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軍糧

調令雖然已經發出,可要等四千兵馬集結然後行軍到達野狐嶺,起碼還需要三天時間。

這三天時間,凌雲也不打算乾等閒坐。五千人即將主動出擊做戰,對凌雲來說,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要解決,那就是軍糧問題。一般打仗,特別是外出作戰,糧草供應都是重中之重。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凌雲五千軍隊出征,就算從野狐嶺啓程,距離桃山也足有百餘里。按照戰時的行軍速度,凌雲這支馬步混合軍隊,起碼也得走上三天。畢竟是去打仗,又不是賽跑,如果只是全速行軍,一天趕個百里衝到桃山,到時全軍上下都疲憊不堪,都不需要別人打,自己就已經累跨了,還打什麼仗。一天行軍三四十里,這是穩妥的速度,尤其是凌雲的這支兵馬其實也只是支新軍而已。趕到戰場三天,作戰肯定也得好幾天,再算上回程,這場戰事預計時間最少也要一週左右,弄不好還有可能要半個月時間。

每個士兵最少需要準備六天的口糧,此時隋朝的府兵戰時是每日給米二升,隋朝二升米大致相當於後世的九百多克,大約兩斤。六天的口糧,就是十二斤米外加上一些醬菜和鹽。凌雲記得他以前曾看過一份數據,上面說普通士兵作戰,正常駐紮和訓練,至少需要消耗三千卡左右的熱量,而作戰期間至少消耗四千卡。最高可達七千卡。據此計算,士兵作戰期間的口糧,包括主食和副食消耗每天不能少於一千五百克。不能絕對無法保持正常體力。

由此可見,雖然此時軍士每天給糧二升看起來數量不少,可實際上卻是遠低於正常需要消耗的數值的。特別是凌雲在見識過了這個時代的軍中伙食後,越發的清楚這些。凌雲執掌懷荒軍以前,懷荒的士兵每天口糧根本達不到日給二升的量,一天也就是一升米,甚至還是糙米。再配一些青菜豆子鹹菜什麼的。可也是數量極少。凌雲編練新軍以後,親自定下了新制。每兵日給糧二升,且每天三餐制,此外,每天還有一頓肉吃。另外還會配發一些副食品。

不過眼下要出外做戰,糧食卻又是問題。

凌雲的計劃是不打算另外帶輔兵運送糧食,每個士兵自己攜帶六天的口糧,外加兩天的應急糧食,一共八天口糧。爭取在一週之內,打完這一仗。

對於士兵的行軍糧,他仔細思考後,列出了一張單子。

在他的單子中,這六天的口糧包括三天量的精米六升(兩千九百五十克)。一天的發麪鍋盔餅一斤(六百八十克),兩天量的死麪餅兩斤(一千三百六十克),六天的乾肉一斤二兩(七百六十二克)。一天量的臘腸四兩(一百八十克),六天的大豆醬十二兩(五百零四克),六天的鹽一兩(四十二克),六天的豆子半斤(三百四十克),六天的蔗糖塊三兩(一百二十六克)。

這六天的口糧接近七公斤,是此時的十斤多。另外凌雲還給每個士兵在六天口糧外,增加了兩天的每人必須攜帶的應急口糧。

應急口糧重量兩斤半。是不需要燒煮的炒米。

這張單子列出來後,凌雲將他交給魏徵,讓他按單子準備。

不過魏徵拿到單子後,臉上表情奇特,好半天后,還是忍不住擡頭道:“這是打仗的軍糧?”

“嗯,沒錯。”

“這也太過煩瑣了一些吧,一共八天的口糧,卻足有十二種,而且有十二斤半之多。”凌雲在每項後面劃了個符號,裡面又寫了一行數字,這個數字他知道是阿拉伯數字,而那兩弧是標點括號,可這個克是什麼意思?他一時沒弄明白,但他還是看清楚了,凌雲的這張軍糧單子太過駭人,口糧訂的高不說,還列了足足十二種類之多。精米、鍋盔、死麪餅、肉乾、臘腸、大豆醬、鹽、豆子,居然還有蔗糖塊!

這羅列的東西,好多他都沒有聽過,如果說這是凌雲給自己列的出征口糧還說的過去,可如果五千人都用這樣的口糧,也太奢侈了。

“這個炒米是什麼?”賀蘭弘也在一邊探頭看了幾眼,然後問道。

“就是把米炒熟了吃,不聽聽着簡單炒起來卻不簡單,但炒米卻是行軍打仗最好的口糧,易儲存,而且隨時可吃,不用再蒸煮。可提前炒制,味美耐飢,吃法簡便。”

