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先發制人

(感謝頭疼也不行、james242、酷金苼、書蟲巨石、動中之動等諸位書友的支持,謝謝!特別感謝頭疼也不行一直以來的支持,謝謝!)——

當易風進入朱雀大街西第二街興化坊內,才發現城中有坊,坊中也依然還規劃成了一個個的住宅區。[興化坊有方整的坊牆圍繞,對着主坊門的正是興化坊內的十字大街。這條十字大街把興化坊分成了整齊的四大塊,每塊內又還有一個小十字街,再分割成四片。整個興化坊就由這一個大十字街和四個小十字街,分割成了十六塊。而元府,則佔據了興化坊十六分之一,獨佔了東北角的那一片。雖然這些年來元氏家道中落,但僅憑這佔據興化坊十六分之一的府第規模,就能一眼看出,當初元氏家族興盛之時的繁盛。這座巨大的元府,有上百間的屋宇院落組成,而且還附有數個花園,假山亭臺蓮池水榭可謂應有盡有。

易風的到來,讓元府全家老少主僕一起出門迎接。不但元無竭一家出門前來迎接,而且連同在京師居住的三房元雅,四房的元褒也都出來了。

元妃的父親元孝矩四兄弟,在隋朝皆封郡公,老大元則和老二元孝矩已故,這兩房分別由元文都和元無竭繼承家業,承襲爵位。老三元雅已經近七十歲高齡,曾經歷任過大隋左領左右將軍。集、沁二州刺史,封順陽郡公。不過已經致仕多年,雖年過古稀。鬚髮皆白,可卻身體硬朗,滿面紅光。他近七尺身高,穿着一件皮裘箭袖,腰扎玉帶,顧盼生威,然彪悍之中又夾間幾分儒雅氣息。讓易風有些意外。遠遠看到易風一行過來,元氏家族如今輩份最高的元雅立即大步迎了過來,那蒲扇似的大巴掌直接一掌給拍在了易風的肩背上。“好小子,總算回來了。”說着,老人眼眶不由的紅潤了。無聲落淚哭了會,老人又突然哈哈大笑:“活着就好。回來就好。可惜你阿孃沒看到這一天。到死也不瞑目啊。”

易風的四外公元褒見兄長越說越沒把門的,連忙低聲打斷:“三哥,高興時候怎麼說那些話。”元褒年紀也不小了,剛纔元文都向易風介紹過,說他今年五十九,將近花甲。不過身體更加的不顯老,無褒當年十歲時父母就都去世了,是幾個兄長嫂子養大的。而且論起能力來。其實也是諸兄弟中最有本事的,武能帶兵打仗。文能治政安民,當過刺史也幹過將軍,平過叛亂,討伐過亂軍,十多年前就已經是大隋的總管刺史了,不管是大隋開國前的平定三總管之亂,還是立隋之後與突厥的幾次大戰還有後來的平陳平江南叛亂等戰役,都是親身參與過的。就在今年的東征高句麗之戰,元褒都以柱國、行軍總管的大將身份,率兵參與。不過東征未遇敵而近全軍覆沒,元褒也跟着算是倒了黴,雖然並未追究責任到他頭上來,但卻也因此賦閒在家。不過現在易風終於回京,元褒做爲易風的外公,很顯然也將會跟着沾光,重得官職也不是什麼問題了。就算是不再出來任職,以他柱國的勳位,河間郡公的爵位,那兩千戶的食邑,日子一樣能過的很舒適。

