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 議事

“元直,你看曹操還有多長時間能打下宛城?”身材高大,風度翩翩的諸葛亮撣了撣乾淨的素色單衣,對正躬着腰凝視着荊州地圖下方的宛城出神的徐庶說道。

徐庶面容清瘦,中等身材,穿了一件很相素的單衣。他沒有戴帽子,只有一個黃色頭幘,清瘦的臉上疑雲密佈,他那瘦削有力的手指在宛城四周劃了一個大圈,又在宛城上點了點,這才直起身來,擰着粗重的濃眉對諸葛亮說道:“孔明,此事殊不可解啊。”

“哦?何事讓元直如此費神?”

“曹操這次調集十多萬大軍南下,先攻葉縣和宛城,難道他想逐城而下?”徐庶回過頭來不解的看着諸葛亮,似乎想得到驗證,又好象是在自言自語。“大軍圍了宛城之後,才分出三路支軍南下,是不是說不拿下宛城就不再南進?”

諸葛亮笑了,他擺弄着手上的簡冊說道:“有文仲業守在宛城,我想任誰也不敢放着宛城不管就直接進軍,南陽三十七城,宛城不下,其他的城池就都會堅守,以曹操的性格,當然是要先下宛城,宛城一下,南陽諸城易如反掌。”

“不對。”徐庶搖了搖頭,沉思着說道:“曹操雖然奸詐兇殘,卻不是不知兵之人,你看他官渡之戰,柳城之戰,哪一戰不是以奇制勝?以他用兵的能力,手下能獨立領兵的大將不在少數,怎麼可能逐城攻打?再說了,宛城文仲業雖然善守能戰,只是在十多萬大軍的圍攻下,又有霹靂車相助,葉縣夏煒也不是弱者,不過一盞茶的功夫就被破了城,文仲業再能,只怕也不能守這麼多天?”

“霹靂車?”諸葛亮不屑的笑了一聲:“那玩意也就是聲勢嚇人,真正打起來誰知道會有什麼大用。葉縣夏煒雖然忠勇,卻是匹夫之勇。再說葉縣城小池淺,自從主公移軍樊城,那裡就沒有大修過。對付曹洪那樣的庸將自是綽綽有餘,對付五萬大軍,一鼓而下也在意料之中。宛城城堅池深,我估計那霹靂車都打不到宛城的城牆,想要憑着浮橋攻上宛城,只怕文仲業的強弩不答應。”

諸葛亮對北方總就有所注意,從去年從隆中出山之後,一直在注意曹軍的動向,據派到鄴城的探子來報,說曹操正月從柳城回到鄴城後就修了玄武池操練水軍,他就知道曹操南下荊州的日子一天天的逼近了。因此對荊州最北面的南陽郡,對守在最前面的葉縣和宛城,他都做了瞭解。葉縣的戰報前兩天也送到了,他對葉縣的失守一點也不奇怪。

“宛城遲早要破,但是文仲業能拖一天就是一天,對我們來說,就多一天的準備時間。”諸葛亮有些惱怒的丟下手中的簡策,生氣的罵道:“蔡德他們想幹什麼?要主公守樊城,可守城的糧草、軍械到現在還不給配齊,每次只撥半個月的用量,這次居然拖三天還沒到,他在想什麼?”

徐庶聽了,也停了宛城的話題,接過諸葛亮手中的簡策看了一眼,皺起了濃眉說道:“孔明,會不會是主公招攬人馬的事被他們現了?”

“很難說,按理說,這近一年多時間了,蔡德珪就是再傻,也應該聽到風聲了,不至於到現在才剋扣我們的物資,只怕是他們擔心主公參與到劉荊州的嫡庶之爭中去。”諸葛亮嘆了口氣,無奈的將手裡的簡冊攏到一邊,又拿起一卷木簡,卻沒有打開,若有所思的看着徐庶想了片刻笑道:“元直,你說,這萬一劉荊州走了,劉家二位公子爭起來,我們如何處理纔好?”

徐庶看了諸葛亮一眼,眼中透出笑意,他指了指諸葛亮笑道:“孔明,你可就不對了,劉荊州說起來也是你的長輩,你怎麼不想着他好,倒象是希望他死了,你那二位兄弟鬥起來啊,你可別忘了,兄弟相爭,歷來沒有什麼皆大歡喜的結果的。”

諸葛亮笑着搖了搖頭,拍了一下徐庶青筋有些突出的手說道:“跟你說正經呢,別鬧。”

徐庶笑了一陣,正色說道:“劉琮身後是蔡家,蔡家向來與主公不善,那次還差點要了主公的性命,這些年雖然表面客氣,只怕他得了位,對我們主公來說不是好事。劉琦向來與主公交好,如果他能繼位,自然要好過劉琮。只是劉琦要想爭位,只怕難度不小。”

諸葛亮點點頭:“難度自然是有的,不過元直也不要擔心。劉琦畢竟是長子,在名份大義上佔着優勢,何況他一直名聲不錯,在荊州士民中口碑甚好,也不是全無助力,至少還有主公相助嘛。”

徐庶卻搖了搖頭:“孔明,話是這麼說,只怕事情做起來你有難。你去年替劉琦出了一條妙計,保住了他的性命,到江夏掌了兵。說起來這是件好事,如果劉荊州能多活幾年,他有時間掌握住了黃祖手下那羣驕兵悍將,倒也是不可小視,只是眼下還爲時尚早,如果劉荊州這次一病不起,只怕一來他掌握不了那幫人,二來江夏離襄陽太遠,得到消息時也來不及了。而劉琮和蔡氏兄妹,近在劉荊州病榻之前,有近水樓臺之便。”

