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子歸(一)</p>

天下似乎得到了安寧。</p>

無論是大楚,還是北漢,又或者契丹,都在享受着這難得的和平。</p>

許雲起卻是知道,這些國家之所以再沒有發生戰爭的原因,除了外部的環境因素之外,更多的還是他們內部的不穩造成的。</p>

任何民族和國家往往都是這樣,在沒有外部壓力的情況之下,一定會發生內部的勾心鬥角和爭權奪勢;而往往,內.鬥要比外戰還要殘酷血腥。</p>

契丹國內也發生了帝位的爭奪戰,蕭太后一死,失去制肘的北院大王發動了叛亂,試圖奪佔自己侄子的皇位,但是新皇卻依靠着南院大王齊增的支持,將北院大王的叛亂平息了。</p>

契丹國的內戰打了有三年,這原本是大楚國扯毀和約,出兵北上,收復幽燕的最佳時機,但是尉遲儉卻也在這個時候,趁機在大楚國內各處佈局,安排自己的親信和門生出任各路各府的要職,自然沒有功夫去理會北國的內亂。</p>

雖然尉遲義也有心成就千古的偉業,但是在尉遲儉的極力反對之下,只能隔岸觀火,希望契丹人最好這麼一直亂下去纔好。當然,他也明白,一旦他真得出兵進攻幽燕,很可能會事得其反。有一句話,叫作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就是這個道理。一旦迫於外部的壓力,那些契丹人爲了生存,也必定會暫和解,達到一致對外的結果。</p>

倒是北漢國內,皇帝還是那個皇帝,沒有什麼變化,但是朝局卻又是一波三折。宰相劉悅在與駙馬欒山的爭鬥中,雖然處在了一時的上風,但是北漢皇帝卻也不願意看到劉悅一人獨大,所以玩起了平衡術,重新啓用欒山爲晉陽公,負責晉陽城的防務與安全,這個職位雖然與原來他是北漢的兵馬大元帥無法相比,卻也是有相當實權的。</p>

北漢人自從割讓了潞州給大楚之後,便將全國一半以上的兵力集中到了晉陽附近,以防備大楚國隨時有可能到來的突襲,所以,欒山的手裡,還是掌握着北漢一半的兵力。</p>

值得的提的是螺螄嶺的黃三郎,一聽說欒山復出之後,立即趕往了晉陽與欒山會面,他們兩個本來就是結義的兄弟,所以並不用欒山多做工作,黃三郎便領着他的人馬,又迴歸到了北漢軍的序列之中。</p>

只是這一次,黃三郎學得聰明瞭,並沒有把自己的全部軍隊都帶走,而是還留下了一半交由許八郎帶領,主要還是交給吳書生,以守螺螄嶺,爲自己留了一條退路。</p>

與三國相比,太平寨的確成爲了這天下間,難能可貴的桃源勝地,許雲起利用這三國難得的和平時機,不斷得發展自己,派出商隊遠赴到西域及安南等地,如今哪怕是在大理、吐蕃、暹羅、佔婆羅及羅剎等小國,都有大量的太平寨的布匹和玻璃製品販賣。而太平寨的織布與玻璃,也成了全世界所通用的更通貨。</p>

隨着太平寨商品的獨步天下,便是在大楚、北漢和契丹,也發生着不知不覺的變化。</p>

農民們爲了能夠得到更多的財富,而選擇種植棉花,因爲無論種多少,太平寨都會敞開來收,而且價格公道,絕不會令他們賠本。</p>

草原上的牧民們,也開始大量的畜養毛長又柔.軟的細毛綿羊,爲了能夠多產羊毛,他們特意地培育優良的品種,這比養那些只能吃肉的品種要賺錢多了,因爲也是太平寨,可以無限地收購他們的羊毛,並且他們的羊毛也可以充作等額交換的產品,跟太平寨換取他們必須的生活物資,如鹽巴、茶葉、磁器及棉布等。</p>