元褒拉着易風的手臂,“眉目間依稀還能看到你孃的幾分模樣,不過更得天家血脈遺傳。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啊,真是昊天上帝保佑,這麼多年了,沒有想到你竟然還活着,而且還能重新回到京城來。”說到,元褒這位行軍總管,也不由的稀噓萬分。元家北魏宗室,到了他祖父和父親的時候也都是魏朝的宰相,入周隋以後,元家也依然煊赫不減。當年楊堅都特別爲長子向元家求婚,後來楊堅立國稱帝,楊勇成爲太子,元氏也成爲太子妃,元家也因此更加的煊赫起來,只是誰知道這份榮耀才維持了幾年而已。然後就是元氏所生皇嫡長孫車禍而夭折,緊接着是從此元氏和太子的不和,再然後東宮和元家關係破裂,日子從此一天天難過。到最終,侄女竟然被毒死宮中,死不瞑目,這對元家來說真是莫大的悲哀。

誰也想不到,早夭折了十幾年的易風居然回來了,而且還是帶着如此的榮耀而回。

“好啊,好啊!”元家叔伯子侄們不停的念着好字,元家終於又拔開烏雲重見天日了。長房的文都已經新晉尚書左丞要職,二房的無竭也已經定好年後授任太府少卿這個皇家副總管的要職。元雅雖然年事已高,可看樣子年後說不定也還會再出山到十二衛府裡擔個高級將軍,而才五十九歲的元褒則更不用說,十有八九年後就有可能出任一個總管府總管,或者直接在明年的對突厥戰爭中擔任一個行軍總管的要職。除了四房的當家外,其它的二代三代的子弟,這次也肯定能得到蔭補入仕的資格。

一一與這些外公舅舅表哥表弟們見面後,易風與大家一起進入元府。這座府第只是二房元孝矩的府第,長房在洛陽,元雅和元褒則在京師其它坊裡各有宅子,不過今天在京的三房都聚集到了興化坊元府內。讓尉遲恭等旗衛把帶來的大批禮物搬進府內後,易風先跟着元無竭等入後堂拜見元府的諸位長輩女姓,外祖母、舅母、嫂子,甚至是表姐表妹,以及還有嫁出去了今日趕回來的姨母等。一羣女眷見到易風進來,都是紛紛落淚,元無竭的母親,易風的外祖母甚至抱着易風哭的肝腸寸斷的,連帶着一邊侍候着的那些丫環奴婢們也都跟着一起落淚大哭,易風好不容易纔把這些女眷給勸住了。大家又開始不斷的回憶元太子妃的種種往事,惹的大家又不嘆氣連連。

“我的兒啊。你可知你娘是怎麼死的?”老夫人拉着易風的手抹着眼淚道。

易風的舅媽忙在一邊道,“姑娘當心疾突發而去的。”

“什麼心疾突發暴斃?騙鬼呢!”老夫人大怒,“這滿長安城有哪個不知道。我姑娘死的不明不白啊。我的姑娘我會不知道嗎,身體一向健康,根本就沒有過什麼心疾。她是被那雲賤人給毒死的啊,整個長安城有哪個不知道這事。你們不用勸我,這事情老太婆我忍在心裡已經很久了。如今我外孫兒回來了,我難道還不能告訴他真相。我的兒啊,你一定得答應我。以後定要殺了那賤人給你娘報仇啊!”

對於這個要求,易風含糊着答應下來。反正他雖然並非真正的那個楊林,可是當初太子幾次三番的追殺他卻是事實。他們之間的關係是不可能真正緩和的。他現在又已經站到了楊廣這條船上,早晚是要把楊勇拉下來的,到時只要楊勇太子之位一廢,做爲太子妾而且只是太子諸妾中地位極低的只有內命婦七品昭訓銜的雲氏。她的下場絕不會好。類似她這種情況。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沒入少府寺爲賤籍。對付雲氏,不過是摟草打兔子而已。

老夫人見易風答應下來,臉上變的非常高興。

這時元雅兄弟派人來叫易風回前面去,元家還有不少正趕來的親戚要見易風。

以前元家中落時,大家不免甚少來往,可如今易風一回京,元家重得天家寵識。立時門前車水馬龍,賓客不絕了。不但那些實實在在的姻親都趕了過來。就是那些三拐五繞的表親之類的也都趁機過來。對於這些人,元家上下還有易風雖然心裡也覺得有些不恥,但卻不會真的表現出來。一個好漢三個幫,元家雖然地位再變,但卻也不是可以隨意冷落那些人的。花花轎子人擡人,誰都會。

