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節 賦詩

曹衝一聽這個日期就覺得後腦勺發涼,他知道赤壁的大火就是趁着冬至的東南風才燒起來的。如今黃蓋雖然掛了,換了個孫賁還是冬至,當真這把火不燒是不甘心啊。他立即向曹操提出了疑問,曹操想了想笑道:“冬至一陽初生,有點東南風也是意料之中,我軍水寨前有障,他來的時候恐怕不會那麼順利,你說的也有道理,我小心一點就是了。”

曹衝見他雖然應了,卻不是很放在心上,本想再勸,一見曹操滿心歡喜的樣子,只得把話又咽了回去。過幾日就是冬至了,營中正在準備冬至的宴會,曹操這幾日心情頗不錯,反正還有幾日,沒必要讓他惱火。更何況這些日子接觸都很正常,確實也沒看出孫賁有什麼詐降的樣子。不光是曹操漸漸的信了孫賁,就連曹彰也滿心歡喜的在準備迎接他的岳父。

曹衝看着滿營的歡喜面孔沉默不語,他天天鑽在劉琮的營帳裡,看他搗鼓那個東西。在他看來,有了自己說的那些注意事項,劉琮應該很容易就做出來了。沒想到劉琮不知是玩過頭了,還是一心想做個極品出來,以不辜負他劉大木匠的名聲,盡然整整搞了三天,最後纔將一個漂亮到極點的東西交到曹衝手裡。看着雕了花的鏡筒,曹衝不敢相信的看着劉琮:“這都是你的手筆?”

“當然,我把自己關在大帳裡三天,連吃飯都是專人送到門口,這上面每一刀都是我搞的,沒有第二個人經過手,你是大漢國見過這千里眼的第二個人。而我……”劉琮得意的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是第一個!”

曹衝看着他那得意的樣子,禁不住笑出聲來,然後捏起了鼻子用一種很怪異的目光看着劉琮:“你是不是這三天連大小解都在營帳裡?”

“是啊。你怎麼知道地?”劉琮擺出一副“你連這猜得到,我真的很佩服”的神情。

“還用想?就你這一身臭味就知道了。”曹衝將臭氣轟天的劉琮推了出去:“趕緊去洗洗再來說話,臭死人了,你還讓不讓我呆着啊。”劉琮舉起袖子自己聞了聞,覺得沒有什麼異常的,不過看曹衝那樣,再想想自己這三天過的日子,估計味道確實有點大。他也不多說什麼了。自己出去讓人燒水洗澡去了。等他洗完了回來,曹衝已經讓人擺好了酒席,準備爲他慶功了。

“有了這東西,江東要搞鬼又難了一成。”曹衝舉起杯對劉琮說道:“第一批船已經裝完,你先回去休息一陣子再說。事情多的是,身體要緊。再說我把你留的時間太長了,只怕大玉兒又要收拾你了。”

“不會地,呵呵。”劉琮笑道:“她現在對我可好着呢。成天侍候着,怕我冷怕我熱的,這次本來要跟着來,我怕她煩,沒讓她來。以前吧。她不理我,我盼着她跟我說話,現在她倒是理我了,我又嫌她話太多了。”劉琮自我解嘲的邊說邊搖着頭。眼中透出的卻全是得意。

曹衝笑了一聲,沒有說什麼。想起初見劉琮時他一副畏畏縮縮的衰樣,再看看他現在滿面紅光,精神抖擻的神氣,他不由得感慨人還是要有機會的,放錯了地方的金子連土坷垃都不如,放對了地方地一塊凡鐵都會發出他應有的光芒。

“過兩天就是冬至了,你回襄陽一趟吧。”曹衝說道:“正好我有些東西讓你帶回去。另外有封信帶給志清(曹馥)。”劉琮沒有問爲什麼,他只是順從的點點頭,舉起杯來一飲而盡。

冬至來了,曹營裡辦了一個大宴會,天剛擦黑,文武官員們就聚到了中軍大帳。曹衝沒那麼早去,他從下午開始就上了烏林峰,站在峰頂眺望長江對岸的江東大營。通過望遠鏡。他能隱約分辨出周瑜的中營大帳。他有時候甚至有一種荒謬地感覺。自己是真的在和那個“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周公瑾對陣。並將他打得守營不出嗎?這可是自己心目的地偶像啊。

“倉舒,果然你就在這兒,還真被大雙說中了。”當明月從江中升起的時候,曹彰氣喘吁吁的爬上峰來,叉着腰邊喘氣道:“快點,營中的宴會都開始半天了,你也沒來。父親擔心你,讓我來找你。”

