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 算計

親衛們解開了閻溫身上的繩索,又端來了水讓閻溫洗乾淨,隨即有兩個羌女端着酒肉來到閻溫的身邊。閻溫也不推辭,安然自若的接受了醫匠的治療包紮,在羌女的侍候下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連看都不看坐在對面的馬一眼。吃飽喝足,他站起身一拱手:“多承款待。”

馬笑了笑,揮了揮手,兩個羌女一左一右的扶着閻溫去了。

馬種看着閻溫雖然有些踉蹌,卻堅定無比的身影,有些擔心的對馬說道:“兄長,我看閻伯儉不是能輕易投降的人啊,他這麼做,會不會有詐?”

馬扭過頭看了馬種一會,略有所思的說道:“你是說,他明天到陣前,會不按我說的說?”

馬種沒說話,但他的神情顯然正在擔心這個。

“那你有什麼辦法?”馬放下酒碗,沉思了半晌,也覺得閻溫有點靠不住,萬一閻溫在陣前大叫“援軍來了”,那冀城豈不是更難攻了?“冀城如果不能忙拿下,援軍可能就真到了,到時候我們不僅一無所得,還有可能腹背受敵。”

他苦笑了一聲,又說道:“就算我現在願意退回去,那些羌人也不願意啊,他們滿心想着出來撿點便宜,如果空手而回,以後還能聽我的嗎?”

馬種猶豫了一下,擡起頭小心翼翼的說道:“從閻伯儉逃出去開始算,到現在有半個多月了,如果他一路上晝夜兼程趕到縣向夏侯淵請救兵,那麼夏侯淵確實有可能已經到了上。也就是說,閻溫所說的,有可能是真的。如果夏侯淵真的到了上,只怕冀城……難下。”

“沒這麼快?”馬嘴上不相信。可是語氣已經不那麼有把握了,他用粗壯地手指撓了撓髒兮兮的頭,想了想又說道:“夏侯淵手下總共才四萬多人,陳倉、街亭都要留守人馬,安定那邊還在防守。他應該抽不出三萬人。何況三萬人不是三千人,可以輕軍直進。三萬大軍移動,要帶多少輜重?他要抽調多少民夫?哪是說走就走的?”

馬種想了想,也覺得不太可能,可是他還是有些不放心。過了一會兒又說道:“兄長,上到此不過六七十里,派個快馬去看看豈不是更有把握?如果閻伯儉真的是在說謊,我們再攻城不遲。”

馬聽了,展顏一笑,一拍大腿讚道:“這個辦法好。來人……”

幾個騎兵斥候半夜時分趕回了大營。他們被寒徹入骨地北風吹得渾身冰冷。但額頭上卻冒着涔涔地冷汗。一見到馬就跪下磕頭。說話都有些哆嗦了。

“上確實被曹軍奪了。從戰旗上看正是夏侯淵。”斥候緊張地說道:“另外。我們還看到了朱靈等人地戰旗。”

馬有些懵。這麼說閻溫說地不是騙人地話。而是真話了?他一時有些緊張。想了想又不死心地問道:“你們有沒有進城去看?朱靈不是在陳倉嗎?怎麼會到了上?”

“將軍。上城戒備森嚴。我們哪進得去。半夜裡一點燈火也沒有。安靜得很。顯然有大軍入駐。我們還聽到了軍營裡才能聽到地刁斗聲。”斥侯嚥了口唾沫說道:“他們地斥侯放到了五十里。我們好容易才鑽進去地。有個兄弟想爬進城去看看。離城牆還有五十步就被夜哨一箭射死了。緊跟着巡邏地就趕來了。要不是跑得快。我們幾個差點都回不來。”

馬有些窒息。從帳門口吹進來地夜風涼得讓他渾身起了一層雞皮疙瘩。“典軍校尉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一千”。果然不是說了玩地。這麼遠地路程。他居然還真地趕到了。而且還是三萬人。簡直是匪夷所思。

“你們下去。”馬赤條條地從褥子裡爬起來。揮了揮手。又對一個親衛叫道:“去請小將軍來。”斥候低了頭。匆匆地退去了。親衛大步出了帳。馬在帳裡來回踱了兩步。有些煩躁不安。熱乎乎地身子很快就變得冰涼。他禁不住打了個噴嚏。將青銅燈臺上地油燈差點吹滅了。