一連應付了許多客人,易風也不覺得有此疲憊起來。

等送走最後一拔客人,正要回元家安排好的房屋休息一下,卻又聽到外面報說有人來訪。

“是哪家?如果不是特別親的,就說長寧郡公今日身體睏乏,請他們明日再來。”元無竭對下人說道。

“是漁陽郡公、幽州總管府長史元弘嗣夫人劉氏帶着兩位元家公子來前見。”家丁遞上拜貼一面說道。

聽到這個名字,元無竭不由的皺了皺眉頭。“她們怎麼又來了,上次她說的事情我已經知道了,可此事我也是有心無力,愛莫能助。你去轉告劉夫人一聲,就說此事某也幫不了他。”

易風聽到幽州總管府長史的夫人這個身份時,不由的記在心上,出聲問道:“這位劉夫人找舅父何事?”幽州總管府雖說不是易風的直屬上司,但是其所屬的位置,對於懷荒來說卻是極其重要的。因此,事涉到幽州總管府長史的時候,他不由多個心。若是能和幽州府長史搭上些關係,以後肯定對懷荒有好處的。

不料元無竭卻是一臉無奈的嘆道:“一件麻煩事啊。”

聽他慢慢道來,易風才知道爲什麼他會嘆氣了。劉氏來找元無竭主要還是因爲元弘嗣也是北魏宗室後代,說起來跟元無竭家百來年前還是同一家。不過劉氏帶着孩子上門來,可不是單純的來走親戚的,他是來找元家幫忙的,或者說是想要借易風的關係幫她丈夫的忙。

元弘嗣最近日子很不好過,這位北魏宗室之後,早年承襲父親爵位得封北周漁陽郡公,入隋之後,曾經跟着楊廣一起平陳,以功授上儀同。後來擔任過觀州總管府長史,以及現在的幽州總管府長史。他在朝中,算的上是楊廣這邊的人,幽州總管燕榮,也算是楊廣這邊的人,本來說,這兩人搭班子共事,應當會很和諧,可實際上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元弘嗣這個人性格比較粗暴,可是燕榮這個人性格更加的嚴厲殘暴而且心狠手辣,是個相當跋扈的人。這樣一來,兩個人便是難以陰陽相濟,反而摩擦出相當多的激烈矛盾火花。

元弦嗣是北魏宗室之後,因爲隋篡周。而周篡魏,因此魏朝宗室到了隋朝之後,日子反而過的比在北周時的好。高官得做,顯爵照封,比起被楊堅夫婦狠辣剷除掉的那些北周宇文氏可心說待遇相當不錯。而燕榮出身也不錯,他出身弘農,那是楊堅的老家,他們算是同鄉,而且燕榮的祖父父親都是武將。還曾經是楊堅父親楊忠的部下。因此,當楊堅稱帝后,就進升燕榮爲大將軍。還把他從高邑縣公進封爲落叢郡公,任命爲晉州刺史。後來他又跟隨河間王楊弘攻打突厥立功升爲上柱國,遷爲青州總管。

燕榮到任青州後,就專門選拔了一批力氣很大的人充當掌刑衙役。官吏到他那裡。一定要查察詢問,而且常常加以責打,打到皮開肉爛見到骨頭。所以壞人盜賊絕跡,州境之內平靜無事。別的州縣的人經過青州地界的,害怕燕榮就像害怕仇人一樣。雖然手段粗暴,但效果不錯,爲此還受到楊堅的勉勵慰勞。平陳之役,他又被任命爲行軍總管。率領水軍攻入南陳,多次立功。還曾經短暫代理過揚州總管這一要職,後入朝爲右武候將軍,繼而出任幽州總管,坐鎮幽州數年至今。