“宴會已經開始了?”曹衝坐在那裡,無動於衷的說道。

“當然開始了,就等你了,王仲宣都賦完詩了,我們這些人又不會作什麼詩,被他們欺負慘了,就等着你這個文武全才去幫忙呢,快點,再不去叔權要被他們灌趴下了。”曹彰一邊說着,一邊拉起曹衝就走。曹衝將望遠鏡收進囊中,一邊走一邊笑道:“叔權又得罪誰了,要灌他酒。”

“他把丞相府的人都得罪光了。”曹彰笑着,拉着曹衝一路飛奔,跑得後面跟着的張鬆和蔣幹上氣不接下氣。到了曹衝自己的大營,大雙和小雙連忙將準備好地新衣服給他換上,這才由許儀和典滿護衛着,黃忠和魏延各帶了幾個侍衛,一起去參加宴會。

宴會現場氣氛十分熱鬧,幾個大才子已經賦完詩,曹操手持長槊,站在高臺欄杆邊,面對下面如林的將士和連錦起伏的營帳,面對着遠處燈火璀璨的水軍大營,靜靜的站了半晌,等到所有人靜了下來,才用他那富有磁性的渾厚嗓音低吟了四句詩:“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衝正走到臺邊,聽到曹操吟了這兩句,不由得一怔,停住腳步向曹操看去。只見曹操滿面通紅,象是喝多了,又象是心情激動難抑。他雙手一振,手中長槊發出嗡嗡的聲響,在每個人的耳邊激起一陣殺氣。正當大家一下驚醒時,他又慢慢吟道:“慨當以慷,幽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他念到此,回過身來,掃視了一眼正凝神細聽地衆人,彷彿在等他們地回答。衆人都低着頭,沒有一個看着他,都在想着詩中含義。何枝可依。這是丞相大人在想他的後路了,目前態勢相當不錯,江東一戰失了主將,二戰又是大敗而回,被逼送來了質子,軍心又不穩,一直未能找到剋制已方地有效途徑,這仗怎麼看也是怎麼贏了。江東孫權一投降。劉備是驚弓之鳥,無處可去,益州又送來了誠意,這天下,看着就要定了。丞相大功將成。想要找後路了嗎?

可是誰又知道丞相在想什麼?他這個問題如何回答才比較妥當?所有地人都在心裡暗自的問自己,他們低着頭看着案上的山珍海味,看着美酒佳餚,卻視而不見。都在暗自揣摩着丞相的心思,揣摩着其他人的心思,想着自己該如何表示。

偌大的宴會靜得能聽到帳外北風呼嘯的聲音,能聽到衆人所佩的玉佩發出地清脆聲響。

曹操看了看沉默不語的衆人,又看了看立在臺邊的曹衝,臉上露出神秘莫測的笑容,噹的一聲將手中的長槊杵在地上,長槊的尾端刺進土中足有兩寸。發出一聲悶響。曹操看着驚訝的擡起頭來地衆人,緩緩吟出了最後四句:“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好,丞相大人志在高遠,非我等可以想見,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天下唯有丞相可以當得此句。”王粲第一個站起身來大聲讚道:“我大漢中平以來,諸侯紛爭。稱王稱霸者屢見不鮮,先有董卓弄權,後在諸侯割劇,就連劉備、孫權這樣的人都敢稱霸一方,唯有丞相大人,以絕世之才,奮天生神武,掃蕩乾坤,一清宇內,立此不世之功,誠爲我大漢不可多得的中流砥柱,撐天棟樑。若無丞相,便無今日的大漢。諸位,當爲丞相此憂國憂民之詩舉杯,爲丞相大人壽,願丞相大人志在千里,壯心不已。”

衆人一聽王粲這麼說,雖然覺得有些馬屁過分,但大體還是符合事實的。一個個都舉起杯來,大聲叫着“爲丞相壽”,一飲而盡,還有地就開始對着曹操剛剛那首詩評頭論足,反正你說這句好,他說那句好,說來說去就是每句都好,都體現了丞相大人的高尚情懷。

要說這首詩,確實也當得起這些人的誇讚。曹操志滿意得的心態在詩中體現無餘,一副天下大事已定,以後就可以悠遊山林、頤養天年地架式。他去頤養天年當年沒人相信,但幾乎所有的人都被他的豪情感動,覺得這一仗很快就要結束,天下很快就能一統,太平日子馬上就要來了,將軍們可以解甲歸田,文士們可以坐而論道。

曹衝看着暢想着美好未來的文武百官,心中苦笑,臉上卻不得不裝出一副餘心有慼慼焉的樣子,上前告了罪,敬了一圈酒,就想躲到臺下的小將堆裡去,卻被曹操一把拉住了。

曹操心情頗爲舒暢,見曹衝應付式的喝了一點就要跑,有些不樂意的說道:“倉舒,何以來得如此之遲啊?這裡這麼多人都在等你,你這麼做可有些失禮。”

“父親教訓得是。”曹衝陪笑道:“兒子也正後悔此事,不過幸好還能趕得及聽父親地新詩。”

“原來你還知道。”曹操故意板着一張臉道:“既然來遲了,看在你年幼的份上,就不罰你酒了,罰你做詩一首,請各位俊才指教。諸位看如何?”