兩個羌女光着身子爬了起來,從衣架上拿起他地衣服,趕着過來給他穿上。馬張開雙臂,任由羌女替他繫好袍帶,眼睛卻盯着搖晃的燈光出神,濃眉緊鎖。馬種匆匆地走了過來,一見兩個羌女,連忙又退了出去。馬聽到腳步聲,撇嘴一笑:“進來,有什麼了不得的。”

兩個羌女也不以爲然,手腳麻利地穿上羊皮袍子,將行軍榻上的皮褥子推在一旁,一個裝關羊奶的扁壺架在火上,一個將吃了一半的羊腿拿了過來,伸到火上去烤。

“斥侯回來了,夏侯淵確實來了,上已經丟了。”馬言簡意賅的把情況向馬種轉達了一遍。

馬種低頭沉思了一會,自言自語的說道:“既然朱靈已經從陳倉趕到了上,那麼曹衝顯然已經到了關中,要不然夏侯淵不會把朱靈調到漢陽來。這個仗……真的不好打了。我看還是在附近擄掠一番,然後儘快由武都道退回去的好。”

馬沉默不語,進退兩難。他實在捨不得眼前的這個冀城,冀城是州治,是涼州數得過來的幾個大城,搶了冀城,比掃蕩一個郡都有效,只是冀城就象一隻鐵殼烏龜,他雖然有三萬騎兵,卻沒有信心拿下冀城。本來可以圍而不打,擠壓韋康的信心的,現在卻來了援軍,自己反而有可能被兩面夾擊,這實在不是個好兆頭。

他轉了兩圈,擡起頭看着馬種,眼神裡充滿了殺氣:“不能退如果這次不戰而退,我以後在羌人中說話就再也沒人聽了。就算要退,也要狠狠的打一仗,我有三萬騎兵,夏侯淵就算有三萬人。他也吞不下我。更何況……”他笑了笑,臉色獰厲:“韓遂還在旁邊看着,我如果就這麼退走了,豈不是被他笑死?我們合兵一處有八萬人,爲什麼不能一口吞下夏侯淵。回頭再拿下冀城?”

馬種一聽大驚失色,愕然的看着戰意盎然的馬。

“韓遂就在顯親。離此不過百里,立刻派人聯繫他,我馬上趕到望垣堵截夏侯淵,請他趕來匯合。”他頓了一頓。呲牙笑道:“告訴他,拿下夏侯淵和冀城,戰利品我們平分。”

馬種聽出了馬地狠決,知道無法再勸,只得應了,連夜派人去聯繫韓遂,韓遂接到馬的消息之後。立刻把成公英叫來商量。這次馬出人意料的、極其爽快的答應了韓遂地要求。讓他擄掠了幾個縣,補充了一下物資。平息了那幾個頭領的怨氣,韓遂正打算就此撤回金城呢。現在接到馬約他合擊夏侯淵的消息,他有些猶豫。他和夏侯淵打過交道,此人兇悍好鬥,手上的人馬也比較精銳,戰鬥力很強,作風也很頑強,敢打硬仗,如果不能一下子打死他,自己很可能被拖住,兩敗俱傷。更重要的是,他領地雖然是以步卒爲主,可是行軍極其快,用兵飄忽不定,騎兵在他面前也未必就穩操勝,這讓韓遂在心理上不敢輕視他。

現在曹衝又到了關中,如果他全力一戰打死了夏侯淵,正好替曹衝去了一個心腹之患,而且還送了個把柄在他手裡,自己卻打得筋疲力盡,這值不值得,實在是個必須要考慮清楚的問題。

“公英,你看……”韓遂沉吟着看向成公英。

成公英在地圖上掃了一眼,又問了馬派來地人幾個問題。搖了搖頭說道:“這事不清楚的地方太多,一時還決定不了。不過,馬將軍既然派了人來約戰,我們什麼表示也沒有就走,這也不好,他這次這麼大度的讓我們在顯親、略陽諸縣擄掠,解決了我們眼前的危機,如果我們不幫他,只怕讕過去,也會被人譏笑。再者,這麼大地好處在眼前,就算將軍捨得走,只怕那些人也捨不得走。三萬人的輜重,再加上冀城,這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我也是考慮到這些,所以才猶豫不決。”韓遂點頭贊同的說道:“要不我們就派一部分人向他靠攏,配合他作戰。冀城我也不想要,就由他佔着,夏侯淵部的輜重能分一部分給我,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韓遂的眼光穿過帳門縫隙:“很快就要下雪了,如果現在不走,我們今年就得留在顯親過年了,這一仗,要打必須戰決,拖得時間長了,可不是好事。”