燕榮在幽州一樣的殘暴,特別是他久鎮幽州,時間越久,就越發的跋扈起來。幽州的范陽盧氏,那是五姓子之一的頂級關東門閥。可是燕榮卻專門讓盧姓的子弟服那些雜役來侮辱他們。甚至連在他身邊隨從左右的人,都經常動不動就捱打,經常被鞭打上千下,打的人血滿地。這個傢伙還好酒,有一次他出去巡視,見到路上有荊棘一叢,立即拿來試着打人。被打的人辨解自己沒有犯錯,燕榮竟然說,“等你以後有罪了,可以饒恕你。”可後來等這個人犯了錯,燕榮卻照樣要打他,這人說,“前些天被打,使君你曾經說過有罪可以饒恕我。”誰知燕榮卻說,“沒有罪我都打你,何況有罪?”結果自然是又把人痛打一頓。

這個傢伙甚至還專門喜歡姦淫下屬的妻女,只要聽說哪個官吏的妻女長的美麗的,就住在那家把那女子姦污。在幽州呆的越久,貪酷暴虐就越發放縱任意,一天比一天厲害。

元弘嗣被任命爲幽州府長史之初,就已經知道燕榮不好搭夥,堅決推辭。楊堅當時聽了元弘嗣的擔憂後,還覺得他過於誇大其辭,還特別給燕榮下了一道敕書說如果元弘嗣犯了鞭打十下以上的罪過,都得先上奏給他知道。結果這事使得燕榮大爲憤怒,覺得元弘嗣故意告他狀,等他一到任,兩人關係自然勢同水火。燕榮想着法子對付元弘嗣,特意派他去監管百姓繳納糧食,可如果在糧食裡發現一點米糠和一顆秕子,就要加以處罰。燕榮爲了繞開十鞭上奏的旨意,因此每次鞭打都不到十下,可有時一天卻要打上好幾次。元弘嗣堂堂幽州總管府的二號長官,結果卻被燕榮折磨的沒有了半點辦法。可就算元弘嗣忍讓了,燕榮卻不肯放過他。就在燕榮入京朝集離開幽州前,他下令把元弘嗣給逮捕下獄,還下令禁止給他食物。

元弘嗣在獄中餓的受不了,只能抽出衣服裡的絲絮,和着水吞嚥下去。好不容易,才求到一個獄卒給妻子報信,讓她進京告御狀。

劉氏帶着兩個兒子一路進京,可到了京中許久,卻是告狀無門,找了不少人幫忙,可別人卻都不願意得罪燕榮。燕榮不但是朝廷三十六總管之一,而且還是統領諸州的總管,特別他還隱隱是晉王那邊的人,而且還早和宗室中的清漳王楊雄結了姻親。

先前劉氏也已經來找過元家,畢竟他們都是北魏宗室之後,可惜元家那會根本沒什麼影響力,更不敢去得罪跋扈無比,在河北做威做福而在朝中又有諸多靠山盟友的燕榮。

劉氏倒也想直接到皇帝面前靠御狀,可她現在的情況,卻是連天子面都見不到一眼。

本已經要絕望了,今天聽到說皇孫楊林入京,便覺得是個機會。楊林也是元家外甥,而且更是當今皇孫,若是能夠求得他幫忙向天子陳述實情,那一切問題將迎刃而接。

元府的客廳內,易風看着劉氏那充滿懇求的目光,心裡也是在不停的思考着。

按元無竭和元文都他們的意思,是這件事最好不要插手。因爲燕榮本身就是三十六總管裡面地位極高的,況且幽州總管府是河北第一重鎮,與幷州是大隋北方最重要的兩座重鎮,燕榮在那裡坐鎮八年,這個實力可不小。他甚至連幷州總管漢王楊諒的面子都不買,足以說明這人有多跋扈了。更何況,燕榮並不是是蠢人,他在幾位皇子中是站在極有賢名的晉王這邊的,而且還又與宗室裡極有名望的清漳王楊雄結爲兒女親家。再說,燕家還是天子的老鄉,燕家以前還是楊家的家將。以往也並不是沒有人蔘過燕榮,可天子卻從沒有處罰過燕榮,反而官越做越大,甚至在幽州總管這樣極重要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八年之久。