許雲起便是利用這種經濟利益的驅使,很自然地令周圍的農民們發生着顯著的變化,而每年棉花成熟的季節,也往往是懷州和澤州最爲熱鬧的時候,從天下各地過來的棉花商人,把棉花送到這兩處州城,然後換取等額的棉布及毛織物迴轉進行貿易,獲利數十倍。</p>

當然,許雲起也將紗廠和紡織廠開到了懷州與澤州,大量地招收當地的婦女入廠作工,這也改變了女人們只能持家,不能掙錢的舊觀念,成爲了可以自食其力的人,而且可以不依靠任何男人,而過得很好。</p>

顛覆天下人觀念的,還有太平寨無比先進的科技成果,許雲起已經完善了水力發電站的功能,在太平寨率先連通了電燈照明。當然,燈泡的製作,也令她費了一番的工夫,便是那種用於製作燈絲的鎢,就無法弄到,好在她也算博學多聞,知道當年愛迪生髮明燈泡的時候,用的是碳化後的竹子纖維絲,可有持續點亮到一千二百多個小時。在經過了許多次的試驗之後,她也終於製作出來了可以照亮黑夜的電燈來。</p>

爲了讓太平寨的科技成果,能夠造福更多的人,她又與許八郎和顏毅商議,將太平寨的電力供應延伸到了澤州和懷州,當然,這也並非是福利,所有裝電線和電燈的人家,還是需要交納一定的費用,以保證電力供應設備的完好。這個費用相對來說,也是大家能夠承受的,與點燈油的費用相差不多。</p>

除了電燈之外,她又發明了電話,這種通訊設備相對來說 ,卻要簡單了許多,只是在太平寨要設立一個交換機,無論是從澤州,還是懷州打電話過來,都要通過太平寨進行轉換。</p>

有了電話這種設備之後,三地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起來,尤其是對軍事上的用途,那自然是不可言喻的,不僅快捷,而且安全。</p>

爲了獲取更多的電力,許雲起又在澤州和懷州,選擇合適的河流築壩建起了兩座比太平寨還在大的發電站;同時也爲了彌補冬季河水減少,發電量的不足,又在懷州的五龍口建起了一座風能發電站,那裡正是兩山之間的一處缺口,長年有風,尤其是冬天的時候,風很大。</p>

她之所以不願意興建燒煤的火力發電站,就是不想要去污染環境。</p>

另外,許雲起又將原來所使用的原始設備回以改造和升級,把所有的動力都改爲了電力,以達到工業化的結果。如今,便拿製作步槍這子彈一項來說,便已然實現了基本的生產線操作,只是因爲材料的不足,尤其是銅的需求過大,這條生產線並不能夠真正地完全開起來,也總是開開停停,停停開開。即便如此,對於太平寨來說,再使用機槍來打擊敵人,也並不再是很奢侈的事情了。</p>

也是因爲有電力這種東西的存在,儘管尉遲德昌跑到太平寨和懷州數十次,也沒有看懂其中的奧秘。他原本想要偷學技術回去應用,也便只能望而興嘆了。</p>

大楚朝無法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電力的生產,畢竟在開封的附近,並不具備像太平寨、澤州和懷州這樣的山區才具備的水利條件,那裡倒是有一條寬大的黃河,卻並不適合發電。</p>