成公英眼睛還是瞟着地圖,沉默了半天,忽然說道:“我覺得夏侯淵應該沒有三萬人,他總共四萬多人,除去在安定的吳質部五千人,徐晃、朱靈、朱鑠三部一萬五千人,他手頭最多兩萬多人,徐晃、朱鑠在街亭,朱靈在陳倉,各地再留些人手,他哪來的三萬人?朱靈怎麼會到上來,他不守陳倉了?就算他是增援來了,陳倉也一定會留下足夠地人手。再考慮到他這次行軍來得如此之快,我估計除去就近調用地朱靈、朱鑠之外,他從塢帶過來的人不會過五千,否則他地度不可能做到這麼快。那麼再加上朱靈、朱鑠的人馬,在上地人馬,應該不過一萬五千人,說不定只有一萬出頭。”

韓遂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我們合兵一處,豈不是可以輕鬆吞下夏侯淵的人馬,重創曹軍?”

成公英點點頭:“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重創夏侯淵是沒有問題,就算不能全殲他,也可以打得他奄奄一息,將他趕出漢陽郡。可是將軍想一想,夏侯淵只有一萬多人,又是輕軍而來,所帶輜重必然有限,我們兩家分可就不足了。至於冀城,我估計馬到時候也不會輕易的讓我們分享,他如果看到夏侯淵只有一萬多人,或許不會讓我們參戰,以免我們要求分享戰利品。”

韓遂想了想。忽然笑了,指着成公英笑道:“公英,你對馬孟起可謂是知之甚深。他現在以爲夏侯淵有三萬人,這纔要求我去支援。如果他知道夏侯淵只有一萬多人,大概根本不會通知我的。”

成公英笑了。

韓遂笑了一陣,又說道:“不過這些都是我們的猜測,夏侯淵究竟有多少人,我們也不敢保證。如果不派人去,只怕馬孟起又會生起嫌隙。所以這兵還是要派地。可是我們也不能就這麼白幫忙,不管他多少人,東西怎麼分,還是先說好了才行。免得馬孟起到時候又反悔。”

“將軍如慮甚是。”成公英笑道:“依屬下愚見,我們應該分兵兩路,一路去望垣和馬將軍合兵一處,另外一路繞道去隴縣,奪取隴關,一來可以堵住夏侯淵的後路,二來可以防止曹軍的援軍。這樣也是配合了馬將軍作戰。想必馬將軍也不會有什麼異議。”

韓遂一想,哈哈大笑。對成公英的計策很是滿意。他們算來算去,夏侯淵應該沒有三萬人。既然如此,那麼馬擊敗夏侯淵應該就是意料之中地事。夏侯淵大敗之後,必然要撤回關中,他們在半路上打夏侯淵的敗軍,花的力氣小,收穫卻要大得多,更關鍵的是,他去打隴西,阻力要小得多,又可以提前知道曹軍援軍的動向,如果有什麼意外,他可以先反應過來,相對而言,危險性也就小得多。

“公英,所言甚是。”韓遂起身拍了拍成公英地肩膀,大笑着說道:“就依你的妙計而行,讓子義帶上成宜、侯選兩人,一共兩萬人去幫馬孟起地忙,我們去打隴縣,抄夏侯淵的後路。”他想了想又笑道:“說不定,還能順便把街亭拿下,那關中的大門就向我們打開了。”

徐晃接到斥候的消息,得知韓遂沒有向西退回金城,反而從顯親又殺回了隴縣,立刻感覺到了出了問題,他一面派出大量斥侯繼續打探,一面派出兩路傳令兵,分別向夏侯淵和曹衝報警,同時他火派出一曲人馬進駐隴關,日夜監視着韓遂地動向。

夏侯淵接到徐晃的消息的時候,已經在下呆了七天。閻溫一去不復返,沒有任何消息傳來,生死不明,也不知道城裡得到了消息沒有。不過,現在夏侯淵最關心的不是冀城的安危,而是他自身的安危。出乎他最初的預料,馬不僅沒有退走,反而放棄了冀城逼了上來,在前方三十里處地望垣紮下了大營,擺出一副準備決戰地模樣,與馬同時到達的還有原屬韓遂地兩萬人馬。

要說不緊張,那是假的。夏侯淵征戰多年,深知道一萬多步卒面對着五萬羌人騎兵那是什麼後果,就算是當年地殺神段平東羌,也沒有遇到過如此兇險的情況。段當時還有五千騎兵,而他現在手中的親衛騎集中起來,也不過千人,根本當不得大用。