諸葛亮也微皺着眉頭,苦笑了一聲:“但願劉荊州不要這麼快就走纔好。”

兩人正說着,忽然有人來報主公從襄陽回來了,還帶着大公子劉琦,不免有些意外,兩人略一思考,就知道事情有了變化,連忙迎了出來。

劉備一進門,在後院聽說父親回來了的劉禪就撒開腿跑了過來,一見劉備就張開雙臂,奶聲奶氣的叫着撲了過來。劉備往常看見兒子,總要抱起來用鬍子刺刺他粉嫩的小臉,逗得他直躲纔開心的,不過今天心中有事,只是隨口安撫了劉禪幾句,便揮手讓侍女帶着劉禪到後堂去了,自己帶着趙雲和劉琦大步進了房。剛到門口,諸葛亮和徐庶就迎了上來,見了劉琦連忙施禮。

“原來是大公子到了。”

“二位先生不必多禮,琦還未謝過孔明先生妙計,真是感激不盡。”劉琦見了諸葛亮,緊張的心情感到了一陣輕鬆,他相信眼前這個比他還年輕幾歲的智者一定能跟上次一樣,隨口兩句話就解了他的心頭之患。

“二位先生,備有要事和二位先生相商。”劉備扶起徐庶說道,一邊說一邊將他們讓進了屋。趙雲沒有跟進去,扶劍站在門外臺階上,跟着幾個親衛不動聲色的就站在了各自的崗位上。

“劉荊州病重?”諸葛亮和徐庶大吃一驚,面面相覷,一時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蔡德珪不是說微有小恙嗎?”

“正是如此,方纔可疑。”劉備坐了下來,喝了兩口送上來的熱茶,總算平靜下來,他將在荊州牧府中的事情說了一遍,特別提到了劉表牀後的伏兵,說到這裡時,他故意停頓了一下,看了一眼劉琦:“我正說伯玉的好處,那蔡德珪心神便有變化,斯時危急,我只得暫且改口了,伯玉休怪。”

第23節 姜維第22節 失算第19節 訣別第34節 馬忠第28節 藏書第31節 重逢第26節 劉封第21節 投降第34節 地勢第36節 堵截第31節 縱虎第2節 交易第8節 要案第10節 鄧艾第7節 人選第15節 奪位第23節 印刷第21節 要價第10節 謠言第11節 水師第32節 轉機第28節 見駕第38節 嚴顏第34節 低頭第30節 權衡第32節 轉機第8節 馬謖第22節 失算第40節 功成第27節 亂陣第3節 奇襲第26節 孟獲第16節 談判第39節 父子第17節 韋康第34節 戰書第16節 荀彧第32節 方圓第29節 重圍第5節 支持第25節 困獸第29節 閱兵第11節 父子第25節 激將第6節 玉佩第19節 去卑第8節 請戰第29節 馬超第4節 解圍第15節 立威第22節 失算第36節 合圍第13節 救援第3節 密謀第40節 意外第17節 鄧展第18節 封賞第18節 張鬆第30節 攪局第7節 文聘第35節 妙用第1節 坐忘第16節 談判第32節 雨來第36節 合圍第4節 風起第7節 許儀第38節 決戰第24節 魏延第8節 洋妞第11節 算計第9節 勸降第27節 來降第33節 脫鉤第28節 中計第30節 蒲元第6節 漢羌第35節 程普第18節 密詔第6節 漢羌第10節 女婿第23節 孫匡第22節 問計第8節 技改第2節 捷報第3節 奇襲第29節 重圍第19節 訣別第34節 質問第22節 問計第16節 荀彧第6節 謝奇第15節 書法第26節 賦詩第27節 來降第33節 脫鉤第4節 攻城第20節 轉移第11節 水師
第23節 姜維第22節 失算第19節 訣別第34節 馬忠第28節 藏書第31節 重逢第26節 劉封第21節 投降第34節 地勢第36節 堵截第31節 縱虎第2節 交易第8節 要案第10節 鄧艾第7節 人選第15節 奪位第23節 印刷第21節 要價第10節 謠言第11節 水師第32節 轉機第28節 見駕第38節 嚴顏第34節 低頭第30節 權衡第32節 轉機第8節 馬謖第22節 失算第40節 功成第27節 亂陣第3節 奇襲第26節 孟獲第16節 談判第39節 父子第17節 韋康第34節 戰書第16節 荀彧第32節 方圓第29節 重圍第5節 支持第25節 困獸第29節 閱兵第11節 父子第25節 激將第6節 玉佩第19節 去卑第8節 請戰第29節 馬超第4節 解圍第15節 立威第22節 失算第36節 合圍第13節 救援第3節 密謀第40節 意外第17節 鄧展第18節 封賞第18節 張鬆第30節 攪局第7節 文聘第35節 妙用第1節 坐忘第16節 談判第32節 雨來第36節 合圍第4節 風起第7節 許儀第38節 決戰第24節 魏延第8節 洋妞第11節 算計第9節 勸降第27節 來降第33節 脫鉤第28節 中計第30節 蒲元第6節 漢羌第35節 程普第18節 密詔第6節 漢羌第10節 女婿第23節 孫匡第22節 問計第8節 技改第2節 捷報第3節 奇襲第29節 重圍第19節 訣別第34節 質問第22節 問計第16節 荀彧第6節 謝奇第15節 書法第26節 賦詩第27節 來降第33節 脫鉤第4節 攻城第20節 轉移第11節 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