李言慶在一邊覺得稀奇,他還沒聽過這什麼炒米,還以爲是凌雲從江南帶回來的法子,連忙詢問炒制方法。

炒米主要的做法就是將米洗淨,去掉雜掉,然後放入鍋中煮沸,待破開米嘴後,馬上出名,再行炒熟。不過說起來輕鬆,真要炒起來還是很麻煩的,要經過煮、炒、碾三道工序才能做成炒米。至於原料,南方的稻米、北方的粟米,都可以。將精米用水浸泡後,上鍋悶蒸,然後在炒鍋上炒熟。這種炒好的炒米,色黃而不焦,米堅而不硬,由於經過水浸,使米表層中的水溶性維生素滲透到米粒中,增加了炒米中維生素的含量。又由於蒸炒後迅速冷卻乾燥,使糊化後的澱粉固定在原有狀態,食用時只需以茶水浸泡即可。炒米食水量低,耐貯存。便攜帶,不易黴壞變質,極適合做行軍乾糧。

這樣的炒米保存許久都不會壞,行軍打仗沒時間做飯的時候,直接抓着幹吃也能充飢,或者直接燒點開水沖泡也行。

聽到凌雲這樣介紹,李言慶道:“那乾脆直接把軍糧全做成炒米就好了。”

凌雲搖了搖頭,“炒米雖然說有易貯存便攜帶不易壞的優點,可也不讓將士們作戰只吃這個。炒米只做應急口糧就好,有時間和條件的情況下,還是正常生火做飯更好。況且,五千人出征,就算每人再炒六斤米,加起來也是三萬斤呢。就算這次來的及炒制,難道以後還難都炒制的出來?”

“既然如此,那又爲何除了兩斤半炒米和六斤精米外,每人還要帶這個鍋盔和死麪餅等?”

“當然是爲了搭配方便,以及作戰需要。每人帶兩斤半炒米,是應急糧食,這個應急口糧的意思,並不是說給軍士們吃不上飯時應急用的,而是必須在指揮將領下令的特別允許下,才允許使用。不然,就算斷糧,也不允許隨便動用應急口糧,違者將被嚴厲處罰。這個應急糧,我設計的意思是用於我軍作戰的最後關頭,當上面下令使用應急口糧,就說明出現兩個情況,一是我們的後勤補給被切斷或者中斷,二是戰事已經到了最緊要的階段,如果兩三天內不能得勝,就只能撤退的情況下,才使用應急口糧。

凌雲仔細的向衆人解釋這個軍糧配製的原因,“六天口糧,主糧是三天量的精米,兩天量的死麪餅,一天量的發麪鍋盔餅。配三種主糧,也是爲應對不同的戰場需求,當形勢很好的情況下,我們就優秀吃精米,有時間能生火煮飯。而如果在時間緊迫的時候,就吃死麪餅,這種餅事先制好,吃的時候泡點熱水就可以吃。在最緊急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吃鍋盔,鍋盔是發麪餅,就算沒有水泡開,也能一邊行軍一邊吃。”死麪餅會很硬,沒水泡開吃起來可不好受,而鍋盔是發麪餅做的,鍋盔也能放上十天半月不壞,但卻比較膨脹,帶多了不方便。

故此,凌雲在三種主糧的選擇上,以精米爲主,死麪餅次之,鍋盔再次之。

當然,也不能光吃主糧,光吃大白米飯吃大餅,吃的多,也不一定能獲得足夠需要的熱量。因此,還得有適當的副食品,肉乾、臘腸、豆子、鹽、醬,蔗糖塊,這些都是副食品。

凌雲解釋了半天,魏徵等人都還有些不以爲然,鹽、豆醬還能算是必須補給品,肉乾也算需要,可蔗糖塊、臘腸沒必要也列進去吧。臘腸先不說他,就這蔗糖塊,這可都是極爲貴重的物品了,六天的口糧中還要配三兩的蔗糖,易盟主還真是大方啊。

不過這單子可是凌雲仔細計算了半天的結果,單子上的主副食品加起來,六天口糧平均每天才一點一六公斤,要遠低於標準的一點五公斤的量,他還想要增加一點呢,怎麼肯再減少。至於所謂此時的蔗糖很昂貴,是奢侈品什麼的,凌雲還真不在意,不就是蔗糖麼,有什麼可稀奇的。別說最簡陋的蔗糖塊了,就是紅砂糖,白砂糖,冰糖他也都會提煉啊。想想歷史上,唐太宗李世民還曾經派官員去印度取熬糖法的事情,再看眼下魏徵等人對他給士兵行軍糧中增加三兩蔗糖的那份小氣樣,他覺得,倒是可以派人去購買如今這些提煉工藝簡單的蔗糖塊來進行加工,生產出更好的紅砂糖、白砂糖,甚至是冰糖。想想唐宋時期,糖業已經成爲一個獲利極高的行業,凌雲也不由的覺得是個大有可爲的行業。

既然凌雲已經打算將來製作出更好的糖來,那麼眼下這些蔗糖塊還真不被他放在眼中。列入軍糧單中,他又豈會再聽魏徵等人的意思劃掉。

“這事就這麼定了,你們速按這張單子去準備,我回頭就把炒米等製作方法傳授下去,必須趕在三日後出征之前,把所有的軍糧準備妥當。”(未完待續)