所幸馬摸不清他的虛實,一直以爲他是三萬人,沒敢輕易上前挑戰,只是在望垣等着,要不然馬一定會一擁而上,直接擊破這小小的下城。

夏侯淵有些進退兩難,要按實際情況說,他現在立刻撤退還得及,但是他一撤,冀城可就危險了,他這次救援行動,也就算徹底失敗,以後他在曹衝面前,就根本沒有資格多說什麼了。但是當徐晃的消息送到他的面前時,他知道再不決定可就來不及了,必須立刻做出決定。

“文博,圓明,你們有什麼看法?”夏侯淵推開地圖,將徐晃送來的消息遞到朱靈和朱鑠的面前。朱靈和朱鑠看了一眼消息,愕然變色。馬前面有五萬大軍,他們已經很緊張了,現在韓遂三萬人又去抄他們的後路,前後八萬人馬合圍,這一萬多人還不夠人家塞牙的,他們看到這個消息怎麼可能不緊張。

“大人,我們……”朱鑠的臉有些白,不停的搓着手,眼神緊張的閃爍着。

“怎麼了?有什麼想法就說出來聽聽。”夏侯淵笑了,向後靠了靠,讓自己坐得舒服一點,笑眯眯的看着朱鑠。難得的開了個玩笑:“圓明,你這是怎麼了,看你臉色這麼差,是昨天沒睡好。還是做了違反軍令的事了?”

旁邊地朱靈和郭淮見平時很嚴肅的夏侯淵今天心情這麼好,也有些意外的笑了起來,而朱鑠的白臉上也有些不好意思地泛了紅,他喃喃的說道:“將軍說笑了,我怎麼可能違反軍令呢。”

“沒違反軍令就好。說說,你覺得我們現在應該如何處理纔好?”夏侯淵收了笑容。恢復了一貫的嚴肅,用手指點頭地圖對朱靈和郭淮說道:“文博,伯濟,你們也說說。”

朱靈摸了摸下巴。不緊不慢的說道:“將軍,以屬下之見,徐將軍只能從後面牽制一下韓遂,他要守着街亭,也沒有實力和韓遂的三萬人馬較量,因此隴關只能起一個預警作用,不可能擋得住韓遂。如果我們還留在下不走。則韓遂最多兩天後就會截斷我軍後路。就算將軍要向前與馬決戰,我軍地糧草也無法保障。”

夏侯淵點了點頭。手裡玩弄着一把銀柄拍髀(漢代的匕),也不說好。也不說不好,只是把眼光看向朱靈,示意他繼續往下說。朱靈有些爲難,現在地情況很明顯,不立刻退後就是死路一條,夏侯淵自己不說,偏要別人說,顯然是覺得這樣沒面子,要讓別人說出來。可是自己的話已經說得這麼明顯了,他爲什麼還是不動聲色呢。朱靈看了一眼神態輕鬆的夏侯淵,忽然有一種不祥的預感,他不會是想在這裡和馬決一死戰?

朱鑠見朱靈看着夏侯淵不說話,艱難地嚥了口唾沫,小聲說道:“將軍,文博的意思可能是立刻撤退。文博,你是這個意思?”

朱靈點了點頭,讓開了夏侯淵那似笑非笑的眼神:“屬下正是這個意思,一萬多人應付前後八萬人,實在……沒什麼把握。”

“豈止是沒有把握,簡直是找死。”夏侯淵站了起來,手捏着拍髀的刀柄,背在身後,在屋子裡來回轉了幾圈,一邊走一邊自言自語的說道:“前後總共八萬羌人騎兵,我們只有一萬五千人,雖然有城可守,而且軍械方面也佔點優勢,但是兵力懸殊太大,而且下的城太小,羌兵不用大型攻城器械,就憑着簡易的雲梯就能殺進來。因此,下城不足以據。”

朱靈和朱鑠一聽,立刻鬆了一口氣。他們拱起手正要說話,夏侯淵擺了擺手打斷了他們,接着說道:“可是我們如果現在就退出漢陽,那麼冀城必然丟失。冀城堅固,存糧較豐,如果一旦被馬佔據了冀城,那麼我們想再奪回來,所花地代價就不是眼下這一萬多人了。”

“那……”朱靈和朱鑠一聽他這麼說,心又提了起來。

“找你們來,就是要想個辦法,既要保住我們自己,又不能讓馬奪了冀城,只要他佔不了冀城,那麼他就不敢在此多做停留,不要多,只要三五天,馬就會留開漢陽,放棄冀城。下了雪,他既攻不了城,也無法野戰,沒吃沒喝地,他不走還能幹什麼?”