衆人一聽曹操這個提議,知道這是丞相大人要給曹衝露臉的機會了,哪有說不好的道理,一個個撫掌歡笑,有參加過上巳節的就說了:“公子上次上巳寫了一篇序文,才情不凡,這次更當作詩一首,以慶佳節。”沒有參加過上巳節的也叫道:“我等無眼福,未能見到公子立馬成文,今日有耳福,請公子作詩一首。”

曹操呵呵大笑,將手中的長槊交給身邊的衛士,拉着曹沖走到主席,將他摁在書案前。曹衝見那架勢。知道今天不作詩是跑不過去了。他苦笑了一聲,端起案前地酒來呷了兩口,眼珠骨轆轆亂轉,在自己地記憶中以超快的速度狂搜能夠應景地詩文。想來想去,倒是找到一首主席寫地七律,與眼前的情景倒有些符,只是他印象中現在的詩要麼是四言的古詩,要麼是五言的新詩。這七言的是不是能被人接受,他實在沒能把握。不過眼前的事也顧不得了,先拋出來再說吧,說不定自己又成了七言律詩的開山鼻祖呢。

他坐下來略一思索,提起筆來在鋪好地紙上筆走龍蛇,不大一會兒就寫成,雙手託着恭恭敬敬的遞到曹操面前。曹操接過紙來一看,先是一愣。看着曹衝說道:“子桓跟你通信了?怎麼他新創的七言你也知道了?”

曹衝心中一陣喪氣,又是一陣輕鬆,原來曹丕已經開創了七言啊,這下好了,自己這首盜版不至於太突兀了。他連忙點頭說道:“兄長有信來。確實提及過。”

曹操笑了,回過頭看了看詩,輕聲唸了兩句“荊山風雨起蒼茫,百萬雄師過大江。好,好,有氣勢,來,仲宣,你來看看倉舒這詩如何,不妥之外幫他改一改,再念給諸位聽聽。”

王粲連忙小跑着趕了過來。他最近有些躲着曹衝。就因爲前些日子在襄陽時,每天早晚兩趟,曹衝準時到他房裡來看着他吃藥,直逼着他把張仲景開的十來副藥一滴不差的喝完,張仲景親口確認病根已除之後,纔算是放過了他。一天兩頓藥,喝得王粲看到曹衝就覺得嘴裡發苦,從此有意無意的開始躲着他。好象一遇到曹衝就要喝藥似的。

王粲接過曹操手中的詩稿看了一眼。眼前一亮,不由自主地輕聲吟了一遍。又從頭看了一遍,然後苦了臉對曹操說道:“丞相大人,這個任務只怕我無法完成,這首詩,粲以爲一個字都動不得。”

“仲宣,小孩子不能這麼誇的。”曹操眼中全是笑意,卻故意不高興的說道。

“既如此,粲將此詩念給諸位聽一聽,請諸位看看粲此語是不是言過其實。”王粲湊趣的苦着臉,回過身對着衆人,將曹衝的盜版詩唸了一遍。大家一聽開始兩句,便是一震,再聽到後面地幾句,一個個驚得坐了身子,面面相覷,不也置信的相互看了看,緊接着就將目光集中到了一旁略有些侷促的曹衝身上。

“好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夏侯稱第一個從小將堆裡跳將出來,搶到曹衝面前拍了曹衝一掌笑道:“倉舒,你這首比他們那一堆都要好啊,好詩,好詩,我就說嘛,只要你一來,那準是一鷹入林,百鳥無聲。子文,正清,你看我說的如何?”

“正是,正是。”曹彰礙於面子,不好自家人誇自家人,張泉和張虎他們卻不管這些,大聲地叫起好來,將剛纔受的那些窩囊氣全還給了那些文人。

“諸位,可有一字改得?”王粲不理那些武將,轉向那些文人說道。

“改不得,一字也改不得。”

“氣勢非凡,只有倉舒公子做得,我等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出這等好詩。”

“正是,正是。”

王粲回過頭對曹操笑道:“丞相,粲沒有說錯吧,果真是一字也改不得。粲有一語,不怕丞相生氣,只怕丞相那首,今天當不得第一了。”他又轉向衆人道:“諸位,愚以爲倉舒公子此詩,當爲今日詩會榜首,諸位可有異議否?”

