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小娘子,我認識你嗎?

(謝謝海走天下、qd(蘭代)、profyellow、leiming123、童翊等諸位同學的支持,謝謝大家!)

“拿鹽換糧,怎麼換?”一直坐在易風一側屏風後靜聽議事的高明月忍不住插嘴道。

聽到屏風後突然有女人聲音傳出插話,在座的人都不由的扭頭望過去,不過一幅高高的屏風將那裡擋的嚴嚴實實,除了屏風上的畫,他們什麼都看不到。不過大家對屏風後的人並不陌生,早先高明月是直接坐在廳上一起議事的,後來參與白虎堂議事的人越來越多,高伯便反對高明月繼續拋頭露面了,最後還是易風做主,給高明月在他下側方設了一個席位,不過在前面加了一組屏風圍起來,別人能聽到她的聲音,卻是看不到她人了。

高明月如今限於女子身份,雖然在大將軍幕府中沒有公開擔任官職,不過卻是協助張叔負責戶曹事務,算是戶曹的副長官了。因此,也沒有人比高明月更清楚眼下懷荒對於糧食的迫切需求,事實上,懷荒現在一直都沒有多少存糧,不停的從各地買糧,可買來的糧食基本上只夠勉強維持消耗,甚至還不夠維持,要不是之前抄獲的那些糧食,懷荒甚至有斷糧危險。可就算懷荒肯出錢,一般商人也不願意運糧來,實在是運糧成本太高,一般遠距離運糧,只有大批運糧纔有錢可賺,而且多是要依靠水路船運。而懷荒的位置,卻是在塞外,不管是從河東太原運糧來,還是從河北的幽州運糧來,都沒有水路可走,得走陸路。尤其是大部份路途,甚至連大車都走不了。得靠牲口馱,人手推,這成本更是高了。

有實力的大商團,他們路子廣,隨便運些絲綢布匹瓷器去關外,也比運糧食賺錢的多啊。因爲糧食之事,張叔和高明月等戶曹上下沒少發愁。

“以後想要買壩鹽的商人,只能運糧食過來換。具體的就是,他們先到懷荒城來開鹽引,每引鹽一百二十斤,也就是一石,每鹽引一貫。但我們不收錢,只收糧。一引鹽換五石糧,他們開了鹽引後,得運相應的糧食到懷荒指定的各個城寨之中,然後再從各城糧倉處將鹽引換成鹽票,憑這鹽票再到鹽城去兌換成相應的壩鹽。”

易風的這個鹽引鹽票法,其實就是後世宋明時代的開中法。宋明時代,朝廷是鹽專賣,因此鹽商想要鹽得從朝廷手中買。不過朝廷不直接賣鹽,而是讓他們替朝廷運糧去邊疆軍營,換回鹽引,然後憑這鹽引換朝廷的鹽。這種方法,對於朝廷來說,朝廷不用辛苦的運糧到邊疆,而商人們也是有利可圖的。畢竟有了鹽引後,就能獲取鹽,以及賣鹽的權利,這就類似於取得了賣鹽執照,有了這張許可執照,他們其實大可夾着賣成本更低的私鹽。

此時沒有鹽專賣制度,但易風提出這種開中法一樣可行。關鍵就在於壩鹽現在是緊俏商品,獨家產品,同時,易風定的鹽糧價格不高,給商人們留下了足夠的利潤空間。一石鹽換兩石糧,此時的糧食差不多是每鬥二十錢,一石兩百錢,五石也不過一貫錢而已。而懷荒的壩鹽,現在都是放在交易所的拍賣行裡賣,每次成交價起碼都是一百四五十文,甚至有時賣到兩百文一斗也有。鹽糧交易,他們直接就能賺上每石鹽好幾百的差價。而特別的是,壩鹽現在特別緊俏的物資,他們把鹽運回去後,是還能賺上一大筆的,同樣的,糧食在懷荒賣每鬥二十,可在江淮糧區,糧價遠低於此。

運糧來運鹽回,一來一去本身就有不少利潤,再加上易風特別留下的利潤,這個利潤更多。不過這有個條件,那就是糧食和鹽這種東西,都得運的越多才越賺錢,畢竟運輸不便。你真從幽州運一車十石糧來,換兩石鹽走,也就可能賺個幾百文千把錢,但如果你能一次運回千石萬石,那賺的絕對不少。

