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運籌

劉巴矜持的微笑着,見曹衝匆匆的走進來,起身施了一禮:“零陵劉巴,見過公子。”

曹衝連忙上前扶住他:“先生這可折殺小子,先生是元直的老師,便也是我的師輩,應該是小子給先生見禮纔是。”

“公子禮賢下士,果然是名不虛傳。”劉巴客氣的說道,兩人謙讓了一番,分賓主落座,蔡沁兒端上茶來,斂身退了出去,留下米氏姐妹在一旁侍候着。

“先生,這荊楚人士有不少人連官都不做也要追隨劉玄德。先生不去追隨劉玄德反倒北上,實在讓小子欣喜萬分啊。”曹衝先嘆了口氣道。這段時間荊州不少官員棄官南去,好在荊州人才衆多,纔沒有鬧出笑話,象劉巴這樣沒有追隨劉備反而逆流北上的,實在是個異類。

“公子不必爲那些人煩惱,他們枉有才名,卻不知劉備的真面目,不過是個凡才罷了。”劉巴笑着安慰了一句,“聽元直說公子相邀,巴不揣妄陋,這纔跟着元直前來叨擾,還請公子恕罪。”

“哪裡哪裡。”曹衝連忙客氣的說道:“小子有些問題,不向先生請教一下,實在是難以入眠,本當前去拜訪先生纔是,只是一時有些不便,這才讓元直請先生移駕前來,還請先生海涵。”

劉巴笑了,順了一下下巴的鬍鬚說道:“不知公子有何疑,但請說來,巴知無不言。只怕巴才疏學淺,有所不到之處,還請公子莫怪。”

曹衝見兩人都是客氣得過份,不禁笑起來,劉巴見他笑了,也呵呵一笑。這相視一笑,氣氛立刻輕鬆了許多。曹衝笑了一陣,這才沉聲說道:“聽先生說,從江陵向東,有三處要口,一是華容道,二是陸口,三是夏口和樊口,先生以爲,我軍現在還有機會奪得夏口嗎?”

劉巴也收住了笑,定定的看着曹衝半天,纔開口說道:“怎麼公子對我軍的前景好象有些擔憂啊?”

曹衝強笑了一聲:“未算勝,先算敗,也是兵家常事。”

劉巴又沉靜了一會,細想了想說道:“恕我直言,只怕夏口是無法爭奪了,如果我預計不錯,蔣子翼江東之行,只怕會空手而返。孫權駐軍柴桑觀望已久,如果要降,丞相定荊州之日,他就當派使者前來試探風聲,至今不到,其志已明。諸君尚抱孫權投降之念,殊不可取。我聽說公子追劉備於長阪,劉備拋妻棄子,狼狽而逃,其時江東魯肅已在劉備軍中。劉備伏擊公子不成,回到江夏之後,諸葛亮就隨魯肅去了柴桑,此時恐怕已經說服了江東衆臣,起兵西向。這夏口,怕是已經被他們佔了。”

曹衝一聽,皺起了眉頭,遲疑了片刻又說道:“那陸口我軍可能爭得?”

劉巴點頭道:“如果江陵接到軍令立刻出,計算時日,爭得陸口尚有較大可能。公子也不必擔憂,只要爭得陸口,大軍即可棄舟登陸,過蒲圻、羊頭山、陽新,直撲柴桑,以曹公大軍之精銳,想來擊破孫權雖不說舉手可得,則少也有七八成勝算。巴倒以爲,公子要擔心的不是陸口之爭,而是奪得柴桑之後的事情。”

曹衝聽劉巴說可以奪到陸口後從陸口上岸,不必在江中與孫權打水仗,心中正是一鬆,卻聽劉巴說要擔心奪取柴桑之後的事,不免有些奇怪。這上了岸難道還怕江東不成,不是說取了柴桑就可順江東下,江東蹺足可得嗎,怎麼反而要擔心這個事了?