“三……五天?”朱靈沉吟了,沒有說下去。

“馬雖然有五萬人在手,可是他不知道我們的底細,閻溫沒回來,一定是被他抓住了,以閻溫地血性,他一定不會向馬投降,也不會告訴馬實情。馬現在猶豫不前,顯然是相信了我們有三萬人。下雖小,有三萬人守城,五萬羌兵攻城也沒有勝算,何況他也受不起這麼大的損失,所以他在望垣等我們等了兩天,就是想看看我們地底細。如果現在我們一退,他立刻就會追上來,五萬騎兵一泄而下,我們……逃得了嗎?”夏侯淵一笑,停下腳步看着朱靈和朱鑠。

朱靈先反應過來,他立刻明白了夏侯淵的意思。夏侯淵不是不想走,可是他不能走,一來走了之後冀城肯定不保,馬會聯合韓遂猛攻冀城,冀城裡的守兵不多,韋康又是個儒生,看到這麼多羌人一定會慌了神,再看到援兵被打跑了,很可能立刻開門投降。冀城一丟,馬就在漢陽郡徹底站住了腳,以後想要再奪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二來夏侯淵就算想走也未必走得掉,馬現在沒有進攻而是陳兵望垣,是想試探一下夏侯淵,如果夏侯淵心虛,掉頭就跑,那馬肯定會毫不猶豫的追上來,以騎兵追擊逃跑的步卒,要比攻城容易得多。

可是,不逃的話,如果三五天之內不下雪,後路再被韓遂截斷了,豈不是死路一條?

“車騎將軍的龍騎已經到了石家山,留此不過二十里,他們隱在那裡有五天了。有他們在,就算韓遂拿下了隴關,他也切不斷我們的後路。而且,”夏侯淵仰起頭,微微一笑:“他們一定已經將這裡的情況送回了塢,我想車騎將軍不會坐視不管的,也許,他的軍令已經在來漢陽的路上。就算龍騎不知道韓遂的動向,公明也不會死守隴關,他自然也會把消息傳到縣,再通知車騎將軍。”

朱靈和朱鑠不說話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眼前可就是一個大好戰機。關中爲什麼會打了幾年也沒有平定?就是因爲地方太大,這些人分散開來,要想一戰解決問題,實在是不可能。你辛辛苦苦的跑去了,他跑到別的地方躲起來了,你回來了,他也回來了。眼下馬和韓遂都到了漢陽,八萬大軍在這裡,幾乎是叛軍的全部主力。如果曹衝率大軍趕到一戰重創他們,那麼西涼的平定就有可能提前幾年,作爲先鋒兼誘餌的他們,就是功一件。就算曹衝來不及趕到,他們以一萬多人逼退了馬保住了冀城,那也是大功一件。夏侯淵保住了名聲,他們也一定會得到獎賞。

功名總是伴隨着危險一起來的,沒有危險,哪有功名。可是這危險也太大了一些,要想成功,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馬看不透他們的底細,不敢強攻,二是曹衝能迅的趕到。馬的事暫且不說,曹衝能及時趕到嗎?他剛剛接手關中的部隊,要想行軍千里到這裡來支援並重創馬、韓遂,他有沒有這樣的氣魄?

“諸位,可想好了?”夏侯淵微微一笑,眼光在朱靈等人的臉上一掃而過。

朱靈看着夏侯淵的神色,知道夏侯淵的想法其實早就決定了,只是在禮貌性的徵求一下意見,就算自己不同意,他也會這麼幹,與其如此,不如光棍一下,大不了就是兵敗身死,既然想做將軍,他就有這心理準備。因此他立刻拱手應諾:“一切以將軍馬是瞻,靈萬死不辭。”

朱靈表了態,朱鑠自然也不能落後,他猶豫了一下,也抱拳說道:“鑠也願聽將軍軍令。”

夏侯淵暗暗鬆了口氣,揮手笑道:“多謝二位將軍支持,你們下去好好安頓軍心,就說車騎將軍的援兵正在源源不斷的趕來。打敗馬、韓遂之後,必有重賞,牛羊,女人,讓他們心滿意足。”

“喏。”朱靈、朱鑠一聽,知道夏侯淵這是用重賞來激勵士兵的勇氣,財的機會來了,連忙大聲應諾,隨後雄赳赳、氣昂昂的出去了。夏侯淵看着他們消失在門外,轉過頭來對郭淮說道:“伯濟,你有什麼辦法,讓馬再猶豫兩天?”