第463章 捷報連連第480章 三王稱帝第546章 天要下雨 娘要嫁人 由他去吧第40章 財色兼收第297章 紅拂相約第460章 連挑三將第278章 攤牌第555章 想象很美好第13章 血色婚禮第497章 我們的目標是洛陽第318章 八帥第455章 我們投降第471章 高熲的投名狀第16章 記憶恢復第347章 典籤李密第370章 當時就懵逼了的楊廣第300章 御駕親征第81章 書生萬戶侯第69章 義薄雲天竇建德第429章 跟我上牀是你的榮幸第266章 保險第177章 效命第524章 朕不後悔第343章 副相第356章 爲我所用第45章 馬上風第545章 懵逼的史萬歲第327章 金屋藏嬌第342章 鳳求凰第142章 不爲魚肉第113章 請君入甕第232章 進擊的楊諒第365章 玉人何處教吹簫第534章 皇后第434章 楊勇第214章 完美第507章 名將對決第272章 李四第21章 亂臣賊子第203章 冰之城堡第494章 送女人第113章 請君入甕第224章 彪悍的妹子第40章 財色兼收第484章 首鼠兩端第295章 封王建國第167章 難以相信第296章 利益均沾第98章 攻其不意第59章 徵遼亦偶然第403章 夷男第530章 蕭妃請不要這樣第306章 攪屎棍第404章 一 日 三驚第256章 戲弄第544章 瘋狂的李靖第19章 **和**不如第217章 後會有期第158章 勃勃野心第373章 五王對調第72章 十三結義第172章 雙刃第116章 得意第447章 易風的十三封求援信第218章 好飯不怕晚第17章 燕雲十八騎第296章 利益均沾第102章 隔山打牛第510章 七國來朝第303章 漁翁得利第173章 節度第355章 贊助第162章 鎮將第321章 可敬的對手第348章 與民爭利第57章 旗、令、印、冊第295章 封王建國第187章 陌刀第222章 連襟第525章 禪位第274章 白龍魚服第287章 賄賂第13章 血色婚禮第303章 漁翁得利第461章 輾碎他們第279章 臥榻之側第353章 父子猜忌第107章 邊荒集第354章 書生第392章 雞肋第286章 先發制人第339章 抓姦抓雙第460章 連挑三將第34章 圓房第319章 三生契合第152章 退避三舍第125章 引 誘第4章 逃婚第541章 分封草原第388章 果然自己人殺自己人最狠!
第463章 捷報連連第480章 三王稱帝第546章 天要下雨 娘要嫁人 由他去吧第40章 財色兼收第297章 紅拂相約第460章 連挑三將第278章 攤牌第555章 想象很美好第13章 血色婚禮第497章 我們的目標是洛陽第318章 八帥第455章 我們投降第471章 高熲的投名狀第16章 記憶恢復第347章 典籤李密第370章 當時就懵逼了的楊廣第300章 御駕親征第81章 書生萬戶侯第69章 義薄雲天竇建德第429章 跟我上牀是你的榮幸第266章 保險第177章 效命第524章 朕不後悔第343章 副相第356章 爲我所用第45章 馬上風第545章 懵逼的史萬歲第327章 金屋藏嬌第342章 鳳求凰第142章 不爲魚肉第113章 請君入甕第232章 進擊的楊諒第365章 玉人何處教吹簫第534章 皇后第434章 楊勇第214章 完美第507章 名將對決第272章 李四第21章 亂臣賊子第203章 冰之城堡第494章 送女人第113章 請君入甕第224章 彪悍的妹子第40章 財色兼收第484章 首鼠兩端第295章 封王建國第167章 難以相信第296章 利益均沾第98章 攻其不意第59章 徵遼亦偶然第403章 夷男第530章 蕭妃請不要這樣第306章 攪屎棍第404章 一 日 三驚第256章 戲弄第544章 瘋狂的李靖第19章 **和**不如第217章 後會有期第158章 勃勃野心第373章 五王對調第72章 十三結義第172章 雙刃第116章 得意第447章 易風的十三封求援信第218章 好飯不怕晚第17章 燕雲十八騎第296章 利益均沾第102章 隔山打牛第510章 七國來朝第303章 漁翁得利第173章 節度第355章 贊助第162章 鎮將第321章 可敬的對手第348章 與民爭利第57章 旗、令、印、冊第295章 封王建國第187章 陌刀第222章 連襟第525章 禪位第274章 白龍魚服第287章 賄賂第13章 血色婚禮第303章 漁翁得利第461章 輾碎他們第279章 臥榻之側第353章 父子猜忌第107章 邊荒集第354章 書生第392章 雞肋第286章 先發制人第339章 抓姦抓雙第460章 連挑三將第34章 圓房第319章 三生契合第152章 退避三舍第125章 引 誘第4章 逃婚第541章 分封草原第388章 果然自己人殺自己人最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