生,竟敢對公子無禮。給我拿下”

他的話音未落,曹衝身後的許儀和李維就如離弦之箭一般撲了過去。李維一把抓住于靖還沒來得及收回去的手臂,飛起一腳就將他踢得騰空飛起,接着單手用力,狠狠的將他摜在地上,又重重的在他背上踏了一腳。這一腳踩得於靖一口氣沒上來,立刻陷入半暈狀態。

鐵勒一下子愣住了,怔了片刻才明白過來,立刻拔出刀衝了上來,高高舉起長刀衝着李維背後就劈。他還沒碰到李維,只覺得眼前一花,腰間地長刀甚至都未拔出的許儀空着雙手就攔在了他的面前。只見許儀雙手齊伸,右手捏着鐵勒手中長刀的刀背,左手駢指如戟,在鐵勒胸口一戳。鐵勒頓時覺得胸腹之間如受重擊,一陣巨痛,立刻鬆開了手中的長刀,靡然倒地。

許儀冷笑一聲,看了一眼倒地痛苦不堪的鐵勒,雙手捏住鐵勒的長刀,緩緩用力,喀嚓一聲竟將背厚約半寸地長刀一拗兩斷,這纔將兩截斷刀扔在目瞪口呆地鐵勒面前。

曹衝站起身來,緩緩走到于靖的面前,將手中的茶慢慢的倒在於靖的臉上。于靖被滾燙的茶水一激,慢慢從半昏迷狀態下清醒過來,他怨恨的看着曹衝,咬着牙恨聲說道:“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你這個豎子連這點規矩都不懂嗎?”

“這只是叛賊和官兵,不是交兵的兩國,你連這點都沒搞清楚,就敢在本公子面前囂張至此?”曹衝將耳杯丟在於靖的臉上,揮了揮手道:“我殺的不是一個使者,只是一個目光法紀地狂徒,一個讀了聖賢卻做出亂臣賊子之事地敗類,一個不顧家族父母,委身於賊卻恬不知恥的小人,有何不可?我只是遺憾,居然被你這種人污了我的

他轉過身,不屑的揮手道:“拖出去,殺了,離得遠一點,別讓他污了我的眼睛。”

李維應了一聲,單手提起面無人色的于靖向旁邊走去。于靖被身材高大的李維提着,象是一隻無助地雞,力不從心地拼命掙扎,一邊走一邊大罵:“豎子,你不得好死,你不講規矩……”話音未落,李維擡手一掌扇在他的臉上,將他沒罵完地話一下子打回了肚子裡,半邊臉立刻腫了起來,于靖咕嚕了兩聲,哇的一聲吐出一口鮮血和幾顆牙齒,剛要再罵,卻被李維象扔一個破袋子一樣扔在地上,一手握着刀鞘,一手握着刀柄,刀光一閃,于靖那顆大好頭顱被一腔鮮血激得飛起足足有一尺來高,然後滾落塵埃,兩隻眼睛瞪得大大的,看着一刀梟後已然還刀入鞘的李維。

鐵勒面無人色,他看着緩步走回的李維,再看看如天神一般站在他面前的許儀,面色煞白,他在很短的時間內先被許儀空手擊倒,長刀被許儀折斷,接着又欣賞了一下李維那種快得他根本看不清的刀法,曾經的少年輕狂一下子飛到了九霄雲外。他抽眼看了一眼正面色如常和和龐統等人說笑的鄧展,對他說的自己再練三年方可大成的話敬佩得五體投地。他曾經是那麼的驕傲,一直以爲自己是年輕一輩中的高手,如今才知道,那些不過是井底之蛙的愚見,他甚至有些懷疑,自己要遇到怎樣的明師苦練三年,才能達到眼前這兩個看起來年齡和自己差不多大的漢子的境界。更重要的是,自己還有機會活下去嗎?鐵勒強忍着身體的疼痛和心中的恐懼,看着一臉冷漠,慢慢走過來的曹衝。

第1節 扯謊第29節 閱兵第5節 天意第37節 奇功第1節 扯謊第10節 有德第36節 徐庶第27節 來降第32節 轉機第7節 出山第30節 初啼第17節 孟達第17節 殺人第37節 託孤第10節 韋晃第33節 賀齊第31節 面子第11節 運籌第28節 中計第39節 去留第37節 奇功第21節 要價第6節 謝奇第39 血口第5節 試探第5節 試探第2節 軍議第35節 激將第23節 西城第3節 奇襲第23節 西城第20節 甘寧第35節 狡兔第9節 洛陽第2節 儒法第24節 夷陵第3節 外戚第6節 黃老第15節 邛杖第15節 魏諷第20節 族誅第24節 金城第13節 同心第21節 賈詡第25節 佈局第21節 遼東第16節 荀彧第20節 呂蒙第4節 風波第22節 楊阜第33節 突變第38節 嚴顏第16節 試探第6節 謝奇第38節 龍陽第6節 進退第7節 人蔘第15節 虛實第12節 親敵第27節 空城第23節 夜話第17節 鄧展第24節 魏延第38節 決戰第33節 賀齊第22節 及時第6節 進退第26節 賦詩第29節 和親第34節 質問第36節 訛詐第7節 女衛第12節 傾談第3節 奇襲第27節 來降第25節 困獸第29節 重圍第9節 勸降第28節 盡心第10節 謠言第33節 血戰第40節 成敗第9節 圈套第10節 定計第9節 疑點第9節 交鋒第34節 地勢第27節 破城第38節 決戰第13節 算計第7節 人選第13節 同心第23節 奇兵第24節 持節第37節 託孤第20節 轉移第6節 進退第40節 功成第2節 儒法第4節 攻城
第1節 扯謊第29節 閱兵第5節 天意第37節 奇功第1節 扯謊第10節 有德第36節 徐庶第27節 來降第32節 轉機第7節 出山第30節 初啼第17節 孟達第17節 殺人第37節 託孤第10節 韋晃第33節 賀齊第31節 面子第11節 運籌第28節 中計第39節 去留第37節 奇功第21節 要價第6節 謝奇第39 血口第5節 試探第5節 試探第2節 軍議第35節 激將第23節 西城第3節 奇襲第23節 西城第20節 甘寧第35節 狡兔第9節 洛陽第2節 儒法第24節 夷陵第3節 外戚第6節 黃老第15節 邛杖第15節 魏諷第20節 族誅第24節 金城第13節 同心第21節 賈詡第25節 佈局第21節 遼東第16節 荀彧第20節 呂蒙第4節 風波第22節 楊阜第33節 突變第38節 嚴顏第16節 試探第6節 謝奇第38節 龍陽第6節 進退第7節 人蔘第15節 虛實第12節 親敵第27節 空城第23節 夜話第17節 鄧展第24節 魏延第38節 決戰第33節 賀齊第22節 及時第6節 進退第26節 賦詩第29節 和親第34節 質問第36節 訛詐第7節 女衛第12節 傾談第3節 奇襲第27節 來降第25節 困獸第29節 重圍第9節 勸降第28節 盡心第10節 謠言第33節 血戰第40節 成敗第9節 圈套第10節 定計第9節 疑點第9節 交鋒第34節 地勢第27節 破城第38節 決戰第13節 算計第7節 人選第13節 同心第23節 奇兵第24節 持節第37節 託孤第20節 轉移第6節 進退第40節 功成第2節 儒法第4節 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