郭淮笑了一聲說道:“馬在望垣已經呆了三天,估計心裡也有點毛了,這兩天一定會來城下試探一下。屬下以爲,以其讓他來試探我們,不如我們去試探他,好讓他摸不清我們的虛實。”

夏侯淵笑了,他也正有此打算,立刻點頭稱是:“如何試探法?”

郭淮平靜的笑道:“將軍守城,派一位將軍出城爲先鋒,擺出向望垣主動進逼的姿態。”

夏侯淵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這可是件要有膽氣的任務,你看誰去比較好?”

第18節 折將第33節 血戰第33節 脫鉤第3節 外戚第15節 書法第16節 交易第1節 民重第33節 賀齊第17節 韋康第36節 合圍第7節 女衛第14節 換血第9章 天下一 第二十七節 天命第6節 風氣第19節 何平第38節 龍陽第5節 搗鬼第34節 戰書第26節 孟獲第2節 天國第20節 族誅第13節 說降第24節 持節第3節 奇襲第5節 屠城第23節 孫匡第4節 風波第3節 奇襲第25節 分兵第38節 誘餌第16節 初戰第39節 樑鵠第35節 風起第21節 要價第29節 馬超第2節 暗戰第29節 飛蝱第35節 鬥智第30節 權衡第22節 問計第15節 襲肅第30節 單挑第28節 盡心第5節 試探第21節 要價第5節 天意第25節 興亡第26節 孟獲第19節 劉磐第7節 人選第26節 脫兔第25節 困獸第16節 陳到第33節 火攻第26節 草案第15節 請辭第14節 白骨第16節 劫營第32節 慷慨第18節 郝昭第20節 呂蒙第3節 密謀第1節 除夕第20節 呂蒙第39節 反攻第20節 甘寧第37節 白帝第35節 內憂第9節 劉巴第40節 封王第14節 神手第25節 分兵第9節 境界第33章 叛亂第36節 生擒第19節 訣別第26節 賦詩第39節 拜服第37節 白帝第9節 交鋒第14節 交鋒第10節 欺騙第20節 轉移第26節 鍾繇第38節 斬首第14節 交鋒第32節 朱鑠第16節 初戰第29節 重圍第38章 女衛第21節 小勝第38章 女衛第21節 投降第26節 草案第2節 天國第25節 興亡第2節 天國第6節 青囊第34節 低頭第39節 樑鵠
第18節 折將第33節 血戰第33節 脫鉤第3節 外戚第15節 書法第16節 交易第1節 民重第33節 賀齊第17節 韋康第36節 合圍第7節 女衛第14節 換血第9章 天下一 第二十七節 天命第6節 風氣第19節 何平第38節 龍陽第5節 搗鬼第34節 戰書第26節 孟獲第2節 天國第20節 族誅第13節 說降第24節 持節第3節 奇襲第5節 屠城第23節 孫匡第4節 風波第3節 奇襲第25節 分兵第38節 誘餌第16節 初戰第39節 樑鵠第35節 風起第21節 要價第29節 馬超第2節 暗戰第29節 飛蝱第35節 鬥智第30節 權衡第22節 問計第15節 襲肅第30節 單挑第28節 盡心第5節 試探第21節 要價第5節 天意第25節 興亡第26節 孟獲第19節 劉磐第7節 人選第26節 脫兔第25節 困獸第16節 陳到第33節 火攻第26節 草案第15節 請辭第14節 白骨第16節 劫營第32節 慷慨第18節 郝昭第20節 呂蒙第3節 密謀第1節 除夕第20節 呂蒙第39節 反攻第20節 甘寧第37節 白帝第35節 內憂第9節 劉巴第40節 封王第14節 神手第25節 分兵第9節 境界第33章 叛亂第36節 生擒第19節 訣別第26節 賦詩第39節 拜服第37節 白帝第9節 交鋒第14節 交鋒第10節 欺騙第20節 轉移第26節 鍾繇第38節 斬首第14節 交鋒第32節 朱鑠第16節 初戰第29節 重圍第38章 女衛第21節 小勝第38章 女衛第21節 投降第26節 草案第2節 天國第25節 興亡第2節 天國第6節 青囊第34節 低頭第39節 樑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