當然,若是你本身是個大糧商,豐年以極低的價格買進了糧食,那你就更賺了。

而如果你是一個河北或者河東的大地主,你距離懷荒本就不遠,你把地裡產的糧食運到懷荒來換鹽,那你成本比別人低上許多,賺的也就更多了。事實上,後世宋明之時開中法實行後,就引得許多商人跑到邊疆上進行商屯,他們直接僱傭人在邊地屯墾,然後把產出的糧食運到軍營去換鹽引,省去了糧食換鹽引這生意中最大的成本開支,糧食運輸成本。

對於易風來說,如果能用這個方法換取商人們運糧到懷荒,那真的是太好了。哪怕一石鹽換個兩石三石糧,甚至就是一石換一石,他也絕對是賺的。易風的曬鹽法,只要是開墾好的鹽田,用新式曬法,一丁一畝鹽田一年可以曬四萬斤,那是三百三十三石多鹽,哪怕製鹽田和提煉鹽還要不少的人本成本,可比起糧食來,那依然是天差地別。一畝田產個一兩石糧,一畝鹽田卻能產三百多石鹽,理論上,哪怕一百石鹽換一石糧,易風都不虧。

“用鹽換糧,用糖換銅鐵,用酒換馬匹,總之,我們手上既然有這些獨家緊俏商品,那麼就得好鋼用在刀刃上。少賺一點錢沒有關係,只要能換到我們需要的物資既可。”

凌雲的這番話,可以說是讓在座的人腦中打開了一道新的大門。尤其是如高明月和張叔他們這些專業的戶曹官員們心中,更是一下子豁然開朗了起來。

確實,錢賺再多,有的時候也不一定就是對的。錢又不能吃,又不能喝,又不能穿。說到底,懷荒賺的錢,最後還是得轉換成爲糧食、布匹、戰馬、刀劍等等,若是不能轉換成這些,那這錢就是死錢。而有些時候,錢不是萬能的,他們買不到很多東西。如糧食啊、鋼鐵啊,戰馬等等緊要物資。現在,鹽糖酒這些也成了懷荒的獨家緊要物資,買不到,那麼可以拿來換。

“鹽酒糖和糧食戰馬銅錢等之間的兌換比例,可以具體商議,但這些東西是我們手中的獨家物資,因此我們就得握牢了,只換不賣,哪怕錢再多,也不賣。”

全場頓時鴉雀無聲,衆人都不由的點頭。

大家此時都已經清楚的想到,在這個策略下,那麼之前一直困擾着懷荒的糧食啊、戰馬啊、鐵啊、銅啊等一些重要的麻煩問題,如今都迎刃而解了。

衆人都一致贊同了凌雲的這個方案。

困擾衆人許久的一個難題解決了,雖然鹽換糧還沒有開始實行,但大家都相信,這個計劃一定能取得成功。商人都是逐利的,只有要利益,那麼再艱難,他們也會甘之若飴。別說從產糧區往懷荒運糧很麻煩,就是再麻煩,可能用並不稀有的糧食,換取到如今緊俏且利潤極高的鹽糖酒等物資,這麼划算的買賣誰會不做。若是以前,可能還會有些商人會顧慮私自運糧出邊的問題。但現在嘛,懷荒都已經成爲了朝廷的武州總管府了,這自然也就不是問題了。

一連商議解決了二龍城和糧食等幾個重要議題後,白虎堂的氣氛也變的輕快了許多。

稍後又一起商議瞭解除州兵的休假,自現在起,所有休假一律取消,州兵開始集結,進入戰備狀態。並且,在三天之後,向懷荒北方邊境上移動,屯駐到最北面的白雲鎮和東北面的獨石鎮,並向兩地增調糧食。同時,兩鎮的鎮戍兵加強警戒。拔野固人還沒有到來,按他們這種一路搶劫而來的速度,可能還需要十天半月才能到,甚至更晚到來。凌雲並不太畏懼這些拔野固人,不過對於突厥人卻更加的擔憂,具體說是擔憂在前套的都藍的阿史那部族。因此在向北面集結的時候,他也調令向野狐嶺和鹽湖加強防禦。

“出戰在即,我希望在開戰之前,戶曹和倉曹能將戰士們的冬裝都準備到位。每個士兵都得有襖袍,皮裘、氈毯,雨披、皮鞋,手套,皮帽,還得準備好足夠的帳篷、奶粉、肉鬆、炒米等。”凌雲一口氣說了一大串,打仗,打的就是後勤,打的就是綜合實力。雖然,也可以因糧於敵,但戰前不能完全把後勤供給寄希望於敵人身上。自己必須先做好足夠的準備,哪怕到時真能搶到糧,就是有糧食多餘也比餓肚子強上百倍。