元雅和元褒也不贊成易風插手此事,他們考慮的更多的還是這事涉及到了晉王。

元家並不知道楊林其實並非元妃和太子所生,而是和晉王所生。因此他們考慮問題,想的是易風迴歸,那自然就是東宮一系的人了,那這個時候,如今最有賢名的楊廣就是東宮派天然的敵人。燕榮背後站着的是晉王,這事易風冒然插手,很有可能就會引發東宮和晉王府兩邊激烈的爭鬥。

不過易風並不是怕事的人。

易風不怕事,但他也並不是那種喜歡隨意惹事的人。對於易風來說,他雖然年青,可心思卻很成熟。沒有他怕不怕的事,而只有值不值,需不需要去做的事。如果值得,如果必須,那麼就算很難的事,他也不會怕。可如果沒有半點好處,純粹損人不利已的話,他也不屑於去做。

而在燕榮這件事情上,他覺得可以出手。

幽州對於懷荒太重要了,和太原一樣重要。懷荒要想向南面的中原方向擴張,怎麼也繞不過這兩個重鎮。相對於在此時地位更重要的太原,幽州方向還更好發展一些。而燕榮這樣的一個跋扈而殘暴的傢伙,並不是一個合適的合作者。

易風倒也想過如果能把燕榮拿下,換上自己做幽州總管就好了。可是這樣的想法有些太過一廂情願,暫時來說,就算燕榮被拿下,他也基本不太可能做上這個位置。不過他做不到,可換個人,只要不是楊諒這種跟他徹底翻了人的,他覺得他們合作的機會更大。而且燕榮做爲楊廣這邊的人,在幽州坐鎮八年,對於幽州府的掌控力是不容置疑的,要不然元弘嗣這樣的二把手,也不會過的這麼慘了。有燕榮在幽州,楊廣對於河北的間接控制力也就很強了。

易風既不希望楊諒對關東掌控在手,也不希望楊廣幕後操控着河北,如今代、幽、營等長城一線的北方總管府,幾乎都是名屬楊諒控制,暗站在楊廣一邊。這對於易風來說,可不是什麼好結果。懷荒處於這兩強之下,太過勢弱。

若是能拿下燕榮,那麼不管換誰出任新幽州總管,這都將會是一輪新的博弈,易風也就有機會在這輪新的洗牌中取得一些好處。

拿定主意後,易風出聲安慰劉夫人,一邊問:“夫人說的這些,可都是實情,或有證據?比如說元長史可有親筆奏章等托夫人攜帶入京,若是有的話,別的不敢說,做爲元家的外孫,我願意在面見陛下時代爲轉呈。”

劉氏轉哀爲喜,忙不迭的點頭,“這個有,奴家夫君有萬言血書一封在此。”