劉巴見曹衝一臉的疑問,笑了笑說道:“公子久在北方,對江東之事瞭解不多。江東雖是偏僻之土,人口原本不多,幾個大城也集中在東部,但江東多山,部族甚多,號稱百越,其實細說起來,在山中爲禍的不僅是越人,還有不少是世家大族,他們有的是與孫氏不合,暫時避世,有的就是想佔山爲王,做一個土皇帝。孫氏在江東三世,征戰十幾年,至今也未能剿滅乾淨。丞相如果奪不到柴桑則罷,如果佔了柴桑,就要面對這些人。這些人久在山中,來去如飛,神出鬼沒,以大軍徵之,他們就隱匿不出,大軍一走,他們又死灰復燃,到時候必成心腹之患。”

曹衝聽了,恍然大悟,這些山越藏在山中,打又不打不得,不打又不成,把他們留在身後東征,糧道隨時可能被截。也就是說即使打贏了赤壁之戰,朝庭的大軍也會被拖在柴桑一帶,短期內不得東下,而以北方的形勢,大軍顯然不能長期在江東征戰。就算北方不出事,要荊州長期負擔大軍的物資,那些世家大族只怕也會翻臉的。到時候荊州一亂,江東更是要捲土重來。

怪不得賈詡不贊成徵江東呢,只怕是他已經看到了這一步,這才建議用重兵守在荊州,保持對江東的威逼態勢,把重心放在收拾荊州的民心上,先穩定了荊州再說。

高人就是高人,賈詡是一個,眼前的這個劉巴也是一個,只怕荀攸他們也看到了,只是進諫了沒用而已。唉,丞相大人現在意氣風,一心想一統天下,哪聽得進這些話啊。他已經不再是那個從諫如流的丞相了,這從他們父子之間的談話就可以看得出來。父子如此,其他人就更不如了。

曹衝苦笑了一聲,眼下大軍已經進,再退回來是想都不要想,還是先想着如何打好這一仗再說。他擺了擺手,不再談這個話題:“先生以爲,這次與江東大戰,我方有幾成勝算。”

“如果不出意外,有七成之數。”劉巴捏起三指說道:“我軍勢大,又是以順徵逆,江東充其量只能聚起五萬精兵,且以水軍爲主。在水軍上雖然數量不如蔡都督的七萬大軍,但其精銳程度只怕略有過之,如果以水戰爲主,雙方各有五五之數。丞相大軍勝在步卒和騎兵,江夏多水多山,騎兵恐怕無用武之地,只能以步卒爲主。以步卒論,如果不爆大的疫病,一旦上了岸,即使除去不熟悉地形的不利因素,也有八成的勝算,所以,綜合來看,大約在七成左右。現在的關鍵是,能不能順利的奪得陸口上岸。”

曹衝沉默不語,劉巴見了,又笑道:“其實打一仗也有好處。”

“此話怎講?”

“江東要面對丞相的大軍,只有全力一拼,必然會集中全部精銳前來,以雙方兵勢而言,丞相縱使不能全取江東於一役,也可重創孫權。經此一役,孫權只能遠遁會稽,沒有幾年他緩不過勁來,到時候留下一支偏軍駐守柴桑,以荊州爲後方,不時騷擾,只怕孫權日子不會好過。大軍坐鎮荊州,西逼巴蜀,關中,假以時日,一統天下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先生所言有理。”曹衝總算鬆了口氣,就算劉巴這麼說是爲照顧了曹操的面子,但總還有點可行性,真要把赤壁大戰打贏了,對已方來說還是有利的。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打贏這一仗,想來想去,就看江東會不會玩火攻了。諸葛亮借東風自然是胡扯,但黃蓋的詐降計卻是真的,到時候只要小心應付,想來還是可以的。

只是這件事只能見招拆招,總不能現在就告訴曹操說,到時候黃蓋會來投降,你一定要小心他放火。如果真這麼說,曹操大概會摸着他的頭說:“你又犯病了?”

“多謝先生賜教。”曹衝感激的對着劉巴躬身施禮,被劉巴這麼一分析,他對赤壁的前景光明多了。對後面的事情也有了更多的瞭解。

說完了這件事,他們又扯了些學問之類。曹衝送了一本《上巳文集》給劉巴,劉巴接在手,眼前一亮,連聲稱謝。從又說到百工之學,從百工之學說到諸子百家,兩人頗爲意趣相投,反倒是周不疑這個正牌的學生在一旁聽了有些鬱悶,感覺到自己反成了外人似的。

正如劉巴所料,幾天後蔣幹灰溜溜的回來了,一見曹衝就愧不敢當連說慚愧。他到江東一行,沒到柴桑就遇到了周瑜。周瑜一見他就笑道:“你來做說客嗎?”然後帶着他在大營裡走了一圈,又把孫權賞的東西擺給他看,然後對他說道:“子翼還有什麼要說的嗎?”蔣幹只能笑笑,鎩羽而歸。好在曹操有了心理準備,大軍都已經按順序開始出了,不降就不降。所以他雖然有些鬱悶,倒也沒火責備他。