會上大家基本上還是維持了先前的戰略,將兵馬先拉到北邊邊境了等候時機。一旦拔野固人接近到了懷荒邊境,就要瞅準機會,趁他們立足未穩之時,聯合奚、契丹、霫人等部族,打拔野固一個措手不及。當然,萬一這些部族膽怯,關鍵時候,武州軍自己也一樣要上。總之,這一仗得在懷荒之外打,最後的底線,就只能在白雲城和獨石城下打,決不能讓他們闖入懷荒的中心。不但要保護懷荒各城安寧,同時也要盡最大可能的保護好懷荒年輕的邊貿市場。

會議結束後,衆人各司其職,易風則返回了帥府。

紅日西墜,內堡之中並無外城的喧鬧,處處戒備森嚴。自拔野固人警訊傳來,凌雲帥府所在的懷荒中城內堡之中,戒備等級就已經提高了數個等級,到處都是守衛和巡邏隊。必須嚴防有刺客死士等潛入堡中,威脅到易風。白日裡還不算冷,到了晚上,懷荒城裡已經能感受到刺骨的寒冷。夜霧瀰漫,如紗覆蓋,凌雲突然發現,一個美麗動人的年青女子,正面帶微笑的站在前方,似乎在等待晚歸丈夫的妻子。

易風看着他,突然有些迷惑,女子那雙眼中透着股愛意,一種久違的重逢親切。可是,他卻根本不認識她,或者說根本沒有此人的記憶。

內城的石板街上一時萬簌俱靜。

侍衛們也都察覺到了幾分異常,一個個如臨大敵,紛紛拔刀出鞘,迅速上前護住凌雲,冷冷的瞪着那個女子,做好了隨時拔刀撲上去的準備。

她有些消瘦,可卻依然顯得苗條愈加的楚楚動人。

她身上披着一件白狐裘,一雙鹿皮靴,可頭髮卻束起,梳了一個道髻,如此楚楚動人的一個鵝臉妙齡女郎,懷裡卻抱着一支鯊魚皮鞘寶劍,就那樣站立在寒風之中,目光凝望着易風。

“元昊?”女子的聲音中帶着絲顫抖,又似帶着幾分期待。

“也許我曾經叫過這個名字,但我已經不記得了,某姓易名風,字凌雲。”雖然他不知道那個女子是不是在找他,但楊廣曾經跟他說過,他是在東宮出生的,那個時候楊勇還以爲他是生父,他給孩子取了個名字,叫做楊林。直到兩歲‘夭折’之前,他都叫這個名字。當然,楊廣知道了他纔是孩子父親時,曾經給他取過一個叫楊杲的名字。後來他跟隨慕容恪,慕容恪給他取名易風,他穿越醒來後,給自己取了個表字,叫凌雲。他有過很多名字,但卻從不曾聽說自己有過一個叫元昊的名字。不過看那女子的樣子,似乎真的曾經認識他。

易風現在根本沒有以前的記憶,但在今年江南失憶之前,‘他’還曾經在六年前也失憶過一次。因此根本沒有人知道他十二歲以前的記憶,現在楊廣告訴了他的身世,可是兩歲到十二歲之間的這十年時間,他的一切,卻依然無人知道。

現在這個突然出現在這裡的女子,讓易風覺得,也許這真的是一個熟人,或許她知道那段經歷。

“你就是元昊!”女子說完,邁步上前,神情有些激動。

卡嚓一聲,程咬金已經橫刀出鞘,上前一步擋在易風面前,對着女子大喝一聲,“站住,你究竟是何人!”

女子停下腳步,看着易風,突然緩緩道:“你真的不記得我了,元昊!”

“抱歉,這位娘子,在下曾經兩次傷到了頭部,故此以前的事情都不記得了,六年前的事情還有人告訴我一些,可六年之前的事情,就完全不記得了。小娘子,我應當認識你嗎?”

女子眼淚一下子就流了下來,嘴裡喃喃道:“六年前,六年前,六年前,沒錯,你應當認識我,你不應該忘記我的...”r1152(?)