所以,便是看到了織布機快速織布的整個過程,明白了織布機的原理,尉遲德昌也知道,他們萬商會是無法複製太平寨的工廠的,只能暗自嘆息。</p>

第58章 規劃(三)第375章 合戰(五)第397章 搶親(二)第145章 團圓(五)第208章 舊情(三)第54章 煜(四)第287章 朝論(二)第43章 排座(三)第6章 康王(一)第87章 易貨(二)第70章 談判(五)第223章 陌路(三)第122章 離合(二)第15章 鬼騎(五)第76章 偷寨(一)第215章 花節(五)第405章 刀神(五)第207章 舊情(二)第184章 明約(四)第51章 煜(一)第174章 朝鬥(四)第283章 破城(三)第378章 安身(三)第一章 買賣(一)第85章 俘虜(五)第225章 陌路(五)第104章 求和(四)第34章 選婦(四)第157章 焰火(二)第364章 攪局(四)第431章 織布(一)第293章火器(三)第495章大亂(五)第245章苦(五)第438章 軍制(三)第156章 焰火(一)第293章火器(三)第82章 俘虜(二)第404章 刀神(四 )第267章復仇(二)第53章 煜(三)第293章火器(三)第397章 搶親(二)第250章失(五)第397章 搶親(二)第18章 往事(三)第279章顏毅(四)第494章大亂(四)第45章 排座(五)第334章忍謀(四)第473章換天(三)第323章風雲(三)第227章歸途(二)第125章 離合(五)第420章 商人(五)第116章 晉陽(一)第268章復仇(三)第187章 喜事(二)第352章 水攻(二)第115章 玻璃(五)第177章 京城(二)第184章 明約(四)第277章顏毅(二)第241章苦(一)第462章 突變(二)第70章 談判(五)第149章 條件(四)第117章 晉陽(二)第333章忍謀(三)第86章 易貨(一)第118章 晉陽(三)第175章 朝鬥(五)第507章 大結局(二)第304章結盟(四)第190章 喜事(五)第408章商隊(三)第124章 離合(四)第329章討價(四)第411章 朝貢(一)第235章謎局(五)第468章亂京(三)第381章 買賣(一)第193章 謀奪(三)第286章 朝論(一)第85章 俘虜(五)第269章復仇(四)第304章結盟(四)第16章 往事(一)第139章 過年(四)第414章 朝貢(四)第 133章 退婚(三)第284章 破城(四)第288章朝論(三)第481章 喜事(一)</p>第47章 招安(二)第42章 排座(二)第290章朝論(五)第171章 朝鬥(一)第264章帝崩(四)第219章 若離(四)
第58章 規劃(三)第375章 合戰(五)第397章 搶親(二)第145章 團圓(五)第208章 舊情(三)第54章 煜(四)第287章 朝論(二)第43章 排座(三)第6章 康王(一)第87章 易貨(二)第70章 談判(五)第223章 陌路(三)第122章 離合(二)第15章 鬼騎(五)第76章 偷寨(一)第215章 花節(五)第405章 刀神(五)第207章 舊情(二)第184章 明約(四)第51章 煜(一)第174章 朝鬥(四)第283章 破城(三)第378章 安身(三)第一章 買賣(一)第85章 俘虜(五)第225章 陌路(五)第104章 求和(四)第34章 選婦(四)第157章 焰火(二)第364章 攪局(四)第431章 織布(一)第293章火器(三)第495章大亂(五)第245章苦(五)第438章 軍制(三)第156章 焰火(一)第293章火器(三)第82章 俘虜(二)第404章 刀神(四 )第267章復仇(二)第53章 煜(三)第293章火器(三)第397章 搶親(二)第250章失(五)第397章 搶親(二)第18章 往事(三)第279章顏毅(四)第494章大亂(四)第45章 排座(五)第334章忍謀(四)第473章換天(三)第323章風雲(三)第227章歸途(二)第125章 離合(五)第420章 商人(五)第116章 晉陽(一)第268章復仇(三)第187章 喜事(二)第352章 水攻(二)第115章 玻璃(五)第177章 京城(二)第184章 明約(四)第277章顏毅(二)第241章苦(一)第462章 突變(二)第70章 談判(五)第149章 條件(四)第117章 晉陽(二)第333章忍謀(三)第86章 易貨(一)第118章 晉陽(三)第175章 朝鬥(五)第507章 大結局(二)第304章結盟(四)第190章 喜事(五)第408章商隊(三)第124章 離合(四)第329章討價(四)第411章 朝貢(一)第235章謎局(五)第468章亂京(三)第381章 買賣(一)第193章 謀奪(三)第286章 朝論(一)第85章 俘虜(五)第269章復仇(四)第304章結盟(四)第16章 往事(一)第139章 過年(四)第414章 朝貢(四)第 133章 退婚(三)第284章 破城(四)第288章朝論(三)第481章 喜事(一)</p>第47章 招安(二)第42章 排座(二)第290章朝論(五)第171章 朝鬥(一)第264章帝崩(四)第219章 若離(四)