“周公瑾雅量高致,非言語可動,幹慚愧,空在公子面前誇口,卻一事無成。”

曹衝笑了笑,這個結果在他意料之中,不是蔣幹無能,只能說現在這個狀態下的周瑜不管是哪方面都是得意之極,不管誰去說也是一樣。不過,藉此機會讓蔣幹這個利嘴吃點癟也是好的。

“放心,會有子翼意氣風的那一天的。”曹衝看了垂頭喪氣的蔣幹,忍不住笑着安慰道:“你還是先在丞相府找個事做。”

蔣幹赧然一笑,沒有多說什麼,只是作揖稱謝。

曹衝正想再安慰他兩句,只見外面一匹馬飛馳而來,到了門前,一個騎士飛身下馬,緊跑兩步單腿跪在曹衝面前:“公子,我家將軍請公子立刻前往丞相行營一趟。”

第2節 交易第36節 合圍第14節 算計第5節 搗鬼第24節 夷陵第20節 驅虎第33節 奪橋第26節 孟獲第19節 說客第25節 鄧芝第36節 生擒第3節 懷春第40節 功成第22節 權衡第23節 孫匡第5節 搗鬼第34節 地勢第24節 魏延第7節 兩難第26節 草案第28節 張合第36節 徐庶第37節 城牆第19節 訣別第26節 賦詩第27節 空城第22節 鮮卑第33章 叛亂第4節 木匠第36節 訛詐第35節 鬥智第1節 扯謊第21節 投降第11節 上巳第5節 試探第1節 除夕第24節 緩兵第14節 白骨第3節 奇襲第19節 說客第14節 議事第12節 耿紀第38節 斬首第11節 劉表第16節 陳到第18節 張鬆第31節 搶親第27節 亂陣第37節 李通第26節 大勝第37節 李通第21節 要價第24節 斷糧第1節 日食第36節 謠言第17章 天子第3節 欲擒第39節 反攻第4節 九品第24節 胡商第21節 小勝第40節 封王第3節 比武第19節 說客第16節 陳到第35節 程普第29節 王粲第6節 彭羕第31節 糧草第40節 封王第32節 破綻第25節 困獸第38節 納妾第7節 人蔘第18節 郝昭第6節 謝奇第35節 風起第21節 遼東第5節 添丁第36節 謠言第35節 狡兔第37節 惡鬥第25節 興亡第24節 觀望第12節 激動第18節 分化第4節 馬鐙第27節 談藝第13節 託孤第17節 借力第19節 去卑第22節 問計第24節 魏延第26節 劉封第36節 謠言第6節 彭羕第27節 破城第31節 劉璋第24節 持節
第2節 交易第36節 合圍第14節 算計第5節 搗鬼第24節 夷陵第20節 驅虎第33節 奪橋第26節 孟獲第19節 說客第25節 鄧芝第36節 生擒第3節 懷春第40節 功成第22節 權衡第23節 孫匡第5節 搗鬼第34節 地勢第24節 魏延第7節 兩難第26節 草案第28節 張合第36節 徐庶第37節 城牆第19節 訣別第26節 賦詩第27節 空城第22節 鮮卑第33章 叛亂第4節 木匠第36節 訛詐第35節 鬥智第1節 扯謊第21節 投降第11節 上巳第5節 試探第1節 除夕第24節 緩兵第14節 白骨第3節 奇襲第19節 說客第14節 議事第12節 耿紀第38節 斬首第11節 劉表第16節 陳到第18節 張鬆第31節 搶親第27節 亂陣第37節 李通第26節 大勝第37節 李通第21節 要價第24節 斷糧第1節 日食第36節 謠言第17章 天子第3節 欲擒第39節 反攻第4節 九品第24節 胡商第21節 小勝第40節 封王第3節 比武第19節 說客第16節 陳到第35節 程普第29節 王粲第6節 彭羕第31節 糧草第40節 封王第32節 破綻第25節 困獸第38節 納妾第7節 人蔘第18節 郝昭第6節 謝奇第35節 風起第21節 遼東第5節 添丁第36節 謠言第35節 狡兔第37節 惡鬥第25節 興亡第24節 觀望第12節 激動第18節 分化第4節 馬鐙第27節 談藝第13節 託孤第17節 借力第19節 去卑第22節 問計第24節 魏延第26節 劉封第36節 謠言第6節 彭羕第27節 破城第31節 劉璋第24節 持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