“正是正是。”下面的笑聲一片,誰不知道啊,反正都是他們曹家的,這倉舒公子得了第一,只怕比丞相本人得了第一還要讓丞相開心呢。這個時候不拍馬屁,什麼時候拍馬屁。

“仲宣此言過矣。”曹操臉上的皺紋都笑開了,卻強說道:“我看其中就有要改的,高祖皇帝有令,不得稱項王名諱,此詩直呼項王名諱,不妥,不妥。”

“高祖此令,百年前就廢止了,丞相何須如此苛嚴。”王粲笑道,一邊說道,一邊將詩稿摺好揣進懷中:“丞相大人,粲見獵心喜,當此好詩好書,不願讓他人染指,請丞相大人開恩,就將此詩賞了粲吧。”

“王仲宣好滑頭,趁機貪墨麼?”坐在一邊的裴潛大笑起來,上前就要扯王粲。曹操見他們有趣,哈哈大笑,將曹衝拉到身邊,看了又看道:“倉舒,這才象我的兒子,上次那篇序文,好雖好了,卻嫌老氣。這首詩,比那首序文好,有氣魄。好男兒,就當縱橫四海,心懷天下,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呵呵呵,只怕劉玄德和孫仲謀聽到此詩,要心寒不已呢。”

曹衝陪着笑,連稱過獎。說起來也是,曹操地詩就以氣魄大著名,而前世主席也多次稱讚他的觀滄海和龜雖壽,沒想到自己這一穿越,居然代替主席被曹操誇了一頓,讓這兩個偉大的詩人在錯亂的時空中相會,也算是功德無量了。主席,我有這麼大的功勞,你該原諒我盜版你的詩了吧?

第11節 父子第20節 甘寧第18節 悍婦第9節 疑點第37節 閻行第24節 緩兵第30節 權衡第16節 劫營第15節 邛杖第11節 運籌第2節 張奮第17節 恩威第12節 親敵第31節 縱虎第22節 楊阜第24節 緩兵第23節 和親第9節 境界第2節 王侯第7節 兩難第14節 神手第37節 告密第32節 雨來第32節 張飛第24節 方案第1節 增援第5節 天意第36節 謠言第23節 和親第8節 技改第39節 去留第1節 民重第35節 妙用第27節 談藝第11節 水師第15節 奪位第2節 王侯第9節 勸降第38節 納妾第28節 見駕第21節 取捨第34節 低頭第38節 嚴顏第14節 議事第21節 投降第25節 分兵第37節 託孤第28節 見駕第23節 孫匡第24節 方案第10節 定計第17章 天子第22節 陷阱第18節 封賞第23節 姜維第23節 和親第27節 談藝第28節 藏書第2節 天國第4節 風起第9節 境界第22節 鮮卑第27節 空城第35節 妙用第12節 盜版第35節 鬥智第19節 何平第3節 援兵第19節 何平第19節 劉磐第20節 甘寧第2節 軍議第16節 荀彧第4節 解圍第36節 訛詐第20節 郗慮第31節 重逢第30節 女兒第8節 請戰第35節 激將第11節 父子第3節 比武第11節 水師第31節 僵局第30節 徐母第32節 挑撥第9節 虎女第13節 託孤第12節 耿紀第23節 西城第11節 父子第7節 女衛第10節 夜話第5節 搗鬼第16節 談判第30節 蒲元第7節 兩難第12節 激動
第11節 父子第20節 甘寧第18節 悍婦第9節 疑點第37節 閻行第24節 緩兵第30節 權衡第16節 劫營第15節 邛杖第11節 運籌第2節 張奮第17節 恩威第12節 親敵第31節 縱虎第22節 楊阜第24節 緩兵第23節 和親第9節 境界第2節 王侯第7節 兩難第14節 神手第37節 告密第32節 雨來第32節 張飛第24節 方案第1節 增援第5節 天意第36節 謠言第23節 和親第8節 技改第39節 去留第1節 民重第35節 妙用第27節 談藝第11節 水師第15節 奪位第2節 王侯第9節 勸降第38節 納妾第28節 見駕第21節 取捨第34節 低頭第38節 嚴顏第14節 議事第21節 投降第25節 分兵第37節 託孤第28節 見駕第23節 孫匡第24節 方案第10節 定計第17章 天子第22節 陷阱第18節 封賞第23節 姜維第23節 和親第27節 談藝第28節 藏書第2節 天國第4節 風起第9節 境界第22節 鮮卑第27節 空城第35節 妙用第12節 盜版第35節 鬥智第19節 何平第3節 援兵第19節 何平第19節 劉磐第20節 甘寧第2節 軍議第16節 荀彧第4節 解圍第36節 訛詐第20節 郗慮第31節 重逢第30節 女兒第8節 請戰第35節 激將第11節 父子第3節 比武第11節 水師第31節 僵局第30節 徐母第32節 挑撥第9節 虎女第13節 託孤第12節 耿紀第23節 西城第11節 父子第7節 女衛第10節 夜話第5節 搗鬼第16節 談判第30節 蒲元第7節 兩難第12節 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