“有此足矣,請夫人暫且先在此住下,敬侯佳音。”易風拿着那長長的血書,微笑着說道。

(未完待續

第149章 發媳婦第50章 白馬銀槍易三郎第326章 一枝紅杏出牆來第472章 如芒刺背的楊堅第541章 分封草原第435章 高興的太早第223章 特科第480章 三王稱帝第559章 翻臉無情第132章 輪戰第239章 棋子第17章 燕雲十八騎第51章 無路可退第151章 甕中之鱉第204章 安保條約第288章 成器第442章 虎翼鷹揚第166章 商報第213章 奪旗第127章 火併第382章 老母雞變鴨第390章 千金市骨第431章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第201章 高熲第448章 漢旗飄揚第229章 漢王第560章 人頭滾滾第99章 塞上連城第54章 條件第481章 野心勃勃第364章 紅拂的決定第463章 捷報連連第150章 謝文東第93章 霸府第140章 野狐城第317章 賜婚第526章 蕭美娘第354章 書生第250章 李靖騎兵第173章 節度第523章 騎兵對決第261章 看球第444章 高熲的算計第402章 耍猴第361章 一直向東第375章 左右逢源第267章 山寨第75章 算我一份第253章 一戶養一兵第537章 伴君如伴虎第267章 山寨第242章 三朝洗兒第28章 掌權第287章 賄賂第525章 禪位第67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471章 高熲的投名狀第469章 絕戶計第461章 輾碎他們第418章 有種單挑第334章 逆流第51章 無路可退第149章 發媳婦第51章 無路可退第439章 易風更好欺負第39章 楊廣的私生子第255章 膽大包天第58章 蕭美孃的警告第331章 棄卒保車第504章 南征第419章 將功贖罪第168章 連環第411章 特種部隊第476章 瓦解第419章 將功贖罪第352章 太子、太孫並立第576章 裁撤第434章 楊勇第17章 燕雲十八騎第309章 過猶不及第363章 梅開二度第295章 封王建國第373章 五王對調第34章 圓房第61章 單雄信第267章 山寨第254章 英雄 英烈第491章 請降第289章 買買買!第216章 枕邊風第224章 彪悍的妹子第437章 南下第51章 無路可退第245章 桂香院第7章 截殺第361章 一直向東第274章 白龍魚服第108章 秘密武器第240章 胡女爲妾第291章 嫡與庶
第149章 發媳婦第50章 白馬銀槍易三郎第326章 一枝紅杏出牆來第472章 如芒刺背的楊堅第541章 分封草原第435章 高興的太早第223章 特科第480章 三王稱帝第559章 翻臉無情第132章 輪戰第239章 棋子第17章 燕雲十八騎第51章 無路可退第151章 甕中之鱉第204章 安保條約第288章 成器第442章 虎翼鷹揚第166章 商報第213章 奪旗第127章 火併第382章 老母雞變鴨第390章 千金市骨第431章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第201章 高熲第448章 漢旗飄揚第229章 漢王第560章 人頭滾滾第99章 塞上連城第54章 條件第481章 野心勃勃第364章 紅拂的決定第463章 捷報連連第150章 謝文東第93章 霸府第140章 野狐城第317章 賜婚第526章 蕭美娘第354章 書生第250章 李靖騎兵第173章 節度第523章 騎兵對決第261章 看球第444章 高熲的算計第402章 耍猴第361章 一直向東第375章 左右逢源第267章 山寨第75章 算我一份第253章 一戶養一兵第537章 伴君如伴虎第267章 山寨第242章 三朝洗兒第28章 掌權第287章 賄賂第525章 禪位第67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471章 高熲的投名狀第469章 絕戶計第461章 輾碎他們第418章 有種單挑第334章 逆流第51章 無路可退第149章 發媳婦第51章 無路可退第439章 易風更好欺負第39章 楊廣的私生子第255章 膽大包天第58章 蕭美孃的警告第331章 棄卒保車第504章 南征第419章 將功贖罪第168章 連環第411章 特種部隊第476章 瓦解第419章 將功贖罪第352章 太子、太孫並立第576章 裁撤第434章 楊勇第17章 燕雲十八騎第309章 過猶不及第363章 梅開二度第295章 封王建國第373章 五王對調第34章 圓房第61章 單雄信第267章 山寨第254章 英雄 英烈第491章 請降第289章 買買買!第216章 枕邊風第224章 彪悍的妹子第437章 南下第51章 無路可退第245章 桂香院第7章 截殺第361章 一直向東第274章 白龍魚服第108章 秘密武器第240章 胡女爲妾第291章 嫡與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