第27章 缺口第246章 晨間第525章 禪位第551章 李靖根本停不下來第551章 李靖根本停不下來第339章 抓姦抓雙第248章 房玄齡的計劃第149章 發媳婦第480章 三王稱帝第149章 發媳婦第323章 阻擊第246章 晨間第365章 玉人何處教吹簫第86章 清河第250章 李靖騎兵第189章 裝甲兵第70章 借將第69章 義薄雲天竇建德第485章 兵過雁門第556章 前軍夜戰遼河西,已報生擒高句麗第510章 七國來朝第484章 首鼠兩端第180章 長寧公,長寧王?第504章 南征第475章 漢王已略地 四面楚歌聲第294章 歸宗第222章 連襟第375章 左右逢源第42章 我的女人,絕不送人!第102章 隔山打牛第397章 突破下限第106章 八驃騎第93章 霸府第77章 先收一點利息第356章 爲我所用第64章 不打不相識第37章 季瑤第407章 玩個狠的第374章 倒屣相迎第17章 燕雲十八騎第570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272章 李四第116章 得意第54章 條件第434章 楊勇第210章 蠻月第222章 連襟第475章 漢王已略地 四面楚歌聲第231章 豔福不淺第496章 打回關中第208章 善守者第211章 天崩第221章 長城軍團第158章 勃勃野心第13章 血色婚禮第323章 阻擊第216章 枕邊風第235章 陳慧兒第169章 不可阻擋第36章 高陳聯姻第327章 金屋藏嬌第496章 打回關中第31章 賭鬥第68章 風雲聚會二賢莊第53章 父子相見第271章 張三第95章 先下手爲強第564章 滅國第137章第515章 親征第479章 興兵討逆第520章 倒戈第1章 毀人名節第538章 屠龍第373章 五王對調第498章 反擊第553章 欽封戰神第76章 打鐵匠尉遲恭第190章 一路向北第260章 讓你見不到明天早上的太陽第274章 白龍魚服第260章 讓你見不到明天早上的太陽第68章 風雲聚會二賢莊第375章 左右逢源第109章 楊廣秘令第163章 晉升第284章 同盟第434章 楊勇第127章 火併第307章 高處不勝寒第203章 冰之城堡第382章 老母雞變鴨第570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72章 十三結義第417章 一眼看上了第453章 意外抓到一條大魚第534章 皇后第421章 抄獲千萬第543章 大封功臣第514章 大運河
第27章 缺口第246章 晨間第525章 禪位第551章 李靖根本停不下來第551章 李靖根本停不下來第339章 抓姦抓雙第248章 房玄齡的計劃第149章 發媳婦第480章 三王稱帝第149章 發媳婦第323章 阻擊第246章 晨間第365章 玉人何處教吹簫第86章 清河第250章 李靖騎兵第189章 裝甲兵第70章 借將第69章 義薄雲天竇建德第485章 兵過雁門第556章 前軍夜戰遼河西,已報生擒高句麗第510章 七國來朝第484章 首鼠兩端第180章 長寧公,長寧王?第504章 南征第475章 漢王已略地 四面楚歌聲第294章 歸宗第222章 連襟第375章 左右逢源第42章 我的女人,絕不送人!第102章 隔山打牛第397章 突破下限第106章 八驃騎第93章 霸府第77章 先收一點利息第356章 爲我所用第64章 不打不相識第37章 季瑤第407章 玩個狠的第374章 倒屣相迎第17章 燕雲十八騎第570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272章 李四第116章 得意第54章 條件第434章 楊勇第210章 蠻月第222章 連襟第475章 漢王已略地 四面楚歌聲第231章 豔福不淺第496章 打回關中第208章 善守者第211章 天崩第221章 長城軍團第158章 勃勃野心第13章 血色婚禮第323章 阻擊第216章 枕邊風第235章 陳慧兒第169章 不可阻擋第36章 高陳聯姻第327章 金屋藏嬌第496章 打回關中第31章 賭鬥第68章 風雲聚會二賢莊第53章 父子相見第271章 張三第95章 先下手爲強第564章 滅國第137章第515章 親征第479章 興兵討逆第520章 倒戈第1章 毀人名節第538章 屠龍第373章 五王對調第498章 反擊第553章 欽封戰神第76章 打鐵匠尉遲恭第190章 一路向北第260章 讓你見不到明天早上的太陽第274章 白龍魚服第260章 讓你見不到明天早上的太陽第68章 風雲聚會二賢莊第375章 左右逢源第109章 楊廣秘令第163章 晉升第284章 同盟第434章 楊勇第127章 火併第307章 高處不勝寒第203章 冰之城堡第382章 老母雞變鴨第570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72章 十三結義第417章 一眼看上了第453章 意外抓到一條大魚第534章 皇后第421章 抄獲千萬第543章 大封功臣第514章 大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